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

愛惜身體

   彌蘭王問那先比丘道:「比丘愛不愛自己的身體?」



  「比丘不愛自己的身體。」那先比丘回答。


  彌蘭王進一步的問道:「比丘既然不愛自己的身體,那麼,為什麼他們臥得安穩,食得甘美,對於身體護視得那麼週到呢?」


  那先比丘反問王道:「請問大王,曾經參加過戰爭嗎?」


  「我參加大小戰爭好多次。」


  「在戰爭中,你曾為刀槍箭所傷嗎?」


  「有!」


  「被刀槍傷了怎麼辦?」


  「以膏藥棉絮包裹它。」


  「那麼你是在愛你的瘡傷了?」


  「不是,我為什麼要愛護瘡傷?」


  「你既不愛護瘡傷,為什麼要包裹它?關注它?」


  「我是為了要瘡早日痊癒,不是愛瘡。」


  經過了這樣一問一答,那先比丘就說:「比丘護視身體,也是這樣道理,衣食不是貪求美好,而是為了支使身體,奉行佛法,廣度眾生啊!」


  彌蘭王聽後,明白了這個道理。那先比丘的話值得深思。


  世人對健康非常重視,對肉體非常珍惜。這是一種好現象,但是五尺之軀畢竟是一個臭皮囊而已,就是保養得再好,也只能用百年,它就慢慢退化了,唯有真我的內在生命才是永恒的,才值得重視,才值得珍惜。


※ ※ ※


  人之肉體對於修道之重要性,是要借重於這個軀體而使靈性在未來能永恆不滅的寄住。


  身體是個假體,靈性是真我,修道求諸于永恆不朽,即是真我的不滅。可是靈性卻是一團虛無飄渺的氣息,所以才借著假體而成形象,這就是宇宙生生不息的運行,也即是大輪回,所以兩者密不可分,而修道就是要永遠打破這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使靈性永恆超脫與假體的契結而達到真我,即反璞歸真的天人合一境界。故在修道過程中,這個軀體是必然性的首要條件之一,但是絕不能誤解於要使這個肉體磨煉至成道的境界。有人以為苦修這個肉體,可以使它光明,就能成道,這是錯誤。蓋肉體本身不能光明,靈性才會昇華,以修道絕不能壓榨肉體。


  有婆羅門教,力主苦修,釋迦初期也是受婆羅門教影響,而由苦修進入修道途徑,但苦修的結果,身體衰弱,氣息奄奄,幾乎無力起身,終於了悟,乃恢復正常飲食,改變進修的方式,於是大澈大悟,始證無上正覺。所謂苦修:乃是約束自己勿沉迷於物質的享受,以去私欲,才能使心存正信,靈明朗耀。並不是一味壓榨肉體,一架軀殼既使變成骷髏,也不會有靈明,與肉體無關,原在心性而已。


  道家有養生之說,但這養生之說不是指肉體,這可由《南華經》中俯拾可得其義,如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道家不執相,不身見,乃重神。所謂神──即靈性也。又謂:精神四達並流,無所不極,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化育萬物,不可為象,其名為同帝,惟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之精通,合于天倫。因此可見道家用力於守神,並非耿耿於一具臭皮囊矣。


  以上的說明,並非是表明軀體只是修道必要的條件而已,也不是要你們刻意注意肉體,更不必用盡各種方法壓榨肉體,雖然也有肉身成聖的例證,但總究是極為少數,不符普度主旨。


  人總是不能離開肉體而生活,因為肉體既毀,人就死亡,則萬事皆休,是以有了肉體才有我,有了我才能修道,這是必須重視肉體的原因。但是重視不能成為養尊處優,因為那樣享受、過份的快樂,會產生迷戀,迷戀會使心智不清,甚至觸犯道德規範與律法,更因而蒙蔽了寄住在肉體裡的靈性。


  壓榨肉體,就沒有原動力可以修道,過份珍惜肉體,蒙蔽了靈性,都不符修道的方法,所以只有使肉體生活淨化,才是修道的築基。基是根本,本立而道生,所以修道者首先必須淨化自己,如果淨化猶未成功,則一切俱屬空談。道不是從任何壓榨中取得,道在邇,求諸遠,舍近而求遠,則愈求離道愈遠。一生辛勞,終未得道。因為道就在眼前,就在心中,捨本逐末,當然徒勞無功。


道心秘藏 第三章-第六節 修道不壓榨肉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