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盜者自盜

  1887年的一個很小的蔬菜店裏。一位六十歲左右、相貌不凡的紳士買了一些香菜後,遞給店員二十美元並等着找回零頭。

  店員接過錢放入錢匣,接着開始找零錢。突然,她發現拿過菜而弄濕了的手上粘有鈔票的墨水痕跡。她驚訝地停了下來,想想該怎麼辦。


  經過幾秒鐘的激烈思考,她認為,作為她的老朋友、老鄰居、老顧客——伊曼紐爾·尼戈先生一定不會給她一張假鈔。於是她如數找回零錢,伊曼紐爾·尼戈先生便離開了蔬菜店。


  後來,店員還是有些懷疑,便把那張鈔票送到了警察局。畢竟,在1887年,二十美元不是一個小數目。一名警察確認鈔票是真的,另一名則對擦掉了的墨跡大為懷疑。


  懷着好奇心與責任心,他們持搜查證去了尼戈先生的家裏。在他的閣樓上,他們最後找到了一架偽造二十美元鈔票的機器。實際上,他們是發現了一張正在偽造的二十美元鈔票。


  同時,他們也看到了尼戈先生繪製的三幅肖像畫。尼戈先生是一名很傑出的藝術家。他熟練地運用名家的手筆,細緻地一筆一筆描繪了那些二十美元假鈔。他騙過了幾乎每一個人,但最後命運安排他不幸地暴露在一雙濕手上。


  尼戈被捕後,他的肖像畫被拍賣了一萬六千多美元,每幅畫均超過五千美元。這個故事的諷刺之處在於,尼戈幾乎用了同樣的時間來畫一張二十美元假鈔和一幅價值超過五千美元的肖像畫。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這個卓越的天才人物都是一個竊賊。不過,可悲的是他從自己身上偷走的東西最多。


  如果他合法地發揮自己的才華,他不僅會成為一個富有的人,而且能在此過程中為他的朋友帶來無數的快樂和利益。


  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空有一身才華,也不能成功,甚至給自己帶來麻煩。


 ※ ※ ※


  人心當求其正,如心能正,一切可歸於義、可歸於理,那事無不克,無有不如意者,因「正」可除「邪」,因「正」可浩然理氣,故攻無不破,其理在此也。


  世人往往不能修持己心於正,偏差了行徑,導致品德敗壞,為非作歹,都是心不正之嚴重後果也。故當常思修己心,並能導化他人之心亦歸於正,則人人如此,正心而行,則社會可昇平矣。


  人心會見其亂、其壞,就是心不能歸正的寫實,亦即是心靈境界不能提昇的關係,是而希世人能明白此理,以惕勵自己。


禪化闡道篇第一輯-立心於正

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不動怒

  歐瑪爾是英國歷史上唯一留名至今的劍手。他有一個與他勢均力敵的敵手,他同他鬥了三十年還不分勝負。

  在一次決鬥中,敵手從馬上摔下來,歐瑪爾持劍跳到他身上,一秒鐘內就 可以殺死他。


  但敵手這時做了一件事 —— 向他臉上吐了一口唾沫。


  歐瑪爾停住了,對敵手說:「咱們 明天再打。」敵手糊塗了。


  歐瑪爾說:「三十年來我一直在修煉自己,讓自己不帶一點兒怒氣作戰,所以我才能常勝 不敗。剛才你吐我的瞬間我動了怒氣,這時殺死你,我就再也找不到勝利的感覺了。所以, 我們只能明天重新開始。」


  這場爭鬥永遠也不會開始了,因為那個敵手從此變成了他的學生,他也想學會不帶一點 兒怒氣作戰。


 ※ ※ ※


  所謂「瞋」者,「氣怒」也。然則我人本具喜怒哀樂,尤其內在心緒更易受外來事物所牽引、影響,故有謂「瞋」者,人之「三毒」也。


  唯此戒之「瞋」,並非泛指人之情緒(當然若屬動輒氣怒,實乃攸關個人之修養);而是在教戒中,直指無明,所謂「無明火起,功德林盡燬一旦」。因而修子戒之在瞋,乃屬有所本也。


  修行之人與常人無異,同是人類,具備七情六欲、具備凡塵薰染,因而火性存在自是難免。但是,「無明」卻是一種考關、一種業障,更是心神最大之魔障!云何「無明」?即是人莫名其妙火性大起,看人、看事悉皆不順眼,有者,更非其人蓄意動起火性,而是剎那失控。因此要有此戒,強制約束修行之人,克制自身火性。


  那麼前述所云,是否有所矛盾?(既曰自己不能控制,甚或莫名火起)職是故,即要藉修行、明理生慧(知此瞋心由何而起),始能輔以外在戒儀而惕慎。


彌勒法本之顯密戒三部寶典-廿六、不瞋戒

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史魚屍諫

  春秋時期,衛國有位賢人蘧伯玉,為人正直且德才兼備,但衛靈公卻不肯重用他;另一位叫彌子瑕的,作風不正派,衛靈公反而委以重任。

  史魚是衛國一位大臣,看到這種情況,內心很是憂慮,但屢次進諫,衛靈公始終不采納。


  後來,史魚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將要去世前,將兒子喚了過來,囑咐他說:「我在衛朝做官,卻不能夠進薦賢德的蘧伯玉而勸退彌子瑕,是我身為臣子卻沒有能夠扶正君王的過失啊!生前無法正君,那麼死了也無以成禮。我死後,你將我的屍體放在窗下,這樣對我就算完成喪禮了。」


  史魚的兒子聽了,不敢不從父命,於是在史魚去世後,便將屍體移放在窗下。


  衛靈公前來弔喪時,見到大臣史魚的屍體,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輕慢不敬,因而責問史魚的兒子。史魚的兒子於是將史魚生前的遺命告訴了衛靈公。


  衛靈公聽後很驚愕,臉色都變了,說道:「這是我的過失啊!」於是馬上讓史魚的兒子,將史魚的屍體按禮儀安放妥當,回去後,便重用了蘧伯玉,接著又辭退了彌子瑕並疏遠他。


  當孔夫子聽到此事後,贊嘆地說道:「古來有許多敢於直言相諫的人,但到死了便也結束了,未有像史魚這樣的,死了以後,還用自己的屍體來勸諫君王,以自己一片至誠的忠心使君王受到感化,難道稱不上是秉直的人嗎?」

2019年5月28日 星期二

人言之可畏

蓮生/文

  這一生,最感痛心的是「人言可畏」,有很多人均受「人言之害」,這一害,一點名,很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翻身。


  我自己當然是其中之一,一出道就如此,看來,永遠的污名,我要背一輩子了。


  有時想想,這個人在說我,那個人也在說我,說來說去,全是盧勝彥,這個媒體一樣,那個媒體也一樣,所以,我一遇媒體,敬而遠之。說來可笑,我也是一位媒體人呢!


  我在日本北海道「湯川寺」禁口,禁口也是修行之一,避免口業,口業易不易犯?很簡單,易犯。


  很多佛門的醜聞,多半是佛弟子傳出去的,傳來傳去,加油添醋,一變十,十變百,變來變去成了妖怪,實在不像話。一般人喜聽醜聞,聽了又說,說的更狠,被說的人成了十惡不赦了,如此,毀了他人一生,自己也犯口業,尤其糟的是,佛教行者,名譽全盪然無存。


  佛教戒律知否?


  若說他人犯戒,說的是真,仍然是犯「說四眾過」戒!


  若說他人犯戒,說的是假,更加犯了「妄語」戒!


  如果說的是僧人,不管真假,全犯了「毀謗三寶」戒!


  那麼僧人或修行在家眾,犯戒怎麼辦?是要經過殷勤三諫,若不聽,再上僧團會上做出處置,有一定的程序。


  如果自己隨口說,是犯口業的波羅夷罪,當在地獄,九十二萬一千六百萬年。


  口業重不重,佛弟子當知。


  所以,我說:


  不如禁語。


  不如念佛持咒。


  不如隱居閉關。


佛盧勝彥文集175冊《天涯一遊僧》人言之可畏

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有關慈悲的演講

  有關慈悲的演講——達賴喇嘛

  就某方面來說,這個世代在物質上已經達到高度進展;然而,在此同時,人類也面臨了許多問題,有些是由於外在事件或因素所造成的,例如自然災害,這些是我們無法避免的。然而,很多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心理缺陷所造成的,我們由於內在的匱乏而受苦,我稱這些問題為不必要的問題,因為如果我們採取一種正確的心態,這些人為的問題將不會發生。


  這些問題通常出自意識形態的差異,不幸的是,有時候也牽涉到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很重要的是,我們要有正確的態度。有許多不同的哲學理論,但根本重點在於慈悲、對他人的愛、關心他人所受的苦,以及減少自私自利。我個人覺得慈悲心念是最珍貴的,只有人類才能夠發展。如果我們有付好心腸、一顆温暖的心、温馨感,就會覺得快樂知足,朋友也會體驗到友善安詳的氣氛。這種體驗可以是在民族與民族之間、國際之間,以及州際之間。


  基本的原則在於慈悲,對他人的愛。在一切之下是個確實的「自我感」,而在世裕的層次上是有個「我」——「我要這個」,「我不要那個」。我們自然而然地有這種感覺,並且自然而然地想要快樂——「我要快樂」,「我不要受苦」。這不但是自然的,也是正確的,不需要什麼藉口,從我們自然且正確地想要快樂、不要受苦,就可以確定這是種自然的感受。


  基於這種感覺,我們有權利尋求快樂,也有權利脫離痛苦。更進一步是,就像我自己有這種感覺和權利一樣,其他人也公平地有同樣的感覺和權利。差別在於當你說「我」時,你只是在說一個人、一個心靈,而其他人則是無限多。因此,你應該這樣觀想:想像一邊是你自己這個「我」,到目前為止只關心自私的目的;另一邊則是其他人——無邊無量、無限多的人;而你自己則是第三個人,在中間看著這兩邊的人。在想要離苦得樂這件事上,這兩邊是平等的,絕對完全一樣;而在尋求快樂的權利上,它們也是完全一樣的。然而,無論這個自私的個人有多重要,他(她)都只是單一個人;而無論這些其他人有多麼貧窮,他們都是無限多數、無邊無量。這個沒有偏見的第三者,自然能看出多數要比個人重要。藉此,我們能夠體驗並感覺多數,也就是其他無邊無量的人,比單一個「我」更為重要。


