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豪蘇東坡對於禪的修持很有心得,他有幾首詩說得很好,把禪的境界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未參禪之前的境界: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真正參禪,是另一番境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開悟以後,他又做了一首詩: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最後這首詩,氣勢尤其磅礴,非常驚人。
……
證悟法師悟道後,即前往臨安上竺,住山示眾。自從領眾以來,他深感天臺學者「囿于名相,膠於筆錄」,以至天臺這一重實修之法門,逐漣演變成為文字之學,遭到禪宗行人的鄙視。於是他便前往台州禮謁護國此庵景元禪師。
夜間深談的時候,證悟法師提到蘇東坡居士宿東林寺時所作的一首偈子--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說道:「也不易到此田地。」
此庵禪師道:「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
證悟法師道:「只如他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個消息?」
此庵禪師道:「是門外漢耳。」
證悟法師聽了非常納悶,便道:「和尚不吝,可為說破?」
此庵禪師道:「卻只從這裡猛著精彩,覷捕看。若覷捕得他破,則亦知本命元辰落著處。」
聽了此庵禪師的教導,證悟法師當即便用功參究,整個晚上都不睡覺,天快亮的時候,寺院的晨鐘突然響起,他一驚,心中的疑團頓時消散,於是便步東坡居士之韻,另作一偈,云:
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
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
天亮以後,證悟法師特地把此偈呈給此庵禪師看。
此庵禪師看了,故意說道:「向汝道是門外漢。」
證悟法師一聽,便起身禮謝。
※ ※ ※
夫,修道在觀心內照,旨在此心不外馳,以其能觀心,究竟解脫,反之咎自沉淪。
眾生不觀自心,自性亦昧,故生死漂流海中。殊不知心性不異,自心即自性,觀心內照,一念返照,能體悟心性,而各自觀心,自見本性,由己追境觀心,則佛眼明而業影空,心內陳跡絕也。
人之六根追逐色聲香味觸法之塵境,迷而不返,故怠失清淨光明之內在本心,以致苦海無邊,陷於煩惱而不能自拔。明乎此,背塵合覺,一切塵奈能所俱泯,則寂滅現前,人生從此超越,萬塵不染,真性常自在矣。
聖言真理-第四卷 談:反觀內照
2018年9月29日 星期六
夫妻不和
洛陽有個王老八,性情凶惡,動辄毆打妻子,他寵愛一個妓女,家産蕩盡。
妻子又饑又寒,還要遭受他越來越厲害的毆打,不得已,便叫親戚鄰居作主安排處理。
王老八叫妻子與自己和孩子分開居住,自己和妓女住在一起。不久,王老八疾病纏身,沒有錢財,孩子也死了,妓女也離他而去。
於是便又去投靠妻子,妻子聽說他來了,便躲了起來。王老八就得暴病而死,不久妻子也死了。親戚鄰居把他們的屍體安放在一起。
到了晚上,突然聽見放置屍體的房間裏面有打鬥和咒罵的聲音。打開門一看,兩具屍體竟然背靠著背地站著。
※ ※ ※
現今社會之夫妻愛恨情仇強烈,如同劇情激烈的肥皂劇,更甚者,如恐怖的復仇者,一旦無法將對方掌握在手中,便置對方於死地。夫妻為了猜疑第三者的介入,彼此隱忍、怨恨,處心積慮欲置枕邊人於死地,手段凶殘,泯滅人性,已非常理能詮釋之。可嘆!愚痴之眾生,在六道輪迴中彼此牽纏無法解脫。
其實,夫妻、情侶不過是緣分牽纏的結果,可以共同生活,彼此鼓勵,雖有婚約或口頭承諾,但終究是獨立的個體。有事情要好好溝通,若已無法相處,仍要理性溝通,在法律的見證下,和平的分手,為了子女、為了親人,應融洽的處理,當不成愛侶也不用變成仇人,未來仍能像老朋友般敘舊。
吾苦口婆心勸喻諸世人,要好好修養自己的心性,關懷周圍的親眷、友人、鄰居、同事、道友,莫為小愛滿足私欲,應多做利他之舉,方能「看破、放下」,遇到各種境考,才能順利過關。
全真月刊129期
妻子又饑又寒,還要遭受他越來越厲害的毆打,不得已,便叫親戚鄰居作主安排處理。
王老八叫妻子與自己和孩子分開居住,自己和妓女住在一起。不久,王老八疾病纏身,沒有錢財,孩子也死了,妓女也離他而去。
於是便又去投靠妻子,妻子聽說他來了,便躲了起來。王老八就得暴病而死,不久妻子也死了。親戚鄰居把他們的屍體安放在一起。
到了晚上,突然聽見放置屍體的房間裏面有打鬥和咒罵的聲音。打開門一看,兩具屍體竟然背靠著背地站著。
※ ※ ※
現今社會之夫妻愛恨情仇強烈,如同劇情激烈的肥皂劇,更甚者,如恐怖的復仇者,一旦無法將對方掌握在手中,便置對方於死地。夫妻為了猜疑第三者的介入,彼此隱忍、怨恨,處心積慮欲置枕邊人於死地,手段凶殘,泯滅人性,已非常理能詮釋之。可嘆!愚痴之眾生,在六道輪迴中彼此牽纏無法解脫。
其實,夫妻、情侶不過是緣分牽纏的結果,可以共同生活,彼此鼓勵,雖有婚約或口頭承諾,但終究是獨立的個體。有事情要好好溝通,若已無法相處,仍要理性溝通,在法律的見證下,和平的分手,為了子女、為了親人,應融洽的處理,當不成愛侶也不用變成仇人,未來仍能像老朋友般敘舊。
吾苦口婆心勸喻諸世人,要好好修養自己的心性,關懷周圍的親眷、友人、鄰居、同事、道友,莫為小愛滿足私欲,應多做利他之舉,方能「看破、放下」,遇到各種境考,才能順利過關。
全真月刊129期
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心究竟在何處
蓮生/文
人問:
「在《通天之書》裡的序文,提到盧師尊放走了『孫陀利』及『戰遮』。在書中,盧師尊發現她們時,她們是被關在一座牢獄。既然她們在世時,毀謗佛陀,為何她們不在地獄受苦,而是被關呢?」
我答:
先舉一個例子吧!這是講「心究竟在何處?」。在《楞嚴經》中,有一段佛陀對阿難關於「心在何處」的精彩對話。
佛陀問:
「眼和心究竟在哪裡?」
阿難回答:
「眼在臉,心在身中。」
佛陀說:
「如果心在身中,那麼先感覺五臟六腑的活動,再覺知外面的世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阿難回答:
「那麼心在身外。」
佛陀說:
「如果心在身外,那身心各不相干,心所知,身不能覺,身所觸,心也不知,但事實並非如此。」
阿難又說:
「心應該在眼中。」
佛陀說:
「心如果在眼,山河大地可見,但為何不能同時看到眼睛?」
阿難又說:
「我張開眼,看見光明;閉上眼晴,看見黑暗。開眼見外,閉眼見內。」
佛陀說:
「閉眼見內,黑暗和眼晴是否相對?如果相對,那黑暗就在眼睛的前面,這怎麼說見內?但,如果不相對,如何見外?」
阿難回答:
「我的思惟,和外境事物相合,在相合處,心即相合相隨。」
佛陀說:
「心沒有實體,所以萬法由心生。既然沒有實體,就沒有內,沒有外,也不是中間。例如身體痛,是外覺,或內覺,或內外皆覺?」
阿難說:
「心不在身內,不在身外,而在眼與物的中間。」
佛陀說:
「心在眼物之間,如果心包括眼物,眼有知,物無知。那麼豈不是一半有知,一半無知?如果不包括眼物,那心如何認知物體?」
阿難說:
「心不在任何地方,一切無染無著,就是心。」
佛陀說:
「心不在任何地方,就名龜毛兔角,有名無實,無實就無染著,如果別有心的所在,那在存在某一處,這豈不是著了相嗎?」
最後,阿難終於明白:
「自心本空之理」。
我說:
這段對話,非常堪深,分析入理,但行者有時也被弄得迷糊起來。
其要義是「自心本空」。
佛陀與阿難是論辨「心在何處」?
我跟質問者是論辨「地獄在何處」?
請問地獄不是由「心」所出生嗎?心若無地獄,地獄就不見了。心生地獄才生,心滅地獄無有。
《地藏經》的地獄,是八寒八熱,另有「增邊地獄」,無窮無盡。
「孫陀利」及「戰遮」被關牢獄,豈不是地獄嗎?你以為什麼才是地獄?
地獄:
自心本空。
由自心出生諸天六道的啊!
盧勝彥文集220冊《當代法王答疑惑》地獄究竟在何處?
人問:
「在《通天之書》裡的序文,提到盧師尊放走了『孫陀利』及『戰遮』。在書中,盧師尊發現她們時,她們是被關在一座牢獄。既然她們在世時,毀謗佛陀,為何她們不在地獄受苦,而是被關呢?」
我答:
先舉一個例子吧!這是講「心究竟在何處?」。在《楞嚴經》中,有一段佛陀對阿難關於「心在何處」的精彩對話。
佛陀問:
「眼和心究竟在哪裡?」
阿難回答:
「眼在臉,心在身中。」
佛陀說:
「如果心在身中,那麼先感覺五臟六腑的活動,再覺知外面的世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阿難回答:
「那麼心在身外。」
佛陀說:
「如果心在身外,那身心各不相干,心所知,身不能覺,身所觸,心也不知,但事實並非如此。」
阿難又說:
「心應該在眼中。」
佛陀說:
「心如果在眼,山河大地可見,但為何不能同時看到眼睛?」
阿難又說:
「我張開眼,看見光明;閉上眼晴,看見黑暗。開眼見外,閉眼見內。」
佛陀說:
「閉眼見內,黑暗和眼晴是否相對?如果相對,那黑暗就在眼睛的前面,這怎麼說見內?但,如果不相對,如何見外?」
阿難回答:
「我的思惟,和外境事物相合,在相合處,心即相合相隨。」
佛陀說:
「心沒有實體,所以萬法由心生。既然沒有實體,就沒有內,沒有外,也不是中間。例如身體痛,是外覺,或內覺,或內外皆覺?」
阿難說:
「心不在身內,不在身外,而在眼與物的中間。」
佛陀說:
「心在眼物之間,如果心包括眼物,眼有知,物無知。那麼豈不是一半有知,一半無知?如果不包括眼物,那心如何認知物體?」
阿難說:
「心不在任何地方,一切無染無著,就是心。」
佛陀說:
「心不在任何地方,就名龜毛兔角,有名無實,無實就無染著,如果別有心的所在,那在存在某一處,這豈不是著了相嗎?」
最後,阿難終於明白:
「自心本空之理」。
我說:
這段對話,非常堪深,分析入理,但行者有時也被弄得迷糊起來。
其要義是「自心本空」。
佛陀與阿難是論辨「心在何處」?
我跟質問者是論辨「地獄在何處」?
請問地獄不是由「心」所出生嗎?心若無地獄,地獄就不見了。心生地獄才生,心滅地獄無有。
《地藏經》的地獄,是八寒八熱,另有「增邊地獄」,無窮無盡。
「孫陀利」及「戰遮」被關牢獄,豈不是地獄嗎?你以為什麼才是地獄?
地獄:
自心本空。
由自心出生諸天六道的啊!
盧勝彥文集220冊《當代法王答疑惑》地獄究竟在何處?
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世界在你心中
一個年輕人把家搬到了一個新的城市。他問一位當地人:「這座城市怎麼樣?人們友好嗎?」
當地人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反問他:「那你告訴我,你原來住的城市怎麼樣?人們友不友好?」
年輕人歎口氣說:「唉,別提了。那裡簡直是一個地獄,街道骯髒混亂,人們互相仇視。這輩子我都不想再踏進那個城市一步。」
當地人看看他,回答說:「我要很遺憾地告訴你,這裡也一樣。這兒並不是你理想中的天堂。」
另一位搬來的年輕人也向這個當地人打聽城市的情況。當地人問了他同樣的問題。這位年輕人回答:「我原先住的城市非常好,環境很不錯,而且人們非常熱情好客,也特別樂於助人。我真是很喜歡那裡,可是我要來這裡讀書,所以搬來了。」
當地人立刻微笑著回答:「年輕人,你真是來對地方了,這裡一樣是一個很可愛的地方,你不久就會發現這一點。」
有人聽到了這個當地人的話,不解地問:「為什麼兩個人向你打聽同樣的問題,你的回答卻截然不同呢?」
當地人說:「一個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他心靈的反映,心理陰暗的人是看不到光明的。而且走到哪裡都一樣,人只能看到自己心裡的世界。」
世界的樣子,正是人心靈的反應。當你心裡充滿光明的時候,世界便對你敞開了大門;而如果你自己堵上了心靈的視窗,你的世界就自然被黑暗所吞沒。你之所以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也正是因為你不肯打開自己的心胸。敞開心靈,你便看到了美好的世界。
心境是本,環境是末;心境是體,環境是用;心境善,事事皆善,心境美,物物皆美。
※ ※ ※
心即是佛,這句話乃世人皆知之者,何以說:「心即是佛」?即是說明人之心如果是清淨,既使是生活在凡間,就如同生活在西方極樂淨土是一樣的。人之心其動念變化最大,這是不可否認之事實,如一個人其能心平氣和,人見之,如沐春風一般;如一個人心境躁煩,那人見之,有如情亂意偏的感覺也。所以說:「看心圓滿,天下就無缺陷之境;放心寬平,世間就無險側之情。」這是非常明確的。
人之心常養清淨,就可圓滿。清淨之心,就養於「真理」、「善道」,何以言呢?因心被真理之滌洗,自會清淨。如心能經常念於善,自可安然明淨,故而可知欲「心」之圓滿,如不以此二者來滋養,是無以為功的。
人心不可居念於惡,或居念於欲利,因此二者是污濁本性、本心之禍源,不只無法求得平靜,更會經常翻絞不止,永無寧日,當慎心去之、捨之而鍊之,就能達修圓滿真道矣。勉之!
