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錢百享升

 

  有則民間傳,很能明王十朋的品德。王十朋在縣學讀書時,由於文才好,又寫得一手好字,遠近聞名。


  縣城一條小巷裏住着個名叫錢百享的富翁,他曾做過一任小官,雖然才識淺薄,卻喜歡結交名士。


  他曾多次邀請王十朋赴宴,都被王十朋婉言謝。富翁聽王十朋很尊敬縣學裏的老先生,暗暗想道:請老先生和王十朋一起前來,王十朋一定不能推辭。


  錢百享派人送去請帖,邀請老先生和王十朋。這一招果然不差,王十朋真的隨同老先生來了。


  酒宴將盡,王十朋扶着老先生站起來表示感謝。剛要離席,就讓錢百享伸手攔住了,錢百享笑着:「老夫別無他求,只求王才子墨寶。」


  王十朋想了想:「我將『錢百享升』這四個字,分別嵌在每句詩的開頭,如何?」大家聽了,轟然叫好。


  王十朋大筆一揮,寫了一首打油詩:「錢家魚肉滿籮筐,百姓糠菜填飢腸。享福毋忘造眾福,升官莫作殃民郎。」


  老先生邊看邊稱讚:「好詩!好詩!」錢百享看了,只能發出幾聲苦笑。


  因為這首詩是王十朋被攔後寫下的,所以人們便把這條無名的小巷稱為「攔詩巷」。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迴向的重要

 

濟公活佛 降


詩曰:飛來翠鳥問漁船,河裡魚蝦是否鮮。


   篙女回答溪水澈,放牠一馬莫相煎。


聖示:吾今日降著:「證果之路」


  第十三章 迴向的重要


  修行,一定要學會「正確的迴向」,所謂正確的迴向,是指做任何善業時,都應該將這份善業導向涅槃解


  正確的迴向有三種益處:



一、未來世會主動修行:如果善業強大,未來世會主動想要探索修行的教理教義,想要參加禪修。


二、未來世會被動修行:如果善業較弱,未來世會不斷遇到他人熱心鼓勵修行,或推介參加禪修。


三、享受福報:善業會感召福報,而且此福報會讓自己造更多善業,累積修道資糧。若是沒有迴向,此福報有可能會淪為吃喝嫖賭等造不善業的風險,甚至因此墮入三惡道中。


  上列三種益處並非意外或巧合,而是有因有緣才能生的。而且,一個人基於這些因緣條件以及習氣之下,又會繼續累積更多善業,帶來安樂的生活。


  《雜阿含‧老夫婦經》記載:


  有一日清晨,佛陀與阿難尊者,進入舍衛城中乞食。在城中看見二位年耆根熟,駝背如鉤的年老夫妻,瑟縮在巷子中燒垃圾的地方取暖。


  佛陀對阿難: 


  「這一對老夫婦,如果能在年輕時經商努力工作賺錢,以他們夙世的善業福報將可成為舍衛城中的首富;如果他們出家學道,並精勤修行的話,也能在今生證得四果─阿羅漢;


  如果能在壯年時經商努力工作賺錢,可成為舍衛城中第二富豪;如果他們出家學道,也可證得三果─阿那含;


  如果能在中年時經商努力工作賺錢,可成為舍衛城中第三富豪;如果他們出家學道,也可證得二果─斯陀含;


  如果在老年之際才經商努力工作賺錢,可成為舍衛城中第四富豪;如果他們出家學道,也可證得初果─須陀洹。


  可是如今,他們已經年老力衰,又落魄到窮無立錐之地,晚景淒涼,再也沒有多餘的力氣與時間賺大錢,也沒有多餘的力氣與時間可證得任何果位。」


  此經中所記載的主角,乃是一大富長者的兒子。


  他在年少時並未接受教育,成年後,娶了富家女為妻,然而妻子也和他一樣無知。當二人的父母相繼去世時,他們各自從父母那裡繼承了龐大的財,因此變得非常富有。


  但是,夫妻二人不懂得理財營生,只會吃喝玩樂,揮霍財富,過著豪奢放逸的日子。當他們所有的錢財皆耗盡後,就開始變賣土地、林園,甚至棲身的房子。最後,他們孑然一身,成了一無所有的窮人,只能靠著行乞維生。


  他們夫妻二人本來皆有資糧可以在此生證道,甚至離輪迴,但因過去世做了福德善業後,缺少迴向證得涅槃之願力,所以此生過著吃喝玩樂,沒有目標的生活,不但在福盡後轉為窮困,失去了一切財,也失去證道、斷除輪迴的機會。


  此外,這部經有二項重要的示:


  一、迴向的重要:福德善業(布施、持戒、禪修皆屬之)經迴向後,即轉變成波羅蜜,此波羅蜜將成為未來世,趨向解的資糧。


  二、佛法不是宿命論,而是緣起論:以佛教而言,完全歸罪於過去的業,並非是正見,因為,佛陀的是因緣法。例如,若有一個人:「我會開悟證果是我的業,為什麼還要禪修?」這就是誤解了佛法,此經中大富長者之子「他過去的業可以使他成為首富,或證得阿羅漢,但是他沒有去經商營生,也沒有去修行,所以,一生毫無成果。」就是一個明證。


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一報還一報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聖示:母娘臨堂,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恭接懿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駕前九天玄女仙姑 降


詩曰:嶺翠訪絕巔,岩邊響湧泉。


   丘樊期小隱,定靜效前賢。


聖示:母娘臨堂,神人靜心接駕,不得失儀!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懿示:諸賢卿及諸兒女免禮,賜坐!