  因此,問題是:我應該利用他人來尋求自我的快樂呢?或是我應該被利用來尋求他人的快樂呢?如果我為這些無限多的人所用,那是正確的;如果多數人為單一個「我」所用,這絕對是錯的。即使你真的能利用多數他人,也不會感到快樂的;然而如果一個人致力於奉獻,盡其所能地服務他人,這就是極大喜樂的泉源,就是基於這種心態,真正的慈悲和對他人的愛得以發展出來。


  基於這種理由和感覺的慈悲,甚至可以擴及到敵人。我們一般所謂的愛和慈悲,實際上和執取密切相關。對於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父母、小孩,你有愛和慈悲,但由於這事實上關係著執取,所以不能包括敵人。這圍繞著一種自私的動機——因為這些人是「我的」母親、「我的」父親、「我的」小孩,所以我愛他們,相對於此的是一種對於他人的重要性和權利的清楚體認。如果是基於這種觀點而發展出的慈悲,那是甚至可以擴及於敵人的。


  要能發展這種慈悲,我們就必須有容忍心和耐心。在忍辱的修行上,你的敵人是最好的老師。你的敵人能夠教你忍辱,但你的師長、父母卻不能。就這個觀點來說,事實上,敵人是很有助益的,可說是最好的朋友和最好的老師。


  就我自己的體驗來說,在知識和經驗上最有收穫的時期,就是人生中最困頓的時期。如果你一路順遂,做什麼事都很順利,覺得一切都很好,那麼,當有一天你遇到困難時,就會覺得沮喪絕望。而經由困難的時期,你能學習,並且發展出內在的力量、堅定意志,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是誰給你這個機會的呢?是你的敵人。


  這並不是說你要對敵人卑躬屈膝或服從。實際上,依據敵人的態度,有時候你必須強烈回應,但是內心深處卻不能失去平靜和慈悲。這是有可能的。有些人或許認為「現在我正在胡說八道」,但我不是。如果你這麼練習,如果你透過自己的經驗來測試,你自己就能感覺到。


  發展愛和慈悲是基本功課,通常我都說這是宗教的主要福音,當我們談到宗教時,並不需要談到深入的哲學議題。慈悲是宗教的真正本質,如果你試著實踐、練習慈悲,那麼,身為佛教徒,即使你不太重視佛陀也沒關係。對基督徒來說,如果你試著實踐這愛,就不需要太強調其他哲學上的事。我這麼說是善意的,重要的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實踐那精髓的本質,而在這個層面上,佛教、基督教或任何其他宗教,幾乎沒什麼不同,所有的宗教都強調上進、改善人類、待人如兄弟姊妹、愛,這一切都是共通的。因此,如果你考慮宗教的本質,那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我自己覺得涅槃的問題可以留到以後,我也這麼訴其他佛教徒,這並不急。但是如果你好好過日常生活,誠實、有愛、有慈悲、少點自私,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趨向涅槃。相反地,如果我們談論涅槃、談論哲學,但對於日常修行不太在意,那麼你可能獲得一種奇怪的涅槃,但由於你的日常修行落空了,你將無法達到正確的涅槃。


  我們必須將這些良善的教導落實在日常生活裡。你是否信神,或是否信佛,其實並不那麼重要;身為佛教徒,你是否相信轉世,也並不那麼重要。你必須活出一個美好的人生,但一個好的人生並非只是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這些不夠,重要的是一個好的動機:慈悲。不需要教條或複雜的哲理,只要了解他人都是兄弟姊妹,並且尊重他人的痛苦,即使我們不能在金錢上幫忙,也要表示關心,給予道德上的支持或表達同情本身就很有價值。這應該是一切活動的基本,無論你稱之為宗教與否都無所謂。


  當前世界上有些人可能認為宗教屬於偏遠地區的那些人,在商業和政治領域上並不需要。對於這一點,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就如我剛才所說,在我的簡單宗教裡,愛便是關鍵的動機。除了某些細微小事之外,所有的行為——所有稍微大些和有意的行為,都有其動機。在政治上,如果你具有良好的,以及致力於改善人類社會的動機,這樣的政治家就是位正當誠實的政治家。政治本身並非壞事,雖然我們說的「骯髒的政治」,但是這並不正確。政治是解決人類的問題、人類社會的問題的必要工具。政治本身並非壞事,而是必要的。然而,如果政治被壞人所掌控,出於狡滑而缺乏正當動機,那麼它當然就變壞了。


  不僅在政治上是如此,所有的領域包括宗教都是如此。如果我是以不良的動機來談宗教,那麼這場開示就變成不好的了。但是你不能說宗教是不好的,你可不能說「骯髒的宗教」。


  所以動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的單純宗教就是愛、尊重他人、誠實,不僅涵蓋宗教,同時涵蓋了政治、經濟、商業、科學、法律、醫藥等領或,這是涵蓋了所有領域的教導。有了正當的動機,這些領域便能幫助人類,否則就會背道而馳。若沒有正當的動機,科技不但不能有所助益,反而會帶來更多死懼以及地球毀減的威脅。所以,慈悲的心念對人類而言是很重要的。


  現在這個時代,如果你比較深入地觀察社會,會發現人們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快樂。例如,當我剛抵達一個國家時,一切都是美好的;當我初次和人們見面時,一切都很好,沒有任何抱怨。然後一天天過去,我每天聆聽,就會聽見人們的問題;很明顯地,每個地方都有很多問題。不安埋藏在深處,由於這內在的不安,人們覺得孤立,感到沮喪,心理不舒服、痛苦,這種氣氛普遍存在。真正的正義和誠實是不可能和狡滑同時並存的,而希望利益別人,卻又深藏自私的動機,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高談和平、愛、正義等等,但是當事情真正影響到你時,你卻忘了他人,甚至必要的話還會欺壓他人或開戰,這就清楚顯示的確欠缺了什麼。


  這種動盪不安的氣氛,就是我們當今的現實狀況。這很糟糕,但這就是現實狀況。也許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我所提到的內在轉變只是理想的高調,和我們如今在地球上的處境毫無關聯。但我的感覺是,如果任何事都取決於金錢和權力,卻不關心愛的真正價值,如果現在這種氣氛持續下去,人類社會喪失了正義,慈悲、誠實的價值,那麼在下一代或更久的將來,我們就會面臨更大的問題,並且更加痛苦。因此雖然內在的改變並不容易,但絕對值得一試,這是我堅定的信仰。重點是,我們要盡全力。成功與否是另一個問題,即使我們這一生不能獲得向內所追尋的,也沒關係,至少我們已經嘗試改善人類社會,一個基於愛、真愛,以及較不自私的人類社會。


  那些每天要處理現在這些問題的人們,必須專注在即時的問題上,但同時也必須考量對於人類,以及人類社會的長期影響。例如,基本上你的身體必須健康強壯,因為如果健康情況良好,你就不會被輕微的病痛所襲,即使有,也會很快地康復。人類社會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務實」地完全關注在短期利益上,那就像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如果在此同時,對於人類長期的將來有更多思考和討論,就像是鍛鍊強健的體魄。對於問題的處理,必須結合一時的和長期的考量。


  過去幾年來,我一直在觀察世界問題,包括我們自己的問題。也就是西藏人的處境。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也會晤了來自不同領域和不同國家的人們。基本上,所有人都一樣。我來自東方,在此的你們大多為西方人,如果我從表面上看你們,我們是不同的,而如果我強調這一點,我們的距離就會更遙遠了;但倘若我以同類看待你們,你們和我一樣都是人,都有一個鼻子、一雙眼睛等等,那麼距離自然就消失了。我們同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要快樂,你們也要快樂,從這個共通的體認上,我們彼此能夠建立尊重和真正的信任,再來就能有合作和和諧,然後就能止息很多問題。


  在當今這個世界上,不只是國家之間,而且各洲之間都彼此緊密地互相依賴,因此,具有良好動機的真正合作是必要的,然後我們就能解決很多問題。良好的關係,心連心,手連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怍都有賴於良好的動機。


弘辯禪師

  京兆大薦福寺弘辯禪師,唐宣宗問:「禪宗何有南北之名?」
 

  對曰:「禪門本無南北。昔如來以正法眼付大迦葉,展轉相傳,至二十八祖菩提達磨,來游此方為初祖。暨第五祖弘忍大師在蘄州東山開法。時有二弟子:一名慧能,受衣法,居嶺南為六祖;一名神秀,在北揚化。其後神秀門人普寂者,立秀為第六祖,而自稱七祖。其所得法雖一,而開導發悟有頓漸之異,故曰南頓北漸,非禪宗本有南北之號也。」
 

  帝曰:「云何名戒?」

  對曰:「防非止惡謂之戒。」


  帝曰:「云何為定?」


  對曰:「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名定。」


  帝曰:「云何為慧?」


  對曰:「心境俱空,照覽無惑名慧。」


  帝曰:「何為方便?」


  對曰:「方便者,隱實覆相權巧之門也。被接中下,曲施誘迪謂之方便。設為上根言,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者,斯亦方便之譚。乃至祖師玄言,忘功絕謂,亦無出方便之跡。」
 

  帝曰:「何為佛心?」

  對曰:「佛者西天之語,唐言覺。謂人有智慧覺照為佛心。心者佛之別名,有百千異號,體唯其一,無形狀,非青黃赤白、男女等相,在天非天,在人非人,而現天現人,能男能女,非始非終,無生無滅,故號靈覺之性。如陛下日應萬機,即是陛下佛心。假使千佛共傳,而不念別有所得也。」


  帝曰:「如今有人念佛如何?」


  對曰:「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中下者未能頓曉,是以佛為韋提希權開十六觀門,令念佛生於極樂。故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帝曰:「有人持經念佛,持咒求佛,如何?」

