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道院彌勒慈尊 登台
聖示:何謂:「清」?何謂:「靜」?
洗心滌慮是清,沒有脾氣毛病是清,頭腦靈敏是清,心無罣礙是清。
凡事放得下是靜,憤怒不做是靜,置是非、毀譽於度外是靜,拋開家累是靜,不拘於泥是靜,不著煩惱是靜,心無貪念、妄想是靜。
治心功夫在定靜,待人功夫在誠信,治事功夫在精規,治身功夫在勤養,如果能領悟這些道理,自然會把心定靜下來。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接駕五叩首!
慈尊:賢生免禮!
陳生: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謂:「小善小惡現在有報應,大善大惡未來才報。人而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矣!人而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矣!」是故,《太上老君》有言:「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又曰:「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善人的福報,必須積善累德、忠孝友悌、正己成人、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聖賢仙佛也有救人之危、見義勇為、慈悲喜捨的作為。
因緣果報,平時我們都不會覺得它的存在,然而它卻像空氣一樣圍繞在每個人身旁,充滿整個宇宙,無處不是。當我們遭遇痛苦時,總是疑惑為什麼是我,甚至產生怨恨的情緒,對自己不幸的命運提出不平之鳴,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
慈尊:噯!今日的種種不如意並非平地風波,而是當初諸子造作所造成。有因有果,即使你們否認它的存在,因果還是公平執行人間的善惡、賞罰,合計世人的福慧數量,它就像一個顯示器,如實播放,毫釐不爽。
陳生:學生聽明白了。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條,是人人心中的一把尺,度量著自己一生的生命,衡量著世人善惡的長短,也為我們量身訂作了一個未來。
慈尊:然也。有一個鬼,滿臉羞愧,全身顫抖,啜泣的說:「尊者啊!我是個無福的鬼,為什麼連一件可以遮身避寒的衣服都沒有?」
尊者安慰鬼說:「你無衣可遮身避寒,不要怨天尤人,你生前囤積布匹衣料,只想要貪得暴利,不顧他人寒冷之苦,你無衣避寒是你應得的報應。」
另一個瘦骨嶙峋的鬼虛弱的說:「尊者啊!我是流浪的鬼,常常餓著肚子找不到食物,必須忍受日曬夜寒的淒苦,為什麼連個安身之處都沒有,像無殼蝸牛,無依無靠?」
尊者回答:「你生前對部屬的糧食斤斤計較,不肯給他們衣食溫飽,對於飼養的動物也沒有憐憫之心,由於你的吝嗇不捨,因此得到餓鬼的報應。」
又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鬼說:「為什麼我沒有一個安身的處所,必須四處流浪?」
尊者回答:「你過去幫人建造房屋,貪得暴利,又偷工減料,讓人居住必須經常維修房子,身心不得安穩;因此,你必須體會無屋可住的痛苦,藉此償還所造的惡業。」
陳生:無衣遮身、無食餐飲、無處可棲,這些苦報都是來自於自己所行不端,滋長貪嗔癡的習性、惱害眾生的報應。因此,因果就像一部計算機,計算著我們前世今生的苦樂哀榮、窮通禍福。
慈尊:然也。是以,修子莫道因果不存在也。
可。停筆。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寶德雜誌2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