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旅遊不懂英語

  陳阿土是個農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攢了半輩子的錢,終於參加一個旅團出了國。


  國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鮮的,關鍵是,陳阿土參加的是豪華團,一個人住一個標准間,這讓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務生來敲門送早餐時大聲道:「Good morning!」


  陳阿土住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一般陌生人見面都會問:「您貴姓?」


  於是陳阿土大聲叫道:「我叫陳阿土!」


  如是這般,連著三天,都是那個服務生來敲門,每天都大聲:「Good morning sir!」


  而陳阿土亦大聲回道:「我叫陳阿土!」


  但他非常的生氣。這個服務生也太笨了,天天問自己叫什麼,告訴他又記不住,很煩的。終於他忍不住去問導"Good moring sir"是什麼意思?導游告訴了他,天啊!!真是丟臉死了。


  陳阿土反復練習"Good morning sir"這個詞,以便能體面地應對服務生。


  又一天的早晨, 服務生照常來敲門,門一開陳阿土就大聲叫道:「Good moring sir!」


  與此同時,服務生叫道:「我是陳阿土!」


2023年6月20日 星期二

大大的玄機

 

蓮生/文


  一人上山,問我「玄機」,兩人對話,玄之又玄,機中有機。


  問:


  「大師!清虛之理如何?」


  答:


  「畢竟無身。」


  問:


  「娑婆世界,是如何世界?」


  答:


  「凡聖一體。」


  問:


  「明明滿目森羅萬象?」


  答:


  「海市蜃樓,明眼窺之。」


  問:


  「大師!修到什麼田地,才可隨機受用?」


  答:


  「無修、無方、無應。」


  問:


  「大師!汝這是什麼人境界?」


  答:


  「西域飄雪,白茫茫一片。」


  問:


  「如何是法務?」


  答:


  「春風吹枯木。」


  問:


  「如何是向上事?」


  答:


  「溪中無魚。」


  問:


  「大師法,是何道?」


  答:「龍吟虎嘯。」


  問:


  「道是什麼?」


  答:


  「輕煙薄霧。」


  問:


  「大師如何逍遙自在?」


  答:


  「不假修行。」


  問:


  「大師!汝明明教人修行?」


  答:


  「已到境。」


  問:


  「諸弟子知否?」


  答:


  「不可。」


  問:


  「什麼又是空王印?」


  答:


  「逢三災八難。」


  問:


  「大師!如何末世生活?」


  答:


  「啞巴吃苦瓜。」


  問:


  「大師!汝逢逆緣弟子,如何?」


  答:


  「仍然裝聾作啞。」


  我:大大的玄機,就是小小的玄機,也即是空空的玄機。諸聖弟子,知否?偷偷告訴汝老子!


盧勝文集256冊《拜訪大師》大大的玄機

2023年6月18日 星期日

欣賞與讚美

 

  韓國某大型公司的一個清潔工,本來是一個最被人忽視,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險箱被竊時,與小進行了殊死搏鬥。



  事後,有人為他請功並問他的動機時,答案卻出人意料。他:當公司的總經理從他身旁經過時,總會不時地讚美他『你掃地真乾淨』。」



  你看,就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就使這個員工受到了感動,奮不顧身。



  這也正合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士為知己者死”。



  美國著名女企業家瑪麗凱經理曾過:『世界上有兩件東西比金錢和性更為人們所需——認可與讚美。」



  金錢在激勵員工們的積極性方面不是萬能的,而讚美卻恰好可以彌補它的不足。因為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較強的自尊心和榮譽感。你對他們真誠的表揚與讚同,就是對他價的最好承認和重視。而能真誠讚美員工的領導,能使員工們的心靈需求得到滿足,並能激發他們潛在的才能。



  打動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誠的欣賞和善意的讚許。



善心善行

 

  弟子跟著師父進城化緣。進城後車水馬龍好不繁榮,弟子:「師父,今天我們肯定能化到不少東西。」師父不語。


  弟子剛完,有人狠狠地從店扔出一個玻璃酒瓶,碎了一地。


  師父駐足,彎腰撿拾玻璃碎片。


  弟子不解問道:「多管閑事幹什麼?反正我們不經常到城裡來,玻璃又扎不到我們,還是趕緊去化緣吧。」


  師父指著不遠處向他們走來的一個人:「看見了吧,他拄著拐杖,走在盲道上,肯定眼睛不好,萬一被玻璃扎到怎麼辦?這大街上人來人往,碎片很容易扎破車輪,還有許多人穿著涼鞋,不小心在上面會傷著。」


