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銅牌效應

 

  一位心理學家曾問我:「你說說,參加奧運會比賽,那些銀牌得主和銅牌得主誰比誰更有幸福感呢?」


  「當然是銀牌得主,因為銀牌得主的獎牌層次更高、含金量更高,銀牌得主自然也就擁有更多的幸福感。」我說。


  心理學家說:「根據他的調查,那些銅牌得主的幸福感往往高於銀牌得主。」


  「為什麼獲獎層次低、榮譽擁有更少的人反而更有幸福感呢?」我不解地問。


  「因為對於銀牌得主來說,獲得銀牌對於他來說並不滿足,在他看來,只要自己當時再快一點、再高一點、再強一點,就有可能獲得金牌,所以對於這塊到手的銀牌,心裡總有一種「飲恨」的感覺,好像只獲得銀牌是委屈了自己。


  「而對於銅牌得主就不是這樣,因為銅牌是獎牌中的最低層次,再往下就沒有獎牌了,在銅牌得主看來,獲得銅牌已經是夠幸運的了,如果運氣不好,那就什麼獎牌都得不到,所以在銅牌得主的心裡始終有一種滿足感。


  幸福與滿足:幸福不是你已經擁有了多少,而是在你心裡,你滿足了多少


  「銀牌得主的心裡是『飲恨』,而銅牌得主的心裡是滿足,這兩者誰比誰幸福不是明擺著嗎?」心理學家說。


  聽了心理學家的解說,我對幸福一詞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我們心中的幸福,不是看我們已經擁有和獲得了多少,而是看我們內心裡對於現實滿足了多少。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言人之惡,非所以美己

 

  魯國大臣叔孫武前去拜會顏回,在談話當中,叔孫武叔不斷提到別人的過錯,並且加以評論。


  顏回聽了一會兒後,便直接告訴他:「我曾聽孔夫子說,說他人的缺點,沒有辦法使自己更完美;說他人的過錯,也沒辦法使自己行為更端正。所以君子只會在自己的過錯上著力,而不窮追猛打他人的過失。」


  人們在批評他人的過錯時,會感受到一股「使導正」的力量,進而產生自己站在正義一方的認知。孔子想必是察覺到了這點,才說「非所以美己」、「非所以正己」。要美己、要正己,還是得將批評的眼光拉回到自己身上才行。


 ※ ※


  俗有云: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此乃大多數之修行現況,其因乃是不明真理 ,言多而行寡,並常注意他人之缺失,基於種種因素,以致於成就者如牛角般稀少。


  其實修子應當有正確之認知,探究自身缺失,由粗而細漸次改過,並依四正勤精進,以達內心之圓滿,希世人勉行之!


虛原雜誌-223


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奧運會答客問

 

蓮生/文


  有拜訪者,問我巴西的奧運會,我的答話,語帶玄機。


  問:


  「大師!你看奧運會嗎?」


  答:


  「看也不看。」


  問:


  「什麼是看也不看?」


  答:


  「隨緣看,隨性看,偶然看。」


  問:


  「大師!看什麼?」


  答:


  「一拳打倒阿里山,一腳走遍日月潭。」


  問:


  「什麼意思?」


  答:


  「無非拳腳。」


  問:


  「大師!你可知奧運會的精神是什麼?」


  答:


  「精神。」


  客人笑了:


  「我是問精神是什麼,裡面的含義?」


  答:


  「表面是競技,裡面是金牌。」


  客人說:


  「錯。是互助的精神。」


  我反問:


  「那不要金牌了嗎?」


  客人無話可回。


  後來,客人又問:


  「大師!你喜歡勝,還是喜歡敗?」


  我答:


  「我不明白什麼是勝敗!」


  問:


  「裁判勝敗分明,如何不明白?」


  答:


  「維摩詰談不到,目犍連看不懂。」


  問:


  「那大師怎麼處?」


  答:


  「寸心安。」


  問:


  「那一國得金銀銅牌最多?」


  答:


  「有。」


  問:


  「那一國得金銀銅最少?」


  答:


  「無。」


  問:


  「看完奧運會,有何感想?」


  答:


  「伎倆俱盡。」


  問:


  「大師!有何伎倆」


  答:


  「自出母胎,已被人看破伎倆。」


  問:


  「誰看破?」


  答:


  「瞞釋迦老子不得。」


  試問聖弟子,奧運會,你看到什麼?


