有一個人被帶去觀賞天堂和地獄,以便比較之後,能理智地選擇他的歸宿。
他先去看地獄。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驚,因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擺滿了各種佳餚,然而當他仔細看那些人時,發現沒有一張笑臉,他們看起來無精打采,而且皮包骨。
再仔細觀察,發現他們都左臂捆著一把叉,右臂捆著一把刀,刀叉都有四尺長的把手,不能用來吃飯。所以,即使有豐盛的食物擺在他們面前,結果還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餓。
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樣,同樣豐盛的食物、長柄的刀叉。然而,天堂裡的居民卻都在歡笑。
這位參觀者困惑了一下,「為什麼情況相同,結果卻如此不同?」
最後,他終於看到答案了:地獄裡的人都試圖餵自己,可是刀叉的把手太長,根本不可能吃到東西;天堂裡的人都在餵對面的人,而且也被對面的人所餵,因為幫助了對方,結果幫助了自己。
※ ※ ※
仁:親也。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論語:「汎愛眾,而親仁」。有仁德之稱。親切之謂也。
「仁」乃天下五大教,教理之源,儒教曰:「仁德心」。道教曰:「善良心」。釋教曰:「慈悲心」。耶教曰:「博愛心」。回教曰:「惻隱心」均不出於「仁」也。
所以「仁」就是心德,亦即是天理良心也。聖人曰:「萬物同體,惻隱之心,仁也。」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就是去了私心,博愛及眾,濟人利物者,為仁也。亦郎佛之慈悲與佈施也。成人之美,亦曰仁也。
世人有意勤修「大道」者,必須由「仁」修養持久。人與人相處,要有親切和氣的心意,有了親切和氣的心意,發出於外表者,則有愛人,敬人的行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此即「仁」之發端也。
凡有仁心者,常存成人成己的美德,絕無自私自利的心意,彼此視為一體,同存親愛之心,此心乃仁慈、善良、博愛、惻隱、慈悲之心德也。
行仁的方法:乃先修養自己,而后達於待人接物的地步。所謂:「己立而后立人,己達而后達人,推己而后及人者也。」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即仁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即仁心之發現也。
欲達到仁心之發現,必須完成五大美德,此美德即「親、寬、恕,慈、惠」也。
親者,親愛也,親切也。
寬者,寬宏大量也。寬宏如太虛,度量如海深。能忍人之謂也。
恕者,推己及人,立仁成人,同情他人,恕之於人,恕之於物也。
慈者,慈悲也,上安下,上愛下也。悲天憫人之心也。
惠者,仁愛也,恩也,佈施也。
此五大美德,既能完成,則康莊大道可行,絕無阻礙也。願世人,善為行之,則「仁」成矣。
大道康莊-述「大道康莊之謂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