塚本善隆教授出生於一八九八年,日本愛知縣人,為知名的佛教學者。他曾經九度到中國,從事學術探討及實際研究,為近代日本研究中國佛教權威。
慈惠法師赴日本大谷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時候,這位以研究「中國佛教史」著稱的泰斗,曾多次在課堂上,對著前來日本讀書的中國留學僧深深一鞠躬,並且表示,他非常感念中國的寺廟叢林,對以前的日本留學僧非常友好,像空海大師及道元禪師等,乃至近代的日本留學生到中國叢林參學,都是無條件的幫助與成就。
他又以自己為例來說:「像當年,我到中國的寺廟蒐集資料,不管多久或多少次,他們都非常歡喜地接納我,不收取任何的食宿費用。可是,現在的中國留學僧來到日本求學,卻都要自理食宿,我覺得很抱歉。」
對於塚本善隆教授向中國留學僧鞠躬一事,有日本學生問他:「老師為什麼一定要向中國的學僧鞠躬呢?」
塚本善隆教授說:「因為昔日的恩惠不可忘啊!」
學生說:「時代不同了,那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塚本善隆教授回答說:「事情雖然是過去了,但恩情還在啊!」
※ ※ ※
所謂:「木有根,水有源。」此乃正常之理也,然如失其本源,則即是忘恩負義之人也,故人亦得恩此根源,而能負起此之義,方不致於失誤己身也。
木源之德,亦是人德之一也,若不能思源,則是忘本之輩,負己之心,擔不義之業,永無翻身之日,故當省思己身此項之道德是否已有淡忘,當須急加追回,莫使流逐矣。
人如不能思源,必是不義之輩,人不能有思源之心,即是流落了道心,道心既失落,則必入不復之地也,戒慎之、並悟之。
摘錄自社會道德省思-第三十二章木源道德省思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愛惜五穀
以前,有一個大財主家財萬貫,每日每餐飯菜做很多,吃不完就倒到泔水缸裡,久而久之,被灶神爺告到了玉皇大帝那裡。
玉帝一聽非常震怒,就下令天兵天將在第二天的午時三刻,下凡到這財主家做實地調查,如果情況屬實,一定嚴懲不貸。
觀音菩薩聽到這個消息,想給這家人一個改過的機會,當晚就託夢給這財主家的兒媳婦,要她把倒在泔水缸裡的飯菜撈起來吃乾淨,不然她和她的家要遭滅頂之災。
這兒媳婦睡到半夜一下子驚醒了,醒來清楚記得觀音菩薩所說的話。想起平常生活中自已奢侈的行為,她立即起床把泔水缸裡的飯菜撈得一粒米都不剩,把這些飯菜用清水淘洗乾淨,然後在鍋裡烘乾,用油炒了讓全家人連夜吃掉。
次日午時三刻,天氣忽然變得風雨大作,天兵天將來到她家廚房,在泔水缸裡連續撈了三次,也沒有撈著一粒米,只好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復命。
有了這一次教訓後,這家人便從此勤儉持家,不敢再浪費糧食了。
※ ※ ※
俗語云:穀是寶,汗是金。肯流汗努力者,終得財富;能珍惜五穀者,才是有福。人既然生活在世上,必須靠食物來維持生命,上天不忍萬民受饑挨餓,所以降賜種種的穀類,使人三餐溫飽,維持生命活力。可惜世人最易健忘,當饑餓痛苦時:知道禱告上天,祈求賜福,一旦溫飽之後,卻忘記了一切誓言,不但不能反恩圖報,卻是奢侈浪費,極盡靡爛之能事。
以目前世景來論,科技發達了,一切耕種及施肥等等都進步了很多,穀類豐收更是充滿倉庫,世人享受之餘,忘記了得來不易之賜福,往往將剩下的美味佳餚棄之不顧,毫無珍惜之心。世人何不想想,雖然科技進步帶來了社會繁榮,經濟富裕,但仍有許多嗷嗷待哺的貧苦無依之人,須要大家的援手和溫暖。既然吃不了那麼多的食物,大可節省那些金錢移作慈善救濟之用。一來珍惜穀物,可以惜福添福,二來行善立德,可以蔭祖裕後。這是益人益己之事,亦是回報上天之厚愛。
總而言之,舉頭三尺有神明,勿謂暗室而可欺,世人所作所為,夜遊神、監察神時時稽查記載,毫無遺漏。想得福報者,必先惜福,想要福祿永昌,尤須行善。人總要未雨綢繆,時時預為將來設想,才會減少很多無謂之痛苦。希望世人多多省察自己,好自為之!
摘錄自儒宗寶典第三卷-談:愛惜五穀
玉帝一聽非常震怒,就下令天兵天將在第二天的午時三刻,下凡到這財主家做實地調查,如果情況屬實,一定嚴懲不貸。
觀音菩薩聽到這個消息,想給這家人一個改過的機會,當晚就託夢給這財主家的兒媳婦,要她把倒在泔水缸裡的飯菜撈起來吃乾淨,不然她和她的家要遭滅頂之災。
這兒媳婦睡到半夜一下子驚醒了,醒來清楚記得觀音菩薩所說的話。想起平常生活中自已奢侈的行為,她立即起床把泔水缸裡的飯菜撈得一粒米都不剩,把這些飯菜用清水淘洗乾淨,然後在鍋裡烘乾,用油炒了讓全家人連夜吃掉。
次日午時三刻,天氣忽然變得風雨大作,天兵天將來到她家廚房,在泔水缸裡連續撈了三次,也沒有撈著一粒米,只好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復命。
有了這一次教訓後,這家人便從此勤儉持家,不敢再浪費糧食了。
※ ※ ※
俗語云:穀是寶,汗是金。肯流汗努力者,終得財富;能珍惜五穀者,才是有福。人既然生活在世上,必須靠食物來維持生命,上天不忍萬民受饑挨餓,所以降賜種種的穀類,使人三餐溫飽,維持生命活力。可惜世人最易健忘,當饑餓痛苦時:知道禱告上天,祈求賜福,一旦溫飽之後,卻忘記了一切誓言,不但不能反恩圖報,卻是奢侈浪費,極盡靡爛之能事。
以目前世景來論,科技發達了,一切耕種及施肥等等都進步了很多,穀類豐收更是充滿倉庫,世人享受之餘,忘記了得來不易之賜福,往往將剩下的美味佳餚棄之不顧,毫無珍惜之心。世人何不想想,雖然科技進步帶來了社會繁榮,經濟富裕,但仍有許多嗷嗷待哺的貧苦無依之人,須要大家的援手和溫暖。既然吃不了那麼多的食物,大可節省那些金錢移作慈善救濟之用。一來珍惜穀物,可以惜福添福,二來行善立德,可以蔭祖裕後。這是益人益己之事,亦是回報上天之厚愛。
總而言之,舉頭三尺有神明,勿謂暗室而可欺,世人所作所為,夜遊神、監察神時時稽查記載,毫無遺漏。想得福報者,必先惜福,想要福祿永昌,尤須行善。人總要未雨綢繆,時時預為將來設想,才會減少很多無謂之痛苦。希望世人多多省察自己,好自為之!
摘錄自儒宗寶典第三卷-談:愛惜五穀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妄念紛飛
羅山道閑禪師早年在福建的龜山出家,受過具足戒後,就到各地雲遊參學。有一天,羅山道閑禪師前去參訪石霜慶諸禪師。
「請問禪師,心念總是起滅不停,妄想紛飛,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治?」
石霜慶諸禪師說:「你應該將這些妄想雜念全都拋棄。」
羅山道閑禪師對於石霜慶諸禪師的回答,感到難以相契,便以同樣的問題,再去參謁巖頭全(大歲)禪師。
巖頭禪師向他開示說:「心念起時任它起,心念滅時任它滅,管它做什麼?」羅山道閑禪師一聽便有所領會,從此隨侍在巖頭全(大歲)禪師身邊參禪。
※ ※ ※
由於科技日新月異,世人的生活型態亦變得複雜多樣,不但每個人心思忙碌不休,連身體亦是疲憊不堪,故禪修靜坐不但可以讓身心安寧,又可在修行上得到脫胎換骨的功效。
眾生若能每日撥一段時間用於靜坐,大約一年左右,就能真正明白修行的實相。初學者可於每日定時靜坐,設法坐二十分或三十分鐘,然後漸次增長到一個小時。若時間允許的話,可一天安排兩次靜坐的時間,早晨一小時,晚上一小時。規律的靜坐,即使只有三十分鐘,也比有時一坐一個鐘頭,然後數日停止不坐,要來得重要,故有恆與毅力是修習靜坐必備的特點。
初習靜坐者會發現,只要一靜下來,念頭即起伏不定,一念接一念,持續不止。有人誤解念頭升起時就要用盡一切方法將念頭壓制,直至達到無念境界方成功,其實,此種作法會適得其反,因為壓制的結果最後會造成大反彈。因此,靜坐時可將注意力放在觀察呼吸上開始(不是想像,也不要刻意調節呼吸,只是單純觀察。)觀察氣息進來、氣息出去;氣息是涼的、氣息是溫的;氣息是長的,氣息是短的;氣息從左鼻孔進來;氣息從右鼻孔出去。當覺得念頭出現,不管其好壞,知其為妄念,而仍專注於氣息之出入。
初習靜坐者切忌以期待的心態,希望靜坐中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或可以得到身體靈動、得到神通,因為這些都是走火入魔的最佳媒介。
剛開始觀察呼吸時,你會發現到,這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因為只觀察了幾次呼吸,你的心就跑掉了。「你的心不斷地打妄想,不斷地跑掉。」當你將注意力再拉回到呼吸上,沒多久你的心卻又跑到其它地方去了。這些過程都是正常現象,故只要接受你的心跑掉的事實就好。如此持續一週,你的心就會逐漸地平靜下來。
你觀察呼吸之後,同時你也會開始觀察到你的心,你會注意到心就只是在兩個範圍之間打轉:過去和未來,「過去發生了這個、那個」、「未來我想要做這個、那個」,你的心就是無法安分在當下。接著,你會觀察到另一個實相:不論你的心是在過去或是在未來遊盪,只有兩種念頭會不斷地出現,不是愉悅的就是不愉悅的。你觀察到:「喔!一個愉悅的念頭生起了。」「喔!太棒了,過去這樣子發生,是如此地好,實在太美妙了,我喜歡它。」或是「我想要它能夠這樣發生,因為我喜歡這個,這真的很棒!」這就是對喜愛產生了反應,並且非常迅速地變成貪愛,接著就變成了執取。
當不愉悅的念頭生起時,你觀察到:「喔!不愉悅,不好,我不喜歡它。」瞋恨,厭惡就產生了。於是你的心就在這貪愛、瞋恨、貪愛、瞋恨之間不斷地流轉,而無法擺脫憂悲惱苦與煩惱的束縛。
摘錄自在家修行法要-第十七節 禪修靜坐的重要性(一)
「請問禪師,心念總是起滅不停,妄想紛飛,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治?」
石霜慶諸禪師說:「你應該將這些妄想雜念全都拋棄。」
羅山道閑禪師對於石霜慶諸禪師的回答,感到難以相契,便以同樣的問題,再去參謁巖頭全(大歲)禪師。
巖頭禪師向他開示說:「心念起時任它起,心念滅時任它滅,管它做什麼?」羅山道閑禪師一聽便有所領會,從此隨侍在巖頭全(大歲)禪師身邊參禪。
※ ※ ※
由於科技日新月異,世人的生活型態亦變得複雜多樣,不但每個人心思忙碌不休,連身體亦是疲憊不堪,故禪修靜坐不但可以讓身心安寧,又可在修行上得到脫胎換骨的功效。
眾生若能每日撥一段時間用於靜坐,大約一年左右,就能真正明白修行的實相。初學者可於每日定時靜坐,設法坐二十分或三十分鐘,然後漸次增長到一個小時。若時間允許的話,可一天安排兩次靜坐的時間,早晨一小時,晚上一小時。規律的靜坐,即使只有三十分鐘,也比有時一坐一個鐘頭,然後數日停止不坐,要來得重要,故有恆與毅力是修習靜坐必備的特點。
初習靜坐者會發現,只要一靜下來,念頭即起伏不定,一念接一念,持續不止。有人誤解念頭升起時就要用盡一切方法將念頭壓制,直至達到無念境界方成功,其實,此種作法會適得其反,因為壓制的結果最後會造成大反彈。因此,靜坐時可將注意力放在觀察呼吸上開始(不是想像,也不要刻意調節呼吸,只是單純觀察。)觀察氣息進來、氣息出去;氣息是涼的、氣息是溫的;氣息是長的,氣息是短的;氣息從左鼻孔進來;氣息從右鼻孔出去。當覺得念頭出現,不管其好壞,知其為妄念,而仍專注於氣息之出入。
初習靜坐者切忌以期待的心態,希望靜坐中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或可以得到身體靈動、得到神通,因為這些都是走火入魔的最佳媒介。
剛開始觀察呼吸時,你會發現到,這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因為只觀察了幾次呼吸,你的心就跑掉了。「你的心不斷地打妄想,不斷地跑掉。」當你將注意力再拉回到呼吸上,沒多久你的心卻又跑到其它地方去了。這些過程都是正常現象,故只要接受你的心跑掉的事實就好。如此持續一週,你的心就會逐漸地平靜下來。
你觀察呼吸之後,同時你也會開始觀察到你的心,你會注意到心就只是在兩個範圍之間打轉:過去和未來,「過去發生了這個、那個」、「未來我想要做這個、那個」,你的心就是無法安分在當下。接著,你會觀察到另一個實相:不論你的心是在過去或是在未來遊盪,只有兩種念頭會不斷地出現,不是愉悅的就是不愉悅的。你觀察到:「喔!一個愉悅的念頭生起了。」「喔!太棒了,過去這樣子發生,是如此地好,實在太美妙了,我喜歡它。」或是「我想要它能夠這樣發生,因為我喜歡這個,這真的很棒!」這就是對喜愛產生了反應,並且非常迅速地變成貪愛,接著就變成了執取。
當不愉悅的念頭生起時,你觀察到:「喔!不愉悅,不好,我不喜歡它。」瞋恨,厭惡就產生了。於是你的心就在這貪愛、瞋恨、貪愛、瞋恨之間不斷地流轉,而無法擺脫憂悲惱苦與煩惱的束縛。
摘錄自在家修行法要-第十七節 禪修靜坐的重要性(一)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不彰人之短
在「神行」中——
我對無常大鬼很好奇,也有些許疑惑想問,於是我說:
「可以隨行?」
「請便!」他無可無不可。
二道光「神行」甚速,光燦燦的。
我問:
「修行頗有見地的人,那有不能用語言文字教訓他人的道理?」
無常大鬼答:
「語言文字可以發表自己見地,但儘量不彰顯別人的弱點。」
「這無法匡正他人?」
「潛移默化。」無常大鬼答。
「這方法是?」我問。
「言教不如身教,隱惡揚善,行不言教。」無常大鬼說:「世人喜常以為自己才是聰明才智第一,往往用語言文字,去教訓他人,去捉弄他人,去折騰他人,去撕破他人,自以為就是去維護了真理原則。其實往往欺侮了他人到不堪的地步,這是自我優越感,是我執,是瞋心。」
「請舉一例!以教我等!」
「舜。」
「舜何為也?」
無常大鬼說:
「舜是純孝,對於侮辱他的人,匿其過而不說。凡事禮讓,且反而稱讚他人,也就是用身教來潛移默化自己的後母及弟弟。並沒有用自己孝順去顯示別人的惡意,見人有過,且涵容而掩護之。」
「這太難了?」我說。
「難行能行,這才是行者。」
「如果直指他人過失又如何?」
「發一言,寫一字,念念為眾生,尚不算大過。但欺陵、怨恨、佔取、鬥爭、排斥、揚惡、隱善……。彰顯自己行者的氣度狹小,沒有寬宏的度量,修行到如此,就是阿修羅。反而不能感動人,旁人未免不平。」
我默默無語,總算有一點明白了。
摘錄自忘憂國的神行-無常大鬼之四
我對無常大鬼很好奇,也有些許疑惑想問,於是我說:
「可以隨行?」
「請便!」他無可無不可。
二道光「神行」甚速,光燦燦的。
我問:
「修行頗有見地的人,那有不能用語言文字教訓他人的道理?」
無常大鬼答:
「語言文字可以發表自己見地,但儘量不彰顯別人的弱點。」
「這無法匡正他人?」
「潛移默化。」無常大鬼答。
「這方法是?」我問。
「言教不如身教,隱惡揚善,行不言教。」無常大鬼說:「世人喜常以為自己才是聰明才智第一,往往用語言文字,去教訓他人,去捉弄他人,去折騰他人,去撕破他人,自以為就是去維護了真理原則。其實往往欺侮了他人到不堪的地步,這是自我優越感,是我執,是瞋心。」
「請舉一例!以教我等!」
「舜。」
「舜何為也?」
無常大鬼說:
「舜是純孝,對於侮辱他的人,匿其過而不說。凡事禮讓,且反而稱讚他人,也就是用身教來潛移默化自己的後母及弟弟。並沒有用自己孝順去顯示別人的惡意,見人有過,且涵容而掩護之。」
「這太難了?」我說。
「難行能行,這才是行者。」
「如果直指他人過失又如何?」
「發一言,寫一字,念念為眾生,尚不算大過。但欺陵、怨恨、佔取、鬥爭、排斥、揚惡、隱善……。彰顯自己行者的氣度狹小,沒有寬宏的度量,修行到如此,就是阿修羅。反而不能感動人,旁人未免不平。」
我默默無語,總算有一點明白了。
摘錄自忘憂國的神行-無常大鬼之四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駭。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駭」指壞人處處風光,財富不盡;好人卻不得好死,沒有善終。
清順治年間,順義縣有一富戶姓貢,家中財產頗豐,中年時生得一子名貢慶有。這時,貢家的一位傭人也生了個兒子叫李福,在傭人的請求下,貢家允許李福陪同貢慶有跟隨同一位老先生讀書。
兩個孩子十四歲時,李福在一天夜裏夢中看見天門大開,有兩位神人降臨院落中,一神人指著貢慶有說:「他怎麼樣?」
另一神人說:「他是全福之人,十七歲中秀才,十九歲中舉人,官位二品,一世榮華富貴。」
神人又指著問李福一生將怎樣,另一神人說:「他是苦命人,一生功名無份。」說完兩位神人就升天而去,天門關閉。
李福醒來後很納悶,將此夢告訴了父母朋友。
李福始終留心著貢慶有的境遇,在十七歲那年,貢慶有果真中了秀才,而李福這時已經不讀書了,開始在家種地。貢慶有為人既刻薄又暴戾,可謂作惡多端,可他自中秀才後,仕途順暢,後來真的官至二品,做官後更是貪贓枉法,殘害百姓。
李福認為貢慶有這樣一個惡人必得惡報,但貢慶有一直活到七十多歲,財勢俱全,人丁興旺,而且還預知了自己的死期。
很多人自此認為做惡後不會得到報應,從而對因果報應之理產生疑惑。李福就是這樣,他心中也頗為不平,想到陰間看個究竟。
就在貢慶有去世的當天,李福也死了來到地府。
李福發現貢慶有在陰間居然還受到了禮遇,於是更加憤憤不平,隨即將自己的疑惑訴於冥王,冥王命判官打開一簿子看,只見上面記錄著貢慶有的生死善惡。
冥王說:「他前世做了很多大善事,這世做惡將以前積的德損耗了不少,但還有很多,下一世還將享福,不過沒這一世大了。至於他作惡的事,那是還沒到要報應的時候。」並告訴李福,說李福前世因為沒行善積德,所以這世本應該受苦,但因為這世一心行善積德了,所以衣食無缺,已經不錯了,等到再轉生就享福了。
冥王特意允許李福跟隨貢慶有轉生,只見貢慶有轉生到了一富貴之家中,李福自己則轉生到了一中等人家。貢慶有長大後當了縣令,仍舊殘害百姓,貪贓枉法,陷害良善,他曾酷刑迫供挖去了人的雙眼,在另一案子中還剁去了人的雙腿。七十歲時暴病而亡。
李福這一世依舊行善積德,而且開始努力修行,在貢慶有死後,他已經可以元神出竅去陰間一看究竟了。只見貢慶有在陰間受到了審判,簿子記錄著貢慶有的福德已經全部享受殆盡,他在當官時挖人雙目,剁人雙腳這些事已經沒有什麼福德可以抵償,必須以身還債,於是被罰轉生到一貧苦人家,雙目失明,雙腳殘廢,整日在大街上乞討,苦不堪言。
李福看見了貢慶有這三世果報,更加發奮的修行,希望自己可以早日超脫輪回之苦。
※ ※ ※
行善者昌,為惡者兇。為千古定律,以社會現態觀之,許多為惡不絕者,偏又逍遙無疾,見者怨造化不公,此皆未能洞悉,「夙世」因緣關係。因果不空,乃宇宙之定律,時間一到報應炯然現前,絲毫不爽,可嘆世人無明,不識因果,甘冒風險,以致造惡遍滿山谷,以為無報,實乃謬也。
俗曰:「做惡之人有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減,而日有所損。」做惡之人,不是不報,是時機未到。有人看到做惡之人住洋房、開名車、穿名牌衣服……等。行善之人卻被人欺侮,還很潦倒,直認為行善是錯的,因行善之人還得吃苦,故而個個總是心狠手辣,只顧自身利益,不問他人死活,致而讓甚多善良之輩,遭受苦難,而其卻引以為樂,此乃大錯!若是因果無報,則天地必有私焉!