心志歸向-第五十九章 看心圓滿
當地人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反問他:「那你告訴我,你原來住的城市怎麼樣?人們友不友好?」
年輕人歎口氣說:「唉,別提了。那裡簡直是一個地獄,街道骯髒混亂,人們互相仇視。這輩子我都不想再踏進那個城市一步。」
當地人看看他,回答說:「我要很遺憾地告訴你,這裡也一樣。這兒並不是你理想中的天堂。」
另一位搬來的年輕人也向這個當地人打聽城市的情況。當地人問了他同樣的問題。這位年輕人回答:「我原先住的城市非常好,環境很不錯,而且人們非常熱情好客,也特別樂於助人。我真是很喜歡那裡,可是我要來這裡讀書,所以搬來了。」
當地人立刻微笑著回答:「年輕人,你真是來對地方了,這裡一樣是一個很可愛的地方,你不久就會發現這一點。」
有人聽到了這個當地人的話,不解地問:「為什麼兩個人向你打聽同樣的問題,你的回答卻截然不同呢?」
當地人說:「一個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他心靈的反映,心理陰暗的人是看不到光明的。而且走到哪裡都一樣,人只能看到自己心裡的世界。」
世界的樣子,正是人心靈的反應。當你心裡充滿光明的時候,世界便對你敞開了大門;而如果你自己堵上了心靈的視窗,你的世界就自然被黑暗所吞沒。你之所以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也正是因為你不肯打開自己的心胸。敞開心靈,你便看到了美好的世界。
心境是本,環境是末;心境是體,環境是用;心境善,事事皆善,心境美,物物皆美。
※ ※ ※
心即是佛,這句話乃世人皆知之者,何以說:「心即是佛」?即是說明人之心如果是清淨,既使是生活在凡間,就如同生活在西方極樂淨土是一樣的。人之心其動念變化最大,這是不可否認之事實,如一個人其能心平氣和,人見之,如沐春風一般;如一個人心境躁煩,那人見之,有如情亂意偏的感覺也。所以說:「看心圓滿,天下就無缺陷之境;放心寬平,世間就無險側之情。」這是非常明確的。
人之心常養清淨,就可圓滿。清淨之心,就養於「真理」、「善道」,何以言呢?因心被真理之滌洗,自會清淨。如心能經常念於善,自可安然明淨,故而可知欲「心」之圓滿,如不以此二者來滋養,是無以為功的。
人心不可居念於惡,或居念於欲利,因此二者是污濁本性、本心之禍源,不只無法求得平靜,更會經常翻絞不止,永無寧日,當慎心去之、捨之而鍊之,就能達修圓滿真道矣。勉之!
心志歸向-第五十九章 看心圓滿
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全息宇宙
在最初的哲學觀念中,人們認為世界是唯物主義的,唯心主義被打入冷宮。但是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們漸漸發現有些事物是科學解釋不了的,唯心主義也並非完全錯誤。更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言論,宇宙可能只是三維全息投影,難道我們都是虛幻的人物?
據報道,一項最新的數學模型結果顯示,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幅全息影像。你所看到的一切,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一種立體投影。依據是理論物理學家朱利安·馬達西納1997年提出的物理模型。
根據這一模型,宇宙中的引力是由不斷震盪的「弦」產生的。這些弦是在一個更加平坦,簡單的宇宙中發生的事件的全息影像。馬達西納教授的模型認為,宇宙存在9個空間維度以及一個時間維度。
根據近日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文章,日本的研究人員正在嘗試找到一種數學證明,來證明這種全息影像理論可能是正確的。
根據宇宙全息理論,就像你使用的信用卡中內置的安全晶片一樣,同樣存在一個2維的平面,其中包含了可以描述一個三維對象的一切信息——當然在這一案例中這一三維對象便是我們的宇宙。
從本質上說,這一理論的核心便是認為包含對空間描述的數據,比如人或是彗星,都可以被隱藏於一個平坦的「真實的」宇宙之中。比如在一個黑洞中,所有落入其中的物體都被完全包含進平面上的震盪之中。這就意味着這些物體都是以一種近似於「記憶」或者數據碎片的方式被儲存的,而不再是現實的物體。
從更大的角度上來說,這一理論認為我們的整個宇宙都可以被看成是一個「二維結構在宇宙地平線上的投影」,或者更簡單的說,我們所生活的宇宙是一個真實二維宇宙的三維投影。
日本茨城大學科學家百武慶文計算了黑洞的內部能量,試圖為這一全息宇宙論找到數學上的證明。除此之外,百武還嘗試對特定黑洞的邊界以及虛粒子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計算,所謂虛粒子是指那些在空間中不斷憑空產生和消失的神秘粒子。而在另一份論文中,百武教授還計算了隱含在另一個平坦的,不包含引力作用的宇宙中的能量。
令人意外的是,計算機模擬顯示平坦宇宙以及黑洞的邊界條件計算結果是吻合的,有研究者認為這一計算結果證明了宇宙的雙重屬性。馬達西納教授表示,這兩個看似相互之間完全沒有聯繫的世界之間被證明存在着數學上的聯繫,這一進展將有望在未來達成統一量子理論與引力論的前景。
這一理論聽起來好像十分大膽,但是隨着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誰又能保障我們不會有新的發現呢。對於宇宙我們了解的太少,所以還需要開腦洞,去發現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據報道,一項最新的數學模型結果顯示,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幅全息影像。你所看到的一切,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一種立體投影。依據是理論物理學家朱利安·馬達西納1997年提出的物理模型。
根據這一模型,宇宙中的引力是由不斷震盪的「弦」產生的。這些弦是在一個更加平坦,簡單的宇宙中發生的事件的全息影像。馬達西納教授的模型認為,宇宙存在9個空間維度以及一個時間維度。
根據近日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文章,日本的研究人員正在嘗試找到一種數學證明,來證明這種全息影像理論可能是正確的。
根據宇宙全息理論,就像你使用的信用卡中內置的安全晶片一樣,同樣存在一個2維的平面,其中包含了可以描述一個三維對象的一切信息——當然在這一案例中這一三維對象便是我們的宇宙。
從本質上說,這一理論的核心便是認為包含對空間描述的數據,比如人或是彗星,都可以被隱藏於一個平坦的「真實的」宇宙之中。比如在一個黑洞中,所有落入其中的物體都被完全包含進平面上的震盪之中。這就意味着這些物體都是以一種近似於「記憶」或者數據碎片的方式被儲存的,而不再是現實的物體。
從更大的角度上來說,這一理論認為我們的整個宇宙都可以被看成是一個「二維結構在宇宙地平線上的投影」,或者更簡單的說,我們所生活的宇宙是一個真實二維宇宙的三維投影。
日本茨城大學科學家百武慶文計算了黑洞的內部能量,試圖為這一全息宇宙論找到數學上的證明。除此之外,百武還嘗試對特定黑洞的邊界以及虛粒子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計算,所謂虛粒子是指那些在空間中不斷憑空產生和消失的神秘粒子。而在另一份論文中,百武教授還計算了隱含在另一個平坦的,不包含引力作用的宇宙中的能量。
令人意外的是,計算機模擬顯示平坦宇宙以及黑洞的邊界條件計算結果是吻合的,有研究者認為這一計算結果證明了宇宙的雙重屬性。馬達西納教授表示,這兩個看似相互之間完全沒有聯繫的世界之間被證明存在着數學上的聯繫,這一進展將有望在未來達成統一量子理論與引力論的前景。
這一理論聽起來好像十分大膽,但是隨着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誰又能保障我們不會有新的發現呢。對於宇宙我們了解的太少,所以還需要開腦洞,去發現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2016-01-07 由 驅動中國 發表于科學
全息宇宙--物質背後的秘密
The Holographic Universe (Part 1)
The Holographic Universe (Part 2)
The Holographic Universe (Part 3)
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母子團圓
從前有一個人養了一隻老母牛和小牛,要賣出去,一個農夫買了小牛,老母牛被一個屠夫買走了;屠夫牽著老牛渡過一條小溪,一直走回他家。
農夫牽著小牛站在溪邊,小牛伸直了頭頸吟吟吟地叫著,農夫鞭打著牠要牠前行,他走了幾步還是回頭長鳴,勉強被農夫帶了回去,開在牛欄裡。
到了晚上,屠夫燒好了熱湯,準備要把老牛給殺了,忽然聽見門外有牛嗚的聲音,而且還很急厲;屋內的老牛聽了也連聲的叫了起來。
屠夫一開門,卻看到農夫的小牛向門裡直衝,見到了老牛在他身邊跳來跳去並依偎著,老牛也連達舐著小牛的頭頸。
屠夫雖然凶悍,看到這樣的情形,不覺惕然心動,就把灶裡的火熄減了,白去睡覺。
那農夫早晨起來,找不到小牛,到處去尋,等遇到了屠夫,屠夫就把昨晚小牛撞門的情形告訢農夫,兩人同聲嘆息,於是農夫情願以原價把老牛也轉買回去,使他們母子能團聚。可見物性同是有情,母子一樣連心啊!
※ ※ ※
月圓人團圓,時值中秋,到處都有慶祝佳節,而在一般世俗,都會藉由此月圓團圓之際,相聚在一起,賞月的賞月,玩遊戲的玩遊戲,更有月下烤肉活動,這些雖然是人們團圓相聚的一種方便,但在烤肉這一部份,實宜改進。因此風俗不好,造深殺業不說,更污染了整個環境衛生,世人宜再三思考改善轉換成素食才對。
月圓人團圓也要想到那些月圓人缺之境的人,凡世間人都想到人團圓時的快樂,從沒想過無常到來人缺之時。就今時社會上有多少被遺棄的老人、幼兒其等要到何時才能有月圓人團圓之時呢?又那些四處游離的流浪漢無居無所,其等亦又要等到什麼時侯才能享受人團圓之時呢?
世人在享受與家人團圓時或許多發一些慈悲心想想那些難以團圓人們苦境,施捨一份愛心,以助其等分享大家的每一份愛心,這月圓之際才能真正圓滿啊!
慈聖雜誌-第一五0期
農夫牽著小牛站在溪邊,小牛伸直了頭頸吟吟吟地叫著,農夫鞭打著牠要牠前行,他走了幾步還是回頭長鳴,勉強被農夫帶了回去,開在牛欄裡。
到了晚上,屠夫燒好了熱湯,準備要把老牛給殺了,忽然聽見門外有牛嗚的聲音,而且還很急厲;屋內的老牛聽了也連聲的叫了起來。
屠夫一開門,卻看到農夫的小牛向門裡直衝,見到了老牛在他身邊跳來跳去並依偎著,老牛也連達舐著小牛的頭頸。
屠夫雖然凶悍,看到這樣的情形,不覺惕然心動,就把灶裡的火熄減了,白去睡覺。
那農夫早晨起來,找不到小牛,到處去尋,等遇到了屠夫,屠夫就把昨晚小牛撞門的情形告訢農夫,兩人同聲嘆息,於是農夫情願以原價把老牛也轉買回去,使他們母子能團聚。可見物性同是有情,母子一樣連心啊!
※ ※ ※
月圓人團圓,時值中秋,到處都有慶祝佳節,而在一般世俗,都會藉由此月圓團圓之際,相聚在一起,賞月的賞月,玩遊戲的玩遊戲,更有月下烤肉活動,這些雖然是人們團圓相聚的一種方便,但在烤肉這一部份,實宜改進。因此風俗不好,造深殺業不說,更污染了整個環境衛生,世人宜再三思考改善轉換成素食才對。
月圓人團圓也要想到那些月圓人缺之境的人,凡世間人都想到人團圓時的快樂,從沒想過無常到來人缺之時。就今時社會上有多少被遺棄的老人、幼兒其等要到何時才能有月圓人團圓之時呢?又那些四處游離的流浪漢無居無所,其等亦又要等到什麼時侯才能享受人團圓之時呢?
世人在享受與家人團圓時或許多發一些慈悲心想想那些難以團圓人們苦境,施捨一份愛心,以助其等分享大家的每一份愛心,這月圓之際才能真正圓滿啊!
慈聖雜誌-第一五0期
2018年9月23日 星期日
人很髒但也珍貴
蓮生/文
四念處之一是「觀身不淨」。
是的,人確實很髒。不洗澡,就臭汗淋漓了。
人有「九孔」——
雙眼——流眼屎。
二鼻孔——流鼻涕。
兩耳——流耳屎。
一口——口臭。
小便——尿水。
大便——糞。
九孔又叫九瘡,因為它們常流不淨的液體,所以才叫做「瘡」。
人的身子,是「地、水、火、風」四大去假合,分析起來是「骨、血、肉、氣」等等。
色身活的時候,還可以了。色身死了,屍臭更難聞,比任何東西都要臭,甚至有毒,叫「屍毒」。
「觀身不淨」是「出離法」,叫我們不要享受色身,早思出離為要。但,我發覺,這不淨的色身,也滿珍貴的,至少它是一個人,不是其他的飛禽走獸。
禽獸是「愚癡」才出生為禽獸。
我們人還是有理智的,業障比「禽獸」輕,雖然人很髒,但也很珍貴,至少還知道要「修行」,人若不知「修行」,和「禽獸」又有何不同呢?
我覺得人很珍貴,人身難得,要珍惜生命,好好的用智慧修行,不修行,太愚癡了。
寫一短詩:
只有人懂得去發覺自己的心
在所有的生物之中
去尋覓靈性
停下腳步思考人生
來自何處
去向何方
人的珍貴哲理在這裡發亮放光
盧勝彥文集第168冊《孤獨的傾訴》人很髒但也珍貴
四念處之一是「觀身不淨」。
是的,人確實很髒。不洗澡,就臭汗淋漓了。
人有「九孔」——
雙眼——流眼屎。
二鼻孔——流鼻涕。
兩耳——流耳屎。
一口——口臭。
小便——尿水。
大便——糞。
九孔又叫九瘡,因為它們常流不淨的液體,所以才叫做「瘡」。
人的身子,是「地、水、火、風」四大去假合,分析起來是「骨、血、肉、氣」等等。
色身活的時候,還可以了。色身死了,屍臭更難聞,比任何東西都要臭,甚至有毒,叫「屍毒」。
「觀身不淨」是「出離法」,叫我們不要享受色身,早思出離為要。但,我發覺,這不淨的色身,也滿珍貴的,至少它是一個人,不是其他的飛禽走獸。
禽獸是「愚癡」才出生為禽獸。
我們人還是有理智的,業障比「禽獸」輕,雖然人很髒,但也很珍貴,至少還知道要「修行」,人若不知「修行」,和「禽獸」又有何不同呢?
我覺得人很珍貴,人身難得,要珍惜生命,好好的用智慧修行,不修行,太愚癡了。
寫一短詩:
只有人懂得去發覺自己的心
在所有的生物之中
去尋覓靈性
停下腳步思考人生
來自何處
去向何方
人的珍貴哲理在這裡發亮放光
盧勝彥文集第168冊《孤獨的傾訴》人很髒但也珍貴
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
一位公務員拋妻棄子之後
作者:心上蓮花群/淨意
我有一位朋友在北方一所警察大學讀書時,在當地交了一個女朋友,兩人兩情相悅,在一起談了很多年。
他畢業後,考上了廣州市番禺區的公務員。當年的女友也離開了家鄉,追隨他來到這個南方的城市。
在同學們大多初入社會、立足未穩時,他已經過上了有房有車,有妻有女的幸福小日子。
他的妻子個子很高,相貌很漂亮,也很能幹。她婚後在家附近開了一個補習班,做得有聲有色的,既能照顧孩子、家庭,錢也賺了不少。
本以為他的幸福生活能這樣按部就班地過下去,哪知道不久風波乍起,從此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
我這位朋友認識了一位番禺本地的富家女孩,兩人不知道怎麼就好上了。這女孩從小嬌生慣養的,驕橫慣了,她看上的就一定要弄到手。她不顧身邊人的反對,很快就不斷上演步步升級的逼宮大戲現實版。
原配是外地人,老公的心又不在她身上,哪裡鬥得過這位本地富家女孩呢?
