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偉大的思想家盧梭寫過著名的《懺悔錄》,他要做的是:「把一個人真實的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
因此,在《懺悔錄》中,他直面自己的隱私,痛責自己的過錯,他曾寫道,自己少時當僕人,偷過主人家一條用舊的絲帶,主人發現後,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此事嫁禍于誠實的女僕瑪麗,破壞了她純潔、善良的好名聲。
此後,他的內心非常痛苦,牢牢記在心上,永遠提醒自己不要再做導致犯罪的事。因此,以後「四十年來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始終保持了誠實與正直」。
※ ※ ※
懺悔是世人養修的要件。藉懺悔,可反省改過己身的錯失;藉懺悔,可表明良知的醒覺;藉懺悔,可喚醒靈性的光輝;藉懺悔,可歸正人生一切的污點;藉懺悔,可導引自己邁向光明的未來。
一個人難免會做錯事,做錯了事,必須反省、檢討、改進,內心有虧心昧理、違逆道德,必須懺悔,否則良心將永遠不安,終日遑遑不知所措,心裡頭總覺得有些事放不下,那種痛苦的煎熬是難以形容的。
懺悔是釋放自我的最佳利器。有了懺悔,內心不再受到譴責;有了懺悔,不會重蹈覆轍;有了懺悔,可表明痛改前非決心;有了懺悔,可使靈性光明;有了懺悔,可聽到自己內心的真言;有了懺悔,可穩定內心的不安;有了懺悔,可激發善良的層面。
俗語有云:「歷事可以煉心」。縱使一個人過去曾犯下過錯,但若其能一旦悔悟,回心向善,湔滌舊污,不蹈故轍,日中能知損益,日中能有所行持,那如此一來,就可端行立品,成就道業矣,希世人能了悟之,以為自勉。
尋回失落的自我-第五十五章 懺悔我身
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
禪定就是安住
蓮生/文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有一位婦人問佛陀:「您說了那麼多的禪定,到了什麼的境界?是否永遠坐在那裡,就是禪定嗎?」
佛陀知道這位婦人經常到井裡拿水,於是就說了一個很簡單的比喻:「如同妳去井提水的時候,用繩子拿著水桶,一邊手要抓住繩子,另一隻手拿著水桶丟到井裡去,讓水桶載滿,然後慢慢的提上來;但你的手不能丟下去,你的十個手指頭有其的作用。」
佛陀繼續說:「你在取水的時候,清楚了解十個手指的作用,這就是禪定。」
師尊覺得這一句話是很玄妙。取水怎麼會是禪定?禪定不是坐在那裡嗎?
其實禪定並非坐著,很多人都以為禪定一定是要坐著,如如不動才是禪定;又或是行者閉關,在閉關房裡坐下──「哇!無所事事,我能夠如如不動,終於得到禪定了!」
其實不是!佛陀說:「心不散亂,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禪定。」
好像師尊寫文章,一個字一個字寫,思想集中,心完全集中在這一篇文章,只是把它完成,這也是禪定。
佛陀說的「禪定」,意思就是安住,行者若能安住在一種境界裡就是「禪定」。
那位婦人經常到井裡取水,能夠清楚知道她十個手指,每一個動作,都合乎取水的標準,那境界就是禪定。
曾經有一個幫佛陀理髮的理髮師,他在理髮的時候,進入禪定。佛陀就說:「剛才你已經到了阿羅漢的定界,那是阿羅漢靜定的境界。」
理髮當中,也可以入禪定。所以禪定就是了了分明,心不散亂,能夠安住的那一種境界,就叫做禪定,這時候,行者有一個覺醒、覺悟的心。
現在一般人,較少產生覺悟的心,就是我們在做一件事情,心又想別的,不只是兩心,甚至十多種心都產生出來,十種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境界,在那邊不停的起伏。
行者修一壇法,就是一次的禪定,就是一次喚醒自己的覺悟的心;我們持咒、走路、經行,也是一樣。
行者的心能夠安住,心光就能夠顯露,這時候,就叫做「悟」。因此,禪定不一定要打坐,你在走路的時候,也可以行禪。在寫文章、吃飯的時候,同樣可以禪定。
佛陀教導我們,要有這個悟境,就是安住,任何一個時刻,行者都是在做了了分明、心安住的工作。
禪定不在於坐著,而是在於心能安住,安住久了,心光發露的時候,就產生悟境。
什麼叫「安住」?就是念頭調整到一的時候叫做「安住」,能夠做到「安住」,漸漸的,心光就會顯露出來,能夠了解這種現象,就叫做「修行」;否則祇是逐境而生,跟著外面的環境跑,在那邊一直轉啊!
對於外境的干擾,其實它們並沒有什麼,主要的是行者內在的干擾才是厲害!行者自心妄想、顛倒,念頭不只是一,甚至非常多;念頭一就是安住的境界;今天的現代人,念頭不只是二,念頭十,甚至百千,妄念紛飛,他們就是逐境而生,整個人跟著外面的環境追跑,產生種種的境界,一直在那邊轉、跑的跑,直至有一天疲累、倒了,就是死了!
如果行者的心永遠沒有安住,如何是修行?如何心光發露?
逐境是追隨那外來種種的現象,心才產生變化,這種心並不是安住,而是在追逐名利、歌舞,在聲色場所中奔馳。其實禪定的第一要義,就是把外間「奔馳的心」找回來。
我們的祖師曾說,行者在禪定的覺受,怎樣說才算適合?有時候,禪定的覺受,並不是十分的玄奇。好像我們工作一整天,洗一個澡,換一件乾淨的衣服,坐在搖椅搖數下,身心突然間非常的輕鬆,一點事都沒有,覺得天地寬闊,心中毫無罣礙,那一種狀況,就是禪定的覺受。那時候,行者煩惱突然間沒有,非常的寬闊,不思也不想,就是那一剎那,心能安住。
所以禪定的第一要義,就是把行者在外面奔馳的心找回來。行者如果時時妙觀察自己,心就找回來了。
我們修一壇法,看看自己的心有否外馳?還是專注修法的儀軌,跟佛陀所說的,一個婦人去井裡打水,她十個手指的動作,都是非常的清晰,就是禪定。剛才的修法的儀軌,大家都是清楚每一個細節,能外用心把它修得周全,就是禪定。
以前有一位真正的聖賢,就像孔子稱讚顏回的故事,屋外面下著大雨,屋子裡還漏雨,顏回還是在那裡彈琴,自得其樂,下雨並不影響他的心情,很簡單清苦的生活,不影響顏回本身的自得其樂。這就是他把心找回來,能夠在琴聲中禪定,修行就應該是這樣的。
環境再怎樣惡劣,行者都能夠修行;若跑到好的環境,很舒服、沒有人主管,心便容易放逸。所以行者要習慣在嚴格的環境裡,修行才得到戒律。
其實「西雅圖雷藏寺」的環境,還不是嚴格,反而非常現代化的!如果這裡不適合行者生活,相信任何一個顯教道場更不適合!看看以前簡單的叢林,那根本就是不同的世界。
行者把一切的煩惱脫掉,心無罣礙,這時候,便明白三千大千世界在那裡了!
嗡嘛呢唄咪吽。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有一位婦人問佛陀:「您說了那麼多的禪定,到了什麼的境界?是否永遠坐在那裡,就是禪定嗎?」
佛陀知道這位婦人經常到井裡拿水,於是就說了一個很簡單的比喻:「如同妳去井提水的時候,用繩子拿著水桶,一邊手要抓住繩子,另一隻手拿著水桶丟到井裡去,讓水桶載滿,然後慢慢的提上來;但你的手不能丟下去,你的十個手指頭有其的作用。」
佛陀繼續說:「你在取水的時候,清楚了解十個手指的作用,這就是禪定。」
師尊覺得這一句話是很玄妙。取水怎麼會是禪定?禪定不是坐在那裡嗎?
其實禪定並非坐著,很多人都以為禪定一定是要坐著,如如不動才是禪定;又或是行者閉關,在閉關房裡坐下──「哇!無所事事,我能夠如如不動,終於得到禪定了!」
其實不是!佛陀說:「心不散亂,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禪定。」
好像師尊寫文章,一個字一個字寫,思想集中,心完全集中在這一篇文章,只是把它完成,這也是禪定。
佛陀說的「禪定」,意思就是安住,行者若能安住在一種境界裡就是「禪定」。
那位婦人經常到井裡取水,能夠清楚知道她十個手指,每一個動作,都合乎取水的標準,那境界就是禪定。
曾經有一個幫佛陀理髮的理髮師,他在理髮的時候,進入禪定。佛陀就說:「剛才你已經到了阿羅漢的定界,那是阿羅漢靜定的境界。」
理髮當中,也可以入禪定。所以禪定就是了了分明,心不散亂,能夠安住的那一種境界,就叫做禪定,這時候,行者有一個覺醒、覺悟的心。
現在一般人,較少產生覺悟的心,就是我們在做一件事情,心又想別的,不只是兩心,甚至十多種心都產生出來,十種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境界,在那邊不停的起伏。
行者修一壇法,就是一次的禪定,就是一次喚醒自己的覺悟的心;我們持咒、走路、經行,也是一樣。
行者的心能夠安住,心光就能夠顯露,這時候,就叫做「悟」。因此,禪定不一定要打坐,你在走路的時候,也可以行禪。在寫文章、吃飯的時候,同樣可以禪定。
佛陀教導我們,要有這個悟境,就是安住,任何一個時刻,行者都是在做了了分明、心安住的工作。
禪定不在於坐著,而是在於心能安住,安住久了,心光發露的時候,就產生悟境。
什麼叫「安住」?就是念頭調整到一的時候叫做「安住」,能夠做到「安住」,漸漸的,心光就會顯露出來,能夠了解這種現象,就叫做「修行」;否則祇是逐境而生,跟著外面的環境跑,在那邊一直轉啊!
對於外境的干擾,其實它們並沒有什麼,主要的是行者內在的干擾才是厲害!行者自心妄想、顛倒,念頭不只是一,甚至非常多;念頭一就是安住的境界;今天的現代人,念頭不只是二,念頭十,甚至百千,妄念紛飛,他們就是逐境而生,整個人跟著外面的環境追跑,產生種種的境界,一直在那邊轉、跑的跑,直至有一天疲累、倒了,就是死了!
如果行者的心永遠沒有安住,如何是修行?如何心光發露?
逐境是追隨那外來種種的現象,心才產生變化,這種心並不是安住,而是在追逐名利、歌舞,在聲色場所中奔馳。其實禪定的第一要義,就是把外間「奔馳的心」找回來。
我們的祖師曾說,行者在禪定的覺受,怎樣說才算適合?有時候,禪定的覺受,並不是十分的玄奇。好像我們工作一整天,洗一個澡,換一件乾淨的衣服,坐在搖椅搖數下,身心突然間非常的輕鬆,一點事都沒有,覺得天地寬闊,心中毫無罣礙,那一種狀況,就是禪定的覺受。那時候,行者煩惱突然間沒有,非常的寬闊,不思也不想,就是那一剎那,心能安住。
所以禪定的第一要義,就是把行者在外面奔馳的心找回來。行者如果時時妙觀察自己,心就找回來了。
我們修一壇法,看看自己的心有否外馳?還是專注修法的儀軌,跟佛陀所說的,一個婦人去井裡打水,她十個手指的動作,都是非常的清晰,就是禪定。剛才的修法的儀軌,大家都是清楚每一個細節,能外用心把它修得周全,就是禪定。
以前有一位真正的聖賢,就像孔子稱讚顏回的故事,屋外面下著大雨,屋子裡還漏雨,顏回還是在那裡彈琴,自得其樂,下雨並不影響他的心情,很簡單清苦的生活,不影響顏回本身的自得其樂。這就是他把心找回來,能夠在琴聲中禪定,修行就應該是這樣的。
環境再怎樣惡劣,行者都能夠修行;若跑到好的環境,很舒服、沒有人主管,心便容易放逸。所以行者要習慣在嚴格的環境裡,修行才得到戒律。
其實「西雅圖雷藏寺」的環境,還不是嚴格,反而非常現代化的!如果這裡不適合行者生活,相信任何一個顯教道場更不適合!看看以前簡單的叢林,那根本就是不同的世界。
行者把一切的煩惱脫掉,心無罣礙,這時候,便明白三千大千世界在那裡了!
嗡嘛呢唄咪吽。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虐待戰俘
濟公活佛 降
詩曰:烽火連天毀炮樓。屍橫遍地種深仇。
梟雄爭霸為何事?怨怨恩恩後世留。
聖示:世間一切境緣皆是由己心所變現出來,故修道要修心、煉心,自負自責,不要怨天尤人,如此「苦」就會逐漸變少、變無,最終達到《楞嚴經》所言「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之境界也。
濟佛曰:徒兒隨為師上蓮台,準備出發著書。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濟佛口念真言,堂外現出蓮台,師徒二人上了蓮台,快速飛往目的地。)
王生曰:叩問恩師!自古以來有「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之名言,那為何修道者多,成道者會那麼少,其原因主要為何呢?
濟佛曰:古時因為資訊不暢達,交通不便利,加上教育不普及,因此大道多是單傳獨授,而且佛、道典籍浩瀚,入於其中不可出者多,浸染日久豁然開朗者少,若非福份根基深厚者,絕對難逢明師指導而修成道果。
現今雖然大道普及,但「智慧」並不是師父教導徒弟,徒弟就可輕鬆習得的,因為師父所教導、經典所詳論的,對修道者而言都是「知識」、「常識」,唯有將這些「知識」、「常識」,親身體會、經過磨礪,才能內化成為智慧,才能悟道、證道,否則皆是鸚鵡學舌罷了,故修是一回事,行又是另一回事。
吾以學開車做譬喻,許多人一開始不直接進入車子,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問師父關於車子的材質、結構、性能、配備、操作、如何駕馭、……,喋喋不休又不付諸行動。好不容易坐進車子裡了,又馬上出來對師父說:「我已經坐進去了,但什麼也沒發生,車子沒有移動?」然後又開始問問題,因此「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歷數千年而不變也。
王生曰:叩謝恩師之說明,恩師所言就是要修道者「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否則無法開發悟性,難以豁然貫通吧!
濟佛曰:然也。
(師徒二人談論間,蓮台已抵達刀山劍樹地獄。)
濟佛曰:今日吾已與地府安排好,入刀山劍樹地獄訪談罪魂,徒兒可下蓮台。
王生曰:徒兒遵命!下了蓮台,映入眼簾的盡是罪魂受刑罰,哀號震天,不堪入目的慘狀,令人驚駭萬分,此時,前方來了一位獄官,後方則是獄卒押著一位男罪魂,獄官與濟佛禮尚往來之後……。
濟佛曰:此位罪魂乃是日本人氏,徒兒可訪問他為何會墮入刀山劍樹地獄之因由,以做為世人之警惕。
王生曰:但是徒兒不會講日語,怎麼辦?
濟佛曰:靈界沒有語言隔閡,徒兒儘管放心問之。
王生曰:好的!先生您好,因為今日濟公活佛恩師奉旨領我訪遊著書勸化世人,我們應該夙世有緣,恩師才會安排您參與著書,不知您在此獄中受刑多久了?可否說說墮入此地獄之因由,作為著書案例,積一些功德。
罪魂曰:好苦哇!好苦!我生前是一位職業軍人,因適逢中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我被派到中國與東南亞作戰。由於戰爭期間俘虜甚多敵軍,所以有一段時間我都負責管理戰俘工作,但是我對待戰俘都很粗暴,不管有沒有犯錯,我都喜歡用穿著軍靴的腳踹踢他們,以彰顯我的優越,因此有人被我踹傷,也有人不堪一擊被我踹死。除此之外,我很喜歡吃野味,因此常獵殺動物作為美味的菜餚享用,積累很深之殺業。
到了戰爭末期,有一次不小心被毒蛇咬傷,因戰地缺乏充足的醫療,最後因腳腫脹發黑,為了保命,軍醫不得不將我的腿截肢,而那隻蛇就是被我踹死的其中一個戰俘,雖然他有他的業力而轉生為蛇,但他在死亡前對我發出極為深重的瞋恨,因此轉生為蛇也要報仇咬我,此亦是我喜踹人之果報。
失去一條腿後,我就被送回國內,並辦理退役。經過十餘年後,我不幸罹患胃腺癌,並發生癌細胞移轉而死亡,而我會罹患胃腺癌,就是因為動粗殺害戰俘,及累世和現世宰殺動物做菜餚的業力所致,魂入地府之後就被判入刀山劍樹地獄受刑罰,日日受刀山劍林之割戮,真是苦啊!
濟佛曰:以種種心,造種種業,做種種行,廣積眾惡,自然要承受種種果報,僥倖不得,未來等你受刑完畢,還會轉生畜類,受割戮烹煮之苦,以償還宿業也,好了!今日就訪談至此,獄官將罪魂帶回,徒兒我們回去吧!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師徒二人拜別了獄官,上了蓮台,蓮台即往虛原堂飛回。)
濟佛曰:虛原堂已到,徒兒下蓮台。
可,吾回。
因緣與果報-第二十章 傷物傷人 地獄受報
詩曰:烽火連天毀炮樓。屍橫遍地種深仇。
梟雄爭霸為何事?怨怨恩恩後世留。
聖示:世間一切境緣皆是由己心所變現出來,故修道要修心、煉心,自負自責,不要怨天尤人,如此「苦」就會逐漸變少、變無,最終達到《楞嚴經》所言「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之境界也。
濟佛曰:徒兒隨為師上蓮台,準備出發著書。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濟佛口念真言,堂外現出蓮台,師徒二人上了蓮台,快速飛往目的地。)
王生曰:叩問恩師!自古以來有「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之名言,那為何修道者多,成道者會那麼少,其原因主要為何呢?
濟佛曰:古時因為資訊不暢達,交通不便利,加上教育不普及,因此大道多是單傳獨授,而且佛、道典籍浩瀚,入於其中不可出者多,浸染日久豁然開朗者少,若非福份根基深厚者,絕對難逢明師指導而修成道果。
現今雖然大道普及,但「智慧」並不是師父教導徒弟,徒弟就可輕鬆習得的,因為師父所教導、經典所詳論的,對修道者而言都是「知識」、「常識」,唯有將這些「知識」、「常識」,親身體會、經過磨礪,才能內化成為智慧,才能悟道、證道,否則皆是鸚鵡學舌罷了,故修是一回事,行又是另一回事。
吾以學開車做譬喻,許多人一開始不直接進入車子,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問師父關於車子的材質、結構、性能、配備、操作、如何駕馭、……,喋喋不休又不付諸行動。好不容易坐進車子裡了,又馬上出來對師父說:「我已經坐進去了,但什麼也沒發生,車子沒有移動?」然後又開始問問題,因此「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歷數千年而不變也。
王生曰:叩謝恩師之說明,恩師所言就是要修道者「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否則無法開發悟性,難以豁然貫通吧!
濟佛曰:然也。
(師徒二人談論間,蓮台已抵達刀山劍樹地獄。)
濟佛曰:今日吾已與地府安排好,入刀山劍樹地獄訪談罪魂,徒兒可下蓮台。
王生曰:徒兒遵命!下了蓮台,映入眼簾的盡是罪魂受刑罰,哀號震天,不堪入目的慘狀,令人驚駭萬分,此時,前方來了一位獄官,後方則是獄卒押著一位男罪魂,獄官與濟佛禮尚往來之後……。
濟佛曰:此位罪魂乃是日本人氏,徒兒可訪問他為何會墮入刀山劍樹地獄之因由,以做為世人之警惕。
王生曰:但是徒兒不會講日語,怎麼辦?
濟佛曰:靈界沒有語言隔閡,徒兒儘管放心問之。
王生曰:好的!先生您好,因為今日濟公活佛恩師奉旨領我訪遊著書勸化世人,我們應該夙世有緣,恩師才會安排您參與著書,不知您在此獄中受刑多久了?可否說說墮入此地獄之因由,作為著書案例,積一些功德。
罪魂曰:好苦哇!好苦!我生前是一位職業軍人,因適逢中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我被派到中國與東南亞作戰。由於戰爭期間俘虜甚多敵軍,所以有一段時間我都負責管理戰俘工作,但是我對待戰俘都很粗暴,不管有沒有犯錯,我都喜歡用穿著軍靴的腳踹踢他們,以彰顯我的優越,因此有人被我踹傷,也有人不堪一擊被我踹死。除此之外,我很喜歡吃野味,因此常獵殺動物作為美味的菜餚享用,積累很深之殺業。
到了戰爭末期,有一次不小心被毒蛇咬傷,因戰地缺乏充足的醫療,最後因腳腫脹發黑,為了保命,軍醫不得不將我的腿截肢,而那隻蛇就是被我踹死的其中一個戰俘,雖然他有他的業力而轉生為蛇,但他在死亡前對我發出極為深重的瞋恨,因此轉生為蛇也要報仇咬我,此亦是我喜踹人之果報。
失去一條腿後,我就被送回國內,並辦理退役。經過十餘年後,我不幸罹患胃腺癌,並發生癌細胞移轉而死亡,而我會罹患胃腺癌,就是因為動粗殺害戰俘,及累世和現世宰殺動物做菜餚的業力所致,魂入地府之後就被判入刀山劍樹地獄受刑罰,日日受刀山劍林之割戮,真是苦啊!
濟佛曰:以種種心,造種種業,做種種行,廣積眾惡,自然要承受種種果報,僥倖不得,未來等你受刑完畢,還會轉生畜類,受割戮烹煮之苦,以償還宿業也,好了!今日就訪談至此,獄官將罪魂帶回,徒兒我們回去吧!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師徒二人拜別了獄官,上了蓮台,蓮台即往虛原堂飛回。)
濟佛曰:虛原堂已到,徒兒下蓮台。
可,吾回。
因緣與果報-第二十章 傷物傷人 地獄受報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沒人要的美女
穿著衣服的美女,很多人都特別喜歡,而屍陀林中赤裸裸擺在面前的女屍,即使是貪心最大的男人,不要說擁抱,連親近都不敢。
佛陀時代有個非常出名的妓女,她對三寶很有信心,每天供養八位僧人,很多僧人覺得她非常好看,都願意去她家應供。
有一位僧人回去後,向眾僧提及她是多麼漂亮,每天供養的食物如何美味。聽了這番話,一位年輕的僧人,雖然沒有見過她,但卻愛上了她。隔天,他也隨僧眾到那位妓女家應供。
不巧的是,正好那個妓女生病了,但出於強烈的信心,仍在別人攙扶下出來拜見眾僧。當她走出來時,那年輕的僧人見到了她,非常吃驚,因為她雖在病中,卻仍然那麼美麗動人,他馬上產生了強烈的愛欲。
好景不長,這位妓女不幸當天晚上死了。國王派人把死訊告訴佛陀,佛陀請國王將屍體送到屍陀林,暫時保護起來,不要被禿鷲吃掉,讓屍體在那裏停屍三日。
印度的氣候非常炎熱,三天之後,她的屍體不再美麗,蒼蠅從她的九孔中飛進飛出。
到了第四天,佛陀帶領眾眷屬、國王帶著部下前去觀看屍體,那年輕的僧人也跟著去了。在這麼多人面前,佛陀明知故問道:「國王,這女人是誰?」
國王說:「是大名鼎鼎的某某妓女。」
國王回答之後,佛陀緊接著說:「很好,國王請你宣佈,誰要是肯出一千兩銀子,就可以佔有她。」
可是無人問津。國王一再把價錢降低,最後減到一個銅板……四分之一個銅板……八分之一個銅板,照樣沒有人要。
國王乾脆宣佈:「誰要的話,就可以免費抬走。」但大家仍然沒有興趣。
這時候,佛陀對眾人開示道:「你們看,她活著時,有人肯花一千兩銀子,只不過為了和她共度一個晚上;現在連免費贈送都沒有人要。實際上,她原來的身體跟現在的身體只不過放了三四天而已,此外根本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啊。」
※ ※ ※
人自無始劫以來,從色道中而生,從色道中而死,綜觀古今,福最大者,莫過於一國之君的皇帝,一般而言,福大者壽亦當大,但中國自秦始皇稱帝二千多年來,近五百位皇帝,十有八九皆不長壽,其中以欲事多而喪命者佔最多數,由此可知色欲之患。
愛欲為生死輪迴之根本,貪著女(男)色乃是修行一大障礙,一般眾生眼見色起愛味心、貪著心,所以身心不能清淨自在,不能清淨自在就不能如實了知色,如此就不能解脫。故修道者,以拔色欲為第一著,然而色欲最不易除,亦所難防。
昔時釋迦牟尼佛臨入滅前,阿難尊者問:「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以何為住?」佛即告訴阿難尊者:「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住。」四念處第一念處是「身念處」,身念處其中之一法為「觀身不淨」:觀察自己的身體是不乾淨的,此法即是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破除色欲關卡之妙諦。因為一般人對色欲樂於執取,因此需要觀照它們、看清它們的實相,否則,你將因貪欲和邪見而執取它們。而一旦觀到它們的實相,你便不再執取,得到解脫。
此法以三十二身內觀法為修行方式,先於禪坐時來觀察身體之組成,並於行住坐臥中行持,三十二身指: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橫隔膜、脾、肺;大腸、小腸、胃中物、屎、腦;膿、痰、膽汁、血、汗、脂肪;淚、油、涕、唾液、關節液、尿。前二十項屬於身體之「地界」,後十二項屬於身體之「水界」,加上體溫「火界」和呼吸「風界」,於內心中時時覺知,即可減低對身體的愛戀,練習這種方法之後,對自身的黏著,對他身的色欲,認為身體是「我」與「我的」之觀念都將消失,並拋掉對生命的執著,如此欲破除色欲就非難事也。
顏容華色世無雙。沐浴塗香散郁芳。
卅二內觀真相現。原來穢惡最難當。
修道基本功-第一章 拔色欲
佛陀時代有個非常出名的妓女,她對三寶很有信心,每天供養八位僧人,很多僧人覺得她非常好看,都願意去她家應供。
有一位僧人回去後,向眾僧提及她是多麼漂亮,每天供養的食物如何美味。聽了這番話,一位年輕的僧人,雖然沒有見過她,但卻愛上了她。隔天,他也隨僧眾到那位妓女家應供。
不巧的是,正好那個妓女生病了,但出於強烈的信心,仍在別人攙扶下出來拜見眾僧。當她走出來時,那年輕的僧人見到了她,非常吃驚,因為她雖在病中,卻仍然那麼美麗動人,他馬上產生了強烈的愛欲。
好景不長,這位妓女不幸當天晚上死了。國王派人把死訊告訴佛陀,佛陀請國王將屍體送到屍陀林,暫時保護起來,不要被禿鷲吃掉,讓屍體在那裏停屍三日。
印度的氣候非常炎熱,三天之後,她的屍體不再美麗,蒼蠅從她的九孔中飛進飛出。
到了第四天,佛陀帶領眾眷屬、國王帶著部下前去觀看屍體,那年輕的僧人也跟著去了。在這麼多人面前,佛陀明知故問道:「國王,這女人是誰?」
國王說:「是大名鼎鼎的某某妓女。」
國王回答之後,佛陀緊接著說:「很好,國王請你宣佈,誰要是肯出一千兩銀子,就可以佔有她。」
可是無人問津。國王一再把價錢降低,最後減到一個銅板……四分之一個銅板……八分之一個銅板,照樣沒有人要。
國王乾脆宣佈:「誰要的話,就可以免費抬走。」但大家仍然沒有興趣。
這時候,佛陀對眾人開示道:「你們看,她活著時,有人肯花一千兩銀子,只不過為了和她共度一個晚上;現在連免費贈送都沒有人要。實際上,她原來的身體跟現在的身體只不過放了三四天而已,此外根本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啊。」
※ ※ ※
人自無始劫以來,從色道中而生,從色道中而死,綜觀古今,福最大者,莫過於一國之君的皇帝,一般而言,福大者壽亦當大,但中國自秦始皇稱帝二千多年來,近五百位皇帝,十有八九皆不長壽,其中以欲事多而喪命者佔最多數,由此可知色欲之患。
愛欲為生死輪迴之根本,貪著女(男)色乃是修行一大障礙,一般眾生眼見色起愛味心、貪著心,所以身心不能清淨自在,不能清淨自在就不能如實了知色,如此就不能解脫。故修道者,以拔色欲為第一著,然而色欲最不易除,亦所難防。
昔時釋迦牟尼佛臨入滅前,阿難尊者問:「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以何為住?」佛即告訴阿難尊者:「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住。」四念處第一念處是「身念處」,身念處其中之一法為「觀身不淨」:觀察自己的身體是不乾淨的,此法即是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破除色欲關卡之妙諦。因為一般人對色欲樂於執取,因此需要觀照它們、看清它們的實相,否則,你將因貪欲和邪見而執取它們。而一旦觀到它們的實相,你便不再執取,得到解脫。
此法以三十二身內觀法為修行方式,先於禪坐時來觀察身體之組成,並於行住坐臥中行持,三十二身指: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橫隔膜、脾、肺;大腸、小腸、胃中物、屎、腦;膿、痰、膽汁、血、汗、脂肪;淚、油、涕、唾液、關節液、尿。前二十項屬於身體之「地界」,後十二項屬於身體之「水界」,加上體溫「火界」和呼吸「風界」,於內心中時時覺知,即可減低對身體的愛戀,練習這種方法之後,對自身的黏著,對他身的色欲,認為身體是「我」與「我的」之觀念都將消失,並拋掉對生命的執著,如此欲破除色欲就非難事也。
顏容華色世無雙。沐浴塗香散郁芳。
卅二內觀真相現。原來穢惡最難當。
修道基本功-第一章 拔色欲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使心用心,反害自身
語見《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
韋德是福建泉州人,自幼隨父母在浙江紹興做生意,娶妻单氏,兩夫妻怠情極深。這年韋德的父親死了,他思念故鄉,便與单氐商量,變賣了家產,雇了一只船,帶了父親的靈柩,回泉州去。
船家喚作張稍,不是善良之輩,見韋德包袱充實,又見单氏生得美麗,便起了壞心。
這日船到江郎山下,張稍只推沒柴,定要韋德相伴上山砍柴。引到山深之處,四顧無人,韋德低頭撿柴,被張稍一斧砍在左肩,再一斧砍在頭上,血如泉涌,眼見活不了。
張稍柴也不要了,飛奔回船,對单氐說:「沒造化,你丈夫被大虎銜去了,亏我跑得快,脫了虎口。」
单氏一頭哭,一頭想道:「聞得虎遇夜出山,不想白日裏出來傷人。況且兩人同去,偏他全沒些損傷?」便對張稍說:「我和他夫妻一場,如今他被虎吃了,少不得存幾塊骨頭,煩你引我去撿得回來安葬,也表夫妻之情。」
立逼著張稍引路,復進山去。先前砍柴是走東路,這次張稍怕单氏看見屍首,卻走西路,東張西望,走夠多時,日色漸晚,忽然真正跳出一只白額虎來,把張稍一口銜著背皮,跑入深林中去了。
单氏驚倒在地半日方醒,著舊路一步步哭著回來,走到與東路相接處,只聽一人喚道:「娘子,你如何卻在這裏?」
回頭一看,只見韋德血污滿身,正從東路踉蹌走來,原來韋德雖被斧傷,一時悶絕,張稍去後,卻又醒轉,扯破衣衫將頭裹縛停當,這才挪步下山,巧遇韋氏。
當下回船,雇人撐船自回泉州去了。
「使心用心,反害自身」,凡是存了壞心,使了卑鄙手段殘害別人的人,到頭來,反而害了自己。
※ ※ ※
現今社會可是處於你欺我訛的環境,實在令人擔心。曾幾何時,世人因慾利薰心而無所不為、無所不作,不按天理良心做事,偏偏入於你欺我詐的生活,好像生活不如此,就無法生活的樣子。試想往昔純樸的社會怎會有這種現象呢?往昔之人還不是生活的非常美好,實在令人想不透也。
現今之人不論大小事,有機會就欺騙,有機會就訛詐,讓你受害痛苦,而自己洋洋得意,不知是何心態?讓這些人會如此的囂張,亦因而使得純樸之老實人不知如何是好?生活失去了定律,失去了信心,當然如此之人所騙詐得來之財物,也因昧心而無法留也,否則天理安在?