世之人不曉「天道好還」之深理,只謂某人行善卻橫死;某人做惡卻樂消遙,此是何理?殊不知善人之所以不得善終而遭意外橫死,乃前世殺業過重之關,故身雖行善有抵消部份之業,但尚不足以抵消死劫,故而遭遇橫禍、遇難身亡也。相對的,為惡之人之所以仍舊逍遙享樂,乃前世餘福之未享盡,等其惡貫滿盈、福報享盡之時,其報應就會顯現了。
故世之修者當努力行善,雖一時晦運當頭,善德久積,必定福臻。
轉載
清順治年間,順義縣有一富戶姓貢,家中財產頗豐,中年時生得一子名貢慶有。這時,貢家的一位傭人也生了個兒子叫李福,在傭人的請求下,貢家允許李福陪同貢慶有跟隨同一位老先生讀書。
兩個孩子十四歲時,李福在一天夜裏夢中看見天門大開,有兩位神人降臨院落中,一神人指著貢慶有說:「他怎麼樣?」
另一神人說:「他是全福之人,十七歲中秀才,十九歲中舉人,官位二品,一世榮華富貴。」
神人又指著問李福一生將怎樣,另一神人說:「他是苦命人,一生功名無份。」說完兩位神人就升天而去,天門關閉。
李福醒來後很納悶,將此夢告訴了父母朋友。
李福始終留心著貢慶有的境遇,在十七歲那年,貢慶有果真中了秀才,而李福這時已經不讀書了,開始在家種地。貢慶有為人既刻薄又暴戾,可謂作惡多端,可他自中秀才後,仕途順暢,後來真的官至二品,做官後更是貪贓枉法,殘害百姓。
李福認為貢慶有這樣一個惡人必得惡報,但貢慶有一直活到七十多歲,財勢俱全,人丁興旺,而且還預知了自己的死期。
很多人自此認為做惡後不會得到報應,從而對因果報應之理產生疑惑。李福就是這樣,他心中也頗為不平,想到陰間看個究竟。
就在貢慶有去世的當天,李福也死了來到地府。
李福發現貢慶有在陰間居然還受到了禮遇,於是更加憤憤不平,隨即將自己的疑惑訴於冥王,冥王命判官打開一簿子看,只見上面記錄著貢慶有的生死善惡。
冥王說:「他前世做了很多大善事,這世做惡將以前積的德損耗了不少,但還有很多,下一世還將享福,不過沒這一世大了。至於他作惡的事,那是還沒到要報應的時候。」並告訴李福,說李福前世因為沒行善積德,所以這世本應該受苦,但因為這世一心行善積德了,所以衣食無缺,已經不錯了,等到再轉生就享福了。
冥王特意允許李福跟隨貢慶有轉生,只見貢慶有轉生到了一富貴之家中,李福自己則轉生到了一中等人家。貢慶有長大後當了縣令,仍舊殘害百姓,貪贓枉法,陷害良善,他曾酷刑迫供挖去了人的雙眼,在另一案子中還剁去了人的雙腿。七十歲時暴病而亡。
李福這一世依舊行善積德,而且開始努力修行,在貢慶有死後,他已經可以元神出竅去陰間一看究竟了。只見貢慶有在陰間受到了審判,簿子記錄著貢慶有的福德已經全部享受殆盡,他在當官時挖人雙目,剁人雙腳這些事已經沒有什麼福德可以抵償,必須以身還債,於是被罰轉生到一貧苦人家,雙目失明,雙腳殘廢,整日在大街上乞討,苦不堪言。
李福看見了貢慶有這三世果報,更加發奮的修行,希望自己可以早日超脫輪回之苦。
※ ※ ※
行善者昌,為惡者兇。為千古定律,以社會現態觀之,許多為惡不絕者,偏又逍遙無疾,見者怨造化不公,此皆未能洞悉,「夙世」因緣關係。因果不空,乃宇宙之定律,時間一到報應炯然現前,絲毫不爽,可嘆世人無明,不識因果,甘冒風險,以致造惡遍滿山谷,以為無報,實乃謬也。
俗曰:「做惡之人有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減,而日有所損。」做惡之人,不是不報,是時機未到。有人看到做惡之人住洋房、開名車、穿名牌衣服……等。行善之人卻被人欺侮,還很潦倒,直認為行善是錯的,因行善之人還得吃苦,故而個個總是心狠手辣,只顧自身利益,不問他人死活,致而讓甚多善良之輩,遭受苦難,而其卻引以為樂,此乃大錯!若是因果無報,則天地必有私焉!
世之人不曉「天道好還」之深理,只謂某人行善卻橫死;某人做惡卻樂消遙,此是何理?殊不知善人之所以不得善終而遭意外橫死,乃前世殺業過重之關,故身雖行善有抵消部份之業,但尚不足以抵消死劫,故而遭遇橫禍、遇難身亡也。相對的,為惡之人之所以仍舊逍遙享樂,乃前世餘福之未享盡,等其惡貫滿盈、福報享盡之時,其報應就會顯現了。
故世之修者當努力行善,雖一時晦運當頭,善德久積,必定福臻。
轉載
臨終的慨嘆
過去,有個人受過別人的救命之恩。後來,被救的人富貴起來,而救人的人的子孫後代卻日趨敗落,生計蕭條。
這位富貴人對恩人的後代極其冷漠,情同素不相識的過路人。不久,這位富貴人得了一場大病。
有一天夜晚,他剛要舉杯服藥,恍惚間有人递到他手裏兩封信,信封且不曾封口。
他抽出信函一看,竟是當年他在危難時親筆寫給恩人的求救信。
他又驚恐、又悔愧,一失神,手中的藥杯落到了地上,摔了個粉碎。
富貴人長嘆一聲,說道:「我死得晚了,太晚了!」
當天夜裏,他便斷氣。
※ ※ ※
人生在世,惟有「死亡」才能真正讓世人明白在生之時:所有執著的追求、辛苦的財富累積、錙銖計較的爭鬥,都是過眼雲煙、身外之物,正如滄海桑田一般。
每一個人終需面對死亡,有的人瀟灑以對,有者含冤抱憾,有者歹戲拖棚,有者蒼促謝幕,在面對死亡前,一般人皆會面對驚慌失措,恐懼不安,難以接受,怨天尤人到最後被迫接受,被迫懺悔之過程。
一個人在死亡過程中,靈魂會重新編製恐懼的鏡頭,或是可怕的景象,抑或祥和的畫面,此過程乃是取決於這個人在生之時的靈魂層次決定。世人若知曉此理,就會懂得如何贖回前愆、如何說善言、做道德事、豁達過生活,並作如是觀。
曾子云:「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面對良心、道德之譴責,乃是最痛苦不過之懲處,故人生在世,平日就應常常做到安心、靜心、廣行功善積德,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內不愧於心。
面臨臨終前,若能注意下列步驟,就可減少靈魂在陰界產生恐懼意識所帶來之痛苦:
一、真誠懺悔:要從內心真誠懺一生中所做過之錯事,而且愈詳盡愈好,若有負於人,則要盡力彌補,並讓其知曉,或是做善功回報。
二、找回童心:亦即盡己所能、回憶一切美好的事物,即是讓己身心情能輕鬆詳和,因為這種方式可以形成一種祝福力,增添靈魂能量。
三、消除怨恨:人之怨恨往往就像一種如中鴆毒的靈魂,設定如果一個人怨恨填胸臆的辭世,他就會進入下一個空間,而在那裡,他會發現人人都有著和他一樣,甚至更深的滿腔怨恨與仇恨(如阿修羅界)。
故世人可將心中的怨恨向師父、道友、神父、上師、親朋吐訴,不要壓抑在內心深處,因為傾訴出來之後,壓迫感就會得到紓解,當然最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在生之時能修持心性,提昇境界,未來就可避免那些痛苦之歷程也。
摘錄自自然之道-第十四章 面對死亡
這位富貴人對恩人的後代極其冷漠,情同素不相識的過路人。不久,這位富貴人得了一場大病。
有一天夜晚,他剛要舉杯服藥,恍惚間有人递到他手裏兩封信,信封且不曾封口。
他抽出信函一看,竟是當年他在危難時親筆寫給恩人的求救信。
他又驚恐、又悔愧,一失神,手中的藥杯落到了地上,摔了個粉碎。
富貴人長嘆一聲,說道:「我死得晚了,太晚了!」
當天夜裏,他便斷氣。
※ ※ ※
人生在世,惟有「死亡」才能真正讓世人明白在生之時:所有執著的追求、辛苦的財富累積、錙銖計較的爭鬥,都是過眼雲煙、身外之物,正如滄海桑田一般。
每一個人終需面對死亡,有的人瀟灑以對,有者含冤抱憾,有者歹戲拖棚,有者蒼促謝幕,在面對死亡前,一般人皆會面對驚慌失措,恐懼不安,難以接受,怨天尤人到最後被迫接受,被迫懺悔之過程。
一個人在死亡過程中,靈魂會重新編製恐懼的鏡頭,或是可怕的景象,抑或祥和的畫面,此過程乃是取決於這個人在生之時的靈魂層次決定。世人若知曉此理,就會懂得如何贖回前愆、如何說善言、做道德事、豁達過生活,並作如是觀。
曾子云:「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面對良心、道德之譴責,乃是最痛苦不過之懲處,故人生在世,平日就應常常做到安心、靜心、廣行功善積德,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內不愧於心。
面臨臨終前,若能注意下列步驟,就可減少靈魂在陰界產生恐懼意識所帶來之痛苦:
一、真誠懺悔:要從內心真誠懺一生中所做過之錯事,而且愈詳盡愈好,若有負於人,則要盡力彌補,並讓其知曉,或是做善功回報。
二、找回童心:亦即盡己所能、回憶一切美好的事物,即是讓己身心情能輕鬆詳和,因為這種方式可以形成一種祝福力,增添靈魂能量。
三、消除怨恨:人之怨恨往往就像一種如中鴆毒的靈魂,設定如果一個人怨恨填胸臆的辭世,他就會進入下一個空間,而在那裡,他會發現人人都有著和他一樣,甚至更深的滿腔怨恨與仇恨(如阿修羅界)。
故世人可將心中的怨恨向師父、道友、神父、上師、親朋吐訴,不要壓抑在內心深處,因為傾訴出來之後,壓迫感就會得到紓解,當然最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在生之時能修持心性,提昇境界,未來就可避免那些痛苦之歷程也。
摘錄自自然之道-第十四章 面對死亡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神棍
過去曾經有位比丘,在寺院犯了重戒,因此被趕出寺院,不但如此,所有信眾全部擯棄這位比丘,令比丘懊惱異常,走投無路。
正當比丘一路悲嘆哭泣而走的時候。
有一鬼,此鬼也是犯了戒,被四天王天的多聞天王趕了出去,鬼在疾行,看見了哭泣的比丘。
鬼問比丘:「何事哭泣?」
比丘回答:
「我是在寺院犯了重戒,被寺院趕了出來,同時,信眾也排斥我,我的一切供養全沒有了,原有的全失去,如今,身無分文,而且惡名流佈,無處可以容身。」
鬼說:
「我是大力鬼,能神行,我可以幫助你惡名聲消失掉,並且得到好名聲,重新得到大供養的。」
「如何做?」比丘問。
鬼說:
「你可站在我的左肩上,我讓你在虛空神行,等於空中行走,人們肉眼,只見你在空中飛行,而看不到我,顯示了你的道行,因此,你的名聲必然恢復,又能得到眾生的供養,但供養我們彼此分用。」
比丘說:「行!」
於是,大力鬼就扛著該比丘,先到寺院上空繞了一大圈,讓眾僧人目瞪口呆。咄咄稱奇!
又到城鎮上空,神行來,神行去,在上空行走,如走平地一般。此時人們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人人爭先恐後,都跑出戶外,看比丘在虛空中繞,人人驚奇異常。
眾生認定:
比丘沒有犯重戒。
比丘是得道聖人。
比丘完全被冤枉了。
城鎮的信眾反而異口同聲,責怪寺院僧眾,說他們錯怪了好比丘。
信眾恭迎比丘回寺,住寺中,得尊貴之位,同時供養如山如海的湧至,比平常的供養多出很多倍。
這位比丘很高興,他沒有忘記誓言,將所得的供養之物,一半先供養大力鬼。大力鬼欣喜異常,比丘與大力鬼通力合作無間。
一直到有一天。
天上原有六齋日:
初八及二十三日是「監察神日」。
十四及三十日是「太子日」。
初一及十五日是「四天王日」。
大力鬼疏忽了是十五日,又扛起了比丘,在虛空中神行自若,正值是毘沙門天王巡遊,大力鬼一見主人巡行,大感驚佈,嚇得屁滾尿流,馬上把肩上的比丘拋棄,急急奮力逃遁他去,連頭也不敢回。
這位比丘原本快快樂樂的在虛空自在,突然大力鬼拋下他,他來不及應變,因此從空中墮落地下,地下有塊大石,比丘應聲,頭殼破碎,身子也爛了,一剎那死於非命,一條魂神馬上墮入三途惡道之中,受輪迴去了。
※ ※ ※
當今社會宗教氾濫不堪,素質參差不齊,有者著書勸化人心向善,有的卻假借神佛之名斂財騙色。社會上因有「神棍」此敗類人物,而影響了人們對宗教信仰的寄託,甚至產生了懷疑與恐懼。
入門修道,多者數十年皆未能通達智慧,一般入門修行人,常有依止神通力來求取修行印証,這可是錯誤,需知智者是靈心通達,由心性著手,修持非是著重在神通力,因神通力非是真修行徑,易受魔所依附,修道人若稍有不注意,就會自性迷亂受魔所制矣。
聖門教化是將實義直指人心、人性,針對基本人倫綱常、四維八德先作基本克守修持功課,若這基本的行持修行都難能克守,那自性偏離,又何能從何種神通力來修練印証本性証覺呢?為人者應對自己所作所為負起責任,千萬不可假冒神佛之名亂作一番,成為害群之馬,冒瀆了神聖高超的威嚴與風範,如此同時破壞了整體宗教的意義與精神,其後果可想而知。希望道中修行人能夠體悟,不能一再執迷。
轉載
正當比丘一路悲嘆哭泣而走的時候。
有一鬼,此鬼也是犯了戒,被四天王天的多聞天王趕了出去,鬼在疾行,看見了哭泣的比丘。
鬼問比丘:「何事哭泣?」
比丘回答:
「我是在寺院犯了重戒,被寺院趕了出來,同時,信眾也排斥我,我的一切供養全沒有了,原有的全失去,如今,身無分文,而且惡名流佈,無處可以容身。」
鬼說:
「我是大力鬼,能神行,我可以幫助你惡名聲消失掉,並且得到好名聲,重新得到大供養的。」
「如何做?」比丘問。
鬼說:
「你可站在我的左肩上,我讓你在虛空神行,等於空中行走,人們肉眼,只見你在空中飛行,而看不到我,顯示了你的道行,因此,你的名聲必然恢復,又能得到眾生的供養,但供養我們彼此分用。」
比丘說:「行!」
於是,大力鬼就扛著該比丘,先到寺院上空繞了一大圈,讓眾僧人目瞪口呆。咄咄稱奇!
又到城鎮上空,神行來,神行去,在上空行走,如走平地一般。此時人們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人人爭先恐後,都跑出戶外,看比丘在虛空中繞,人人驚奇異常。
眾生認定:
比丘沒有犯重戒。
比丘是得道聖人。
比丘完全被冤枉了。
城鎮的信眾反而異口同聲,責怪寺院僧眾,說他們錯怪了好比丘。
信眾恭迎比丘回寺,住寺中,得尊貴之位,同時供養如山如海的湧至,比平常的供養多出很多倍。
這位比丘很高興,他沒有忘記誓言,將所得的供養之物,一半先供養大力鬼。大力鬼欣喜異常,比丘與大力鬼通力合作無間。
一直到有一天。
天上原有六齋日:
初八及二十三日是「監察神日」。
十四及三十日是「太子日」。
初一及十五日是「四天王日」。
大力鬼疏忽了是十五日,又扛起了比丘,在虛空中神行自若,正值是毘沙門天王巡遊,大力鬼一見主人巡行,大感驚佈,嚇得屁滾尿流,馬上把肩上的比丘拋棄,急急奮力逃遁他去,連頭也不敢回。
這位比丘原本快快樂樂的在虛空自在,突然大力鬼拋下他,他來不及應變,因此從空中墮落地下,地下有塊大石,比丘應聲,頭殼破碎,身子也爛了,一剎那死於非命,一條魂神馬上墮入三途惡道之中,受輪迴去了。
※ ※ ※
當今社會宗教氾濫不堪,素質參差不齊,有者著書勸化人心向善,有的卻假借神佛之名斂財騙色。社會上因有「神棍」此敗類人物,而影響了人們對宗教信仰的寄託,甚至產生了懷疑與恐懼。
入門修道,多者數十年皆未能通達智慧,一般入門修行人,常有依止神通力來求取修行印証,這可是錯誤,需知智者是靈心通達,由心性著手,修持非是著重在神通力,因神通力非是真修行徑,易受魔所依附,修道人若稍有不注意,就會自性迷亂受魔所制矣。
聖門教化是將實義直指人心、人性,針對基本人倫綱常、四維八德先作基本克守修持功課,若這基本的行持修行都難能克守,那自性偏離,又何能從何種神通力來修練印証本性証覺呢?為人者應對自己所作所為負起責任,千萬不可假冒神佛之名亂作一番,成為害群之馬,冒瀆了神聖高超的威嚴與風範,如此同時破壞了整體宗教的意義與精神,其後果可想而知。希望道中修行人能夠體悟,不能一再執迷。
轉載
解砒霜的秘方
歙州人蔣紫垣,流落到獻縣,居住在程家莊。
他以行醫為業,又握有治療砒霜中毒的秘方,用這個秘方,可以百分之百地把中毒者救活。但是,蔣紫垣非常貪財,如果滿足不了他的欲望,他寧可眼看著中毒者死去。
一天,蔣紫垣突然得暴病死去。不久,就托夢於他的房東,他對房東說:「因為我特別貪財,已經耽誤死九條人命了。死者在陰間聯名告我,閻王爺判我九輩子服砒霜死。現在,將要把我押送到轉輪王那裏去投生。我因賄賂了押送的鬼卒,才得以來見你。請你收下我這個秘方。如果你能用它救活一個人,我將滅少一世的冤報。」
說罷,蔣紫垣痛哭流涕而去,嘴裏不住地說:「我後悔晚了,晚了!」
※ ※ ※
慳吝之危害,有損道德之本根,不得不慎也。然何謂「慳吝」?簡單的說,你有能力、有錢財,不能施予於他人,不能受惠於他人謂之。如此引伸出私欲之心,人一有私念,不只局限本身之功德,也會因而造下罪業也。
現今之世人,有些人有錢財,但是不能施助給貧苦之人,還有有些人本身有才能,但不願傳授或是教別人,怕他人一旦學會了,會比你還強,這是不對的,這就是藉詞的慳吝,甚至於民間有甚多之技藝,說什麼只傳子孫,不傳女兒或是他人,這就是所謂的慳吝,更顯得其渺小,無法受人所敬愛也。要能真正的付出,不論是在錢財或才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所以說,付出是真正的植福,福求何來?當然得不斷的自我付出,造就他人之疾苦,造就社會的福利,才是福來之源,否則他日,別人亦會因你之慳吝而不理你的。
真正的幸福,是在於能己身真正的付出,同達於社會齊平的聖境,才是正確的生活方針,求得真福也,盼世人能勉行之!
摘錄自心志歸向-第五十五章莫慳吝,致真福
他以行醫為業,又握有治療砒霜中毒的秘方,用這個秘方,可以百分之百地把中毒者救活。但是,蔣紫垣非常貪財,如果滿足不了他的欲望,他寧可眼看著中毒者死去。
一天,蔣紫垣突然得暴病死去。不久,就托夢於他的房東,他對房東說:「因為我特別貪財,已經耽誤死九條人命了。死者在陰間聯名告我,閻王爺判我九輩子服砒霜死。現在,將要把我押送到轉輪王那裏去投生。我因賄賂了押送的鬼卒,才得以來見你。請你收下我這個秘方。如果你能用它救活一個人,我將滅少一世的冤報。」
說罷,蔣紫垣痛哭流涕而去,嘴裏不住地說:「我後悔晚了,晚了!」
※ ※ ※
慳吝之危害,有損道德之本根,不得不慎也。然何謂「慳吝」?簡單的說,你有能力、有錢財,不能施予於他人,不能受惠於他人謂之。如此引伸出私欲之心,人一有私念,不只局限本身之功德,也會因而造下罪業也。
現今之世人,有些人有錢財,但是不能施助給貧苦之人,還有有些人本身有才能,但不願傳授或是教別人,怕他人一旦學會了,會比你還強,這是不對的,這就是藉詞的慳吝,甚至於民間有甚多之技藝,說什麼只傳子孫,不傳女兒或是他人,這就是所謂的慳吝,更顯得其渺小,無法受人所敬愛也。要能真正的付出,不論是在錢財或才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所以說,付出是真正的植福,福求何來?當然得不斷的自我付出,造就他人之疾苦,造就社會的福利,才是福來之源,否則他日,別人亦會因你之慳吝而不理你的。
真正的幸福,是在於能己身真正的付出,同達於社會齊平的聖境,才是正確的生活方針,求得真福也,盼世人能勉行之!