我這位朋友其實並不缺錢,但他在家庭、道義與美色、財富的較量中,最終選擇了富家女孩。
也許他覺得這樣的選擇,才是利益最大化,離他的夢想更近了一步。不久他就與妻子離婚了,孩子判給了原配妻子。
原配心灰意冷,處理好了番禺的一切,帶著孩子返回了家鄉,從此消失在大家視線之外了……
在這場婚姻爭奪戰中,富家女孩取得完勝。貌似從此花好月圓,只差擇日完婚。大家本來以為他也會從此富貴到老,哪知過了幾個月,卻意外地接到他借錢的電話,才知道他開車出了車禍。
他自己倒沒怎麼傷著,卻造成車上的人終身殘疾,殘疾的人就是那位富家女孩。
原來在出事當晚,他開著那女孩送給他的車,酒後和她一起駕車回家時,撞到了橋墩上,造成副駕駛座上的女孩高位截癱。
現在女孩的家族逼他拿錢出來治病––她家不缺這錢,但這責任該由他來承擔。同時要他必須娶她為妻,要他承諾照顧她一輩子,否則就讓他在番禺無法立足。女孩家在當地很有勢力,這是完全做得到的事。
雖然大家以前對他離婚的事,頗有微辭。但出了這樣的事,不可能坐視不管。大家紛紛伸出援手,很多人都借了錢給他。再過一段時間後,他竟然失蹤了,借給他錢的朋友找不到他了,家人也聯繫不上他了。
他辭去了公務員的工作,不知去向。有人猜他出國了,有人猜他出事了,具體下落如何,無人知曉。
原本一眼看得到頭的幸福,因為一時迷失,從此改變了人生的方向。
這位「老同學」辜負了相隨多年的糟糠之妻、拋下呦呦待哺的幼女,本想財色雙收,短短時間就因為出事,不但眼看到手的一切都成了夢幻泡影,反而徹底地毀了自己原有的生活。
這位富家女以財色驕人,不顧道義地橫刀奪愛,卻意外地因為他而落得自己終身殘疾、所愛之人失蹤的下場。
––想想他的失蹤,也是必然。當初能為了財色拋棄妻女,現在又哪能指望他終生照顧高位截癱的女孩呢?
這場曾上演到白熱化的婚姻爭奪戰,硝煙散盡時,沒有一個贏家。因果如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惡業傷人,也必定損己。短暫的獲益後,往往緊隨著的都是巨大的代價。
見微能知著,他們能雙雙無所顧忌地做下這樣的事,就可以從中看出他們是怎麼樣的心。
這樣的心性,就不是富貴之器,暫時得意,也是榮華不久的。所以他們的災禍與結局,又豈是偶然?
我有一位朋友在北方一所警察大學讀書時,在當地交了一個女朋友,兩人兩情相悅,在一起談了很多年。
他畢業後,考上了廣州市番禺區的公務員。當年的女友也離開了家鄉,追隨他來到這個南方的城市。
在同學們大多初入社會、立足未穩時,他已經過上了有房有車,有妻有女的幸福小日子。
他的妻子個子很高,相貌很漂亮,也很能幹。她婚後在家附近開了一個補習班,做得有聲有色的,既能照顧孩子、家庭,錢也賺了不少。
本以為他的幸福生活能這樣按部就班地過下去,哪知道不久風波乍起,從此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
我這位朋友認識了一位番禺本地的富家女孩,兩人不知道怎麼就好上了。這女孩從小嬌生慣養的,驕橫慣了,她看上的就一定要弄到手。她不顧身邊人的反對,很快就不斷上演步步升級的逼宮大戲現實版。
原配是外地人,老公的心又不在她身上,哪裡鬥得過這位本地富家女孩呢?
我這位朋友其實並不缺錢,但他在家庭、道義與美色、財富的較量中,最終選擇了富家女孩。
也許他覺得這樣的選擇,才是利益最大化,離他的夢想更近了一步。不久他就與妻子離婚了,孩子判給了原配妻子。
原配心灰意冷,處理好了番禺的一切,帶著孩子返回了家鄉,從此消失在大家視線之外了……
在這場婚姻爭奪戰中,富家女孩取得完勝。貌似從此花好月圓,只差擇日完婚。大家本來以為他也會從此富貴到老,哪知過了幾個月,卻意外地接到他借錢的電話,才知道他開車出了車禍。
他自己倒沒怎麼傷著,卻造成車上的人終身殘疾,殘疾的人就是那位富家女孩。
原來在出事當晚,他開著那女孩送給他的車,酒後和她一起駕車回家時,撞到了橋墩上,造成副駕駛座上的女孩高位截癱。
現在女孩的家族逼他拿錢出來治病––她家不缺這錢,但這責任該由他來承擔。同時要他必須娶她為妻,要他承諾照顧她一輩子,否則就讓他在番禺無法立足。女孩家在當地很有勢力,這是完全做得到的事。
雖然大家以前對他離婚的事,頗有微辭。但出了這樣的事,不可能坐視不管。大家紛紛伸出援手,很多人都借了錢給他。再過一段時間後,他竟然失蹤了,借給他錢的朋友找不到他了,家人也聯繫不上他了。
他辭去了公務員的工作,不知去向。有人猜他出國了,有人猜他出事了,具體下落如何,無人知曉。
原本一眼看得到頭的幸福,因為一時迷失,從此改變了人生的方向。
這位「老同學」辜負了相隨多年的糟糠之妻、拋下呦呦待哺的幼女,本想財色雙收,短短時間就因為出事,不但眼看到手的一切都成了夢幻泡影,反而徹底地毀了自己原有的生活。
這位富家女以財色驕人,不顧道義地橫刀奪愛,卻意外地因為他而落得自己終身殘疾、所愛之人失蹤的下場。
––想想他的失蹤,也是必然。當初能為了財色拋棄妻女,現在又哪能指望他終生照顧高位截癱的女孩呢?
這場曾上演到白熱化的婚姻爭奪戰,硝煙散盡時,沒有一個贏家。因果如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惡業傷人,也必定損己。短暫的獲益後,往往緊隨著的都是巨大的代價。
見微能知著,他們能雙雙無所顧忌地做下這樣的事,就可以從中看出他們是怎麼樣的心。
這樣的心性,就不是富貴之器,暫時得意,也是榮華不久的。所以他們的災禍與結局,又豈是偶然?
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宿世冤仇
清朝有一個和尚在關帝祠中修行,心地純淨修煉精進。但是當時正好遇到地方上土賊肆行。
一天晚上,夢到一個神告訴他說曰:「明天就是你的死期。有一個土賊騎白馬,名字叫朱二,他和你在過去世有宿怨未了,所以逃避是沒有用處的。」
和尚在夢中苦苦哀求:「願神仙念我今生常修善事,給予救護。」
神說:「我不能救你,要想救你只有你自己救自己。」
第二天果然有土賊進山,騎的也正是一匹白馬。土賊抓住和尚後,追問錢財婦女藏在甚麼地方,並脅迫和尚為其引路。
和尚心中自我顧念:我今已是命終之日,如果再幫助土賊劫掠財物奸淫婦女,那更是罪上加罪呀!因此大聲對賊說:「我不會做你的嚮導。你難道不是朱二嗎?我因宿怨該歸你殺,你只殺我就可以了。」
土賊大驚失色地說:「你怎麼能知道我的名字啊?你一定是一位得道高僧!」
和尚把夢神告知之事告訴了土賊,土賊扔掉了大杖,一邊嘆息一邊說:「冤冤相報,何時可了?神說不救你,所以真的救了你;你不為我做嚮導,就是你自己救自己啊。我和你現在解除所有歷史上的恩怨,又有甚麼不可哪?」於是再次向神像施禮跪拜,下山而去。
文據清代史玉函《德育古鑑》
※ ※ ※
人自寅會降世,生死輪迴,造下無邊之罪孽,冤冤相報,無有了時。一旦投入道門,疏文一表,三曹通曉,那前劫冤魂都在地府等候,怎麼肯讓你給騙了。首先殺孽之債,難以解脫,縱隔三世、五世、八世,或千萬里之遙,還是找得到你取命。所以你這邊開道,那裡就有冤債纏擾,或是瘡病折磨,或是考風顛倒,或是水、火、刀兵之災,或是跌打損傷,或是口舌生非,都是冤孽,或是見鬼見妖,取你性命,或是晝夜不分,精神恍惚,必定讓你退志破戒,依舊和冤債一路同行。
所以,聖佛仙神勸人立層層功德,以齋戒消殺生之孽,以誦(看)經書消惡口兩舌之孽,以捐印善書消奸盜邪淫之孽,當然助印善書,要捨得金錢,如果沒錢,助發善書規善,或下工夫研讀經書也可以,其餘像開荒引眾,辦堂結緣,總可消自己的冤孽。
世人當知,冤孽仇人,日夜等候,總不鬆懈,想取你性命,如果自己不知精進,冤孽一旦上了身、投了竅,六神亦無法作主,就越發糊塗,哪有不敗道之理,所以當不退心志,堅心修持,才消得了冤孽。
處世修持珍要-第八章 消冤孽(一)
一天晚上,夢到一個神告訴他說曰:「明天就是你的死期。有一個土賊騎白馬,名字叫朱二,他和你在過去世有宿怨未了,所以逃避是沒有用處的。」
和尚在夢中苦苦哀求:「願神仙念我今生常修善事,給予救護。」
神說:「我不能救你,要想救你只有你自己救自己。」
第二天果然有土賊進山,騎的也正是一匹白馬。土賊抓住和尚後,追問錢財婦女藏在甚麼地方,並脅迫和尚為其引路。
和尚心中自我顧念:我今已是命終之日,如果再幫助土賊劫掠財物奸淫婦女,那更是罪上加罪呀!因此大聲對賊說:「我不會做你的嚮導。你難道不是朱二嗎?我因宿怨該歸你殺,你只殺我就可以了。」
土賊大驚失色地說:「你怎麼能知道我的名字啊?你一定是一位得道高僧!」
和尚把夢神告知之事告訴了土賊,土賊扔掉了大杖,一邊嘆息一邊說:「冤冤相報,何時可了?神說不救你,所以真的救了你;你不為我做嚮導,就是你自己救自己啊。我和你現在解除所有歷史上的恩怨,又有甚麼不可哪?」於是再次向神像施禮跪拜,下山而去。
文據清代史玉函《德育古鑑》
※ ※ ※
人自寅會降世,生死輪迴,造下無邊之罪孽,冤冤相報,無有了時。一旦投入道門,疏文一表,三曹通曉,那前劫冤魂都在地府等候,怎麼肯讓你給騙了。首先殺孽之債,難以解脫,縱隔三世、五世、八世,或千萬里之遙,還是找得到你取命。所以你這邊開道,那裡就有冤債纏擾,或是瘡病折磨,或是考風顛倒,或是水、火、刀兵之災,或是跌打損傷,或是口舌生非,都是冤孽,或是見鬼見妖,取你性命,或是晝夜不分,精神恍惚,必定讓你退志破戒,依舊和冤債一路同行。
所以,聖佛仙神勸人立層層功德,以齋戒消殺生之孽,以誦(看)經書消惡口兩舌之孽,以捐印善書消奸盜邪淫之孽,當然助印善書,要捨得金錢,如果沒錢,助發善書規善,或下工夫研讀經書也可以,其餘像開荒引眾,辦堂結緣,總可消自己的冤孽。
世人當知,冤孽仇人,日夜等候,總不鬆懈,想取你性命,如果自己不知精進,冤孽一旦上了身、投了竅,六神亦無法作主,就越發糊塗,哪有不敗道之理,所以當不退心志,堅心修持,才消得了冤孽。
處世修持珍要-第八章 消冤孽(一)
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說話審慎靠智慧
觀世音菩薩 降
菩薩:今夜,帶領宣筆出遊。
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二人步入蓮台,瞬間蓮台升空,但見星光閃耀,清風徐徐,不寒不凍,反倒呈現些許暖和,不一會兒時間,蓮台已經悄悄降落在一處大廠房之上空。
一群人正排列整齊,在隊伍之前有一個人,手持公文面紅耳赤並且怒氣沖沖的,對著眾人斥責道:「如果工作很不開心,全部都遞送辭呈,我再重新找人。」〉
菩薩:賢生啊!爾可有從剛剛那位老闆的言語中,發覺到什麼呢?
邱生:學生認為那位老闆竟然說員工們全部都辭職沒關係,感覺有些不妥。
菩薩:確實不妥。雖然有時候,身為主管的每每看見員工們在出勤方面經常有這位請假、那位請假的,打從心裡頭感覺到很不是滋味;但畢竟自己身為一個公司的老闆,說話就是必須比一般員工更加謹慎並且小心,否則會容易產生一些很不必要之誤會與麻煩。
邱生:不知菩薩所言之麻煩在何處?依學生淺見,員工辭職後再重新去聘雇不就得了。
菩薩:話雖如此,但也不能夠輕易的說出來,畢竟是要讓全體辭職這種話語,因為萬一真的全體員工聽到這一句話,本來就已經有不少員工的心裡,正在思考著想要辭職,只是遲遲找不到機會請辭,恰巧偶然的因緣裡,居然聽到老闆已經說出要全體員工都辭職沒關係這句話來,心裡想早就已經苦無機會請辭,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走人。
若是如此一來,對於公司的生產進度,豈不是立即造成很大的困擾乎!
邱生:員工流動率高,不都是很平常的事嗎?
菩薩:雖然任一個體制再如何完整,再如何完好的公司,其公司內部員工之流動率,難免亦有起伏不定的時候;但萬一要是弄巧成拙,當要全體員工都請辭沒關係,這句話從自己口中說出,使得全體的員工真的隔天就有極大部份人員一起請辭,屆時,原來早就已經接下來的訂單,又應該如何去進行產品之製造呢?
邱生:當大部份員工都請辭後,重新招募新進人員不就得了嗎?
菩薩:雖然可以重新招募新進人員,但從資深員工的請辭,至正式招募到新進的員工,尚得耗費掉數日不等之時間,工作的問題並非僅僅招募到新進員工就好了。就因為所招募到的全都是新進員工,使得公司裡的所有工作流程完全都不熟悉,所以一切新進人員還得從技術面逐項教育起,等待新進員工全數招募足夠員額後,恐怕已經超過交貨期,屆時,就不是向客戶賠罪那麼簡單了;因為自己的出貨期延宕,連帶使得客戶進度也跟著一起延宕,其中的損失,恐怕就不是自己或公司所能承擔的後果。
邱生:不過那位老闆,看見員工出勤率普遍不高,難免內心著急,言語就欠缺思量,情有可原。
菩薩:所以說,任何一句話在想要說出口之前,都得有所智慧妙語,也就是審慎言語,或曰:幽默。每說一句話都得經過冷靜思考過後,才不會那麼容易就心直而口快,心直容易暴躁,口快就容易敗壞人際關係,如此一來,恐怕就要誤事了。
邱生:古聖先賢,不是經常教導大家要心能直率嗎?
