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你為何沒有自己的臉書?

 

蓮生/文


  就在今年。


  人問:


  「盧師尊,你為何沒有自己的臉書?」


  我答:


  「我個人沒有手機,沒有平板,沒有電腦,我連上網也不會,當然沒有臉書。」


  人問:


  「你有五百萬弟子,也就是你有群眾,只要你有臉書,每天基本顧客就有五百萬。這不是太可惜了嗎?」


  「有何益?」


  那人


  「每天一句話,一句感性的話,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一句震撼人心的話,一首偈、一首詩,有感而發的話,保證轟動。」


  我


  「什麼?」


  那人


  「什麼都可以,政治、經濟、外交、國防、政、社會……。不一定侷限在宗教,憑你的文筆,決定轟傳海外。」


  我


  「真佛宗不是有網站嗎?」


  那人


  「那太官方式了!現代人,人手一機,不喜歡官方式的,到時候大家會給你按讚,只要講人們心中的話,觸動人心,如何稀奇古怪都可以,你會變成世人的焦點!」


  我


  「就這樣嗎?」


  「當然!」


  我


  「我已經轟動了,我不想更轟動,雖然我天天有創意,足叫人拍案驚奇,我也不想發表。」


  那人問:


  「為什麼?」


  我答:


  「轟動也是空。」


  那人問:


  「你不想成為世人心目中的盧勝?」


  我答:


  「世人有一天,仍然會把你忘記,我只想,每一天,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人們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我不想當跳躍在水面上,金光閃閃的魚。」


  「………。」


  寫一首詩吧!


  詩名:「魚躍水上」。


  看看

  有魚躍上

  哇

  真的好讚


 
  湖邊

  風有點亂

  那些遊湖的人們

  一霎雨

  就四散


 
  雖然魚躍

  也許有看的人千千萬萬

  但這湖岸

  終久被遺忘


盧勝文集第255冊《夢中的翅膀》你為何沒有自己的臉書?

 

2023年7月22日 星期六

找到了幸福

 

  一個衣著高貴的美麗婦人去看心理醫生,她對醫生自己不快樂,生活空虛無聊。


  心理醫生聽完後,叫清潔地板的老婦人過來,醫生對這位有錢的女人,讓瑪麗告訴你,她是如何找到幸福的吧。


  老婦人放下掃把,坐在椅子上,開始講她的故事。


  我先生得瘧疾死了,三個月後唯一的兒子也被車撞死了,我沒有親人,一無所有,睡不著覺也吃不下飯,對誰也笑不出來,甚至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有一隻小貓跟著我,外面那麼冷,我有點可憐牠,就讓牠進了屋,還給牠牛奶,牠把盤子都舔乾淨了,蹭著我的腿滿意地低聲叫著。


  幾個月來,我第一次笑了,然後我就想,幫到一隻小貓都能讓我高興,那為其他人做事應該會讓我幸福吧。


  第二天我烤了餅乾,帶給臥病在床的鄰居,每天我都努力為別人做些好事,看到他們高興,我也很高興。


  如今我再也不會吃不好、睡不好了,通過給予他人,我找到了幸福。


※ ※ ※


  理念的正確,是人生幸福詳和的基石。世人常哀歎自己為何那麼歹命?自己為何無法稱心如意?自己為何無法生活得如心所願?其實這些問題的主要因素在於理念的錯誤所致,因理念有誤,所導致的甚多阻力,使得你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事,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


  為何理念不正確會有阻力存在呢?然理由甚為簡單,理念有誤,違背了常理、倫理、社會道德、生活常規等,你就會被認為是叛逆,即是社會之異類,試問誰人會來助你?誰人會來與之共行?當然阻力就因而生,生活上有阻力,你生活怎能暢達呢?所以,為人之理念當正確,認明正確的理念,認份的行之,本身就會無阻力,無外力所加於身的埋怨,你就可因此生活得很稱心、很如意矣。


  一個人除了當立正為人之理念于倫理道德常規而外,最好能奠立善德的理念,不斷來勉勵自己,不斷來素養自己,不但可因而造立有形無形的功德而外,才真正的是遠端目標理想的理念,只要能盡己力而行之,無有不克、無有不盡、無有不成的事也。理念既定,當然還得全力付諸施行,才能見到功效。希世人能于此樹立之,使得自己的為人、使得自己的生活,永遠充滿祥和美滿。


思歸覺路-第五章 為人的理念

2023年7月21日 星期五

父親討後娘

 

  唐末五代時候的鼓山神晏禪師,是大梁(河南開封)人。


  年少時隨衛州(今河南)白鹿山道規禪師出家,於嵩嶽受具足戒。此後參學於各方叢林,叩問過不少禪林大德,雖然懂得一些禪語機鋒,卻只是皮毛知解,並不是真正的開悟。


  直到遇到雪峰義存禪師,在彼此機緣相契之下,豁然大悟,並得其心印。


  雪峰禪師圓寂後,神晏禪師應閩帥王延彬的禮請,遷住於福建鼓山湧泉禪院,闡揚宗風三十餘年,有「興聖國師」的稱號。


  鼓山神晏禪師在雪峰義存禪師處參學時,有一天,雪峰禪師觀察到他悟道的機緣已經成熟,就在問答當中,忽然一把抓住他的手,逼問他:「你悟到的到底是什麼?快,快!」


  那間,神晏禪師豁然開朗,感到虛空粉碎,忘卻身心,忘卻時空,他開口:「不能,不能!」


  過了一會兒,雪峰禪師又問他:「你有什麼不能?」


  鼓山神晏禪師:「父親討後娘,不能,不能。」


  雪峰禪師點點頭,拍拍他的背,為他印可:「很好,世間又多一個自由自在的禪者了。」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好色敗名