摘錄自心志歸向-第五十五章莫慳吝,致真福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忍辱水牛
久遠以前,有一隻與眾不同的水牛王,牠有著莊重的姿態,稟性仁慈善良,富於同情心,品高德重,因此有很多水牛,都紛紛前來歸附。
一日,水牛王與牠的眷屬來到一條河邊,在這地方有青翠的草可食用,並且地方寬廣,能有足夠的空間讓牠們行走,因此便在此安住下來。
河邊的另外一旁,住著一隻獼猴。這隻獼猴來到水牛住的地方,見到水牛王氣宇不凡,行止安詳,又有眾多眷屬,於是心懷嫉妒,對著水牛王破口大罵,並拿起地上的石頭朝著水牛王不停地丟,最後對水牛王說:「快點離開,這裡是我的範圍,你趕快帶著水牛們離開這裡。」
水牛王看到這情形,不但沒有以惡攻惡,心當中也沒有起一點瞋心,態度依然安詳自在,默然受之而不加以報復。
過了沒多久,另一群牛也來到此處,獼猴看見了一樣辱罵,並一把抓起地上的小石頭,擲向牠們,這群牛看到了水牛王寬大為懷的表現,心中生起尊敬之心,並且效倣水牛王忍辱的精神,也不對獼猴起瞋恨之心,只是安靜地離去。
不遠處,有一隻脫隊的小牛,正趕著要追上群牛,牠看到了這幕景象,因而當獼猴對牠毀罵並也以石礫丟打時,雖然心中懷恨,很想對這隻獼猴報復,但是心裡想:「前面的大牛們,遇到獼猴態度如此惡劣,卻忍心不動,亦不加以傷害對方,我身為小牛,應該跟大牛學習牠們的忍辱精神,不跟這隻惡獼猴一般見識。」於是小牛決定不理會獼猴,繼續趕路。
水牛王前行不久,經過一片樹林,一位遊居其中的樹神好奇地問水牛王:「我看到獼猴如此不講理,對你又罵又打,依你的力量,對付牠一定沒有問題,而你為什麼不還手,給牠一點教訓,反而默然不應呢?」
水牛王回答:「世間上所有事情皆有因果,獼猴對我謾罵,同樣也會對其他動物做出這樣的行為,等到惡因緣現前,牠的惡報就會現前,看到牠不識因果,而不斷造惡,對牠起慈悲心都恐有不及,怎麼忍心加害於牠?況且若我真的動手,依我力量如此大,一下子就將牠致命,那自己將來也會遭受惡報,所以忍辱才是對自己生命的最大保障。」
這隻水牛王即是釋迦牟尼佛修菩薩行時之化現,由於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中常行忍辱、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最後終能圓滿佛果。
※ ※ ※
世人就因為不知修,長遠陷入迷矇的道途之中,無以知返,由而可知蓄養度量就更顯得重要。有度量,才能有容,也才能步入修的境界。又度量亦是造福的大本,所謂:「量大福大,量小福小。」更修至如天地般,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廣量。
想跳脫迷途,心中必須開闊舒展,不爭長短,不爭是非,任何毀謗、辱罵,不與爭辯,不存怨恨心,不存退悔心,不招惹麻煩而擾亂心思,放下一切外在的雜事,以修為重,以蓄養為樂,以道為榮。
五濁(眾生濁、見濁、煩惱濁、命濁、劫濁)世界,煩惱處處,如不能包容一些事,就無法享清福。紅塵世界,如不能蓄養度量,就無法忍受大小俗事而自尋煩惱,何苦呢?人生不如意之事,轉眼成空,人生短暫,本無可爭,亦當無可怒者,何苦罣礙呢?更何況累劫輪迴,各人有各人該了之願,多照管自己的正事,拋開一切,安份守本。
蓄養度量是正本清源之道,也是遠離迷途的關鍵,當徹底的覺醒,才能有回歸本真的希望。
摘錄自迷途知返.思歸覺路-第二四章蓄養度量,不墜迷途
一日,水牛王與牠的眷屬來到一條河邊,在這地方有青翠的草可食用,並且地方寬廣,能有足夠的空間讓牠們行走,因此便在此安住下來。
河邊的另外一旁,住著一隻獼猴。這隻獼猴來到水牛住的地方,見到水牛王氣宇不凡,行止安詳,又有眾多眷屬,於是心懷嫉妒,對著水牛王破口大罵,並拿起地上的石頭朝著水牛王不停地丟,最後對水牛王說:「快點離開,這裡是我的範圍,你趕快帶著水牛們離開這裡。」
水牛王看到這情形,不但沒有以惡攻惡,心當中也沒有起一點瞋心,態度依然安詳自在,默然受之而不加以報復。
過了沒多久,另一群牛也來到此處,獼猴看見了一樣辱罵,並一把抓起地上的小石頭,擲向牠們,這群牛看到了水牛王寬大為懷的表現,心中生起尊敬之心,並且效倣水牛王忍辱的精神,也不對獼猴起瞋恨之心,只是安靜地離去。
不遠處,有一隻脫隊的小牛,正趕著要追上群牛,牠看到了這幕景象,因而當獼猴對牠毀罵並也以石礫丟打時,雖然心中懷恨,很想對這隻獼猴報復,但是心裡想:「前面的大牛們,遇到獼猴態度如此惡劣,卻忍心不動,亦不加以傷害對方,我身為小牛,應該跟大牛學習牠們的忍辱精神,不跟這隻惡獼猴一般見識。」於是小牛決定不理會獼猴,繼續趕路。
水牛王前行不久,經過一片樹林,一位遊居其中的樹神好奇地問水牛王:「我看到獼猴如此不講理,對你又罵又打,依你的力量,對付牠一定沒有問題,而你為什麼不還手,給牠一點教訓,反而默然不應呢?」
水牛王回答:「世間上所有事情皆有因果,獼猴對我謾罵,同樣也會對其他動物做出這樣的行為,等到惡因緣現前,牠的惡報就會現前,看到牠不識因果,而不斷造惡,對牠起慈悲心都恐有不及,怎麼忍心加害於牠?況且若我真的動手,依我力量如此大,一下子就將牠致命,那自己將來也會遭受惡報,所以忍辱才是對自己生命的最大保障。」
這隻水牛王即是釋迦牟尼佛修菩薩行時之化現,由於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中常行忍辱、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最後終能圓滿佛果。
※ ※ ※
世人就因為不知修,長遠陷入迷矇的道途之中,無以知返,由而可知蓄養度量就更顯得重要。有度量,才能有容,也才能步入修的境界。又度量亦是造福的大本,所謂:「量大福大,量小福小。」更修至如天地般,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廣量。
想跳脫迷途,心中必須開闊舒展,不爭長短,不爭是非,任何毀謗、辱罵,不與爭辯,不存怨恨心,不存退悔心,不招惹麻煩而擾亂心思,放下一切外在的雜事,以修為重,以蓄養為樂,以道為榮。
五濁(眾生濁、見濁、煩惱濁、命濁、劫濁)世界,煩惱處處,如不能包容一些事,就無法享清福。紅塵世界,如不能蓄養度量,就無法忍受大小俗事而自尋煩惱,何苦呢?人生不如意之事,轉眼成空,人生短暫,本無可爭,亦當無可怒者,何苦罣礙呢?更何況累劫輪迴,各人有各人該了之願,多照管自己的正事,拋開一切,安份守本。
蓄養度量是正本清源之道,也是遠離迷途的關鍵,當徹底的覺醒,才能有回歸本真的希望。
摘錄自迷途知返.思歸覺路-第二四章蓄養度量,不墜迷途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偽聖偽「賢」
有個書生在寺院讀書,正趕上和尚做法會。他看見和尚威嚴整肅,指揮號令,好像可以驅趕鬼神。
書生感嘆地說:「這麼說來,陰司敬重佛門,更勝於敬重儒家了。」
燈影朦朧中,有一老翁在旁邊說道:「要主宰天下大事,主要還得依靠聖賢。至於仙佛人等,只不過是以神道來彌補聖賢的不足罷了。所以說,陰司之敬重聖賢,是超出於敬重僧人之上的。但所敬重的是真聖真賢。如果是偽聖偽賢,即使在陽間無人察覺,無人揭露,但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觸犯天怒,其罪也在一般惡人之上。」
老翁接著說:「如今,像古代風俗淳樸的作風日漸稀少,奸偽狡詐之徒日漸增多。近四五百年以來,陰間拘押的犯人已是太多,冥司已經給這類人單開一座地獄了。那些佛、道之徒,不過是巧言令色地宣揚「福」、「罪」之說,用以誘騙別人的施舍罷了。社會上妄稱自己是真仙活佛的人,千萬人中也沒有一個;但儒家以聖賢君子自命的人,卻比比皆是!老百姓思想單純,可以被人愚惑;可上天的神明理智,就難以騙過了。」
老翁嘆息說:「所以,你看有些人活著的時候表面如道德君子,是何等受人尊敬,可他死後,地獄也得他去坐。因為他欺騙民心太過分了,連真正的聖賢也厭惡他們!」
書生大驚,問:「這地府的事,你怎麼會知道?」
彈指之間,老翁已不見蹤影。
※ ※ ※
夫,自天道造化宇宙以來,立天地人為三才。道之化育,有君子必有小人,有日月定有兩眼,有陰必有陽,有山川必有河流,有因必有果,有神定有鬼,有正定有邪,故君子與小人並立,一切之道,本相對論。
今談君子與小人,君子者,一向不走暗路,一心從善,做事不愧天地,不藉道欺瞞世間人,一向以正心來向善道。小人者,雖然表面信仰宗教,誠如君子,其實內心暗藏利刀,每施計害人,瞞天騙地,欺神弄鬼,詐世人之財色,可謂宗教之敗類,是社會的一大公害。
試看桃花、李花雖然外表鮮艷,光彩奪目動人,但是卻不及茂盛、蒼翠、長青之松柏來的堅貞。君子外表樸實平淡,不如香花之美艷,小人欲喜以花言巧語偽裝欺騙,表面如花之美,內藏陰險,但終久考瞼,偽善者必露出馬腳。善者雖一時遭受挫折,被惡人陷害,但真金不怕洪爐火,究竟善惡分明,終得明白一切,還其清白。
防人之心不可無,小人之計謀無所不計,在防不勝防中,應防小人心。俗云「積善之家慶有餘」,害人者終會害己,奉勸世人行功積德,善行是本,勿因一時挫折而埋怨,起疑不前,甚或背道而行自甘墜落,勉之。
摘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書生感嘆地說:「這麼說來,陰司敬重佛門,更勝於敬重儒家了。」
燈影朦朧中,有一老翁在旁邊說道:「要主宰天下大事,主要還得依靠聖賢。至於仙佛人等,只不過是以神道來彌補聖賢的不足罷了。所以說,陰司之敬重聖賢,是超出於敬重僧人之上的。但所敬重的是真聖真賢。如果是偽聖偽賢,即使在陽間無人察覺,無人揭露,但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觸犯天怒,其罪也在一般惡人之上。」
老翁接著說:「如今,像古代風俗淳樸的作風日漸稀少,奸偽狡詐之徒日漸增多。近四五百年以來,陰間拘押的犯人已是太多,冥司已經給這類人單開一座地獄了。那些佛、道之徒,不過是巧言令色地宣揚「福」、「罪」之說,用以誘騙別人的施舍罷了。社會上妄稱自己是真仙活佛的人,千萬人中也沒有一個;但儒家以聖賢君子自命的人,卻比比皆是!老百姓思想單純,可以被人愚惑;可上天的神明理智,就難以騙過了。」
老翁嘆息說:「所以,你看有些人活著的時候表面如道德君子,是何等受人尊敬,可他死後,地獄也得他去坐。因為他欺騙民心太過分了,連真正的聖賢也厭惡他們!」
書生大驚,問:「這地府的事,你怎麼會知道?」
彈指之間,老翁已不見蹤影。
※ ※ ※
夫,自天道造化宇宙以來,立天地人為三才。道之化育,有君子必有小人,有日月定有兩眼,有陰必有陽,有山川必有河流,有因必有果,有神定有鬼,有正定有邪,故君子與小人並立,一切之道,本相對論。
今談君子與小人,君子者,一向不走暗路,一心從善,做事不愧天地,不藉道欺瞞世間人,一向以正心來向善道。小人者,雖然表面信仰宗教,誠如君子,其實內心暗藏利刀,每施計害人,瞞天騙地,欺神弄鬼,詐世人之財色,可謂宗教之敗類,是社會的一大公害。
試看桃花、李花雖然外表鮮艷,光彩奪目動人,但是卻不及茂盛、蒼翠、長青之松柏來的堅貞。君子外表樸實平淡,不如香花之美艷,小人欲喜以花言巧語偽裝欺騙,表面如花之美,內藏陰險,但終久考瞼,偽善者必露出馬腳。善者雖一時遭受挫折,被惡人陷害,但真金不怕洪爐火,究竟善惡分明,終得明白一切,還其清白。
防人之心不可無,小人之計謀無所不計,在防不勝防中,應防小人心。俗云「積善之家慶有餘」,害人者終會害己,奉勸世人行功積德,善行是本,勿因一時挫折而埋怨,起疑不前,甚或背道而行自甘墜落,勉之。
摘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所謂的好壞,是由於心在起分別。
四祖道信禪師聽說有一位牛頭法融禪師,在牛頭山幽棲寺北巖下潛修禪觀,於是特地前往拜訪。
法融禪師看到原來是自己仰慕已久的道信禪師來訪,便禮請他開示法要。
道信禪師開示說:「所謂『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的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都自然具足,不離本心。一切的煩惱業障,本來就空寂虛無;一切的因果,都猶如夢幻。沒有三界可出離,也沒有菩提可思求。你應該任心自在,莫起貪瞋之念,不作諸善,不作諸惡。」
法融禪師問:「如果說一有造作,就離了本心,那麼境界起時,該如何對治?」
道信禪師說:「境界沒有好壞之分,所謂的好壞,是由於心在起分別。如果心不強加各種美醜、好壞、淨穢等等概念在境界上,那麼,各種虛妄的情緒、妄念,又從何而生呢?妄情既然不起,就能見到我們的本性真心,自然能隨心自在,毋須刻意再去做什麼對治了。」
兩人一番對談之後,道信禪師便將受自僧璨大師的頓教法門,傳付予牛頭法融。
※ ※ ※
修在鍊己心靈之清淨,由靜而淨。然人之心最是難以「平靜」,蓋無不礙於心之易起「差別」,心存差別則不平,不平則鳴、不平則心動矣,這也就是人們為什麼常會為一點細小之事而動不動就心生不滿、不悅、而就會大小聲(發脾氣),此人心之所以易妄、易動念、動氣不休,甚至於結怨或暴力相向之來者也。
何生差別?乃心受諸種種差別象之對立所影響,而引生私欲之爭求。差別即痛苦,痛苦即魔考,要解除痛苦,惟有要求己心能做到「見素與抱樸」,始能不產生差別對立。在天道奧義一書有多所列舉應如何才能見素與抱樸,且詮釋甚詳:如毋我-不要有我念,一有我念,便起他念,我他對立,則生私心,魔就乘隙而入。
同理(以下簡略):毋親-親疏對立,則生愛憎;毋老-老少對立,則生生死;毋遠-遠近對立,則生空間;毋早-早晚對立,則生時間;毋重-重輕對立,則生紛擾;毋高-高下對立,則生不平;毋強-強弱對立,則生爭持;毋大-大小對立,則生計較;毋尊-尊卑對立,則生貴賤;毋是-是非對立,則生罪惡;毋美-美醜對立,則生色慾等。又毋貪、毋溺、毋忿、毋喜、毋悲、毋惰、毋淫、毋感。列舉毋感-慾之由來,生理關係最大,故當注意感官,不可輕易受外感,有動於中,則魔乘隙而入矣。
以上略舉數項差別象之對立,致生私欲,由私欲而生爭求爭持,然心一生爭求爭持者,則其心苦矣,差別與爭求越大,那痛苦也相對越大。是以,修須鍊己心於「無差別象」之心境,所謂「無差別」-乃鍊己心於能把所見識到之任何景象都視若無睹、視而不以為差別。無差別則無對立,無對立則無爭求,無爭求就無痛苦之來;無差別,則心平靜而無波矣。所以道修者當時刻戒慎,不使心受差別象所影響,惟不使心生差別,才能讓己方寸真正平靜下來。
修在己心,惟心之能平靜,才能進入修之淨化領域;若心不靜,試問那要用什麼修?又如何使心清淨呢?恐難有所寸進。凡事本有公私真偽、正邪善惡、是非對錯,然一切道理是作為向學、作為準繩與遵循之依歸,非是要你執理而爭執,故切忌執理、執念於心而爭勝不已、而爭求不放,一著差別象,必生對立,那又豈不老陷在對錯是非圈陣內起爭求、爭執而沒完沒了呢?是故,人只要有所執理執念,必心生差別對立,此皆屬患心礙心結矣。況心生差別對立最影響身心情緒(易躁易暴而最敗壞人之品行),以致心結重重,有心結心礙者心不平衡矣。凡執念識重者,那整個人幾乎完全受自我意識所控制、所驅駛,惟己是人非而輕忽於人,則其心永存差別對立而固執,無以平靜,心有其苦受矣。
修之所虞慮者,當在乎於己心之是否能趨於平靜?故修之淨靈過程,應著重於能不斷「反求諸己」上勤下工夫,秉正誠以養慈悲心懷,養慈仁以摯誠。誠者,其心性已幾近真純而寡我;誠者,能寡私欲,念念為人著想而濟助於人,可謂幾乎不太為自己著想。處心為人而不為己者,其心微寡物我矣,則又有何私欲可擾心乎!心無內擾、無外亂,將可持心於「平靜」之心境。共勉之!
摘錄自修回真心(第一輯) 二二章 心無差別則心平
法融禪師看到原來是自己仰慕已久的道信禪師來訪,便禮請他開示法要。
道信禪師開示說:「所謂『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的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都自然具足,不離本心。一切的煩惱業障,本來就空寂虛無;一切的因果,都猶如夢幻。沒有三界可出離,也沒有菩提可思求。你應該任心自在,莫起貪瞋之念,不作諸善,不作諸惡。」
法融禪師問:「如果說一有造作,就離了本心,那麼境界起時,該如何對治?」
道信禪師說:「境界沒有好壞之分,所謂的好壞,是由於心在起分別。如果心不強加各種美醜、好壞、淨穢等等概念在境界上,那麼,各種虛妄的情緒、妄念,又從何而生呢?妄情既然不起,就能見到我們的本性真心,自然能隨心自在,毋須刻意再去做什麼對治了。」
兩人一番對談之後,道信禪師便將受自僧璨大師的頓教法門,傳付予牛頭法融。
※ ※ ※
修在鍊己心靈之清淨,由靜而淨。然人之心最是難以「平靜」,蓋無不礙於心之易起「差別」,心存差別則不平,不平則鳴、不平則心動矣,這也就是人們為什麼常會為一點細小之事而動不動就心生不滿、不悅、而就會大小聲(發脾氣),此人心之所以易妄、易動念、動氣不休,甚至於結怨或暴力相向之來者也。
何生差別?乃心受諸種種差別象之對立所影響,而引生私欲之爭求。差別即痛苦,痛苦即魔考,要解除痛苦,惟有要求己心能做到「見素與抱樸」,始能不產生差別對立。在天道奧義一書有多所列舉應如何才能見素與抱樸,且詮釋甚詳:如毋我-不要有我念,一有我念,便起他念,我他對立,則生私心,魔就乘隙而入。
同理(以下簡略):毋親-親疏對立,則生愛憎;毋老-老少對立,則生生死;毋遠-遠近對立,則生空間;毋早-早晚對立,則生時間;毋重-重輕對立,則生紛擾;毋高-高下對立,則生不平;毋強-強弱對立,則生爭持;毋大-大小對立,則生計較;毋尊-尊卑對立,則生貴賤;毋是-是非對立,則生罪惡;毋美-美醜對立,則生色慾等。又毋貪、毋溺、毋忿、毋喜、毋悲、毋惰、毋淫、毋感。列舉毋感-慾之由來,生理關係最大,故當注意感官,不可輕易受外感,有動於中,則魔乘隙而入矣。
以上略舉數項差別象之對立,致生私欲,由私欲而生爭求爭持,然心一生爭求爭持者,則其心苦矣,差別與爭求越大,那痛苦也相對越大。是以,修須鍊己心於「無差別象」之心境,所謂「無差別」-乃鍊己心於能把所見識到之任何景象都視若無睹、視而不以為差別。無差別則無對立,無對立則無爭求,無爭求就無痛苦之來;無差別,則心平靜而無波矣。所以道修者當時刻戒慎,不使心受差別象所影響,惟不使心生差別,才能讓己方寸真正平靜下來。
修在己心,惟心之能平靜,才能進入修之淨化領域;若心不靜,試問那要用什麼修?又如何使心清淨呢?恐難有所寸進。凡事本有公私真偽、正邪善惡、是非對錯,然一切道理是作為向學、作為準繩與遵循之依歸,非是要你執理而爭執,故切忌執理、執念於心而爭勝不已、而爭求不放,一著差別象,必生對立,那又豈不老陷在對錯是非圈陣內起爭求、爭執而沒完沒了呢?是故,人只要有所執理執念,必心生差別對立,此皆屬患心礙心結矣。況心生差別對立最影響身心情緒(易躁易暴而最敗壞人之品行),以致心結重重,有心結心礙者心不平衡矣。凡執念識重者,那整個人幾乎完全受自我意識所控制、所驅駛,惟己是人非而輕忽於人,則其心永存差別對立而固執,無以平靜,心有其苦受矣。
修之所虞慮者,當在乎於己心之是否能趨於平靜?故修之淨靈過程,應著重於能不斷「反求諸己」上勤下工夫,秉正誠以養慈悲心懷,養慈仁以摯誠。誠者,其心性已幾近真純而寡我;誠者,能寡私欲,念念為人著想而濟助於人,可謂幾乎不太為自己著想。處心為人而不為己者,其心微寡物我矣,則又有何私欲可擾心乎!心無內擾、無外亂,將可持心於「平靜」之心境。共勉之!
