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道院副院尊觀音菩薩 登台
聖示:所謂:「相由心生」,乃是指人的儀容外表總受心靈思想因素的影響。對過去的思念,心最不容易褪色了,縱然有些相片留存,但時間一久,相片遺落在舊箱底,發黃潮濕,哪能像心一樣留下的印象來得清明如真。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現代人日夜忙碌,都拖著疲憊的身心,在貪婪、貪愛、貪名、貪色、貪利的生命過程中,過度的膨脹;所以,滿心不盡的哀愁,正是現代人最好的寫照。
菩薩:古德云:「口目亂心,名利敗身」,眾生口語亂說,甚而侮辱毀謗、污衊栽贓,容易擾亂內心;是以,修子「非禮勿言」。眾生喜歡觀看八卦新聞、打鬥影片或邪淫書籍,容易擾亂內心;是以,修子「非禮勿視」。眾生為了生活,每日打拚,日夜操勞,若是不顧身體的追逐名利,耗損精氣神,終將影響身體健康;若是不擇手段的爭名奪利,違背良心,終將身敗名裂,甚而繫身囹圄。
生命原本不是超載負重的歲月過程,生命本性是自在清淨的來去隨緣,人使它複雜化,物使它混濁化,在交纏中多元的喧鬧糾結,使現代人的生命,成了沈重的負擔,成了罪愆的受難。
諸子謹記!哀愁都是起自人心對成敗、對高低的執著和判斷,能看空即起即滅的假相,生命的愉悅自在本性,不必外買外求。月本來是清淨的,就因為烏雲遮蔽,才會失去皎潔的月色;人性也是如此,眾生本性都是靈性率真的心佛,只因為外在的牽纏,七情六慾的觸發,菩提自性才會染上塵埃。
陳生:佛門常說:「心田不長無明草,性地長開智慧花。」指的是心地純潔無染之意。
向晚時分,天色漸暗,佛陀走到婆羅門教教院,便叩門想借住一晚。
開門的迦葉師徒持著火炬,說道:「借宿一晚倒也沒關係,只是房間都住滿了弟子,沒有空的床位,只剩下一間石室,雖然乾淨,卻有一條惡龍盤踞,你不妨到別處借看看。」
佛陀看天色已暗,便說:「既有石室,與惡龍相處也無妨,就叨擾了。」
迦葉師徒七嘴八舌的再三相勸,奈何佛陀心意堅定,只好把佛陀帶進石室安歇。夜裡,月色微明,子夜時候,石室火焰沖天,數道火光,瞬間映紅天際,而轟隆打鬥聲,令迦葉師徒甚感驚駭,無人敢近身一探究竟,大家想年輕沙門必凶多吉少,一切只好等待天明再看清楚。
不久,天色已明,佛陀起身離開石室,遇到迦葉師徒合掌道:「多謝昨晚借宿之恩,我內心純淨,外界妖魔是害不著我的,惡龍已被我馴服,並收入缽中,以後不再作惡了。」
迦葉師徒無不詫異稱奇,迦葉心存藐視,內心想著,只是旁門歪道的小神通,並不是萬分敬佩,便說:「擒龍只是小技巧,但還是多謝了,請準備用早齋。」
此時,誰知平日乾烈的木材卻硬如石頭,怎樣劈也劈不下,柴火怎麼點也點不著,大家心都慌了起來。迦葉知此異象,必與年輕沙門有關,於是走向佛陀請示,此時心中稍為有了敬畏與尊崇。
佛陀微笑的說:「沒事的,心地誠正,一切事情都可以解決。」
菩薩:水面沒有風雨的波浪,自然就能平靜安寧;鏡子沒有灰塵染上,自然可以澄澈照人,人心也是如此。是以,名利爭奪、權力戰鬥,如果能全然放空、放下、無爭、無奪,生命般若的清淨自然會重回再現。
可 。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指導!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節操養正氣- 第卅八章 心性無染‧純淨清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