  對曰:「如來種種開贊,皆為最上一乘。如百川眾流,莫不朝宗於海。如是差別諸數,皆歸薩婆若海。」


  帝曰:「祖師既契會心印,金剛經云『無所得法』,如何?」


  對曰:「佛之一化,實無一法與人。但示眾人,各各自性,同一法藏。當時然燈如來但印釋迦本法而無所得,方契然燈本意。故經云:『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是法平等,修一切善法,不住於相。』」


  帝曰:「禪師既會祖意,還禮佛轉經否?」


  對曰:「沙門釋子,禮佛轉經,蓋是住持常法,有四報焉。然依佛戒修身,參尋知識,漸修梵行,履踐如來所行之跡。」


  帝曰:「何為頓見?何為漸修?」


  對曰:「頓明自性,與佛同儔。然有無始染習,故假漸修對治,令順性起用。如人吃飯,不一口便飽。」
  

  師是日辯對七刻,賜紫方袍,號圓智禪師,仍敕修天下祖塔,各令守護。

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君子無憂

  子路有一次向孔夫子求教說:「夫子,君子也有憂愁煩悶的時候嗎?」

  夫子回答道:「沒有。君子修身養性,他在求學的過程中,便專志於求道,時常會有悟處,樂在這其中的意境;而當親身體證到聖賢教誨之後,又樂於所得到的道德學問,並能在生活中善巧地運用,隨意自在。因此,他有終身的快樂,而沒有一日的憂愁。


  不注重道德修養的人卻不這樣,在沒有得到的時候,一直擔憂,希望得到;得到了之後,又唯恐失去,提心吊膽。對於一切總是患得患失,因此一生都生活在擔憂恐懼之中,沒有一天的自在快樂。」


 ※ ※ ※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孔子說:「君子專心致力於追求人生真理,而不專心致力於謀求衣食俸祿。譬如耕田種地,若遇到荒年,也不免飢餓;至於學習道藝有成,俸祿自然可以獲得。所以君子只憂真理不能彰明,不憂慮生活的貧困。」


  凡夫憂貧不憂道,喜樂隨心縱欲,談論布施乃無財可施,論修行時間難閒,最喜酒來煙去,娛樂高歌,到頭來隨伴無常,死落幽冥。論功過,無奈生前不思積福,僅享樂,依業受苦磨,嘆奈何?

2019年5月24日 星期五

被尊重與被輕蔑

蓮生/文

  學習佛法的人,都知道二個字,這二個字,便是:


  「不動!」


  我個人處世,如同「坐看雲起時」一般,我欣賞這世間如同一場戲。


  如夢。


  如幻。


  如泡。


  如影。


  所以,我一切無所謂,心常處於「靜」,不起波濤;也處於「定」,了無牽掛;也處於「安」,無執著。


  其實我的警覺性不高,很少用自己的腦筋去判斷,或是測度他人。


  我害怕花費太多的時間,去觀察人的言與行,雖然:


  聽其言,可徵人格。


  觀其行,可知實虛。


  然而我不認眞,也不夠細心,不夠深刻。


  我對觀察及識鑑毫無興趣。


  別人以爲是一件至爲微妙的一件事,我倒是不放於心上。


  所以當很多人對我說:


  「我一定是不會背棄師尊的!」


  我只是傻笑。


  最後,欺師滅祖時,倒行逆施時。


  我也是只是傻笑。


  因爲,我從來不警覺他人,也從來不會去測度他人之故。


  我於世間,自覺我不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甚至可有可無。我的境界,是根本沒有境界,我做事雖然有恆心及毅力,但,並不執著成功或者是失敗;我不自豪,也不自信,只是努力而已。


  我被尊重。


  不太理會。(微風輕拂)


  我被輕蔑。


  不太理會。(強風侵襲)


  人家對我非常景仰,我少少喜。


  人家對我心存怨惡,我少少憂。


  〈這就是少少心懷,哈哈哈!〉


  有人問:


  「你的弟子都很愛你喲!」


  我灑然。


  有人問:


  「有一些人對你非常仇恨喲!」


  我灑然。


  因爲這裡是人間,人間本來就是這個模樣,是不是?本來就是。


  愛盧師尊,我會被尊重。


  恨盧師尊,我會被輕蔑。


  但,愛與恨,事實上是「心」的作爲,一時之愛,一時之恨,全是「心」的作祟而已!


  我寫一首詩吧!


  人生要怎麼瞧

  我的人生
  不過是炔煙渺渺
  

  暮暮已過
  又是朝朝
  一天又一天
  一秒又一秒
  

  不用去捉住尊重
  更不用去捉住輕蔑
  隨它去
  此心亳無波濤
  (我的一句,這一切全是一時,一時都會過去的,一去就無蹤跡了。

盧勝彥文集237冊《少少心懷》被尊重與被輕蔑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剛摧柔存

陳希夷仙翁 降

詩曰:剛毅如梅兀自開,柔和忍辱養仙胎。

   剛柔並濟真情在,春到人間永不衰。

聖示:吾今日降著:「人間的智慧」


  第廿三章 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


  白話:


  個性過於剛強的人,偶爾也會取得成功,但容易傷人傷已,很難長壽;而過於軟弱的人,做事不容易成功,不過也能一生平安。


  說明:


  以心性而言,剛強的人脾氣較大,柔和的人脾氣較溫和;剛強的人膽氣較大,柔和的人膽小怕事;剛強的人功利主義較重,柔和的人較知足常樂;剛強的人易叛亂犯上,柔和的人能樂天知命;剛強的人喜爭強鬥勝,甚至狂妄自大,而柔和的人較舉棋不定,反覆無主見。


  剛強本來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太過剛強了,往往就會伴隨著災傷刑剋,就像剛直的大樹易被風颳斷,脆嫩的柳條可任風吹拂,所以要學會中道,剛柔相濟,外圓內方比較好。


  例如,德國億萬富豪默克勒,一生經營藥物、水泥、投資等業務,身家近三千億台幣。在全球金融海嘯前一年,因投資股票損失二百億元,在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發生時,水泥事業的生意又一落千丈,向政府求救也被拒絕。投資事業則欠下近二千億元的債務,瀕臨破產,最後只好向銀行辦理信用貸款,以度過難關,而銀行為了保障利益,將其事業體分割,集團遭到瓦解,令他大受打擊,結果他竟在住家附近的鐵軌上臥軌自殺身亡。


  又如美國最大的國際拍賣行行政總裁史提芬.古德,從父親手上接掌公司,出任主席兼行政總裁後,野心勃勃,將業務擴張至一般的房地產買賣,並促銷度假村和莊園,因此一度與反對的父親對簿公堂,最終導致父子反目,逼走父親,獨霸公司。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新業務拓展不如預期,在經營績效每況愈下的情形下,五十二歲的史提芬.古德在,於二○○八年即在自己的豪華跑車上舉槍自殺身亡。


  上述二例都是過剛者的負面例子。


  柔和也是好事,但是不能太柔,因為這樣做事難成,不過,柔弱的人做事雖然難成,卻有平福,也就是平安之福。故人生應該剛柔並濟,該剛時萬緣放下,勇猛精進,自強不息;該柔時萬緣皆空,逆來順受,人生就能趨於平和有成也。

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削竹子

  某年夏天,鄭老師前去拜見禪師,那天異常炎熱,通往佛日庵的小路鳴蟬唧唧,讓人不覺生起在樹下小睡的念頭。

  鄭老師到達佛日庵時,不見禪師的蹤影,心想,或許禪師正在午睡吧?走近涼亭喊了幾聲,良久,見禪師從遠處走來。


  「禪師,天氣這麼熱,您正在做什麼呢?」鄭老師隨口問道。


  「怕打瞌睡,所以我正在削竹子呢!」禪師答。


  為驅走睡意,故用刀削竹;但刀與竹均是鋒利之物,稍不留神,就會傷己。炎炎夏日正好眠,禪師一人獨居,就算喜愛午睡,也是極為自然的事情,沒想到禪師竟然為了不打瞌睡,用刀去削鋒利的竹子。


 ※ ※ ※


  人總因惰性致使心不堅、行不定,一般世俗人都易在面對人事物產生怠惰,這都是自身心起偏見,難與人事物融合,才使心起無力在這等人事物上用功夫。簡單的說,心如起惰性就無法成就任何事情,更不用說去完成任何抱負。


  修行亦如是,一旦初心向道行修,就必須勇往直前,沒有暫停或後退的心念,更不能起怠惰心,如果墮性一起那道程定不進反退。今時修行與往昔大不同,福報也比昔日修行人大得多,故如不好好珍惜當下時光、當下機緣,那可就是愚矣。


  修行不分老少,更沒有分男眾女眾,只要一心堅定,從一而終,道果必成。


慈聖雜誌139期

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漁夫說真

  有一天,孔子在緇幃林中遊玩,累了坐在杏壇上休息。弟子們讀書,孔子彈琴而歌。

  孔子的歌曲,還沒有彈奏到一半,這時有一個漁夫,從下遊行船而來。那老頭鬚髮皆白,散發揮袖,走上陸地以後,就停下來休息。他左手按著膝,右手撐著面頰,靜聽孔子彈琴。


  孔子把歌曲彈完了。那位漁夫向子貢、子路,招了招手。


  子貢、子路走了過去。那老頭指著孔子問道:「他是誰?」


  子路回答說:「是魯國的君子。」


  那人問:「姓什麼?」


  子路回答說:「姓孔。」


  那人又問:「孔氏主要致力於什麼學問?」


  子路沒有回答。子貢回答說:「孔氏用心於忠信,推行其仁義,修飾禮樂,制定人倫。對上,忠於大王;對下,感化百姓,以此有利於天下。這就是孔氏的學問。」


  那人問:「他是國君嗎?」


  子貢回答說:「不是。」


  那人又問:「是高官嗎?」


  子貢回答說:「不是。」


  那人笑著,起身就走,然後回頭說:「仁確實是仁,但恐怕不免身心勞累。他形體勞累,心力交瘁,難免會危害他的真。唉!他這樣便會離道:越來越遠了。」


  子貢、子路回去後,把漁夫的話,回稟給了孔子。


  孔子一聽,馬上站起身,就去追趕那位漁夫,追上後,謙敬的問道:「請問,什麼是真?」


  那位漁夫回答說:「真,就是精誠之極致。不精不誠,不能動人。因此,強迫哭,雖然悲傷,但不哀痛;強迫發怒,雖然嚴肅,但無威信;強迫親熱,雖然笑,但不和氣。真正的悲傷,沒有聲音,但很哀痛;真正的發怒,不出聲,但很威嚴;真正的親熱,不笑,但是和氣。


