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道院副院尊觀音菩薩 登台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善是人的本性中原本就有的天性,只要一觸動,便會有所感應,雖然是愚夫愚婦,若是聽到一件善事,大家必定都會稱揚讚嘆,任憑是如何的窮凶極惡的人見到了善人,也是不敢侵犯。最大的關鍵之處,就是因為良心,自然就會能夠產生自制的力量而有所不為。
菩薩:天道是無偏無私的,但是常常會與善人感應道交,而且善人也不需要說些什麼,上天就會很巧妙的予以回應,真有善心善行,就能夠感動上天的。
善人行善,是不能夠有一絲毫迎合希求的心,天地是一無所為的,只是以生養萬物為天地的心;人若是能夠念念都在利人濟物,便是天心。是以,聖賢的語言善、行為善,心中的一團和氣,感召了上天,自然就會有吉祥的瑞應和福報跟隨著他們。
陳生:唐朝的大將郭子儀,能夠擁有福報和厚祿,是因為他為國家盡忠而積功,並且他本身的德行也到達了相當的境界;所以,才能夠享受如此的福報和厚祿,這絕對不是僥倖就能得到的。
菩薩:然也。顏淵是聖人,為何短命而死,而且還死在陋巷之中;夷齊也是聖賢,為何餓死在首陽山中,原憲為什麼也是貧窮度日呢?這幾位聖賢的道德修養,都是到了很高的境界,除了甘於安貧樂道之外,亦是命理缺少了福報和財祿而已。
然而他們修持的善德所在,可以與日月爭光,而不是一般尋常的福祿所可比擬,這也是成仁取義之士,所應當要了解的道理。
陳生:神明乃是正直光明之靈體,一個人若是能夠守住正直,就會得到神明的保佑,而妖魔鬼怪不能夠勝過一個有德行的人的,但是如果失去了德行,則妖魔鬼怪就會肆虐了。
明朝有個讀書人:景清,他參加會試,經過淳化縣,借宿在當地的一個家庭中。這家主人的女兒被妖魔鬼怪附了身,景清借宿的當晚,說也奇怪,妖怪竟然沒來。景清離開之後,妖怪則又來了。女孩問妖怪說:「為什麼你昨天晚上沒有來?」妖怪道:「景清為人十分的正直忠烈,我是因為迴避景秀才,所以才沒有來的。」
菩薩:天地之間存在一股至大至剛之氣,就是浩然正氣。一個人的氣,若是能夠不膽怯、不心虛,能夠正大光明,妖魔鬼怪見到了,自然就會退避三舍;所以,君子有所謂的「養氣」,而養氣的重點在於治心,如果能夠做到了「清明在躬,存誠泰定」,那麼所謂的妖魔鬼怪就都無所遁形了。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菩薩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節操養正氣-第二十章 清明在躬‧存誠泰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