摘錄自修回真心(第一輯) 二二章 心無差別則心平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誤會的可怕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後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牠照顧孩子。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
第二天主人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打開房門一看,看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卻不見了。
狗站在主人身邊,滿口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後,主人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便急忙抱起孩子。
雖然孩子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卻有一隻死了的狼,口裡還咬著狗的肉。
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 ※ ※
眾生之思維千奇百怪,並且瞬息萬變,令人摸不著頭緒,導致人與人之間,互相猜疑、彼此忌諱,甚至於對於他人的善意總是誤解,造成自我障礙而錯怪他人之事件,層出不窮。
世間有許多衝突,皆因為誤解所造成,一句話的誤解,就能使原本的好友帶著心結過日子,心結若不打開,一輩子都將認為對方有錯,卻往往不知道原來錯的是自己,還愚昧的怪起別人,並且一怪就是好幾年,乃至幾十年,甚至於一輩子,這種心結,實在是可以避免的。聖哲云:當下所看見的事,都不一定是真的,何況眾生經常都是道聽塗說,或者是僅看到事情的一部份,就因此認定是自己所想的那樣,從來不予他人說明之機會,形成自己一路的誤解對方,而對方卻一直感到莫名奇妙,久而久之,也勢必於心中留下不悅的觀念,屆時,遭受到對方強烈反彈之時,恐怕還不知道是自己所造成的結果。
家人不睦,有者因疑惑所致;朋友難以和諧,有者亦因疑惑而來;工作同事不能祥和,亦有因疑惑所造成。可見疑惑之害、之可怕,本來好好的關係,就因疑惑之害而不自知,得須除去疑慮,大家才會和諧安祥,甚多關係就是被疑惑所引起的不幸,即可加以印證,故世人當時加警惕!得實事求是,不要不加印證就心生暗鬼而疑惑之,吾在此盼世人能細加了悟並勉行之。
轉載
他忙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牠照顧孩子。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
第二天主人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打開房門一看,看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卻不見了。
狗站在主人身邊,滿口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後,主人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便急忙抱起孩子。
雖然孩子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卻有一隻死了的狼,口裡還咬著狗的肉。
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 ※ ※
眾生之思維千奇百怪,並且瞬息萬變,令人摸不著頭緒,導致人與人之間,互相猜疑、彼此忌諱,甚至於對於他人的善意總是誤解,造成自我障礙而錯怪他人之事件,層出不窮。
世間有許多衝突,皆因為誤解所造成,一句話的誤解,就能使原本的好友帶著心結過日子,心結若不打開,一輩子都將認為對方有錯,卻往往不知道原來錯的是自己,還愚昧的怪起別人,並且一怪就是好幾年,乃至幾十年,甚至於一輩子,這種心結,實在是可以避免的。聖哲云:當下所看見的事,都不一定是真的,何況眾生經常都是道聽塗說,或者是僅看到事情的一部份,就因此認定是自己所想的那樣,從來不予他人說明之機會,形成自己一路的誤解對方,而對方卻一直感到莫名奇妙,久而久之,也勢必於心中留下不悅的觀念,屆時,遭受到對方強烈反彈之時,恐怕還不知道是自己所造成的結果。
家人不睦,有者因疑惑所致;朋友難以和諧,有者亦因疑惑而來;工作同事不能祥和,亦有因疑惑所造成。可見疑惑之害、之可怕,本來好好的關係,就因疑惑之害而不自知,得須除去疑慮,大家才會和諧安祥,甚多關係就是被疑惑所引起的不幸,即可加以印證,故世人當時加警惕!得實事求是,不要不加印證就心生暗鬼而疑惑之,吾在此盼世人能細加了悟並勉行之。
轉載
施比受更有福
有兄弟二人,雖然為同一父母所生,但是性情卻回然不同。
哥哥生得一身疏懶骨頭,好吃懶做,錙銖必較;弟弟卻勤快隨分,喜歡與人結緣。
有一天,兄弟倆一齊乘車出門辦事,不巧遇到天雨路滑,哥哥掌著韁繩狂飄,一時失去控制,兩兄弟墜落斷崖,失卻意氣風發的年少生命。
兄弟倆一縷幽魂,恍恍惚惚地來到了幽冥殿外,早有青面獠牙的獄卒等候在門口,一把提起兩兄弟,抓到閻羅王的面前。
閻羅王寒著一張鐵黑色的方臉,瞪著銅鈴般的大眼,撫尺拍得震天價響,大聲喝道:「你們兄弟二人上輩子做人,沒有做過什麼大好大惡的事情,下輩子還能夠保有人身,出生做人。判官!查查看,有那戶人家需要胎兒去投胎轉世的。」
「報告閻君!有趙謝兩戶人家分別擁有子嗣的因緣,只是出生趙家的人,長大之後要不斷的施與他人;投胎謝家的人,則一生都在接受別人的施捨。」文判官仔仔細細地翻閱著生死名簿,簿子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每個眾生的三世因緣果報。
「既然如此,你們兄弟就各自去投胎趙謝二家吧!」
哥哥一聽閻羅王的判決,心想:如果投胎到趙家,一生都要辛勤去賺錢行布拖,實在太奔波勞碌,不如接受別人的施與來得清閒舒服。主意打定,趕忙機伶跪到案前,磕頭如搗蒜說道:「閻羅王!一輩子要給人的人生太辛苦了,求您大發慈悲,讓我去投胎謝家,接受別人的施與吧!」
「那施捨給人的趙家,又該誰去投胎呢?」閻羅王著急地問。
敦厚篤實,站在一旁始終不發一語的弟弟,恭恭敬敬合十道:「閻羅王!讓我哥哥去謝家轉世,我願意做趙家的子弟,一生把財富佈施給他人,廣結善緣。」
閻羅王於是放下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兄弟兩人依照自己的業力,各自到趙謝兩家去出世為人。
弟弟因為發願施與人家,因此到門第高貴、財富雄厚的趙員外家投胎為獨生子,長得聰明伶俐,深得家裏上下人等的喜愛,最難得的是趙氏公子生就一副慈悲心腸,看到貧病孤寡的人,經常賑濟救護他們,凡有求助者,趙公子沒有不滿足他們的心,而趙員外一家,看到孩子如此樂善好施,也樂得以龐大的錢財隨喜佈施,因此趙公子慈悲喜舍的美名不脛而走。
一心企望接受別人施捨的哥哥卻投胎到家徒四壁、行乞為生的謝家,一輩子向人乞討殘羹剩飯,接受人世的施與和同情,也接受世人的鄙夷與侮蔑。
※ ※ ※
俗云:「施與受同樣有福,而施比受更有福也。」探究其理,是否有意?其實這裡頭深藏了甚深之禪理也,而今之社會此種之道德已漸趨沒落,使之社會漸次的趨向於冷漠,不得不加以深入研討也。
能施者,表示此人之心慈,表示此人之心悲,更表示此人有其仁心在也,見他人有苦有難,即能施予援手,以解他人之苦難。如果無施念之人,往往是受到私欲之束縛,受到私心的控制,無法伸展出己身所秉賦之慈悲心,而使得自己之心無法得到舒解,而內心沮喪,故可知能知施、能施者,其內心是舒坦的、其內心是快樂的、其內心可享其福也。不能施、不知施者,其內心永遠受縛、受阻而難以快樂光明也。
現今社會之人,因現實生活之利誘,都把此好施之心淹沒了,但雖爭得了甚多財富,終究還是痛苦的,無法快樂也,反而是那些無甚多財富而知施者,常生活在安然自在幸福的日子裡,盼世人能明而知行之,以求自己之真福。
摘錄自社會道德省思-第二十四章 好施道德省思
哥哥生得一身疏懶骨頭,好吃懶做,錙銖必較;弟弟卻勤快隨分,喜歡與人結緣。
有一天,兄弟倆一齊乘車出門辦事,不巧遇到天雨路滑,哥哥掌著韁繩狂飄,一時失去控制,兩兄弟墜落斷崖,失卻意氣風發的年少生命。
兄弟倆一縷幽魂,恍恍惚惚地來到了幽冥殿外,早有青面獠牙的獄卒等候在門口,一把提起兩兄弟,抓到閻羅王的面前。
閻羅王寒著一張鐵黑色的方臉,瞪著銅鈴般的大眼,撫尺拍得震天價響,大聲喝道:「你們兄弟二人上輩子做人,沒有做過什麼大好大惡的事情,下輩子還能夠保有人身,出生做人。判官!查查看,有那戶人家需要胎兒去投胎轉世的。」
「報告閻君!有趙謝兩戶人家分別擁有子嗣的因緣,只是出生趙家的人,長大之後要不斷的施與他人;投胎謝家的人,則一生都在接受別人的施捨。」文判官仔仔細細地翻閱著生死名簿,簿子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每個眾生的三世因緣果報。
「既然如此,你們兄弟就各自去投胎趙謝二家吧!」
哥哥一聽閻羅王的判決,心想:如果投胎到趙家,一生都要辛勤去賺錢行布拖,實在太奔波勞碌,不如接受別人的施與來得清閒舒服。主意打定,趕忙機伶跪到案前,磕頭如搗蒜說道:「閻羅王!一輩子要給人的人生太辛苦了,求您大發慈悲,讓我去投胎謝家,接受別人的施與吧!」
「那施捨給人的趙家,又該誰去投胎呢?」閻羅王著急地問。
敦厚篤實,站在一旁始終不發一語的弟弟,恭恭敬敬合十道:「閻羅王!讓我哥哥去謝家轉世,我願意做趙家的子弟,一生把財富佈施給他人,廣結善緣。」
閻羅王於是放下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兄弟兩人依照自己的業力,各自到趙謝兩家去出世為人。
弟弟因為發願施與人家,因此到門第高貴、財富雄厚的趙員外家投胎為獨生子,長得聰明伶俐,深得家裏上下人等的喜愛,最難得的是趙氏公子生就一副慈悲心腸,看到貧病孤寡的人,經常賑濟救護他們,凡有求助者,趙公子沒有不滿足他們的心,而趙員外一家,看到孩子如此樂善好施,也樂得以龐大的錢財隨喜佈施,因此趙公子慈悲喜舍的美名不脛而走。
一心企望接受別人施捨的哥哥卻投胎到家徒四壁、行乞為生的謝家,一輩子向人乞討殘羹剩飯,接受人世的施與和同情,也接受世人的鄙夷與侮蔑。
※ ※ ※
俗云:「施與受同樣有福,而施比受更有福也。」探究其理,是否有意?其實這裡頭深藏了甚深之禪理也,而今之社會此種之道德已漸趨沒落,使之社會漸次的趨向於冷漠,不得不加以深入研討也。
能施者,表示此人之心慈,表示此人之心悲,更表示此人有其仁心在也,見他人有苦有難,即能施予援手,以解他人之苦難。如果無施念之人,往往是受到私欲之束縛,受到私心的控制,無法伸展出己身所秉賦之慈悲心,而使得自己之心無法得到舒解,而內心沮喪,故可知能知施、能施者,其內心是舒坦的、其內心是快樂的、其內心可享其福也。不能施、不知施者,其內心永遠受縛、受阻而難以快樂光明也。
現今社會之人,因現實生活之利誘,都把此好施之心淹沒了,但雖爭得了甚多財富,終究還是痛苦的,無法快樂也,反而是那些無甚多財富而知施者,常生活在安然自在幸福的日子裡,盼世人能明而知行之,以求自己之真福。
摘錄自社會道德省思-第二十四章 好施道德省思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世間萬事,何者可樂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四位新學比丘在樹下討論一個話題:世間萬事,何者可樂?
一個說:「仲春之時,百花齊放,遊戲原野,此最為樂。」
一個說:「宗親宴會,音樂歌舞,情意綿綿,此最為樂。」
一個說:「車馬服飾,出入顯貴,行人矚目,此最為樂。」
一個說:「嬌妻美妾,熏香芬馥,恣意縱情,此最為樂。」
佛陀聽到這番議論,勸導他們說:「你們所議論的,皆非永久安樂之法。春暖花開,秋冬必然衰敗;宗親歡聚,終要生離死別;財寶車馬,實為五家共有(《大寶積經》雲:「一切財物都是天災、人禍、盜賊、官府和敗家子這五家所共有的。」);妻妾美色,可謂愛憎之本。貪欲導致憂慮、怖畏,若無貪欲,則能無憂無畏。凡夫處世,結怨招禍,三塗八難,痛苦萬端,莫不皆由貪欲所起啊!」
四位新學比丘聞說此義,心開意解,慚愧悔過,捨棄貪欲,一心求道。
佛陀初成道時曾云:「我無法弘法利生也。蓋吾所欲言者,與世人所認知者相反也。吾以名利財色為苦惱之根源,而世人卻咸以它為快樂而競相追逐。吾以真如圓成實性為清淨,真正快樂,而世人卻認為虛無飄渺,不合實際。吾所證悟者,恰與眾生之所認知者相反也。」
大智、大悲、大聖的佛陀,尚且有如是之感嘆,可見世人對事相認識之顛倒情形,確難頓即能予扭轉者也。
※ ※ ※
人生無常命如脆蟻,縱是高官亦只弄權一時;雖是富豪不過享受數十寒暑。然而人生總是在生、死、苦、樂、升、沉、貧、富、貴、賤、壽、夭中更迭轉換,而所追求的幸福亦如水中撈月般虛無。不論一個人如何滿足自我欲望的渴求,都難以獲得真正的快樂,可謂苦趣聚集,談何悅樂之來呢?
故有心人為了跳脫這個無常、苦、空的世界,不想隨波與世浮沉,希望尋找到心靈真正的家,如此自然走向「了脫生死」的修行道路。
若論修行二字,將其拆開即是「修」與「行」。「修」有修正、修養之意;「行」有行動、行為、精進之意。故修行可簡易言之,即是「修養心性,並實際行動以修正個人錯誤的舉止行為,進而得到修行的利益。」那修行的利益為何呢?即是
(一)可淨化煩惱習氣,讓心靈安祥、生活自在。
(二)可引導自己的精神層次提昇,不受物欲誘惑而苦惱。
(三)可常得神佛護佑,平安順遂。
(四)可明心見性,永斷生死苦惱。
故修行是一種去除無明、去除煩惱、去除痛苦、轉識成智的幸福之道。
其實修行除了參禪打坐,誦經念佛,行善積德等外在修行之形式外,最重要的是內在心性的觀照與鍛鍊。因為人是受思想支配,如果缺乏修心,便容易被世俗的功利迷惑,導致陷於因果的桎梏。
摘錄自在家修行法要-第二章修行的利益
一個說:「仲春之時,百花齊放,遊戲原野,此最為樂。」
一個說:「宗親宴會,音樂歌舞,情意綿綿,此最為樂。」
一個說:「車馬服飾,出入顯貴,行人矚目,此最為樂。」
一個說:「嬌妻美妾,熏香芬馥,恣意縱情,此最為樂。」
佛陀聽到這番議論,勸導他們說:「你們所議論的,皆非永久安樂之法。春暖花開,秋冬必然衰敗;宗親歡聚,終要生離死別;財寶車馬,實為五家共有(《大寶積經》雲:「一切財物都是天災、人禍、盜賊、官府和敗家子這五家所共有的。」);妻妾美色,可謂愛憎之本。貪欲導致憂慮、怖畏,若無貪欲,則能無憂無畏。凡夫處世,結怨招禍,三塗八難,痛苦萬端,莫不皆由貪欲所起啊!」
四位新學比丘聞說此義,心開意解,慚愧悔過,捨棄貪欲,一心求道。
佛陀初成道時曾云:「我無法弘法利生也。蓋吾所欲言者,與世人所認知者相反也。吾以名利財色為苦惱之根源,而世人卻咸以它為快樂而競相追逐。吾以真如圓成實性為清淨,真正快樂,而世人卻認為虛無飄渺,不合實際。吾所證悟者,恰與眾生之所認知者相反也。」
大智、大悲、大聖的佛陀,尚且有如是之感嘆,可見世人對事相認識之顛倒情形,確難頓即能予扭轉者也。
※ ※ ※
人生無常命如脆蟻,縱是高官亦只弄權一時;雖是富豪不過享受數十寒暑。然而人生總是在生、死、苦、樂、升、沉、貧、富、貴、賤、壽、夭中更迭轉換,而所追求的幸福亦如水中撈月般虛無。不論一個人如何滿足自我欲望的渴求,都難以獲得真正的快樂,可謂苦趣聚集,談何悅樂之來呢?