菩薩:心念當然必須正直,但不是硬邦邦的直,乃是要有所藝術,必須有所智慧的直率,因為話語太直接,就是口舌逞快感,通常是傷害他人又自我傷害的。
邱生:口快!這個學生知道。經常聽聞老一輩的人說:「死人直」,就是在說口舌逞快,凡事不經過大腦思慮,將會像死人一樣的不知靈活變通。
菩薩:賢生所言,倒是有些相似之處。眾生通常因為口舌逞快而不斷的釀成禍端,甚至於備受他人所誤解,明明自己內心並沒有那個意思,但是說出來的話語,聽聞在別人的耳中,就好像是那個意思一樣,因此非常容易被他人所誤解;但不能怪別人誤解於自己,這是因為太多人並不熟悉於汝等,自然就很容易因為汝等之一句話,便認為汝等就是如何、如何,像這種不必要的誤會,卻又沒有很好的機會可以去解釋開來,於是誤會便從此永難以解開。
如若聽聞而會錯意思的一方,打定主意不想再聽任何解釋,自己又總是內心裡自以為對方應該懂我才對,就這樣一輩子彼此都不能諒解對方,豈不是自找麻煩!
邱生:原來,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就是這樣一句話的不明而造成的,難怪聖賢都要後世子孫時時善解人意,原來就是在避免因為不必要的言語誤解,導致產生彼此的心結遲遲不能釋懷。真是感恩菩薩殷勤教誨群生,不遺餘力。
菩薩:但願十方仁人君子,凡事可以深思熟慮的經過三思再三思,並且在欲造作的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有更妥善的規範,甚至於在日常生活上,欲言之語都應該經過審慎思慮考量,千萬不能夠任意就輕率的由口中訴說出不好的言詞話語。
因為一旦言語說出了口,就甚難收回,就算事後自己百般認錯以及解釋,都已將無濟於事了,尤其是萬一言談中,自己的話語當中傷害於他人,恐怕對方的內心裡面便不容易療癒。
邱生:原來一句話的態度及內涵有其學問。
菩薩:因此,眾生每一言論,應該多加思慮一會,每一句話語必當有巧妙智慧。
邱生:看來學生也得與娑婆眾生共同一起勉勵才好。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人生遊記》第廿五回 說話審慎靠智慧
菩薩:今夜,帶領宣筆出遊。
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二人步入蓮台,瞬間蓮台升空,但見星光閃耀,清風徐徐,不寒不凍,反倒呈現些許暖和,不一會兒時間,蓮台已經悄悄降落在一處大廠房之上空。
一群人正排列整齊,在隊伍之前有一個人,手持公文面紅耳赤並且怒氣沖沖的,對著眾人斥責道:「如果工作很不開心,全部都遞送辭呈,我再重新找人。」〉
菩薩:賢生啊!爾可有從剛剛那位老闆的言語中,發覺到什麼呢?
邱生:學生認為那位老闆竟然說員工們全部都辭職沒關係,感覺有些不妥。
菩薩:確實不妥。雖然有時候,身為主管的每每看見員工們在出勤方面經常有這位請假、那位請假的,打從心裡頭感覺到很不是滋味;但畢竟自己身為一個公司的老闆,說話就是必須比一般員工更加謹慎並且小心,否則會容易產生一些很不必要之誤會與麻煩。
邱生:不知菩薩所言之麻煩在何處?依學生淺見,員工辭職後再重新去聘雇不就得了。
菩薩:話雖如此,但也不能夠輕易的說出來,畢竟是要讓全體辭職這種話語,因為萬一真的全體員工聽到這一句話,本來就已經有不少員工的心裡,正在思考著想要辭職,只是遲遲找不到機會請辭,恰巧偶然的因緣裡,居然聽到老闆已經說出要全體員工都辭職沒關係這句話來,心裡想早就已經苦無機會請辭,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走人。
若是如此一來,對於公司的生產進度,豈不是立即造成很大的困擾乎!
邱生:員工流動率高,不都是很平常的事嗎?
菩薩:雖然任一個體制再如何完整,再如何完好的公司,其公司內部員工之流動率,難免亦有起伏不定的時候;但萬一要是弄巧成拙,當要全體員工都請辭沒關係,這句話從自己口中說出,使得全體的員工真的隔天就有極大部份人員一起請辭,屆時,原來早就已經接下來的訂單,又應該如何去進行產品之製造呢?
邱生:當大部份員工都請辭後,重新招募新進人員不就得了嗎?
菩薩:雖然可以重新招募新進人員,但從資深員工的請辭,至正式招募到新進的員工,尚得耗費掉數日不等之時間,工作的問題並非僅僅招募到新進員工就好了。就因為所招募到的全都是新進員工,使得公司裡的所有工作流程完全都不熟悉,所以一切新進人員還得從技術面逐項教育起,等待新進員工全數招募足夠員額後,恐怕已經超過交貨期,屆時,就不是向客戶賠罪那麼簡單了;因為自己的出貨期延宕,連帶使得客戶進度也跟著一起延宕,其中的損失,恐怕就不是自己或公司所能承擔的後果。
邱生:不過那位老闆,看見員工出勤率普遍不高,難免內心著急,言語就欠缺思量,情有可原。
菩薩:所以說,任何一句話在想要說出口之前,都得有所智慧妙語,也就是審慎言語,或曰:幽默。每說一句話都得經過冷靜思考過後,才不會那麼容易就心直而口快,心直容易暴躁,口快就容易敗壞人際關係,如此一來,恐怕就要誤事了。
邱生:古聖先賢,不是經常教導大家要心能直率嗎?
菩薩:心念當然必須正直,但不是硬邦邦的直,乃是要有所藝術,必須有所智慧的直率,因為話語太直接,就是口舌逞快感,通常是傷害他人又自我傷害的。
邱生:口快!這個學生知道。經常聽聞老一輩的人說:「死人直」,就是在說口舌逞快,凡事不經過大腦思慮,將會像死人一樣的不知靈活變通。
菩薩:賢生所言,倒是有些相似之處。眾生通常因為口舌逞快而不斷的釀成禍端,甚至於備受他人所誤解,明明自己內心並沒有那個意思,但是說出來的話語,聽聞在別人的耳中,就好像是那個意思一樣,因此非常容易被他人所誤解;但不能怪別人誤解於自己,這是因為太多人並不熟悉於汝等,自然就很容易因為汝等之一句話,便認為汝等就是如何、如何,像這種不必要的誤會,卻又沒有很好的機會可以去解釋開來,於是誤會便從此永難以解開。
如若聽聞而會錯意思的一方,打定主意不想再聽任何解釋,自己又總是內心裡自以為對方應該懂我才對,就這樣一輩子彼此都不能諒解對方,豈不是自找麻煩!
邱生:原來,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就是這樣一句話的不明而造成的,難怪聖賢都要後世子孫時時善解人意,原來就是在避免因為不必要的言語誤解,導致產生彼此的心結遲遲不能釋懷。真是感恩菩薩殷勤教誨群生,不遺餘力。
菩薩:但願十方仁人君子,凡事可以深思熟慮的經過三思再三思,並且在欲造作的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有更妥善的規範,甚至於在日常生活上,欲言之語都應該經過審慎思慮考量,千萬不能夠任意就輕率的由口中訴說出不好的言詞話語。
因為一旦言語說出了口,就甚難收回,就算事後自己百般認錯以及解釋,都已將無濟於事了,尤其是萬一言談中,自己的話語當中傷害於他人,恐怕對方的內心裡面便不容易療癒。
邱生:原來一句話的態度及內涵有其學問。
菩薩:因此,眾生每一言論,應該多加思慮一會,每一句話語必當有巧妙智慧。
邱生:看來學生也得與娑婆眾生共同一起勉勵才好。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人生遊記》第廿五回 說話審慎靠智慧
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一滴水的啓示
蓮生/文
禪師問弟子:
「一滴水如何能不乾枯?」
弟子答不出
禪師說:
一滴水,風可以將它吹乾。
一滴水,土可以將它吸乾。
一滴水,火可以將它燒乾。
一滴水,太陽可以將它蒸發乾。
一滴水,氣可以將它化乾。
禪師接著說:
「要想不乾枯,只有將一滴水,滴入大海,融入大海。」
這個啓示是:
獨木不能成林。
一人不能撐天。
又:
有一個女生班,公開投票選「班花」。
相貌平平的小梅發表演說:
「如果我當選,再過了幾年,在座的姐妹可以向自己的老公說,我上大學時,比班花還要漂亮的多。」
結果小梅當選了班花。
這個啓示是:
說服別人,不要拿優秀壓低別人,而是讓別人覺得有了你,他們更優秀。
我說:
我們學佛正是如此,要將自己融入「虛空」,「虛空」融入你。
(入我我入)
自己不見了。
只見虛空。
如此,才能:
自由。
任運。
只有廣大無邊的心,才是永恆的恆在。密教的修行就是這樣。
自己融入佛性。
佛性融入自己。
如此,才能解脫。
度眾生亦然如此,自己自任卑下,他人都優秀,這樣更容易令人心服。
只求自己快樂。
他人痛苦。
自己高明。
他人愚蠢。
自己高高在上。
他人全是呆子。
這不是度眾生的好方法,會遭人鄙薄。
詩:
記得什麼是融入虛空
忘卻自己
莫負負
大江
煙霧
巨樹
望向月夜裡
清影之外
無住
但願人長久長久
可共渡
盧勝彥文集244冊《心的悸動》一滴水的啓示
2018年9月17日 星期一
化災劫於無形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詩曰:罡風災劫一瞬間,眾神戮力挽狂瀾;
凡間奉聖好兒女,舉手之勞感動天。
聖示:娘見諸兒女們對罡風災劫心存恐懼,見之甚為不忍。其實,諸天仙佛賞善罰惡,盡力維護眾兒女之權益,若非天下蒼生罪業濤天,娘實不忍降罪也。諸兒女利用空閒,奉聖效勞,濟助他人之苦難,不但可化解己身之業力,更能為迷濛之諸兒女撥雲見日,望諸兒女能持續精進,齊世度人,拯蒼生於「罡風之摧折」中。娘今夜便以「花災劫於無形為題,與諸兒女共勉之。
「化災劫於無形」
娘見罡風災劫指日可待,又見諸兒女們常為此憂心,甚不忍也。
其實,諸兒女們若能日行小善,不造惡業,便能化罡風災劫於無形,絕不是眼睜睜等待災劫來臨,將家園及親眷摧毀。
臺疆及世界各地都有充滿著善心及愛心的好兒女,努力度化他人。例如:濟貧、救災的慈善團體,與致力淨化人心、杜絕惡業、日日行善的宗教團體,以及對於環境保護主動投入的綠色團體。每一個為地球及眾生盡力的團體,娘皆感心也。也因為這些懷有善念、積極行善的好兒女,才能將罡風災劫步步往後推。諸兒女努力積極行善一天,災劫便往後挪一天;諸天仙佛積極奔走、化身於凡間者更不計其數,心心念念皆為拯救蒼生免於災劫。
諸兒女當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理,若多投注時間、精力、金錢於眾生身上,環境會更好,地球才能永遠存在。若人與人之間和樂無爭執,哪來的罡風災劫?反之,諸兒女眼中若只有自己,賺錢享樂,傷害眾生而圖己之私利,則罡風災劫立馬現前。
娘不願諸兒女沒有任何警覺,也不願諸兒女日日驚恐。所謂:「助人者,人恆助之。」,「救人者,人恆救之。」一個奉獻自己一生為眾生奔忙的人,上天奬勵都來不及了,哪捨得降災懲罰呢?「天理明確,不容小覷」,若因不明「天理」,妄加揣測,欺瞞眾生,罪加一等。
娘以上述慈語勸告諸兒女「勇者無懼」,因為勇者知道自己能為眾生拋頭顱、灑熱血,自然亳無所懼。「仁者不憂」,因仁者投注全部心力關懷眾生、幫助眾生上,自然沒有時間憂慮。「智者不惑」,有智慧的人能為眾生規劃未來,不須積極籌謀,自然找到眾生生存的目標,所以不惑。
娘望全真諸兒女謹記娘言,將時間用在濟世度人、精進道業上,不再為紅塵之事煩憂,只要心念眾生,紅塵之事必可迎刃而解,不再橫亙於道途中。可,娘回。
本堂主席法主聖君 登台
聖示: 母娘今夜之慈訓啓悟迷濛,化解吾等心中之煩憂,實乃甘霖雨下,滋潤吾心。望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不要煩憂「罡風災劫何時至?」而是該積極規劃「罡風災劫來臨前自己能做些什麼?」是儲備糧食,準備避難地點及工具嗎?答案只對了百分之一。真正的準備是,汝等的避難行囊到底幫了多少人?能救多少人躲過這場浩劫?這才是正確的想法與態度。古之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濟世度人之胸懷和「杞人憂天」之私利,想法為天壞之別。前者能化解罡風災劫,後者則坐以待斃,無計可施,望諸賢生細思悟之。可,吾退。
全真月刊127期
詩曰:罡風災劫一瞬間,眾神戮力挽狂瀾;
凡間奉聖好兒女,舉手之勞感動天。
聖示:娘見諸兒女們對罡風災劫心存恐懼,見之甚為不忍。其實,諸天仙佛賞善罰惡,盡力維護眾兒女之權益,若非天下蒼生罪業濤天,娘實不忍降罪也。諸兒女利用空閒,奉聖效勞,濟助他人之苦難,不但可化解己身之業力,更能為迷濛之諸兒女撥雲見日,望諸兒女能持續精進,齊世度人,拯蒼生於「罡風之摧折」中。娘今夜便以「花災劫於無形為題,與諸兒女共勉之。
「化災劫於無形」
娘見罡風災劫指日可待,又見諸兒女們常為此憂心,甚不忍也。
其實,諸兒女們若能日行小善,不造惡業,便能化罡風災劫於無形,絕不是眼睜睜等待災劫來臨,將家園及親眷摧毀。
臺疆及世界各地都有充滿著善心及愛心的好兒女,努力度化他人。例如:濟貧、救災的慈善團體,與致力淨化人心、杜絕惡業、日日行善的宗教團體,以及對於環境保護主動投入的綠色團體。每一個為地球及眾生盡力的團體,娘皆感心也。也因為這些懷有善念、積極行善的好兒女,才能將罡風災劫步步往後推。諸兒女努力積極行善一天,災劫便往後挪一天;諸天仙佛積極奔走、化身於凡間者更不計其數,心心念念皆為拯救蒼生免於災劫。
諸兒女當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理,若多投注時間、精力、金錢於眾生身上,環境會更好,地球才能永遠存在。若人與人之間和樂無爭執,哪來的罡風災劫?反之,諸兒女眼中若只有自己,賺錢享樂,傷害眾生而圖己之私利,則罡風災劫立馬現前。
娘不願諸兒女沒有任何警覺,也不願諸兒女日日驚恐。所謂:「助人者,人恆助之。」,「救人者,人恆救之。」一個奉獻自己一生為眾生奔忙的人,上天奬勵都來不及了,哪捨得降災懲罰呢?「天理明確,不容小覷」,若因不明「天理」,妄加揣測,欺瞞眾生,罪加一等。
娘以上述慈語勸告諸兒女「勇者無懼」,因為勇者知道自己能為眾生拋頭顱、灑熱血,自然亳無所懼。「仁者不憂」,因仁者投注全部心力關懷眾生、幫助眾生上,自然沒有時間憂慮。「智者不惑」,有智慧的人能為眾生規劃未來,不須積極籌謀,自然找到眾生生存的目標,所以不惑。
娘望全真諸兒女謹記娘言,將時間用在濟世度人、精進道業上,不再為紅塵之事煩憂,只要心念眾生,紅塵之事必可迎刃而解,不再橫亙於道途中。可,娘回。
本堂主席法主聖君 登台
聖示: 母娘今夜之慈訓啓悟迷濛,化解吾等心中之煩憂,實乃甘霖雨下,滋潤吾心。望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不要煩憂「罡風災劫何時至?」而是該積極規劃「罡風災劫來臨前自己能做些什麼?」是儲備糧食,準備避難地點及工具嗎?答案只對了百分之一。真正的準備是,汝等的避難行囊到底幫了多少人?能救多少人躲過這場浩劫?這才是正確的想法與態度。古之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濟世度人之胸懷和「杞人憂天」之私利,想法為天壞之別。前者能化解罡風災劫,後者則坐以待斃,無計可施,望諸賢生細思悟之。可,吾退。
全真月刊127期
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虛假之相
寒山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來去無蹤,神秘莫測,而拾得整天在國清寺裡做雜役,言談舉止頗為奇特。
一日,拾得正在掃地,寺主(當家師)問他:「你名叫拾得,是因為豐干將你拾回來的。你究竟姓什麼?」
拾得放下掃帚,叉手而立。姓名不過是個記號,悟到佛性,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拾得不以言語回答,而是禪機顯之。可惜,寺主不悟,依然陷在世情妄執裡打轉,又再次問道:「你究竟姓個什麼呢?」
拾得拎起掃帚,掃地而去。一旁的寒山卻捶胸頓足地痛哭起來:「老天爺,老天爺…….」
拾得問他幹什麼?他說:「你沒看過?東家死人,西家助哀。」
是啊,寺主(當家師)就像一個死漢,眼看大好禪機白白錯過,怎不叫人痛心疾首呢?拾得旁若無人地吟唱道:
從來是拾得,不是偶然稱,別無親眷屬,寒山是我兄。
兩人心相似,誰能徇俗情,若問年多少,黃河幾度清。
※ ※ ※
人間道修甚苦,總是諸境難破難捨難放下,貪得無厭迷迷糊糊在這漩渦中過日子,世人啊!自身是主人翁,沒有誰能掌控汝左右,乃全因自己束縛自己,自己給自己過不去,難道不是嗎?
