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5日 星期二

十二生肖的涵意

  有一次,一群中國人參加接待了一個由歐洲貴族組成的參訪團的活動。

  他們中的大多數跟王族有親戚關係,非常有學問和修養,待人彬彬有禮,但他們的修養背後隱藏著一種傲慢。


  最後一天聚餐,可能酒喝多了,這些貴族的言談舉止變得比較率性。


  席間,一位德國貴族站了起來說:「你們中國人,怎麼屬什麼豬啊,狗啊,老鼠啊!不像我們,都是金牛座,獅子座,仙女座……真不知你們祖先怎麼想的!」


  眾人聽了哈哈大笑,還互相碰杯,先前的優雅完全不見了。


  按理說,人家在罵你的祖宗了,你即使想不出話反擊,起碼可以掀桌子啊!


  但是,所有在場的中國人都不吭聲,也可能是沒有反應過來。


  這時有一個中國人站了起來,用平和的語氣說:「是的,中國人的祖先很實在。我們十二生肖兩兩相對,六道輪回,體現了我們祖先對我們的期望和要求。」


  這時,現場氣氛慢慢安靜了下來,不過,貴族們的臉上還是一幅滿不在乎的神情。


  中國人說:


  第一組是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奮。智慧和勤奮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奮,那就變成小聰明;而光是勤奮,不動腦筋,那就變成愚蠢。


  這兩者一定要結合。這是祖先對我們第一組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組。


  第二組是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謹慎。勇猛和謹慎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才能作到膽大心細。如果勇猛離開了謹慎,就變成了魯莽,而沒了勇猛,就變成了膽怯。


  這一組也非常重要,所以,中國人看著這些貴族,補上一句:當我們表現出謹慎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中國人沒有勇敢的一面。


  看著大家陷入沉思,中國人繼續說:


  第三組是龍和蛇,龍代表猛,蛇代表柔韌。所謂剛者易折,太剛了容易折斷,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見,所以,剛柔並濟是我們的祖訓。


  接下來是馬和羊,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順。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直奔目標,不顧及周圍環境,必然會和周圍不斷磕碰,最後不見得能達到目標。


  但是,一個人光顧及和順,他可能連方向都沒有了。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和和順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是祖先對我們的第四組期望。


  再接下來是猴子和雞。猴子代表靈活,雞定時打鳴,代表恒定。靈活和恒定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如果你光靈活,沒有恒定,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收穫。一方面具有穩定性,保持整體和諧和秩序,另一方面有能在變通中前進,這才是最根本的要旨。


  最後是狗和豬。狗代表忠誠,豬代表隨和。如果一個人太忠誠,不懂得隨和,就會排斥他人。反過來,一個人太隨和,沒有忠誠,這個人就失去原則。


  無論是對一個民族的忠誠,還是對自己理想的忠誠,一定要與隨和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樣才容易保持內心深處的平衡。


  解釋完畢,中國人說:「最後,我很想知道你們的天瓶座,射手座等星座體現了你們祖先對你們的哪些期望和要求?希望賜教。」


  這些貴族們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全場鴉雀無聲。


惜福是福

  五祖法演禪師自己生活節儉。他的一件缽囊、一條鞋袋已經百縫千補,還不忍拋棄掉。

  他曾說:「這兩件東西相隨我出關,已有五十年之久了。怎麼肯中途拋棄不用呢?」


  有位泉州府悟上座送來一件褐毛布縫成的僧袍,自稱是從海外得到的,冬天穿著它感覺暖和,夏天穿上時感到涼爽。


  五祖法演先師回答說:「老僧在冬天有柴炭烤火、紙被禦寒,夏天炎熱時休息在松風水石之間,蓄備此褐毛長袍有何用處?」


  他最終還是沒有接受這件物品。


 ※ ※ ※


  現代人生活充裕衣食無缺,不像昔日農業社會生活困苦衣食不足,這種現象是現代人應珍惜能享有當下擁有才是。 


  奈也因生活富足人們的心變得更不懂珍惜、不懂節儉,在食的方面特別挑食,不喜歡吃的就不吃更讓其壞掉或丟掉,還有今時的人在衣著上特別喜歡講究,不好看的不買,更有那不是貴的不買,種種都與往昔差異甚大,如此是世人需要自我反省。 


  要知食為溫飽,衣為保暖,不是用來貪於口慾或炫耀華麗,往昔之人懂得勤儉,現今人們能不能尚有此美德呢?此端在人們的一念之差而已,需明白福報擁有之時要珍惜,若一再的消福報,那待福報消盡可就無法再找回今時之境,勉世人。


慈聖雜誌119期

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人子之道

本道院瑤池金母 登台

聖示:父母親含辛茹苦的撫育兒女長大成人,犧牲自己的生活享樂,而不求子女的回報;兒女長大以後,更應該體念父母的養育之恩,盡力孝順老人家才是。但是,世間仍然有許多人卻忤逆不孝,直到雙親都相繼過世了,才知道後悔,但是已經太遲了。


陳生:徒兒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金母:徒兒免禮!