  禮節,是世俗人造出來的;真,才是出於天然,自然不可改變。因此,聖人效法天,而以真為貴,不為世俗所拘束。只有愚鈍之人,才會與此相背離。不能取法於天,而憂心於人事;不知以真為貴,卻碌碌地受世俗所影響,因此不足以為道。可惜啊!你過早的沉溺於人為之事,現在才聽到大道,已經晚了許多。但是,你能急直追,仍可嘉也!」


  孔子敬受其教。


 ※ ※ ※


  真者,乃一切事物之本質光輝。論事、論物、論道、論理、或論一切等都得有真,否則將失去其美與善也。


  世人不明白此理,不但不去求真,反而以假來亂真,以虛來偽真,認為如此才能適應這個社會,其實這種之理念反而無法長久,亦因受虛假之影響而無法立足,真正能達長遠存在的事物,亦唯其『真』,而能流芳百世也。


  世人當知將心安於『真』,實事求是,才能使己之秉性、元靈無有任何之疪弊,修或是處世,亦才能達於其善美,更不可因利欲或是任何感情之影響而有所偏失,『真』是一切事物之本質,亦是一切事物之精華,不要有所離異。


  心安於『真』,始可精進;心安於『真』,始能純化;心能安於『真』,才有爐火純青之美化。盼世人澈底了解,真化自己。


方寸當知所安 - 第十二章 心當安於真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有相與無相

蓮生/文 

  「有相」與「無相」,世人喜爭論之。


  例如,我曾說密教是「空宗」。


  有人就批判我,不懂密教。


  其實密教分「有相瑜伽」與「無相瑜伽」:


  有相瑜伽──未修空性的本尊念誦。


  無相瑜伽──是修空性的本尊念誦。


  密教之初級,是有相,但走到密教的最深意識,仍然是依止無相,所以無相仍然是終級。


  有人說,禪宗是無相密宗。


  禪宗是空宗。


  密教也當然是「空宗」。

  ●
  《大日經》云:「祕密主,天色復有二種,謂清淨及不淨。清淨者,謂現證體性離一切相。不清淨者,謂即顯形有相之色。此二天色能成二種要義,由有相成辦有相,由無相者亦能成辦有相。佛許由有相,得有相悉地,由安住無相,亦能成有相,是故一切種,當依止無相。」

  《大日經》云:「可見可現之法,即為有相。」


  有相者以請法實有之理為本。


  我如此分有相無相:


  有相──凡夫所知色心之諸法。


  無相──諸法之體性,自性即空,無色無形,不存一相。


  又:


  有相──一切諸法,各各之相,分別而住。


  無相──一相之中,具一切相,具一切相,而無相。


  有相──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


  無相──絕眾相。


  無相──涅槃之法,離十相,故曰無相。

  ●
  我的體悟是,密教的修行,依「生起次第」開始,也就是由「有相」開始,最後的「圓滿次第」,就是修至「無相」。這樣才是大手印、大圓滿。

  我以為,修行是由「有相」修至「無相」。


  密教的曼陀羅,是各各之相,分別而住。


  但,到達「無相」,就變成「一切是一,一即一切。」


  一法通,萬法皆通。


  密教是:


  由有相成辦有相。


  由無相亦能成辦有相。


  請注意這一句:


  「佛許由有相,得有相悉地,由安住無相,亦能成有相。」

  ●
  釋迦牟尼佛住王舍城,祂為了度化勝音城的仙道大王。

  用自己的法相。再寫乙偈呈上:


  汝當求出離,於佛教精勤。


  能降生死中,如眾推草舍。


  於此法律中,常修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當盡苦邊際。


  結果,仙道大王,一見釋迦牟尼佛的法相,心生歡喜,再誦其偈文,依文思維,直至天明不起座,證得初果。


  仙道大王寫乙偈給釋迦牟尼佛:


  敬禮大醫王,善療於心病。


  世尊雖在遠,能令慧眼明。


  仙道大王後來出了家。


  這是釋迦牟尼佛用「有相」來度化一個城主的真實故事。

  ●
  《善根金剛道次第論》云:「事部行部瑜伽部中,修有相方便及無相方便,大瑜伽中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即是正道。」

  我自知,自性本空,一切有相唯假名攝,雖依有相來修,但等同虛空。所以,有相等於無相,無相亦等於有相。不淨之有相,猶如影像,事實上亦是清淨的空性。


  所以:


  有相分別起。


  無相根本性。


  密教行者對「有相無相」應如是認知。


盧勝彥文集第102冊《甘露法味》有相與無相

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暮時燭光

  晉平公作為一位國君,政績不平,學問也不錯。在他七十歲的時候,他依然還希望多讀點書,多長點知識,總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有限了。可是七十歲的人再去學習,困難是很多的,晉平公對自己的想法總還是不自信,於是他去詢問他的一位賢明的臣子師曠。

  師曠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學多智,雖眼睛看不見,但心裡亮堂著呢。晉平公問師曠說:「你看,我已經七十歲了,年紀的確老了,可是我還很希望再讀些書,長些學問,又總是沒有信心,總覺得是否太晚了呢?」


  師曠回答說:「您說太晚了,那為什麼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平公不明白師曠在說什麼,便說:「我在跟你說正經話,你跟我瞎扯什麼?哪有做臣子的隨便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一聽,樂了,連忙說:「大王,您誤會了,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怎麼敢隨便戲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認真地跟您談學習的事呢。」


  晉平公說:「此話怎麼講?」


  師曠回答說:「我聽說,人在少年時代好學,就如同獲得了早晨溫暖的陽光一樣,那太陽越照越亮,時間也久長。人在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好比獲得了中午明亮的陽光一樣,雖然中午的太陽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很強、時間也還有許多。人到老年的時候好學,雖然已日暮,沒有了陽光,可他還可以借助蠟燭啊,蠟燭的光亮雖然不怎麼明亮,可是只要獲得了這點燭光,儘管有限,也總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晉平公恍然大悟,高興地說:「你說得太好了,的確如此!我有信心了。」


  誠然,不愛學習,即使大白天睜著眼,也只能兩眼一抹黑;只有經常學習,不論年少年長,學問越多心裡越亮堂,才不至於盲目處事、糊塗做人。


  孔子極重視學問及其涵養,曾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由此可見學習對人是非常重要。

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天地的明鏡

  金世宗晚年很想修習養生之術,於是在全國各地尋訪有道之士。當時全真道士王處一以神異而聲名遠揚,遂被召進宮來。金世宗親自向他詢問養生之道。

  第二年,丘處機也奉詔入宮,受到金廷的敬奉,全真道由於受到金廷的重視,迅速在民間發展起來。


  金世宗死後,章宗繼位。他一登基就召命王處一為世宗設齋醮,祈求冥福。沒過多久,章宗又探問王處一幾件機密要事,以試探他的神異功能。王處一每問必答,每答必中。


  章宗十分震驚,問道:「王道長怎麼能有如此本領?」


  王處一回答說:「瞎貓撞著死老鼠,偶爾罷了。」


  章宗不信,王處一又說:「明鏡尚且能能照映萬物,何況天地之鏡,能夠照映到任何幽微之處,照映到任何事物。而所謂天地的明鏡,就是自己的那一顆靈明的本心啊!」


  章宗聽了感嘆不已,對王處一更加崇信,賜號「體玄大師」,專門為他修建了一座道觀。


 ※ ※ ※


  人之心有如一面鏡,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只因世間懵懂浮塵污染,使得面目全非,說明了人之心顯現出一切善惡之真面目,己心之立是善,照現的也是善的光輝,己心之立是惡,照現的當然是惡的暗晦,這當然之理也。


  世人如生活之表面受了污穢,當知淨洗,而所嚴重的是己心之受染而不知速速的加以清洗,實在不懂其道理安在?故而可知任心之污穢而不清理,日久污垢,積沈即厚,要清除則難矣,因己湛漬太深,就無法清明了。盼世人能隨時及時的讓己真靈時時照亮出來,如此,不必刻意勤修亦可得證矣。希齊悟勉行之!


皇母慈音第一輯-淨洗己心

成功需要座標

  曾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沿著十公裡以外的三個村子步行。

  第一組的人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著向導走就是。剛走了兩三公裡就有人叫苦,一半時有人坐在路邊不願走了,越往後走大家情緒越低落。


  第二組的人知道了村莊的名字和路程,但路邊沒有裡程碑,大家只能估計行程時間和距離。走了一段時間,大家猜測走了多遠,有經驗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於是大家繼續向前走,當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時,大家疲憊不堪,情緒低落,而路程似乎還很長,這時有人說:「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裡就有一塊裡程碑,人們邊走邊看裡程碑,每縮短一公裡便有一小陣的快樂。行程中大家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直很高漲,所以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當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並且把自己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加以對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進行速度和與目標相距的距離時,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人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目標。

2019年5月16日 星期四

自性本空

蓮生/文
 

  在《大日經》中有二段經文,是談及「無相」與「自性本空」的,錄之如下:

  「祕密主,若諸菩薩於密咒門下行菩薩行,而欲修行無相三摩地者,應作是思。所有諸相為從何生,為從自身或從自心自意生耶。其中身者,謂從業生,應觀彼如草木土石,無自體用。猶如愚人或如外物,或如偶像。如所造像,雖或有人於彼憤恚、或火、或毒、或刀、或水、或用金剛,若壞、若焚、若斫,然彼無有少分不喜。或用飲食、沐浴、塗香、華鬘、衣服、旃檀、龍腦香等,人天種種上妙資具而為供養,然於彼人亦無歡悅。所以者何,以若於彼性空色像,由我慢故發起顛倒虛妄分別。若行供養,或作損害,其人乃是愚夫自性。祕密主,如是於身當隨身念自性本空。」