眾生易迷一切相界事物,聖賢早已視透相界諸般假境,聖賢能了悟參透,世人何以不能呢?此端在執迷事相,種種心靈總是掛礙在那一點上,叫您不要去想它、執它、放下它,就是無法,世人啊,怎會如此愚痴呢?
萬相終究空無一可得,就連這假身也不是您自己可左右,都不是一個因緣果報而來不是嗎?希世間人能用智慧參透世間萬相諸境,莫一再認假為真。
慈聖雜誌120期
一日,拾得正在掃地,寺主(當家師)問他:「你名叫拾得,是因為豐干將你拾回來的。你究竟姓什麼?」
拾得放下掃帚,叉手而立。姓名不過是個記號,悟到佛性,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拾得不以言語回答,而是禪機顯之。可惜,寺主不悟,依然陷在世情妄執裡打轉,又再次問道:「你究竟姓個什麼呢?」
拾得拎起掃帚,掃地而去。一旁的寒山卻捶胸頓足地痛哭起來:「老天爺,老天爺…….」
拾得問他幹什麼?他說:「你沒看過?東家死人,西家助哀。」
是啊,寺主(當家師)就像一個死漢,眼看大好禪機白白錯過,怎不叫人痛心疾首呢?拾得旁若無人地吟唱道:
從來是拾得,不是偶然稱,別無親眷屬,寒山是我兄。
兩人心相似,誰能徇俗情,若問年多少,黃河幾度清。
※ ※ ※
人間道修甚苦,總是諸境難破難捨難放下,貪得無厭迷迷糊糊在這漩渦中過日子,世人啊!自身是主人翁,沒有誰能掌控汝左右,乃全因自己束縛自己,自己給自己過不去,難道不是嗎?
眾生易迷一切相界事物,聖賢早已視透相界諸般假境,聖賢能了悟參透,世人何以不能呢?此端在執迷事相,種種心靈總是掛礙在那一點上,叫您不要去想它、執它、放下它,就是無法,世人啊,怎會如此愚痴呢?
萬相終究空無一可得,就連這假身也不是您自己可左右,都不是一個因緣果報而來不是嗎?希世間人能用智慧參透世間萬相諸境,莫一再認假為真。
慈聖雜誌120期
2018年9月15日 星期六
紅杉林
世上僅存的植物中,最雄偉的,當屬加州的紅杉。紅杉的高度大約是九十公尺,相當於三十層樓以上。
科學家深入研究紅杉,發現許多奇特的事實。一般求說,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理應紮得越深,但科學家卻發現,紅杉的根,卻是淺淺地浮在表土而已。
理論上,根紮得不夠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陣風,就能連根拔起,紅杉又如何能長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搖呢?
研究發現,紅杉的生長,必定是一大片的紅杉林,並沒有獨立的紅杉。這一大片的紅杉彼此的根緊密相連,一株接著一株,結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颶風,也無法撼動幾千株根部緊密連結,佔地超過上千公頃的紅杉林,除非颶風強大到足以將整塊地皮掀起,否則再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搖動紅杉分毫。
紅杉淺根,也正是它能長得如此高大的利器,它的根源於地表,方便快速而大量吸收賴以成長的水份,使紅杉得以快速茁壯。
同時,它不需耗費能量,像一般植物紮下深根,用紮深根的能量來向上成長是紅杉巨大的奧妙。
科學家深入研究紅杉,發現許多奇特的事實。一般求說,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理應紮得越深,但科學家卻發現,紅杉的根,卻是淺淺地浮在表土而已。
理論上,根紮得不夠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陣風,就能連根拔起,紅杉又如何能長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搖呢?
研究發現,紅杉的生長,必定是一大片的紅杉林,並沒有獨立的紅杉。這一大片的紅杉彼此的根緊密相連,一株接著一株,結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颶風,也無法撼動幾千株根部緊密連結,佔地超過上千公頃的紅杉林,除非颶風強大到足以將整塊地皮掀起,否則再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搖動紅杉分毫。
紅杉淺根,也正是它能長得如此高大的利器,它的根源於地表,方便快速而大量吸收賴以成長的水份,使紅杉得以快速茁壯。
同時,它不需耗費能量,像一般植物紮下深根,用紮深根的能量來向上成長是紅杉巨大的奧妙。
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人性的殘酷
蓮生/文
有心理學家說:
「人的內心世界,有殘酷的一面。」
心理學家說: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災禍發生在其他的國家,或其他的地區時。我們觀看電視,當死亡人數持續的增加時,你仔細的體會內心深處,你是認為毫無死傷好呢?還是認為死傷人數愈多愈好?」
心理學家認為:
「確實人們有幸災樂禍的心理,新聞愈轟動,死亡人數驚人,有些人會愈興奮,這正是人們的私慾,很殘酷很殘酷的一面。」
「死亡愈多愈好!」
「颱風進來才好!」
「地震大一點!」
「最好來一個大戰亂!」
心理學家說,當然不一定每一個人的心理都一樣,但,是有人有這種心理,這是殺戮世界,唯恐天下不亂。他們內心殘酷的是,名人或有錢人死了最好。愈有名,愈有錢,愈是興奮莫名。
心理研究發覺:
一般人的心理,也一樣有殘酷的一面,他對自己怨恨的人,通常心中會詛咒:
「坐飛機,趕緊墜機吧!開車,趕緊出車禍吧!如果通通沒有,趕快生個癌症吧!最好睡一睡,讓他死吧!」
這一類的心理,是不解佛理者的心理,是沉淪於黑暗面的,是屬於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的。人生的苦痛其實皆出於私慾,他們看見別人痛苦,他們就愈快樂。
殺戮世界於是形成。
我認為:
學佛要拋卻一切私慾。
檢視自己的身心,是否真正的清淨。
盧勝彥文集第160冊《葉子湖之夢》殺戮世界
有心理學家說:
「人的內心世界,有殘酷的一面。」
心理學家說: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災禍發生在其他的國家,或其他的地區時。我們觀看電視,當死亡人數持續的增加時,你仔細的體會內心深處,你是認為毫無死傷好呢?還是認為死傷人數愈多愈好?」
心理學家認為:
「確實人們有幸災樂禍的心理,新聞愈轟動,死亡人數驚人,有些人會愈興奮,這正是人們的私慾,很殘酷很殘酷的一面。」
「死亡愈多愈好!」
「颱風進來才好!」
「地震大一點!」
「最好來一個大戰亂!」
心理學家說,當然不一定每一個人的心理都一樣,但,是有人有這種心理,這是殺戮世界,唯恐天下不亂。他們內心殘酷的是,名人或有錢人死了最好。愈有名,愈有錢,愈是興奮莫名。
心理研究發覺:
一般人的心理,也一樣有殘酷的一面,他對自己怨恨的人,通常心中會詛咒:
「坐飛機,趕緊墜機吧!開車,趕緊出車禍吧!如果通通沒有,趕快生個癌症吧!最好睡一睡,讓他死吧!」
這一類的心理,是不解佛理者的心理,是沉淪於黑暗面的,是屬於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的。人生的苦痛其實皆出於私慾,他們看見別人痛苦,他們就愈快樂。
殺戮世界於是形成。
我認為:
學佛要拋卻一切私慾。
檢視自己的身心,是否真正的清淨。
盧勝彥文集第160冊《葉子湖之夢》殺戮世界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順境不喜‧逆境不憂
本道院副院尊觀音菩薩 登台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為何「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
菩薩:居於逆境中,周身皆鍼砭藥石,砥節厲行而不覺;處於順境內,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當你們處身逆境的時候,不要認為苦惱,打擊或是刺激,都只是一種考驗和激勵。其實,世人都是被自身的悲劇宿命所包圍,若是能突破自我的苦惱和限囿,天地是無限的寬大。
當你們處身順境的時候,也不要被愛慾歡樂的幻境所迷惑,耀眼的光芒,只是瞬間。其實,日起日落的長遠循環,都只在沉默和平靜中進行。
陳生:學生明白了。所以,現代人踏在生命道上,面對挫折,不知吸納而轉化,面對成功,不知自守而內斂,反而時時有一種難以克制和言明的無名的生命恐懼。
然而在經濟起飛的年代中,人們普遍受到各式各樣的壓力,導致於產生焦慮不安的恐懼心理,幾乎每一個人都免除不了,只是程度的強弱或顯隱而已。
菩薩:唐朝白居易,有一天去拜訪鳥巢禪師,他看到禪師住在秦望山一棵大樹上,便說:「禪師住的地方真是危險。」
禪師回答:「太守住的比我更危險。」
白居易問道:「弟子住鎮江街坊,何險之有?」
禪師回答:「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無險乎!」
陳生:所以,不安是現代社會的生活本質,然而現代人沒有不安的驅策,反而會失去危機意識,失去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謹慎。
唐高宗時代,盧承慶位居尚書,負責督導與考評內外官吏。有一天,有位負責監運米糧的督運,因為遭遇到強風吹襲,損失了一些米糧,盧尚書便對督運說:「你監運米糧有所損失,給你中下等的考評。」督運聽罷,面色從容,也沒有答辯,便退到旁邊。
盧尚書看督運這個人頗有容人的雅量,便更改評定說:「我看你損失米糧,也是因為強風天災之緣故,並非你督導不周,改判你中中等。」督運一聽,更改評判,往上升一級,但是面容卻也沒有高興的樣子,他沒有做慚愧的表達,只是平心地看著。
盧尚書於是又開口說:「你這個人態度平正,攏絡和羞辱都影響不了你,給你中上等的考評吧!」
菩薩:哈!……。做人,寧守沉默,切忌多言逞舌;做事,但求拙樸,切莫投機取巧。低心下氣,恭和謹行,有浩然之氣,有反省之心。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菩薩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節操養正氣-第二章 順境不喜‧逆境不憂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為何「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
菩薩:居於逆境中,周身皆鍼砭藥石,砥節厲行而不覺;處於順境內,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當你們處身逆境的時候,不要認為苦惱,打擊或是刺激,都只是一種考驗和激勵。其實,世人都是被自身的悲劇宿命所包圍,若是能突破自我的苦惱和限囿,天地是無限的寬大。
當你們處身順境的時候,也不要被愛慾歡樂的幻境所迷惑,耀眼的光芒,只是瞬間。其實,日起日落的長遠循環,都只在沉默和平靜中進行。
陳生:學生明白了。所以,現代人踏在生命道上,面對挫折,不知吸納而轉化,面對成功,不知自守而內斂,反而時時有一種難以克制和言明的無名的生命恐懼。
然而在經濟起飛的年代中,人們普遍受到各式各樣的壓力,導致於產生焦慮不安的恐懼心理,幾乎每一個人都免除不了,只是程度的強弱或顯隱而已。
菩薩:唐朝白居易,有一天去拜訪鳥巢禪師,他看到禪師住在秦望山一棵大樹上,便說:「禪師住的地方真是危險。」
禪師回答:「太守住的比我更危險。」
白居易問道:「弟子住鎮江街坊,何險之有?」
禪師回答:「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無險乎!」
陳生:所以,不安是現代社會的生活本質,然而現代人沒有不安的驅策,反而會失去危機意識,失去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謹慎。
唐高宗時代,盧承慶位居尚書,負責督導與考評內外官吏。有一天,有位負責監運米糧的督運,因為遭遇到強風吹襲,損失了一些米糧,盧尚書便對督運說:「你監運米糧有所損失,給你中下等的考評。」督運聽罷,面色從容,也沒有答辯,便退到旁邊。
盧尚書看督運這個人頗有容人的雅量,便更改評定說:「我看你損失米糧,也是因為強風天災之緣故,並非你督導不周,改判你中中等。」督運一聽,更改評判,往上升一級,但是面容卻也沒有高興的樣子,他沒有做慚愧的表達,只是平心地看著。
盧尚書於是又開口說:「你這個人態度平正,攏絡和羞辱都影響不了你,給你中上等的考評吧!」
菩薩:哈!……。做人,寧守沉默,切忌多言逞舌;做事,但求拙樸,切莫投機取巧。低心下氣,恭和謹行,有浩然之氣,有反省之心。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菩薩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節操養正氣-第二章 順境不喜‧逆境不憂
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度化蒼生
有一位修行之僧人,常年在外苦行,想體悟佛法之真諦,效法世尊講經說法之聖言、聖行,度化眾生。
有一天,僧人頂著烈日走到一荒涼偏僻之郊野,見四下無人,便走到草叢小解,想不到僧人小解的地方有一窩螞蟻,其在小解完後才發現,趕忙合掌向螞蟻們道歉,並趕緊弄些乾草落葉灑在蟻窩上,以免眾螞蟻在尿水中載浮載沈。
有一次僧人對著樹下閑聊的鄉野村夫講經說法,想不到一直有人因不耐煩而插嘴:「一旦信佛就得吃素,好辛苦哦!我養的牲畜、家禽怎麼辦?」
僧人聽了村人的打岔,不但不慍怒,反而微笑著說:「萬物平等,本著慈悲心豢養著動物直至其死亡為止,救度眾生的性命,功德無量也。」
僧人到每一個地方,不論當地之善男信女是否剛強頑劣,其皆耐心教化之,甚至遇著飢餓、盜匪、衝突,皆視為佛祖之考驗,因為僧人相信「誠」天下無難事。他相信佛祖會指引他不走偏,他相信所有困難險阻皆是為助道而來,所有的眾生皆是未來佛,不可有分別心,凡事只要秉持「誠」念,又有何通不過的難關?
