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安於自然

  春秋時期,楚人肩吾問孫叔敖說:「您曾經三次做過楚國的宰相卻不覺得榮華,三次被免去宰相的職務也沒有憂慮的神色。起初我很懷疑您怎麼能夠這麼淡泊,如今見您氣度寬和、容色歡暢的樣子,請問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孫叔敖回答:「我哪有什麼過人之處呢?我只是因為富貴來了,不能推辭;富貴去了,也不能挽回罷了。我認為外物的得失並不是我所能夠做主的,因此沒有憂愁或喜樂的心情。況且我不知道真正可貴的是令尹這個職位呢?還是我?如果是令尹的職位,那麼與我無關;如果是我,則與令尹的職位無關,既然我正怡然自得,放眼天下,又哪有工夫留心外界對我是貴或賤的看法呢?」


  孔子聽了以後說:「古代真人,有智慧的人不得和他辯說、美色不能淫濫他、盜賊無法劫奪他,連伏羲和黃帝也做不了他的朋友。生死是一件大事,卻無法改變影響他,何況只是爵祿呢?像這樣的人,神遊大山而沒有阻礙、潛入深泉而不會沾濕、屈處卑賤而不覺得疲憊,神明充滿天地,愈是付出自己,愈是富有啊!」


 ※ ※ ※


  天地萬物,有其自然定律。如人之生老病死,如木之茁葉花果,均依著自然定律而生滅。如人先有生,然後有老病死。決不能死老病生。木亦不能果花葉茁。


  以佛義解釋,自然之所序,第一就是初緣。初緣是胚胎,然後經過大化之轉變。所謂大化,就是遷移流轉。其轉變有規有律,決不違反定律而行。所謂自然,就是如此。


  人是來也自然,去也自然。而其中既來未去的一段時間,當然亦要順其自然,方得如如之理。若違反自然,等於緣木求魚,逆水行舟,必也吃力不討好。世間富貴貧賤,亦不能超出自然定律。安於自然,心境坦蕩,無物可宿。人生如此,煩惱何來?


雨華三集 13-自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