故盼世人能秉良心良知為人處世,才有其根本存在,也才能有天理之存在。更可因為如此安養己身的心性,成就應有的天良,絕對不可有故意的違背,否則受到的報應,非止簡單的懲罪而已,必受嚴重的譴責而不得安寧。
凡聖佛仙神勸世者,總非虛言,亦非唬言,歷歷有明證,千萬莫存僥倖之心而為非作歹,否則悔恨則晚矣。
世態迷失與醒覺-第二八章 處世不欺不詐
韋德是福建泉州人,自幼隨父母在浙江紹興做生意,娶妻单氏,兩夫妻怠情極深。這年韋德的父親死了,他思念故鄉,便與单氐商量,變賣了家產,雇了一只船,帶了父親的靈柩,回泉州去。
船家喚作張稍,不是善良之輩,見韋德包袱充實,又見单氏生得美麗,便起了壞心。
這日船到江郎山下,張稍只推沒柴,定要韋德相伴上山砍柴。引到山深之處,四顧無人,韋德低頭撿柴,被張稍一斧砍在左肩,再一斧砍在頭上,血如泉涌,眼見活不了。
張稍柴也不要了,飛奔回船,對单氐說:「沒造化,你丈夫被大虎銜去了,亏我跑得快,脫了虎口。」
单氏一頭哭,一頭想道:「聞得虎遇夜出山,不想白日裏出來傷人。況且兩人同去,偏他全沒些損傷?」便對張稍說:「我和他夫妻一場,如今他被虎吃了,少不得存幾塊骨頭,煩你引我去撿得回來安葬,也表夫妻之情。」
立逼著張稍引路,復進山去。先前砍柴是走東路,這次張稍怕单氏看見屍首,卻走西路,東張西望,走夠多時,日色漸晚,忽然真正跳出一只白額虎來,把張稍一口銜著背皮,跑入深林中去了。
单氏驚倒在地半日方醒,著舊路一步步哭著回來,走到與東路相接處,只聽一人喚道:「娘子,你如何卻在這裏?」
回頭一看,只見韋德血污滿身,正從東路踉蹌走來,原來韋德雖被斧傷,一時悶絕,張稍去後,卻又醒轉,扯破衣衫將頭裹縛停當,這才挪步下山,巧遇韋氏。
當下回船,雇人撐船自回泉州去了。
「使心用心,反害自身」,凡是存了壞心,使了卑鄙手段殘害別人的人,到頭來,反而害了自己。
※ ※ ※
現今社會可是處於你欺我訛的環境,實在令人擔心。曾幾何時,世人因慾利薰心而無所不為、無所不作,不按天理良心做事,偏偏入於你欺我詐的生活,好像生活不如此,就無法生活的樣子。試想往昔純樸的社會怎會有這種現象呢?往昔之人還不是生活的非常美好,實在令人想不透也。
現今之人不論大小事,有機會就欺騙,有機會就訛詐,讓你受害痛苦,而自己洋洋得意,不知是何心態?讓這些人會如此的囂張,亦因而使得純樸之老實人不知如何是好?生活失去了定律,失去了信心,當然如此之人所騙詐得來之財物,也因昧心而無法留也,否則天理安在?
故盼世人能秉良心良知為人處世,才有其根本存在,也才能有天理之存在。更可因為如此安養己身的心性,成就應有的天良,絕對不可有故意的違背,否則受到的報應,非止簡單的懲罪而已,必受嚴重的譴責而不得安寧。
凡聖佛仙神勸世者,總非虛言,亦非唬言,歷歷有明證,千萬莫存僥倖之心而為非作歹,否則悔恨則晚矣。
世態迷失與醒覺-第二八章 處世不欺不詐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戴法官
蓮生/文
有一位法官來問事,法官姓戴。
戴法官問我:「氣色如何?」
「不敢說!」我實言回答。
「為什麼不敢說?」
「大凶。」
「胡說,我現在狀況,一切皆佳,近期升庭長,妻財子祿,樣樣俱全,也很美滿。」
我不敢說下去,所以沉默不語。
聽我神算的人,在旁訕訕而笑:「盧勝彥神算出錯了,吃燒餅也有掉芝麻的時候啊!」
另有人說:「神算第一,要改神算突(口弟)!」「突錘才是!」又有人說。
隔了不久。
戴法官辭去法官的職務,不只辭去法官的職務,還剃了頭,出家修行去了。
所有的人大惑不解!
包括他的長官,他的家人,他的朋友,沒有一個人了解戴法官的心裡在想什麼?
其實只有我一個人知道。但,我也不說。
大約十年後,戴法官遇到我,他那時候已不是一個法官,而是一座寺院的住持。
戴法官立誓修行,他修「準提佛母法」,同時專門助貧、齋僧、幫助鰥寡老人、孤兒院、死喪捐棺、急病等等。
戴法官說:「盧勝彥,我出家修行你知道?」
「知道。」
「我出家的原因你知道?」
「知道。」
「你說說看?」
「你是看見他們了!」我說:「你在地府發了誓願。」
戴法官答:「你果然神算第一。」
戴法官來問我氣色如何的時候,我看見法官的周遭有兩位冥吏要捉他。這兩位冥吏在戴法官回去之後,夢中強帶著戴法官去遊了地府,在地府中,法官和一位亡魂對質,原來這位亡魂是因為誤判而死的。
戴法官心知肚明是誤判,因為他拿了人家百萬。
此事令他大駭。反悔並恐懼交加。
戴法官由於夢中景色太清晰,心知此事是大禍。而且在地府他發下誓願,要棄掉法官之職,並立誓修行,做百件善事以贖過。
於是,戴法官真的依誓言而行。
我說:「真是功德無量!」
戴法官是事業最顛峰的時候,家庭最順遂的時候,身體最健康的時候,子女最乖巧的時候,經濟最圓滿的時候,突然之間,出家了!沒有人知道原因。
原來他在地府發了誓,這三大誓願,歷歷如目,所以他才出家的。
原本戴法官本性善良,也有佛緣。
但他確實一念之差,收取了人家的錢。
當今這個時代,善人較少,惡人較多,想要改善社會不良的風俗,其實並不容易,有些人明明知道這樣子不好,但卻無法改正過來。
幸好戴法官能改過並懺悔,他原本有災禍的,便躲了過去,常常行善而招來福報,立定志向修行,積極的用功,他變成智慧的長者。
戴法官修行成就可期,而他的小孩也後福無量,這是轉禍為福的一例。
盧勝彥文集153《讓陽光照進來》在地府發的誓願
有一位法官來問事,法官姓戴。
戴法官問我:「氣色如何?」
「不敢說!」我實言回答。
「為什麼不敢說?」
「大凶。」
「胡說,我現在狀況,一切皆佳,近期升庭長,妻財子祿,樣樣俱全,也很美滿。」
我不敢說下去,所以沉默不語。
聽我神算的人,在旁訕訕而笑:「盧勝彥神算出錯了,吃燒餅也有掉芝麻的時候啊!」
另有人說:「神算第一,要改神算突(口弟)!」「突錘才是!」又有人說。
隔了不久。
戴法官辭去法官的職務,不只辭去法官的職務,還剃了頭,出家修行去了。
所有的人大惑不解!
包括他的長官,他的家人,他的朋友,沒有一個人了解戴法官的心裡在想什麼?
其實只有我一個人知道。但,我也不說。
大約十年後,戴法官遇到我,他那時候已不是一個法官,而是一座寺院的住持。
戴法官立誓修行,他修「準提佛母法」,同時專門助貧、齋僧、幫助鰥寡老人、孤兒院、死喪捐棺、急病等等。
戴法官說:「盧勝彥,我出家修行你知道?」
「知道。」
「我出家的原因你知道?」
「知道。」
「你說說看?」
「你是看見他們了!」我說:「你在地府發了誓願。」
戴法官答:「你果然神算第一。」
戴法官來問我氣色如何的時候,我看見法官的周遭有兩位冥吏要捉他。這兩位冥吏在戴法官回去之後,夢中強帶著戴法官去遊了地府,在地府中,法官和一位亡魂對質,原來這位亡魂是因為誤判而死的。
戴法官心知肚明是誤判,因為他拿了人家百萬。
此事令他大駭。反悔並恐懼交加。
戴法官由於夢中景色太清晰,心知此事是大禍。而且在地府他發下誓願,要棄掉法官之職,並立誓修行,做百件善事以贖過。
於是,戴法官真的依誓言而行。
我說:「真是功德無量!」
戴法官是事業最顛峰的時候,家庭最順遂的時候,身體最健康的時候,子女最乖巧的時候,經濟最圓滿的時候,突然之間,出家了!沒有人知道原因。
原來他在地府發了誓,這三大誓願,歷歷如目,所以他才出家的。
原本戴法官本性善良,也有佛緣。
但他確實一念之差,收取了人家的錢。
當今這個時代,善人較少,惡人較多,想要改善社會不良的風俗,其實並不容易,有些人明明知道這樣子不好,但卻無法改正過來。
幸好戴法官能改過並懺悔,他原本有災禍的,便躲了過去,常常行善而招來福報,立定志向修行,積極的用功,他變成智慧的長者。
戴法官修行成就可期,而他的小孩也後福無量,這是轉禍為福的一例。
盧勝彥文集153《讓陽光照進來》在地府發的誓願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讓坐得福
國外有位剛當選之總統,想找位得力助手,其想在二位同窗好友之中選一位。
此時總統著實苦惱,因論人品二位皆旗鼓相當。
總統突然想到數年前,三人曾同時出遊,同時搭乘公車,其中一人讓位給婦孺,此時總統就決定把職位給這位較有愛心之同窗好友。
莫因小善而不為之,有時因小善而給人帶來大福報。
※ ※ ※
為善之道,非利非名,隨地隨時,對人對物,或為公益之事故,動一點慈悲之念,不一定是幾許金錢,盡吾力之可能,即使不費一文,而盡個人可造力量,絕無絲亳企圖者,達到利物濟人,才是善舉。
有人因小善而不為之,有人因怕行了善無法得到許多人之喝采而裹足不前,這樣都不是真正善行。
為善時是出於內心,不要擔心人家不知道,不到處炫耀自己多麼有愛心,也不求回報,自自然然地付出,如此才是真正的行善。
若釣譽沽名,因利乘勢,可善之有?雖佈施萬金,決不是良因,難收好果也。
此時總統著實苦惱,因論人品二位皆旗鼓相當。
總統突然想到數年前,三人曾同時出遊,同時搭乘公車,其中一人讓位給婦孺,此時總統就決定把職位給這位較有愛心之同窗好友。
莫因小善而不為之,有時因小善而給人帶來大福報。
※ ※ ※
為善之道,非利非名,隨地隨時,對人對物,或為公益之事故,動一點慈悲之念,不一定是幾許金錢,盡吾力之可能,即使不費一文,而盡個人可造力量,絕無絲亳企圖者,達到利物濟人,才是善舉。
有人因小善而不為之,有人因怕行了善無法得到許多人之喝采而裹足不前,這樣都不是真正善行。
為善時是出於內心,不要擔心人家不知道,不到處炫耀自己多麼有愛心,也不求回報,自自然然地付出,如此才是真正的行善。
若釣譽沽名,因利乘勢,可善之有?雖佈施萬金,決不是良因,難收好果也。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易碎的瓷瓶
有一天,剛做完日常佛事,僧侶們正要走出禪房時,老方丈定一法師揚手碰落了供臺上的一個瓷瓶,頓時,瓷瓶被摔得粉碎。
眾弟子們一下子愣住了,不知方丈這一舉動是有意之舉,還是無意為之。
定一法師看著弟子們都以探詢的眼光看著自己,便語重心長地說:「很可惜吧,一抔泥土,經過無數道工序和漫長的時間,才超脫成珍貴的瓷瓶,被我們擺在神聖的供桌上,成為一件高貴聖潔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它千百年都不會損壞,甚至可以永遠流傳下去。可是,揚手之間,它就墜落於地,一文不值了。」
定一法師接著說:「同樣,一個人,尤其是我們這些斂德修行的人,取得了法號,悟出個境界不容易。你們若不珍惜、不自律,墮落起來與瓷瓶無異。」
一時間,大家都沉默不語,有些人突然頓悟,於是合掌跪地,以表懺悔。
人生的一切,都像易碎的瓷瓶,永恆還是破碎,都取決於長久的珍惜或是揚棄的瞬間。
佛門僧人要嚴守心中的正覺,奉行規定的戒律,要日夜思念不忘,朝夕奉行不懈。既思佛法,則行為不得違背;既奉戒律,則心思不能逾越。要謹慎開端,又要堅持到底。就像耕田者有田埂為界限,若能如此就會少犯過失了。
※ ※ ※
道修過程學習者,定是由淺顯易懂進而從淺入深。
現代修行人都是在因緣俱足下接觸善知識或道場,與參加各種活動,在進入各道場初學者,容易因外在因素、家庭因素等等問題影響求修之志,這一個問題是非常嚴重,故要能在道場中恆持修行是要有大志作修,如無大志,那必會一遇波折就打退堂鼓。
修道本意乃要每一個人找回原本如如面目,這過程也要由各種際遇磨練。所謂逆境有逆境的參悟,順境有順境的覺悟,兩者都是一剎那,修行人要一本初衷才有可能成就道果,希世間人隨順各種因緣精進修道。
慈聖雜誌117期
眾弟子們一下子愣住了,不知方丈這一舉動是有意之舉,還是無意為之。
定一法師看著弟子們都以探詢的眼光看著自己,便語重心長地說:「很可惜吧,一抔泥土,經過無數道工序和漫長的時間,才超脫成珍貴的瓷瓶,被我們擺在神聖的供桌上,成為一件高貴聖潔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它千百年都不會損壞,甚至可以永遠流傳下去。可是,揚手之間,它就墜落於地,一文不值了。」
定一法師接著說:「同樣,一個人,尤其是我們這些斂德修行的人,取得了法號,悟出個境界不容易。你們若不珍惜、不自律,墮落起來與瓷瓶無異。」
一時間,大家都沉默不語,有些人突然頓悟,於是合掌跪地,以表懺悔。
人生的一切,都像易碎的瓷瓶,永恆還是破碎,都取決於長久的珍惜或是揚棄的瞬間。
佛門僧人要嚴守心中的正覺,奉行規定的戒律,要日夜思念不忘,朝夕奉行不懈。既思佛法,則行為不得違背;既奉戒律,則心思不能逾越。要謹慎開端,又要堅持到底。就像耕田者有田埂為界限,若能如此就會少犯過失了。
※ ※ ※
道修過程學習者,定是由淺顯易懂進而從淺入深。
現代修行人都是在因緣俱足下接觸善知識或道場,與參加各種活動,在進入各道場初學者,容易因外在因素、家庭因素等等問題影響求修之志,這一個問題是非常嚴重,故要能在道場中恆持修行是要有大志作修,如無大志,那必會一遇波折就打退堂鼓。
修道本意乃要每一個人找回原本如如面目,這過程也要由各種際遇磨練。所謂逆境有逆境的參悟,順境有順境的覺悟,兩者都是一剎那,修行人要一本初衷才有可能成就道果,希世間人隨順各種因緣精進修道。
慈聖雜誌117期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酒色財氣四大山
濟公活佛 降
詩曰:酒色迷人造罪愆。愛貪財氣惹非緣。
靈山不遠人難上。穢地蠅蟲逐向前。
濟佛:酒色財氣是人之所愛,故世人忙忙一生均在追逐此四大目標。人之造罪受苦,惹得一身是非,磨傷骨頭,憔悴心神,亦是為了滿足這些肉體的物欲而已。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這等胸懷即是佛陀的願力。聖人並非無情物,何以對酒色財氣不近聞問?實因聖人具有先知先覺之智能,深知這一些外來引誘如蛇蠍毒物,害人不淺,故在生活領域中,要求得平安自在,當以道為生活中心,故君子憂道之不行,不憂貧窮難度日。有雲︰大廈千間,夜睡不過八尺;家財萬貫,三餐不過斗米。
老衲曰︰嬌妻美妾雖常相聚,也只夜裡共床,而夢裡卻常想著別人,子孫能反哺盡孝又有幾人?聖人有此體悟,故常以道之興廢而憂,不以滿足物質需要為慮,他們泰然自若,視富貴如浮雲,世間最快樂者,就是這種放得下的人了。
楊生:恩師說得是;眾生每日繁忙異常;為的就是追求物欲的享受,放得下的人不多,難怪煩惱的擔子正架在每一個人的肩上,耶穌背著十字架,流血為世人贖罪,仙佛嘔心垂經降筆為世人解下煩惱擔子要使人類得到自由,聖人的心是神聖可敬的。
濟佛:藥雖能止痛,刀雖能割瘤,但是心的痛苦煩惱是人生的大病,醫藥無法治療,上界仙佛體念世人皆是同根同胞,故垂示救渡方法,使世人能夠解脫種種煩惱掛礙,得到心靈的自由,像今日我們師徒奉旨著作靈山求道記,就是希望世人遠離邪惡,求得正道;以免生而受苦惱煎熬,死而受到地獄冥罰;此心無他,一念之慈悲而已,深願世人不要自棄。今日著書時間已到,楊生上蓮台。
濟佛:有什麼感覺呢?
楊生:任重道遠的感覺。
濟佛:的確,坐在蓮台上不是開玩笑的,所以各廟堂的主事要認清自己責任,不可掛名而無所事事,浪費光陰,尸位乏德;其罪過不小。
楊生:來到這裡怎麼酒味沖天呢?
濟佛:我們此刻來到酒山,所以你才會聞到這種味道。靈山是一個聖山,所謂上清下濁,靈山頂可以說是一個清淨地方,但是靈山之下卻包圍著許多混溷不堪的小山,因為要到達靈山的境域;沒有經過一場考驗是無法到達目的地的。如唐玄奘西域取經,要經過千山萬嶺,種種魔難,才能夠完成取經任務。修人卻無法到達;就是他們通不過這層魔障,因此也就喪生九泉,永沉苦海了。
楊生:這一座山為何別墅酒店林立,燈光通明,在那裡喝酒猜拳的人很多,有的醉燻燻亂喊亂叫,好像人世間的酒店,熱鬧異常。真是奇怪,這是地獄還是天堂呢?
濟佛:我們找個人問看看吧!喂老兄!你醉得這副模樣,我問你在這裡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
醉鬼:阿彌陀佛,出家人還問我天堂地獄?簡直是笑話!哈哈!我有酒喝就是天堂,沒有酒喝就是地獄,你們出家人最傻;念經吃苦齋,一點享受都沒有,你們才是活在地獄吃苦呢!
濟佛:楊生你聽見了吧?智慧根器深淺;見識自然不同,如人之痰涎吐之為穢物,而雞畜視為美物群爭而食,他們的天堂與我們的天堂大有區別,酒味是苦的,但此刻他們正陷入地獄而不自知!
楊生:怎麼這群人剛還在猜拳喝令,大唱山歌,嘻嘻哈哈,為何此刻有的昏睡在地,有的嘔吐不止,呻吟呼痛,有的走路七顛八倒,摔得頭破血流呢?為何整座山頭燈光變暗,傳出哀叫痛苦的聲音呢?
濟佛:這也是世間好飲酒者的一般寫照,因世上有許多嗜酒如命的人,不務正業;死後陰魂至地獄猶好杯中物,地獄冥罰為了對症下藥,故亦現此景像,讓他們喝個足夠,不知酒是穿腸毒藥,這些酒是九泉水所化,含有陰氣邪惡,剛喝下去還不自覺,三巡之後個個中毒發作,肝腸寸斷,後悔來不及了,唯有以毒攻毒才能治好他們的癖好。靈山之下,即是陰山地府,剛才所見即是地府之懲罰。
楊生:原來如此,難怪說一念之差就分天堂地獄,莫非天堂與地獄是相連?
濟佛:正是,一念正即天堂,一念邪即地獄,故曰靈山在心頭,地獄在念頭。皆任人選擇。世間愛好酒者,應速速醒來,不要再醉了;因為酒能昏性又能亂性,凡飲酒過度;損傷人之原性,死後其靈性不穩,無法上登天堂;必墮地獄;陰差每日叫你大量喝酒,然後中毒受苦,使你漸漸對酒害怕,才能解脫苦業。
濟佛:修道人好酒則道損,但若配藥使用則尚可,但切忌以貪口腹為目的。我們再換個地方。
楊生:弟子遵命!坐在蓮台;剎那來到一處,好像進入迷宮,粉紅色的宮殿,脂粉香水味道很濃,到處都是鸞聲燕語,許多婀娜多姿的美女在那裡嘻笑!為何有許多豬群往宮殿裡面跑進去,卻不見人影呢?恩師在耍什麼把戲,弟子真是眼花撩亂。
濟佛:哈哈,這些豬哥就是好色之徒;你看牠們橫沖直闖,轉動鼻子,聞香沖進美人窩了。
楊生:好的。這群豬已在美女的身邊下不動;好像死了般;那些美女是施什麼魔法讓牠們變成這樣呢?
濟佛:牠們興淫之後精疲力倦;就像死豬一般,這群魔女飢餓異常,正在燒開水等候燙豬剝皮吃其肉呢!
濟佛:好色必死是千古名訓,世界花花,色情橫流充斥,貪色被殺或身敗名裂或染病痛苦,或家敗妻離子散的案件皆發生在世人眼前,可謂層出不窮。世人們要警惕,不曉得什麼時候,將輪到你成為眼前一幕的主角呢?
濟佛:好色的人欲念特強,他們的心思已非人類所應有,幻為豬畜形像,在那裡興淫作穢,故好淫者背後大都依附豬靈,來世將失去人身,轉生為畜道。老衲深願世人;夫妻之道已足,其它切勿妄想妄作,尤其淫念不歇者,來世將無法獲得人身,必轉生好淫畜道中;豈不可怕!如有犯邪淫,當立誓悔過,多印善書勸化眾生;則其罪可補,免遭惡道之報。
楊生:世人七情六欲難以控製,有何方法抑止呢?
濟佛:古云飽暖思淫欲,要減低淫欲,首先從淡食開始,如能素食更佳。因酒肉暴食,性易沖動。再者夜睡不可過份厚被,太暖和亦易動起淫念。尤應早睡早起,以免淫魔趁虛而入,擾人道心。凡夜睡晚起者,陰陽顛倒,血氣妄行,最易興起淫念,致身體虛弱多病。修道者;皈依正法,更宜養心淡欲,以免越軌犯過。欲念為人之大病,斷之不易,應思一沾色緣,禍患無窮,多少人敗德毀道!皆因一念無法克製,釀成終生遺憾。為防止淫業發生,平時應素食養生,念佛守靜,不可觀賞動人淫思之影片,書刊,絕止色情助緣;則可步入正道,減少淫念之發生。修道者苦煉一生,可惜甚多人半途犯下淫業而毀道,靈山路絕,葬身於色山之下,如今日所見,嗜淫如命,已喪其天真佛性,所以獸形顯現,正符唐僧取經,豬八戒誤入蜘蛛網之情境。唐僧見美色不為所動,自能脫離險境;八戒性浮,故遭殺身之禍,世間萬像與此相同,願世人警惕之。
楊生:看來真是可怕,豬八戒難過美人關!幸好有個孫悟空來搭救,否則這下可完了。
濟佛:豬八戒就是要人除八邪守八戒的意思,什麼叫做八邪呢?就是 一,眼觀美色起淫念.二,耳聽惡聲出穢語.三,鼻聞香味思飲食 四,口貪生靈開殺戒 五,心生邪念起狠毒 六,意追邪情起思惟 七,足行邪地想非非 八,手亂舉動不端莊。豬八戒犯此八邪,幸好悟空來打破諸貪妄,令人悟色即是空,不可執迷不醒,有云色後思色,色即是空,確為至言;僅為片刻歡娛而毀千年道業,實不智亦太可惜也。吾有歌曰:色茫茫,心茫茫,幾人得安康?色空空,身空空,幾人得善終?男也空,女也空,愛情如春風。楊生我們駕起蓮台,再往別處。
楊生:好的。剎那又來至一處山地,突然金光閃閃,好一個大的村莊,行人擁擠,每個人都挑著一大包很重東西,慌慌張張,好像是在趕時間,這是什麼地方呢?
濟佛:這是財富山莊部落,此地的人甚為富有,但不知享受;也只有白忙一場了。
楊生:他們挑著一包一包的是什麼東西呢?像很沉重的樣子;他們要挑到什麼地方去放呢?
濟佛:包袱裡面都是金銀財寶,因財重仁義輕;所以挑起來非常吃力。這些行人把財物挑回家去放,但不會享受,仍然過著很清苦的日子。
楊生:為什麼有錢不會用呢?真傻!
濟佛:他們想把這些財物留給子孫,所以捨不得用,世間的人也與此相同,一些守財奴,日日爭財,勞碌一生,有時在死前一刻還在掙錢,凡是此種視財如命者,因貪財之心太盛;人死而心不死,肉體亡後,靈魂便到陰曹的財山來過活,每日搬運錢財往家裡堆放,以滿足他的嗜財好!
楊生:弟子聽了真是莫名其妙,愛財為財死是常聽過,財奴死後到財富山莊,卻是第一次聽見,難道他們不必受到陰律之刑罰,直接就到此地嗎?
濟佛:財奴若犯其它罪過,仍須經過冥府十殿之處罰,但若心仍貪財好錢未化者,必移送來此地對症下藥。他們來此地是在罰勞役,每天擔挑財寶,但受製於陰律不能享用;可以說是白忙而已。因為他們在世吝嗇到家(貪財至極的意思)一毛不拔,對窮人,廟堂,慈善團體,親戚朋友,可以說是有進無出,不肯佈施一文,呂祖所說︰叫你佈施說無錢;一到病時用萬千,現代的世人自私甚多,不知錢財是人世間的東西,有智慧的人應該趁還活著的時候,好好去用錢,多用世間假財做一些真事,子孫栽培已足;不必留太多給他們,才能使子孫奮發圖強。因留錢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不如積一些道德給子孫享用,反而受用無窮。因此一個大智慧者,若有余財,應該散財;多拿來幫助別人,栽培別人,如此賺取世間財,佈施世間人,所得到的回報,利益,一定是源源不斷,子子孫孫享用不盡。否則死後其靈魂貪財之心不死,來到陰間只有再當守財鬼;每日搬運財寶為業,豈不悲哉!