最後,僧人之肉身在戰亂時不幸身亡,其在臨死之一刻,仍感謝傷害他的亂賊,使其能解脫笨重的肉身,微笑而終,最後在歡喜的淚滴中蒙佛接引往生淨土。
※ ※ ※
世人在這漫漫人生旅程中,每每面對著一切假相的誘惑,亦又每日忙忙碌碌,不知心靈是否能夠得到真正的寧靜。而在這人生過程有沒有安份守己,克遵為人應有之道,如果自省未有做到應守規律,那就必需自我省思極力的改進,如此才不枉此生啊。
再言人生數十寒暑生命隨時在無常之間消逝,故應好好把握這有生之年,顯露光滑根性,利用此生付出大愛幫助一切眾生培己德性積己福慧,這樣方可不負入世為人,如今社會乃欠缺慈悲關懷的人,何以如此言?但看如今社會有多少人皆迷失在塵業當中,也因太過執著,導致妄念不斷,如此等實需要世人相互關懷互相勉力開導。
修行人乃己薰習諸聖仙佛法沐各都智慧通達,對世人迷茫應不惜辛苦,代天宣化,教育這些迷途羔羊,指引一條光明大道給世人有依尋學習機會,希這人間淨土能夠永恒不變。
慈聖雜誌110期
有一天,僧人頂著烈日走到一荒涼偏僻之郊野,見四下無人,便走到草叢小解,想不到僧人小解的地方有一窩螞蟻,其在小解完後才發現,趕忙合掌向螞蟻們道歉,並趕緊弄些乾草落葉灑在蟻窩上,以免眾螞蟻在尿水中載浮載沈。
有一次僧人對著樹下閑聊的鄉野村夫講經說法,想不到一直有人因不耐煩而插嘴:「一旦信佛就得吃素,好辛苦哦!我養的牲畜、家禽怎麼辦?」
僧人聽了村人的打岔,不但不慍怒,反而微笑著說:「萬物平等,本著慈悲心豢養著動物直至其死亡為止,救度眾生的性命,功德無量也。」
僧人到每一個地方,不論當地之善男信女是否剛強頑劣,其皆耐心教化之,甚至遇著飢餓、盜匪、衝突,皆視為佛祖之考驗,因為僧人相信「誠」天下無難事。他相信佛祖會指引他不走偏,他相信所有困難險阻皆是為助道而來,所有的眾生皆是未來佛,不可有分別心,凡事只要秉持「誠」念,又有何通不過的難關?
最後,僧人之肉身在戰亂時不幸身亡,其在臨死之一刻,仍感謝傷害他的亂賊,使其能解脫笨重的肉身,微笑而終,最後在歡喜的淚滴中蒙佛接引往生淨土。
※ ※ ※
世人在這漫漫人生旅程中,每每面對著一切假相的誘惑,亦又每日忙忙碌碌,不知心靈是否能夠得到真正的寧靜。而在這人生過程有沒有安份守己,克遵為人應有之道,如果自省未有做到應守規律,那就必需自我省思極力的改進,如此才不枉此生啊。
再言人生數十寒暑生命隨時在無常之間消逝,故應好好把握這有生之年,顯露光滑根性,利用此生付出大愛幫助一切眾生培己德性積己福慧,這樣方可不負入世為人,如今社會乃欠缺慈悲關懷的人,何以如此言?但看如今社會有多少人皆迷失在塵業當中,也因太過執著,導致妄念不斷,如此等實需要世人相互關懷互相勉力開導。
修行人乃己薰習諸聖仙佛法沐各都智慧通達,對世人迷茫應不惜辛苦,代天宣化,教育這些迷途羔羊,指引一條光明大道給世人有依尋學習機會,希這人間淨土能夠永恒不變。
慈聖雜誌110期
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
辦教學
陳嘉庚,南洋著名愛國華僑企業家,一生生活簡樸,但致力於教育投資。據統計,陳嘉庚一生在教育事業上投資達一億美元以上。早在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他就捐獻兩千銀元,在家鄉創辦惕齋學塾,此後陸續辦起了師範、中學、水產、航海、商業等學校。
一九二一年,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學科分為文、理、法、商、教育,設置了五院十七系,這是華僑創辦的唯一大學,也是當時全國唯一獨資創辦的大學。
陳嘉庚一人獨立支撐了十六年,之後遇到了世界經濟不景氣,嚴重打擊華僑企業,但陳嘉庚態度仍很堅定:「寧可變賣大樓,也要支持廈大。」他把自己的三棟大廈變賣了,做為維持廈大的經費。
陳嘉庚不遺餘力,傾資興學,雖然企業虧損,但他仍多方籌措校費,艱苦支撐,在他的宣傳下,許多華橋紛紛捐資興學,一時成風,影響極其深遠。
陳嘉庚說:「民智不開,民心不齊,啟迪民智,有助於革命,有助於救國,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萬代的事業,是提高國民文化水準的根本措施,不管什麼時候都需要。」
陳嘉庚一生將興辦教育事業做為頭等大事,不論多麼艱難,他都會盡力完成。然而對待家事,陳嘉庚卻堅持「求缺不求全」,在面臨校舍和住宅都被日本飛機炸毀的情況下,他堅持先修校舍,並說:「若先建住宅,難免違背先憂後樂之訓爾!」
他逝世後,尚留有存款三百餘萬元,按照他的遺囑,一分錢都沒留給子孫後代。
一九二一年,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學科分為文、理、法、商、教育,設置了五院十七系,這是華僑創辦的唯一大學,也是當時全國唯一獨資創辦的大學。
陳嘉庚一人獨立支撐了十六年,之後遇到了世界經濟不景氣,嚴重打擊華僑企業,但陳嘉庚態度仍很堅定:「寧可變賣大樓,也要支持廈大。」他把自己的三棟大廈變賣了,做為維持廈大的經費。
陳嘉庚不遺餘力,傾資興學,雖然企業虧損,但他仍多方籌措校費,艱苦支撐,在他的宣傳下,許多華橋紛紛捐資興學,一時成風,影響極其深遠。
陳嘉庚說:「民智不開,民心不齊,啟迪民智,有助於革命,有助於救國,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萬代的事業,是提高國民文化水準的根本措施,不管什麼時候都需要。」
陳嘉庚一生將興辦教育事業做為頭等大事,不論多麼艱難,他都會盡力完成。然而對待家事,陳嘉庚卻堅持「求缺不求全」,在面臨校舍和住宅都被日本飛機炸毀的情況下,他堅持先修校舍,並說:「若先建住宅,難免違背先憂後樂之訓爾!」
他逝世後,尚留有存款三百餘萬元,按照他的遺囑,一分錢都沒留給子孫後代。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順其自然
蓮生/文
在「葉子湖」閉關,生活真的很清淡,很孤寂,但,我也生活的很「自然」,在吃的方面,不勉強,有什麼就吃什麼。因為我瞭解,世間的物質現象,很短暫,虛幻不實,就連我這個「身子」,也一樣虛幻不實啊!
才閉關二年多--
我瘦了。
也老了許多。
色身不無病業,漸漸的,我瞭解,連身子恐怕也不能勉強留住它了。該捨的時候,就捨了吧!這也是不用驚訝的。
但,我活得「自然」,這就是了。
我想到,釋迦牟尼佛有一回到城中托缽,然而城中卻是娑羅門的神誕,大家忙著迎神。
所以,釋迦牟尼佛托著空缽,沒有人供養,只好回精舍。
佛陀托空缽,也有肚子餓的時候啊!
佛陀說:
「即使得不到任何供養,但,仍然是快樂而喜悅的,很坦然,很自然。」
佛陀曾說:「即使雪山變成金山,也無法滿足人的慾望,人應該自然而然,就好像梵天一樣,活得愉快坦然。」
我現在當然明白,普通人的慾望是永遠不能滿足的,我常常教大家不要有:
名利慾。
權力慾。
財富慾。
性 慾。
食睡慾。
我們行者,千萬不要受「慾望」束縛,得也好,失也好,用也好,捨也好,其實「自然」就好。
行者要知道,連「身子」也是借用的,不是永久的,我曾有少年英俊時,有青年健壯時,如今呢?身體漸漸的色衰了,無常一到,人還是會老、會病、會死。
放下吧!
隨緣「自然」就是好!玫瑰盛開之後,一切就結束了!
盧勝彥文集第164《一日一小語》自然
在「葉子湖」閉關,生活真的很清淡,很孤寂,但,我也生活的很「自然」,在吃的方面,不勉強,有什麼就吃什麼。因為我瞭解,世間的物質現象,很短暫,虛幻不實,就連我這個「身子」,也一樣虛幻不實啊!
才閉關二年多--
我瘦了。
也老了許多。
色身不無病業,漸漸的,我瞭解,連身子恐怕也不能勉強留住它了。該捨的時候,就捨了吧!這也是不用驚訝的。
但,我活得「自然」,這就是了。
我想到,釋迦牟尼佛有一回到城中托缽,然而城中卻是娑羅門的神誕,大家忙著迎神。
所以,釋迦牟尼佛托著空缽,沒有人供養,只好回精舍。
佛陀托空缽,也有肚子餓的時候啊!
佛陀說:
「即使得不到任何供養,但,仍然是快樂而喜悅的,很坦然,很自然。」
佛陀曾說:「即使雪山變成金山,也無法滿足人的慾望,人應該自然而然,就好像梵天一樣,活得愉快坦然。」
我現在當然明白,普通人的慾望是永遠不能滿足的,我常常教大家不要有:
名利慾。
權力慾。
財富慾。
性 慾。
食睡慾。
我們行者,千萬不要受「慾望」束縛,得也好,失也好,用也好,捨也好,其實「自然」就好。
行者要知道,連「身子」也是借用的,不是永久的,我曾有少年英俊時,有青年健壯時,如今呢?身體漸漸的色衰了,無常一到,人還是會老、會病、會死。
放下吧!
隨緣「自然」就是好!玫瑰盛開之後,一切就結束了!
盧勝彥文集第164《一日一小語》自然
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
重量測試
某所知名大學的畢業前夕,物理系教授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進行一項很特殊的實驗─在沒有磅秤與任何輔助工具的情況下,只光憑手的感覺,猜測某樣東西的重量。實驗將分成三組進行,猜出來的重量最接近標準答案的那組,就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於是,分成三組的學生,分別進了三間不同的教室。教授給每個學生一個黑色布袋,裡面裝著某個沉沉的東西。教授宣布:「袋子裡放的,是一種特殊的物質,你們要小心,它的性質非常不穩定,很容易因為晃動而爆炸,所以在我沒有指示前,你們千萬不要亂動,更不能把袋子放下來。」
學生們緊張地點頭,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捧著袋子。
一個小時過去,測驗結束了。接著教授公布三組學生所猜測的答案,讓人意外的是,差異居然非常大。
第一組學生猜,那東西大概重一公斤;第二組學生,則認為它有五公斤,第三組學生,則感覺它有十公斤重。
袋子裡究竟是什麼?學生都非常好奇。只見教授毫不在乎地拿起其中一個袋子,把裡面的東西倒在講台上─難到不怕袋子裡的東西爆炸嗎?原來,袋子中裝的,根本不是什麼「特殊物質」,只是一瓶瓶裝的牛奶罷了!
學生們面面相覷,這時候,教授開口說話了:「你們一定很想知道,為什麼一樣的牛奶,三組人所感覺到的重量,卻差距這麼大?」
台下的同學們紛紛點頭。
「這是因為,我只讓第一組同學拿著袋子一分鐘,所以他們覺得最輕;第二組同學,則是提著袋子三十分鐘;第三組同學,足足拿了一個小時,手很痠,所以他們才感覺袋子裡的東西很重!」
「請各位同學把袋子裡的牛奶,想像成你們步入社會後會面臨的壓力。我想讓你們了解的是:有時後,決定壓力多寡的,其實不是壓力本身,而是你們承受壓力的時間!」
於是,分成三組的學生,分別進了三間不同的教室。教授給每個學生一個黑色布袋,裡面裝著某個沉沉的東西。教授宣布:「袋子裡放的,是一種特殊的物質,你們要小心,它的性質非常不穩定,很容易因為晃動而爆炸,所以在我沒有指示前,你們千萬不要亂動,更不能把袋子放下來。」
學生們緊張地點頭,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捧著袋子。
一個小時過去,測驗結束了。接著教授公布三組學生所猜測的答案,讓人意外的是,差異居然非常大。
第一組學生猜,那東西大概重一公斤;第二組學生,則認為它有五公斤,第三組學生,則感覺它有十公斤重。
袋子裡究竟是什麼?學生都非常好奇。只見教授毫不在乎地拿起其中一個袋子,把裡面的東西倒在講台上─難到不怕袋子裡的東西爆炸嗎?原來,袋子中裝的,根本不是什麼「特殊物質」,只是一瓶瓶裝的牛奶罷了!