陳生:兒子長大以後,會頂嘴,會反抗,個性叛逆,不順從父母之言,凡事我行我素;尤其是娶了嬌妻以後,常視父母為外人,對待兄弟好像仇人一般;但是妻子娘家人來之時,則親切的加以接待,親人疏遠了,對疏遠者反而親近了。詩經上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其中人生含有多少無奈與感慨。


金母:一般人付出一分耕耘,就想要有一分的收穫,為人父母者花費心血撫育子女,花費金錢提供子女讀書,也是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希望子女將來在社會上能得立足,甚至有所成就,但願為人子女者能夠體念父母親的心情。


陳生:徒兒以前也不懂,但自從進入道場以後,在前賢不斷提攜及自己的學習過程中,逐漸體會,現在道理也比較明白了,如果子女不肖,父母必然會傷心苦惱。


從前,有一個老人,他的兒子娶了一個相當霸道而難於應付的媳婦。有一天,這位媳婦認為老人家說話不得體,便走到庭院拿了一根棍子向公公擲過去,正好擊中老人的額頭,流了很多血,溫和孝順的兒子這時候正好站在旁邊,終於忍不住大發脾氣,罵道:「妳這個忤逆不孝的媳婦,我一定要跟妳離婚。」說完便拉著媳婦走到門口。


老人很吃驚的拉住兒子的手,並向其道歉,這是做父親不好的地方。兒子說:「別開玩笑!錯的並不是父親,像她這種連公公都敢欺負的媳婦,即使剁了她,也難消我心中的怒氣!為什麼父親要阻止我趕她出去!」


老人家淚流滿面的說:「我們家裡容不下的女人,把她嫁到別的地方,叫人一天也不能忍受;如果你把她趕出去,她就沒有安身的地方,只要忍一忍,這件事也就過去了。娶了一個性情凶惡的媳婦是你的不幸,但是這完全是我因緣不好的關係。」老人安慰著兒子,起身點亮佛燈,開始唸佛,等他唸完,臉上更散發出慈祥的光輝,這位媳婦也受公公深摯的愛而感動,日後也變得相當的孝順。


但願同屬坤道的我們,不是一個過於倔強又不懂得善待丈夫與公婆的女人,因為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為所欲為,實在不是很名譽的事囉!


金母:世上一切如同萬迷陣,子孫皆是因果的一環。如果你貪求富貴,那就執迷於富貴,你貪求錢財,你就執迷於錢財,你渴求兒女,就迷於兒女。不是嗎?


陳生:好像是唷!


金母:身為坤道,不要多話,俗語說:「不好的瓜才多子,不好的人多言語。」一個姑娘在家,個性很好,就會被大家稱讚。所以,三從四德:德、言、容、工要守好。今天爾等都在進德修業,就要守口如瓶、守身如玉,在家孝順父母、友愛兄嫂,兄弟姐妹要有悌道。


陳生:修道沒有很深的道理,也不一定要到道場,只要我們從真理、從性理、從道理,明明白白的去做,也就可以平安如意過日子。雖然現在社會流行小家庭制度的風氣,但是有心孝順的子女也會時常陪伴在父母的身旁,不時給予照顧,以慰藉父母親的心靈。


金母:這也是善盡人子之道呀!


可。停筆。吾退!


百善孝為先-第三章 人子之道

2019年2月3日 星期日

論三世因果

蓮生/文

  天竺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在「中天竺國」遊化,與一位智者「闍夜多」討論因果。


  闍夜多問:「我家父母素信三寶,而常縈疾瘵,凡所營作,皆不如意;而我鄰家久為旃陀羅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


  十九祖答:「何足疑乎!且善惡之報有三時焉,凡人但見仁夭暴壽、逆吉義凶,便謂亡因果、虛罪福,殊不知影響相隨,毫釐靡忒。縱經百千萬劫,亦不磨滅。」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對闍夜多說:「汝雖已信三業,而未明業從惑生,惑因識有,識依不覺,不覺依心。心本清淨,無生滅,無造作,無報應,無勝負,寂寂然,靈靈然。汝若入此法門,可與諸佛同矣。一切善惡,皆如夢幻。」


  讀了此段文字,我們已明白三世因果的關係,縱經百千萬劫,亦不磨滅。


  我曾看見:


  「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旋即暴斃,嬰兒並未行何惡業,怎麼就死了呢?嬰兒何辜?」


  「小學生畢業旅行,乘船遊湖,船翻覆,一船學生皆死,小學生又有何業,學生何辜?」


  我們不一定談人,談談畜牲:


  「口蹄疫來了,豬仔皆亡,豬仔犯了什麼業?何辜?」


  「禽流感來了,雞鴨皆殺,雞鴨犯了什麼業?何辜?」


  「狂牛症來了,牛仔皆殺,牛隻犯了什麼業?何辜?」


  我讀歷史:


  人類死於「冤枉」的何其多也,古代有「誅九族」,大人、小孩、嬰兒皆不能免,何辜?