故有心人為了跳脫這個無常、苦、空的世界,不想隨波與世浮沉,希望尋找到心靈真正的家,如此自然走向「了脫生死」的修行道路。
若論修行二字,將其拆開即是「修」與「行」。「修」有修正、修養之意;「行」有行動、行為、精進之意。故修行可簡易言之,即是「修養心性,並實際行動以修正個人錯誤的舉止行為,進而得到修行的利益。」那修行的利益為何呢?即是
(一)可淨化煩惱習氣,讓心靈安祥、生活自在。
(二)可引導自己的精神層次提昇,不受物欲誘惑而苦惱。
(三)可常得神佛護佑,平安順遂。
(四)可明心見性,永斷生死苦惱。
故修行是一種去除無明、去除煩惱、去除痛苦、轉識成智的幸福之道。
其實修行除了參禪打坐,誦經念佛,行善積德等外在修行之形式外,最重要的是內在心性的觀照與鍛鍊。因為人是受思想支配,如果缺乏修心,便容易被世俗的功利迷惑,導致陷於因果的桎梏。
摘錄自在家修行法要-第二章修行的利益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你才是豬!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結論: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 ※ ※
為人處事,在待人接物之間,務必使本身心情保持在安穩之狀態下,能這樣持續良好心情做事,則無論做任何事都能一帆風順。
眾生在這個科技昌明的年代裡,智商確實很高又非常旺盛,但對於影響人生旅程最切身、最重要的情緒管理,似乎都做的不夠落實,情緒管理之能力亦比較低。一個人的情緒管理是否適當,攸關其成就與否,在情緒想管理好之前,必須先讓自己不感到懊惱。
會讓世人產生種種懊惱事件,都與貪、嗔、痴脫離不了關係,面對別人不友善的一句話,便讓自己心情起伏不悅,古聖先賢皆非常明白的教導世人,別人並沒有理由必須對我人說任何好聽話,但我人卻有責任,亦有其職責與使命,面對他人時,必須口說好話,並且面對他人時,必須施予柔軟之言語,讓眾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愛,才能令他人亦潛移默化的肯學習聖賢精神,願意效法聖賢們做好人生榜樣,溫暖人間、祥和社會。
「痴念」乃是不明事理,人的心中一旦對事理不明瞭,則容易事事起嗔恚,容易事事起貪慳。人生在世,最長不過百歲之齡,生活該處於祥和或孤僻便因人而異,經常懊惱之人,久而久之,對任何人都感到不滿意,甚至面對自己的家人都常感到厭惡,那麼疑心便要產生出來。別人的一句話非常容易令自己懊惱不悅,有時是自己癡迷造下的一些事情,但在事後未能順利,也會因而懊惱以影響心情。
人生在世,面對種種事,凡事之事出有因,若能智慧明辨或明白事理,縱使面對他人不善之對待時,亦能給予寬宏大量,如此自己便能維持良好的心情,行持在每一個時刻當中,千萬不可為了貪圖要別人向自己訴說好聽的言論,而使自己聽聞他人不善語氣的語言時,心中反而有了一股反感。
遇到不當之對待時,必須先行了解,當前這個人或許正值睡眠不足,才會口無好話,或許這個人剛和家人起衝突,才會口出惡語,或許這個人正在忙於處理急事,才會口出不耐煩之言;若能冷靜觀察,看透這些事理,當我人面對他人無理的對待時,心中必不再懊惱,此後心情皆能維持在安穩及法喜的狀態也。
摘錄自寶德雜誌第100期-述論:欲求心情好,先要不懊惱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結論: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 ※ ※
為人處事,在待人接物之間,務必使本身心情保持在安穩之狀態下,能這樣持續良好心情做事,則無論做任何事都能一帆風順。
眾生在這個科技昌明的年代裡,智商確實很高又非常旺盛,但對於影響人生旅程最切身、最重要的情緒管理,似乎都做的不夠落實,情緒管理之能力亦比較低。一個人的情緒管理是否適當,攸關其成就與否,在情緒想管理好之前,必須先讓自己不感到懊惱。
會讓世人產生種種懊惱事件,都與貪、嗔、痴脫離不了關係,面對別人不友善的一句話,便讓自己心情起伏不悅,古聖先賢皆非常明白的教導世人,別人並沒有理由必須對我人說任何好聽話,但我人卻有責任,亦有其職責與使命,面對他人時,必須口說好話,並且面對他人時,必須施予柔軟之言語,讓眾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愛,才能令他人亦潛移默化的肯學習聖賢精神,願意效法聖賢們做好人生榜樣,溫暖人間、祥和社會。
「痴念」乃是不明事理,人的心中一旦對事理不明瞭,則容易事事起嗔恚,容易事事起貪慳。人生在世,最長不過百歲之齡,生活該處於祥和或孤僻便因人而異,經常懊惱之人,久而久之,對任何人都感到不滿意,甚至面對自己的家人都常感到厭惡,那麼疑心便要產生出來。別人的一句話非常容易令自己懊惱不悅,有時是自己癡迷造下的一些事情,但在事後未能順利,也會因而懊惱以影響心情。
人生在世,面對種種事,凡事之事出有因,若能智慧明辨或明白事理,縱使面對他人不善之對待時,亦能給予寬宏大量,如此自己便能維持良好的心情,行持在每一個時刻當中,千萬不可為了貪圖要別人向自己訴說好聽的言論,而使自己聽聞他人不善語氣的語言時,心中反而有了一股反感。
遇到不當之對待時,必須先行了解,當前這個人或許正值睡眠不足,才會口無好話,或許這個人剛和家人起衝突,才會口出惡語,或許這個人正在忙於處理急事,才會口出不耐煩之言;若能冷靜觀察,看透這些事理,當我人面對他人無理的對待時,心中必不再懊惱,此後心情皆能維持在安穩及法喜的狀態也。
摘錄自寶德雜誌第100期-述論:欲求心情好,先要不懊惱
無心道人
有一天,有一位叫龍叔的人,聽說文摯的醫術高明,故意上門找碴。
文摯問道:「你有什麼病?」
龍叔說:「我不知得了什麼怪病,我的故鄉,村人都稱讚我,我不覺得很榮幸;有人在別村侮辱我,我也不覺得恥辱。得到東西,即使很寶貴,我也不覺得高興;失去東西,我也不覺得憂愁。我把活著的看成跟死的差不多,把家財萬貫看成跟一貧如洗一樣,把別人看成跟畜牲一樣,把自己也看成畜牲一樣。」
龍叔又說:「我住在家裡,覺得像住在旅館一樣;生活在家鄉,猶如在國外一樣。除此之外,高官厚祿不能引誘我,嚴刑峻罰也不能威脅我,國家的興衰成敗無法改變我,喜怒哀樂也不能感動我。我沒辦法盡忠君王、結交朋友、駕馭妻子、管理家僕,這是什麼病?」
文摯叫龍叔轉過身來,逆光而立,他就用慧眼,展開天眼看一看以後,大聲的說:「啊!我看到了!我看到你的內心清明,已然類似聖人的心,六個孔竅都通了,只剩一竅不通而已!」
※ ※ ※
學道修身,主在悟此心體,明無心道,不可心上加心,外向求道,著相而修,皆是惡法,非真正實質之道也。若供養十方聖佛仙神,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之人,無心者,無一切心也。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似虛空,不寒不礙;如如之體,無能所,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一般修行者不敢入此法,怕失落而無棲泊之處,望崖而退,故求知者如鳳毛,得悟者如麟角,實足惜也。
修行當理以真空無礙之理,行以離相無盡之行,以大慈、大悲、大智為心志,此等人人皆有,不離一心悟而得之。但現今修學道者,不拾回己心,向自心去悟;反而外向著相取境,皆與道背,必無以成之。
所謂恆河沙者,沙是道法。雖諸聖佛仙神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縱是馬、羊、牛、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金銀珠寶落於沙上,沙也不貪;糞尿臭穢流於沙,沙也不惡。此等之心,即是無心之心也。
拾回己心,歸臻「無心」之境,靈性自可光明,返回上乘之本真。
摘錄自回心思道-第三章 拾回心路,認理歸道
文摯問道:「你有什麼病?」
龍叔說:「我不知得了什麼怪病,我的故鄉,村人都稱讚我,我不覺得很榮幸;有人在別村侮辱我,我也不覺得恥辱。得到東西,即使很寶貴,我也不覺得高興;失去東西,我也不覺得憂愁。我把活著的看成跟死的差不多,把家財萬貫看成跟一貧如洗一樣,把別人看成跟畜牲一樣,把自己也看成畜牲一樣。」
龍叔又說:「我住在家裡,覺得像住在旅館一樣;生活在家鄉,猶如在國外一樣。除此之外,高官厚祿不能引誘我,嚴刑峻罰也不能威脅我,國家的興衰成敗無法改變我,喜怒哀樂也不能感動我。我沒辦法盡忠君王、結交朋友、駕馭妻子、管理家僕,這是什麼病?」
文摯叫龍叔轉過身來,逆光而立,他就用慧眼,展開天眼看一看以後,大聲的說:「啊!我看到了!我看到你的內心清明,已然類似聖人的心,六個孔竅都通了,只剩一竅不通而已!」
※ ※ ※
學道修身,主在悟此心體,明無心道,不可心上加心,外向求道,著相而修,皆是惡法,非真正實質之道也。若供養十方聖佛仙神,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之人,無心者,無一切心也。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似虛空,不寒不礙;如如之體,無能所,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一般修行者不敢入此法,怕失落而無棲泊之處,望崖而退,故求知者如鳳毛,得悟者如麟角,實足惜也。
修行當理以真空無礙之理,行以離相無盡之行,以大慈、大悲、大智為心志,此等人人皆有,不離一心悟而得之。但現今修學道者,不拾回己心,向自心去悟;反而外向著相取境,皆與道背,必無以成之。
所謂恆河沙者,沙是道法。雖諸聖佛仙神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縱是馬、羊、牛、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金銀珠寶落於沙上,沙也不貪;糞尿臭穢流於沙,沙也不惡。此等之心,即是無心之心也。
拾回己心,歸臻「無心」之境,靈性自可光明,返回上乘之本真。
摘錄自回心思道-第三章 拾回心路,認理歸道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安逸勝毒酒
東晉的時候,有一名臣陶侃,字士行,溪族,原籍東晉鄱陽郡,就是今天江西波陽縣東北。陶侃立有戰功,曾任荊州刺史。有人因妒嫉而說壞話陷害他,陶侃被降職調往偏僻的廣州地區。在古時候,廣東廣州是蠻荒之地,都是有罪的人被流放的地方。
陶侃在廣州無事可做,非常清閒,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放縱自己貪圖安逸享受。而是每天早晨把一百塊磚(「甓」)從書房裡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再把磚搬回屋內。人們很奇怪,便問他原因。
陶侃回答說:「我致力於收復中原,如果過於安逸閒散致使意志消沉,恐怕將來不能成就大事。」
陶侃後來回到荊州,荊州百姓高興地互相慶賀。在荊州他儘管公務繁忙,可仍然堅持搬磚,以此磨練自己意志,後人稱其為「運甓翁」。
陶侃經常對人說:「大禹是聖人,他尚且珍惜每寸光陰,至於我們這些普通人,就應該更加要珍惜每一分光陰,怎能去放縱遊樂,醉生夢死呢?」
忍辱負重、不圖安逸、意志堅韌的陶侃後來被提升為征西大將軍兼荊州刺史,都督八州軍事,封爵長沙郡公,聲名顯赫。
齊國名相管仲曾經進諫齊桓公說:「宴安鴆毒,不可懷也。」古人把貪圖安逸視為毒酒,把喪失道德而富貴稱之為不幸。貪圖安逸比毒酒更害人,因為它會吞噬人們的意志,讓人舉步不前,虛度光陰。漢朝興起,直到孝平帝,諸侯王數以百計,大多驕橫荒淫喪失道德。為什麼會這樣?沉溺在放縱恣肆的環境中,他們所處的環境導致他們如此啊!這真是後人應該引以為鑑。
※ ※ ※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幸福的生活,能夠享福。這種想法當然不是錯。其實幸福的生活和安逸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幸福的生活是以人的心靈的感受為標準的,而安逸享樂多是身體的享受。對於人來說,心和身是本和末的關係。心靈的平和快樂是本,如果一味的追逐身體的享樂,那就是本末倒置。
安逸快樂,是每個人都喜歡,但快樂不可以過度,欲望不可以放縱。國語說:「人民勞苦的時候,就會想到善;逸樂的時候,則會想到淫!」勤勞的品德讓人知道生活的不易,就會知道節儉和珍惜,知道節約和珍惜就會產生善心;而如果生活過分安逸了,就會產生放蕩之心,有了放蕩之心就會丟掉善心;丟掉善心,就會產生邪惡的念頭。所以,心如果太過閒逸,則妄念叢生,種種惡念浮上心頭,以致在不知不覺間,造下甚多身、口、意之罪業而不自知,貪圖安逸享樂而沒有德行對於一個人是非常危險的。
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像搬運磚瓦一樣的精勤,又像臨淵履薄一般的兢業,自古以來聖賢豪傑之士,都是這樣的勤奮。世人若能夠像死囚犯一樣,恆常的保有畏懼之心,覺得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則逸樂之心,自然就不會生出來了。
轉載
陶侃在廣州無事可做,非常清閒,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放縱自己貪圖安逸享受。而是每天早晨把一百塊磚(「甓」)從書房裡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再把磚搬回屋內。人們很奇怪,便問他原因。
陶侃回答說:「我致力於收復中原,如果過於安逸閒散致使意志消沉,恐怕將來不能成就大事。」
陶侃後來回到荊州,荊州百姓高興地互相慶賀。在荊州他儘管公務繁忙,可仍然堅持搬磚,以此磨練自己意志,後人稱其為「運甓翁」。
陶侃經常對人說:「大禹是聖人,他尚且珍惜每寸光陰,至於我們這些普通人,就應該更加要珍惜每一分光陰,怎能去放縱遊樂,醉生夢死呢?」
忍辱負重、不圖安逸、意志堅韌的陶侃後來被提升為征西大將軍兼荊州刺史,都督八州軍事,封爵長沙郡公,聲名顯赫。
齊國名相管仲曾經進諫齊桓公說:「宴安鴆毒,不可懷也。」古人把貪圖安逸視為毒酒,把喪失道德而富貴稱之為不幸。貪圖安逸比毒酒更害人,因為它會吞噬人們的意志,讓人舉步不前,虛度光陰。漢朝興起,直到孝平帝,諸侯王數以百計,大多驕橫荒淫喪失道德。為什麼會這樣?沉溺在放縱恣肆的環境中,他們所處的環境導致他們如此啊!這真是後人應該引以為鑑。
※ ※ ※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幸福的生活,能夠享福。這種想法當然不是錯。其實幸福的生活和安逸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幸福的生活是以人的心靈的感受為標準的,而安逸享樂多是身體的享受。對於人來說,心和身是本和末的關係。心靈的平和快樂是本,如果一味的追逐身體的享樂,那就是本末倒置。
安逸快樂,是每個人都喜歡,但快樂不可以過度,欲望不可以放縱。國語說:「人民勞苦的時候,就會想到善;逸樂的時候,則會想到淫!」勤勞的品德讓人知道生活的不易,就會知道節儉和珍惜,知道節約和珍惜就會產生善心;而如果生活過分安逸了,就會產生放蕩之心,有了放蕩之心就會丟掉善心;丟掉善心,就會產生邪惡的念頭。所以,心如果太過閒逸,則妄念叢生,種種惡念浮上心頭,以致在不知不覺間,造下甚多身、口、意之罪業而不自知,貪圖安逸享樂而沒有德行對於一個人是非常危險的。
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像搬運磚瓦一樣的精勤,又像臨淵履薄一般的兢業,自古以來聖賢豪傑之士,都是這樣的勤奮。世人若能夠像死囚犯一樣,恆常的保有畏懼之心,覺得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則逸樂之心,自然就不會生出來了。
轉載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自私的社會
俯視礁石嶙峋的海港,我看到一隻海鷗在自由地飛翔。它的雙翼強勁地向後拍打著,越升越高,越升越高,直到高過所有其它海鳥,然後滑翔出一個個華麗的弧圈。它不斷地表演著,好像知道一架攝像機正對準它,記錄著它的優雅。
但是在海鷗群裡,它完全變了個樣子,所有的優雅與莊嚴都墮落為骯髒的內鬥與殘忍。
還是那只海鷗,它像炸彈般沖入鷗群中,偷走一點肉屑,激起散落的羽毛和憤怒的尖叫。海鷗之間不存在分享與禮貌的概念,只有嫉妒和兇猛的競爭。如果你在一隻海鷗的腿上系上根紅絲帶,使它顯得與眾不同,你就等於宣判了它的死刑。其它海鷗用爪子和嘴猛烈地攻擊它,讓它皮開肉綻、鮮血直流,直到倒在地上成為血肉模糊的一團。
如果我們一定要選一種鳥兒作為人類社會的榜樣,那麼海鷗絕對不是個好選擇。相反,我們應當學習大雁的行為。你曾想過為什麼大雁要排成“V”字形的雁陣嗎?科學家告訴我們,在雁陣中大雁飛行的速度比單飛高出71%。處於“V”字形尖端的大雁任務最為艱巨,需要承受最大的空氣阻力,因此領頭的大雁每隔幾分鐘就要輪換,這樣雁群就可以長距離飛行而無需休息。
雁陣尾部的兩個位置最為輕鬆,強壯的大雁就讓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佔據這些省力的位置。雁陣不停地鳴叫,這是強壯的大雁在鼓勵落後的同伴。如果哪只大雁因為過於疲勞或生病而掉隊,雁群也不會遺棄它。它們會派出一隻健康的大雁,陪伴掉隊的同伴落到地上,一直等到它能繼續飛行。
這種緊密合作的社會秩序對於雁群的生存和健康發展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然而有時候我們的社會更像是億萬孤獨的海鷗組成的群體,人們為個人的利益爭吵不休,代價是不得不孤獨地承受自身的壓力。
※ ※ ※
塵間人道綱常倫理已漸盪然無存,何故?現代人對自身的道德觀,已不如往昔,凡為事之初,都是要有得己身利益才會盡全心以付。又若非關己事則必不伸手幫助。此等現象應是時下為人父母者,要自覺到需費心在子女教育用心教導了。
社會是整個家庭群居處,人們若都不能在為人處事上依止綱常倫理做為基本處世之道,那必將致使每一個人都會漸成為自私自利貪妄之人,如此社會又如何能夠祥和呢?
蓋世人要明白,人是群居相存共聚,凡若不能用真心互相對待,亦任何事都要斤斤計較,這個社會會是怎樣的一個社會。此是每一個人都要去深思問題,轉化唯應是善聚真心相待。
摘錄自慈聖雜誌第104期
但是在海鷗群裡,它完全變了個樣子,所有的優雅與莊嚴都墮落為骯髒的內鬥與殘忍。
還是那只海鷗,它像炸彈般沖入鷗群中,偷走一點肉屑,激起散落的羽毛和憤怒的尖叫。海鷗之間不存在分享與禮貌的概念,只有嫉妒和兇猛的競爭。如果你在一隻海鷗的腿上系上根紅絲帶,使它顯得與眾不同,你就等於宣判了它的死刑。其它海鷗用爪子和嘴猛烈地攻擊它,讓它皮開肉綻、鮮血直流,直到倒在地上成為血肉模糊的一團。
如果我們一定要選一種鳥兒作為人類社會的榜樣,那麼海鷗絕對不是個好選擇。相反,我們應當學習大雁的行為。你曾想過為什麼大雁要排成“V”字形的雁陣嗎?科學家告訴我們,在雁陣中大雁飛行的速度比單飛高出71%。處於“V”字形尖端的大雁任務最為艱巨,需要承受最大的空氣阻力,因此領頭的大雁每隔幾分鐘就要輪換,這樣雁群就可以長距離飛行而無需休息。
雁陣尾部的兩個位置最為輕鬆,強壯的大雁就讓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佔據這些省力的位置。雁陣不停地鳴叫,這是強壯的大雁在鼓勵落後的同伴。如果哪只大雁因為過於疲勞或生病而掉隊,雁群也不會遺棄它。它們會派出一隻健康的大雁,陪伴掉隊的同伴落到地上,一直等到它能繼續飛行。
這種緊密合作的社會秩序對於雁群的生存和健康發展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然而有時候我們的社會更像是億萬孤獨的海鷗組成的群體,人們為個人的利益爭吵不休,代價是不得不孤獨地承受自身的壓力。
※ ※ ※
塵間人道綱常倫理已漸盪然無存,何故?現代人對自身的道德觀,已不如往昔,凡為事之初,都是要有得己身利益才會盡全心以付。又若非關己事則必不伸手幫助。此等現象應是時下為人父母者,要自覺到需費心在子女教育用心教導了。
社會是整個家庭群居處,人們若都不能在為人處事上依止綱常倫理做為基本處世之道,那必將致使每一個人都會漸成為自私自利貪妄之人,如此社會又如何能夠祥和呢?
蓋世人要明白,人是群居相存共聚,凡若不能用真心互相對待,亦任何事都要斤斤計較,這個社會會是怎樣的一個社會。此是每一個人都要去深思問題,轉化唯應是善聚真心相待。
摘錄自慈聖雜誌第104期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母親的哭泣
即將出嫁的女兒開始搬家,先提走了三箱衣服,再拿出一盒化妝品和兩個枕頭、四個玩具。
最後,搬走了自己房間的小電視,一直為女兒拉著門的母親,看見小電視,突然掩面而泣。
女兒呆住了,匆匆把電視放下,過去安慰母親:「媽!妳怎麼了?」
「我看到電視,忍不住了!」
「電視?」女兒不解地說:「那是我自己花錢買的啊!」
「我知道,我只是哭電視,不是哭妳拿走電視。」
母親又抽搐了一陣,平靜了,緩緩地說:「當年,妳小的時候,我們家很窮,沒有電視,一家人總坐在客廳聊天,然後,買了電視,一家人還是聚在客廳,雖然眼睛都盯著電視,在廣告時還能聊上幾句,後來,你們都逐漸長大了,買了自己的小電視,吃完飯就躲進房間,看自己喜歡的節目,不過我總還能從門縫裡看見你們。」
沉默了一下,母親搖著頭、咬著唇:「而今,妳老爸迷上卡拉OK,經常夜裡不回家,在外面盯著電視唱。至於妳搬家,媽為妳織的毛衣,全留在櫃子裡:媽送妳的,親手畫的畫,也留在牆上,妳卻沒忘記拿走這小電視........」
女兒愣住了,想到過去二十年的種種,突然緊緊抱住母親,相擁而泣。
※ ※ ※
所謂「孝」者,乃在於事親,為人子女者理應對父母尊長時時噓寒問暖,當知父母已漸漸年老,而氣血亦日愈衰竭,故而更該知道多利用空暇時間陪伴在父母親的身邊。
末法時期,為人子女者多半為工作事業忙碌,而時日一久便漸漸忘卻家中倚門思子之雙親在等待著兒女的歸來,有些人僅是以所賺之錢財的一部份去奉養父母,有的人光是以美食、衣物來奉養父母,而自己卻常找理由在外不歸。為人兒女者當知父母所希望亦不過子女常陪侍在側以安心,雙親若一朝未見兒女回家便倚門遙望,惟恐兒女在外與人有所紛爭,惟恐兒女在外欠缺銀兩,更惟恐兒女在外有所不測,天下父母心,又有多少個做子女的能將心比心呢?
父母生我、育我、養我,其勞其苦為何而來?莫不是盼望兒女長大,在社會上能與人比擬,處處無不是為著兒女的往後生活而辛勤儉樸,無不希望兒女日後能獨立自主。但現今之兒女長大卻一個個都想往外跑,家裏待不住;有者更嫌父母嘮叨,此等兒女莫不令父母痛心、悲心,其情何堪!
故而盼望世上為人子女者應該多多的與父母團聚,切不可讓父母倚門思子、盼子不歸,切不可使父母在年漸衰老之際,成為孤獨老人,切記之!