楊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花財更要有道,視金錢為身外物,故能來去自如,不為物役,不為形累,所以才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恩師剛才說得對;錢財是讓我們善用它,若過份貪財,一定會帶來一身苦業,如前面所見;這些五鬼運財,累得滿身大汗,但只看不能用,看來也怪可憐。
濟佛: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但願世人看到此篇而有所警惕!靜思一番,你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突然三寸氣斷了,這些錢財又有何用?你又能帶走什麼?只有空燒銀紙灰,亡魂哭喊嘆而已!楊生我們再往其它地方去參觀吧。
楊生:好的!乘坐蓮台,剎那來到這裡;看到前面山頭,好像火山爆發,山口噴出火焰,流出熱呼呼的岩漿,為什麼整座山都光禿禿呢?
濟佛:這就是火燒功德林,世人火氣暴升;一怒而毀三千功果;因岩漿溫度高;流經之處,草樹干枯;全無生機;且火爆之處,列入危險地區,無人敢接近。世人凡是脾氣大,肝火燥,頭上都浮著紅光;而且容易得罪人,就像前面之火氣山一樣,充滿殺機。修道人最忌氣盛,發脾氣,因為氣一暴怒,靈性受損,靈山草木燒死;功德林既毀,則成道無望了。想要重返靈山祖地這是每一個修道人的願望,其實只要世人勤去攀登這座心靈之山,披荊斬莿(修去脾氣毛病),開辟道路(行功立德),則終有攀上靈山之頂,會見那位古神仙,老菩薩之日;若是懶於攀登,畏難苟安,任令這座心靈之山雜草荊莿叢生,荒蕪不堪;則這座靈山便會化成陰山,甚至充滿邪崇,鬼魅,到時你想要再上靈山祖地,西方淨土,則恐會如西遊記中唐僧往西域取經的種種苦難情節,險像環生。今日帶楊生遊酒色財氣四大名山,舉例所見,願世人有所警惕;凡此現象,皆存在世人心中,希世人好好靜悟之。
靈山求道記-第十回 遊酒色財氣四大山
詩曰:酒色迷人造罪愆。愛貪財氣惹非緣。
靈山不遠人難上。穢地蠅蟲逐向前。
濟佛:酒色財氣是人之所愛,故世人忙忙一生均在追逐此四大目標。人之造罪受苦,惹得一身是非,磨傷骨頭,憔悴心神,亦是為了滿足這些肉體的物欲而已。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這等胸懷即是佛陀的願力。聖人並非無情物,何以對酒色財氣不近聞問?實因聖人具有先知先覺之智能,深知這一些外來引誘如蛇蠍毒物,害人不淺,故在生活領域中,要求得平安自在,當以道為生活中心,故君子憂道之不行,不憂貧窮難度日。有雲︰大廈千間,夜睡不過八尺;家財萬貫,三餐不過斗米。
老衲曰︰嬌妻美妾雖常相聚,也只夜裡共床,而夢裡卻常想著別人,子孫能反哺盡孝又有幾人?聖人有此體悟,故常以道之興廢而憂,不以滿足物質需要為慮,他們泰然自若,視富貴如浮雲,世間最快樂者,就是這種放得下的人了。
楊生:恩師說得是;眾生每日繁忙異常;為的就是追求物欲的享受,放得下的人不多,難怪煩惱的擔子正架在每一個人的肩上,耶穌背著十字架,流血為世人贖罪,仙佛嘔心垂經降筆為世人解下煩惱擔子要使人類得到自由,聖人的心是神聖可敬的。
濟佛:藥雖能止痛,刀雖能割瘤,但是心的痛苦煩惱是人生的大病,醫藥無法治療,上界仙佛體念世人皆是同根同胞,故垂示救渡方法,使世人能夠解脫種種煩惱掛礙,得到心靈的自由,像今日我們師徒奉旨著作靈山求道記,就是希望世人遠離邪惡,求得正道;以免生而受苦惱煎熬,死而受到地獄冥罰;此心無他,一念之慈悲而已,深願世人不要自棄。今日著書時間已到,楊生上蓮台。
濟佛:有什麼感覺呢?
楊生:任重道遠的感覺。
濟佛:的確,坐在蓮台上不是開玩笑的,所以各廟堂的主事要認清自己責任,不可掛名而無所事事,浪費光陰,尸位乏德;其罪過不小。
楊生:來到這裡怎麼酒味沖天呢?
濟佛:我們此刻來到酒山,所以你才會聞到這種味道。靈山是一個聖山,所謂上清下濁,靈山頂可以說是一個清淨地方,但是靈山之下卻包圍著許多混溷不堪的小山,因為要到達靈山的境域;沒有經過一場考驗是無法到達目的地的。如唐玄奘西域取經,要經過千山萬嶺,種種魔難,才能夠完成取經任務。修人卻無法到達;就是他們通不過這層魔障,因此也就喪生九泉,永沉苦海了。
楊生:這一座山為何別墅酒店林立,燈光通明,在那裡喝酒猜拳的人很多,有的醉燻燻亂喊亂叫,好像人世間的酒店,熱鬧異常。真是奇怪,這是地獄還是天堂呢?
濟佛:我們找個人問看看吧!喂老兄!你醉得這副模樣,我問你在這裡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
醉鬼:阿彌陀佛,出家人還問我天堂地獄?簡直是笑話!哈哈!我有酒喝就是天堂,沒有酒喝就是地獄,你們出家人最傻;念經吃苦齋,一點享受都沒有,你們才是活在地獄吃苦呢!
濟佛:楊生你聽見了吧?智慧根器深淺;見識自然不同,如人之痰涎吐之為穢物,而雞畜視為美物群爭而食,他們的天堂與我們的天堂大有區別,酒味是苦的,但此刻他們正陷入地獄而不自知!
楊生:怎麼這群人剛還在猜拳喝令,大唱山歌,嘻嘻哈哈,為何此刻有的昏睡在地,有的嘔吐不止,呻吟呼痛,有的走路七顛八倒,摔得頭破血流呢?為何整座山頭燈光變暗,傳出哀叫痛苦的聲音呢?
濟佛:這也是世間好飲酒者的一般寫照,因世上有許多嗜酒如命的人,不務正業;死後陰魂至地獄猶好杯中物,地獄冥罰為了對症下藥,故亦現此景像,讓他們喝個足夠,不知酒是穿腸毒藥,這些酒是九泉水所化,含有陰氣邪惡,剛喝下去還不自覺,三巡之後個個中毒發作,肝腸寸斷,後悔來不及了,唯有以毒攻毒才能治好他們的癖好。靈山之下,即是陰山地府,剛才所見即是地府之懲罰。
楊生:原來如此,難怪說一念之差就分天堂地獄,莫非天堂與地獄是相連?
濟佛:正是,一念正即天堂,一念邪即地獄,故曰靈山在心頭,地獄在念頭。皆任人選擇。世間愛好酒者,應速速醒來,不要再醉了;因為酒能昏性又能亂性,凡飲酒過度;損傷人之原性,死後其靈性不穩,無法上登天堂;必墮地獄;陰差每日叫你大量喝酒,然後中毒受苦,使你漸漸對酒害怕,才能解脫苦業。
濟佛:修道人好酒則道損,但若配藥使用則尚可,但切忌以貪口腹為目的。我們再換個地方。
楊生:弟子遵命!坐在蓮台;剎那來到一處,好像進入迷宮,粉紅色的宮殿,脂粉香水味道很濃,到處都是鸞聲燕語,許多婀娜多姿的美女在那裡嘻笑!為何有許多豬群往宮殿裡面跑進去,卻不見人影呢?恩師在耍什麼把戲,弟子真是眼花撩亂。
濟佛:哈哈,這些豬哥就是好色之徒;你看牠們橫沖直闖,轉動鼻子,聞香沖進美人窩了。
楊生:好的。這群豬已在美女的身邊下不動;好像死了般;那些美女是施什麼魔法讓牠們變成這樣呢?
濟佛:牠們興淫之後精疲力倦;就像死豬一般,這群魔女飢餓異常,正在燒開水等候燙豬剝皮吃其肉呢!
濟佛:好色必死是千古名訓,世界花花,色情橫流充斥,貪色被殺或身敗名裂或染病痛苦,或家敗妻離子散的案件皆發生在世人眼前,可謂層出不窮。世人們要警惕,不曉得什麼時候,將輪到你成為眼前一幕的主角呢?
濟佛:好色的人欲念特強,他們的心思已非人類所應有,幻為豬畜形像,在那裡興淫作穢,故好淫者背後大都依附豬靈,來世將失去人身,轉生為畜道。老衲深願世人;夫妻之道已足,其它切勿妄想妄作,尤其淫念不歇者,來世將無法獲得人身,必轉生好淫畜道中;豈不可怕!如有犯邪淫,當立誓悔過,多印善書勸化眾生;則其罪可補,免遭惡道之報。
楊生:世人七情六欲難以控製,有何方法抑止呢?
濟佛:古云飽暖思淫欲,要減低淫欲,首先從淡食開始,如能素食更佳。因酒肉暴食,性易沖動。再者夜睡不可過份厚被,太暖和亦易動起淫念。尤應早睡早起,以免淫魔趁虛而入,擾人道心。凡夜睡晚起者,陰陽顛倒,血氣妄行,最易興起淫念,致身體虛弱多病。修道者;皈依正法,更宜養心淡欲,以免越軌犯過。欲念為人之大病,斷之不易,應思一沾色緣,禍患無窮,多少人敗德毀道!皆因一念無法克製,釀成終生遺憾。為防止淫業發生,平時應素食養生,念佛守靜,不可觀賞動人淫思之影片,書刊,絕止色情助緣;則可步入正道,減少淫念之發生。修道者苦煉一生,可惜甚多人半途犯下淫業而毀道,靈山路絕,葬身於色山之下,如今日所見,嗜淫如命,已喪其天真佛性,所以獸形顯現,正符唐僧取經,豬八戒誤入蜘蛛網之情境。唐僧見美色不為所動,自能脫離險境;八戒性浮,故遭殺身之禍,世間萬像與此相同,願世人警惕之。
楊生:看來真是可怕,豬八戒難過美人關!幸好有個孫悟空來搭救,否則這下可完了。
濟佛:豬八戒就是要人除八邪守八戒的意思,什麼叫做八邪呢?就是 一,眼觀美色起淫念.二,耳聽惡聲出穢語.三,鼻聞香味思飲食 四,口貪生靈開殺戒 五,心生邪念起狠毒 六,意追邪情起思惟 七,足行邪地想非非 八,手亂舉動不端莊。豬八戒犯此八邪,幸好悟空來打破諸貪妄,令人悟色即是空,不可執迷不醒,有云色後思色,色即是空,確為至言;僅為片刻歡娛而毀千年道業,實不智亦太可惜也。吾有歌曰:色茫茫,心茫茫,幾人得安康?色空空,身空空,幾人得善終?男也空,女也空,愛情如春風。楊生我們駕起蓮台,再往別處。
楊生:好的。剎那又來至一處山地,突然金光閃閃,好一個大的村莊,行人擁擠,每個人都挑著一大包很重東西,慌慌張張,好像是在趕時間,這是什麼地方呢?
濟佛:這是財富山莊部落,此地的人甚為富有,但不知享受;也只有白忙一場了。
楊生:他們挑著一包一包的是什麼東西呢?像很沉重的樣子;他們要挑到什麼地方去放呢?
濟佛:包袱裡面都是金銀財寶,因財重仁義輕;所以挑起來非常吃力。這些行人把財物挑回家去放,但不會享受,仍然過著很清苦的日子。
楊生:為什麼有錢不會用呢?真傻!
濟佛:他們想把這些財物留給子孫,所以捨不得用,世間的人也與此相同,一些守財奴,日日爭財,勞碌一生,有時在死前一刻還在掙錢,凡是此種視財如命者,因貪財之心太盛;人死而心不死,肉體亡後,靈魂便到陰曹的財山來過活,每日搬運錢財往家裡堆放,以滿足他的嗜財好!
楊生:弟子聽了真是莫名其妙,愛財為財死是常聽過,財奴死後到財富山莊,卻是第一次聽見,難道他們不必受到陰律之刑罰,直接就到此地嗎?
濟佛:財奴若犯其它罪過,仍須經過冥府十殿之處罰,但若心仍貪財好錢未化者,必移送來此地對症下藥。他們來此地是在罰勞役,每天擔挑財寶,但受製於陰律不能享用;可以說是白忙而已。因為他們在世吝嗇到家(貪財至極的意思)一毛不拔,對窮人,廟堂,慈善團體,親戚朋友,可以說是有進無出,不肯佈施一文,呂祖所說︰叫你佈施說無錢;一到病時用萬千,現代的世人自私甚多,不知錢財是人世間的東西,有智慧的人應該趁還活著的時候,好好去用錢,多用世間假財做一些真事,子孫栽培已足;不必留太多給他們,才能使子孫奮發圖強。因留錢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不如積一些道德給子孫享用,反而受用無窮。因此一個大智慧者,若有余財,應該散財;多拿來幫助別人,栽培別人,如此賺取世間財,佈施世間人,所得到的回報,利益,一定是源源不斷,子子孫孫享用不盡。否則死後其靈魂貪財之心不死,來到陰間只有再當守財鬼;每日搬運財寶為業,豈不悲哉!
楊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花財更要有道,視金錢為身外物,故能來去自如,不為物役,不為形累,所以才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恩師剛才說得對;錢財是讓我們善用它,若過份貪財,一定會帶來一身苦業,如前面所見;這些五鬼運財,累得滿身大汗,但只看不能用,看來也怪可憐。
濟佛: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但願世人看到此篇而有所警惕!靜思一番,你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突然三寸氣斷了,這些錢財又有何用?你又能帶走什麼?只有空燒銀紙灰,亡魂哭喊嘆而已!楊生我們再往其它地方去參觀吧。
楊生:好的!乘坐蓮台,剎那來到這裡;看到前面山頭,好像火山爆發,山口噴出火焰,流出熱呼呼的岩漿,為什麼整座山都光禿禿呢?
濟佛:這就是火燒功德林,世人火氣暴升;一怒而毀三千功果;因岩漿溫度高;流經之處,草樹干枯;全無生機;且火爆之處,列入危險地區,無人敢接近。世人凡是脾氣大,肝火燥,頭上都浮著紅光;而且容易得罪人,就像前面之火氣山一樣,充滿殺機。修道人最忌氣盛,發脾氣,因為氣一暴怒,靈性受損,靈山草木燒死;功德林既毀,則成道無望了。想要重返靈山祖地這是每一個修道人的願望,其實只要世人勤去攀登這座心靈之山,披荊斬莿(修去脾氣毛病),開辟道路(行功立德),則終有攀上靈山之頂,會見那位古神仙,老菩薩之日;若是懶於攀登,畏難苟安,任令這座心靈之山雜草荊莿叢生,荒蕪不堪;則這座靈山便會化成陰山,甚至充滿邪崇,鬼魅,到時你想要再上靈山祖地,西方淨土,則恐會如西遊記中唐僧往西域取經的種種苦難情節,險像環生。今日帶楊生遊酒色財氣四大名山,舉例所見,願世人有所警惕;凡此現象,皆存在世人心中,希世人好好靜悟之。
靈山求道記-第十回 遊酒色財氣四大山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無知的人何時醒
蓮生/文
我看眾生,日夜奔波,便有許多人逐聲色走,什麼時候才歇息下來呢?
求官位者皆愚。
求錢財者益滯。
求聲色者俱迷。
求快樂者悲哀。
執著者被縛住。
…………。
為何不想想,佛陀說的:「酬業。」
佛陀說:「如是畢竟無所有,了生死是大事因緣。」
何不參禪學道,解會佛法,消除累世的習性,這才是人生的意義。佛說的無上咒、光明咒、無等等咒,正是這個。
我勸一吸毒者禁戒。
他說:「我吸食快活!」
「快活若結束?」我問。
「再吸食。」
「永無休止?」
「正是。」
「這是明明走向死路上去,永無解脫之日。」我說。
他說:
「這世界上的人,何人不如此,人人都在迷中而不自知,毒品只是其中之一,名、利、色,豈非全是毒品?」
我想想,也是。
我憐憫他們的無知,恐怕後來追逐的結果,因為人與人相爭,凶狠之人,常常作惡招禍,惡業多了,六道輪迴入了三途,求出無期。(地獄、餓鬼、畜生)
另外吸食毒品,一時快活,其後,傷身嚴重,身體心靈皆受大創傷,無可救拔,豈不可憐哀哉!千萬不要相信「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我千方百計勸人知修行正路。
只要人悔改了。走上正知正見。
我心方寬。
我悲傷淌淚全為了這個啊!
盧勝彥文集171冊《玻璃缸裏的金魚》無知的人何時醒
我看眾生,日夜奔波,便有許多人逐聲色走,什麼時候才歇息下來呢?
求官位者皆愚。
求錢財者益滯。
求聲色者俱迷。
求快樂者悲哀。
執著者被縛住。
…………。
為何不想想,佛陀說的:「酬業。」
佛陀說:「如是畢竟無所有,了生死是大事因緣。」
何不參禪學道,解會佛法,消除累世的習性,這才是人生的意義。佛說的無上咒、光明咒、無等等咒,正是這個。
我勸一吸毒者禁戒。
他說:「我吸食快活!」
「快活若結束?」我問。
「再吸食。」
「永無休止?」
「正是。」
「這是明明走向死路上去,永無解脫之日。」我說。
他說:
「這世界上的人,何人不如此,人人都在迷中而不自知,毒品只是其中之一,名、利、色,豈非全是毒品?」
我想想,也是。
我憐憫他們的無知,恐怕後來追逐的結果,因為人與人相爭,凶狠之人,常常作惡招禍,惡業多了,六道輪迴入了三途,求出無期。(地獄、餓鬼、畜生)
另外吸食毒品,一時快活,其後,傷身嚴重,身體心靈皆受大創傷,無可救拔,豈不可憐哀哉!千萬不要相信「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我千方百計勸人知修行正路。
只要人悔改了。走上正知正見。
我心方寬。
我悲傷淌淚全為了這個啊!
盧勝彥文集171冊《玻璃缸裏的金魚》無知的人何時醒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惡人之交
西郭子僑和公孫詭隨、涉虛三人一起改變裝束,鬼鬼祟祟地出門去,經常在夜裡翻越鄰居的牆壁。
這位鄰居非常憎厭他們,就在他們來回的路上挖上一個坑,在坑裡放入糞便。
一天晚上,他們又要出門去。
西郭子僑在翻牆的時候,首先落入糞坑,但他卻不吭聲,反而招呼公孫詭隨快翻。
公孫詭隨跟著也落入糞坑,正想呼叫,西郭子僑掩住他的嘴巴低聲說:「不要出聲。」
一會兒涉虛也來了,同樣也落入了糞坑。
西郭子僑於是說道:「大家都一樣,我想也就沒有什麼可以互相譏笑的了。」
※ ※ ※
夫朋友者,五倫之一也,無友則孤陋寡聞,然交接之間,損益雲泥之別,利害成敗,身家性命繫焉。故朋友不可無,交接不可不慎,往來以禮,交接以道。
有云:朋友是五倫,信心須平等,凡屬朋友,當知倫理之大義。奈世人多行險僥倖,見利忘義,口蜜腹劍,於中取利。語云: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故要取友必慎,親有德,遠惡人,近惡者得禍,近善者得福。善人之交,如蘭蕙之香,一家栽之兩家芳;惡人之交,若抱子登牆,一人失之二人遭殃,是以君子心慎其所交也。
一個人若能親近正端人士,自然德業精進,有過相規,有難相扶,益友自然受其益。若交蕩佚之人,僥險之輩,雖臨深淵,不但不引就道,反而將之驅入深池,不仁不義,莫此為甚。無禮之言,無薄之行,薰蕕不分,沾染最易,可不戒哉。故不視其人之素行,濫與之交往者,未有不受其欺而蒙其害,此不慎交之過也。
故取友之道,必先觀其平昔對於父母兄弟親戚鄉黨之行為,略其跡,觀其行,然後與之交往,庶不致為惡人所誘,未嘗有奸險之輩,人皆以為好人也。慎之於前,勿失於後。俗諺云:如結劣伴,莫如孤立無友。願諸加戒慎之!
關聖闡道篇 交友之道
這位鄰居非常憎厭他們,就在他們來回的路上挖上一個坑,在坑裡放入糞便。
一天晚上,他們又要出門去。
西郭子僑在翻牆的時候,首先落入糞坑,但他卻不吭聲,反而招呼公孫詭隨快翻。
公孫詭隨跟著也落入糞坑,正想呼叫,西郭子僑掩住他的嘴巴低聲說:「不要出聲。」
一會兒涉虛也來了,同樣也落入了糞坑。
西郭子僑於是說道:「大家都一樣,我想也就沒有什麼可以互相譏笑的了。」
※ ※ ※
夫朋友者,五倫之一也,無友則孤陋寡聞,然交接之間,損益雲泥之別,利害成敗,身家性命繫焉。故朋友不可無,交接不可不慎,往來以禮,交接以道。
有云:朋友是五倫,信心須平等,凡屬朋友,當知倫理之大義。奈世人多行險僥倖,見利忘義,口蜜腹劍,於中取利。語云: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故要取友必慎,親有德,遠惡人,近惡者得禍,近善者得福。善人之交,如蘭蕙之香,一家栽之兩家芳;惡人之交,若抱子登牆,一人失之二人遭殃,是以君子心慎其所交也。
一個人若能親近正端人士,自然德業精進,有過相規,有難相扶,益友自然受其益。若交蕩佚之人,僥險之輩,雖臨深淵,不但不引就道,反而將之驅入深池,不仁不義,莫此為甚。無禮之言,無薄之行,薰蕕不分,沾染最易,可不戒哉。故不視其人之素行,濫與之交往者,未有不受其欺而蒙其害,此不慎交之過也。
故取友之道,必先觀其平昔對於父母兄弟親戚鄉黨之行為,略其跡,觀其行,然後與之交往,庶不致為惡人所誘,未嘗有奸險之輩,人皆以為好人也。慎之於前,勿失於後。俗諺云:如結劣伴,莫如孤立無友。願諸加戒慎之!
關聖闡道篇 交友之道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我不教他,誰教他
盤珪永琢禪師,是日本臨濟宗僧人,他原藉兵庫縣。他修禪開悟之後,傳教足迹遍及日本關東與關西,受到了廣大民眾的敬仰,被敕封為「大法正眼國師」。
每一年,盤珪永琢禪師主持禪修期間,全日本各地的禪僧都會慕名前來掛單參學。那一年,盤珪禪師的禪修會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咄咄怪事:禪僧們屢屢丟失東西。
佛教將偷盜列為根本大戒之一,所以,在寺院裏幾乎沒有丟失東西的現象發生。後來,一名外地來的學僧在行竊時被值日的僧人當場抓獲。禪僧們對這個犯戒的害群之馬恨之入骨,紛紛要求將他遷單。
盤珪禪師說,人非賢聖,孰能無過?當眾公開批評之後,繼續讓他參加禪修。不久,這個習慣惡習復發,又被抓住了。
然而,盤珪又一次將事情壓下來,沒有按照僧人共住的規要,將這個屢教不改的學僧趕出寺院。
大和尚的「姑息養奸」,終於引發了所有禪僧的不滿。是啊,清淨道場怎容盜賊混迹?神聖戒律,豈能一再觸犯?和合僧眾,安可與盜賊為伍?
從佛陀時代起,僧團就是一個人人平等、自由度極高的群體,千百年來,歷任寺院的住持,都是集體決定聘請而來。方丈若是不如法,任何一個禪僧都可以將他從法座拉下來。因此,禪僧門雖然是盤珪永琢的弟子,卻也不容忍他的一意孤行。
他們在半月誦戒時聯合起來,向盤珪禪師提出,要麼執行寺規,將屢次違犯戒律的小偷驅逐出寺,要麼他們集體起單(離開)。
要知道,禪僧集體起單,對於一座寺院,對於一位方丈,是天大的耻辱!他將被所有禪客所不齒,無法從叢林立足!
盤珪禪師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他鎮定自若地將那個愛小偷小摸的學僧叫到身邊,撫摸著他的頭頂,懇切地對大家說:「與這位小兄弟相比,你們都是富有智慧的師兄。你們之所以能嚴守戒律,是因為你們明白怎麼是對的,怎麼是錯的。因此就算你們離開我這裏,任何寺院都會歡迎你們,你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學佛參禪。而這位有惡習的小兄弟,連是非都不能分辨,如果我不教他,誰肯教他呢?」
盤珪禪師停頓了片刻,毅然決然說道:「即使你們全部離開,即使我從此顏面掃地,我也要將他留在這裏,教尋他成為一個慧心明目的禪者!」
那位偷竊的學僧失聲痛哭,撲通一下跪倒在大家面前,磕頭如搗。盤珪禪師特有的慈悲興智慧,照徹了他靈魂的黑暗,從此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徹底根除了惡習。
那些禪僧們也被師父「普度眾生」的菩薩精神感動得淚流滿面,由此,他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禪者胸懷的廣博。
※ ※ ※
恕者,乃仁心寬大之現,人與聖賢均是相同,熟能無過呢?即是有過,得待深心懺悔,並求得寬恕,心即精進矣。故在「恕」中對己對人,均有其正面之影響作用。
有些世人就是不能得到適切的寬恕,而自暴自棄,變本加厲,沉墜於罪業之深淵。然人不可自恕自得,懂得恕人,這不但是一門甚為深奧之學問,也是修持之重要課題也。因自恕易使自己沉落,當能嚴己,但得適切恕人,激起他人之明志,這是很重要的,但世人往往都是行相反之道,故而造成社會人心之變質,至為可怕,宜審慎行之,並在此勉之。
禪化闡道篇第一輯 恕
每一年,盤珪永琢禪師主持禪修期間,全日本各地的禪僧都會慕名前來掛單參學。那一年,盤珪禪師的禪修會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咄咄怪事:禪僧們屢屢丟失東西。
佛教將偷盜列為根本大戒之一,所以,在寺院裏幾乎沒有丟失東西的現象發生。後來,一名外地來的學僧在行竊時被值日的僧人當場抓獲。禪僧們對這個犯戒的害群之馬恨之入骨,紛紛要求將他遷單。
盤珪禪師說,人非賢聖,孰能無過?當眾公開批評之後,繼續讓他參加禪修。不久,這個習慣惡習復發,又被抓住了。
然而,盤珪又一次將事情壓下來,沒有按照僧人共住的規要,將這個屢教不改的學僧趕出寺院。
大和尚的「姑息養奸」,終於引發了所有禪僧的不滿。是啊,清淨道場怎容盜賊混迹?神聖戒律,豈能一再觸犯?和合僧眾,安可與盜賊為伍?
從佛陀時代起,僧團就是一個人人平等、自由度極高的群體,千百年來,歷任寺院的住持,都是集體決定聘請而來。方丈若是不如法,任何一個禪僧都可以將他從法座拉下來。因此,禪僧門雖然是盤珪永琢的弟子,卻也不容忍他的一意孤行。
他們在半月誦戒時聯合起來,向盤珪禪師提出,要麼執行寺規,將屢次違犯戒律的小偷驅逐出寺,要麼他們集體起單(離開)。
要知道,禪僧集體起單,對於一座寺院,對於一位方丈,是天大的耻辱!他將被所有禪客所不齒,無法從叢林立足!