  人類死於「戰禍」的何其多也,中外古今同,至今猶不能免,這些死去的百姓,善良者居多,何辜?


  人類死於「天災」的何其多也,大洪水、大地震、大火災、大風災,傷亡不分善惡,何辜?


  人類死於「意外」的何其多也,空難、船難、車難、毒難、獸噉難,何辜?


  等等等等。


  以我自己為例,我自二十五、六歲,學佛至今六十二歲,經歷九十九難,至今天猶不能免。我自認是一位不妄為的人,連「違警」也不敢犯的人,我一生未進過警察局,但,災難不斷,何辜?


  告訴大家,除了「三世因果」、「累世因果」、「百千萬劫因果」可以解釋之外,其他的論點都無法解釋的清楚明白了。


  我在禪定中,聽聞眾生:


  厲聲淒叫,哀怨九絕,喊天哭地。


  由古至今,多少「冤枉」?何辜?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說得好:「一切善惡,有為無為,皆如夢幻。」


  一語道破「真如」:「無生滅、無造作、無報應、無勝負、寂寂然、靈靈然。」(此指佛性無報應,非指因果種子無報應)


  十九祖付法給二十祖「闍夜多」尊者的偈曰:


  性上本無生。


  為對求人說。


  於法既無得。


  何懷決不決。


  我告訴大家,大家把眼睛放遠一點,看看這個宇宙有多大,小小的地球就是一個小舞台,宇宙漫長的歲月時光之中,地球上固然發生了很多事,但,你不覺得嗎?皆如虛幻啊!皆如虛幻啊!一會兒,全沒有了,「無生」、「無得」、「無決」。


盧勝彥文集184冊《給你點上心燈》論三世因果


2019年2月1日 星期五

去心之穢

  舍衛國有一位清道婦,每天清晨就在城內各通衢要道掃地,清除污穢的水溝或馬路,她無暇顧及自己的身裝,所以總是一副很污穢的模樣。

  城裡的人遇到她就避開,不敢與她接近。他們忘了這個清道婦替大眾服務的功勞,反而嘲笑她是「臭女」,有的人看到她,不是掩鼻就是吐痰。


  佛陀憐湣這位清道婦,召來耆闍崛山親自對她說法。城裡的人聽到佛陀為「臭女」說法的消息,跑到耆闍崛山來看。


  那時她正在山前的河邊石頭上洗衣,她的容姿在河邊散放出一種不可思議的光。城裡的人經過河邊,還以為那一家美女在洗衣。


  人群到了山頂對佛陀傲慢的問道:「佛陀!您常說清淨的話,為什麼今天與城裡人人最討厭的臭女交談呢?佛陀!你不感覺有損身份嗎?」


  「你們來這裡時,途中有沒有看見一個女人在河邊洗衣?」佛陀問。


  「看到的,那女人好象有毫光一樣。」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那女人就是你們所說的臭女了。那人是替你們城裡大眾清潔的女人,她給你們清淨,你們卻嫌她污穢。」


  佛陀又說:「清潔不在於外表的乾淨與否,是要心裡清淨才行。她每日為你們掃穢除垢,心地早就清淨了;你們嫌她污穢,所以你們心中尚未清淨,光有外表,有什麼尊貴呢!」


  「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心地清淨才是真正的清淨,心地污穢,徒有光鮮的外表,金玉其外,敗絮其內,不值得尊貴。


 ※ ※ ※


  人心之穢在何?此等之穢並非如同物品之污,以各種清潔劑即可清除的,而是要以自身無比之毅力與決心,以及自身努力的勤修,才可清除得掉的。


  而般諸兒女「心之穢」為何?其實日常生活中種種之不當均由心念而起,這些都會磁生心穢之來。如欲念之生,害人利己之來,不求道途,只求利域等,這都是心穢之原,且專事不良勾當,專行不義不仁之事,這些亦是產生心穢之來也。


  諸如此類非以水或其他清潔用品就可去掉的,只能秉性真修,一步一步的慢慢將之抺去,才能消除,否則將使心愈染愈深黑,終究無法清白,到頭來連己身之靈亦跟隨之成墨了。


  故當深明「心穢」之除是己身當務之急,時加留意,莫可輕忽,否則待穢厚成垢,則難以挽回矣,盼能明善而勉修之。


皇母慈音-去心之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