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天下為主

  「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這句話說明了國家興亡與君主如何對待百姓的態度息息相關。

  《孟子。離婁下》亦有「君之視民如土芥」及「文王視民如傷」之語。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君王如果把大臣視為兄弟,那麼大臣會將君王看作親信的人;君王如果把大臣視為狗、馬,那麼大臣會將君王看作路人;君王如果把大臣視為糞土和草芥,那麼大臣會將君王看作仇人。說明君臣關係乃是相對的。


  而「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意思是說,周文王把已經安定的人民視同受傷的人,加以愛護,不敢勞勸;追求正道,彷彿永遠沒有盡頭,不敢自滿。


  百姓是國家的基礎,上位者若欲國家長治久安,自然要以人民的福祉為優先考量。《左傳》與《孟子》的思想言論影響歷朝深遠。


  明朝黃宗羲在《明九待訪錄》的〈原君〉裡,反思設立君主一職的用意,提出「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對比「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的情況,便是認為理想君主應以民生安樂為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