盤珪禪師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他鎮定自若地將那個愛小偷小摸的學僧叫到身邊,撫摸著他的頭頂,懇切地對大家說:「與這位小兄弟相比,你們都是富有智慧的師兄。你們之所以能嚴守戒律,是因為你們明白怎麼是對的,怎麼是錯的。因此就算你們離開我這裏,任何寺院都會歡迎你們,你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學佛參禪。而這位有惡習的小兄弟,連是非都不能分辨,如果我不教他,誰肯教他呢?」
盤珪禪師停頓了片刻,毅然決然說道:「即使你們全部離開,即使我從此顏面掃地,我也要將他留在這裏,教尋他成為一個慧心明目的禪者!」
那位偷竊的學僧失聲痛哭,撲通一下跪倒在大家面前,磕頭如搗。盤珪禪師特有的慈悲興智慧,照徹了他靈魂的黑暗,從此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徹底根除了惡習。
那些禪僧們也被師父「普度眾生」的菩薩精神感動得淚流滿面,由此,他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禪者胸懷的廣博。
※ ※ ※
恕者,乃仁心寬大之現,人與聖賢均是相同,熟能無過呢?即是有過,得待深心懺悔,並求得寬恕,心即精進矣。故在「恕」中對己對人,均有其正面之影響作用。
有些世人就是不能得到適切的寬恕,而自暴自棄,變本加厲,沉墜於罪業之深淵。然人不可自恕自得,懂得恕人,這不但是一門甚為深奧之學問,也是修持之重要課題也。因自恕易使自己沉落,當能嚴己,但得適切恕人,激起他人之明志,這是很重要的,但世人往往都是行相反之道,故而造成社會人心之變質,至為可怕,宜審慎行之,並在此勉之。
禪化闡道篇第一輯 恕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一個企業家的毀滅
某法制報以《一個企業家的毀滅》為題刊載了這樣個故事:
一位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在業務往來中結交了許多朋友。一天,一個朋友和他一起吃喝玩樂後把他帶到賓館的一間豪華房間,煞有介事的递過來一支香煙。
他毫不介意地抽了起來,不一會兒,他感到異樣,這時,朋友告訴他,香煙中放了毒品。他當時十分氣憤,轉身就離去,但初次吸毒的體驗卻使他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再吸一次。
於是,他再次找到那位朋友,又要了一些毒品。從此,他一發而不可收,一個月過後,他已經成了一個十足的癮君子。公司業務沒心思過問,妻子也不去關心,他只是不斷地動用自己的積蓄,花費巨資用來購買毒品,而向他提供毒品的,正是勾引他第一次吸毒的那位"朋友"。
短短兩年間,這位經理就花掉了幾十萬元的積蓄,妻子多次規勸,他也曾多次痛下決心戒毒,兩次進戒毒所,但都無濟於事,妻子失望之餘棄他而去。
這位經理昔日風光不再,自己感到萬念俱灰。一個月末的一天,他登上公司正在承建的一座十二層樓房的樓頂,然後跳了下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個頗有前途的企業領導人,就因為交友不慎,被騙吸毒,最後竟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 ※ ※
蠱即是毒,何以尚有毒蠱之來?此毒者乃係指藥物之毒,類如今日社會之毒品之謂也,這就是真毒是也。
藥本是毒,毒品種類甚其多也,而為何有這些毒藥、毒品之存在?然毒品其實亦有其病疾治療之效,以麻醉來減輕疾病之痛苦,所以上天才有此毒物之生產,亦是為拯救病疾之痛使然,可見上天之慈仁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者也。
然現今之世人卻喜歡用這些毒性之藥物來戕害自己,甘願受其毒害來麻醉,來躲避現實,更誤用其來作歡娛之樂,真是令人費解!在各階層、各年齡比比如是,真是悲哀也。其實在這當中當然有些為圖暴利而專門販賣,貽害他人,而自己不食用,但也有些是自身甘願如此墮落而毀身自我,這都是最為悲哀之事。
毒本可設法除去,不好奇、不自甘毀落,就不會去接觸到它而受傷害。現今最令人痛心的就是無知的青少年,因懵懂無識而吸食毒品,最令人痛心!在無人開導之下,因好奇而誤入歧途,誤己一生,最屬可憐!世人當深切警惕。毒之蠱,其為害是無窮盡的,無論如何必當遠之,不可有任何之機讓其侵人,以除後患。既能了解,必當毅以堅拒,吾並在此警醒之。
蠱-第十九章 毒 蠱
一位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在業務往來中結交了許多朋友。一天,一個朋友和他一起吃喝玩樂後把他帶到賓館的一間豪華房間,煞有介事的递過來一支香煙。
他毫不介意地抽了起來,不一會兒,他感到異樣,這時,朋友告訴他,香煙中放了毒品。他當時十分氣憤,轉身就離去,但初次吸毒的體驗卻使他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再吸一次。
於是,他再次找到那位朋友,又要了一些毒品。從此,他一發而不可收,一個月過後,他已經成了一個十足的癮君子。公司業務沒心思過問,妻子也不去關心,他只是不斷地動用自己的積蓄,花費巨資用來購買毒品,而向他提供毒品的,正是勾引他第一次吸毒的那位"朋友"。
短短兩年間,這位經理就花掉了幾十萬元的積蓄,妻子多次規勸,他也曾多次痛下決心戒毒,兩次進戒毒所,但都無濟於事,妻子失望之餘棄他而去。
這位經理昔日風光不再,自己感到萬念俱灰。一個月末的一天,他登上公司正在承建的一座十二層樓房的樓頂,然後跳了下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個頗有前途的企業領導人,就因為交友不慎,被騙吸毒,最後竟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 ※ ※
蠱即是毒,何以尚有毒蠱之來?此毒者乃係指藥物之毒,類如今日社會之毒品之謂也,這就是真毒是也。
藥本是毒,毒品種類甚其多也,而為何有這些毒藥、毒品之存在?然毒品其實亦有其病疾治療之效,以麻醉來減輕疾病之痛苦,所以上天才有此毒物之生產,亦是為拯救病疾之痛使然,可見上天之慈仁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者也。
然現今之世人卻喜歡用這些毒性之藥物來戕害自己,甘願受其毒害來麻醉,來躲避現實,更誤用其來作歡娛之樂,真是令人費解!在各階層、各年齡比比如是,真是悲哀也。其實在這當中當然有些為圖暴利而專門販賣,貽害他人,而自己不食用,但也有些是自身甘願如此墮落而毀身自我,這都是最為悲哀之事。
毒本可設法除去,不好奇、不自甘毀落,就不會去接觸到它而受傷害。現今最令人痛心的就是無知的青少年,因懵懂無識而吸食毒品,最令人痛心!在無人開導之下,因好奇而誤入歧途,誤己一生,最屬可憐!世人當深切警惕。毒之蠱,其為害是無窮盡的,無論如何必當遠之,不可有任何之機讓其侵人,以除後患。既能了解,必當毅以堅拒,吾並在此警醒之。
蠱-第十九章 毒 蠱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眾生盲目
蓮生/文
常常聽到兩句話:
第一、人們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二、群眾是盲目的。
這兩句話,彼此互相矛盾,我們應該相信前者,還是相信後者,或者往往分不清它們。
我個人如此感覺,除非你是「佛」、是「神」、是「上帝」、是「天主」,否則,看一切表象,並非真實。
例如:
發亮的,不一定是鑽石,冷硬的不一定是鐵。常常笑的,不一定真正樂觀,流淚的並非真正痛苦。受到讚揚的,不一定是君子,受到大譭謗的,不一定是小人,乞丐沿街乞討,不一定是窮人,施捨最大的,卻不一定是善人。……
眾生要了解人事,大半:
「聽說的。」
「人家都這麼說。」
「報紙說的。」
………。
眾生所得到對於某人或某事的印象,往往就是如此,有誰能真正去了解人事呢?我想這個非常困難的,因為聖賢也曾經如此的說:
「要徹底地知人,聖人也難。」
又說:「知人者哲。」(尚書)
這世界上,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實在很難分辨的,因為好人往往滿身傷痕,「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而壞人呢?往往偽裝成好人。
你個人無法分辨!
連社會輿論,也往往評斷錯誤!
眾生如何不盲目?眾生往往被誤導而不自知!
善惡如同水火不能相容,好人和壞人也不容許混淆,可惜的是,人們往往分不清它們。
報紙可信嗎?
電視報導可信嗎?
媒體可信嗎?
我記得有一句說:
「如果報紙可信,連大便都可以吃!」
如此一來,那怎麼辦呢?
我個人覺得,身為一個修行人,不要隨著別人如何說,去評斷一個人,也不一定要相信媒體講的,最好的的方法,是親自去看,親自去體驗。
一、時間要久。
二、親身體驗。
不可人云亦云,一犬吠影,百犬吠聲。
坦白說,我為何會孤獨的修行,為何會走入山林,為何會想寂靜隱居。
因為:
我這一生儘管想救度眾生,不求回報,也遭人誤解!
儘管人負我,我堅持不負人,也遭人誤解!
我剛正不阿,廉潔奉公,也遭人誤解!
我講真正佛法,也遭人誤解!
講真實感應,真實境界,真實通力,也遭人誤解!
我天性善良,助人為樂,也遭人誤解!
然而,我這滿身的傷痕,不自覺是苦,反而是一種快樂,這可以證明天下眾生是有嫉惡如仇的天性,只是天下眾生是半盲目的,他們又有不辨善惡的盲目信仰缺點。
我了解眾生,因為他們只是:
「聽說的。」
「大家都如此說。」
「看報紙的。」
這世界上,原本就是是非難辨的時代,原本就是善惡難辨的時代,原本就是好壞對錯難辨的時代,原本也是真假難辨的時代。......
我說我是佛,無人知曉。
看來,我永遠被誤解,沒完沒了。
我說我是悟者,又有誰明白。
盧勝彥文集第146冊《虛空中的孤鳥》眾生盲目
常常聽到兩句話:
第一、人們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二、群眾是盲目的。
這兩句話,彼此互相矛盾,我們應該相信前者,還是相信後者,或者往往分不清它們。
我個人如此感覺,除非你是「佛」、是「神」、是「上帝」、是「天主」,否則,看一切表象,並非真實。
例如:
發亮的,不一定是鑽石,冷硬的不一定是鐵。常常笑的,不一定真正樂觀,流淚的並非真正痛苦。受到讚揚的,不一定是君子,受到大譭謗的,不一定是小人,乞丐沿街乞討,不一定是窮人,施捨最大的,卻不一定是善人。……
眾生要了解人事,大半:
「聽說的。」
「人家都這麼說。」
「報紙說的。」
………。
眾生所得到對於某人或某事的印象,往往就是如此,有誰能真正去了解人事呢?我想這個非常困難的,因為聖賢也曾經如此的說:
「要徹底地知人,聖人也難。」
又說:「知人者哲。」(尚書)
這世界上,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實在很難分辨的,因為好人往往滿身傷痕,「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而壞人呢?往往偽裝成好人。
你個人無法分辨!
連社會輿論,也往往評斷錯誤!
眾生如何不盲目?眾生往往被誤導而不自知!
善惡如同水火不能相容,好人和壞人也不容許混淆,可惜的是,人們往往分不清它們。
報紙可信嗎?
電視報導可信嗎?
媒體可信嗎?
我記得有一句說:
「如果報紙可信,連大便都可以吃!」
如此一來,那怎麼辦呢?
我個人覺得,身為一個修行人,不要隨著別人如何說,去評斷一個人,也不一定要相信媒體講的,最好的的方法,是親自去看,親自去體驗。
一、時間要久。
二、親身體驗。
不可人云亦云,一犬吠影,百犬吠聲。
坦白說,我為何會孤獨的修行,為何會走入山林,為何會想寂靜隱居。
因為:
我這一生儘管想救度眾生,不求回報,也遭人誤解!
儘管人負我,我堅持不負人,也遭人誤解!
我剛正不阿,廉潔奉公,也遭人誤解!
我講真正佛法,也遭人誤解!
講真實感應,真實境界,真實通力,也遭人誤解!
我天性善良,助人為樂,也遭人誤解!
然而,我這滿身的傷痕,不自覺是苦,反而是一種快樂,這可以證明天下眾生是有嫉惡如仇的天性,只是天下眾生是半盲目的,他們又有不辨善惡的盲目信仰缺點。
我了解眾生,因為他們只是:
「聽說的。」
「大家都如此說。」
「看報紙的。」
這世界上,原本就是是非難辨的時代,原本就是善惡難辨的時代,原本就是好壞對錯難辨的時代,原本也是真假難辨的時代。......
我說我是佛,無人知曉。
看來,我永遠被誤解,沒完沒了。
我說我是悟者,又有誰明白。
盧勝彥文集第146冊《虛空中的孤鳥》眾生盲目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良知
從前海陵地方有位王公心齊,每次遇到人便喜歡講「良知」,久而久之,附近的人都知道有這麼一位專講良知的王公。
有一天,有一群強盜共五、六十人一起到他家,王公很真誠的跟他們講「良知」,強盜向他說:「像我們這些人終日為非作歹,搶劫擄掠,你說良知在哪裡?」
王公說:「你們能把你們的衣服脫掉來見我嗎?」
當下強盜們紛紛把衣服脫掉,只有褲子不肯脫下。王公就問他們:「你們為什麼不肯把褲子脫下?」
強盜你看我,我看你,大家還是不肯脫。
王公笑著說:「可見你們還有羞恥心,這就是你們天生的良知。既然你們的良知都還在,又為何不肯為善呢?」
因此他苦口婆心反覆的勸勉他們,講各種道理給他們聽,一時五、六十位強盜都統統願意改惡向善。
良知本是人人天生就具有,只是一般人不善於省察、善用罷了。而王公勸人、化人的苦心,實是難能可貴,而值得大家學習的。
※ ※ ※
世人愚者總在迷途中徘徊,而癡者總在懵懂中邁進,難以思省、悟覺本性而躋于真正人生價值之路途,誠可惜也。
人之因不思,而不能覺,不知其覺則難悟出真理,理之不能明,本性就無法歸於正靈,那靈當然就更難達于清明之境,這也是為何如今社會道德之會敗落,罪惡之事層出不窮之原因所在,深值世人去惕醒也。
人均有良知、良能,此二者都存真、存善,只因世人置而不去理會,任其沉落,使之罪惡之心湧現而造成不可收拾之地步。只要世人能本此之真善──良知、良能為根,就是己靈歸元之基礎,亦即是己心歸真、返本還原之依據也。盼能勉行自己,共赴行之。
思歸覺路-第八十四章 歸心元元
有一天,有一群強盜共五、六十人一起到他家,王公很真誠的跟他們講「良知」,強盜向他說:「像我們這些人終日為非作歹,搶劫擄掠,你說良知在哪裡?」
王公說:「你們能把你們的衣服脫掉來見我嗎?」
當下強盜們紛紛把衣服脫掉,只有褲子不肯脫下。王公就問他們:「你們為什麼不肯把褲子脫下?」
強盜你看我,我看你,大家還是不肯脫。
王公笑著說:「可見你們還有羞恥心,這就是你們天生的良知。既然你們的良知都還在,又為何不肯為善呢?」
因此他苦口婆心反覆的勸勉他們,講各種道理給他們聽,一時五、六十位強盜都統統願意改惡向善。
良知本是人人天生就具有,只是一般人不善於省察、善用罷了。而王公勸人、化人的苦心,實是難能可貴,而值得大家學習的。
※ ※ ※
世人愚者總在迷途中徘徊,而癡者總在懵懂中邁進,難以思省、悟覺本性而躋于真正人生價值之路途,誠可惜也。
人之因不思,而不能覺,不知其覺則難悟出真理,理之不能明,本性就無法歸於正靈,那靈當然就更難達于清明之境,這也是為何如今社會道德之會敗落,罪惡之事層出不窮之原因所在,深值世人去惕醒也。
人均有良知、良能,此二者都存真、存善,只因世人置而不去理會,任其沉落,使之罪惡之心湧現而造成不可收拾之地步。只要世人能本此之真善──良知、良能為根,就是己靈歸元之基礎,亦即是己心歸真、返本還原之依據也。盼能勉行自己,共赴行之。
思歸覺路-第八十四章 歸心元元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海水止渴
一個千萬富翁,他是當地首屈一指的富人,然而他總是生活不開心,也感覺不到生活的美好幸福。
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他專程到雲海寺去拜訪有名的虛空禪師。
虛空禪師見他一幅愁眉苦臉的形態,詢問其為何不開心?
千萬富翁說道:「我現在已經有上千萬的財富,但我每天仍然都在想著什麼時候才能擁有上億元的財富;這讓我每天都愁眉不展,生活很不開心。」
虛空禪師聽了他的話,便帶著他來到大海邊。
當時烈日當頭,虛空禪師拿出一個杯子,從大海裡舀了一杯水,遞給千萬富翁道:「你現在一定口渴了,喝了這杯水,解解渴、開開心吧。」
千萬富翁說道:「大師,這是海水,是鹹水;喝了會苦的,不會解渴的,更不會開心的。」
虛空禪師說道:「你喝一杯海水不會解渴、不會開心;多喝幾杯就會解渴、就會開心的。」
千萬富翁說道:「大師,我現在就是將這大海裡的水喝乾,這海裡的水是鹹水,我也只會越喝越鹹,越喝越苦,永遠也難以止渴,永遠也無法開心。我其實只要到你屋裡喝一杯清茶淡水,就會很快解渴,就會清爽開心。」
虛空禪師說道:「你真的知道只要一杯清茶淡水就能解渴、就會開心嗎?可是你為何有了上千萬的財富還不知足呢?現在就是給你全世界的財富,你也難以知足。你不是一直是給自己喝的是鹹水、喝的是苦水嗎?你怎麼會生活舒心、爽心、開心呢?」
※ ※ ※
史記《貨殖列傳》中有云:「舉世熙熙,皆為利來,舉世攘攘,皆為利往。」因此,千百年來,世人為了財利,營營役役,難有休息,為了財利,患得患失,惶恐終日;甚至為了增益個人的財富,不惜侵犯他人之權益。然而「財利」可以買得到失去的歲月嗎?「財利」能夠免去臨終時刻的到來嗎?「財利」能夠買通地府牛頭馬面的寬待嗎?「財利」可以換得天堂之門票嗎?對此,「財利」不但完全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將一個人的廉恥、天良、真理,全部吞噬殆盡。
鑑古觀今,人多為了「利」而如蟻附羶,因為對財利的執著,使得貪婪縱橫,醜態滿出,而貪圖世間財利者,必定重金銀而輕功德,滿腦子千謀百計,明取暗竊,損人利己,輕出重入。恨不得天下之財,為我一人所有;世間之利,為我一人獨得。故無財不覓,無利不搜,捨身拼命而不顧,瞞心昧己而不管,至死不肯回頭。
甚至有些人一生只知積財,吃也捨不得,穿也捨不得,又不肯恤孤憐寡,又不知扶危救困,獨為守財奴,慳貪鬼。斷氣在於眼前,而猶吩咐子孫誰人欠我債務,何處可以生財,日後如何聚財。卻不知一旦三寸氣斷,子孫即忙著瓜分財產,忙著享受人生,如此豈不愚哉?
《菜根譚》有云:「道者應有木石心,名相須具雲水趣。」意即是說,有志進德修業,淨化靈性,體解無上大道之人,必須先要有一顆像木石般冷淡、不受物欲色相誘惑之心,而對於富貴名利,更要明白其生滅無常的本性,將它們視如浮雲。
故修道者當重功德而輕金銀,見「利」即當思「義」,不要分外貪求,否則利心重而道心輕,正不勝邪,妄想明道,難矣。
修道基本功-第四章 淡財利
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他專程到雲海寺去拜訪有名的虛空禪師。
虛空禪師見他一幅愁眉苦臉的形態,詢問其為何不開心?
千萬富翁說道:「我現在已經有上千萬的財富,但我每天仍然都在想著什麼時候才能擁有上億元的財富;這讓我每天都愁眉不展,生活很不開心。」
虛空禪師聽了他的話,便帶著他來到大海邊。
當時烈日當頭,虛空禪師拿出一個杯子,從大海裡舀了一杯水,遞給千萬富翁道:「你現在一定口渴了,喝了這杯水,解解渴、開開心吧。」
千萬富翁說道:「大師,這是海水,是鹹水;喝了會苦的,不會解渴的,更不會開心的。」
虛空禪師說道:「你喝一杯海水不會解渴、不會開心;多喝幾杯就會解渴、就會開心的。」
千萬富翁說道:「大師,我現在就是將這大海裡的水喝乾,這海裡的水是鹹水,我也只會越喝越鹹,越喝越苦,永遠也難以止渴,永遠也無法開心。我其實只要到你屋裡喝一杯清茶淡水,就會很快解渴,就會清爽開心。」
虛空禪師說道:「你真的知道只要一杯清茶淡水就能解渴、就會開心嗎?可是你為何有了上千萬的財富還不知足呢?現在就是給你全世界的財富,你也難以知足。你不是一直是給自己喝的是鹹水、喝的是苦水嗎?你怎麼會生活舒心、爽心、開心呢?」
※ ※ ※
史記《貨殖列傳》中有云:「舉世熙熙,皆為利來,舉世攘攘,皆為利往。」因此,千百年來,世人為了財利,營營役役,難有休息,為了財利,患得患失,惶恐終日;甚至為了增益個人的財富,不惜侵犯他人之權益。然而「財利」可以買得到失去的歲月嗎?「財利」能夠免去臨終時刻的到來嗎?「財利」能夠買通地府牛頭馬面的寬待嗎?「財利」可以換得天堂之門票嗎?對此,「財利」不但完全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將一個人的廉恥、天良、真理,全部吞噬殆盡。
鑑古觀今,人多為了「利」而如蟻附羶,因為對財利的執著,使得貪婪縱橫,醜態滿出,而貪圖世間財利者,必定重金銀而輕功德,滿腦子千謀百計,明取暗竊,損人利己,輕出重入。恨不得天下之財,為我一人所有;世間之利,為我一人獨得。故無財不覓,無利不搜,捨身拼命而不顧,瞞心昧己而不管,至死不肯回頭。
甚至有些人一生只知積財,吃也捨不得,穿也捨不得,又不肯恤孤憐寡,又不知扶危救困,獨為守財奴,慳貪鬼。斷氣在於眼前,而猶吩咐子孫誰人欠我債務,何處可以生財,日後如何聚財。卻不知一旦三寸氣斷,子孫即忙著瓜分財產,忙著享受人生,如此豈不愚哉?
《菜根譚》有云:「道者應有木石心,名相須具雲水趣。」意即是說,有志進德修業,淨化靈性,體解無上大道之人,必須先要有一顆像木石般冷淡、不受物欲色相誘惑之心,而對於富貴名利,更要明白其生滅無常的本性,將它們視如浮雲。
故修道者當重功德而輕金銀,見「利」即當思「義」,不要分外貪求,否則利心重而道心輕,正不勝邪,妄想明道,難矣。
修道基本功-第四章 淡財利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週五出現的夢魘
所有認識總經理的人都會佩服他的才能。他有一個特點:凡是他想學的他都會學得非常好。舉例來說,在中學的時候他不僅功課非常好,連體育都非常好,如果他肯的話,他可以參加很多校隊,進了台大念電機系以後,他仍然是出人頭地,大多數同學應付考試都來不及,他卻有時間注意各種新技術的發展。
難怪他在柏克萊念研究所的時候不僅指導教授喜歡他,矽谷很多公司也都喜歡他。他的指導教授號稱會滑雪,而他三下兩下就滑得非常好。
在柏克萊拿到博士學位以後,他就回到國內來,也選擇進入工業界服務,從普通的工程師做起,一帆風順地做到了我們公司的總經理。
我們大家都佩服他才能,但也都很討厭他,因為張總經理是完全沒有什麼同情心的人,對於任何能力差的人,他一概毫不保留地表示他的輕視。因為他自己太能幹,所以他很難理解為何有人會表現得如此不理想。他常常告訴我,他認為優勝劣敗是自然界的最高法則。能力差的人絕對應該讓路,使能力高的人能夠掌握社會。
他本來很欣賞老王的,因為他看過老王設計的電路,發現老王能力很強。可是他和老王見面以後,才發現老王是位殘障人士,走路必須用拐杖。張總經理走路非常快,老王根本趕不上他。他又從不肯自己放慢腳步,搞到最後,老王每次和他一起走的時候,總會遙遙落後,最後只好換了一家公司做事。
小李是他的司機,替他開了六年半的車,他從來沒有和他談過一句閒話,即使兩小時的車程,他也不會和他談一句話。總經理是我認識的人之中最有自信的,這也難怪他,他從小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失敗」,大多數高中生功課好的話,體育就奇差,體育好的傢伙卻大多只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而他對於教室裡的考試他不怕,連操場裡的各種考試也都難不倒他。
也就因為如此,對於任何表現不好的人,他會打從心裡起有一種厭惡的心理,而且也常將這些倒楣鬼開除掉。
兩個月前,總經理和我在他辦公室討論一件事,我的一位同學老陳敲門進來,老陳才能中等,可是做事十分認真,因為勤能補拙,他的表現還不錯,可憐的是,他前一陣子母親病重,老陳常要去照顧母親,有些事情當然做得不太好。老陳一進來就結結巴巴地向總經理承認自己在電路設計的工作上進度落後,都是因為母親生病的原因。現在他的母親已去世,他應該可以彌補過去的時間,將進度趕上。
別人一聽到老陳的母親去世,都會稍微表示一點同情之意。總經理卻不如此,他說任何人表現不好,就應該滾蛋,不論什麼理由,因為公司的工作進度落後,損失很大。他又說我們公司只需要會做事的人。對於老陳,他已通知人事室,今天是他工作的最後一天,請他去人事室辦離職手續。
老陳是一位非常老實的人,這個被開除的打擊對他當然很大,他有一分鐘的時間說不出一句話來,大概他也知道對總經理這種人,懇求他開恩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就一言不發地離開了。
他走到門口的時候,忽然回過頭來問:「今天星期幾?」
總經理說:「星期五。」
老陳以很嚴肅的口氣說﹕「好吧,以後我每個星期五晚上都會來找你。」然後他就開門離開了。
我也不懂老陳的話什麼意思,可是我注意到我們的總經理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恐懼的表情。當時我很奇怪,他怕什麼呢?溫和的老陳一定是說說而已,有什麼好怕的。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總經理變了,他過去是位非常鎮靜的人,自從那天以後,他變得有些暴躁,而且常常顯得疲倦,開會時也心不在焉。尤其最怪的是,他在每個週五的下午表現得最為不安。
由於他幾個錯誤的決定,公司的業績受到很大的影響,消息傳出去,我們的股票大跌。如此拖了兩個月,我們這些做下屬的人都替他擔心,也替公司擔心,已經有人要跳槽了。也難怪,我們過去那位極有信心的總經理好像已經完全喪失自信心了。
又是一個週五的下午,總經理找我去。這次他叉恢復了過去的表情,和我有談有笑,他給我看一瓶名貴的葡萄酒,也給我一只極為講究的水晶酒杯,是捷克造的。然後他和我談了一些好像極有哲理的話,大意是人應該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命運,如果人無法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活了又有什麼意義?
我不敢同意他的這種看法,我說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走一步是一步。比方說,一般勞工階級的人,被老闆炒魷魚者多的很,難道他們都不該活下去不成。即使做到了總統,也可能下次選不上。我坦白地告訴他,社會上誰也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
他不理我,又跳到另一個話題,那就是優勝劣敗的問題,他說他仍然討厭看到智力、能力不好的人,他有一個非常可怕的想法,他認為自動化的技術會使很多這種智力平庸的人失業。對他而言,這是很自然的事。
其實我對他的言論和看法感到十分厭惡,可是又不敢和他辯論,只好告辭。我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我們的總經理又恢復了他的自信心,他似乎又能掌握他的命運了。
當天晚上十點左右,我忽然接到一家醫院打來的電話,這家醫院的公關主任用很輕的聲音告訴我一個可怕的消息,我們的總經理自殺未遂,現在已脫離險境,因為我是公司的副總經理,他們決定告訴我。
我趕到醫院時,發現他非常虛弱地躺在病床上,他的太太在旁邊,他看到了我,只說一切都好,公司的事全由我暫時看管。
醫院告訴我,他是由救護車送來的,有一位年輕人一直和他在一起,總經理一直拉著這位年輕人的手不放。我這才發現,所謂年輕人,其實就是小李。我告訴醫生這位年輕人是我們總經理的司機,他說:「你們的總經理原來是位性情中人,他拉著司機的手,兩人好像感情很好的樣子。」
小李告訴我,那天總經理一直沒有下樓來,他覺得很奇怪,找了大樓的管理員,開了辦公室的門終於發現總經趴在桌上,一隻手摸著電話機。他立刻召來救護車,陪著總經理去急救。令他大出意外的是總經理忽然拉住了他的手,即使在急救的時候,也拉他的手不放。一直到他太太趕到,他才放開。
我們將這個自殺的消息予以保密,否則股票又要大跌了。總經理終於回來上班了,他變得非常和藹可親,雖然他仍很精明,但已不再罵人,而且也會盡量說人家的好話,公司員工的士氣大振,業續恢復了正常,而且比以前更好。
過去總經理是不和大家吃飯的,現在他會和大家一起吃午飯,有時和同事一起到門口麵店去吃擔仔麵。過去,他從不關懷同仁,現在,同仁有什麼煩惱,他會表示關心,而且我感覺到關心並不是假的。
可是我知道他自殺過,而且自殺前曾有過明顯的不安,他究竟怕什麼呢?我想起了被他開除的老陳,莫非老陳真的每週五都去嚇唬他。老陳在另一家電子公司做事,我打電話去問他有沒有做這種事。老陳呼天搶地地大呼冤枉,他說他第二天就找到了事,薪水也加了。根本就把總經理忘得一乾二淨,從來就沒有去找過他,當時他只是亂說的。
有一天,老陳忽然興奮得跑來找我,他交給了我一封信,信是總經理寄給他的。
「陳兄﹕我要在這裡謝謝你,因為你改變了我的一生。打從高中起,我就發現我天賦很好,而且我也很討厭那些平庸的人,我的確相信優勝劣敗,物競天擇的道理。可是我也一直非常害怕,因為我怕萬一我的天賦出了毛病,怎麼辦?比方說,萬一我出了車禍,得了腦震盪,記憶力和判斷力都衰退了,我豈不應該被淘汰出局?
雖然我有這種憂慮,卻一直不嚴重,只是偶爾會有這種想法而已。可是那天你說每個週五都會來找我,我就每個週五晚上都會做噩夢。夢裡我變成了一個能力十分平庸的人。舉例來說,我第一個夢是我又回到了高中時代,老師叫我們跳木馬,我卻不會跳,怎麼樣都跳不過去,丟臉之至。第二個夢是我參加聯招,結果是幾乎一題也答不出來,急得一身冷汙,醒來以後也真是渾身汗濕了。
問題是每到週五,我必定會做這種夢,夢裡我永遠是窩囊到極點,有一次夢到公司的產品完全設計錯了,被客戶大批退貨。
我漸漸開始怕週五的到來,整個星期,我真的生活在恐懼之中。我知道我正慢慢失去控制我命運的能力。因此我決定自殺,因為只有這樣,我可以證明我仍有控制命運的能力。
可是安眠藥使我昏沈下去的時候,不知何故,我腦子卻極為清醒,我極想活下去。我忽然想通了,能力不好又有什麼關係,人只要活得快樂,既使沒有出人頭地,不也是很好嗎?