  這段經文,我擇重點,釋之如下:


  一、人身是「業生」。


  二、若無業,自性本空。


  三、自性本空,如草木土石。


  四、若達「自性本空」的行者,被殺害譭謗,不會不喜。


  五、若達「自性本空」的行者,受大供養讚揚,亦無歡悅。


  六、自性本空是無相三摩地。


  另一段經文如下:


  「復次,祕密主,心者,謂無自性離一切相自性本空。祕密主,心無三世,當思離三世者,即由自體遠離諸相。復次,祕密主,愚夫異生,計意有相,當知此乃虛妄分別增語。諸虛妄者即名不生。祕密主,若諸菩薩由密咒門而行諸行,如是思維,便能證得無相妙三摩地。祕密主,若時安住無相三摩地者,彼於爾時便能趣入如來所說一切密咒。」


  這段經文,我再擇重點,擇之如下:


  一、心,無自性,本空,離一切相。


  二、凡夫是虛妄分別。


  三、聖者的心,無相,不生。


  四、安住無相三摩地的聖者,能進入如來的密咒中。


  五、得無相三摩地,能「自在」、「神通」、「任運」「遊戲」。


  六、諸咒悉地均成就。

  ●
  有人問我:

  「自性本空,如草木土石,何益?」


  我答:


  「自性本空,如草木土石,祇是一種比喻,是象徵著悟入無相,悟入無相則身心非實,自然也不是草木土石。就在這個無相的時候,有堅固意,即得不失菩提三摩地,得地水火風輪的祕密,作息災、增益、敬愛等事業,可行菩薩行,自在神通。」


  我簡釋如下:


  一、無相三摩地──不壞。


  二、無相三摩地──不亂。


  三、無相三摩地──不動。


  在這種境界之中,眾多悉地法門均能成就,能進入所有如來的密咒之中,簡而言之,「自在」、「神通」、「任運」、「遊戲」均從「自性本空」及「無相」三摩地中生了出來的。

  ●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

  所有的密教行者都要達到「自性本空」的境界。


  此時:


  不憂──無煩惱。


  不喜──無得無失。


  獲得五種智慧: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宇宙的真理已獲得。)


  此時有五身:


  一、常住三世淨妙法身。


  二、金剛堅固自性身。


  三、福德莊嚴聖身。


  四、受用智慧身。


  五、變化身。


  在「自性本空」中,在「無相三摩地」中,在「空性」中。釋迦牟尼佛授記,阿彌陀佛付託,彌勒菩薩戴紅冠,蓮華生大士傳密法,這些就是虛空中的傳承。


  我的印證極微細,是本尊與我,行「本尊法身行相無相三摩地門」的印證,我通達一切法的原因在此。


盧勝彥文集第102冊《甘露法味》自性本空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革新變法

  參閱《史記》的記載。

  衛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任命為:左庶長,負責制定法令,打算變法革新。


  秦孝公有點猶豫,恐怕天下人議論自己。


  衛鞅說:「行動猶豫不決,不會成功,做事猶豫不決,難成其事。具有雄才大略的聖君,常被世俗非議;具有獨道見解的人,常被一般人嘲笑。俗云:愚者對眼前之事尚弄不明白,智者卻能事先預見將要發生的事情,所以,行大事不必先和小人商議。古德說:具有至德的人不與世俗合流,成就大業的人不與一般人共謀。如今,秦國之舊法,不足以利益國家,只要國君願意改革,使得國家強盛,就不必沿用舊的成法;只要能夠利於百姓,就不必遵循舊的禮制。」


  秦孝公說:「講的好。」


  甘龍說:「不是這樣。古代聖人都是不隨便改變禮俗,而盡心施以教化,聰明的君王也是不隨意改變法令,而盡力治理國家。如此一來,順應善良的風俗,再施以教化,不必大費力氣,就能獲得成效;沿襲優良的舊有法令,治理國家,官吏熟悉,而百姓也習慣。」


  衛鞅說:「甘龍所說,乃是庸俗之言啊!一般的人安於舊有的習慣,而讀書人拘泥於書本上的見聞。這兩種人思想保守,奉公守法,不求進步,就不能和他們談論成法以外的變法改革。夏商周三代的禮制各有不同,卻能統一天下,春秋五霸的法制各有不同,卻能號令諸侯。所以,智者制定法度,愚者受制於法度;賢能的人變更禮制,尋常的人被禮制約束。」


  杜摯說:「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要改變成法;沒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要更換舊制。仿效成法,才不會有過失,遵循舊制,才不會出偏差。」


  衛鞅說:「上古聖王治理國家,不拘泥於古法,常根據時勢的不同,來制定禮法。由歷史而言,商湯和周武王都沒有沿襲舊法度,卻能得到天下,夏桀和商紂都沒有更換舊法,卻遭到滅亡。所以,反對舊法的人,不一定有錯,而沿襲舊禮制的人,也不一定是對的。」


  秦孝公聽後,覺得有理,非常贊同,因而,首先罷免甘龍及杜摯的官職,以表示堅決地支持衛鞅的變法革新。

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誰讓誰

  有一個人心高氣傲從不肯讓人。一天,他走在街上,對面走來一人沒給他讓路。他當然不肯讓,于是兩個人就這樣面對面地僵持著。

  過了很久,這人的父親來找他,著急地問他:


  「你怎麼在這兒站著,家裏人等你買米回去做飯呢!」


  「我不能走,這個人不給我讓路!」


  「那你去買米,我替你在這兒站著,看最後誰給誰讓路!」


 ※ ※ ※


  娑婆世界已經到了末法時期的開端,末法乃是亂象紛擾最長亦最多的時期,之所以會產生社會紛亂,除了眾生缺乏互相包容的精神,就是欠缺互相體諒與信賴的心量,於是形成修養不足的現象。


  人群之間彼此無法諒解,並且通常只為了一個眼神或一句話,便能衍生傷害他人的事件,亦或者僅是互看不順眼就產生鬥毆之情形,情節重大時更有生命攸關之事件,層出不窮;此皆眾生宿累以來殺生業債現前,影響到眾生之心志,導致眾生喜怒無常,尤其是年輕人容易為了細小芝麻事,與他人起紛爭,或者有言語上不能忍受而造成衝突。


  在過去的社會裡,人群間甚少有不能互諒之事,但末法時期,天運丕變,人與人之間互不能體諒的事將愈來愈多,人情更淡薄,動不動衝突就發生,並且隨機傷人,此等皆宿累以來積造之殺業怨戾之氣,久久無法釋解的緣故。


寶德雜誌第168期

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

最聰明的一種自私

  在印度,一位學者向達賴喇嘛問道:

  「你在講經的時候說過世上的佛陀與菩薩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人,他們要培養利他心,其實是為了要讓自己達到最終的幸福快樂?」

  「是的,這是最聰明的一種自私。」達賴喇嘛回道。

  「幫助他人並不是說要自己拿錢出來資助別人,不是這樣。佛陀與菩薩都是非常聰明的人,他們這一生只想做一件事:達到最終的幸福快樂。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培養慈悲心、利他心。他們關心別人時,自己就是最先受益的一個人--他們是第一個獲得無上快樂的人。他們知道要過著快樂的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幫助人。這是真正的智慧。他們不會想著:『哦!我才最重要,別人沒那麼重要。』不是這樣想的。他們刻意的認為別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而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卻回饋給他們最大的利益。」

  達賴喇嘛補充說:「就像一位廚師為他人烹飪,雖然他並不是在為自己煮飯,但最後總是會吃飽的。」

  「我注意到很多廚師都很胖。」達賴喇嘛加了一句,然後大笑一場。

 ※ ※ ※

  夫人生於世,誰不求幸福?人要有幸福,必須勤勞奮發,以追求未來之理想。

  今日社會善人者少,惡人者增,推其因,乃世人不知永久幸福之道,只知圖一時之快樂,奢侈縱欲而不計後果所致。今世局大變,雖然經濟不振,但發揮仁愛慈悲善德者越多。望人人看齊,發出慈悲善念,本著助人為快樂之原則來盡一己之力。世間上人生之路本崎嶇不平,知曉行善造功者應澈悟人生真諦,須知為追求未來永久享不盡之幸福而設想。

儒宗寶典第二卷 - 談:應求幸福之道

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

佛出世間

蓮生/文

  有弟子問:


  「佛出世間,那佛在世間的時候有什麼特殊之處?」


  我說:


  「佛就是覺者之義,佛的名號是: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我說:


  如來──乘如實之道而來。


  (如來如去,如去如來,如是真如之相。)


  應供──應人天之供養。


  正徧知──知一切之法。


  明行足──三明之行具足。


  善逝──善去之義,以一切大智為乘,達於涅槃。


  世間解──能解世間之有情無情之結。


  無上士──在諸法中,涅槃無上、一切眾生中無上。


  調御丈夫──能用種種方便,使眾生入於善道。


  天人師──天及人的導師,教導應作不應作。


  佛世尊──世人的尊崇。


  弟子又問:


  「佛出世間,佛在世間,有何表相,也就是出相,外在的表現?」


  我答:


  依密教說,外在表現有:


  如烏龜無有動作。


  如啞人,不多話。


  常禪定。


  如重病夫,無修飾。


  如瘋癲。


  如無執著之獅子。


  若有話,常說吉祥話。


  如死屍,無恐無怖。


  對答如應。


  習性亦世俗,但未存於心。(世俗方便)


  自在。


  顯得自在。


  五蘊自在。


  心氣自在。


  任運:


  一切皆清淨佛土。


  虹光幻化。


  解脫一切。


  但知明體即是。


  無三惡道可墮落。


  弟子再問:


  「還有呢?」


  我的手,一按「靈光」,就知道一切了。


  我答:


  「如高王觀世音經,諸佛名號即是。」


  我說:


  淨光祕密佛──清淨、光明、祕密。


  法藏佛──即藏法也,有緣則傳。


  獅子吼神足幽王佛──正義、神足、慈悲。


  須彌燈王佛──為世人之明燈。


  法護佛──護持佛法。


  獅子遊戲佛──遊戲人間,無執無著。


  寶勝佛──一切超勝如意。


  神通佛──現通現神。


  藥師琉璃光王佛──治理眾生之病苦。


  普光功德山王佛──普救世人,功德如山。


  善住功德寶王佛──永遠的救度世人。


  另外。……


  這位弟子聽了我的解說之後,大嘆:


  「未曾聞也!原來諸佛的名號,也就是佛住世間的表現!」


盧勝彥文集250《未卜先知》佛出世間

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

崔侍郎竭力孝母

  崔沔,自幼就有孝順的天性。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母親因為悲哭過度,得了目疾,十分嚴重,崔沔變賣了家產,遍請名醫,為母親診治目疾,可是他母親目疾太厲害,終至醫藥無效,雙目失明。

  自從母親成為盲人以後,他每日躬親奉養,至誠恭敬,三十年如一日。凡是母親的衣食及一切用具,都依照氣候的寒暖,適時供養,使老人家的生活過得很舒適,沒有絲毫的匱乏。


  每逢美景良辰,一定要扶著母親到野外去遊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雖老母雙目失明,不能欣賞美麗如畫的風景,可是崔先生把大自然的事事物物,描述得活龍活現,津津有味地講給母親聽。以及社會上每日發生的動人新聞及趣事,也一一向母親有說有笑的談論,解除老人晚年的寂寞,忘記了雙目失明的痛苦,樂而忘憂,十分愉快。


  後來崔先生年齡漸高,官位亦尊,還親自與兒子侄兒等,在庭園中種植了很多桃、李、橘、柿等果樹,使母親四季都有新鮮的水果吃。到母親去世的時候,他悲傷得形容憔悴,口吐鮮血。他為了報答母恩,晚年終身茹素。


  由於崔先生有高尚的德行,所以官也做得很大,位至「中書侍郎」的職位,他的兒子佑甫,也成為一代的賢相。(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感應篇彙編上說:「孝子事親,不可使吾親有冷淡心,不可使吾親生煩惱心,不可使吾親有驚怖心,不可使吾親生愁悶心,不可使吾親有難言心,不可使吾親有愧恨心。」


  像本篇故事中的崔沔先生,于美景良辰扶親出遊,對母笑談故事,就是實行了「不可使吾親有冷淡心」,「不可使吾親生煩惱心」,「不可使吾親生愁悶心」的孝行。


 ※ ※ ※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娑婆眾生,必須做到這五項德目,才算是一個孝順之人。


  眾生居家時,面對父母必須發出內心真誠的恭敬之意;眾生在對待外人時,通常能夠表現出自己的恭敬之意;但在家面對父母,卻不見得能夠拿得出這樣的恭敬心;因此,欲成就孝子之道者,當明白日常居家時,對待父母應該表現出內心之恭敬,有了這股恭敬心,才能展現出尊重的行為。


  其次,更要做到奉養父母時,除了提供三餐飲食等物質上的必需品之外,尚且要能夠表現出本身內心真正的歡喜心,當自己秉持法喜之心奉養父母時,父母方能感受到被尊重的感動,以及感受到被恭敬的氣氛,父母心中亦才感到寬慰。眾生對於提供父母物質生活,通常並不會太困難,但卻不容易給予法喜之心,甚至誤認為給你們吃穿不缺,還要我怎麼樣的心態;孝順之子,於奉養父母方面,深怕自己在顏貌上有所不妥,時時刻刻都處於戰戰兢兢的精神下,唯恐稍有不慎,將帶給父母內心之不安、憂慮,是故能盡心盡力務實以歡喜心奉養父母。


  此外,尚該做到在父母身體生病時,自己內心恐怕父母體虛有什麼不妥之處,內心代親憂慮而能夠盡力醫療,使父母病體早日獲得康復至無恙的精神。


  在父母過世時,內心因為學習的榜樣不再,於是心中感到憂傷哀慟,哀此後無人可以時時對自己告誡,故而哀之。更要做到祭祀時,能夠除了依身分地位給予簡樸或慎重之祭儀外,都能表現出莊嚴氣氛而不浮華失儀,有了這些孝的德目在一身時,對於服事父母才會盡心盡力,並且時刻不離恭敬與尊重也。


寶德雜誌174期-述論:孝道五德

檀香與魚腥

  幾個大陸的魚販子計畫到舟山群島去販魚,途中,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將他們乘坐的渡輪刮得向南偏離了航向,避風來到了普陀山。

  風暴仍在肆虐,渡船不能繼續航行,魚販子們只好隨著旅客上島過夜。由於天氣變壞。來島上旅遊的人們無法疏散,旅店人滿為患。而且魚販子們也捨不得那昂貴的房錢。


  正當他們走投無路、要露宿街頭之時,幸好。老和尚所在的寺院接納了他們。老和尚讓弟子們把禪堂的禪凳拼成床。供他們歇息。


  魚販子們住進禪堂之後,不知為什麼。個個輾轉反側,人人難以成眠。他們像是在比賽烙大餅,在床上折騰來折騰去。就是無法入睡。


  禪堂,是寺院裡最為安靜的地方,門窗密封得很嚴,連海浪的拍擊聲都難以傳進來。怎麼會睡不著呢?莫非,是觀音菩薩顯靈。責怪他們這些人禍害了許多魚蝦的性命。所以……


  他們怕風、怕浪,怕賺不到錢,唯獨不怕什麼觀世音。若怕,就不幹這個行當了!琢磨了半天,他們終於明白了,是禪堂裡彌漫的檀香氣味,使得他們十分不習慣,所以難以入眠。


  於是,他們熄滅了香爐裡燃燒的盤香,而且打開門窗通風。但禪堂裡的香氣並未消失。原來,僧人們長年在這裡坐禪,整天燒香。檀香之氣早已滲透進禪床、牆壁、房頂、地板……


  一個機靈的魚販子一拍腦門,像是想到了什麼巧妙的方法。只見他跑到門外,將他們平常裝魚用的麻袋抱了進來。用它代替枕頭。大夥嗅著臭烘烘的魚腥氣味,很快酣然入睡。作起了美夢……


  第二天早晨,老和尚關切地探問他們的休息情況。魚販子們七嘴八舌,將夜間的情況告訴了老和尚。老和尚搖搖頭,歎了一口氣,什麼也沒說。


  習慣與魚腥為伍的人,反而無法適應世上最珍貴的馨香。習慣,就是這樣在無形之中影響著人的命運。人心本來潔淨,可以染上清新的馨香,也可以熏成污垢的腥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關鍵看自己的選擇。


 ※ ※ ※


  世人自降於世,性即被污染,這也是大家所共識之事,然而此沉積有害之塵染,有誰會試著清除呢?大多之人總是讓其繼續的積累,以致於厚而無以理除矣。


  任何之事均然,只要有心去致力,有意去勤行,無有不能達其功者,世人本性在一生當中所積累之污染,只要有心去清除,還是可以達到明淨的地步。如一樹之欲使其成材可用,亦得細心的加以刨理,才能光滑美麗,作為器材,而一個人內心之汙積,也須耐心慢慢的去加以處理,才能讓己心歸於靈清也,這就是當刨汙以煉性之理也。


  能除本己身心之汙,即可煉己之本性,讓己性可回復原先之本真,不怕有汙,惟只勤拭。這是世人當須知明之理,在此勉行之!


《思歸覺路》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父母恩重如山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和二千五百名出家僧眾,及在家修行的菩薩三萬八千眾,在一起。

  當時,佛陀帶領著大家,一直向南走,這時,佛陀突然見到路旁有一堆乾枯的人骨。


  那時,佛陀就跪了下來,向那堆枯骨行五體投地的大禮拜。


  眾弟子們,莫名其妙?


  阿難尊者問:「世尊!您是三界的大導師,四生的慈父,您是如此珍貴,為什麼向這堆枯骨行大禮拜?」


  佛陀答:「這堆枯骨,可能是我前世的祖先,累世以前的父母,因此,我今天才向它們行大禮拜。」


  佛陀又說:「你把這一堆枯骨,分成兩堆,若是男人的骨頭,顏色會較白而且比較重;若是女人的骨頭,顏色較黑而且比較輕。」


  阿難問:「為何如此?」


  佛陀答:「男人在世,較偏於事業。女人在世,憂心煩惱子女家務,養育子女,用乳汁,乳汁是女血。因此男人骨白而重,女人骨黑而輕。」


  出自《父母恩重難報經》


 ※ ※ ※


  人生於天地,乃極其不易也,須修「五戒」與「十善」,方得受生為人,否則定在三惡道輪迴,求出苦之無期也。


  又在出生之前十月懷胎,母親受盡諸般苦處,冒生死之危險方能讓汝來到人世間,接著哺乳三年,吸食母乳八斛四斗,如吸心頭血一般疼痛,繼之長大成人,父母苦心栽培,耗費甚多金錢,心力與心血,方得成為社會之菁英與棟樑。


  兒女出國求學,父母則牽腸掛肚,擔憂汝吃不飽,穿不暖,住的安不安適,有否遇上麻煩,求學順不順利......等等,子女學業有成,在國外定居,則把老父老母丟在一旁,生病沒人照顧,以玫挨餓受凍而亡者,多有人在。


  父母恩重如山,為人子女應知報恩孝順,這才不失為人之本。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念佛念經是求保佑

蓮生/文

  有一位林姓的佛弟子,每天「念佛」、「念經」,當成早晚課,如此,經過了三年。


  有一天清晨,他騎摩托車,被汽車擦撞,失去了一修手臂。


  他覺得佛不保佑他,「念佛」、「念經」無益,從此,不再「念佛」、「念經」了。


  他問我:


  「念佛念經,為什麼無保佑?」


  他問我:


  「我如此虔誠,竟然斷臂,如何向平時嘲笑我迷信的人,交代?」


  他問我:


  「念佛、念經有何益?」


  對於這一件事,首先我覺得常遺憾!