摘錄自世風集錄-家庭篇:第二章論孝
最後,搬走了自己房間的小電視,一直為女兒拉著門的母親,看見小電視,突然掩面而泣。
女兒呆住了,匆匆把電視放下,過去安慰母親:「媽!妳怎麼了?」
「我看到電視,忍不住了!」
「電視?」女兒不解地說:「那是我自己花錢買的啊!」
「我知道,我只是哭電視,不是哭妳拿走電視。」
母親又抽搐了一陣,平靜了,緩緩地說:「當年,妳小的時候,我們家很窮,沒有電視,一家人總坐在客廳聊天,然後,買了電視,一家人還是聚在客廳,雖然眼睛都盯著電視,在廣告時還能聊上幾句,後來,你們都逐漸長大了,買了自己的小電視,吃完飯就躲進房間,看自己喜歡的節目,不過我總還能從門縫裡看見你們。」
沉默了一下,母親搖著頭、咬著唇:「而今,妳老爸迷上卡拉OK,經常夜裡不回家,在外面盯著電視唱。至於妳搬家,媽為妳織的毛衣,全留在櫃子裡:媽送妳的,親手畫的畫,也留在牆上,妳卻沒忘記拿走這小電視........」
女兒愣住了,想到過去二十年的種種,突然緊緊抱住母親,相擁而泣。
※ ※ ※
所謂「孝」者,乃在於事親,為人子女者理應對父母尊長時時噓寒問暖,當知父母已漸漸年老,而氣血亦日愈衰竭,故而更該知道多利用空暇時間陪伴在父母親的身邊。
末法時期,為人子女者多半為工作事業忙碌,而時日一久便漸漸忘卻家中倚門思子之雙親在等待著兒女的歸來,有些人僅是以所賺之錢財的一部份去奉養父母,有的人光是以美食、衣物來奉養父母,而自己卻常找理由在外不歸。為人兒女者當知父母所希望亦不過子女常陪侍在側以安心,雙親若一朝未見兒女回家便倚門遙望,惟恐兒女在外與人有所紛爭,惟恐兒女在外欠缺銀兩,更惟恐兒女在外有所不測,天下父母心,又有多少個做子女的能將心比心呢?
父母生我、育我、養我,其勞其苦為何而來?莫不是盼望兒女長大,在社會上能與人比擬,處處無不是為著兒女的往後生活而辛勤儉樸,無不希望兒女日後能獨立自主。但現今之兒女長大卻一個個都想往外跑,家裏待不住;有者更嫌父母嘮叨,此等兒女莫不令父母痛心、悲心,其情何堪!
故而盼望世上為人子女者應該多多的與父母團聚,切不可讓父母倚門思子、盼子不歸,切不可使父母在年漸衰老之際,成為孤獨老人,切記之!
摘錄自世風集錄-家庭篇:第二章論孝
婚姻論財,夷虜之道
語見《二刻拍案驚奇,李將軍錯認舅》
元末,有個富戶人家的女兒名叫劉翠翠,看中了隔壁窮小子金定,非他不嫁。
翠翠的父母非常疼愛女兒,就派媒人向金家聯親。金定的父母說:「憑著我家兒子的才貌,也配得過他家翠翠。只是家下委實貧窮,哪裏下得起聘金?所以應承不得。」
翠翠的父親知道後,說道:「古人說:婚姻論財,夷虜之道,我家只要許得女婿好,不在乎財禮。」
結果,劉翠翠和金定結成了美滿夫妻。誰知好景不長,元末天下大亂,劉翠翠被李將軍搶去,拆散了這對鴛鴦,一去五六年不知生死。
金定掛念妻子,步行萬里,乞食尋妻,結果雖然找著了她的下落,只見了兩面,卻因妻子被李將軍霸佔,無法團圓,夫妻兩人雙雙殉情而死,最終只落得墳墓相依而已。這正是「連理何須一處栽,多情只願死同埋」。
「婚姻論財,夷虜之道」這句話,是有其進步意義的,在封建時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哪有窮小子娶富家女的?把「婚姻論財」斥為「夷虜之道」,大有沖破世俗偏見的勇氣,即使在今天也不容易啊!
轉載
元末,有個富戶人家的女兒名叫劉翠翠,看中了隔壁窮小子金定,非他不嫁。
翠翠的父母非常疼愛女兒,就派媒人向金家聯親。金定的父母說:「憑著我家兒子的才貌,也配得過他家翠翠。只是家下委實貧窮,哪裏下得起聘金?所以應承不得。」
翠翠的父親知道後,說道:「古人說:婚姻論財,夷虜之道,我家只要許得女婿好,不在乎財禮。」
結果,劉翠翠和金定結成了美滿夫妻。誰知好景不長,元末天下大亂,劉翠翠被李將軍搶去,拆散了這對鴛鴦,一去五六年不知生死。
金定掛念妻子,步行萬里,乞食尋妻,結果雖然找著了她的下落,只見了兩面,卻因妻子被李將軍霸佔,無法團圓,夫妻兩人雙雙殉情而死,最終只落得墳墓相依而已。這正是「連理何須一處栽,多情只願死同埋」。
「婚姻論財,夷虜之道」這句話,是有其進步意義的,在封建時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哪有窮小子娶富家女的?把「婚姻論財」斥為「夷虜之道」,大有沖破世俗偏見的勇氣,即使在今天也不容易啊!
轉載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失禮的藉口
查爾斯的父親早已過世,但是他和父親之間的這個故事始終讓他難以忘懷。
在查爾斯小的時候,他常在父親開的雜貨舖裡幫忙。在那兒工作的都是成年人,父親希望兒子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雜貨舖裡有一個不怎麼受歡迎的人,伙計們背地裡都叫他「墮落的老傢伙」。大家都知道他對妻子不忠的事,從道德上來講,他絕對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查爾斯對這個人的人品也有所耳聞,所以與其他孩子一樣,對他很不尊重。
孩子們稱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對於這個「老惡棍」,他們卻只願意稱他為「喬」。
查爾斯的父親有一天聽到了兒子與「喬」的對話,於是便把兒子叫到了辦公室裡。
「兒子。」父親說:「我曾經告訴過你,跟長輩說話一定要謙恭。但是剛才我聽到你在大聲叫'喬'。」
兒子向父親解釋,為什麼他要故意把「喬」和「史密斯先生」或「布朗先生」區別對待。
最後,兒子告訴父親,「先生」一詞是留給值得尊敬的人的,而那個傢伙他不配!
「他配不配是他的事,而你這樣對待他是你的問題,現在失禮的是你,年輕人!」
父親說:「對另一個人有看法不是你失禮的藉口!」
※ ※ ※
人際交往重於禮,有禮者,人緣好,無禮者,人緣差。禮者,理也,無禮即失理也。
夫,人生於世,若不重禮,則謙卑失,人道難成,更遑論天道。禮在於表現一個人修養,禮在於顯現一個人的品格與地位。
尊長之德,雖屬五倫之德,但細分之,亦可屬「禮」之德也,然於今社會中,此項道德已漸沒落無遺矣。
現今社會敬老尊賢已不多見,當然尊敬長輩之儀,也隨著社會之變遷而逐漸的消失矣,真令人擔憂。
此種現象之產生,雖與社會風氣有關,但大多隨著功利主義之關係而改變,凡是利者,就沒有尊長矣;凡是欲者,亦沒有尊長可言,真是可悲也。故當今社會急於呼喚者,就在此份道德之反省,如再如此下去,社會必定更加敗亂,無法收拾。
雖今社會教育普及,亦常慎重教導此傷倫理道德的施行,但往往都是受到不良風氣之影響而無法挽回,盼吾今日提出,齊使大家能醒悟,並能改正之,使得社會安祥。
摘錄自世風集錄個人篇:第五章 禮儀
在查爾斯小的時候,他常在父親開的雜貨舖裡幫忙。在那兒工作的都是成年人,父親希望兒子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雜貨舖裡有一個不怎麼受歡迎的人,伙計們背地裡都叫他「墮落的老傢伙」。大家都知道他對妻子不忠的事,從道德上來講,他絕對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查爾斯對這個人的人品也有所耳聞,所以與其他孩子一樣,對他很不尊重。
孩子們稱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對於這個「老惡棍」,他們卻只願意稱他為「喬」。
查爾斯的父親有一天聽到了兒子與「喬」的對話,於是便把兒子叫到了辦公室裡。
「兒子。」父親說:「我曾經告訴過你,跟長輩說話一定要謙恭。但是剛才我聽到你在大聲叫'喬'。」
兒子向父親解釋,為什麼他要故意把「喬」和「史密斯先生」或「布朗先生」區別對待。
最後,兒子告訴父親,「先生」一詞是留給值得尊敬的人的,而那個傢伙他不配!
「他配不配是他的事,而你這樣對待他是你的問題,現在失禮的是你,年輕人!」
父親說:「對另一個人有看法不是你失禮的藉口!」
※ ※ ※
人際交往重於禮,有禮者,人緣好,無禮者,人緣差。禮者,理也,無禮即失理也。
夫,人生於世,若不重禮,則謙卑失,人道難成,更遑論天道。禮在於表現一個人修養,禮在於顯現一個人的品格與地位。
尊長之德,雖屬五倫之德,但細分之,亦可屬「禮」之德也,然於今社會中,此項道德已漸沒落無遺矣。
現今社會敬老尊賢已不多見,當然尊敬長輩之儀,也隨著社會之變遷而逐漸的消失矣,真令人擔憂。
此種現象之產生,雖與社會風氣有關,但大多隨著功利主義之關係而改變,凡是利者,就沒有尊長矣;凡是欲者,亦沒有尊長可言,真是可悲也。故當今社會急於呼喚者,就在此份道德之反省,如再如此下去,社會必定更加敗亂,無法收拾。
雖今社會教育普及,亦常慎重教導此傷倫理道德的施行,但往往都是受到不良風氣之影響而無法挽回,盼吾今日提出,齊使大家能醒悟,並能改正之,使得社會安祥。
摘錄自世風集錄個人篇:第五章 禮儀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胡蘿蔔的根鬚
諸嶽奕堂禪師是日本江戶時代有名的僧人,年輕時曾經在曹洞宗香積寺的風外本高和尚門下擔任典座,為寺裡的大眾打理飲食,受到風外和尚的印可。
在他擔任典座期間,有一天傍晚,由於已經逼近藥石的用餐時間,奕堂禪師怕延誤大眾吃飯,就拿著一把鋒利的刀,獨自到菜園採收了一些青菜回來,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煮出一大鍋的菜湯,沒想到,無意中留了一段蚯蚓在菜湯裡。
叢林裡的飲食一向簡單,平常大家都是有什麼吃什麼,並沒有人察覺到今天的菜餚有什麼異樣。就如在夏季的時候,菜葉上的小蟲甚至都飄浮在湯水中,那許多禪僧,眼睛看也不看,就囫圇吞棗地下肚,三餐只當是餵飽臭皮囊而已。
住持風外和尚等大眾吃過飯,魚貫出了齋堂之後,便將奕堂找來跟前,從自己的缽裡夾出一條蚯蚓,問他:「這是什麼?」
奕堂禪師一看,心想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雖然如此,他還是神情自若地說:「謝謝大和尚,這是胡蘿蔔的根鬚。」
說完就把它接過來,一口吃到肚子裡去。
風外和尚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點點頭說:「啊!那就好。」
經過這次事件,風外和尚很欣賞奕堂的機智承擔,遇事穩若泰山,從此不再提起此事。
奕堂禪師擔任典座,寧可自己吃下蚯蚓,表示無事,也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像這種不生事端的承擔,不也是禪心嗎?
※ ※ ※
齋者乃人心自我之約束,並非其他形式的表現,也非只求形式之完美而已,必須從內心澈底之戒律,始可為功也。
一般世人之齋形式甚多,大凡悟知者先主在齋身,以求得遂次漸進的來齋己之心靈與肉身,其實這亦只是形式之齋律,雖言齋食有憐憫愛物之功,但亦有甚多外齋食,而內並無齋心之憾,實足惜也。
故智明者不刻求外表之齋食,但求嚴格之齋心,因心一成齋,物必不為所動,亦即是無需任何形式之來也。鸞門無特律以齋食,其理在此。故雖教門之差異,其齋律之有不同,但最後還是在於能真正的「齋心」而成道也,否則就只齋食之表,則功不能達於火候而功虧一簣也。
在此當知「齋」示之真諦,更當悟明以突破修行之瓶頸,始可達心所願,希思明之。
摘錄自心志歸向-第廿四章齋戒的啟示
在他擔任典座期間,有一天傍晚,由於已經逼近藥石的用餐時間,奕堂禪師怕延誤大眾吃飯,就拿著一把鋒利的刀,獨自到菜園採收了一些青菜回來,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煮出一大鍋的菜湯,沒想到,無意中留了一段蚯蚓在菜湯裡。
叢林裡的飲食一向簡單,平常大家都是有什麼吃什麼,並沒有人察覺到今天的菜餚有什麼異樣。就如在夏季的時候,菜葉上的小蟲甚至都飄浮在湯水中,那許多禪僧,眼睛看也不看,就囫圇吞棗地下肚,三餐只當是餵飽臭皮囊而已。
住持風外和尚等大眾吃過飯,魚貫出了齋堂之後,便將奕堂找來跟前,從自己的缽裡夾出一條蚯蚓,問他:「這是什麼?」
奕堂禪師一看,心想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雖然如此,他還是神情自若地說:「謝謝大和尚,這是胡蘿蔔的根鬚。」
說完就把它接過來,一口吃到肚子裡去。
風外和尚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點點頭說:「啊!那就好。」
經過這次事件,風外和尚很欣賞奕堂的機智承擔,遇事穩若泰山,從此不再提起此事。
奕堂禪師擔任典座,寧可自己吃下蚯蚓,表示無事,也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像這種不生事端的承擔,不也是禪心嗎?
※ ※ ※
齋者乃人心自我之約束,並非其他形式的表現,也非只求形式之完美而已,必須從內心澈底之戒律,始可為功也。
一般世人之齋形式甚多,大凡悟知者先主在齋身,以求得遂次漸進的來齋己之心靈與肉身,其實這亦只是形式之齋律,雖言齋食有憐憫愛物之功,但亦有甚多外齋食,而內並無齋心之憾,實足惜也。
故智明者不刻求外表之齋食,但求嚴格之齋心,因心一成齋,物必不為所動,亦即是無需任何形式之來也。鸞門無特律以齋食,其理在此。故雖教門之差異,其齋律之有不同,但最後還是在於能真正的「齋心」而成道也,否則就只齋食之表,則功不能達於火候而功虧一簣也。
在此當知「齋」示之真諦,更當悟明以突破修行之瓶頸,始可達心所願,希思明之。
摘錄自心志歸向-第廿四章齋戒的啟示
講清楚
有個女子剛剛嫁人並與公婆同住。
某天她發現冰箱裡有一些水果便順手拿出果汁機將水果打成果汁,結果婆婆不但連喝了好幾杯還大力讚美媳婦。
從此以後做媳婦的三不五時就會把打好的果汁裝進水壺放進冰箱裡,每天下班回到家,她都會發現冰箱的水壺已經空了,她心裡常高興認為這是自己和婆婆交流的方式。
直到有一天,她比平時早了一小時離開公司,回家時不小心看見婆婆竟然站在廚房裡把她辛苦打好的果汁一股腦地倒進水槽裡。
她沒有讓婆婆知道自己看到這一幕,只是默默地回到房間裡越想越覺得委屈,心裡一直想「婆婆一定是討厭我,否則為什麼要做這麼過分的事」。
從此以後媳婦再也不願意打果汁了,而且她也越來越敏感,婆婆洗碗稍微碰撞一下她就感覺婆婆是在跟她「示威」,婆婆說了一句「今天風沙很大」,她就疑神疑鬼地覺得婆婆是在「暗示」地板不乾淨,只要看到婆婆,她就感受到莫大的壓力,後來索性能躲就躲老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有一天老公突然問她,「妳跟媽之間是不是出了問題?媽說妳以前都會幫她打果汁現在都不做了!」
女子一聽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覺得婆婆真是「卑鄙」,自己不願意喝她打的果汁就罷,竟然還拿這事跟丈夫「裝可憐」,於是她大哭起來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告訴丈夫。
丈夫於是跟妻子一起到婆婆面前問:「媽妳為什麼要把果汁倒掉?」
「我沒有啊!」婆婆說。
媳婦心想婆婆還真會演戲,「我明明看到了!」媳婦回答。
婆婆想了想接著恍然大悟地說:「喔!我想起來了,好像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媳婦打斷婆婆的話大聲說:「看吧!媽都承認了。」
「可是!」婆婆又說:「那次有隻蟑螂爬到果汁裡我能不把它倒掉嗎?」
事後媳婦很懊惱地說:「我真後悔花了太多時間瞎猜,如果我看到婆婆在倒果汁時馬上問清楚誤會就不會產生了!」
一隻蟑螂引發的誤會,差點毀了這對婆媳的良好關係,別以為情節太過誇張,它可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而且我相信她在鑽牛角尖時,日子不好過的絕對不止她一人,還有被「颱風尾」掃到的老公,和她一頭霧水的婆婆。
為什麼許多時候我們寧可選擇一個人獨自蒙著頭哭泣難過,甚至憤怒、傷心,也不願意選擇「講清楚」呢?
「講清楚」這三個字,許多時候彷彿咒語一般,能讓很多困擾我們的問題頓時煙消雲散。
※ ※ ※
世人之心如有疑慮,則為人處世必亂其方寸,亦必有其忌諱,不可不知也。所謂「疑慮建造一切罪」,說明心中有疑念,長遠點滴的累積,必生罪惡,此種情形在現世中常而易見,非吾之虛言也。
日常生活之中,如夫妻各存有其疑慮,造成不可收拾之地步。常見為人妻者,懷疑丈夫有外遇,一氣之下,服毒自殺,甚者,還偕無辜之子女陪其喪命,如果獲救,此等之傷害都是一種深切之創痛,折磨了自己,還造成家庭的悲劇。有者先生懷疑太太有外遇,此恨心日積月累,夫妻惡言相向,吵鬧不休,氣憤之下,先生持刀殺害妻,待冷靜之後,悔恨不已,更覺憾事已晚矣!同時,在孩子面前,如此狠心殺妻,試問孩兒之心念何以堪呢?整個家庭就此散亂,孩兒子女之心亦跟著破碎了,這都是常見夫妻不能相互信任之惡果也。
再者,社會男女之交往,亦因疑慮而造成嚴重之社會問題,試看世間有多少愚癡之男女在相互交往時,疑慮對方移情別戀,接著醋海生波,生出各種手段,或爭取,或傷其命,以為可得情愛之永固,到頭來知道自己之愚昧,悔恨已不及矣!任憑你如何的向受害者懺悔,總是於事無補,既有今日,何來前疑呢?此種現象,不論學識的高低、或男或女,在如今之社會上常而易見也。
又如一個家庭之中不能相互誠信以對,彼此疑慮,那必定是家庭的不幸!父疑子之心,怎會疼惜和睦?兄弟相猜忌,必定兄弟互相爭執,鬩牆不已,甚者拳頭、刀子相向,亦甚傷命,實屬悲哀!那種家庭之兄友弟恭之情份又到那去了呢?這種家庭必定註其破敗,不能光德門楣也。
再者如親戚朋友之間有了疑慮,那絕無親戚之來往,朋友之義,相互之情,亦必因有疑念而疏遠,甚者為了想爭己身之一口氣,就千方百計的加以陷害,最後造成彼此的傷害,這也都是心中疑念在作怪也。
如今之社會就在此等疑念之下,造成甚多社會之不幸與失調,所謂:「信乃是道源之母,可長養一切善根。」只要人與人之間能相互的信任,那必可造就出世間甚多和諧之情份來,同時因有此誠信的關係,道心也會跟隨滋生,所以盼世人能多在此思悟之!不只無罪無過,更可締造美好的人生,並在此勉之。
摘錄自悲哀世間情-第十七章疑亂世間,悲哀情結
某天她發現冰箱裡有一些水果便順手拿出果汁機將水果打成果汁,結果婆婆不但連喝了好幾杯還大力讚美媳婦。
從此以後做媳婦的三不五時就會把打好的果汁裝進水壺放進冰箱裡,每天下班回到家,她都會發現冰箱的水壺已經空了,她心裡常高興認為這是自己和婆婆交流的方式。
直到有一天,她比平時早了一小時離開公司,回家時不小心看見婆婆竟然站在廚房裡把她辛苦打好的果汁一股腦地倒進水槽裡。
她沒有讓婆婆知道自己看到這一幕,只是默默地回到房間裡越想越覺得委屈,心裡一直想「婆婆一定是討厭我,否則為什麼要做這麼過分的事」。
從此以後媳婦再也不願意打果汁了,而且她也越來越敏感,婆婆洗碗稍微碰撞一下她就感覺婆婆是在跟她「示威」,婆婆說了一句「今天風沙很大」,她就疑神疑鬼地覺得婆婆是在「暗示」地板不乾淨,只要看到婆婆,她就感受到莫大的壓力,後來索性能躲就躲老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有一天老公突然問她,「妳跟媽之間是不是出了問題?媽說妳以前都會幫她打果汁現在都不做了!」
女子一聽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覺得婆婆真是「卑鄙」,自己不願意喝她打的果汁就罷,竟然還拿這事跟丈夫「裝可憐」,於是她大哭起來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告訴丈夫。
丈夫於是跟妻子一起到婆婆面前問:「媽妳為什麼要把果汁倒掉?」
「我沒有啊!」婆婆說。
媳婦心想婆婆還真會演戲,「我明明看到了!」媳婦回答。
婆婆想了想接著恍然大悟地說:「喔!我想起來了,好像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媳婦打斷婆婆的話大聲說:「看吧!媽都承認了。」
「可是!」婆婆又說:「那次有隻蟑螂爬到果汁裡我能不把它倒掉嗎?」
事後媳婦很懊惱地說:「我真後悔花了太多時間瞎猜,如果我看到婆婆在倒果汁時馬上問清楚誤會就不會產生了!」
一隻蟑螂引發的誤會,差點毀了這對婆媳的良好關係,別以為情節太過誇張,它可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而且我相信她在鑽牛角尖時,日子不好過的絕對不止她一人,還有被「颱風尾」掃到的老公,和她一頭霧水的婆婆。
為什麼許多時候我們寧可選擇一個人獨自蒙著頭哭泣難過,甚至憤怒、傷心,也不願意選擇「講清楚」呢?