我想起了我的司機小李,在我快死之前,我很想大聲地告訴他,我羨慕你,因為你老是快快樂樂地,可是我已沒有力氣了,我的手碰到了電話機,但無法打電話。當小李破門而入的時候,我高興極了,我設法拉住他的手,無非是要告訴他,我其實是個非常普通的人,我要人可憐我,我再也不敢講優勝劣敗了。
現在的我活得快樂多了,我已完全沒有過去的那種恐懼,因為我知道做個普通人乃是正常的事。即使我不如人家,我也不再太介意了。這一切都該謝謝你,是你讓我想通這個道理,原來我根本就是個普通的人。」
我在想,我向來體育也不好,書也念不好,因此實在無法想像,那些才能卓越的人,他們也都生活在恐懼之中,深怕失去那些比別人優越的才華!
原來,人一生的命運,就只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故事中的男主角,因為天賦異稟,而鄙視群雄,但也因為才華洋溢,而不斷逼著自己不能輸,一定得拿第一的心態,反將自己逼入了死胡同,這是不是很可惜?
難怪他在柏克萊念研究所的時候不僅指導教授喜歡他,矽谷很多公司也都喜歡他。他的指導教授號稱會滑雪,而他三下兩下就滑得非常好。
在柏克萊拿到博士學位以後,他就回到國內來,也選擇進入工業界服務,從普通的工程師做起,一帆風順地做到了我們公司的總經理。
我們大家都佩服他才能,但也都很討厭他,因為張總經理是完全沒有什麼同情心的人,對於任何能力差的人,他一概毫不保留地表示他的輕視。因為他自己太能幹,所以他很難理解為何有人會表現得如此不理想。他常常告訴我,他認為優勝劣敗是自然界的最高法則。能力差的人絕對應該讓路,使能力高的人能夠掌握社會。
他本來很欣賞老王的,因為他看過老王設計的電路,發現老王能力很強。可是他和老王見面以後,才發現老王是位殘障人士,走路必須用拐杖。張總經理走路非常快,老王根本趕不上他。他又從不肯自己放慢腳步,搞到最後,老王每次和他一起走的時候,總會遙遙落後,最後只好換了一家公司做事。
小李是他的司機,替他開了六年半的車,他從來沒有和他談過一句閒話,即使兩小時的車程,他也不會和他談一句話。總經理是我認識的人之中最有自信的,這也難怪他,他從小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失敗」,大多數高中生功課好的話,體育就奇差,體育好的傢伙卻大多只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而他對於教室裡的考試他不怕,連操場裡的各種考試也都難不倒他。
也就因為如此,對於任何表現不好的人,他會打從心裡起有一種厭惡的心理,而且也常將這些倒楣鬼開除掉。
兩個月前,總經理和我在他辦公室討論一件事,我的一位同學老陳敲門進來,老陳才能中等,可是做事十分認真,因為勤能補拙,他的表現還不錯,可憐的是,他前一陣子母親病重,老陳常要去照顧母親,有些事情當然做得不太好。老陳一進來就結結巴巴地向總經理承認自己在電路設計的工作上進度落後,都是因為母親生病的原因。現在他的母親已去世,他應該可以彌補過去的時間,將進度趕上。
別人一聽到老陳的母親去世,都會稍微表示一點同情之意。總經理卻不如此,他說任何人表現不好,就應該滾蛋,不論什麼理由,因為公司的工作進度落後,損失很大。他又說我們公司只需要會做事的人。對於老陳,他已通知人事室,今天是他工作的最後一天,請他去人事室辦離職手續。
老陳是一位非常老實的人,這個被開除的打擊對他當然很大,他有一分鐘的時間說不出一句話來,大概他也知道對總經理這種人,懇求他開恩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就一言不發地離開了。
他走到門口的時候,忽然回過頭來問:「今天星期幾?」
總經理說:「星期五。」
老陳以很嚴肅的口氣說﹕「好吧,以後我每個星期五晚上都會來找你。」然後他就開門離開了。
我也不懂老陳的話什麼意思,可是我注意到我們的總經理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恐懼的表情。當時我很奇怪,他怕什麼呢?溫和的老陳一定是說說而已,有什麼好怕的。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總經理變了,他過去是位非常鎮靜的人,自從那天以後,他變得有些暴躁,而且常常顯得疲倦,開會時也心不在焉。尤其最怪的是,他在每個週五的下午表現得最為不安。
由於他幾個錯誤的決定,公司的業績受到很大的影響,消息傳出去,我們的股票大跌。如此拖了兩個月,我們這些做下屬的人都替他擔心,也替公司擔心,已經有人要跳槽了。也難怪,我們過去那位極有信心的總經理好像已經完全喪失自信心了。
又是一個週五的下午,總經理找我去。這次他叉恢復了過去的表情,和我有談有笑,他給我看一瓶名貴的葡萄酒,也給我一只極為講究的水晶酒杯,是捷克造的。然後他和我談了一些好像極有哲理的話,大意是人應該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命運,如果人無法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活了又有什麼意義?
我不敢同意他的這種看法,我說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走一步是一步。比方說,一般勞工階級的人,被老闆炒魷魚者多的很,難道他們都不該活下去不成。即使做到了總統,也可能下次選不上。我坦白地告訴他,社會上誰也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
他不理我,又跳到另一個話題,那就是優勝劣敗的問題,他說他仍然討厭看到智力、能力不好的人,他有一個非常可怕的想法,他認為自動化的技術會使很多這種智力平庸的人失業。對他而言,這是很自然的事。
其實我對他的言論和看法感到十分厭惡,可是又不敢和他辯論,只好告辭。我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我們的總經理又恢復了他的自信心,他似乎又能掌握他的命運了。
當天晚上十點左右,我忽然接到一家醫院打來的電話,這家醫院的公關主任用很輕的聲音告訴我一個可怕的消息,我們的總經理自殺未遂,現在已脫離險境,因為我是公司的副總經理,他們決定告訴我。
我趕到醫院時,發現他非常虛弱地躺在病床上,他的太太在旁邊,他看到了我,只說一切都好,公司的事全由我暫時看管。
醫院告訴我,他是由救護車送來的,有一位年輕人一直和他在一起,總經理一直拉著這位年輕人的手不放。我這才發現,所謂年輕人,其實就是小李。我告訴醫生這位年輕人是我們總經理的司機,他說:「你們的總經理原來是位性情中人,他拉著司機的手,兩人好像感情很好的樣子。」
小李告訴我,那天總經理一直沒有下樓來,他覺得很奇怪,找了大樓的管理員,開了辦公室的門終於發現總經趴在桌上,一隻手摸著電話機。他立刻召來救護車,陪著總經理去急救。令他大出意外的是總經理忽然拉住了他的手,即使在急救的時候,也拉他的手不放。一直到他太太趕到,他才放開。
我們將這個自殺的消息予以保密,否則股票又要大跌了。總經理終於回來上班了,他變得非常和藹可親,雖然他仍很精明,但已不再罵人,而且也會盡量說人家的好話,公司員工的士氣大振,業續恢復了正常,而且比以前更好。
過去總經理是不和大家吃飯的,現在他會和大家一起吃午飯,有時和同事一起到門口麵店去吃擔仔麵。過去,他從不關懷同仁,現在,同仁有什麼煩惱,他會表示關心,而且我感覺到關心並不是假的。
可是我知道他自殺過,而且自殺前曾有過明顯的不安,他究竟怕什麼呢?我想起了被他開除的老陳,莫非老陳真的每週五都去嚇唬他。老陳在另一家電子公司做事,我打電話去問他有沒有做這種事。老陳呼天搶地地大呼冤枉,他說他第二天就找到了事,薪水也加了。根本就把總經理忘得一乾二淨,從來就沒有去找過他,當時他只是亂說的。
有一天,老陳忽然興奮得跑來找我,他交給了我一封信,信是總經理寄給他的。
「陳兄﹕我要在這裡謝謝你,因為你改變了我的一生。打從高中起,我就發現我天賦很好,而且我也很討厭那些平庸的人,我的確相信優勝劣敗,物競天擇的道理。可是我也一直非常害怕,因為我怕萬一我的天賦出了毛病,怎麼辦?比方說,萬一我出了車禍,得了腦震盪,記憶力和判斷力都衰退了,我豈不應該被淘汰出局?
雖然我有這種憂慮,卻一直不嚴重,只是偶爾會有這種想法而已。可是那天你說每個週五都會來找我,我就每個週五晚上都會做噩夢。夢裡我變成了一個能力十分平庸的人。舉例來說,我第一個夢是我又回到了高中時代,老師叫我們跳木馬,我卻不會跳,怎麼樣都跳不過去,丟臉之至。第二個夢是我參加聯招,結果是幾乎一題也答不出來,急得一身冷汙,醒來以後也真是渾身汗濕了。
問題是每到週五,我必定會做這種夢,夢裡我永遠是窩囊到極點,有一次夢到公司的產品完全設計錯了,被客戶大批退貨。
我漸漸開始怕週五的到來,整個星期,我真的生活在恐懼之中。我知道我正慢慢失去控制我命運的能力。因此我決定自殺,因為只有這樣,我可以證明我仍有控制命運的能力。
可是安眠藥使我昏沈下去的時候,不知何故,我腦子卻極為清醒,我極想活下去。我忽然想通了,能力不好又有什麼關係,人只要活得快樂,既使沒有出人頭地,不也是很好嗎?
我想起了我的司機小李,在我快死之前,我很想大聲地告訴他,我羨慕你,因為你老是快快樂樂地,可是我已沒有力氣了,我的手碰到了電話機,但無法打電話。當小李破門而入的時候,我高興極了,我設法拉住他的手,無非是要告訴他,我其實是個非常普通的人,我要人可憐我,我再也不敢講優勝劣敗了。
現在的我活得快樂多了,我已完全沒有過去的那種恐懼,因為我知道做個普通人乃是正常的事。即使我不如人家,我也不再太介意了。這一切都該謝謝你,是你讓我想通這個道理,原來我根本就是個普通的人。」
我在想,我向來體育也不好,書也念不好,因此實在無法想像,那些才能卓越的人,他們也都生活在恐懼之中,深怕失去那些比別人優越的才華!
原來,人一生的命運,就只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故事中的男主角,因為天賦異稟,而鄙視群雄,但也因為才華洋溢,而不斷逼著自己不能輸,一定得拿第一的心態,反將自己逼入了死胡同,這是不是很可惜?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博學很重要
蓮生/文
我讀「龍欽巴全傳」,知道「龍欽巴」四方參學,獲得了「博學」的成就。如同經典說的:
「華嚴經」——「如欲疾速現證圓滿佛位,須先聞法,廣聞博學,到達聞法大海的彼岸。」
「經莊嚴論」——「如無通達五明等學,即使是薄伽梵那樣的聖哲,也不能成為具一切智者。要讓人心悅誠服,化導群迷,自己首先須學好一切知識。」
「集經」——「常依上師及智者,能生善巧之功德,欲證佛果依善文,功德聖主佛所說。」
又:
「寶聖論」——「將世間一切事全部捨棄,至一無可捨時,最後所餘者,必是般若無疑,因此,般若最足珍貴,而聞法是般若的基礎,所以聞法又彌足珍貴。」
依經典所言:
「聞法」很重要。
「博學」很重要。
所以「龍欽巴」向所有的大善智識學習。
龍欽巴禮拜的師父有:
紮西仁青阿闍梨。
黎贊貢巴阿闍梨。
確班堅燦阿闍梨。
洛佐丹巴大譯師。
旬努頓珠阿闍梨。
旬努傑波阿闍梨。
噶瑪巴法王。
旺那阿闍梨。
須色仁波切。
東楚阿闍梨。
江陽巴上師。
索即佳燦上師。
綽巴仁波切。
等等等等。
龍欽巴的師父,共二十多位。
而我的學法與龍欽巴尊者的學法,不相上下。
由於龍欽巴尊者展露了他的才華,因此,有很多學者嫉妬他。
龍欽巴尊者博學及有智慧,有人讚賞,有人懷恨。
他在桑普寺求學。
受到人的排斥。
他被人從一僧舍,趕到另一僧舍,共有七次之多。
大家不喜歡他。
這是:
「井底之蛙,不喜大海。」
「夏蟲怎能語冰。」
「黑雲阻大日。」
龍欽巴被誹謗,被驅逐。(被霸凌)
我讀到此,哈哈哈大笑,原來上下古今都一樣,那些古井之蛙,是見不得人有成就的。
你如果有才華,才一露出,便招來嫉妬。
展露才華,一定要有技巧。
展露過多,智者不取。
我盧師尊就是遭遇到這樣的環境,太招人注目了,實在不好,不妙。
「如何才是好?」人問。
我答:
「少少露出,才是妙,要節制適中。」
詩:
這個世界到處是小蟲
為何被叮
因為你的花紅
聖賢此心均相同
因為崇高
須躲在深山中隱居
永永
兩極必然不相容
盧勝彥文集237冊《少少心懷》展漏才華必招人妒
我讀「龍欽巴全傳」,知道「龍欽巴」四方參學,獲得了「博學」的成就。如同經典說的:
「華嚴經」——「如欲疾速現證圓滿佛位,須先聞法,廣聞博學,到達聞法大海的彼岸。」
「經莊嚴論」——「如無通達五明等學,即使是薄伽梵那樣的聖哲,也不能成為具一切智者。要讓人心悅誠服,化導群迷,自己首先須學好一切知識。」
「集經」——「常依上師及智者,能生善巧之功德,欲證佛果依善文,功德聖主佛所說。」
又:
「寶聖論」——「將世間一切事全部捨棄,至一無可捨時,最後所餘者,必是般若無疑,因此,般若最足珍貴,而聞法是般若的基礎,所以聞法又彌足珍貴。」
依經典所言:
「聞法」很重要。
「博學」很重要。
所以「龍欽巴」向所有的大善智識學習。
龍欽巴禮拜的師父有:
紮西仁青阿闍梨。
黎贊貢巴阿闍梨。
確班堅燦阿闍梨。
洛佐丹巴大譯師。
旬努頓珠阿闍梨。
旬努傑波阿闍梨。
噶瑪巴法王。
旺那阿闍梨。
須色仁波切。
東楚阿闍梨。
江陽巴上師。
索即佳燦上師。
綽巴仁波切。
等等等等。
龍欽巴的師父,共二十多位。
而我的學法與龍欽巴尊者的學法,不相上下。
由於龍欽巴尊者展露了他的才華,因此,有很多學者嫉妬他。
龍欽巴尊者博學及有智慧,有人讚賞,有人懷恨。
他在桑普寺求學。
受到人的排斥。
他被人從一僧舍,趕到另一僧舍,共有七次之多。
大家不喜歡他。
這是:
「井底之蛙,不喜大海。」
「夏蟲怎能語冰。」
「黑雲阻大日。」
龍欽巴被誹謗,被驅逐。(被霸凌)
我讀到此,哈哈哈大笑,原來上下古今都一樣,那些古井之蛙,是見不得人有成就的。
你如果有才華,才一露出,便招來嫉妬。
展露才華,一定要有技巧。
展露過多,智者不取。
我盧師尊就是遭遇到這樣的環境,太招人注目了,實在不好,不妙。
「如何才是好?」人問。
我答:
「少少露出,才是妙,要節制適中。」
詩:
這個世界到處是小蟲
為何被叮
因為你的花紅
聖賢此心均相同
因為崇高
須躲在深山中隱居
永永
兩極必然不相容
盧勝彥文集237冊《少少心懷》展漏才華必招人妒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家家門前火把子
汝州廣慧院元璉禪師,首山省念禪師之法嗣,俗姓陳,泉州人。
初參首山,首山和尚即問:「近離甚處?」
元璉禪師道:「漢上。」
首山和尚於是豎起拳頭,又問:「漢上還有這個麼?」
元璉禪師道:「這個是甚麼碗鳴聲?」
首山和尚道:「瞎。」
元璉禪師道:「恰是。」說完,拍一拍手便走。
過了一些日子,元璉禪師又入室參禮首山和尚,問道:「學人親到寶山,空手回時如何?」
首山和尚道:「家家門前火把子。」
元璉禪師的「學人親到寶山,空手而回時如何」這一問,其落處在有所得心。自性人人本自有之,若不空手而回,倒成了怪事。家家門前有個火把子,更求他覓個什麼?
元璉禪師當下大悟,欣喜地說道:「某甲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
首山和尚知道他有所省悟,便問道:「汝會處作麼生,與我說來看。」(你悟了個什麼,說給我聽聽)
元璉禪師道:「只是地上水碙砂也。」
首山和尚遂印可他,說道:「汝會也。」
元璉禪師於是禮拜叩謝。
※ ※ ※
佛道之成,何來成法?其實本無佛道可成,有佛道可成者,便是謗佛。
佛是名稱,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既不可道,不可名。佛之名,既非常名,故佛之名仍是一個假設之虛名,故說的佛,不是佛。
既無佛可成,那麼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什麼?恢復自然之本來面目而已矣。
因為佛與眾生兩者是名詞上之分別而已,有形之世界,一切所見到的,都是形與象,如無說個名詞,難能分辨,故立於名詞。修道之人,若能從名詞上而深入一層,了解核心,貫通有與無,非有非無之真理,悟透本來之體與用,有有無無,無無有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之自然原則,道悟矣。
故所謂得道者,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此眾生是自心眾生心。
自己的眾生已沒有了,既無眾生之可度,非佛是啥?那麼沒有眾生了,就沒有佛的名詞,故佛之名,仍是一個假設的名詞,故根本沒有眾生,就沒有佛了。一位學者,須要認識自己,自己是什麼。
是眾生是佛,操作吾人身體之主腦人是誰,這個誰在天地間又是什麼?
世間之人,每天在行動坐臥之間,醉生夢死,欺騙了他人,更是欺騙自己,所行所作,離開自己,自己之性,應知是天命,天命之謂性,既有天命,既是元享利貞之德,包羅了乾坤之德,天地之真理也。
白陽天柱-成佛
初參首山,首山和尚即問:「近離甚處?」
元璉禪師道:「漢上。」
首山和尚於是豎起拳頭,又問:「漢上還有這個麼?」
元璉禪師道:「這個是甚麼碗鳴聲?」
首山和尚道:「瞎。」
元璉禪師道:「恰是。」說完,拍一拍手便走。
過了一些日子,元璉禪師又入室參禮首山和尚,問道:「學人親到寶山,空手回時如何?」
首山和尚道:「家家門前火把子。」
元璉禪師的「學人親到寶山,空手而回時如何」這一問,其落處在有所得心。自性人人本自有之,若不空手而回,倒成了怪事。家家門前有個火把子,更求他覓個什麼?
元璉禪師當下大悟,欣喜地說道:「某甲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
首山和尚知道他有所省悟,便問道:「汝會處作麼生,與我說來看。」(你悟了個什麼,說給我聽聽)
元璉禪師道:「只是地上水碙砂也。」
首山和尚遂印可他,說道:「汝會也。」
元璉禪師於是禮拜叩謝。
※ ※ ※
佛道之成,何來成法?其實本無佛道可成,有佛道可成者,便是謗佛。
佛是名稱,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既不可道,不可名。佛之名,既非常名,故佛之名仍是一個假設之虛名,故說的佛,不是佛。
既無佛可成,那麼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什麼?恢復自然之本來面目而已矣。
因為佛與眾生兩者是名詞上之分別而已,有形之世界,一切所見到的,都是形與象,如無說個名詞,難能分辨,故立於名詞。修道之人,若能從名詞上而深入一層,了解核心,貫通有與無,非有非無之真理,悟透本來之體與用,有有無無,無無有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之自然原則,道悟矣。
故所謂得道者,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此眾生是自心眾生心。
自己的眾生已沒有了,既無眾生之可度,非佛是啥?那麼沒有眾生了,就沒有佛的名詞,故佛之名,仍是一個假設的名詞,故根本沒有眾生,就沒有佛了。一位學者,須要認識自己,自己是什麼。
是眾生是佛,操作吾人身體之主腦人是誰,這個誰在天地間又是什麼?
世間之人,每天在行動坐臥之間,醉生夢死,欺騙了他人,更是欺騙自己,所行所作,離開自己,自己之性,應知是天命,天命之謂性,既有天命,既是元享利貞之德,包羅了乾坤之德,天地之真理也。
白陽天柱-成佛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基本的修持
韓湘子仙翁 降
聖示:人身本屬原真之體,奈何墮於凡塵之後,受到利欲之關,漸次薰染,使得原真之氣汙而難明,故有道根者必須加持純元之體,能夠使之不受感染而清明,在於人者,是要修持,其理於此,除此之外,則一切屬妄、屬假也,盼世人知悟之。
仙翁曰:徒兒,遊歷仙境去!
明筆曰:徒兒遵命!(師徒二人同步出證道院,上寶雲騰飛而起)
明筆曰:又是清涼天氣,颱風逼近,又是遊歷仙境之特景。
仙翁曰:有何奇特之來,世人凡體受到整個大自然風力之影響,就有受不了之情況發生,至於已成仙佛者只不過是小事一件,沒什麼大不了之事,這更說明了凡體當修當煉,使之己身之靈能夠超脫出來,證道仙佛,逍遙自在。
明筆曰:恩師說得是,不要說是不受自然宇宙之影響,其實能知修知悟,就是超脫輪回也是值得之事。
仙翁曰:對的,然而世人愚癡,不知此理,只是願在凡間受著無限的苦楚,總是不了悟,實在令人難以思解。一個人在世,不要說什麼成名,就是能夠安分守己,遵守一切倫理道德,也就不怕過世後罪業重身,亦可說是屬於善良之輩,亦可不必遭受地獄慘痛之苦,然後慢慢的累世再修亦無不可。
明筆曰:其實能知修就屬難得,有時甚至於一輩子都與仙佛絕緣者大有人在,真是令人惋惜!
仙翁曰:這就是道修無緣之人,也勉強不得,亦只有任他自己的造化了。
明筆曰:在徒兒的想法,一個人只要憑著良知良心處理任何之事物,應該就有功德存在,因而也不會造任何之罪業,慢慢的一步一步地來,就是修上數世,必可成就道業,不知這種看法,恩師有何見解?
仙翁曰:這也不失一種最基本的修持方法,但如果可能,儘量使己身之靈修更上一層樓,將己身之靈提升,不受凡俗之影響,認定最高的目標去了悟,那時更可藉以使靈真昇華,成道即可加速矣。
明筆曰:因徒兒所見世人,甚多連此基本之道修功夫都沒有,如果即刻告以較為深入之研究,那必定更屬渺茫。
仙翁曰:是的,故而修持各有不同之層次,與各層面,逐漸上升,並個依智慧漸次了悟,可也不必一心一意、一時一刻就想蹴及成道仙佛,這也是所謂的心無任何之罣礙,即可放任,智慧自可提升也。如果在每一修持之過程中,只一味的想有所成就,亦必定受到此心礙而阻了道程。
明筆曰:恩師說得有理,如同為何人須處靜以明理,因靜可使心無任何之阻礙,智慧即可因應而出,智慧一來,理可明矣。
蓬萊仙島遊記-第三十四章 無限靈光氣無限
聖示:人身本屬原真之體,奈何墮於凡塵之後,受到利欲之關,漸次薰染,使得原真之氣汙而難明,故有道根者必須加持純元之體,能夠使之不受感染而清明,在於人者,是要修持,其理於此,除此之外,則一切屬妄、屬假也,盼世人知悟之。
仙翁曰:徒兒,遊歷仙境去!
明筆曰:徒兒遵命!(師徒二人同步出證道院,上寶雲騰飛而起)
明筆曰:又是清涼天氣,颱風逼近,又是遊歷仙境之特景。
仙翁曰:有何奇特之來,世人凡體受到整個大自然風力之影響,就有受不了之情況發生,至於已成仙佛者只不過是小事一件,沒什麼大不了之事,這更說明了凡體當修當煉,使之己身之靈能夠超脫出來,證道仙佛,逍遙自在。
明筆曰:恩師說得是,不要說是不受自然宇宙之影響,其實能知修知悟,就是超脫輪回也是值得之事。
仙翁曰:對的,然而世人愚癡,不知此理,只是願在凡間受著無限的苦楚,總是不了悟,實在令人難以思解。一個人在世,不要說什麼成名,就是能夠安分守己,遵守一切倫理道德,也就不怕過世後罪業重身,亦可說是屬於善良之輩,亦可不必遭受地獄慘痛之苦,然後慢慢的累世再修亦無不可。
明筆曰:其實能知修就屬難得,有時甚至於一輩子都與仙佛絕緣者大有人在,真是令人惋惜!
仙翁曰:這就是道修無緣之人,也勉強不得,亦只有任他自己的造化了。
明筆曰:在徒兒的想法,一個人只要憑著良知良心處理任何之事物,應該就有功德存在,因而也不會造任何之罪業,慢慢的一步一步地來,就是修上數世,必可成就道業,不知這種看法,恩師有何見解?
仙翁曰:這也不失一種最基本的修持方法,但如果可能,儘量使己身之靈修更上一層樓,將己身之靈提升,不受凡俗之影響,認定最高的目標去了悟,那時更可藉以使靈真昇華,成道即可加速矣。
明筆曰:因徒兒所見世人,甚多連此基本之道修功夫都沒有,如果即刻告以較為深入之研究,那必定更屬渺茫。
仙翁曰:是的,故而修持各有不同之層次,與各層面,逐漸上升,並個依智慧漸次了悟,可也不必一心一意、一時一刻就想蹴及成道仙佛,這也是所謂的心無任何之罣礙,即可放任,智慧自可提升也。如果在每一修持之過程中,只一味的想有所成就,亦必定受到此心礙而阻了道程。
明筆曰:恩師說得有理,如同為何人須處靜以明理,因靜可使心無任何之阻礙,智慧即可因應而出,智慧一來,理可明矣。
蓬萊仙島遊記-第三十四章 無限靈光氣無限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燒金紙、紙房子、紙車何用
蓮生/文
人問:
「燒紙金、紙房子、紙車給往生者,有用嗎?要燒多少才夠?」
我答:
記得我小時候,有一位老師在講課時,談到燒金紙的故事。
老師說:
有一家賣紙的,生意不好,於是想出一個點子。
他先令夫人假裝生病。
然後請通靈人來問事,通靈人說:「夫人有病,是欠冥府多少錢,需要燒金紙補運,如此,夫人的病才會好。」
於是紙商照通靈人的指示,製造金紙。
選一天的日子,大燒金紙。
眾人圍觀。
紙商把金紙全燒好之後,他的夫人臥病一個月,馬上從房間中,一躍而起,病全部痊癒了。
鄉人大驚。
紛紛買紙商製作的金紙來燒,於是,紙商生意大大賺了錢。
後來,燒金紙成了民間的習俗。
這是我小學老師講的故事。是真耶?是假耶?值得商確。
我後來,初見青衣婦人「林千代」之時,每個牽亡亦要燒金紙。
一燒一大堆。
有的亡魂大包小包提著走。
有的亡魂拿不到,因為給他人搶走了。
於是註名要給誰,要神明守護,免得又給人偷搶了去。
青衣婦人「燒金紙」,這也是事實。
我個人覺得:
密教的煙供法──
放置香未,內有印衣、車、房等等小色紙,借由點火燃燒。
然後由「四臂觀音」修法加持。
佈施一切怨親債主。
令一切的冤魂眾等,得佛法、得衣、得房、得車、得金、銀、珠、寶,歡喜而去。
「煙供法」的感應殊勝。
這也是事實。
現代人在燒金紙方面,愈做愈精細:
紙房子。
紙冰箱。
紙金庫。
紙車。
紙佣人。
紙衣物。
紙金銀珠寶。
甚至紙洗衣機、電視、沙發、傢俱等等等等。
一應俱全。
我個人提出一個重點:
有「心」就有用,無「心」是無用。
豈不知,人生是幻,冥間亦幻,原是「識」之作用也,不可言真,亦不可言假,一切唯心造也!
要燒多少?
唯心而已。
燒很多,無「心」,亦無用也!
密教的「煙供法」只是一爐香,由少變多,加上四臂觀音的加持,就變成小供養,大功德了,這些非常重要。
現代人,主張環保,不可燒太多紙金,以免影響環境,因此,佛菩薩的加持非常重要,東西少,卻圓滿具足一切功德。
你以為呢?