盧勝彥文集256《拜訪大師》奧運會答客問

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嫉妒之害

 

南海古佛 降


詩曰:壯志獨缺橫溢才,偏將嫉妒繞心宅。

   弗知魂若西天去,兩袖皆空野塚埋。


聖示:吾今日降著:「遠離煩惱的生活」


  嫉妒是對於他人的成就,產生反感、排斥、厭惡的心理狀態,所以一般人不希望看到或聽到,別人在財富、外貌、學識、智慧、人際關係上勝過他。


  嫉妒無所不在,例如:


  女孩嫉妒女孩;


  比丘嫉妒比丘;


  佃農嫉妒自耕農;


  貧窮者嫉妒富有者;


  無房者嫉妒有房者;


  收入低者嫉妒收入高者;


  外貌平庸者嫉妒貌美者;


  無才華者嫉妒有才華者;


  成績差者嫉妒成績好者;


  沒有升職者嫉妒升職者;


  三流演說者嫉妒一流演說者;


  ……。這些都是屬於嗔恨心的一種表現。


  生起嫉妒時首先是傷害自己,讓自己心情鬱悶、不開心,嫉妒也會傷害一個人,中傷一個人,甚至殺害一個人,所以嫉妒會讓人造出很強的不善業,歷史上龐涓與孫臏的恩怨,即是因為嫉妒而產生恩怨的例證。


  龐涓和孫臏同拜鬼谷子為師,一同學習兵法。學成之後二人也先後到魏國效力,但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也害怕孫臏的存在會威脅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在魏王面前以讒言誣陷孫臏,導致孫臏遭受臏刑及鯨面的酷刑,造成身體殘疾。


  事後孫臏運用計謀,逃至齊國。由於孫臏具有軍事才能,因此,很快就被齊王重用。齊國大將在孫臏輔佐下,接連在桂陵、馬陵二地擊敗魏軍,而龐涓也死於馬陵的戰役中,讓孫臏報了受龐涓嫉妒迫害的宿怨。


  在《小業分別經》中記載:佛陀對年青的婆羅門說:


  「某個女人或男人心存嫉妒,對別人所得到的利益、受恭敬、受尊重、受禮敬、受供養時,便會生起嫉妒、憎惡。由於這樣的業,會使他們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如果沒有投生在惡趣、地獄而轉生為人的話,都會是一位平庸,沒有權勢,沒有地位,沒有功名的人。」


  嫉妒是自我毀滅的不善業,只會導致惡業,或轉生地獄,或來世轉生為貧窮孤獨者,可以說沒有任何益處。


  觀古縱今,歷史上所記載的帝王、美女、首富……,活著時被天下人朝拜、景仰,死亡後的屍骨卻無人問津,與乞丐、奴隸死後沒有什麼分別,最後的結局都是荒郊野嶺黃土一坏。所以,有什麼好嫉妒的呢?


  相對於嫉妒的是「隨喜」。隨喜、讚揚他人的成就,會讓自己心情愉悅,輕安自在,減少壓力。而透過培養「隨喜」的心,可以不需花一毛錢就建立善業,這種善行又會導向轉生天界,或轉生為有權勢有地位的人,何樂而不為呢?


遠離煩惱的生活 - 第三章第五節 嫉妒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正覺觀照

 

  學禪的人,在成為禪師之前,至少必須跟隨他的師父十年。


  一日,已成為禪師的天龍拜訪南印,因為下雨,天龍穿著木鞋,手拿著雨傘。


  南印請他進門後問:「你的鞋子留在玄關,那你的傘是放在鞋子的右邊或是左邊?」


  天龍無法回答,於是跟隨南印又學習了六年。


 ※ ※


  佛智端裕禪師說:


  駿馬奔馳日行千里,迅疾如風,然而不能肆意東西奔突,是由於馬勒韁繩馭著牠。


  小人性情橫暴倔強,然而不敢恣意放縱地胡作非為,是由於刑典法律制約著他。


  世俗之人意識流動、變幻不定,然而修習禪法者不敢攀援外物,是由於心存正覺觀照世相之故。


  嗚呼,修習禪法者心無正覺觀照,就像奔馳的駿馬沒有馬勒韁繩的駕馭,又像世俗小人沒有刑典法律的制約,怎麼能夠斬斷世間的貪慾、杜絕虛妄的心念呢。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

 

  從前,在大陸福建某個地方,有一戶靠擺渡為生的家庭。有一年,地方上下了一場滂沱大雨,因為溪水暴漲,又遇到海水倒灌,以致氾濫成災,沖失民房,被淹死的人順著水勢而下,還有許多漂浮而下的財物,擺渡人家都視若無睹,一心一意、盡力的去救渡從水裡漂流的災民。