「講清楚」這三個字,許多時候彷彿咒語一般,能讓很多困擾我們的問題頓時煙消雲散。
※ ※ ※
世人之心如有疑慮,則為人處世必亂其方寸,亦必有其忌諱,不可不知也。所謂「疑慮建造一切罪」,說明心中有疑念,長遠點滴的累積,必生罪惡,此種情形在現世中常而易見,非吾之虛言也。
日常生活之中,如夫妻各存有其疑慮,造成不可收拾之地步。常見為人妻者,懷疑丈夫有外遇,一氣之下,服毒自殺,甚者,還偕無辜之子女陪其喪命,如果獲救,此等之傷害都是一種深切之創痛,折磨了自己,還造成家庭的悲劇。有者先生懷疑太太有外遇,此恨心日積月累,夫妻惡言相向,吵鬧不休,氣憤之下,先生持刀殺害妻,待冷靜之後,悔恨不已,更覺憾事已晚矣!同時,在孩子面前,如此狠心殺妻,試問孩兒之心念何以堪呢?整個家庭就此散亂,孩兒子女之心亦跟著破碎了,這都是常見夫妻不能相互信任之惡果也。
再者,社會男女之交往,亦因疑慮而造成嚴重之社會問題,試看世間有多少愚癡之男女在相互交往時,疑慮對方移情別戀,接著醋海生波,生出各種手段,或爭取,或傷其命,以為可得情愛之永固,到頭來知道自己之愚昧,悔恨已不及矣!任憑你如何的向受害者懺悔,總是於事無補,既有今日,何來前疑呢?此種現象,不論學識的高低、或男或女,在如今之社會上常而易見也。
又如一個家庭之中不能相互誠信以對,彼此疑慮,那必定是家庭的不幸!父疑子之心,怎會疼惜和睦?兄弟相猜忌,必定兄弟互相爭執,鬩牆不已,甚者拳頭、刀子相向,亦甚傷命,實屬悲哀!那種家庭之兄友弟恭之情份又到那去了呢?這種家庭必定註其破敗,不能光德門楣也。
再者如親戚朋友之間有了疑慮,那絕無親戚之來往,朋友之義,相互之情,亦必因有疑念而疏遠,甚者為了想爭己身之一口氣,就千方百計的加以陷害,最後造成彼此的傷害,這也都是心中疑念在作怪也。
如今之社會就在此等疑念之下,造成甚多社會之不幸與失調,所謂:「信乃是道源之母,可長養一切善根。」只要人與人之間能相互的信任,那必可造就出世間甚多和諧之情份來,同時因有此誠信的關係,道心也會跟隨滋生,所以盼世人能多在此思悟之!不只無罪無過,更可締造美好的人生,並在此勉之。
摘錄自悲哀世間情-第十七章疑亂世間,悲哀情結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種蘭花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
有一天,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寺裡的蘭花。
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散了滿地。
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父賠罪領罰。
金代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廟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 ※ ※
開闊的胸襟,有助於靈魂穩定、平衡情緒、提升修養和氣度,亦是增添靈魂能量的甘泉活水,而欲開拓萬古之心胸,則可透過在自然界中之修煉輔成。
而所謂自然界者,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是指暮色朝霞、壯麗的山川、潺潺的流水,蓊鬱的森林、如茵的草原、彌芳的野卉等。人文景觀是指思想、文化風俗、傳統......等。它們來自於長輩的傳承、周圍的親朋好友和浩瀚的書籍裏。
遇事容易想不開或性情內向者,可透過漫步山林野徑、沐浴在簌簌山風中,或凝望泛著粼粼波光的溪湖,仰望湛藍的星空,置身在古樸謐靜的田園村舍,讓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活動中,使自己安靜下來,如此心胸就可以得到薰陶、得到調整。
煩惱重重之人,應常反躬自省己身行為,或將苦悶對親朋好友傾訴,或多接觸天真無邪的孩童,多穿輕淡顏色的服裝,使自己能夠輕鬆,勇於面對世俗社會的壓力,或是可從事自己感興趣的運動與正當活動,讓潛意識從種種壓迫中解放出來,如此生活才能清閑、才能自在。
因為一個人若經常受後天環境壓迫情緒,久而久之,內臟就容易產生病變,潛意識和靈魂感應體經常受到壓迫,生命力就會受到破壞,容易遭受意外死亡、或是短壽之來。
修行的目的在於「解脫、或超生各淨土」,此可從一個人的心境是否達到應有之層次來判斷?與其世俗聰明才智、外表美醜無關。若一個人活著時心胸開闊、眼界遠大,心性開朗率真,自然不會與人計較,平和愉悅,則你就已經進入了天界淨土。若一個人活著時心胸狹隘,總是煩悶緊張,體會不到藍天綠地的盎然生氣,缺乏赤子之心的天真,則如此之心境已遠離淨土甚遠,死亡之後,欲得到解脫亦難矣!
摘錄自自然之道-第二八章師法自然
有一天,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寺裡的蘭花。
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散了滿地。
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父賠罪領罰。
金代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廟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 ※ ※
開闊的胸襟,有助於靈魂穩定、平衡情緒、提升修養和氣度,亦是增添靈魂能量的甘泉活水,而欲開拓萬古之心胸,則可透過在自然界中之修煉輔成。
而所謂自然界者,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是指暮色朝霞、壯麗的山川、潺潺的流水,蓊鬱的森林、如茵的草原、彌芳的野卉等。人文景觀是指思想、文化風俗、傳統......等。它們來自於長輩的傳承、周圍的親朋好友和浩瀚的書籍裏。
遇事容易想不開或性情內向者,可透過漫步山林野徑、沐浴在簌簌山風中,或凝望泛著粼粼波光的溪湖,仰望湛藍的星空,置身在古樸謐靜的田園村舍,讓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活動中,使自己安靜下來,如此心胸就可以得到薰陶、得到調整。
煩惱重重之人,應常反躬自省己身行為,或將苦悶對親朋好友傾訴,或多接觸天真無邪的孩童,多穿輕淡顏色的服裝,使自己能夠輕鬆,勇於面對世俗社會的壓力,或是可從事自己感興趣的運動與正當活動,讓潛意識從種種壓迫中解放出來,如此生活才能清閑、才能自在。
因為一個人若經常受後天環境壓迫情緒,久而久之,內臟就容易產生病變,潛意識和靈魂感應體經常受到壓迫,生命力就會受到破壞,容易遭受意外死亡、或是短壽之來。
修行的目的在於「解脫、或超生各淨土」,此可從一個人的心境是否達到應有之層次來判斷?與其世俗聰明才智、外表美醜無關。若一個人活著時心胸開闊、眼界遠大,心性開朗率真,自然不會與人計較,平和愉悅,則你就已經進入了天界淨土。若一個人活著時心胸狹隘,總是煩悶緊張,體會不到藍天綠地的盎然生氣,缺乏赤子之心的天真,則如此之心境已遠離淨土甚遠,死亡之後,欲得到解脫亦難矣!
摘錄自自然之道-第二八章師法自然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意念正誠即是神
出自《閱微草堂筆記》
丁卯年夏天,張氏婆媳一起到田地裏去收割麥子。正當麥子剛收割好堆放在一起時,忽然有大旋風從西方刮來,把麥子吹得四處飄散。
媳婦惱怒,用手把鐮刀向旋風擲去,只見風過之處灑了幾滴血沾染在地上。
婆媳兩人一起拾取被風所刮散的麥子,媳婦忽覺一陣頭暈,便靠在樹幹上坐了下來。
在昏昏沈沈之中,媳婦覺得有人把她捆綁起來,靈魂被押送到一座神祠裏去。
那神一見她便大怒,大聲責斥道:「膽大的潑婦!竟敢阻擋神路,還傷了我的小吏,來啊,給我重重地打!」
媳婦性格向來倔強剛正,大喊大叫地抗爭道:「窮人家種幾畝麥子賴以活命,多不容易啊!一家人全靠它維持一年的生活。我們婆媳在烈日之下辛苦收割是何等辛苦!剛剛收割完畢,就被你們的旋風卷散了。我們以為是作祟害人的鬼怪興風作祟,所以用鐮刀擲它,沒有想到是傷了大人的使者。而且使者來往,自有官道可走,為什麼橫著經過民田,糟蹋人家的莊稼?如果我為了這個被責打,我死也不服氣!」
神聽了她的爭辯,沉思片刻,點點頭說:「她的言詞正直,也很有理,可以遣送回去!」那媳婦馬上就醒過來了。
一會兒,又刮來一陣旋風,把失散了的麥子卷在一起。
人有說:「這個不知道是什麼神,衪不徇私,不曲意庇護衪的屬下,可以堪稱正直無私了。如果衪只聽屬下的浮泛不實之詞,盲目責打了那位農婦,就不夠機敏明智了。這位媳婦訴說她的冤情,神能夠耐心聽取,明辨是非,這也算聰明了。倘使訴說的人一味哀求,主事者卻昏憒糊塗,不認真聽取,你又有什麼辦法呢?」
※ ※ ※
神者,正誠、正善之靈炁也。蓋神者,公平正直、公正無私,惟正誠、正善者,足可秉天心之公正、之公平而不偏、而不循私也。故凡修而能存養心之正誠正善、或能淨化而真純、而率真、或更能把本天性臻昇至大忠大孝、或大仁大義、或大慈大悲之心懷者,此與神佛同器度、同貞操,則與神佛何異乎?即是神佛也。
修之一途,旨在正己化人耳。化人為重己為輕,然欲化人則須先正善己身,始能達度人之宏效,以致於廣泛勸化人心向善,能功益世人,意義深重,且德功碩大也。
正己-得先勤加在修身上加把勁,且多研讀各類善書籍,以豐富善知識與著實築基,更須懂得在悟理上多下力心,始能漸次涵養心之正、意之誠,待心正意誠,則善愛生焉,藉善愛之熱忱,俾以多做些有益人群事,此最可養德進道,再秉持此一股善性、愛心,則可日日把己心靈往上臻昇,能內淨心靈,外造善功,此即內外雙修之昇華。
化人-以聖書勸善,乃代天宣化,且最具以立言而使人心向道向善與更可收廣泛之功效。既是救人心性靈命之重要,就理應定志在此勸化工作上而不移不異,而列為優先,想有志一同者應皆有此同感吧!吾人在有生之年,應善藉有用之身來好好從事於體天行道之職事,尤須抱虔誠與積極之心態,也惟有能多做濟度以福益生民,方符合「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之生命真諦,才能實踐奉獻、犧牲之兼愛精神,也可活出生命之價值與光輝。
修道不只關為修善自己,若是一生只為自己著想而獨善其身,此私也,即使修而有功,亦屬小乘之修為。凡患執我而修,恐越修越執,越執則越私;心有我、打不破我相,偏差大矣。修學善道,務須抱入世以救人,秉持正誠善愛之心懷,久久可存養心之有容,有容則愛心臻昇,以期養心之博愛。
「去私欲以淨靈」,乃修之目的。惟去除己心靈之習染、之污濁,使之潔淨、光芒,這是修道鍊靈必經之過程,無人能免。習染污濁之來,私欲使然。如何淨靈?惟昇華本天性之善愛,則私欲不生矣。對靈體而言,私欲-濁重晦暗;善愛-輕清光芒。故所謂修,須全心力以克己止欲,並力予存養善性愛心之成,始可去除私欲之患、之禍害。
私欲-塵念、習染、惡行也,私欲重者,慾念叢生,妄心不已,難以克制矣!因私欲乃敗壞、腐蛀心性之摧化劑;乃引生邪惡、做歹、犯罪、造業之根源;乃濁靈之污穢、沉重,之墜落、沉淪禍首也。
善愛-仁心、天性也。善是生發愛心之源泉,愛是人性純真善美之結晶。善愛無不儲存在每一個人之心靈裡,只是有待人們去激發、去挖掘,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歇。惜世人大多不知善予去激發挖掘而已,以致於受私欲所蔽而晦暗無光、而濁重沉墜深淵。其實只要能做到少私欲者,其心即已接近淳樸而易顯露真情、而易生發愛心,也就會常為別人著想、關心別人、幫助別人。人能行善,乃人生最具意義之美事,有心者皆可做得到的。又凡心有愛,自會把心放在眾人身上而關心人人,視人如己,甚或尤甚於己。
人人冀想淨靈好回歸仙鄉,但問身修如何?身修之竅,在於治心,治心之竅,在於制念,制念之竅,在於不使動念,何以不動念?「不想」而已,果能不想者,靈可趨淨矣。不想二字,何其簡單,然孰能做到乎?總之,一動念即迷、即著,迷於何,即著於何,可謂世人無不著迷在貪嗔癡三毒而難以自拔,惟能破迷而覺者,始能掙脫「私欲」之束縛。一動私慾,即妄、即念、即想矣,故真能做得到不生念動念、不妄不想者又有幾人呢?
吾人須知一切修養之功力,即是要先使己心能真正安定平靜下來,始可進入潛修階段,再逐次培養心之正之誠,以致於真純。心正神明,神明者靈清;意誠見性,見性者靈明;靈清、靈明,則靈可清明而潔淨光芒矣。不假外求,念自清而心正;內不妄想,念自靜而意誠。修而能心正意誠,其品格之煆鍊可謂已幾近完美之階段,能趨近完美者,神格也。爾修之所以能格於完美,乃己心正誠之為功,是以,一人能臻持己意念於正誠者,即是神。共勉之!
摘錄自修回真心(第一輯)-三六 意念正誠即是神
丁卯年夏天,張氏婆媳一起到田地裏去收割麥子。正當麥子剛收割好堆放在一起時,忽然有大旋風從西方刮來,把麥子吹得四處飄散。
媳婦惱怒,用手把鐮刀向旋風擲去,只見風過之處灑了幾滴血沾染在地上。
婆媳兩人一起拾取被風所刮散的麥子,媳婦忽覺一陣頭暈,便靠在樹幹上坐了下來。
在昏昏沈沈之中,媳婦覺得有人把她捆綁起來,靈魂被押送到一座神祠裏去。
那神一見她便大怒,大聲責斥道:「膽大的潑婦!竟敢阻擋神路,還傷了我的小吏,來啊,給我重重地打!」
媳婦性格向來倔強剛正,大喊大叫地抗爭道:「窮人家種幾畝麥子賴以活命,多不容易啊!一家人全靠它維持一年的生活。我們婆媳在烈日之下辛苦收割是何等辛苦!剛剛收割完畢,就被你們的旋風卷散了。我們以為是作祟害人的鬼怪興風作祟,所以用鐮刀擲它,沒有想到是傷了大人的使者。而且使者來往,自有官道可走,為什麼橫著經過民田,糟蹋人家的莊稼?如果我為了這個被責打,我死也不服氣!」
神聽了她的爭辯,沉思片刻,點點頭說:「她的言詞正直,也很有理,可以遣送回去!」那媳婦馬上就醒過來了。
一會兒,又刮來一陣旋風,把失散了的麥子卷在一起。
人有說:「這個不知道是什麼神,衪不徇私,不曲意庇護衪的屬下,可以堪稱正直無私了。如果衪只聽屬下的浮泛不實之詞,盲目責打了那位農婦,就不夠機敏明智了。這位媳婦訴說她的冤情,神能夠耐心聽取,明辨是非,這也算聰明了。倘使訴說的人一味哀求,主事者卻昏憒糊塗,不認真聽取,你又有什麼辦法呢?」
※ ※ ※
神者,正誠、正善之靈炁也。蓋神者,公平正直、公正無私,惟正誠、正善者,足可秉天心之公正、之公平而不偏、而不循私也。故凡修而能存養心之正誠正善、或能淨化而真純、而率真、或更能把本天性臻昇至大忠大孝、或大仁大義、或大慈大悲之心懷者,此與神佛同器度、同貞操,則與神佛何異乎?即是神佛也。
修之一途,旨在正己化人耳。化人為重己為輕,然欲化人則須先正善己身,始能達度人之宏效,以致於廣泛勸化人心向善,能功益世人,意義深重,且德功碩大也。
正己-得先勤加在修身上加把勁,且多研讀各類善書籍,以豐富善知識與著實築基,更須懂得在悟理上多下力心,始能漸次涵養心之正、意之誠,待心正意誠,則善愛生焉,藉善愛之熱忱,俾以多做些有益人群事,此最可養德進道,再秉持此一股善性、愛心,則可日日把己心靈往上臻昇,能內淨心靈,外造善功,此即內外雙修之昇華。
化人-以聖書勸善,乃代天宣化,且最具以立言而使人心向道向善與更可收廣泛之功效。既是救人心性靈命之重要,就理應定志在此勸化工作上而不移不異,而列為優先,想有志一同者應皆有此同感吧!吾人在有生之年,應善藉有用之身來好好從事於體天行道之職事,尤須抱虔誠與積極之心態,也惟有能多做濟度以福益生民,方符合「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之生命真諦,才能實踐奉獻、犧牲之兼愛精神,也可活出生命之價值與光輝。
修道不只關為修善自己,若是一生只為自己著想而獨善其身,此私也,即使修而有功,亦屬小乘之修為。凡患執我而修,恐越修越執,越執則越私;心有我、打不破我相,偏差大矣。修學善道,務須抱入世以救人,秉持正誠善愛之心懷,久久可存養心之有容,有容則愛心臻昇,以期養心之博愛。
「去私欲以淨靈」,乃修之目的。惟去除己心靈之習染、之污濁,使之潔淨、光芒,這是修道鍊靈必經之過程,無人能免。習染污濁之來,私欲使然。如何淨靈?惟昇華本天性之善愛,則私欲不生矣。對靈體而言,私欲-濁重晦暗;善愛-輕清光芒。故所謂修,須全心力以克己止欲,並力予存養善性愛心之成,始可去除私欲之患、之禍害。
私欲-塵念、習染、惡行也,私欲重者,慾念叢生,妄心不已,難以克制矣!因私欲乃敗壞、腐蛀心性之摧化劑;乃引生邪惡、做歹、犯罪、造業之根源;乃濁靈之污穢、沉重,之墜落、沉淪禍首也。
善愛-仁心、天性也。善是生發愛心之源泉,愛是人性純真善美之結晶。善愛無不儲存在每一個人之心靈裡,只是有待人們去激發、去挖掘,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歇。惜世人大多不知善予去激發挖掘而已,以致於受私欲所蔽而晦暗無光、而濁重沉墜深淵。其實只要能做到少私欲者,其心即已接近淳樸而易顯露真情、而易生發愛心,也就會常為別人著想、關心別人、幫助別人。人能行善,乃人生最具意義之美事,有心者皆可做得到的。又凡心有愛,自會把心放在眾人身上而關心人人,視人如己,甚或尤甚於己。
人人冀想淨靈好回歸仙鄉,但問身修如何?身修之竅,在於治心,治心之竅,在於制念,制念之竅,在於不使動念,何以不動念?「不想」而已,果能不想者,靈可趨淨矣。不想二字,何其簡單,然孰能做到乎?總之,一動念即迷、即著,迷於何,即著於何,可謂世人無不著迷在貪嗔癡三毒而難以自拔,惟能破迷而覺者,始能掙脫「私欲」之束縛。一動私慾,即妄、即念、即想矣,故真能做得到不生念動念、不妄不想者又有幾人呢?
吾人須知一切修養之功力,即是要先使己心能真正安定平靜下來,始可進入潛修階段,再逐次培養心之正之誠,以致於真純。心正神明,神明者靈清;意誠見性,見性者靈明;靈清、靈明,則靈可清明而潔淨光芒矣。不假外求,念自清而心正;內不妄想,念自靜而意誠。修而能心正意誠,其品格之煆鍊可謂已幾近完美之階段,能趨近完美者,神格也。爾修之所以能格於完美,乃己心正誠之為功,是以,一人能臻持己意念於正誠者,即是神。共勉之!