盧勝彥文集第220冊《當代法王答疑惑》燒金紙、紙房子、紙車何用
人問:
「燒紙金、紙房子、紙車給往生者,有用嗎?要燒多少才夠?」
我答:
記得我小時候,有一位老師在講課時,談到燒金紙的故事。
老師說:
有一家賣紙的,生意不好,於是想出一個點子。
他先令夫人假裝生病。
然後請通靈人來問事,通靈人說:「夫人有病,是欠冥府多少錢,需要燒金紙補運,如此,夫人的病才會好。」
於是紙商照通靈人的指示,製造金紙。
選一天的日子,大燒金紙。
眾人圍觀。
紙商把金紙全燒好之後,他的夫人臥病一個月,馬上從房間中,一躍而起,病全部痊癒了。
鄉人大驚。
紛紛買紙商製作的金紙來燒,於是,紙商生意大大賺了錢。
後來,燒金紙成了民間的習俗。
這是我小學老師講的故事。是真耶?是假耶?值得商確。
我後來,初見青衣婦人「林千代」之時,每個牽亡亦要燒金紙。
一燒一大堆。
有的亡魂大包小包提著走。
有的亡魂拿不到,因為給他人搶走了。
於是註名要給誰,要神明守護,免得又給人偷搶了去。
青衣婦人「燒金紙」,這也是事實。
我個人覺得:
密教的煙供法──
放置香未,內有印衣、車、房等等小色紙,借由點火燃燒。
然後由「四臂觀音」修法加持。
佈施一切怨親債主。
令一切的冤魂眾等,得佛法、得衣、得房、得車、得金、銀、珠、寶,歡喜而去。
「煙供法」的感應殊勝。
這也是事實。
現代人在燒金紙方面,愈做愈精細:
紙房子。
紙冰箱。
紙金庫。
紙車。
紙佣人。
紙衣物。
紙金銀珠寶。
甚至紙洗衣機、電視、沙發、傢俱等等等等。
一應俱全。
我個人提出一個重點:
有「心」就有用,無「心」是無用。
豈不知,人生是幻,冥間亦幻,原是「識」之作用也,不可言真,亦不可言假,一切唯心造也!
要燒多少?
唯心而已。
燒很多,無「心」,亦無用也!
密教的「煙供法」只是一爐香,由少變多,加上四臂觀音的加持,就變成小供養,大功德了,這些非常重要。
現代人,主張環保,不可燒太多紙金,以免影響環境,因此,佛菩薩的加持非常重要,東西少,卻圓滿具足一切功德。
你以為呢?
盧勝彥文集第220冊《當代法王答疑惑》燒金紙、紙房子、紙車何用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順從二字,改變家運
從前有位姓張名晉的人,娶妻劉氏,係貴家子女。她嫁過張家後,始知公婆生性強悍善妒,尤其對待新進門的媳婦,往往很多的磨難、虐待。
她前面曾經有三位媳婦都已經被公婆折磨虐待得無法忍受而一一回娘家。而劉氏她是張家的第四位媳婦。
可是說也奇怪,自從她嫁入張家後,竟與公婆相處得非常融洽,也十分得到公婆的疼愛。不論張家的親戚朋友、左鄰右舍,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她家公婆的情況,因此都很驚訝的探究她深得公婆歡心的原因。
原來自從她嫁入夫家後,從頭到尾,不論公婆、丈夫要她做什麼事情,她只是做到「順從」二個字,而也從無怨尤。
譬如公婆有任何教誨、指示她去做的事,她從來沒有不「唯命是遵」,百分之百聽命辦事。
即使是有些不很合理的事,或絕非一般婦人能做得到的事,只要公婆當下有命時,她必定唯命是從,也從來不曾當面推卻過。
只是隔一段時日後,時機適當時,她就會將這件事情的是非對錯,很誠懇、很從容的先請示公婆,是否可以容許她剖析一番?公婆看她一向態度溫婉,明理順從,往往也就歡喜答應。
這時她才一一婉轉地將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很仔細、很清楚地向公婆述說並解析其中的道理。每每是當她說完後,公婆沒有一次不欣然接受而聽從她的意見。
如此,她溫順地事奉公婆三年後,劉氏便以孝德而聞名鄉里,最難得的是在她恭敬耐心的感化下,婆婆竟也成為一位慈愛的長輩。
而後張家也接二連三的再娶進三位媳婦,也從此再也不曾聽到媳婦被公婆虐待的消息傳出。劉氏後來生了三個兒子,二位高中進士,而自己也一直很健康的活到九十歲才壽終正寢。
唉!由劉氏謹守「順從」二字,孝順公婆、感化公婆的實情來看,可見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也沒有不慈悲的公婆。而嚴格說來,只有不夠孝順的兒子、媳婦啊!
而劉氏的公婆,大概天生是位生性固執、脾氣傲慢的人,就如同俗語說的:「順之則千金可讓,逆之則寸步難移。」之類的人。而張家前面三位媳婦可惜不瞭解公婆的性子,所以處處不如公婆心意,不討公婆歡心。
而劉氏則深深瞭解公婆的心性,所以處處耐心,事事順從,久而久之,自然深得公婆的歡心而默默感化、改變,終於讓整個家庭和諧安樂起來,劉氏的美德孝行,真可以作為天下為人子女、媳婦的標杆而足為千古流傳。
※ ※ ※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頗為難解的一件家事,便是婆媳之間的問題,雖說有些家庭婆婆與媳婦之間的相處是非常的融洽;然而絕大部分的家庭之中,婆媳相處的卻是非常的不愉快。有的是為人婆婆的不喜歡媳婦,有的是媳婦對婆婆不滿。
這究竟是那裡出了問題?原是中國自古以來雖是男性社會,但是大部分的家中瑣事乃由女性掌理。由於媳婦不同於親生的女兒,故而做婆婆的為鞏固自己的威嚴、地位,便對做媳婦的百般刁難與呵責。有的因為有這層顧慮,所以在嫁入夫家之後,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與自由,一開始便對做婆婆的百般擠壓與嘲諷,作出諸般不孝之行為,實令人痛哉!
世人當知,媳婦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然而有緣才能相聚一堂,何苦對做媳婦的百般為難,理應待如己出的親生女兒一樣愛護與疼惜才是。亦奉勸那為人媳婦的,雖然婆婆並非自己的親生母親,或許對自己偶而有所不悅,但畢竟也是爾夫君之生母,理該真誠敬奉而虛心聆訓才是,切不可對自家婆婆有所頂撞,才是好媳婦所應有的態度。
綜言之,為人婆婆的縱使對媳婦有不滿意之處,也該看在自己兒子的緣份而對媳婦有所包容,切不可故意為難,縱有不悅之處也該婉言勸誡才是;而為人媳婦的縱使有了委曲,也該看在夫君的面上,不可予以頂撞或怒言相向,理應低聲下氣且委婉的向婆婆做溝通與解釋才對。遵循以上所言,方是現代的婆媳相處之道。
世風集錄-家庭篇:第六章 婆媳之道
她前面曾經有三位媳婦都已經被公婆折磨虐待得無法忍受而一一回娘家。而劉氏她是張家的第四位媳婦。
可是說也奇怪,自從她嫁入張家後,竟與公婆相處得非常融洽,也十分得到公婆的疼愛。不論張家的親戚朋友、左鄰右舍,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她家公婆的情況,因此都很驚訝的探究她深得公婆歡心的原因。
原來自從她嫁入夫家後,從頭到尾,不論公婆、丈夫要她做什麼事情,她只是做到「順從」二個字,而也從無怨尤。
譬如公婆有任何教誨、指示她去做的事,她從來沒有不「唯命是遵」,百分之百聽命辦事。
即使是有些不很合理的事,或絕非一般婦人能做得到的事,只要公婆當下有命時,她必定唯命是從,也從來不曾當面推卻過。
只是隔一段時日後,時機適當時,她就會將這件事情的是非對錯,很誠懇、很從容的先請示公婆,是否可以容許她剖析一番?公婆看她一向態度溫婉,明理順從,往往也就歡喜答應。
這時她才一一婉轉地將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很仔細、很清楚地向公婆述說並解析其中的道理。每每是當她說完後,公婆沒有一次不欣然接受而聽從她的意見。
如此,她溫順地事奉公婆三年後,劉氏便以孝德而聞名鄉里,最難得的是在她恭敬耐心的感化下,婆婆竟也成為一位慈愛的長輩。
而後張家也接二連三的再娶進三位媳婦,也從此再也不曾聽到媳婦被公婆虐待的消息傳出。劉氏後來生了三個兒子,二位高中進士,而自己也一直很健康的活到九十歲才壽終正寢。
唉!由劉氏謹守「順從」二字,孝順公婆、感化公婆的實情來看,可見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也沒有不慈悲的公婆。而嚴格說來,只有不夠孝順的兒子、媳婦啊!
而劉氏的公婆,大概天生是位生性固執、脾氣傲慢的人,就如同俗語說的:「順之則千金可讓,逆之則寸步難移。」之類的人。而張家前面三位媳婦可惜不瞭解公婆的性子,所以處處不如公婆心意,不討公婆歡心。
而劉氏則深深瞭解公婆的心性,所以處處耐心,事事順從,久而久之,自然深得公婆的歡心而默默感化、改變,終於讓整個家庭和諧安樂起來,劉氏的美德孝行,真可以作為天下為人子女、媳婦的標杆而足為千古流傳。
※ ※ ※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頗為難解的一件家事,便是婆媳之間的問題,雖說有些家庭婆婆與媳婦之間的相處是非常的融洽;然而絕大部分的家庭之中,婆媳相處的卻是非常的不愉快。有的是為人婆婆的不喜歡媳婦,有的是媳婦對婆婆不滿。
這究竟是那裡出了問題?原是中國自古以來雖是男性社會,但是大部分的家中瑣事乃由女性掌理。由於媳婦不同於親生的女兒,故而做婆婆的為鞏固自己的威嚴、地位,便對做媳婦的百般刁難與呵責。有的因為有這層顧慮,所以在嫁入夫家之後,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與自由,一開始便對做婆婆的百般擠壓與嘲諷,作出諸般不孝之行為,實令人痛哉!
世人當知,媳婦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然而有緣才能相聚一堂,何苦對做媳婦的百般為難,理應待如己出的親生女兒一樣愛護與疼惜才是。亦奉勸那為人媳婦的,雖然婆婆並非自己的親生母親,或許對自己偶而有所不悅,但畢竟也是爾夫君之生母,理該真誠敬奉而虛心聆訓才是,切不可對自家婆婆有所頂撞,才是好媳婦所應有的態度。
綜言之,為人婆婆的縱使對媳婦有不滿意之處,也該看在自己兒子的緣份而對媳婦有所包容,切不可故意為難,縱有不悅之處也該婉言勸誡才是;而為人媳婦的縱使有了委曲,也該看在夫君的面上,不可予以頂撞或怒言相向,理應低聲下氣且委婉的向婆婆做溝通與解釋才對。遵循以上所言,方是現代的婆媳相處之道。
世風集錄-家庭篇:第六章 婆媳之道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相貌醜陋之報
從前佛在世時,波斯匿王王后末利夫人生了一個女兒,名叫金剛,長相很醜,皮膚粗糙,好像蛇皮,頭髮粗硬,好像馬尾。王看了很不喜歡,命令讓她住在深宮之中,不准出去。
後來女子漸漸長人、應當結婚了。國王就派人臣,尋找一位本是富家而現在貧窮的人,如果找到了,就帶他來見國王。
人臣找到後就帶他來,國王領他到隱蔽的地方,私下對他說:「聽說你原是富豪,現在貧窮了。我有一個女兒,面貌很醜,你如果接受,我會供給你錢財。」
當時這位窮人跪下對王說:「就算大王賜狗給我,我也不敢違抗,何況是國王的女兒,王后親生的呢!」
國王就把女兒許配給他,並為他造房子,門戶共有七層,國王囑咐他自己帶著鑰匙,出入要關緊門戶,不要讓人看見。國王拿了不少財物供給女婿,而且派作大臣。
後來這人常和富貴人家相聚,人家約定帶者妻子同去,其他的人都帶著妻子,只有這位大臣單獨前去。人家覺得奇怪,心想:他的妻子可能是很端正,也許很醜,所以不能露面。
又有一次聚會,人家秘密決定一起勸酒,使他喝醉,然後拿了鑰匙,派五人到他家去看,到家中正開門時,妻子懷疑可能不是自己的丈夫,心裏責備自己,又懊惱地說:「我從前造了什麼罪?被丈夫幽禁家中,不能見天日。」就誠心禮拜世尊,「願佛慈悲到我面前,暫時解救我的災難。」
佛知道了,就在女子面前,從地中湧現出來、青髮顯現。這女子抬頭,看到佛的青髮相,恭敬歡喜,自己的頭髮也自然像青色。
佛漸現出臉來,女子心裏更歡喜,面容又端正了,醜相粗皮自然消滅;佛身完全顯現,讓他都看見,更加歡喜;身體端正好像仙女,佛就為他說種種法要,得須陀洹果。
當佛去了之後,五人進來見了讚嘆:「端正少有」。看完了,又關了門戶,把鑰匙放在原處。
那人回家,看到妻子面貌端正,很高興地問說:「妳是什麼人?」
妻子回答:「我是你的妻子。」
丈夫就說:「妳以前很醜,為什麼變成這樣端正?」
妻子便把經過情形告訴他,又向他的丈夫說:「我耍見國王,你去為我通報。」
丈夫去報告國王:「您女兒要來見您。」
國王說:「不要說這事,應該把門關緊,不要讓他出來。」
那丈夫說:「您女兒現在得佛威神力,面容端莊,和天女沒有不同。」
王聽完,就派人去接,看女兒端正,很是歡喜,就到佛那裏,對佛說:「不知道我女兒,以前種什麼因?竟然生在富貴家中,而面貌又醜陋?」
佛告訴國王說:「在過去世,波羅奈國有一位富貴、有智慧,德行的老人,經常供養一辟支佛。他身體醜陋,那人家中有一小女兒,見辟支佛,惡口罵說:「面貌醜陋,皮膚粗糙,怎麼這樣討厭?」
當時辟支佛要入涅槃(通稱圓寂),便顯神通,作十八變,那女子見了,立刻自己責備,求佛哀憐,懺悔業障。
由於過去罵辟支佛的緣故,出生常醜陋,又由於回心懺悔,現在能夠端正,因為供養佛,所以出生的地方豪富尊貴,快樂無窮。
波斯匿王的女兒,原來面貌醜陋,卻變成面貌端正,如果不是佛說出過去因緣,凡夫必然不能明白。其實佛經上也說得很清楚。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復有十業能命眾生得醜陋報…六者於賢聖所不生恭敬,…九者見醜陋毀咨輕賤。…得端正報…四者尊直賢聖…九者見醜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
分別善惡業報應經:「云何業獲報醜陋…五毀咨聖賢。」「何業得豪族富貴…七懺悔業障。」由此可知因果絲毫不爽。
※ ※ ※
女子喜笑盲聾瘖啞跛蹇,自快惡他人:即是指女子喜嘲笑盲、聾、啞、跛腳等五根不全之人,以恥笑他人身體殘廢或惡事以自樂。
「為善不如捨惡,避過不如省非。」世人不知因果報應有一項規律,即是譏笑他人身體缺陷者,未來亦會依因果輕重而承受相同之缺陷,甚至更重,尤其是譏笑一位有德性之人,其業力更重。
《百業經》中即有記載一位因惡口罵聖者就如跛子一般,整日只知懶散、安住、睡覺,不事生產,造成其後來多世皆轉生為跛腳之人,即可做為世人之殷鑑。
經云:「一切眾生繫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轉,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不同。」人生乃是酬業而來,雖一樣生於人間,但有美有醜、有貧有富、有苦有樂、有貴有賤、有聰有鈍,此皆宿世用心不等,是以業報有千差萬別,故若是遇到身體殘缺、體相不具之人,都應哀憐、矜愍、保護;不可無同理心而忍心譏笑!況且一個人是否能成功立業?乃在乎他的器識,而不是在乎他的身體外貌,觀世間許多外貌堂堂、身體身強力壯之人,依然作奸犯科,甚至手段慘絕人寰者較之體相不具之人,可謂罄竹都難以書全也。
「見己不是,萬善之門;見人不是,諸惡之根。」世上最惡者,乃是善談人過。一個人若總是心生惡念,待人嚴峻,則不但會損德折福,善緣亦會慢慢流失。尤其現今之人,動不動就喜譏笑他人醜陋、肥胖、愚蠢、癡呆、瘋子、淫蕩、沒本事等等具有貶低、侮辱性之言語,不但會讓自己之人緣變差,亦會障礙貴人助緣之出現也。
自古以來,人分三等:「聖者得道;智者守道;愚者背道。」而聖者與愚者之差別,即是「智慧」。其實世間最大的福報,不是金銀財寶、不是家庭和樂、事業崢嶸、子孫滿堂,而是「智慧」。而且智慧之福報,必定是要在「福德」俱足之情況下,智慧才會得以開發。故世人當多修福作善,以培「福德」,如此「智慧」就可慢慢開啟,並引導靈性逐漸提升,而不會做出上述愚蠢之行為也。
坤道與習氣-第四二章 女子喜笑盲聾瘖啞跛蹇,自快惡他人
後來女子漸漸長人、應當結婚了。國王就派人臣,尋找一位本是富家而現在貧窮的人,如果找到了,就帶他來見國王。
人臣找到後就帶他來,國王領他到隱蔽的地方,私下對他說:「聽說你原是富豪,現在貧窮了。我有一個女兒,面貌很醜,你如果接受,我會供給你錢財。」
當時這位窮人跪下對王說:「就算大王賜狗給我,我也不敢違抗,何況是國王的女兒,王后親生的呢!」
國王就把女兒許配給他,並為他造房子,門戶共有七層,國王囑咐他自己帶著鑰匙,出入要關緊門戶,不要讓人看見。國王拿了不少財物供給女婿,而且派作大臣。
後來這人常和富貴人家相聚,人家約定帶者妻子同去,其他的人都帶著妻子,只有這位大臣單獨前去。人家覺得奇怪,心想:他的妻子可能是很端正,也許很醜,所以不能露面。
又有一次聚會,人家秘密決定一起勸酒,使他喝醉,然後拿了鑰匙,派五人到他家去看,到家中正開門時,妻子懷疑可能不是自己的丈夫,心裏責備自己,又懊惱地說:「我從前造了什麼罪?被丈夫幽禁家中,不能見天日。」就誠心禮拜世尊,「願佛慈悲到我面前,暫時解救我的災難。」
佛知道了,就在女子面前,從地中湧現出來、青髮顯現。這女子抬頭,看到佛的青髮相,恭敬歡喜,自己的頭髮也自然像青色。
佛漸現出臉來,女子心裏更歡喜,面容又端正了,醜相粗皮自然消滅;佛身完全顯現,讓他都看見,更加歡喜;身體端正好像仙女,佛就為他說種種法要,得須陀洹果。
當佛去了之後,五人進來見了讚嘆:「端正少有」。看完了,又關了門戶,把鑰匙放在原處。
那人回家,看到妻子面貌端正,很高興地問說:「妳是什麼人?」
妻子回答:「我是你的妻子。」
丈夫就說:「妳以前很醜,為什麼變成這樣端正?」
妻子便把經過情形告訴他,又向他的丈夫說:「我耍見國王,你去為我通報。」
丈夫去報告國王:「您女兒要來見您。」
國王說:「不要說這事,應該把門關緊,不要讓他出來。」
那丈夫說:「您女兒現在得佛威神力,面容端莊,和天女沒有不同。」
王聽完,就派人去接,看女兒端正,很是歡喜,就到佛那裏,對佛說:「不知道我女兒,以前種什麼因?竟然生在富貴家中,而面貌又醜陋?」
佛告訴國王說:「在過去世,波羅奈國有一位富貴、有智慧,德行的老人,經常供養一辟支佛。他身體醜陋,那人家中有一小女兒,見辟支佛,惡口罵說:「面貌醜陋,皮膚粗糙,怎麼這樣討厭?」
當時辟支佛要入涅槃(通稱圓寂),便顯神通,作十八變,那女子見了,立刻自己責備,求佛哀憐,懺悔業障。
由於過去罵辟支佛的緣故,出生常醜陋,又由於回心懺悔,現在能夠端正,因為供養佛,所以出生的地方豪富尊貴,快樂無窮。
波斯匿王的女兒,原來面貌醜陋,卻變成面貌端正,如果不是佛說出過去因緣,凡夫必然不能明白。其實佛經上也說得很清楚。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復有十業能命眾生得醜陋報…六者於賢聖所不生恭敬,…九者見醜陋毀咨輕賤。…得端正報…四者尊直賢聖…九者見醜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
分別善惡業報應經:「云何業獲報醜陋…五毀咨聖賢。」「何業得豪族富貴…七懺悔業障。」由此可知因果絲毫不爽。
※ ※ ※
女子喜笑盲聾瘖啞跛蹇,自快惡他人:即是指女子喜嘲笑盲、聾、啞、跛腳等五根不全之人,以恥笑他人身體殘廢或惡事以自樂。
「為善不如捨惡,避過不如省非。」世人不知因果報應有一項規律,即是譏笑他人身體缺陷者,未來亦會依因果輕重而承受相同之缺陷,甚至更重,尤其是譏笑一位有德性之人,其業力更重。
《百業經》中即有記載一位因惡口罵聖者就如跛子一般,整日只知懶散、安住、睡覺,不事生產,造成其後來多世皆轉生為跛腳之人,即可做為世人之殷鑑。
經云:「一切眾生繫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轉,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不同。」人生乃是酬業而來,雖一樣生於人間,但有美有醜、有貧有富、有苦有樂、有貴有賤、有聰有鈍,此皆宿世用心不等,是以業報有千差萬別,故若是遇到身體殘缺、體相不具之人,都應哀憐、矜愍、保護;不可無同理心而忍心譏笑!況且一個人是否能成功立業?乃在乎他的器識,而不是在乎他的身體外貌,觀世間許多外貌堂堂、身體身強力壯之人,依然作奸犯科,甚至手段慘絕人寰者較之體相不具之人,可謂罄竹都難以書全也。
「見己不是,萬善之門;見人不是,諸惡之根。」世上最惡者,乃是善談人過。一個人若總是心生惡念,待人嚴峻,則不但會損德折福,善緣亦會慢慢流失。尤其現今之人,動不動就喜譏笑他人醜陋、肥胖、愚蠢、癡呆、瘋子、淫蕩、沒本事等等具有貶低、侮辱性之言語,不但會讓自己之人緣變差,亦會障礙貴人助緣之出現也。
自古以來,人分三等:「聖者得道;智者守道;愚者背道。」而聖者與愚者之差別,即是「智慧」。其實世間最大的福報,不是金銀財寶、不是家庭和樂、事業崢嶸、子孫滿堂,而是「智慧」。而且智慧之福報,必定是要在「福德」俱足之情況下,智慧才會得以開發。故世人當多修福作善,以培「福德」,如此「智慧」就可慢慢開啟,並引導靈性逐漸提升,而不會做出上述愚蠢之行為也。
坤道與習氣-第四二章 女子喜笑盲聾瘖啞跛蹇,自快惡他人
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地震震醒世人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詩曰:殺業造作天災懲,眾人齊心助災民;
廣勸行善慈愛物,天堂地獄一線隔。
聖示:四川大地震,無助的兒女們等待援助,非上天不慈,實殺業之討報也。若上天阻災,那受苦之眾生何處申冤?期望生在祥和樂利之兒女,以己之力,助災區之兒女們早日走過悲痛,重新面對人生,更因兒女們互相幫助,使人與人之間更加和樂,未來才有齊回理天之契機。娘今夜便以「地震震醒世人」為題,與諸兒女其同參研之。
「地震震醒世人」
科學家研究不少精密儀器,協助人類預測災難,但花費昂貴的儀器卻無法阻止災難的發生,只能降低少許傷亡的人數。
所謂「治標不治本」,諸兒女們用盡一生的力氣,花費數不清的錢財,卻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可曾靜心思考過,改變命運到底以什麼方式最有效?答案是「修行、行善」。
中國大陸歷經一次次天災、人禍,老百姓死傷慘重,在數十年後又變成經濟強國,經濟實力驚人,可是連續兩次的四川大地震,並無震醒迷惘的諸兒女。
當國家以經濟利益為導向;當富人以財富炫耀他人;當窮人努力力爭上游,想要多掙錢改變自己的命運,為何擋不住說來就來的地震呢?若財富可以真正改變命運,人類就不會受此災難。
「殺業」是經濟愈發達的國家愈容易造作的業力。有錢之後,以食眾生肉為發展指標,各行各業常和殺業有關,人變得更自私,更無視他人及眾生的存在,誠可悲也。
娘今夜以地震之實例勸喻諸兒女,該努力進德消業,挽世界之命運於劫難之間,莫自顧己之命運變化,多關懷他人之苦難,努力藉機度化他人,才能早日與其他兒女回返理天,莫到大難臨頭,業力現前才覺醒,則悔之晚矣!可,娘回。
本堂主席法主聖君 登台
聖示:母娘今夜之懿訓切中當前之災難。人之災劫皆因未能多行善消業,尤其現今世人多功利主義,忙著積存有形之錢財及物質,待災難來時卻無處可逃,平生努力所得瞬間化為烏有。望世人見而警之,莫在行、住、坐、臥間虛度光陰,趁此機多發揮慈悲心,幫助無助災民,結下度化眾生之機緣,未來度化工作更加快速。望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出錢濟助災民,早日重建家園。可,吾退。
全真月刊121期
詩曰:殺業造作天災懲,眾人齊心助災民;
廣勸行善慈愛物,天堂地獄一線隔。
聖示:四川大地震,無助的兒女們等待援助,非上天不慈,實殺業之討報也。若上天阻災,那受苦之眾生何處申冤?期望生在祥和樂利之兒女,以己之力,助災區之兒女們早日走過悲痛,重新面對人生,更因兒女們互相幫助,使人與人之間更加和樂,未來才有齊回理天之契機。娘今夜便以「地震震醒世人」為題,與諸兒女其同參研之。
「地震震醒世人」
科學家研究不少精密儀器,協助人類預測災難,但花費昂貴的儀器卻無法阻止災難的發生,只能降低少許傷亡的人數。
所謂「治標不治本」,諸兒女們用盡一生的力氣,花費數不清的錢財,卻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可曾靜心思考過,改變命運到底以什麼方式最有效?答案是「修行、行善」。
中國大陸歷經一次次天災、人禍,老百姓死傷慘重,在數十年後又變成經濟強國,經濟實力驚人,可是連續兩次的四川大地震,並無震醒迷惘的諸兒女。
當國家以經濟利益為導向;當富人以財富炫耀他人;當窮人努力力爭上游,想要多掙錢改變自己的命運,為何擋不住說來就來的地震呢?若財富可以真正改變命運,人類就不會受此災難。
「殺業」是經濟愈發達的國家愈容易造作的業力。有錢之後,以食眾生肉為發展指標,各行各業常和殺業有關,人變得更自私,更無視他人及眾生的存在,誠可悲也。
娘今夜以地震之實例勸喻諸兒女,該努力進德消業,挽世界之命運於劫難之間,莫自顧己之命運變化,多關懷他人之苦難,努力藉機度化他人,才能早日與其他兒女回返理天,莫到大難臨頭,業力現前才覺醒,則悔之晚矣!可,娘回。
本堂主席法主聖君 登台
聖示:母娘今夜之懿訓切中當前之災難。人之災劫皆因未能多行善消業,尤其現今世人多功利主義,忙著積存有形之錢財及物質,待災難來時卻無處可逃,平生努力所得瞬間化為烏有。望世人見而警之,莫在行、住、坐、臥間虛度光陰,趁此機多發揮慈悲心,幫助無助災民,結下度化眾生之機緣,未來度化工作更加快速。望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出錢濟助災民,早日重建家園。可,吾退。
全真月刊121期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金髮美女」的故事
蓮生/文
我住美國期間,聽了很多則嘲笑「金髮美女」的笑話,大部份是指金髮美女,光有美麗的外表,但,沒有頭腦,欠缺智慧。
其中有一則是這樣的——
有一位金髮美女,對自己的美很自負,她乘飛機到紐約去。
她買的是經濟艙,但,卻坐在頭等艙的位子上。
空服員對了對機票,說:「小姐,你的座位在飛機的尾部,不是在頭部。」
金髮美女答:「你看我如此美,如此艷麗,是坐飛機尾部的人嗎?」
空服員傻了,又不敢得罪客人,便請來座艙長和她談,座艙長說:「小姐,你買的是經濟艙,為什麼坐到頭等艙來?」
金髮美女答:「因為我很美麗。」
座艙長聽了,想氣也不是,想笑也不是,只能輕聲細語的對她說:
「下回,你買頭等艙,我們給你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服務。這一回,你請到後座好嗎?你自己的座位上。」
金髮美女答:「不,我就是要坐在這裡,我很美,這裡最適合我坐。」
空服員多人來勸,都勸不動,座艙長也沒有辦法,他們束手無策,又不能強拖強拉,再怎麼說,金髮美女不動就是不動。
這時,機長聽到擾動,就過來問怎麼一回事,大家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告訴了機長。
機長說,讓我來跟她說。
機長俯身,在金髮美女耳旁,悄悄的講了幾句話。
機長的話,果然生效。
那位金髮美女馬上站起來,離開頭等艙,乖乖的回到經濟艙去坐。
眾人大奇,她如何會聽機長的話。
機長說:「我附耳對她說,我是機長,這部飛機的頭等艙不飛紐約,只有經濟艙才飛紐約。」
大家聽了,哄然大笑。
這個故事是嘲諷金髮美女,美是美,全是繡花枕頭。
我聽了這故事,也有感慨:
大部份美國人嘲諷金髮美女很厲害,認為「金髮美女」等於沒有智慧,是「白癡」。
然而,我認為臉蛋長得好,身材肉感,曲線玲瓏,打扮很細緻,吹著美美的金髮,可以令人多看幾眼。
(她們至少是個花瓶)
我個人也欣賞「俊男美女」,穿著入時,光鮮亮麗,這種人在外表上,事實上會令人產生好感,比那些邋遢的人好多了。
我說「美」是一種天賦,也不是一種錯誤;「美」與「俊」,在現代來說,搶盡了風頭,也容易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
「美」與「俊」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強力的訊息。
說實在的,我略略害怕一種女人,這種女人年紀已到更年期,又長的不是怎麼樣,更糟糕的是又沒有智慧,無法分辨是非。
又老,又醜,又白癡,如果這種女人,能藏藏拙,專心學佛還可以。
但是,這種女人如果再兼一點「神經」(神經質),又特別會說謊,確實令人怕怕。
老、醜、沒有智慧,又喜出風頭,常常裝著是十八歲,看了令人嘔吐,連金髮美女都不如。
我是修行人,不捨一個眾生,任何人都得度化。
看了令人嘔吐,但,還是要度化這種女人啊!