 

  江蘇省金壇縣李亮彩先生,本姓曹,是清代順治甲午年舉人。戊戌年,應考進士,考試是在晚上舉行。


  忽然看到一個女鬼,進入考場,直撲他的座位,吹滅他桌上的燭火,且奪其考卷。李某急以雙手按住考卷不放,未被損壞,女鬼乃號哭而去。考場上其他考生,都聽到女鬼的哭聲,李某更是驚惶失措。


  過了一會兒,女鬼又來了,直呼李亮彩姓名,並且大罵道:「你了我的名節,還害了我的性命,像你這樣沒有人格的畜生,舉人已不資格,還想考進士嗎?」李某不堪其擾,只得退出考場,從此不再參加考試。


  李某有舉人的資格,經政府任用教職,由於他的才學不差,後來又發表嘉祥縣的知事,可是沒有到任就因病去世,英年早逝,豈不令人惋惜。


  為什麼李亮彩參加進士考試,那個女鬼要前往搗亂呢?原來女鬼生前未嫁時,李某曾與她發生不正常關係,可是後來李某另娶,沒有與她結婚,她亦另嫁。


  彼此各自婚嫁後,李某還是時常與她幽會,不幸被她夫家發覺,因而羞愧自縊而死,死後冤魂不散,才到考場上找李某的麻煩,葬送了李某的前途。


※ ※ ※


  蓋善為福路,即生路也,向生路走,不求福而福自來,所謂作善降之百祥也。淫為禍路,即死路也,向死路走,不求禍而禍必至。所謂作不善降之百殃也。


  夫,精、氣、神乃人身之三寶,不知節制,何異飲鴆自斃。當其壯年,血氣方剛,宿娼挾妓,自詡風流,流連忘返,迨及陷溺已深,精枯髓竭。志氣無形中,因之墮落;耳目不覺中,因之瞶聾。人格卑鄙,形容憔悴,以致無窮之事業,大之希望,儘歸於烏有,此皆淫慾之害也。


  蓋求名者,為好色慾,而名敗;求利者,為好色慾,而利衰;居家者,為好色慾,而家業荒;為官者,為好色慾,而名節墮;或為好色,而傾家蕩,一家衣食無依;或為好色,而減算除年,一生榮華盡喪。古人能拒私奔之女,終得壽域高登,身受善報,佳話長存。


醒修宝全卷

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不可說之說

 

蓮生/文


  所謂「不可」:當然是「我」述的,這是很有趣的書名,但是,從有趣之中,要理出一個頭緒,否則,會讓人莫名其妙。


  「不可」就是密、密、密。


  「」就是把秘密揭露。


  原是「不可」的,但,到了最重要、最關鍵、最恰當的時候,就要露一露。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不可」的時刻。


  「捻花」。


  「捻花」就是「」。


  於是,大迦葉尊者領會而微笑。


  禪宗祖師達摩尊者上法座。


  知道是「不可」的時刻。


  他一拍法座。


  隨即下法座。:「法已經講完了!」


  眾人惘然。


  然而,禪宗祖師確實在「一拍」之中,已經了法,這也是「不可」。


  在中國中唐時,有位僧人去問馬大師:「離四句(有、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百非,請師直指西來意?」


  馬師曰:「我今日勞倦,不能為汝。問取西堂智藏師去。」


  僧去問智藏,藏曰:「何不問和尚?僧言:「和尚教來問您。」


  藏曰:「我今日頭痛,不能為汝。去問取懷海師兄去。」


  僧又去問懷海,海曰:「我到這裡卻不會。」


  這位僧人不得法,又回去問馬大師。


  馬大師答:「藏頭白、海頭黑。」


  這馬大師的一句「藏頭白、海頭黑」,其實就是「不可」。


  「智藏師的頭白,懷海師的頭黑。」


  我現在問大家:


  「汝會得否?汝悟得否?汝透澈否?」


  有一回。


  我在「神遊」之中,看見了多寶如來。


  我叫:「師兄!師兄!請留步!」


  多寶如來便停步等我。


  我問:「師兄在世間時,何不法?」


  多寶如來答:「無人問。」


  「無人問也可以自啊!」


  多寶如來呵呵笑:


  「蓮生活佛,您可知道,我這一成佛,便涅槃而去!也正是不可啊!您想一想,是也不是?」


  我一拍腦袋,突然醒悟:


  「正是,正是。」


  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間,法四十九年,到了最後,佛陀根本沒有法,如果有人講法,就是譭謗呢!這黃面老子,正是不可。」


  因為有這個機緣,我這第一八二冊書的書名,就是「不可」。


  這本書重要否?


  我:「當然重要!」


  我在書中所的,根本就是「不可的」,如此,當然是最最重要的,最最秘密的,最最高深的,最最無等等的,最最無上上的。


  我盼望:


  「汝能開悟!」


 
盧勝第文集182 冊《不可(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