學生們面面相覷,這時候,教授開口說話了:「你們一定很想知道,為什麼一樣的牛奶,三組人所感覺到的重量,卻差距這麼大?」
台下的同學們紛紛點頭。
「這是因為,我只讓第一組同學拿著袋子一分鐘,所以他們覺得最輕;第二組同學,則是提著袋子三十分鐘;第三組同學,足足拿了一個小時,手很痠,所以他們才感覺袋子裡的東西很重!」
「請各位同學把袋子裡的牛奶,想像成你們步入社會後會面臨的壓力。我想讓你們了解的是:有時後,決定壓力多寡的,其實不是壓力本身,而是你們承受壓力的時間!」
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
與佛無緣
有位信徒,他非常虔誠信仰觀世音菩薩。
有一次,他遇到水災,於是爬到屋頂等待救援。眼見大水一直往上漲,他不斷默念著:「南無觀世音菩薩,趕快救我!」
不久,有人駕獨木舟從遠處過來,招呼他說:「快上我的獨木舟吧!」
信徒回答:「我不要你這原住民來救,觀世音菩薩會來救我。」對方聽了只好駕舟離去。
這時水漲到他的膝蓋了,他著急地大叫:「觀世音菩薩,趕快救我啊!」
念完,就看見有人駕著快艇過來,要載他到安全的地方,他又說:
「我這一生最討厭科技文明的產物,我要等觀世音菩薩來救我。」於是快艇也走了。
水已經高漲到了胸部,信徒大聲祈求
:「觀世音菩薩,快來救我!」
然後,出現一位美國人,駕著直升機來救他,信徒一看,忍不住說:
「你是外國人,我不要你救,我要觀世音菩薩來救我。」
結果這位信徒差一點就被水淹死,最後,幸好被佛光禪師救起來。
信徒向佛光禪師抗議:「像我如此虔誠地信仰,為什麼觀世音菩薩都不來救我呢?」
佛光禪師對他說:「你真是愚痴!菩薩駕著獨木舟來救你,你不肯;菩薩改駕著快艇來救你,你又說不喜歡;菩薩趕快用直升機來救你,你也不願意。觀音菩薩一次又一次地救你,你不但不感謝,還嫌東嫌西,實在是與佛菩薩無緣。」
菩薩是三十二應化身,光是執著盲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沒有禪的智慧,所以不能認識「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有了禪的智慧,看宇宙世間都是如來的法身,到處都是諸佛菩薩說法,都是禪的意味。
※ ※ ※
執者,陷逆沉迷,智慧難明;執者,頑固不化,事理不清;執者,固步自封,內心受囿;執者,剛愎自用,敗德亂行;執者,性靈痼蔽,無法開啟。故可知執之弊至大且鉅,更可由而明白執之無形毒害也深也。
執者本身無法自知,而且更是無法接納他人之建言,至使一意孤行,就因而造成好壞不同之差異,所謂「執」就是固在此點之不化也。當然執之來是有其原因的:像是從小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在其心念上根深蒂固,無法隨著社會潮流而變化,這就是「執」生之所在。當然如執於善則無可厚非,若是老執於不良而不改,則顯得其執固不化矣。又若有些因知識之不足,而自以為是,認錯為對,以誤為真,孤己心念,那也是生執的原因。此等現象而執者,可說是最多也,此等之人又不知求取智慧以化執念,最為可悲也!所以不論處何事,則不可執而昧,否則事將難成且易受人之恥笑。
執於善則佳,不合時宜、不合生活之理念、不合情理之執則當改之,否則將與人格格不入而受其毒,則己身之生活是痛苦的。所以在仙佛訓示修持上,則當去「執」就是怕束縛了你心,無以啟開,道門難入也。所以執念之害,除了相關生活的層面而外,當然更無法談道修也。因心一旦受執,智慧閉鎖,道永無空隙可沁入也。希世人當速除去「執」,則生活或道修,必有意想不到之妙也。勉之!
蠱-第廿九章 執 蠱
有一次,他遇到水災,於是爬到屋頂等待救援。眼見大水一直往上漲,他不斷默念著:「南無觀世音菩薩,趕快救我!」
不久,有人駕獨木舟從遠處過來,招呼他說:「快上我的獨木舟吧!」
信徒回答:「我不要你這原住民來救,觀世音菩薩會來救我。」對方聽了只好駕舟離去。
這時水漲到他的膝蓋了,他著急地大叫:「觀世音菩薩,趕快救我啊!」
念完,就看見有人駕著快艇過來,要載他到安全的地方,他又說:
「我這一生最討厭科技文明的產物,我要等觀世音菩薩來救我。」於是快艇也走了。
水已經高漲到了胸部,信徒大聲祈求
:「觀世音菩薩,快來救我!」
然後,出現一位美國人,駕著直升機來救他,信徒一看,忍不住說:
「你是外國人,我不要你救,我要觀世音菩薩來救我。」
結果這位信徒差一點就被水淹死,最後,幸好被佛光禪師救起來。
信徒向佛光禪師抗議:「像我如此虔誠地信仰,為什麼觀世音菩薩都不來救我呢?」
佛光禪師對他說:「你真是愚痴!菩薩駕著獨木舟來救你,你不肯;菩薩改駕著快艇來救你,你又說不喜歡;菩薩趕快用直升機來救你,你也不願意。觀音菩薩一次又一次地救你,你不但不感謝,還嫌東嫌西,實在是與佛菩薩無緣。」
菩薩是三十二應化身,光是執著盲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沒有禪的智慧,所以不能認識「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有了禪的智慧,看宇宙世間都是如來的法身,到處都是諸佛菩薩說法,都是禪的意味。
※ ※ ※
執者,陷逆沉迷,智慧難明;執者,頑固不化,事理不清;執者,固步自封,內心受囿;執者,剛愎自用,敗德亂行;執者,性靈痼蔽,無法開啟。故可知執之弊至大且鉅,更可由而明白執之無形毒害也深也。
執者本身無法自知,而且更是無法接納他人之建言,至使一意孤行,就因而造成好壞不同之差異,所謂「執」就是固在此點之不化也。當然執之來是有其原因的:像是從小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在其心念上根深蒂固,無法隨著社會潮流而變化,這就是「執」生之所在。當然如執於善則無可厚非,若是老執於不良而不改,則顯得其執固不化矣。又若有些因知識之不足,而自以為是,認錯為對,以誤為真,孤己心念,那也是生執的原因。此等現象而執者,可說是最多也,此等之人又不知求取智慧以化執念,最為可悲也!所以不論處何事,則不可執而昧,否則事將難成且易受人之恥笑。
執於善則佳,不合時宜、不合生活之理念、不合情理之執則當改之,否則將與人格格不入而受其毒,則己身之生活是痛苦的。所以在仙佛訓示修持上,則當去「執」就是怕束縛了你心,無以啟開,道門難入也。所以執念之害,除了相關生活的層面而外,當然更無法談道修也。因心一旦受執,智慧閉鎖,道永無空隙可沁入也。希世人當速除去「執」,則生活或道修,必有意想不到之妙也。勉之!
蠱-第廿九章 執 蠱
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鄭袖詭計多端
戰國時期,魏王送給楚懷王一位美女,楚懷王十分喜歡。
楚懷王的夫人鄭袖看到楚懷王寵愛新人,也極力裝出喜歡她的樣子。一切用品,凡是新人喜歡的,都歡喜相贈,真是體貼入微,疼愛之情勝過楚懷王。
楚懷王感嘆道:「互相妒忌是女人的本性。如今鄭袖知道我喜歡新人,其愛戀之心比我還深,這樣的美德就如同孝子服侍雙親、忠臣侍奉君主啊!」
鄭袖知道楚懷王不再懷疑自己了,馬上施展手段,對新人說:「大王很欣賞妳的美貌,可是不太喜歡妳的鼻子。今後妳見到大王時,如果能把鼻子掩住,就會加倍得到大王的歡心。」
新人依言而行,每次見了楚懷王都掩著鼻子。
楚懷王很納悶,去問鄭袖:「新人最近見了我總是掩著鼻子,不知什麼緣故?」
鄭袖說:「妾知道。」但又故作姿態,欲言又止。
楚懷王看她吞吞吐吐的樣子,愈加懷疑,催促說:「即使是難聽的話也沒關係,妳直截了當地說吧!」
鄭袖這才說:「好像是厭惡大王身上的氣味。」
楚懷王氣得七竅生煙,下令把新人的鼻子割掉。 (《戰國策.楚策四》)
※ ※ ※
女子憎人勝己,欲令早死:即是指有些女子憎恨他人勝過自己,不但嫉妒,還希望他人早死,好除心頭大患。
『憎人勝己,欲令早死。』乃是嫉妒心作祟,嫉妒心熾盛者,總是嫉賢妒能,深恐他人勝過自己,憎恨他人優於自己,對聰明才智、聲譽、地位、財富、事業、威望、品德、家庭或境遇,乃至身材、容貌較自己為佳之人視為威脅,產生敵視和忌恨之心,故而就 以貶低,甚至流言蜚語、誹謗攻擊他人之手段,來擺脫心中的不平和憤恨。然而不論採取何種手段、做法,皆是一柄變刃劍,傷人又害己。
……
其實人生的貧賤富貴,相貌才智,皆是源於過去為善、或造惡所感,無須比較而致妒火中燒,而應『見賢思齊』效法,否則若是以惡心破壞,不僅徒勞無功,最後更難逃惡業之苦報也。
坤道與習氣- 第二六章 女子憎人勝己,欲令早死
楚懷王的夫人鄭袖看到楚懷王寵愛新人,也極力裝出喜歡她的樣子。一切用品,凡是新人喜歡的,都歡喜相贈,真是體貼入微,疼愛之情勝過楚懷王。
楚懷王感嘆道:「互相妒忌是女人的本性。如今鄭袖知道我喜歡新人,其愛戀之心比我還深,這樣的美德就如同孝子服侍雙親、忠臣侍奉君主啊!」
鄭袖知道楚懷王不再懷疑自己了,馬上施展手段,對新人說:「大王很欣賞妳的美貌,可是不太喜歡妳的鼻子。今後妳見到大王時,如果能把鼻子掩住,就會加倍得到大王的歡心。」
新人依言而行,每次見了楚懷王都掩著鼻子。
楚懷王很納悶,去問鄭袖:「新人最近見了我總是掩著鼻子,不知什麼緣故?」
鄭袖說:「妾知道。」但又故作姿態,欲言又止。
楚懷王看她吞吞吐吐的樣子,愈加懷疑,催促說:「即使是難聽的話也沒關係,妳直截了當地說吧!」
鄭袖這才說:「好像是厭惡大王身上的氣味。」
楚懷王氣得七竅生煙,下令把新人的鼻子割掉。 (《戰國策.楚策四》)
※ ※ ※
女子憎人勝己,欲令早死:即是指有些女子憎恨他人勝過自己,不但嫉妒,還希望他人早死,好除心頭大患。
『憎人勝己,欲令早死。』乃是嫉妒心作祟,嫉妒心熾盛者,總是嫉賢妒能,深恐他人勝過自己,憎恨他人優於自己,對聰明才智、聲譽、地位、財富、事業、威望、品德、家庭或境遇,乃至身材、容貌較自己為佳之人視為威脅,產生敵視和忌恨之心,故而就 以貶低,甚至流言蜚語、誹謗攻擊他人之手段,來擺脫心中的不平和憤恨。然而不論採取何種手段、做法,皆是一柄變刃劍,傷人又害己。
……
其實人生的貧賤富貴,相貌才智,皆是源於過去為善、或造惡所感,無須比較而致妒火中燒,而應『見賢思齊』效法,否則若是以惡心破壞,不僅徒勞無功,最後更難逃惡業之苦報也。
坤道與習氣- 第二六章 女子憎人勝己,欲令早死
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
一切非真
蓮生/文
我曾對徐雅琪師姐說:
「沒有人能傷害盧師尊!」
徐師姐問:
「為什麼?」
我答:
「我修無我法,幻觀、夢觀、戲觀。明了真實心,見了真佛性,故沒有人能傷害盧師尊。」
「請師尊細說!」
我細說如下:
例如我們做一場夢,在夢中,有人持利器傷害了你,你在夢中痛苦哀叫。
你一醒來,發覺是夢。
啼笑皆非。
又:
例如我們去看一場電影,你深入其境,融入其中,不知是戲,替戲中的主角,擔心受怕,等到這一場戲,演完了。
自己啞然失笑。
又:
學佛的人,在觀行中,知身是幻,眾生是幻,甚至世間是幻,物質世界是幻,無一真實不壞,有了這樣子的體悟。
一切傷害。
一切譭謗。
一切打擊。
也不過是以「幻」害「幻」。
本來就非真實。
既然是這樣,根本就沒有人能傷害盧師尊,因為盧師尊如「水中月」。
本來就虛幻不實。
對「水中月」一再的攻擊。豈不是一場大笑話嗎?哈哈哈!
我這個人常提王守仁的夢詩:
知世如夢無所求。
無所求心普空寂。
還似夢中隨夢境。
成就河沙夢功德。
我修菩薩行,如同在夢中。像我這樣子,視身心如幻,視人世如幻,視名譽如幻,我已不執著於「名譽」,再大的破壞「名譽」,也等同沒有。
至於我的身心,也是會壞的,等同幻軀,如何的傷害,也是幻軀,除了「真如」不壞之外,一切的東西都會壞的。
我恒在。(真如)
我不審。(真如)
誰又能傷害盧師尊?
我是水中月啊!
我是鏡中花啊!
我是煙雲!
我是夢中人!
我是幻人行幻事!
我是泡影!谷響!
誰又能傷害?
●
親愛的聖弟子,世俗凡夫,以為這世間是真實的,人是真實的,一切東西是真實的,色聲香味觸法,全是真實的。
世俗凡夫以為財色名食睡,是真實的,六塵、六根、六識全是真實的。
所以,貪、瞋、痴才會生起。
所以,淫、怒、無明才會生起。
對於世俗凡夫的攻訐,世俗凡夫的譭諦,世俗凡夫的打擊。
哈哈哈!一切無何有。
盧勝彥文集208冊《大笑三聲》沒有人能傷害盧師尊
我曾對徐雅琪師姐說:
「沒有人能傷害盧師尊!」
徐師姐問:
「為什麼?」
我答:
「我修無我法,幻觀、夢觀、戲觀。明了真實心,見了真佛性,故沒有人能傷害盧師尊。」
「請師尊細說!」
我細說如下:
例如我們做一場夢,在夢中,有人持利器傷害了你,你在夢中痛苦哀叫。
你一醒來,發覺是夢。
啼笑皆非。
又:
例如我們去看一場電影,你深入其境,融入其中,不知是戲,替戲中的主角,擔心受怕,等到這一場戲,演完了。
自己啞然失笑。
又:
學佛的人,在觀行中,知身是幻,眾生是幻,甚至世間是幻,物質世界是幻,無一真實不壞,有了這樣子的體悟。
一切傷害。
一切譭謗。
一切打擊。
也不過是以「幻」害「幻」。
本來就非真實。
既然是這樣,根本就沒有人能傷害盧師尊,因為盧師尊如「水中月」。
本來就虛幻不實。
對「水中月」一再的攻擊。豈不是一場大笑話嗎?哈哈哈!
我這個人常提王守仁的夢詩:
知世如夢無所求。
無所求心普空寂。
還似夢中隨夢境。
成就河沙夢功德。
我修菩薩行,如同在夢中。像我這樣子,視身心如幻,視人世如幻,視名譽如幻,我已不執著於「名譽」,再大的破壞「名譽」,也等同沒有。
至於我的身心,也是會壞的,等同幻軀,如何的傷害,也是幻軀,除了「真如」不壞之外,一切的東西都會壞的。
我恒在。(真如)
我不審。(真如)
誰又能傷害盧師尊?
我是水中月啊!
我是鏡中花啊!
我是煙雲!
我是夢中人!
我是幻人行幻事!
我是泡影!谷響!
誰又能傷害?
●
親愛的聖弟子,世俗凡夫,以為這世間是真實的,人是真實的,一切東西是真實的,色聲香味觸法,全是真實的。
世俗凡夫以為財色名食睡,是真實的,六塵、六根、六識全是真實的。
所以,貪、瞋、痴才會生起。
所以,淫、怒、無明才會生起。
對於世俗凡夫的攻訐,世俗凡夫的譭諦,世俗凡夫的打擊。
哈哈哈!一切無何有。
盧勝彥文集208冊《大笑三聲》沒有人能傷害盧師尊
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心道不同‧不相為謀
本道院五聖之關聖 登台
聖示:商場猶如戰場,每天都有勝敗之爭,只要能抱持堅忍、誠實、踏實的心態好好工作,康莊大道自然會為你展開。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關聖:賢生免禮!