  但,我要告訴你:


  有一位藏密的大活佛,十六世大寶法王的四大法王子之一「姜頁康楚」活佛,在印度大吉嶺之下,車禍喪生。


  台灣法鼓山的僧尼,發生車禍,多人送至醫院。……


  我舉此二例,是說明:


  念佛念經,甚至大修行人,出家人,也不一定避得了「定業」。


  該來的仍然會來。


  有一句話,請記住:「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念佛、念經,來求保佑,沒有錯,但信仰的層次是一般性的。


  念佛的目的,主要是「一心不亂」,求生到極樂世界的佛地。

  所以念佛法門是「淨土宗」的專修,先到了不退轉的極樂世界再說。


  到了極樂世界,不愁不成佛!


  念佛可以扼制思想上的不善之念,人在念佛時,如果不生二念,也就一心了。


  修到了「一心」。


  極樂世界便不遠了。


  所以說:


  「一句佛號,可滅八萬四千種罪。」


  念經的目的,除了扼制不善之念之外,還可以明白經中的大義,也就是「明白經義」,明白經義就產生了智慧,破除了人的愚昧。

  無是無非。


  無得無失。


  無榮無辱。


  人無我。


  法無我。


  這種「大智慧」的產生,可以今你斷盡一切的煩惱,諸法平等了。


  念頭是有的。


  念頭也是空的。


  這才是「無念」。到了如此地步,覺悟成佛已不遠矣!



  念佛、念經,感應到保佑,仍然很多,不能說沒有,但,念佛,念經益處大矣!


  但願共勉之!


盧勝彥文集196冊《清涼的書箋》念佛念經是求保佑?

看似退步.其實向前

本道院彌勒菩薩 登台

聖示:毛燥急於表現的人,不為別人推崇尊重;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人,不為別人悅服尊崇;誇張吹噓、自我表現的人,不為別人感戴頌德;狂放傲慢、驕傲自大的人,不為別人讚揚欽佩。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彌勒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所謂:「一念之善,天神地衹,祥風和氣,皆在於此;一念之惡,則妖星厲鬼,凶荒邪瘥,皆在於此。是以君子慎其獨也。」因此,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自己,因為驕傲的人,一味的對境自賞,自吹自擂,遇事只顧浮誇,事實到頭來只是落得無事而已。


彌勒菩薩:哈!…。布袋和尚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看看插秧的動作,是否可說明退步就是向前。


人在生理運作中,也是有許多這樣的現象,例如:扔石頭,手臂一定要向後拉一下再扔上去,才會扔得遠;立定跳遠,一定要先蹲下去再往上跳,才會跳得遠。火箭要有向後推力,才可能往前衝;有投資,才會有收穫;有投入,才能深入;即使只是偷一隻雞,也得先蝕把米。


因此,一般大眾如果急功近利,凡事都要求立竿見影,常常就會走上投機取巧,步入歧途;反之,如果有謙沖禮讓、自我要求的心,就會向前走。


陳生:插秧的動作,看起來是退後,其實是向前的。謝謝恩師指導!


的確要進步、要成功,就要有謙讓的修養、努力的精神。


彌勒菩薩:是。凡是為善而為人知,是「陽善」;凡是行善而不為人所知,不當望報,是謂:「陰德」。積陽善之人,只能享受博得世間名譽之福報;積陰德之人,天必暗中賜予厚福。是以,累積陰德者,其益多倍於陽德。


陳生:如何才能降禍福罪報?


彌勒菩薩:禍福罪報,乃屬於陰陽善惡之殼!


陳生:什麼是「陰陽之殼」呢?


彌勒菩薩:只要是有一絲毫的私欲、自私的念頭,便屬於陰殼,能喜歡行善的念頭,便屬於陽殼,在「陰」有惡報,在「陽」有善報。


宋朝范嚴,壯年的時候就考取進士,在朝為官時,每天都必定會想到要如何才能忠於君主,要怎麼做才能福澤百姓,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一點兒也不敢苟且,都是保持著戰戰兢兢自我警惕的心。因此,能夠練到心體虛空,無善無惡,那麼禍福就不能束縛他了,因果也不能纏住他了,如此便是「陰陽之殼的真人」了。


是以,修子能夠出得「陰陽之殼」的話,就沒有罪福的報應了。


陳生:啊!現代有幾人能做到這樣呀!


彌勒菩薩:所以,才要你們每日二六時中自我省思。一般眾生不能說沒有宗教信仰,便可胡作非為。


切記!凡夫俗子、皇親國戚一樣日日有日遊神、夜夜有夜遊神在監察以及記錄功過。


陳生:日遊神、夜遊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記載著得與失、罪與過、功與德。這個學生明白,而且還常常見到呢!


此外,《梓童寶章》有提及:「饒一著,添子孫之福壽;退一步,免駒隙之易過;忍一言,免駟馬之難追;息一怒,養身心之精和。」願與大家互相勉勵!


彌勒菩薩:哈!…。勢可為惡而不為,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惡。富貴家不肯從寬,必遭橫禍;聰明人不肯寬厚,必殀天年。


奉勸諸子衣食隨緣,自然快樂,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可。停筆。吾退!


陳生:學生懂得。謝謝恩師指導!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道在日常中 - 第廿五章 看似退步‧其實向前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四大假合

  舜帝有一次向老師丞請教:「道是可以獲得而佔有的嗎?」

  丞回答:「你的身體都不是你自己所有,你又怎麼能夠佔有道呢?」


  舜又問:「如果我的身體不是我所能擁有的,那麼是誰所擁有的呢?」


  丞回答:「你的形體是天地暫時寄託給你的;生命不是你所有的,是天地藉沖和之氣寄託給你的;性命也不是你所有的,那是天地順應自然法則寄託給你的;子孫也不是你所有的,是天地因應代代相承而寄託給你的。所以,行動不知道將往哪裡去,居處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飲食不知道是什麼味道。這一切都是天地自然運行不息的氣體所形成的,又哪裡能夠得到而佔有呢?」


  透過丞的解釋,我們知道:人的形體、生命都是大自然藉由巧妙的撮合暫時借給人使用的,就連子孫、個人的進退行止、吃飯、睡覺等也都是配合著大自然的運行,因此,做為一個無自主性的傀儡,與其他萬物又有何差別?又哪裡能夠擁有道呢?


  如果能夠明白這一點,那麼就不需太過看重自己,也不會因為己身的窮困貧賤而憂慮,或因顯達富貴而歡樂了。


 ※ ※ ※


  夫人之肉體,雖得之於父母,而實得之於天,是因與緣之和合而成者也,科學雖發達,仍不能造人,造靈性,可知得於天,既得於天而不能同天者是迷失物質者也。


  人之肉體得於天,何有醜美之不同乎,是隨其人生之前因業力所所結之果,此乃天理至公之律,於人不能易,富貴貧賤賢愚,仍是天理至公之結果,智者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一切皆為自己所造,怪是怪自己,天理無私,故有律,其律不偏不倚不差,故日月星斗,四時運行,皆循其律,而有定數也。


  昔彌蘭王問先比丘曰:人之肉體何故不同,先比丘曾以一樹木之果實作一譬喻曰:同一棵同一蕊花所結之果實,都有大小,亦有酸甜之分別,又有早熟遲熟等等之差別,故同一肉體,由各人之業緣不同所感,故美醜男女之不同了。


  人之肉體,由於地水火風之四大假合組成,地水火風之四大原素,其組織亦借其因緣之和合而成,地之堅硬性如人身之皮骨爪牙,水為潮濕性,如人身之痰吐汗水,火為溫暖性,如人身之熱度,風為流動氣性,如人身之呼吸空氣,此四大假合組成之因緣和合,聚則生,散則亡,故不能長久。


  人身既不能長久,何不借假修真,人身之成,父精母血之交媾本俱此四大假合之組成,得天之理而為性,天理無形,故不滅,人身有形,故有滅,有形人身受無形靈性指使,使善即善,使惡即惡,上天堂下地獄,是以善惡之分別作定論,靈性無身不能行善惡,故借假成真,即使身行於正道,即是借假成真之道。


天燈 論借假成真與肉身

2019年5月5日 星期日

吃飯之別

  有人問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亞里斯多德回答:「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


  庸人享口福之樂,哲人享智慧之樂;庸人享物質之樂,哲人享精神之樂。


 ※ ※ ※


  -般人都喜歡追求快樂,快樂分兩種,一種是精神上的快樂,一種是物質上的快樂。現在的人,都不知修道的快樂,只知要求物質的快樂,物質的快樂,不外聲、色、財、貨。聲;是悅耳的音樂與歌曲。色;是美麗的女人。財;是金錢,貨;是珠寶與貴重的什物。因此,聲、色、財、貨,應善用之則可,不善用之,便成為「四賊」,有害人的靈性,莫此為甚。


  人有欲念,欲之起,不是先天的,是起自後天。然則,有錢的人快樂嗎?有勢力的人快樂嗎?不,他們在精神方面,是極為煩惱不安,如坐針氈一樣的苦。這是因為金錢勢力所造成的聲、色、財、貨四賊的為患,這四個賊子,日夜不休的用各種方法來害你的身體,自然產生煩燥,悲痛、憤怒,其結果就是死亡。所以,你是否想要求超脫苦惱的洪流?你是否想追求快樂?永不陷入煩惱悲痛?欲達成以上的三個要求目的,你必須要修道,因道有不生不滅之奧,修道者,即追求這個大好之奧,達到此奧,才能解脫生、老、病、死,以及各種之煩惱也。


  修道;是使一個人從頹唐萎靡的生活中,一躍而起,刻苦自勵,奮發精進,必定有他內在動力,這個動力是什麼呢?就是:


  (一)驚醒──人的壽命無常,不知何時要離開這個世界,必須在未離開之前,將一切事物準備好,好比遊子歸鄉,須將外邊許多事交待清楚,在途中需要什麼,均需準備。同到家鄉庶免被親友恥笑。


  (二)懺侮──人均有過錯,只要能懺悔,上天即可免了你的罪。能懺悔的,才能精進,不能懺悔,諱疾忌醫,最後大病暴發,不可救藥,必永遠陷入地獄中。


  (三)魄力──善與惡是對立,你要修道,惡魔必隨之而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必須有大魄力,用大無畏的精神,才能斬斷惡魔的束縛,開闢一條新生的康莊大道。


  既然能生而為人,一定有其使命與目標,絕非世俗之人每天吃、喝、拉、撒、睡,或耽溺於酒色財氣。有曰:「人身難得,東土難生」,諸迷子既然已得人身,又生在東土,豈可不惜光陰,早日向道而修乎?