詩曰:碌碌忙忙每一天,老來回首歷如煙。


   迎風沐雨人生路,問道修身好做仙。


懿示:娘今日以「一報還一報」為題,供諸兒女悟勉。


  一報還一報


  有智慧的人想善念、善語、做善行。


  有智慧的人由於意想善念、口善語、身做善行,因此命終之後投生在天道,或人道之中。


  愚眛的人想惡念、惡語、做惡行。


  愚眛的人由於意想不善念、口不善語、身做不善行,因此命終之後投生在餓鬼道,或畜生道、地獄道之中。


  有一位年輕女子,平日生活正常,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有一次,因為久咳不癒,經醫生為她做進一步檢後,發現她罹患了肺癌,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這個晴天下霹靂的結果,深深打擊了這位年輕女子,因為,她才三十出頭,剛要迎接人生的大好前程。


  其實,在這個看似不幸的表面,卻隱藏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前世因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為了屠殺猶太人,建立了一幢一幢的毒氣室。當時,在德軍的集中營裡,猶太人被強迫赤身裸體,一批一批地趕進又黑又髒的毒氣室中,接著,大門隨即關上鎖死。然後,德軍將毒氣從通氣孔輸送入室,那些猶太人皆無一倖免地被毒氣集體毒死。


  這位年輕女子的前世,就是一位負責將猶太人趕入毒氣室的德國軍官。雖然他今生轉世為亞洲女子,但是前世在歐洲所造的惡業—驅趕那些可憐的眾生進入毒氣室,並因肺部吸入大量的有毒氣體死亡的惡業,在今生果報成熟,所以,自己也罹患了不治之症的肺癌,可是一報還一報,絲毫不差。


  還有一個實例:有一位男子在市場賣魚,為了標榜新鮮,所以,他販賣的是活魚。每當顧客挑好魚之後,他就會將魚從水中撈起,再用木棒重擊魚頭,將魚打昏,然後去鱗、去鰓、清除臟。由於漁貨新鮮,因此,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這位男子雖然收入頗豐,卻罹患頭疼的病症,儘管他有積極就醫治療,但療效不佳,症狀起起伏伏持續了七、八年,這個久病不癒的毛病,令他感到十分灰心,也非常憂鬱。


  後來他接觸佛法,開始修習四念處觀,學習業力法則。


  於是他放棄販售活魚,也不再打魚頭,轉而販賣青菜。


  這一舉動讓他改善了業力,頭疼的病症也在一段時間後,奇蹟式地消失。


  由上述二例可知業力及其果報的軌跡。一個人造了善業必有善報,造了惡業也必有惡報,有者現世承受果報,有者後世承受果報。所以,即使你並不知道自己在過去的生活中做了什麼不善的行為,今生也應該眾善奉行,才不會在運途乖舛時,自怨自艾、怨蒼天不公平。


虛原雜誌317


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無垢光明論

 

蓮生/文


  人問:


  「盧師尊在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在香港,舉辦『白蓮花王』的大法會,盛況空前。白蓮花王是香巴拉淨土的第二代王,寫的《無垢光明論》,主旨是什麼?」


  我答:


  「空。」


  人問:


  「空是什麼空?」


  我答:


  「無垢。」


  人問:


  「如何無垢?」


  我答:


  「這是時輪法會的本義,表示時間的巨輪一滾過,把山河、大地、人物、全泯滅了,全消滅淨空,一切皆無,這就是空。」


  人問:


  「世間有垢,如人有業,如何是空?如何是無垢?」


  我答:


  「過去的已過去,現在的也會變過去,未來的變現在,現在又會過去,以時間泯滅一切,故空。」


  人問:


  「石頭是空性嗎?」


  我答:


  「是。」


  人問:


  「石頭硬硬的怎是空性?」


  我答:


  「無自性,故空。」(石頭也會風化掉)


  人問:


  「虛空是空性嗎?」


  我答:


  「是的。」


  人問:


  「虛空怎會是空性?」


  我答:


  「同樣無自性。」


  我明:


  「虛空有雲變幻、天氣變幻、光明黑暗變幻、雨風雷電變幻、冷熱變幻,一切全在變幻,故無自性空。」


  人問:


  「石頭又怎麼?」


  我答:


  「石頭也有風化、雨化、震化,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無自性空。」


  人問:


  「如何是光明?」


  我答:


  「無垢即光明。」


  我明:


  「光明就是佛性。」


  人問:


  「盧師尊,你認為這世界上有自性的東西嗎?」


  我答:


  「沒有。在《心經》上有明白指出,無眼、耳、鼻、舌、身、意。」


  人問:


  「如何證明沒有?」


  我答:


  「全是一合相,《金剛經》就是證明。」


  (本短文,言簡意賅)


盧勝文集252冊《三摩地玄機》無垢光明論


窮得鬼不上門

 

《子不語》


  揚州的羅兩峰自己能看到鬼,每天日落之後就滿路上都是鬼,富貴人家特別多。


  那些鬼怪比人短幾尺,面目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幾段黑氣,在一旁走著或斜靠著,低聲話。


  鬼怪喜歡溫暖,在人氣旺盛的地方聚集起來居住,就像水草一樣。楊子雲的那句「鬼羨慕富貴人家」非常有道理啊。


  鬼遇到牆壁和窗,全都直接穿過去,不覺得有什麼阻礙。這些鬼怪和人井水不犯河水,並不會無故害人。凡是看到這些鬼的面目,大多是報仇作祟的。(鬼和人共同居住,互不干擾,如果鬼作祟,一定是為了報仇)


  那些貧困潦倒的人家,很少有鬼怪來往,因為那人家氣勢衰竭冷淡,鬼也不能忍受。俗話的「窮得鬼不上門」果然也是很有道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