摘錄自修回真心(第一輯)-三六 意念正誠即是神
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揹母親上山
曾經聽過那麼一則故事,有一位母親,因為年紀衰老而逐漸喪失工作的能力,她的兒子千方百計想遺棄她,於是狠心的揹著母親往深山裡走。
路途之中,這位狼心狗肺的兒子,一路上都聽到老母親折斷樹枝的聲音,他心中揣測著,一定是老母親怕被遺棄之後無法自己識路下山,所以在沿途做上記號。
兒子不以為意的繼續往更深山裡面去,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以後,放下背上老母親,毫無感情地對她說:「我們就在這裡分別吧!」
然而慈祥的母親卻對兒子說:「上山的時候,沿途都有我折斷的樹枝,你只要順著記號下山,就可以安然回家了。」
老母親並不在意兒子的大逆不道,反而沿途幫他做記號,讓他在返家的途中不會迷路,老母親無比慈悲的偉大胸襟,終於喚醒她兒子的良知,趕緊向母親陪罪,於是又將母親揹返家中。
從此以後,兒子對母親百依百順,善盡為人子的孝養之道。
※ ※ ※
「孝」乃倫常之首,這眾所周知者也,然孝亦屬天理之所畀重之者,這亦是世人所明白者也,然此孝道之基本道德,由於西方文化之漸入而使之沒落矣,真令人痛心!故不得不藉之喚醒也。
今之世人對於孝心之念已無法尊重與力行,為人子者無以表達孝心,使之年老之父母度日如年,不聞不問,實有違天良也。試問烏鴉尚能反哺之恩,羊亦有跪乳之義,人怎可無孝心呢?那不是連禽獸都不如嗎?然而在世有所成就者,其必定是有一顆深厚的孝心,故如無孝心,事業亦不會有所發展者也,應多以此為戒醒。然孝於親者,這是天經地義之事,絕不可違反或是不去做,否則非人也,惟得盡心力行之,才是人上之人也。
孝沒落已久,這也是最為重要之基本道德,不可失也,並得將之發揚光大也,希世人齊勉之。
摘錄自社會道德省思-第十一章孝道道德省思
路途之中,這位狼心狗肺的兒子,一路上都聽到老母親折斷樹枝的聲音,他心中揣測著,一定是老母親怕被遺棄之後無法自己識路下山,所以在沿途做上記號。
兒子不以為意的繼續往更深山裡面去,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以後,放下背上老母親,毫無感情地對她說:「我們就在這裡分別吧!」
然而慈祥的母親卻對兒子說:「上山的時候,沿途都有我折斷的樹枝,你只要順著記號下山,就可以安然回家了。」
老母親並不在意兒子的大逆不道,反而沿途幫他做記號,讓他在返家的途中不會迷路,老母親無比慈悲的偉大胸襟,終於喚醒她兒子的良知,趕緊向母親陪罪,於是又將母親揹返家中。
從此以後,兒子對母親百依百順,善盡為人子的孝養之道。
※ ※ ※
「孝」乃倫常之首,這眾所周知者也,然孝亦屬天理之所畀重之者,這亦是世人所明白者也,然此孝道之基本道德,由於西方文化之漸入而使之沒落矣,真令人痛心!故不得不藉之喚醒也。
今之世人對於孝心之念已無法尊重與力行,為人子者無以表達孝心,使之年老之父母度日如年,不聞不問,實有違天良也。試問烏鴉尚能反哺之恩,羊亦有跪乳之義,人怎可無孝心呢?那不是連禽獸都不如嗎?然而在世有所成就者,其必定是有一顆深厚的孝心,故如無孝心,事業亦不會有所發展者也,應多以此為戒醒。然孝於親者,這是天經地義之事,絕不可違反或是不去做,否則非人也,惟得盡心力行之,才是人上之人也。
孝沒落已久,這也是最為重要之基本道德,不可失也,並得將之發揚光大也,希世人齊勉之。
摘錄自社會道德省思-第十一章孝道道德省思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傾國傾城
漢武帝的侍妾李氏,是一位歌妓。她有個哥哥叫李延年,深通音律,擅長歌舞,漢武帝很喜歡他。
有一次,李延年在漢武帝面前作表演,一面舞蹈,一面唱著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武帝聽了這首歌,突然有所感慨,說:「李延年有個妹妹,就是這樣的一位佳人。」
於是,漢武帝立刻召見她,果然是美麗非凡,而且擅長舞蹈。從此深得漢武帝的寵愛,且生了一個男孩,就是後來的昌邑王。
令人遺憾的是李氏體弱,很年輕就死了。在她病危的時候,漢武帝親自去看她,她把臉蒙在棉被中,說:「我已經病了很久,容貌憔悴,而且很難看,惟恐驚嚇皇上。在我死後,但求皇上能多多照顧昌邑王和我的兄弟。」
漢武帝說:「妳已經病重,恐怕難以痊癒,現在見我一面,當面把昌邑王和妳的兄弟的事託付給我,不是更好嗎?」
李夫人說:「女人們沒有妝飾好,草率見君主,是不禮貌的。」
漢武帝仍然堅持見她一面,但是李夫人卻翻過身去,嗚嗚咽咽地哭泣,不再開口。是以,漢武帝悵然若失地離開。
她的姐妹責備她為什麼不與漢武帝見面,她說:「皇上如此寵愛我,乃是因為我昔日的美貌。如果讓他看見我的病容,他一定會厭惡我,甚至會把我拋棄。因此,不跟他見面,讓他保留好印象,日後仍然會懷念我,以及照顧我的兄弟。」
一個久病不起的人,其容顏必然憔悴。漢武帝喜歡的是具有羞花閉月的李氏,而不是行將就木的病婦。具有遠見的李氏深知這一點,假若漢武帝目睹她的病容,就會產生厭惡感,進而就不會關照她的親屬。這證明李氏是智者。
※ ※ ※
女子喜掠髮裝梳,乃是指一般女子喜好在頭髮裝飾上下工夫,並不時撥弄額前頭髮。一個修行之人若是只注重外表之裝飾,忽略向內觀照身心,就無法以真實面目面對他人,若無真誠正直,即難以成就修行道器。
維摩詰大士曾以色身為大眾說無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泡,不可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見;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故色身是苦、是惱、是眾病之所集,如此之肉身,明智之人怎會有所視為怙恃呢?
一般人皆是貪生怕死,但若是擁有了健康之身體,俊俏之外貌,裝扮得迷人之外表,就易生起貪著,而眷戀世間,捨不得懨離,進一步就會為了這個肉身而造下「貪、嗔、癡」種種惡因緣,然後下一生依緣受身,又有了新肉身,又起貪著,如是反覆不斷輪迴,沒於生死大海之中。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與今人共看明月,雖然皆一樣風清月皎,但古人和今人就皆像滔滔長江之水一般不斷的興替,故有智慧之女子,了悟時尚乃是曇花一現,而一個人之魅力乃是蘊含於舉手投足、眉宇和談吐之中,唯有高尚的品格和德行方能恆久不渝。
古所稱「道人」,乃是以世間人所看重者,彼卻輕忽之;以世間人所輕忽者,彼卻看重之故也。世間人所看重者為何?乃富貴也,乃外相也。世間人所輕忽者為何?乃身心也,乃內在也。而女子與乾道皆有平等聞法之機會,但因執於外相而患得患失,故若能徹底放下這些障礙,自能淨心出塵也。
摘錄自坤道與習氣-第二章女子喜掠髮裝梳
有一次,李延年在漢武帝面前作表演,一面舞蹈,一面唱著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武帝聽了這首歌,突然有所感慨,說:「李延年有個妹妹,就是這樣的一位佳人。」
於是,漢武帝立刻召見她,果然是美麗非凡,而且擅長舞蹈。從此深得漢武帝的寵愛,且生了一個男孩,就是後來的昌邑王。
令人遺憾的是李氏體弱,很年輕就死了。在她病危的時候,漢武帝親自去看她,她把臉蒙在棉被中,說:「我已經病了很久,容貌憔悴,而且很難看,惟恐驚嚇皇上。在我死後,但求皇上能多多照顧昌邑王和我的兄弟。」
漢武帝說:「妳已經病重,恐怕難以痊癒,現在見我一面,當面把昌邑王和妳的兄弟的事託付給我,不是更好嗎?」
李夫人說:「女人們沒有妝飾好,草率見君主,是不禮貌的。」
漢武帝仍然堅持見她一面,但是李夫人卻翻過身去,嗚嗚咽咽地哭泣,不再開口。是以,漢武帝悵然若失地離開。
她的姐妹責備她為什麼不與漢武帝見面,她說:「皇上如此寵愛我,乃是因為我昔日的美貌。如果讓他看見我的病容,他一定會厭惡我,甚至會把我拋棄。因此,不跟他見面,讓他保留好印象,日後仍然會懷念我,以及照顧我的兄弟。」
一個久病不起的人,其容顏必然憔悴。漢武帝喜歡的是具有羞花閉月的李氏,而不是行將就木的病婦。具有遠見的李氏深知這一點,假若漢武帝目睹她的病容,就會產生厭惡感,進而就不會關照她的親屬。這證明李氏是智者。
※ ※ ※
女子喜掠髮裝梳,乃是指一般女子喜好在頭髮裝飾上下工夫,並不時撥弄額前頭髮。一個修行之人若是只注重外表之裝飾,忽略向內觀照身心,就無法以真實面目面對他人,若無真誠正直,即難以成就修行道器。
維摩詰大士曾以色身為大眾說無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泡,不可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見;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故色身是苦、是惱、是眾病之所集,如此之肉身,明智之人怎會有所視為怙恃呢?
一般人皆是貪生怕死,但若是擁有了健康之身體,俊俏之外貌,裝扮得迷人之外表,就易生起貪著,而眷戀世間,捨不得懨離,進一步就會為了這個肉身而造下「貪、嗔、癡」種種惡因緣,然後下一生依緣受身,又有了新肉身,又起貪著,如是反覆不斷輪迴,沒於生死大海之中。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與今人共看明月,雖然皆一樣風清月皎,但古人和今人就皆像滔滔長江之水一般不斷的興替,故有智慧之女子,了悟時尚乃是曇花一現,而一個人之魅力乃是蘊含於舉手投足、眉宇和談吐之中,唯有高尚的品格和德行方能恆久不渝。
古所稱「道人」,乃是以世間人所看重者,彼卻輕忽之;以世間人所輕忽者,彼卻看重之故也。世間人所看重者為何?乃富貴也,乃外相也。世間人所輕忽者為何?乃身心也,乃內在也。而女子與乾道皆有平等聞法之機會,但因執於外相而患得患失,故若能徹底放下這些障礙,自能淨心出塵也。
摘錄自坤道與習氣-第二章女子喜掠髮裝梳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毒舌
白空行母說:
「有一等人,是兩片唇動個不止,所說的話,都是不善的。專門毒害他人,說東說西,說來說去,引出了大禍。」
白空行母說:
「出口傷人,就是毒舌。未來下三惡道,成了毒蛇。此等人下三惡道,成了毒獸毒禽毒物,就算是人,爭議不止,而且以兩舌為樂。」
我們常聽人說:
有人串門子,喜說東家長、西家短。
三姑六婆,專道人是非。
好朋友之間的離間。
雙面刀鬼。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這等人,一大堆的道理,其實全是「歪理」,傷人無數。
其實,毒舌之禍,其禍不小,大的可以引起兩國的戰爭。
家族與家族的戰爭。
民族與民族的戰爭。
家庭內的戰爭。
人與人的戰爭。
在宗教界──
提婆達多的「毒舌」是最厲害的,他細數佛陀生活上的所有缺點,擴大渲染。
他在僧團中遊說。
於是他把僧團分裂成兩半,一半的僧人對佛陀信心尚堅定,跟隨了佛陀。
另一半的人相信提婆達多所說的,隨著提婆達多走了。
僧團分裂。
這是佛陀的十惱之一,佛陀最大的憂患。
宗派中,當然一定有這種人,在宗派中混水摸魚。
說東道西。
表面上是同門,其實是離間同門,有智慧的人仔細看,仔細聽。
誰在分裂僧團?
誰在離間同門?
誰在搞私人的小圈圈?
非常清楚的。
。。。。。
白空行母說:
「說善言。」
白空行母說:
「沉默是金。學一學少說話,多念佛持咒。」
白空行母說:
「禁口。」
我分析:
一、有人是公然地離間。
二、有人是迂迴間接地離間。
三、有人是私下講悄悄話地離間。
這三種,都是離間。同樣都是犯口業的,弘法人員有「毒舌」的毛病,一定下三惡道的,何不捫心自問:
「你自己是不是毒舌?」
若有。
速速懺悔,以「還罪法」清淨。
這一類的「毒舌」很容易犯,甚至還有人以「毒舌」為樂,這種習性要不得,害人等於害己,是令人怖畏的!
轉載
「有一等人,是兩片唇動個不止,所說的話,都是不善的。專門毒害他人,說東說西,說來說去,引出了大禍。」
白空行母說:
「出口傷人,就是毒舌。未來下三惡道,成了毒蛇。此等人下三惡道,成了毒獸毒禽毒物,就算是人,爭議不止,而且以兩舌為樂。」
我們常聽人說:
有人串門子,喜說東家長、西家短。
三姑六婆,專道人是非。
好朋友之間的離間。
雙面刀鬼。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這等人,一大堆的道理,其實全是「歪理」,傷人無數。
其實,毒舌之禍,其禍不小,大的可以引起兩國的戰爭。
家族與家族的戰爭。
民族與民族的戰爭。
家庭內的戰爭。
人與人的戰爭。
在宗教界──
提婆達多的「毒舌」是最厲害的,他細數佛陀生活上的所有缺點,擴大渲染。
他在僧團中遊說。
於是他把僧團分裂成兩半,一半的僧人對佛陀信心尚堅定,跟隨了佛陀。
另一半的人相信提婆達多所說的,隨著提婆達多走了。
僧團分裂。
這是佛陀的十惱之一,佛陀最大的憂患。
宗派中,當然一定有這種人,在宗派中混水摸魚。
說東道西。
表面上是同門,其實是離間同門,有智慧的人仔細看,仔細聽。
誰在分裂僧團?
誰在離間同門?
誰在搞私人的小圈圈?
非常清楚的。
。。。。。
白空行母說:
「說善言。」
白空行母說:
「沉默是金。學一學少說話,多念佛持咒。」
白空行母說:
「禁口。」
我分析:
一、有人是公然地離間。
二、有人是迂迴間接地離間。
三、有人是私下講悄悄話地離間。
這三種,都是離間。同樣都是犯口業的,弘法人員有「毒舌」的毛病,一定下三惡道的,何不捫心自問:
「你自己是不是毒舌?」
若有。
速速懺悔,以「還罪法」清淨。
這一類的「毒舌」很容易犯,甚至還有人以「毒舌」為樂,這種習性要不得,害人等於害己,是令人怖畏的!
轉載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一聲早安
本世紀30年代,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總是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
其中,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起初反映冷漠,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
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安。」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台執政。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面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渾身顫抖,走上前去。當他無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
傳教士習慣的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雖然沒有過多地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得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
最後的結果是: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意思是生還者。
人是很容易被感動的,而感動一個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捨,巨大的投入。往往一個熱情的問候,溫馨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靈中灑下一片陽光。
不要低估了一句話、一個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使一個不相識的人走進你,成為你開啟你幸福之門的一把鑰匙,成為你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盞明燈。有時候,「人緣」的獲得就是這樣「廉價」而簡單。
※ ※ ※
你能善待他人,能在社會上過各種生活,獲得直接的報酬?
際斯科學時代,多數人,一天到晚,忙於日常工作,以至無法抽出時間來關心別人。現代人的生活過於緊張,人與人間接觸時間短促,和善待人,使人人感到親切,對己自然發生感激之情,能否善意的幫助別人,誠懇地給人一句讚美,或鼓勵的話,往往可挽救一個人於墮落邊緣,因為人的妤壞都在一念之間。
世人應知,人皆本性慈善,何故不早回頭自省,親善待人?今天有緣聚在一起,應善待他人,鼓勵他人,提醒他人,待人和善即修功德,你如對人不善,人對你必不親,總之;聖佛下台訓示:須先由人道修起,人道不修,絕難登天道。這些微小工作,世人如能做到,自然步入天梯。
善意助人是促成自己在事業上更進一步成功的基礎,世人若如能善待他人,那自然會得到他人的善待,不只善待還會讚美,若能獲得人人友善,就是成功的秘訣。
摘錄自儒宗寶典第四卷-談:待人
其中,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起初反映冷漠,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
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安。」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台執政。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面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渾身顫抖,走上前去。當他無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
傳教士習慣的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雖然沒有過多地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得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
最後的結果是: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意思是生還者。
人是很容易被感動的,而感動一個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捨,巨大的投入。往往一個熱情的問候,溫馨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靈中灑下一片陽光。
不要低估了一句話、一個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使一個不相識的人走進你,成為你開啟你幸福之門的一把鑰匙,成為你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盞明燈。有時候,「人緣」的獲得就是這樣「廉價」而簡單。
※ ※ ※
你能善待他人,能在社會上過各種生活,獲得直接的報酬?
際斯科學時代,多數人,一天到晚,忙於日常工作,以至無法抽出時間來關心別人。現代人的生活過於緊張,人與人間接觸時間短促,和善待人,使人人感到親切,對己自然發生感激之情,能否善意的幫助別人,誠懇地給人一句讚美,或鼓勵的話,往往可挽救一個人於墮落邊緣,因為人的妤壞都在一念之間。
世人應知,人皆本性慈善,何故不早回頭自省,親善待人?今天有緣聚在一起,應善待他人,鼓勵他人,提醒他人,待人和善即修功德,你如對人不善,人對你必不親,總之;聖佛下台訓示:須先由人道修起,人道不修,絕難登天道。這些微小工作,世人如能做到,自然步入天梯。
善意助人是促成自己在事業上更進一步成功的基礎,世人若如能善待他人,那自然會得到他人的善待,不只善待還會讚美,若能獲得人人友善,就是成功的秘訣。
摘錄自儒宗寶典第四卷-談:待人
先天下之憂而憂
語見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四。
唐太宗是個很英明的皇帝,他處理國家事務非常勤奮,以致十分疲勞,形容憔悴。
大臣們勸他愛護身體,不要太累了。
唐太宗說:「我每天早上,當星星還沒有隱去時就起來工作;下午,當太陽下山了,我還不敢休息。為什麼呢?國家大事一點處理不當,就會留下隱患,導致危難,皇帝是那麼容易當的麼?」
唐太宗接著說:「我常常覺得自己像站在深淵邊緣,好像走在薄冰之上,戰戰兢兢,小小心心。因此不是病得不能起床,決不敢休息,即使這樣,我還怕出差錯呢!」
※ ※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何等崇高之道德理念。世之眾生,試問有多少之憂患苦悶?實在是太多了,述言不盡也,亦即是所謂人生苦海,一點都沒錯,然天下之人那個能思及此點?大多為己,大多思己,有何人能以他人為先呢?此等之道德理念,可說失落已久矣。
世人之大弊,乃先自己之樂為優先,哪個會去體悟凡事以他人為前提?可說是心念狹隘,難以成就光明之心性,故因而為己之私,逐次的造罪造業,積纍成淵,無以自拔也,更是無法彌補贖罪,令人感嘆不已!
憂樂道德雖屬秉性修持之昇華,但每個人對此種之道德總是抱著何以修學呢?只是缺乏此種光明之理性,不去加以修鍊耳。今日有機提及,盼世人能藉以省思歸善之。
摘錄自社會道德省思-第五十五章憂樂道德省思
唐太宗是個很英明的皇帝,他處理國家事務非常勤奮,以致十分疲勞,形容憔悴。
大臣們勸他愛護身體,不要太累了。
唐太宗說:「我每天早上,當星星還沒有隱去時就起來工作;下午,當太陽下山了,我還不敢休息。為什麼呢?國家大事一點處理不當,就會留下隱患,導致危難,皇帝是那麼容易當的麼?」
唐太宗接著說:「我常常覺得自己像站在深淵邊緣,好像走在薄冰之上,戰戰兢兢,小小心心。因此不是病得不能起床,決不敢休息,即使這樣,我還怕出差錯呢!」
※ ※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何等崇高之道德理念。世之眾生,試問有多少之憂患苦悶?實在是太多了,述言不盡也,亦即是所謂人生苦海,一點都沒錯,然天下之人那個能思及此點?大多為己,大多思己,有何人能以他人為先呢?此等之道德理念,可說失落已久矣。
世人之大弊,乃先自己之樂為優先,哪個會去體悟凡事以他人為前提?可說是心念狹隘,難以成就光明之心性,故因而為己之私,逐次的造罪造業,積纍成淵,無以自拔也,更是無法彌補贖罪,令人感嘆不已!
憂樂道德雖屬秉性修持之昇華,但每個人對此種之道德總是抱著何以修學呢?只是缺乏此種光明之理性,不去加以修鍊耳。今日有機提及,盼世人能藉以省思歸善之。
摘錄自社會道德省思-第五十五章憂樂道德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