陳生:相信別人,並與之成為好朋友,從此過程中,可以讓我們體悟到自己的成長。如此不斷累積他人的智慧,也是人生至高的幸福。
關聖:就像太陽自地平線升起,帶給大地希望和新鮮使之甦醒一般,讓你們每一天隨著太陽的日出,學習戰勝自己,信任別人,並走出人生的康莊大道。
陳生:謝謝恩師慈語!每一個人,都是一顆以自我為主的樹苗,在自我意志中長大成人。
關聖:因此,現代人都以個人為主的崇尚自我主義,以名利雙收的人上人做為生命目標。
是以,世人進入社會,在爭奪中、在競逐中,生存只成了人肉戰爭的場域,朋友可以不論,生靈更可以不顧了。
陳生:因為現代人名利心重,不知淡泊自然之可貴,能清虛靜態、輕名利、保天真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了!
關聖:是的。諸子謹記在心!自我個性並非標新立異的剛愎自用,也並非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的叛逆獨行。我思故我在,並非只是要你們在街頭扮演一個熙熙攘攘人群中的一個過客。
陳生:管寧是漢朝末年的人,為人清廉正直,避亂到遼東隱居,並拒絕朝廷應召做官,是個耿直的世外隱士。華歆曾任漢獻帝的尚書令,曹魏時官至太尉。
管寧、華歆在年少時,兩人曾經共同在田園鋤草,草叢中有閃閃發光的金片,管寧不為所動,把這些金片當作瓦片一樣的平常和不值錢,繼續鋤草。
華歆則不一樣,他撿了再撿,又拚命地往下一直挖,就是希望可以多撿一些。
又有一次,兩人共同坐在一張桌子讀書,權貴達人的車馬隊通過,管寧仍然靜心讀書,而華歆卻站了起來,他在窗外很羨慕的觀賞,根本忘了讀書這一件事。
於是,管寧拿把剪刀把蓆子給割裂開來,對著華歆說:「志趣不相同,你不是我的朋友,割席絕交了。」
關聖:道不同,不相為謀。自我的本色,是一個人存在的最大價值,不要勉強自己,因為欽羨別人而強迫自己去學他;諸子要知道,你們生存的世界,因為有一樣米養百樣人的各別屬性組合,社會才多元化,天地才多采多姿而繽紛多樣。
是以,天地人三才,以人為貴。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微言大義集》第卅五章 心道不同‧不相為謀
聖示:商場猶如戰場,每天都有勝敗之爭,只要能抱持堅忍、誠實、踏實的心態好好工作,康莊大道自然會為你展開。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關聖:賢生免禮!
陳生:相信別人,並與之成為好朋友,從此過程中,可以讓我們體悟到自己的成長。如此不斷累積他人的智慧,也是人生至高的幸福。
關聖:就像太陽自地平線升起,帶給大地希望和新鮮使之甦醒一般,讓你們每一天隨著太陽的日出,學習戰勝自己,信任別人,並走出人生的康莊大道。
陳生:謝謝恩師慈語!每一個人,都是一顆以自我為主的樹苗,在自我意志中長大成人。
關聖:因此,現代人都以個人為主的崇尚自我主義,以名利雙收的人上人做為生命目標。
是以,世人進入社會,在爭奪中、在競逐中,生存只成了人肉戰爭的場域,朋友可以不論,生靈更可以不顧了。
陳生:因為現代人名利心重,不知淡泊自然之可貴,能清虛靜態、輕名利、保天真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了!
關聖:是的。諸子謹記在心!自我個性並非標新立異的剛愎自用,也並非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的叛逆獨行。我思故我在,並非只是要你們在街頭扮演一個熙熙攘攘人群中的一個過客。
陳生:管寧是漢朝末年的人,為人清廉正直,避亂到遼東隱居,並拒絕朝廷應召做官,是個耿直的世外隱士。華歆曾任漢獻帝的尚書令,曹魏時官至太尉。
管寧、華歆在年少時,兩人曾經共同在田園鋤草,草叢中有閃閃發光的金片,管寧不為所動,把這些金片當作瓦片一樣的平常和不值錢,繼續鋤草。
華歆則不一樣,他撿了再撿,又拚命地往下一直挖,就是希望可以多撿一些。
又有一次,兩人共同坐在一張桌子讀書,權貴達人的車馬隊通過,管寧仍然靜心讀書,而華歆卻站了起來,他在窗外很羨慕的觀賞,根本忘了讀書這一件事。
於是,管寧拿把剪刀把蓆子給割裂開來,對著華歆說:「志趣不相同,你不是我的朋友,割席絕交了。」
關聖:道不同,不相為謀。自我的本色,是一個人存在的最大價值,不要勉強自己,因為欽羨別人而強迫自己去學他;諸子要知道,你們生存的世界,因為有一樣米養百樣人的各別屬性組合,社會才多元化,天地才多采多姿而繽紛多樣。
是以,天地人三才,以人為貴。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微言大義集》第卅五章 心道不同‧不相為謀
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
印原禪師
日本建長古先印原禪師,天目中峰明本禪師之法嗣,俗姓藤,日本相州人。藤氏是當時日本的大貴族。
印原禪師幼時即有出世志,迥異常兒,喜歡刻木為佛像,持以印空。眾人對他的行為感到非常驚詫。
印原禪師十三歲的時候,父母突然令他出家。受戒後,印原禪師一度游方參學,遍歷禪席,卻無所入。他慨然歎道:「中夏乃佛法淵藪,盍(何不)往求之乎?」
於是,他便涉鯨波之險,奮然來到中國,參訪禪德。
印原禪師首先來到天臺之華頂,禮謁無見先睹禪師。無見禪師告訴他說:「汝緣不在此,中峰本公,現在說法杭之天目山,爐韝正赤。此真汝導師,宜急行!」
印原禪師於是當即前往杭州天目,投中峰明本禪師座下。
明本禪師初見印原禪師,知是法器,遂令他充當侍者,執侍左右。
印原禪師求悟心切,經常入室,向明本禪師陳述自己的見解,可是每次都遭到明本禪師的痛斥。明本禪師道:「根塵不斷,如纏縛何?」
印原禪師不明師意,退出之後,非常難過,涕淚悲泣,乃至寢食俱廢。
明本禪師憐念他求法之誠懇,便開示他說:「此心包羅萬象,迷則生死,悟則涅槃。生死之迷固是未易驅斥,涅槃之悟猶是入眼金塵。當知般若如大火聚,近之則焦首爛額。脫使(假使)未悟之際,千釋迦,萬慈氏,傾出四大海水,入汝耳根,總是虛妄塵勞,皆非究竟。」
印原禪師一聽,不覺悚然汗下。
從此以後,印原禪師用功更加精進猛厲。後來終於有一天,豁然有省。
於是,他歡喜踴躍,直趨丈室,告訴明本禪師道:「印原撞入銀山鐵壁去也。」
明本禪師便問:「既入銀山鐵壁,來此何為?」
印原禪師一聽,當下釋然頓解。
明本禪師於是給他印,並囑咐道:「善自護持。」
印原禪師悟道後不久,即應準備前往日本傳法的清拙澄禪師之邀請,同往助化。印原禪師欣然許之。清拙澄禪師能夠在日本大開法化,印原禪師功不可沒。
在日本弘化期間,印原禪師的弟子欲為他畫像,預請他為畫像題贊。印原禪師於是畫了一圓相,在上面題道:
「妙相圓明,如如不動。
觸處相逢,是何面孔?」
印原禪師臨終示疾時,曾喚侍者雲:「時至矣,可持觚(gu,書寫用的木簡)翰(筆)來。吾塔已成,未書額耳。」於是大書「心印」二字。寫完,便端坐而逝。
※ ※ ※
大道無言,處處綻生,人因有思,處處尋覓,身處道中,忘卻道味,終日勞碌,妄言修道。古賢者乃聞雞起舞,然今修者,卻為聞道亂舞,嗟嘆乎!
妙道自然奧微,允執厥中,道存處處,處處引導,無非導人尋心明性,徹悟真理,古今闡論豈能誆騙,惟在己心迷惑,自亂腳步矣!亦因人之欲望熾熾燃焉,致使忘前路,失歸途也!
悟道箴言-序
印原禪師幼時即有出世志,迥異常兒,喜歡刻木為佛像,持以印空。眾人對他的行為感到非常驚詫。
印原禪師十三歲的時候,父母突然令他出家。受戒後,印原禪師一度游方參學,遍歷禪席,卻無所入。他慨然歎道:「中夏乃佛法淵藪,盍(何不)往求之乎?」
於是,他便涉鯨波之險,奮然來到中國,參訪禪德。
印原禪師首先來到天臺之華頂,禮謁無見先睹禪師。無見禪師告訴他說:「汝緣不在此,中峰本公,現在說法杭之天目山,爐韝正赤。此真汝導師,宜急行!」
印原禪師於是當即前往杭州天目,投中峰明本禪師座下。
明本禪師初見印原禪師,知是法器,遂令他充當侍者,執侍左右。
印原禪師求悟心切,經常入室,向明本禪師陳述自己的見解,可是每次都遭到明本禪師的痛斥。明本禪師道:「根塵不斷,如纏縛何?」
印原禪師不明師意,退出之後,非常難過,涕淚悲泣,乃至寢食俱廢。
明本禪師憐念他求法之誠懇,便開示他說:「此心包羅萬象,迷則生死,悟則涅槃。生死之迷固是未易驅斥,涅槃之悟猶是入眼金塵。當知般若如大火聚,近之則焦首爛額。脫使(假使)未悟之際,千釋迦,萬慈氏,傾出四大海水,入汝耳根,總是虛妄塵勞,皆非究竟。」
印原禪師一聽,不覺悚然汗下。
從此以後,印原禪師用功更加精進猛厲。後來終於有一天,豁然有省。
於是,他歡喜踴躍,直趨丈室,告訴明本禪師道:「印原撞入銀山鐵壁去也。」
明本禪師便問:「既入銀山鐵壁,來此何為?」
印原禪師一聽,當下釋然頓解。
明本禪師於是給他印,並囑咐道:「善自護持。」
印原禪師悟道後不久,即應準備前往日本傳法的清拙澄禪師之邀請,同往助化。印原禪師欣然許之。清拙澄禪師能夠在日本大開法化,印原禪師功不可沒。
在日本弘化期間,印原禪師的弟子欲為他畫像,預請他為畫像題贊。印原禪師於是畫了一圓相,在上面題道:
「妙相圓明,如如不動。
觸處相逢,是何面孔?」
印原禪師臨終示疾時,曾喚侍者雲:「時至矣,可持觚(gu,書寫用的木簡)翰(筆)來。吾塔已成,未書額耳。」於是大書「心印」二字。寫完,便端坐而逝。
※ ※ ※
大道無言,處處綻生,人因有思,處處尋覓,身處道中,忘卻道味,終日勞碌,妄言修道。古賢者乃聞雞起舞,然今修者,卻為聞道亂舞,嗟嘆乎!
妙道自然奧微,允執厥中,道存處處,處處引導,無非導人尋心明性,徹悟真理,古今闡論豈能誆騙,惟在己心迷惑,自亂腳步矣!亦因人之欲望熾熾燃焉,致使忘前路,失歸途也!
悟道箴言-序
真祈禱
有一個公務員,在公家機關服務十幾年,依舊是「三沒」階級:出門沒轎車、客廳沒陽台、付帳沒小費。
聽同事說起,有某一間廟宇很靈驗,只要誠心祈禱,任何願望都能實現。
他選擇一個假日,攜帶大籃的水果、滷肉、香燭,搭車來到這間廟前,跪下來連磕幾個響頭,口中喃喃唸道:
「慈悲大量的神明啊!求您垂聽我的禱告……我又窮又失意,混了十幾年還是個小公務員,請您保佑讓我能夠很快升官發財、喜事臨門,換一間更大的房子,我一定會再來重重答謝您的!」說完又磕了幾個響頭,滿懷希望的離去。
一個月、兩個月,半年匆匆過去,小公務員還是又窮又失意,不得已,他又風塵僕僕地趕回這間寺廟,對著神像抱怨:
「神啊,您為什麼不理我呢?是因為我的供品太少,還是食物不合您的胃口呢?請快指示我吧!」
腦中突然靈光一閃,他開心地跳起來:
「一定是供品太少,神明嫌我沒誠意,所以才不肯幫助我!」
下山買了幾隻燻雞、烤鴨、進口特級水果、高粱酒和上等香燭,恭恭敬敬擺在佛桌上重新祭拜。為了表示誠意,不嫌髒地趴在地上做五體投地大禮拜,拜著拜著,不知不覺竟然睡著了。
恍惚中,眼前出現一尊光華燦爛的神明,朝他皺眉頭:
「我的孩子,你想要求我什麼?」
「慈悲的神啊,我的願望很渺小,我只希望擁有一輛進口轎車、一棟漂亮有陽台的樓房、身上隨身有十幾張消費金卡……這麼卑微的願望,您能賜給我嗎?」他縮著頭,心虛地回答。
「滿足眾生的願望,本來就是我的職責,只不過你必須很強烈、清楚知道自己的心願,並且每天祈禱,願望才能實現,而不是逢年過節才來求我。」
「我有啊,我天天都祈禱!」他高聲回答。
「你祈禱什麼?」神明問。
「我每天祈禱:『神明啊,我希望能夠升官發財、喜事臨門;我希望換一間更大的房子、我希望有一輛進口轎車、我希望……』您看,,是不是強烈而清楚?」
神明聽了苦笑:
「要有『捨』才能『得』,在祈求之前,你必須先懺悔生生世世所造的惡業,誠心悔改,然後願望才會實現……
你應該這樣祈禱:『神明啊,我懺悔宿世以來身口意所造的罪業,殺盜淫妄語等惡事,我在此一一懺悔,盼望與眾生結清靜善緣……我懺悔往昔阻止他人升官發財的罪,希望日後能工作順利、不愁衣食;我懺悔往昔奪人田宅的罪,希望有生之年,能住在較好的房子裡;我懺悔往昔奴役他人的罪,希望今後能有一輛舒適代步的工具;我懺悔往昔……』」
肩頭被人狠狠捏了一把,公務員猛然驚醒,身旁圍著一群遊客,好奇地望著他。
「神明終於向我顯靈了!」他手舞足蹈、喜不自勝:
「原來我錯了,原來在祈禱之前要先懺悔,願望才能實現……」
是的,在祈禱任何願望之前,必須先誠心懺悔;懺悔,是修任何法門之前的前行法,彷彿觀音瓶中的甘露,洗清一切往昔所蒙覆的沙渣,還我一個不垢不淨的真面目。湖面清澈平靜,山川大地才能倒影成像。
把驕傲捨出去、狂妄私心捨出去,然後才會得到無欲無求的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