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對於這樣入微的體貼,感激之餘心生佩服。其實,「看腳下」源引於一個中國禪宗故事:
宋代的法演禪師和佛果、佛眼、佛檻三位弟子在寺外的一座亭中辯論禪法,不知不覺中已夜幕降臨,幾人起身,准備回寺院休息。
此時,正值深秋,寒意逼人,弟子們忍不住裹緊了袈裟。歸途中,燈火被一陣冷風吹滅,黑暗中,法演不失時機地追問弟子們此刻的心境。
話音剛落,佛眼說道:「鐵蛇橫古路。」
佛檻答道:「彩風舞丹宵。」
輪到佛果了,佛果只是低頭默默地走路。
法演把頭轉向佛果問道:「燈滅了,怎麼辦?」
佛果指著路面答道:「看腳下。」
法演這才點頭嘆道:「將來能夠勝過我的,只有佛果了。」
※ ※ ※
「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然而許多人卻將修行與生活一分為二,以為修行唯有在清靜的環境中,才能安頓身心。其實修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保持正念,防止貪、嗔之生起,進而滅除痛苦。
故修行應從「動」、「靜」二方向著手,靜禪乃指靜坐修禪之意;而動禪則指在生活活動中修禪之意。動中修禪主要是透過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來培養相續不斷的覺性,以不斷增強的覺性使妄念減少,最後超越身心的執著而滅除痛苦,得到解脫。
肢體的動作或姿勢主要分行、住、坐和臥,任何的動作、姿勢都可以修「法」,初學者可先選擇其中的一項修習。
行動中的禪修方法略述如下:
一、觀行走
修行者可以從粗層次的、適中的及微細的三種覺知來循序漸進練習。
粗層次的觀察可分解成兩個步驟:觀行走時左腳先離地,然後右腳離地,心中默念「左腳、右腳」,「左腳、右腳」,也就是把動作分成兩部分。此時你會以覺知行走動作的方式行走,而沒有「我」的概念,意即此行走只是單純的肢體動作,沒有一個「我」正在行走。粗層次的觀察亦可分解成三個步驟:左腳之「舉起、移動、踏下」,右腳之「舉起、移動、踏下」,分三個步驟來觀察,如此能讓你的注意力被訓練得更精細。
適中層次的觀察可分解成四個步驟:左腳之「舉起、移動、踏下、觸地」,右腳之「舉起、移動、踏下、觸地」,此四步驟,可使你的覺知力變得更敏銳、更機警。適中層次的觀察亦可分解成五個步驟:左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觸地」,右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觸地」,然後你會發現心變得更微細,而正念或覺知力也會變得更精細。
微細層次的觀察可分解成六個步驟:左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腳尖)觸地、(腳)貼地」,右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腳尖)觸地、(腳)貼地」。微細層次的觀察亦可分解成七個步驟:左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腳尖)觸地、(腳)貼地、踏穩」,右腳之「抬起(腳跟)、舉起、移動、踏下、(腳尖)觸地、(腳)貼地、踏穩」。
若要在訓練中有所得,必須緩慢地行走,速度要慢到足以清楚觀察這些步驟才可以,如此「心」會慢慢被訓練成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了了分明。這些走路時之修法聽起來似乎很瑣碎,但此乃訓練正念變得更敏銳的方法,故不可忽略。
由於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改變姿勢和動作,因此,若能在每個姿勢和動作中禪修,讓每個姿勢和動作都能成為禪修的基礎,如此,就可二六時中沐浴在修行中,而不會發生靜中禪修時心能安住,但下坐後「心」卻如脫韁野馬無法繫住的情況。
在家修行法要-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九節行動中的禪修(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