盧勝彥文集第178冊《登山觀浮雲》「金髮美女」的故事
我住美國期間,聽了很多則嘲笑「金髮美女」的笑話,大部份是指金髮美女,光有美麗的外表,但,沒有頭腦,欠缺智慧。
其中有一則是這樣的——
有一位金髮美女,對自己的美很自負,她乘飛機到紐約去。
她買的是經濟艙,但,卻坐在頭等艙的位子上。
空服員對了對機票,說:「小姐,你的座位在飛機的尾部,不是在頭部。」
金髮美女答:「你看我如此美,如此艷麗,是坐飛機尾部的人嗎?」
空服員傻了,又不敢得罪客人,便請來座艙長和她談,座艙長說:「小姐,你買的是經濟艙,為什麼坐到頭等艙來?」
金髮美女答:「因為我很美麗。」
座艙長聽了,想氣也不是,想笑也不是,只能輕聲細語的對她說:
「下回,你買頭等艙,我們給你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服務。這一回,你請到後座好嗎?你自己的座位上。」
金髮美女答:「不,我就是要坐在這裡,我很美,這裡最適合我坐。」
空服員多人來勸,都勸不動,座艙長也沒有辦法,他們束手無策,又不能強拖強拉,再怎麼說,金髮美女不動就是不動。
這時,機長聽到擾動,就過來問怎麼一回事,大家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告訴了機長。
機長說,讓我來跟她說。
機長俯身,在金髮美女耳旁,悄悄的講了幾句話。
機長的話,果然生效。
那位金髮美女馬上站起來,離開頭等艙,乖乖的回到經濟艙去坐。
眾人大奇,她如何會聽機長的話。
機長說:「我附耳對她說,我是機長,這部飛機的頭等艙不飛紐約,只有經濟艙才飛紐約。」
大家聽了,哄然大笑。
這個故事是嘲諷金髮美女,美是美,全是繡花枕頭。
我聽了這故事,也有感慨:
大部份美國人嘲諷金髮美女很厲害,認為「金髮美女」等於沒有智慧,是「白癡」。
然而,我認為臉蛋長得好,身材肉感,曲線玲瓏,打扮很細緻,吹著美美的金髮,可以令人多看幾眼。
(她們至少是個花瓶)
我個人也欣賞「俊男美女」,穿著入時,光鮮亮麗,這種人在外表上,事實上會令人產生好感,比那些邋遢的人好多了。
我說「美」是一種天賦,也不是一種錯誤;「美」與「俊」,在現代來說,搶盡了風頭,也容易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
「美」與「俊」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強力的訊息。
說實在的,我略略害怕一種女人,這種女人年紀已到更年期,又長的不是怎麼樣,更糟糕的是又沒有智慧,無法分辨是非。
又老,又醜,又白癡,如果這種女人,能藏藏拙,專心學佛還可以。
但是,這種女人如果再兼一點「神經」(神經質),又特別會說謊,確實令人怕怕。
老、醜、沒有智慧,又喜出風頭,常常裝著是十八歲,看了令人嘔吐,連金髮美女都不如。
我是修行人,不捨一個眾生,任何人都得度化。
看了令人嘔吐,但,還是要度化這種女人啊!
盧勝彥文集第178冊《登山觀浮雲》「金髮美女」的故事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仁醫
濟公活佛 降
聖示:人食五穀,病痛難免,加之現世食品加工業發達,各式各樣食品添加人工色素,其中多有致癌物質,以致各式各樣之致癌物質不斷,除夙世殺業之牽纏外,世人為求財利,不顧消費者身體之痛楚,各種不當之添加物不斷增加,以使劣品因巧飾而成上品,以圖魚目混珠,賺取不義之財也。老衲每見眾生因食物入口而致疾於身,每感痛心疾首,故不能不加以提出說明,以冀世人明而警醒,勿恣意妄為,否則「不義之財,不義來,不義去。」不但害了大眾,反倒也害了自己,真是害人害己也。但盼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能上體天心之仁德,凡事須秉良知、良能而為,庶幾不致惡果累積,否則惡貫滿盈,業懲到時悔之晚矣!
濟佛曰:傻生欸!遊歷著書去矣!
(此時濟佛口唸真言,童生元靈隨即被調離。)
童生曰:徒兒這廂有禮!(說著,說著,童生竟唱起平劇來。)
濟佛曰:為師看你今天精神很好,何因?
童生曰:恩師真厲害,什麼事都瞞不過恩師之法眼,真不愧是古佛。
濟佛曰:你少灌為師迷湯,你的表情、心思,為師豈有不知,你因今日有台南來的吳生碧慧、鄭生榮源夫妻及其家人朋友,一起來堂為善信義診而開心是吧!
童生曰: 然也,因鄭生榮源夙具道根,其靈光清澈,行醫不計金錢報酬,一心一意只為病患身體著想,如此好醫德之醫師,在當世一般以追求名利、金錢的功利主義社會裡實屬難得,能有這樣善德大菩薩來堂,徒兒實屬雀躍不已也。
濟佛曰:鄭生榮源虔修天道,又能慈心濟度病患痛楚之身,不計任何代價,為師亦十分感心,有徒如此,夫復何求。吾囑咐鄭生榮源,好好懸壺濟世,醫治眾生病苦,待爾功圓果滿之際,為師必親來接汝也,勉之。好了,時間不早,可邊走邊談好了。
(此時濟佛口唸真言,手中佛扇頓時變大,師徒二人上了佛扇,佛扇以飛快之速,向今日南海水域出發。)
童生曰:恩師啊!一般為醫者其一生仁心仁術,上天有何賞善之報?
濟佛曰:賢徒問得甚好,為師藉此機會說明之,以醒世之醫者有所警覺也。凡今世能為醫者,具是前世有修、有行大菩薩行,並發愿解除眾生之疾苦者,如此方有機投胎轉世成為醫師懸壺濟世,以救眾生假體之疾。若能不計厲害得失,專志虔心為病患解身疾之苦,則實乃無量無邊之功德也。積一生之功,一歿後有者可入南天天醫院,繼續與歷代名醫切磋醫技,二方面也可為天人解決其靈之病苦,在生醫人之肉體,歿後醫天人之靈體,繼續慈悲救世也。南天天醫院有分中醫、西醫二大部門,不管任何世界之醫者(含他方星球),只要存仁心存仁術,有心行醫王之菩薩行者,功圓果滿之際,無不升至南天天醫院位證真人、真君、天君果位,依其在世功德積累之多寡而定,但可確言者,乃皆能脫離六道輪迴也。
童生曰:恩師啊!那南屏山及天佛院亦必派有仙醫吧!
濟佛曰:然也,有些亡靈剛入天佛院,因剛往生沒多久,其靈尚執著在世肉身之病苦、病痛,故一直無法安穩好好修行,仍為病痛所苦。故南天天醫院亦派有仙醫駐在天佛院及南屏山,為初證果之大仙們醫治靈體。待時日一久,其靈已全然了知假體已除,法性自在無礙之際,方才停止其醫治靈體的動作。
童生曰:真是奇聞,只知肉體會生病,不曉人死,靈還執著假體之病痛,連剛證道之大仙尚且如此,故知要真正「看破」、「放下」,還真的很難啊!
濟佛曰:然也,然也,故世之人有者修了上百世,尚在人間沉淪多有人在,只因「看不破」、「放不下」耳。
童生曰:那一些無醫德者,上天如何懲治?
濟佛曰:有好就有壞,有好醫師,當然亦有不肖之醫者。其心迷於物欲,有錢看生,無錢看死,草菅人命,無法以病患之痛楚存心,一心只向「錢」看。故其有枉送人命,誤診或隨便看病,態度不專者,因而使人病情惡化、加重,乃至一命嗚呼者,其過乃大,都會下油炸、挖心……等獄受苦刑,以懲其惡,受懲滿刑,再轉世為水族或畜道。今日訪遊之對象,即與此有關,徒兒且拭目以待。
(說著說著,佛扇已快速飛至南海水域,佛扇撲嗤一聲已沒入海中,海水一片清澈,雖因天色之關,但潔白之海水,碧波萬頃,映入眼簾,直教人心曠神怡。濟佛師徒乘著佛扇,一路穿過海底火山,見餘火尚在噴著火燄,童生嚇得東躲西藏,深怕被火噴著,笑得濟佛合不攏嘴,直覺好笑。童生之元靈本為呂仙祖之道童「漾貞」轉世,故其性天真無邪。佛扇經過海底火山之後,來到一海底大盆地,此盆地長滿各種海生植物,五彩繽紛,美不勝收,童生一面欣賞眼前景色,竟然陶然忘我。只見佛扇停了下來,師徒二人下了佛扇,童生還不斷欣賞眼前美麗之景緻,不料一轉眼,濟佛與佛扇都不見了,只留童生一人在海底。童生頓覺眼前景緻不再美好,急得極目四望尋找濟佛之蹤影,但怎麼找就是找不著,急得哭了出來。)
童生曰:嗚!嗚!恩師真狠,怎麼丟下我一個人不管?完了!完了!這下慘了,怎麼回去?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怎麼辦?
(正當童生苦無離脫之計時,前面一道金光由弱漸強,漸漸強到連童生都睜不開眼,故而將眼閉起,及至睜開,已見一相貌慈祥和藹之外國人站在童生跟前,向其微笑。)
童生曰:請問這位仙翁,您是誰?看起來像外國人,但身上卻發著強光,想必您定是外國人而證果的吧!
仙翁曰:然也,我乃史懷哲是也!
童生曰:史懷哲?您難不成就是那位放棄高薪、放棄享樂,一心為救治病患而深入非洲大陸行醫之史懷哲醫師吧!
仙翁曰:然也,我在世只是一名普通醫師,只因對病患有一份悲天憫人之心,故放棄在家鄉行醫之高薪報酬而深入非洲大陸,救人無數,最後往生時,眼見一片金光,本以為是耶穌基督來接我,原來是南天天醫院之院尊華陀仙翁來接我,至南天天醫院證果,繼續為天人及六道眾生醫治病體、靈體。
童生曰:咦?那仙翁怎會在此海底出現呢?
仙翁曰:哈!哈!濟佛為引我出現,故意將你丟在此地不管,祂算準我會從此經過,故丟下你不管,其因在此。
童生曰:那您還沒說出在此海底盆地出現之因由?
仙翁曰:我乃為尋找並勸化昔日之友而下南海,我有一好友,因個人理念之不同,他選擇在歐陸行醫。初時尚能以救疾救苦存心,但久而久之則財利迷心,漸忘了醫道存心,常以金錢之有無做為醫治與否之依據,故延誤甚多之病情,害人枉送性命。又因其瞋心甚重,每見同業生意好,即惡意中傷,令人倒閉關門或損人名節以此為樂,一生積過不少。歿後墜入海蛇身,身軀龐大,整日泡在海中,身受脫皮及水壓之苦,常有被其他水族攻擊、吃食之虞。故而當我去看他時,他不敢看我,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精疲力竭休息之際,見我又在他跟前,方才知證果之好處,又想其今生之醜樣(其生前為一大帥哥,常有美女之追求。),兩眼之淚直流,悔之晚矣!聽其言,須滿人間萬年方得出苦,痛楚不已。
童生曰:唉!真可憐,一念之善惡,所得之果報竟有天壤之別,真叫人為其感嘆不已。
(此時突然傳來濟佛之笑聲。)
濟佛曰:哈!哈!世人見此鸞訓有何觀感?雖是西洋人習西醫之術,只要仁德存心,累一生之功果必得證果也,反之則墜入六道輪迴,求出苦之無期也。好了今夜多謝仙翁之受訪,時候已不早,回去吧!
(此時濟佛師徒拜別史仙翁,駕起佛扇向全真堂而回。)
濟佛曰:全真堂已到,童生元靈投體,可,吾回。
四海遊記《第二十六回》
聖示:人食五穀,病痛難免,加之現世食品加工業發達,各式各樣食品添加人工色素,其中多有致癌物質,以致各式各樣之致癌物質不斷,除夙世殺業之牽纏外,世人為求財利,不顧消費者身體之痛楚,各種不當之添加物不斷增加,以使劣品因巧飾而成上品,以圖魚目混珠,賺取不義之財也。老衲每見眾生因食物入口而致疾於身,每感痛心疾首,故不能不加以提出說明,以冀世人明而警醒,勿恣意妄為,否則「不義之財,不義來,不義去。」不但害了大眾,反倒也害了自己,真是害人害己也。但盼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能上體天心之仁德,凡事須秉良知、良能而為,庶幾不致惡果累積,否則惡貫滿盈,業懲到時悔之晚矣!
濟佛曰:傻生欸!遊歷著書去矣!
(此時濟佛口唸真言,童生元靈隨即被調離。)
童生曰:徒兒這廂有禮!(說著,說著,童生竟唱起平劇來。)
濟佛曰:為師看你今天精神很好,何因?
童生曰:恩師真厲害,什麼事都瞞不過恩師之法眼,真不愧是古佛。
濟佛曰:你少灌為師迷湯,你的表情、心思,為師豈有不知,你因今日有台南來的吳生碧慧、鄭生榮源夫妻及其家人朋友,一起來堂為善信義診而開心是吧!
童生曰: 然也,因鄭生榮源夙具道根,其靈光清澈,行醫不計金錢報酬,一心一意只為病患身體著想,如此好醫德之醫師,在當世一般以追求名利、金錢的功利主義社會裡實屬難得,能有這樣善德大菩薩來堂,徒兒實屬雀躍不已也。
濟佛曰:鄭生榮源虔修天道,又能慈心濟度病患痛楚之身,不計任何代價,為師亦十分感心,有徒如此,夫復何求。吾囑咐鄭生榮源,好好懸壺濟世,醫治眾生病苦,待爾功圓果滿之際,為師必親來接汝也,勉之。好了,時間不早,可邊走邊談好了。
(此時濟佛口唸真言,手中佛扇頓時變大,師徒二人上了佛扇,佛扇以飛快之速,向今日南海水域出發。)
童生曰:恩師啊!一般為醫者其一生仁心仁術,上天有何賞善之報?
濟佛曰:賢徒問得甚好,為師藉此機會說明之,以醒世之醫者有所警覺也。凡今世能為醫者,具是前世有修、有行大菩薩行,並發愿解除眾生之疾苦者,如此方有機投胎轉世成為醫師懸壺濟世,以救眾生假體之疾。若能不計厲害得失,專志虔心為病患解身疾之苦,則實乃無量無邊之功德也。積一生之功,一歿後有者可入南天天醫院,繼續與歷代名醫切磋醫技,二方面也可為天人解決其靈之病苦,在生醫人之肉體,歿後醫天人之靈體,繼續慈悲救世也。南天天醫院有分中醫、西醫二大部門,不管任何世界之醫者(含他方星球),只要存仁心存仁術,有心行醫王之菩薩行者,功圓果滿之際,無不升至南天天醫院位證真人、真君、天君果位,依其在世功德積累之多寡而定,但可確言者,乃皆能脫離六道輪迴也。
童生曰:恩師啊!那南屏山及天佛院亦必派有仙醫吧!
濟佛曰:然也,有些亡靈剛入天佛院,因剛往生沒多久,其靈尚執著在世肉身之病苦、病痛,故一直無法安穩好好修行,仍為病痛所苦。故南天天醫院亦派有仙醫駐在天佛院及南屏山,為初證果之大仙們醫治靈體。待時日一久,其靈已全然了知假體已除,法性自在無礙之際,方才停止其醫治靈體的動作。
童生曰:真是奇聞,只知肉體會生病,不曉人死,靈還執著假體之病痛,連剛證道之大仙尚且如此,故知要真正「看破」、「放下」,還真的很難啊!
濟佛曰:然也,然也,故世之人有者修了上百世,尚在人間沉淪多有人在,只因「看不破」、「放不下」耳。
童生曰:那一些無醫德者,上天如何懲治?
濟佛曰:有好就有壞,有好醫師,當然亦有不肖之醫者。其心迷於物欲,有錢看生,無錢看死,草菅人命,無法以病患之痛楚存心,一心只向「錢」看。故其有枉送人命,誤診或隨便看病,態度不專者,因而使人病情惡化、加重,乃至一命嗚呼者,其過乃大,都會下油炸、挖心……等獄受苦刑,以懲其惡,受懲滿刑,再轉世為水族或畜道。今日訪遊之對象,即與此有關,徒兒且拭目以待。
(說著說著,佛扇已快速飛至南海水域,佛扇撲嗤一聲已沒入海中,海水一片清澈,雖因天色之關,但潔白之海水,碧波萬頃,映入眼簾,直教人心曠神怡。濟佛師徒乘著佛扇,一路穿過海底火山,見餘火尚在噴著火燄,童生嚇得東躲西藏,深怕被火噴著,笑得濟佛合不攏嘴,直覺好笑。童生之元靈本為呂仙祖之道童「漾貞」轉世,故其性天真無邪。佛扇經過海底火山之後,來到一海底大盆地,此盆地長滿各種海生植物,五彩繽紛,美不勝收,童生一面欣賞眼前景色,竟然陶然忘我。只見佛扇停了下來,師徒二人下了佛扇,童生還不斷欣賞眼前美麗之景緻,不料一轉眼,濟佛與佛扇都不見了,只留童生一人在海底。童生頓覺眼前景緻不再美好,急得極目四望尋找濟佛之蹤影,但怎麼找就是找不著,急得哭了出來。)
童生曰:嗚!嗚!恩師真狠,怎麼丟下我一個人不管?完了!完了!這下慘了,怎麼回去?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怎麼辦?
(正當童生苦無離脫之計時,前面一道金光由弱漸強,漸漸強到連童生都睜不開眼,故而將眼閉起,及至睜開,已見一相貌慈祥和藹之外國人站在童生跟前,向其微笑。)
童生曰:請問這位仙翁,您是誰?看起來像外國人,但身上卻發著強光,想必您定是外國人而證果的吧!
仙翁曰:然也,我乃史懷哲是也!
童生曰:史懷哲?您難不成就是那位放棄高薪、放棄享樂,一心為救治病患而深入非洲大陸行醫之史懷哲醫師吧!
仙翁曰:然也,我在世只是一名普通醫師,只因對病患有一份悲天憫人之心,故放棄在家鄉行醫之高薪報酬而深入非洲大陸,救人無數,最後往生時,眼見一片金光,本以為是耶穌基督來接我,原來是南天天醫院之院尊華陀仙翁來接我,至南天天醫院證果,繼續為天人及六道眾生醫治病體、靈體。
童生曰:咦?那仙翁怎會在此海底出現呢?
仙翁曰:哈!哈!濟佛為引我出現,故意將你丟在此地不管,祂算準我會從此經過,故丟下你不管,其因在此。
童生曰:那您還沒說出在此海底盆地出現之因由?
仙翁曰:我乃為尋找並勸化昔日之友而下南海,我有一好友,因個人理念之不同,他選擇在歐陸行醫。初時尚能以救疾救苦存心,但久而久之則財利迷心,漸忘了醫道存心,常以金錢之有無做為醫治與否之依據,故延誤甚多之病情,害人枉送性命。又因其瞋心甚重,每見同業生意好,即惡意中傷,令人倒閉關門或損人名節以此為樂,一生積過不少。歿後墜入海蛇身,身軀龐大,整日泡在海中,身受脫皮及水壓之苦,常有被其他水族攻擊、吃食之虞。故而當我去看他時,他不敢看我,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精疲力竭休息之際,見我又在他跟前,方才知證果之好處,又想其今生之醜樣(其生前為一大帥哥,常有美女之追求。),兩眼之淚直流,悔之晚矣!聽其言,須滿人間萬年方得出苦,痛楚不已。
童生曰:唉!真可憐,一念之善惡,所得之果報竟有天壤之別,真叫人為其感嘆不已。
(此時突然傳來濟佛之笑聲。)
濟佛曰:哈!哈!世人見此鸞訓有何觀感?雖是西洋人習西醫之術,只要仁德存心,累一生之功果必得證果也,反之則墜入六道輪迴,求出苦之無期也。好了今夜多謝仙翁之受訪,時候已不早,回去吧!
(此時濟佛師徒拜別史仙翁,駕起佛扇向全真堂而回。)
濟佛曰:全真堂已到,童生元靈投體,可,吾回。
四海遊記《第二十六回》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一念耐得久的心
有一天農閒時,老農夫想到自己一生忙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斷地工作,也應該為將來打算。他想到有位修行者,自稱所住的地方是一片淨土洞天。
老農夫起了一個心念──到底什麼叫做修行?修行的境界又是如何?內心生起許多疑問,於是他決定去請教這位修行者。
有一天他果然到山上去了,在一個很自然、樸素的山洞裡見到這位修行者,老農夫就很尊敬地請教:「請問您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修行,到底所求為何?」
修行者就說:「我要練就一念耐得久的心。」老農夫就和這位修行者對坐,沈默了許久。
突然間,老農夫起身離開了,非但沒有恭敬地道別,反而走出山洞之後,還回過頭對修行者說:「你這樣的修行,將來會墮落地獄。」
這位修行者一聽,對於老農夫的無禮言辭非常生氣,當下就追出洞外,對老農夫破口大罵。
老農夫不急不徐、哈哈大笑地說:「你不是要修一念耐得久的心嗎?」
這則簡單的故事,很有啟發性。修行,要修一分能耐談何容易!這功夫應如何做起?是不是身處深山中,遠離塵囂,安然寧靜就能修得?
其實並不然。應該要時時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個人,進而能夠敬天畏地,對人有一分尊重與愛;能夠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無悔、大悲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慈悲喜捨的人生。
※ ※ ※
人生在世,苦樂參半,有苦有樂,遭遇橫逆,刻苦耐勞,歷盡塵緣,接受生命之淬煉,使心智昇華,方能享有快樂機緣。
人生百態,如何減少痛苦,使心靈達到平靜,才是修行者最重要之課程。心平靈自靜,為人處事,不貪欲,無憎恨。貪欲心永無止境,憎恨使人喪失理智,如烏雲蔽日,容易迷失方向。一時糊塗,鑄下大錯,後悔莫及。憎恨易生無明火,無明火起,百萬障門開,障門一開,燒盡功德林。
故學得心靈平靜,無執無妄,生活方能快樂。滾滾紅塵,百歲之年,剎那生滅瞬間消逝化為烏有,試看荒山萬塚,埋下多少英雄豪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死,能有如此體認,自然心平氣和,無所怨尤。
修持之人,力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自心清靈不染塵,則無執無我,達到返本還原之真我。
故今奉勸諸修生,心要平,心平則靈自靜,思慮必遠。時刻警愓自己,莫動無明,表裡如一,內外兼修,聖凡兩宜也。
善道薪傳 述心平靈靜
老農夫起了一個心念──到底什麼叫做修行?修行的境界又是如何?內心生起許多疑問,於是他決定去請教這位修行者。
有一天他果然到山上去了,在一個很自然、樸素的山洞裡見到這位修行者,老農夫就很尊敬地請教:「請問您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修行,到底所求為何?」
修行者就說:「我要練就一念耐得久的心。」老農夫就和這位修行者對坐,沈默了許久。
突然間,老農夫起身離開了,非但沒有恭敬地道別,反而走出山洞之後,還回過頭對修行者說:「你這樣的修行,將來會墮落地獄。」
這位修行者一聽,對於老農夫的無禮言辭非常生氣,當下就追出洞外,對老農夫破口大罵。
老農夫不急不徐、哈哈大笑地說:「你不是要修一念耐得久的心嗎?」
這則簡單的故事,很有啟發性。修行,要修一分能耐談何容易!這功夫應如何做起?是不是身處深山中,遠離塵囂,安然寧靜就能修得?
其實並不然。應該要時時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個人,進而能夠敬天畏地,對人有一分尊重與愛;能夠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無悔、大悲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慈悲喜捨的人生。
※ ※ ※
人生在世,苦樂參半,有苦有樂,遭遇橫逆,刻苦耐勞,歷盡塵緣,接受生命之淬煉,使心智昇華,方能享有快樂機緣。
人生百態,如何減少痛苦,使心靈達到平靜,才是修行者最重要之課程。心平靈自靜,為人處事,不貪欲,無憎恨。貪欲心永無止境,憎恨使人喪失理智,如烏雲蔽日,容易迷失方向。一時糊塗,鑄下大錯,後悔莫及。憎恨易生無明火,無明火起,百萬障門開,障門一開,燒盡功德林。
故學得心靈平靜,無執無妄,生活方能快樂。滾滾紅塵,百歲之年,剎那生滅瞬間消逝化為烏有,試看荒山萬塚,埋下多少英雄豪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死,能有如此體認,自然心平氣和,無所怨尤。
修持之人,力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自心清靈不染塵,則無執無我,達到返本還原之真我。
故今奉勸諸修生,心要平,心平則靈自靜,思慮必遠。時刻警愓自己,莫動無明,表裡如一,內外兼修,聖凡兩宜也。
善道薪傳 述心平靈靜
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冥思超拔法會
濟公活佛 降
詩云:人生在世幾春秋,貪戀世塵幾時休,舉頭三尺有神明,報應臨頭階下囚。
聖示:際值七月人間植福報恩月,人間道場、宮廟,處處皆有舉辦冥思親恩法會,傻徒兒,今個兒咱們一起去觀看。(佛扇一搧,蕭生元靈應聲而出。)
蕭生曰:蟻生叩見恩師金安,好久不見了。
濟佛曰:免禮,今天怎麼感覺到特別有禮呢?
蕭生曰:哪有?徒兒一向對恩師都是恭敬萬分的啦!只不過,上回因聖帕颱風來襲,著書因此暫停乙次,人家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那弟子可說是好幾年未見到恩師了。
濟佛曰:心中有佛,自感恩師存在,更何況恩師無時不刻,眼觀蕭生一舉一動。
蕭生曰:那劣徒我不就被恩師監視了?
濟佛曰:與其說監視,何不說默佑呢?
蕭生曰:感謝恩師助佑,難怪平日偶爾會覺得有靈光護體,常有神來一筆,做事有如神助般。
濟佛曰:真的嗎?
蕭生曰:方才跟堂主報告過,弟子動念,想要與法界眾有情結個法緣,蒙游秀香師姐之助,才學會做冥界衣服,想藉學校老師之手,與新竹東甯宮諸有情幽冥結個善緣,昨天就在路上跟這位郭老師巧遇……這不是重點,弟子見此位同事(郭老師)根器深厚,佛緣頗俱,道學豐富,想藉此引緣至玄黃堂,以利未來堂主宏法利濟眾生,方才又見林生訓鸞,蒙驪山老母、南天文衡聖帝恩示鸞文,將來本堂必定【人才如江河般湧進】不禁心生法喜,又為三界眾生高興,想必本堂將更蒙上天畀重,普渡三曹,濟渡眾生,福祚十方才是。
濟佛曰:沒錯,本堂雖是草創之堂,居陋屋之室,然三界護持。
蕭生曰:那將會有無數眾生受益,更願十方善信同登法航。
濟佛曰:快上蓮台吧!(只見師徒倆人,徐徐步上蓮台。)
蕭生曰:徒兒已經坐穩了,還望恩師啟程吧!
濟佛曰:今天逢農曆七月,人間為慎終追遠,懷念親恩,無不在道場、廟宇、宮堂,舉辦冥思超拔法會,今天咱們就去觀一觀。(此時,蓮台緩慢上升……。)
蕭生曰:恩師今天本堂可來了不少諸天仙佛,將整個廟堂擠得水泄不通,又見堂外天兵天將環堂護持,不過今日好像特別嚴肅許多,本堂好像做了結界般,外靈不得入侵。
濟佛曰:現在逢農曆七月,陰界地府放【善魂】回到人間探親,一解思鄉情怯,上天怕著書期間,外靈造次,當然重兵駐守保護本堂之安全。
蕭生曰:瞭解了,今天還有稀客啦!蔡師兄夫婦舉家參與聖務喔!
濟佛曰:蔡生兩夫婦不畏舟車之苦,前來參駕參與聖務,值得嘉勉,待會老衲退駕後,必當靈光加被,助佑身心清明,好了!目的地已到了。
蕭生曰:恩師啊!此地似乎有點熟悉……對了,此為○○法師放生、祈福、超拔祖靈會場。】
濟佛曰:沒錯,今日逢人間主事者善願,欲渡幽冥受苦諸眾,你前些日子不是也去參與嗎?