  弟子為師父的善舉油然起敬。他們將玻璃碎片全部撿起來倒進垃圾桶然後開始化緣。


  在一家店鋪門口化緣時,店老板一臉的不屑,不懷好意地罵他們:「像你們這樣穿個和尚服,騙人錢財的我遇到太多了,你以為穿個馬甲我就不知道你們行騙的行徑?還沒開張就來要錢,晦氣,真晦氣。滾開,滾開,趕緊消失,不要影響我的生意,否則我要報官。」


  面對無理的指責謾罵,弟子準備和店老板論理,師父拉住了他,:「施主,息怒。對不起,打擾了。祝你生意興隆,廣結善緣。」


  他們剛準備離開,附近的一個店主人走過來對剛才無理的那個人:「他們肯定不是騙人的,因為我剛才看見他們扶著盲人過街,而且還把地上的玻璃片撿到垃圾桶。如此心存善念的人怎麼會騙人呢?」完,他主動給師徒兩人送上一份心意,並熱情地祝他們一路平安。


  師徒兩人微笑著鞠躬,表示謝意。弟子:「師父,世上還是有好人相信我們。」


  師父:「記住,我們所出的話,付出的善舉就是自己所修的路。心存無邊善念,路不會斷頭!手付舉手之勞,緣不會盡頭。總會有人扶你一把。」


※ ※ ※


  世俗人要學習聖賢之德行,必須從平時待人處事先行作修,要有有我才行的責任心,不能有沒有我不行的傲慢心,這是處事之道。 


  人的心能累積德行,也能損毀德行,此話怎?如是一個人若時存私心為事,那其心無何益他之大愛,此德無德,正所謂行事錯亂則損德,言語錯亂則敗德。 


  世人常在言語上出言不遜或口出惡言,以上種種皆已傷害他人,話一出自敗己德行。再言處事上,如果皆是敗損傷害別人行事作風,或有身行之迫害傷害,此當已損己德行。 


  世人要知道,人要成就聖賢,德行都在一念一行差別,懂得事行為眾,心繫為眾,不著私心,這等之做為行為,才是聖賢之心。


慈聖雜誌129

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夢醒一場空

  錢泳,他是清朝知名的學者,精通金石碑版之學,一生以訪碑、刻帖、著述為業。


  某一天,錢泳睡夢之中來到一座高樓大院前,只見樓閣高聳,兩側童子相迎,僕從如雲,夫人在妾簇擁下緩緩而出,對他:「兩個兒子進京考試還沒回家,自你出去後,家中喜得三個孫子,闔家康安,這真是太幸福了!」


  錢泳大驚,進入室以後,只見金錢如山,不計其數,此時突然有老僕前來報信,他的兩個兒子都中了狀元,令他好不快樂。醒來後,錢泳還在枕上回味,久久不起。


  過了幾天,錢泳又做了一個夢。這次他在夢中與貴人欣賞寶器、畫畫,其中有一對玉鴛鴦價連城,錢泳忍不住拿在手上仔細端詳,結果一不小心失手將玉鴛鴦掉在地上摔碎了,對方十分惱怒,錢泳嚇得直跪地:願意不計代價賠償。


  於是他變賣了家中所有的書帖,可是仍然湊不錢,只好又去向往日的舊故借貸,可卻沒有肯借他的人。錢泳從此開始窮困,飢寒交迫,妻子也變得一副面黃肌瘦的樣子,簡直不堪入目。


  醒來後,錢泳赫然發現自己短短幾天,經歷了貧窮與富貴,失意與得意,因此無限感慨,賦詩道:「人生如夢幻,一死夢始醒。何苦患得失,擾擾勞其形。」


  其實,人的一生的確是有如夢幻,生命輪迴,元神不滅,人生不過百年,再多的功名富貴也都不過是過眼煙雲,轉瞬即逝。錢泳的故事,相當貼切地反應了遺則佛法的精要,他在夢中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後領悟到這一切的繁華與失落終究是虛空,正是所謂的「聖人如影,百姓如夢,孰為死生哉?」


※ ※ ※


  人居世塵,塵夢擾人,類多咸為名利,迷其心志,亂其所為,性蔽意迷,自困愁城。


  待塵夢醒,時覺已晚,良機失不復回,再覓不知何期。心悽悽,悔恨唯嘆當時,塵世夢勞我一生,猶是虛渡一場空,雖是有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黃泉道上空遺恨。


  住塵縱是豪傑,離世淪為走卒,奈何橋頂徒悲切。心茫茫,路濛濛,歸何處,難自主。觸目所見,盡同天涯淪落人,同病相憐,天不憐,夜叉無情催人行。


  人間唯夢,黃泉夢醒,百年不過曇花,黃泉卻永無盡。勸世人早回頭,彼岸無限好,祇待有心人。


聖言真理-談:人間、黃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