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道院副院尊觀音菩薩 登台
聖示:芝蘭生於幽林中,不因無人而不芬;真君子修道立德,不因困窮而敗節。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沒有忠貞義禮的人,往往為了個人的利益與安危,總會在臨危變節,見風轉舵。雖然有時會獲得現成的利益,然而世代的驟變,現世報即時呈於前,當世就嚐到果報,甚或禍留子孫,真是得不償失。
菩薩:自古聖賢生活的環境,都是不怎麼理想,甚至非常惡劣,唯有在這種境遇中,還能圓滿處世而不狂妄,才能展現光明的自性。諸子謹記在心,智慧就是從此產生的。
陳生:其實,人生在世,無論面對任何境遇,都是上天給我們學習待人處事最好的機會,從磨練中造就偉大的人格。
凡人皆以富貴、貧窮、貴賤、夭壽來論人生的成敗,因而在成功中驕傲,在失敗中氣餒;而智者卻能從中深入探討形成的原因,進而改進自己的缺失,以造就盛德,這也就是我們要如何學習菩薩行誼的功夫。
菩薩:勝而驕,敗而餒,似乎已成為世人的常態,世人若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如果還不知道知足常樂,那就是在自掘墳墓。人的一生起伏,都是個人行為所造成的;是以,做事當要時時自我反省,才不至於樂極生悲,因富貴而喪失寶貴的生命。
陳生:普明兄弟二人,為了爭家產,長年訴訟,在官府進出,各自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人、證據,都想打贏官司。當案子告到清河太守那兒,太守傳喚兄弟二人說;「天下間最難得到的是兄弟,最容易得到的是田地,你們為了得到田地,而失了兄弟,不知你們作何感想。」普明聽了太守的話,感動而傷心落淚,在旁的證人也因而感動不已,兄弟二人乃互抱痛哭,不再爭田產而互讓,至此言和。
菩薩:貪得者,終究沒有幸福可言;依禮而守節,不但幸福可得,更受到他人之尊重。是以,期願諸子以福報來經營智慧。
陳生:回顧過去,我們應該為自己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謹慎負責。
菩薩:然也。人的一生,無論何時,均要戰戰兢兢,謹慎行事,絕對不可因事有成而驕,功有就而傲,前優後劣,先恭後暴,前功盡棄,最後釀成得不償失的後果。
陳生:謝謝菩薩慈悲!所以有許多貪財專勢的政治人物,用盡機巧,獲得政權,利用權勢,結黨營私,禍害百姓,以為這是他們的福利,沒有人可以扳倒他們。
菩薩:一生只知道恃勢凌人,不知以福報經營智慧,會讓福報變成招罪的原凶,所以不可只知得勢時使勢,應知得勢時助人,在未來失勢時,方能得人助、天助。可。停筆。吾退!
陳生:謝謝菩薩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節操養正氣-第十八章 君子立德.困猶守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