蕭生曰:對啊!前些日子,弟子一家人也一同參與盛會,想超渡三世親眷離苦得樂。
濟佛曰:趕快上前參駕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蕭生曰:弟子俯伏十叩首,仙佛慈悲。
阿彌陀佛曰:濟公道友遠從臺北帶領蕭生靈遊至此,有失遠迎,還望見諒。
濟佛曰:阿彌陀佛與諸位道友,法宴宏開,雨露均沾,澤披法界十方諸有情。來此叨擾,還請調教老衲這傻徒兒。(此時,蕭生四處瞻望法會現場,有點驚懼的樣子…。)
蕭生曰:恩師慈悲,方才真有點【給他嚇到了】,只見法會週邊,伽藍、韋馱、降龍尊者及諸多天兵天將環繞會場,以維持會場秩序。不過弟子見諸多善心發願超渡祖先、冤親債主、地基主、外靈、靈障……者,怎麼有些人身上被海鮮、蛇、羊、雞、狗、牛……諸多小靈體啃食其身軀,此為何意思?還望阿彌陀佛、菩薩開示。
阿彌陀佛曰:蕭生你有所不知,眾生貪圖口腹之私,天上飛的、地上爬的,無不想盡辦法,加以獵殺、追捕,導致眾多被殺【諸有情】化為小靈體,或啃其頭、手、胃、身體諸部位,其所食之處,化在人間即顯其不舒服的部位。
蕭生曰:如此說來,只要其靈啃食其胃,陽世人即顯現胃不舒服是吧!
觀世音菩薩曰:沒錯,這是目前所顯象,然其發心、財施、法施、無畏施,已經使其靈怨恨心消退不少。
蕭生曰:想不到發心參與法會超拔眾有情,還得消減冤債怨心。
大勢至菩薩曰:【一聲彌陀化怨懟,彌陀引渡至善境】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法號,梵音繚繞響天聽,必蒙吾等聖真降臨引渡。
蕭生曰:人生在世幾春秋,人生如黃粱一夢,大夢初醒一身空,滄海桑田一夜間,人力束手問蒼天,慈航普渡誰來駕,生來去時一手空,醉生夢死難出脫。
恩師!想不到人間在世苦啊!在冥界也痛苦不已。(此時聽到幽魂悲淒,聞之不禁令人心酸)恩師啊!這是什麼情形?
濟佛曰:人間道場超拔法會,皆須陽世人造功立德,立牌位引渡眾魂,此位亡魂因陽世人不明因果,未能造功立德,錯失法緣……。
蕭生曰:恩師慈悲,也就是說陽世人造功立願,冥界諸有情即得憑證,得入法會現場,領沾功德,聞聽法語以開悟,脫離冥籍。
觀世音菩薩曰:蕭生所言只對一半。須陽世人造功,或人間道場有緣仙佛引薦,才能入法會現場。有憑證者、或仙佛帶領者,始得進場。至於【脫離冥籍】一事,則未必也。有些受苦亡魂,在生不聞佛法,不近聖門,親近善緣,善功未造,又未得陽世人造功,自【求渡無門】。
蕭生曰:原來如此,濟公恩師啊!今日逢本堂著書聖會,還望恩師引渡,並加以開導,得蒙佛恩引渡,又一參【天書】著作,化為句句法言,說其在世不畏因果,不敬鬼神,未蒙善緣引渡之苦……
濟佛曰:好吧!蒙著書之功,老衲引薦得入地府【聚善所】潛修,以證神道佛果。(此時,濟佛口中一念【嗡嘛呢唄咪吽】剎那間,此女亡魂,原本悲淒鳴叫聲,剎時停止,出現佛前俯伏叩首)
阿彌陀佛曰:汝等不聞佛法,不得善緣,未能心性超脫凡塵,故在世諸惡作盡,害人不淺,快快道出汝在世之行徑,以列入金篇醒悟世人,引以為戒,才能蒙功引薦。
(女魂借筆生略敘前愆,筆生傳訊速度突然慢了下來。)
女魂曰:罪女本姓陳,台疆彰化和美人氏,亡於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七日,在世不孝公婆,不和兄嫂,不明因果,指天咒地,生性貪婪,于公婆亡時,設計殺害兄嫂,以奪其家產,又貪口欲,三餐大魚大肉以飽口腹,終其一生,口業、殺業、意業,造禍甚多,上天罰我不孝之過,子女雙亡,故一縷幽靈四處漂泊,未得善終……
濟佛曰:佛法無邊,今逢著書期間,上天本慈悲,不忍視眾幽靈受苦,求出無期,故屢差仙佛渡說眾靈,望汝能體天心至公至善,今後老衲作保,引薦至【聚善所】潛修佛道,可否?
(速度又慢下來。)
女魂曰:罪女豈敢討價還價,今對佛前懺悔,一一道說在世劣行,還望有緣善士得親聞此段因果,了然悟解,禍福本無門,唯人自招自受,非上天不慈,實人心造作。
濟佛曰:好!待法會完畢,隨吾回堂。蕭生可再略述法會諸殊勝情況,以供世人了悟。
蕭生曰:此時,法音繚繞振天音,諸多仙佛從天而降,原本許多善士後方,有的靈光黯淡,有的有靈障干擾,更有啃食善信身體諸部位的……,在菩薩的甘露法雨施灑,剎時靈障化為烏有。咦!恩師,瞧那信女嘴巴念念有詞,口吐蓮花吔!
濟佛曰:無誤!信女善念召感諸佛加被,又正氣、善行護身,口口皆出蓮花,令法會現場頻增蓮華。
蕭生曰:對啊!諸天聖佛加持之下,有些靈障乘著蓮花徐徐上升,但是為何有些仍長跪在地呢?
大勢至菩薩曰:有些善信或因身、口、意不淨,未得入善門修持,未蒙聖光加被,故其所犯諸惡業,冤親債主,怨心很深,雖已發心超渡,然心性未空,未臻善法。待會,吾施法釋其冤怨。(只見大勢至菩薩蓮指一揮,剎時法會毫光四現,光芒燦然,原本呈現【黑氣】的冤魂,呈白色光彩。)
蕭生曰:菩薩慈悲,還請開示【此法景】以讓世人明悟。
大勢至菩薩曰:冤魂屬陰,貪念橫生,故【呈現黑色】,以阻世人運途、身體、事業、家庭……,皆因【怨念】所化,今施以妙法加持,由黑色漸漸轉淡至純白。
蕭生曰:恩師簡直太厲害了,原本怒氣衝天的冤靈,面相頓時祥和許多,不過弟子有一個疑問,還請恩師開示。
觀世音菩薩曰:直說無妨。
蕭生曰:世人常有一個疑問,陽世人到底要超渡祖先、冤欠……幾次啊!才算功德圓滿呢?
菩薩曰:問得好!那菩薩問你,你一天要吃幾餐才算飽?
蕭生曰:弟子身材略胖,除了三餐之外,另加【飲料、餅乾、水果……】。
菩薩曰:那就對了,正常一般人三餐即有飽足感,賢生你還得多吃了好多……
蕭生曰:菩薩見笑了。
菩薩曰:因應個人【根器】不同,有些亡魂一次法會即蒙仙真引入善境。有些亡魂在世未立善功、過多於功,故魂歸地府受苦,有些功過相抵,得入地府平民區或聚善所,皆各得其所。
蕭生曰:所以到底要超拔幾次,不一而論,須視亡魂功過而論,所謂【清】者上升,【濁】者下沉,即是此理。
濟佛曰:善哉!善哉!正確無誤,一切都得視其在世所為,清者----善者,自有仙佛引渡;濁者----惡者,自有桎梏相加。
蕭生曰:弟子明白了,那在世時還得多親近善法,入聖門聞法語,常清淨修為,才是根本,免得死後【悲聲哀淒,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語】了。
濟佛曰:法會將結束,請蕭生注意觀看法會現場。
蕭生曰:此時,法會外場,除了有火供現場外,待會就要進行火供了。
濟佛曰:火供系源自古印度,為祭祀太陽神之祭法,後被密教所沿用。【護摩火供】意味著焚燒、火祭,將【香、花、吉祥草、食物、衣……】投入火中燃燒,譬喻藉【智慧火】培養【舍】善境,以【智慧火】焚燒【迷心】之意,而入無我利他,以【菩提心】為基石,藉以驅魔祈福,以回小向大,召感諸佛護持、垂憐,獲功甚速,也成【密教】重要修持方法之ㄧ。
蕭生曰:火供這麼殊勝啊!
濟佛曰:注意看下去。
蕭生曰:哇!原本秩序良好,井然有序的法會現場,眾靈皆得人手一份食物吔!原本很小的靈體,哇!變大了吔!不到一會兒時間,個個足下化生蓮花!
濟佛曰:那些足踏蓮花亡靈,蒙阿彌陀佛暨眾恩師引渡,得生西方阿彌陀淨土下品下生【帶業修行】所。
蕭生曰:好棒喔!這麼多受惠諸幽靈眾,皆含笑由仙佛帶走了。那尚有些亡魂留在原地,又是為何?
濟佛曰:視其各人因緣不同,有些證西方淨土,有些善功不足,有些待會兒會有諸天【洞天福地】仙真,引領至諸天再修持,更臻上乘境界。
蕭生曰:瞭解了,那有些有超渡地基主,也被渡走了,怎麼辦呢?
濟佛曰:傻徒兒,有證諸天善境者、有證西天者、有證東天、南天,各有其【修真閣】,不用擔心,自有安排。【地基主】列為【善魂】,受人間享祀,佑家宅平安,雖無仙佛法力之大,然其護宅之功,仍不可忽視,非上天敕封上升果地,仍須【各歸本位】。
蕭生曰:也就是說,該證道的就證道,該歸位就回本位,是吧!
觀世音菩薩曰:濟公道友所言無誤,一次法會功德,得令受苦冥眾離苦得樂,也得令如【地基主】等善魂,更添法益。
蕭生曰:增加法力是吧!
濟佛曰:可以這麼說。(時間差不多了。)
阿彌陀佛曰:七月人間教孝月,幽冥出苦遙無期,冤怨嗔心填心際,業海茫然誰人知,望陽世間人造功,以脫冥籍歸仙境。
蕭生慧根深厚,蒙上天賦予重任,將此【顯密圓融濟眾靈】之殊勝情境,披露於世,還望世人為追懷先人祖恩、為化冤欠解怨者、為法雨均沾冥眾者,藉此聞、看此聖書造功立德,一了上天著作此天書《因果采靈遊記》初衷,聞法修行,去惡揚善。
濟佛曰:趕快叩謝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蕭生曰:弟子俯伏叩首天恩浩蕩,叩謝慈尊洪恩,澤被十方,非但陽世造功者得益,更令諸冥界有情超生善境、或往各天淨土、或各歸本位,每個人皆法喜充滿,真是陰陽兩利。
濟佛曰:快上蓮台!
蕭生曰:師父啊!真是殊勝功德吔!不過○○法師為佛教高僧,善法妙施,結合【顯密圓通】,方才更見他那震懾人心響澈天聽的經咒力,必當法界都嚇到了吧!
濟佛曰:一切善法,皆應各階層、各根器的信徒而生,只要善法利濟眾生,眾生受益,無須著相也。老衲此次特將此次【法會】列入采靈對象,即為【破迷入悟】,一切萬法唯心造,法無高低,心區分也,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善法渡眾者無數。至此。
(蓮台已至玄黃堂上端,蕭生魂魄投體,吾回)
因果採靈遊記-第三回 普施火供顯密圓融
詩云:人生在世幾春秋,貪戀世塵幾時休,舉頭三尺有神明,報應臨頭階下囚。
聖示:際值七月人間植福報恩月,人間道場、宮廟,處處皆有舉辦冥思親恩法會,傻徒兒,今個兒咱們一起去觀看。(佛扇一搧,蕭生元靈應聲而出。)
蕭生曰:蟻生叩見恩師金安,好久不見了。
濟佛曰:免禮,今天怎麼感覺到特別有禮呢?
蕭生曰:哪有?徒兒一向對恩師都是恭敬萬分的啦!只不過,上回因聖帕颱風來襲,著書因此暫停乙次,人家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那弟子可說是好幾年未見到恩師了。
濟佛曰:心中有佛,自感恩師存在,更何況恩師無時不刻,眼觀蕭生一舉一動。
蕭生曰:那劣徒我不就被恩師監視了?
濟佛曰:與其說監視,何不說默佑呢?
蕭生曰:感謝恩師助佑,難怪平日偶爾會覺得有靈光護體,常有神來一筆,做事有如神助般。
濟佛曰:真的嗎?
蕭生曰:方才跟堂主報告過,弟子動念,想要與法界眾有情結個法緣,蒙游秀香師姐之助,才學會做冥界衣服,想藉學校老師之手,與新竹東甯宮諸有情幽冥結個善緣,昨天就在路上跟這位郭老師巧遇……這不是重點,弟子見此位同事(郭老師)根器深厚,佛緣頗俱,道學豐富,想藉此引緣至玄黃堂,以利未來堂主宏法利濟眾生,方才又見林生訓鸞,蒙驪山老母、南天文衡聖帝恩示鸞文,將來本堂必定【人才如江河般湧進】不禁心生法喜,又為三界眾生高興,想必本堂將更蒙上天畀重,普渡三曹,濟渡眾生,福祚十方才是。
濟佛曰:沒錯,本堂雖是草創之堂,居陋屋之室,然三界護持。
蕭生曰:那將會有無數眾生受益,更願十方善信同登法航。
濟佛曰:快上蓮台吧!(只見師徒倆人,徐徐步上蓮台。)
蕭生曰:徒兒已經坐穩了,還望恩師啟程吧!
濟佛曰:今天逢農曆七月,人間為慎終追遠,懷念親恩,無不在道場、廟宇、宮堂,舉辦冥思超拔法會,今天咱們就去觀一觀。(此時,蓮台緩慢上升……。)
蕭生曰:恩師今天本堂可來了不少諸天仙佛,將整個廟堂擠得水泄不通,又見堂外天兵天將環堂護持,不過今日好像特別嚴肅許多,本堂好像做了結界般,外靈不得入侵。
濟佛曰:現在逢農曆七月,陰界地府放【善魂】回到人間探親,一解思鄉情怯,上天怕著書期間,外靈造次,當然重兵駐守保護本堂之安全。
蕭生曰:瞭解了,今天還有稀客啦!蔡師兄夫婦舉家參與聖務喔!
濟佛曰:蔡生兩夫婦不畏舟車之苦,前來參駕參與聖務,值得嘉勉,待會老衲退駕後,必當靈光加被,助佑身心清明,好了!目的地已到了。
蕭生曰:恩師啊!此地似乎有點熟悉……對了,此為○○法師放生、祈福、超拔祖靈會場。】
濟佛曰:沒錯,今日逢人間主事者善願,欲渡幽冥受苦諸眾,你前些日子不是也去參與嗎?
蕭生曰:對啊!前些日子,弟子一家人也一同參與盛會,想超渡三世親眷離苦得樂。
濟佛曰:趕快上前參駕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蕭生曰:弟子俯伏十叩首,仙佛慈悲。
阿彌陀佛曰:濟公道友遠從臺北帶領蕭生靈遊至此,有失遠迎,還望見諒。
濟佛曰:阿彌陀佛與諸位道友,法宴宏開,雨露均沾,澤披法界十方諸有情。來此叨擾,還請調教老衲這傻徒兒。(此時,蕭生四處瞻望法會現場,有點驚懼的樣子…。)
蕭生曰:恩師慈悲,方才真有點【給他嚇到了】,只見法會週邊,伽藍、韋馱、降龍尊者及諸多天兵天將環繞會場,以維持會場秩序。不過弟子見諸多善心發願超渡祖先、冤親債主、地基主、外靈、靈障……者,怎麼有些人身上被海鮮、蛇、羊、雞、狗、牛……諸多小靈體啃食其身軀,此為何意思?還望阿彌陀佛、菩薩開示。
阿彌陀佛曰:蕭生你有所不知,眾生貪圖口腹之私,天上飛的、地上爬的,無不想盡辦法,加以獵殺、追捕,導致眾多被殺【諸有情】化為小靈體,或啃其頭、手、胃、身體諸部位,其所食之處,化在人間即顯其不舒服的部位。
蕭生曰:如此說來,只要其靈啃食其胃,陽世人即顯現胃不舒服是吧!
觀世音菩薩曰:沒錯,這是目前所顯象,然其發心、財施、法施、無畏施,已經使其靈怨恨心消退不少。
蕭生曰:想不到發心參與法會超拔眾有情,還得消減冤債怨心。
大勢至菩薩曰:【一聲彌陀化怨懟,彌陀引渡至善境】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法號,梵音繚繞響天聽,必蒙吾等聖真降臨引渡。
蕭生曰:人生在世幾春秋,人生如黃粱一夢,大夢初醒一身空,滄海桑田一夜間,人力束手問蒼天,慈航普渡誰來駕,生來去時一手空,醉生夢死難出脫。
恩師!想不到人間在世苦啊!在冥界也痛苦不已。(此時聽到幽魂悲淒,聞之不禁令人心酸)恩師啊!這是什麼情形?
濟佛曰:人間道場超拔法會,皆須陽世人造功立德,立牌位引渡眾魂,此位亡魂因陽世人不明因果,未能造功立德,錯失法緣……。
蕭生曰:恩師慈悲,也就是說陽世人造功立願,冥界諸有情即得憑證,得入法會現場,領沾功德,聞聽法語以開悟,脫離冥籍。
觀世音菩薩曰:蕭生所言只對一半。須陽世人造功,或人間道場有緣仙佛引薦,才能入法會現場。有憑證者、或仙佛帶領者,始得進場。至於【脫離冥籍】一事,則未必也。有些受苦亡魂,在生不聞佛法,不近聖門,親近善緣,善功未造,又未得陽世人造功,自【求渡無門】。
蕭生曰:原來如此,濟公恩師啊!今日逢本堂著書聖會,還望恩師引渡,並加以開導,得蒙佛恩引渡,又一參【天書】著作,化為句句法言,說其在世不畏因果,不敬鬼神,未蒙善緣引渡之苦……
濟佛曰:好吧!蒙著書之功,老衲引薦得入地府【聚善所】潛修,以證神道佛果。(此時,濟佛口中一念【嗡嘛呢唄咪吽】剎那間,此女亡魂,原本悲淒鳴叫聲,剎時停止,出現佛前俯伏叩首)
阿彌陀佛曰:汝等不聞佛法,不得善緣,未能心性超脫凡塵,故在世諸惡作盡,害人不淺,快快道出汝在世之行徑,以列入金篇醒悟世人,引以為戒,才能蒙功引薦。
(女魂借筆生略敘前愆,筆生傳訊速度突然慢了下來。)
女魂曰:罪女本姓陳,台疆彰化和美人氏,亡於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七日,在世不孝公婆,不和兄嫂,不明因果,指天咒地,生性貪婪,于公婆亡時,設計殺害兄嫂,以奪其家產,又貪口欲,三餐大魚大肉以飽口腹,終其一生,口業、殺業、意業,造禍甚多,上天罰我不孝之過,子女雙亡,故一縷幽靈四處漂泊,未得善終……
濟佛曰:佛法無邊,今逢著書期間,上天本慈悲,不忍視眾幽靈受苦,求出無期,故屢差仙佛渡說眾靈,望汝能體天心至公至善,今後老衲作保,引薦至【聚善所】潛修佛道,可否?
(速度又慢下來。)
女魂曰:罪女豈敢討價還價,今對佛前懺悔,一一道說在世劣行,還望有緣善士得親聞此段因果,了然悟解,禍福本無門,唯人自招自受,非上天不慈,實人心造作。
濟佛曰:好!待法會完畢,隨吾回堂。蕭生可再略述法會諸殊勝情況,以供世人了悟。
蕭生曰:此時,法音繚繞振天音,諸多仙佛從天而降,原本許多善士後方,有的靈光黯淡,有的有靈障干擾,更有啃食善信身體諸部位的……,在菩薩的甘露法雨施灑,剎時靈障化為烏有。咦!恩師,瞧那信女嘴巴念念有詞,口吐蓮花吔!
濟佛曰:無誤!信女善念召感諸佛加被,又正氣、善行護身,口口皆出蓮花,令法會現場頻增蓮華。
蕭生曰:對啊!諸天聖佛加持之下,有些靈障乘著蓮花徐徐上升,但是為何有些仍長跪在地呢?
大勢至菩薩曰:有些善信或因身、口、意不淨,未得入善門修持,未蒙聖光加被,故其所犯諸惡業,冤親債主,怨心很深,雖已發心超渡,然心性未空,未臻善法。待會,吾施法釋其冤怨。(只見大勢至菩薩蓮指一揮,剎時法會毫光四現,光芒燦然,原本呈現【黑氣】的冤魂,呈白色光彩。)
蕭生曰:菩薩慈悲,還請開示【此法景】以讓世人明悟。
大勢至菩薩曰:冤魂屬陰,貪念橫生,故【呈現黑色】,以阻世人運途、身體、事業、家庭……,皆因【怨念】所化,今施以妙法加持,由黑色漸漸轉淡至純白。
蕭生曰:恩師簡直太厲害了,原本怒氣衝天的冤靈,面相頓時祥和許多,不過弟子有一個疑問,還請恩師開示。
觀世音菩薩曰:直說無妨。
蕭生曰:世人常有一個疑問,陽世人到底要超渡祖先、冤欠……幾次啊!才算功德圓滿呢?
菩薩曰:問得好!那菩薩問你,你一天要吃幾餐才算飽?
蕭生曰:弟子身材略胖,除了三餐之外,另加【飲料、餅乾、水果……】。
菩薩曰:那就對了,正常一般人三餐即有飽足感,賢生你還得多吃了好多……
蕭生曰:菩薩見笑了。
菩薩曰:因應個人【根器】不同,有些亡魂一次法會即蒙仙真引入善境。有些亡魂在世未立善功、過多於功,故魂歸地府受苦,有些功過相抵,得入地府平民區或聚善所,皆各得其所。
蕭生曰:所以到底要超拔幾次,不一而論,須視亡魂功過而論,所謂【清】者上升,【濁】者下沉,即是此理。
濟佛曰:善哉!善哉!正確無誤,一切都得視其在世所為,清者----善者,自有仙佛引渡;濁者----惡者,自有桎梏相加。
蕭生曰:弟子明白了,那在世時還得多親近善法,入聖門聞法語,常清淨修為,才是根本,免得死後【悲聲哀淒,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語】了。
濟佛曰:法會將結束,請蕭生注意觀看法會現場。
蕭生曰:此時,法會外場,除了有火供現場外,待會就要進行火供了。
濟佛曰:火供系源自古印度,為祭祀太陽神之祭法,後被密教所沿用。【護摩火供】意味著焚燒、火祭,將【香、花、吉祥草、食物、衣……】投入火中燃燒,譬喻藉【智慧火】培養【舍】善境,以【智慧火】焚燒【迷心】之意,而入無我利他,以【菩提心】為基石,藉以驅魔祈福,以回小向大,召感諸佛護持、垂憐,獲功甚速,也成【密教】重要修持方法之ㄧ。
蕭生曰:火供這麼殊勝啊!
濟佛曰:注意看下去。
蕭生曰:哇!原本秩序良好,井然有序的法會現場,眾靈皆得人手一份食物吔!原本很小的靈體,哇!變大了吔!不到一會兒時間,個個足下化生蓮花!
濟佛曰:那些足踏蓮花亡靈,蒙阿彌陀佛暨眾恩師引渡,得生西方阿彌陀淨土下品下生【帶業修行】所。
蕭生曰:好棒喔!這麼多受惠諸幽靈眾,皆含笑由仙佛帶走了。那尚有些亡魂留在原地,又是為何?
濟佛曰:視其各人因緣不同,有些證西方淨土,有些善功不足,有些待會兒會有諸天【洞天福地】仙真,引領至諸天再修持,更臻上乘境界。
蕭生曰:瞭解了,那有些有超渡地基主,也被渡走了,怎麼辦呢?
濟佛曰:傻徒兒,有證諸天善境者、有證西天者、有證東天、南天,各有其【修真閣】,不用擔心,自有安排。【地基主】列為【善魂】,受人間享祀,佑家宅平安,雖無仙佛法力之大,然其護宅之功,仍不可忽視,非上天敕封上升果地,仍須【各歸本位】。
蕭生曰:也就是說,該證道的就證道,該歸位就回本位,是吧!
觀世音菩薩曰:濟公道友所言無誤,一次法會功德,得令受苦冥眾離苦得樂,也得令如【地基主】等善魂,更添法益。
蕭生曰:增加法力是吧!
濟佛曰:可以這麼說。(時間差不多了。)
阿彌陀佛曰:七月人間教孝月,幽冥出苦遙無期,冤怨嗔心填心際,業海茫然誰人知,望陽世間人造功,以脫冥籍歸仙境。
蕭生慧根深厚,蒙上天賦予重任,將此【顯密圓融濟眾靈】之殊勝情境,披露於世,還望世人為追懷先人祖恩、為化冤欠解怨者、為法雨均沾冥眾者,藉此聞、看此聖書造功立德,一了上天著作此天書《因果采靈遊記》初衷,聞法修行,去惡揚善。
濟佛曰:趕快叩謝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蕭生曰:弟子俯伏叩首天恩浩蕩,叩謝慈尊洪恩,澤被十方,非但陽世造功者得益,更令諸冥界有情超生善境、或往各天淨土、或各歸本位,每個人皆法喜充滿,真是陰陽兩利。
濟佛曰:快上蓮台!
蕭生曰:師父啊!真是殊勝功德吔!不過○○法師為佛教高僧,善法妙施,結合【顯密圓通】,方才更見他那震懾人心響澈天聽的經咒力,必當法界都嚇到了吧!
濟佛曰:一切善法,皆應各階層、各根器的信徒而生,只要善法利濟眾生,眾生受益,無須著相也。老衲此次特將此次【法會】列入采靈對象,即為【破迷入悟】,一切萬法唯心造,法無高低,心區分也,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善法渡眾者無數。至此。
(蓮台已至玄黃堂上端,蕭生魂魄投體,吾回)
因果採靈遊記-第三回 普施火供顯密圓融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無常大鬼
蓮生/文
在「神行」中──
見無數量不可說的無常大鬼全部出動,整片天空如烏雲蓋日,黑壓壓的,伸手不見五指了。
我內心大恐懼。
找到一名無常大鬼問:
「車禍嗎?」
「小卡斯!」無常大鬼答:「不用出動如此多!」
「飛機失事?」
「仍然小卡斯!」
「地震、火災、風災、水災、火山爆發?」
「也仍不算什麼!」
「戰爭死亡?」
「這算大些,一死百千萬,是大。」
「還有什麼才算大?」我不明白。
無常大鬼說:
「大瘟疫。星球相撞。」
「這算什麼?」我大驚駭:「豈不是全完了!」
無常大鬼說:「娑婆世界人類的共業所集而成。這世間善人少,惡人多,水火刀兵、車禍空襲、大病冤獄、家破身危,這些都是小卡斯了。上天看人,凶狠的人愈來愈多,盜賊也愈來愈多,蛇蠍小人太多,重己輕人,百計圖謀,人心太壞,共業愈來愈多了,人間必有奇禍也。」
我聽了淌淚。
我問:「怎辦?」
無常大鬼答:「你能隱居葉子湖,韜光養晦,懺累世之業,撐持世道,勸人正修,自己吃虧,亦平心忍辱,日夜修持唸佛持咒,一心求往生佛國淨土,你能讓人便宜,甘自吃虧,知足常樂,自可往生也。」
我說:「我憂眾生啊!」
無常大鬼答:「盡心盡力吧!」
「我如何做?」
「身教,言教。」無常大鬼說。
盧勝彥文集169冊《忘憂國的神行》無常大鬼之五
在「神行」中──
見無數量不可說的無常大鬼全部出動,整片天空如烏雲蓋日,黑壓壓的,伸手不見五指了。
我內心大恐懼。
找到一名無常大鬼問:
「車禍嗎?」
「小卡斯!」無常大鬼答:「不用出動如此多!」
「飛機失事?」
「仍然小卡斯!」
「地震、火災、風災、水災、火山爆發?」
「也仍不算什麼!」
「戰爭死亡?」
「這算大些,一死百千萬,是大。」
「還有什麼才算大?」我不明白。
無常大鬼說:
「大瘟疫。星球相撞。」
「這算什麼?」我大驚駭:「豈不是全完了!」
無常大鬼說:「娑婆世界人類的共業所集而成。這世間善人少,惡人多,水火刀兵、車禍空襲、大病冤獄、家破身危,這些都是小卡斯了。上天看人,凶狠的人愈來愈多,盜賊也愈來愈多,蛇蠍小人太多,重己輕人,百計圖謀,人心太壞,共業愈來愈多了,人間必有奇禍也。」
我聽了淌淚。
我問:「怎辦?」
無常大鬼答:「你能隱居葉子湖,韜光養晦,懺累世之業,撐持世道,勸人正修,自己吃虧,亦平心忍辱,日夜修持唸佛持咒,一心求往生佛國淨土,你能讓人便宜,甘自吃虧,知足常樂,自可往生也。」
我說:「我憂眾生啊!」
無常大鬼答:「盡心盡力吧!」
「我如何做?」
「身教,言教。」無常大鬼說。
盧勝彥文集169冊《忘憂國的神行》無常大鬼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