天道奧義-第六章 修天道

「砍頭」的密密密

蓮生/文

  曾在日本的「鶴城」,聽導遊講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日本武士若犯了錯,自絕的方法,大半是抽出自己佩帶的小利刃,切腹。


  跪著。


  雙手握刀。


  由右至左。


  腹部切開。


  腸斷血流。


  而背後立一武士,抽出長的武士刀,一刀砍下,頭掉了下來,身首異處。


  背後的這一位武士,是想不讓自絕者,產生太大的痛苦(死前苦)。


  一切砍下,就是很痛快的結束了。


  (武士自裁,都是這樣的。)


  人在城在。


  城亡人亡。


  我在陰曹地府,同樣看見「砍頭地獄」,這砍頭,同日本武士道大不同。


  大凡日本武士,頭一砍,身首異處,就死了,就了了,就不痛了。


  但地府的砍頭不同。


  犯罪的人,被劊子手綁至刑場,全身顫抖害怕,明晃晃的刀,一刀砍下,痛死我了。


  接著犯人的脖子又長出一顆頭顱。


  又砍下。


  慘叫一聲!


  又長出一顆人頭。


  又砍下。


  又長出一顆人頭。


  如此砍個不止。


  慘叫的聲音,一次又一次痛,不絕於耳。


  我看了,大駭!


  那些受刑者,當然更苦,因為「砍頭」不是一次,而是無數次,知道自己要被砍頭一千次、一萬次、一億次...。


  豈不是怕死了!


  死了還好,就害怕死又死不了,只有砍、砍、砍、砍、砍、砍...。


  苦矣!


  我問冥史:「這砍頭是怎麼一回事?」


  冥史說:「有一等人,喜歡賭咒,動不動就到廟前斬雞頭立誓、立咒、詛咒,說自己如果做了此事,就像雞一樣,立刻斷頭。如此取信與人,但事實上就是他做的。」


  廟前詛咒。


  指天詛咒。


  指星詛咒。


  神前詛咒。


  佛前詛咒。


  其實這些詛咒,看來好像沒什麼,其實是有咒神登錄。


  若是事實,自然無事。


  若是虛假,罪業甚大,均入「砍頭地獄」。


  大凡一言、一動、一時,皆有鬼神在旁,善人不敢欺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惡人為了私利,心不存誠,沽名釣譽,以取虛名,胡亂發咒誓,咒神當記錄之,必有災禍,死後下砍頭地獄矣!


  我勸世人:


  勿狂妄顛倒的亂髮詛咒,勿指天指地。


  勿發被雷公打死。


  勿發被車撞死。


  勿自咒咒他,勿發下地獄的咒誓。


  這些均是沒有意義的。


盧勝彥文集234冊《蓮生活佛盧勝彥的密密密》「砍頭」的密密密

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奔波名利

  《列子.楊朱》

  楊朱說:「百姓們得不到休息,是為了四件事的緣故:一是為了長壽,二是為了名聲,三是為了地位,四是為了財貨。有了這四件事,便害怕鬼神,害怕別人,害怕威勢,害怕刑罰,這叫做逃避自然的人。這種人可以被殺死,可以活下去,控制生命的力量在自身之外。


  不違背天命,為什麼要羨慕長壽?不重視尊貴,為什麼要羨慕名聲?不求取權勢,為什麼要羨慕地位?不貪求富裕,為什麼要羨慕財貨?這叫做順應自然的人。這種人天下沒有敵手,控制生命的力量在自身之內。


  所以俗話說:『人不結婚做官,情欲便丟掉一半;人不穿衣吃飯,君臣之道便會消失。』周都的諺語說:『老衣可以叫做坐在那裡死去。』


  早晨外出,夜晚回家,自己認為這是正常的本性;喝豆汁吃豆葉,自己認為這是最好的飲食;肌肉又粗又壯,筋骨關節緊縮彎曲,一旦讓他穿上柔軟的毛裘和光潤的綢綈,吃上細糧魚肉與香美的水果,就會心憂體煩,內熱生病了。


  如果宋國和魯國的國君與老農同樣種地,那不到一會兒也就疲憊了。所以田野裡的人覺得安逸的,田野裡的人覺得香美的,便說是天下沒有比這更好的了。過去宋國有個農夫,經常穿亂麻絮的衣服,並只用它來過冬。到了春天耕種的時候,自己在太陽下曝曬,不知道天下還有大廈深宮,絲棉與狐貉皮裘。回頭對他的妻子說:『曬太陽的暖和,准也不知道,把它告訴我的國君,一定會得到重賞。』


  鄉裡的富人告訴他說:『過去有以胡豆、麻杆、水芹與蒿子為甘美食物的人,對本鄉富豪稱贊它們,本鄉富豪拿來嘗了嘗,就像毒蟲叮刺了嘴巴,肚子也疼痛起來,大家都譏笑並埋怨那個人,那人也大為慚愧。你呀,就是這樣一類人。』」


2019年5月2日 星期四

三字領悟

  昔時,有一間寺廟,有一個特別的規矩,每到年底的時候,寺中每個和尚都要對住持方丈說出三個字,以代表這一年來的領悟或想法。

  有一年,從外地來了一個新進的和尚。第一年年底,按照慣例,方丈詢問寺中每個和尚的領悟或想法,問到新來的和尚:「要說什麼?」新進和尚說:「床很硬!」


  第二年年底,方丈又問這位和尚:「有什麼心得想說的?」新進和尚則說:「吃不好!」


  第三年年底,寺中每個和尚又集合在一起,輪到這位新和尚,沒等方丈開口,就說:「我要走!」


  方丈望著新進和尚的背影離去,感慨一下,然後自言自語地說:「沒藥救!」


  人生在世,為人處世,是一門功課,應記住自身之「錯」,忘記他人之「過」,牢記他人之「情」,忘掉施人之「恩」,你們得千萬記住了。


  這個新進和尚,僅僅顧及自己的立場,只考慮自己要什麼,卻從來沒有想過他給過別人什麼。像新進和尚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的周遭中很多,他們這也看不慣,那也不滿意;但是,只會抱怨,對現實並不會有任何幫助,常存感恩,知足之心,看這個世界會更加美好。


 ※ ※ ※


  常聞言:批評惡鬥本是損德之事,然常人卻輕易就犯。歸其因,乃是當事人缺乏修真,又無能悟道,是所已無寬宏大度,且器量狹小,無君子之風,無修道之範,認識淺薄,行事又輕浮,所以心境不清,立志不明,換言之,不學無術。


  因此批評他人是非,甚而總覺那人不好,這人不是,所想盡是他人缺點,他人無一是處。而相反,君子則不批評他人是非,而總是時常檢討自己過失,且常自我反省,有何未盡善德之事,有何有損德之事。故君子長戚戚,小人長淒淒,是而是非領域由此分之。


  然要離出是非領域,則要先修德君子風範,方能離出是非,更必需遵守。不求名與力,只緣淡泊與明志;不爭榮與寵,只求福慧與增緣;不計得與失,只問是否施與受;不計光明與黑暗,只願來去能自如。如此之心境,當無是非之爭,英雄好漢與吾何干?不爭口舌之短長,不論他人之功過,如此則能離出是非之領域也。


  當今社稷,因是非之不明,積久非而成是,故其弊端而常出,而久自不能清淨。故社稷之惡習劣風而不能改,因而有爭名利而奪榮寵,是而趨炎附勢,至而成群結惡,不為公益而就私利;不進道而損德,如此社稷如何能不頹廢,其網長倫理早已煙消,那能禎祥而無害?故如何離出是非領域,乃是當今社稷第一要務也。


慈懷普澤

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

休息半天

  如願以償地開了一家咖啡館之後,他才真正體會到自己做老闆的辛苦。光是全年無休的工作方式,就讓他嚐盡「為了理想,失去自由」的滋味。

  「何必這麼辛苦呢?每個星期休息一天吧,」朋友勸他。


  不這麼做,他有千百個理由,包括:店租很貴,一天不營業就等於成本相對地增加。附近商圈競爭激烈,一天不開店,生意就被別人搶走……於是,他日復一日地重複著同樣的動作,開店、打烊,歡喜、抱怨。


  直到有一天終於受不了,喔,是他的忠實顧客受不了啦,開口跟他說,「老闆,你的臉色愈來愈難看,是不是工作太累了,應該休息一下或出去旅行。」


  聽到「休息」和「旅行」,雖然他整個人像觸電般震動了一下,回應說,「喔,是啊,是啊,你說的有道理。」心裡卻想,「你懂個屁!每天做生意,損益都快不能打平了,還想休息?」


  後來,生意愈來愈差,客人愈來愈少,他愈來愈焦慮。請教一位很有經驗的開店前輩,對方提出的建議,居然和那位顧客給他的忠告一樣,「休息一下,至少每個星期有半天暫停營業。」


  「如果不營業時,有客人想來惠顧呢?」他問。


  「如果他們真的很喜歡你的店,自然會配合你的營業時間來。」


  「可是別人都全年無休啊?」他又問。


  「是店面全年無休,不是工作人員全年無休。等你生意穩定了,多請幾位人手來幫忙,就可以人員輪休,店面全年無休。」


  這次,他照做了,效果很神奇。一星期少了半天營業時間,業績並沒有往下滑,反而顧客都對他說,「老闆的氣色看起來愈來愈好了。」


  動聽的樂章,中間常有一、兩個休止符,它讓行雲流水的過程,有了段落,並因此可以期待繁花盛開的章節。休息,不一定是為了走長遠的路。有時候,休息只是為了讓你有機會轉身審視過去;有時候,休息就只是為了休息而已。


  無論是在人生路上衝刺得太疲勞、或暫時碰到發展瓶頸的朋友,不妨為自己妥善規劃一段休息的時間。心急,是沒有用的。熱鍋上的螞蟻,只能團團轉,無法找到真正的出路。讓焦慮的情緒冷卻一點,反而頭腦會更清醒,漸漸地,終會找到新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