  當時的人都譏笑他是傻瓜,一直到他的孩子出生,因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他的家裡才稍微過得去。


  有一天,一位神仙化為道士模樣的人向擺渡人說:「從前,你做了許多別人從不知道的功德,所生的子孫理當相當有發展才是。你可以將你父親葬在白兔墳這個地方。」


  於是,擺渡人家遵照道士的指示,將自己的祖父、父親的骨骸同葬入那一墓穴之中。奇妙的是,此位擺渡人家的子孫後來都非常興盛,也有賢能之士。


 ※ ※


  災難頻傳,大自然的反撲,帶給大地面目瘡痍,置身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正遭受此起彼落之災劫。


  有時災難所帶來的並非傷亡,僅就淹水而言,所造成物品之損失,已讓世人苦不堪言;何況含雜土石雜物進入民宅,給居民帶來非常大的困惱,光是清除滯積民宅之土石,便令人深感頭痛。然而此時卻有不少眾生連安身的居所都沒有,相較之下,難道不慶幸自己尚有可供棲身之房舍,雖然已經受到土石入侵,只要清理乾淨,便能再度安心居住。相較之下,自己真是富貴人家,心富一切富,富裕之家在於平時寡欲,對於物質欲求能平淡,自然也就富足,更能幫助比自己弱勢的人家,從中廣結因緣。


  雖然自己已經因為災難而一無所有,但看看那些已逝者,連翻身機會都沒有,思慮至此,不免效法志工團隊,從此參與一切公益事業,因為已經一無所有,再也沒有失去的機會了,自然也就不再多做欲求,僅圖溫飽罷了。此時深覺自己比任何人更富足,因為心境不同了,欲求少了,自然平時做不到的善事開始能做了。而身在安和樂利的人們,觀察到災難人家之無助及無奈,怎能不捫心自問,我好歹並沒有受到災難的摧折,我處在福德之地,豈能有過多之欲求?


  是故,理當降伏我欲,盡力造作一些利眾功行,當貢獻一己微薄力量,積少成多,讓每一位身在福田中的人們該省思普利天下,廣伏欲求,造福人群也。


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低逼」之地不可居

 

蓮生/文 


  我在年輕的時候,替人看風水無數,有一個原則,窮人富人一律平等。富貴人家來聘請我,我欣然接受,貧窮人家來禮聘我,我同樣笑臉相向。 


  富貴人家,貧窮人家,我均堪輿的。 


  我最重要堅守的原則是:「決不開口要價,完全隨東主的意思。」 


  因為我學堪輿,正是濟世救人。 


  所以我看過一戶很貧窮的人家。 


  他們住在一個很低凹的地方,屋後有斷崖高矗,房子的周圍是種著竹子,這家的主人是賣菜的。 


  我認定,這正是「低逼」之屋。 


  在「地靈秘笈」中言: 


  「最低」----必遭自殺。 


  「逼迫」----困難波折。 


  結果我占斷得非常正確,房子的女主人,因貧賤夫妻吵架,飲農藥自殺,祖母風濕,半身不遂。家中小孩,有小兒麻痺的,有氣喘的。東主本人,拼命的苦幹賣菜,卻一敗塗地。 


  為什麼「低凹」的房子,有「自殺」的命運,因為「低凹」的房子,總是處在下風之地,心中閉塞,想不開,無法展開自己的理想,因為心靈無法適暢,一欲刺激,就容易令人想自殺。 


  至於「逼迫」,那斷崖高矗,太接近房子,產生了「高壓」的感覺,這是有志難伸的風水,而且易得奇奇怪怪的病症,斷崖殘壁太接近,令人覺得淒涼而感傷,住這樣的房子,永遠也無發達的機遇。 


  更現實的說,住在山腳下的低凹之地,一下雨,家中便積水難退,一地震,山崖崩土一落,便把房子給埋了,豈不可慎。 


  我問他:「你現在家中,共住七個人是嗎?」


  他莫名其妙:「祇有五個人。」 


  我笑一笑說:「正是七個。這七個中,包含兩個常客。哈哈!」 


  他說:「我家根本沒有客人。」 


  我要他去問一問老祖母,家中是否有兩位常客,結果老祖母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是有兩位常客,這兩位常客穿清朝的服裝,一個男的穿黑衣,一個女的穿紅衣,兩位客人,經常出出入入。 


  這一回答,令男主人大為驚駭。 


  主人問祖母:「怎不早說?」 


  祖母回答:「怕你們害怕,又怕你們不信,會說我老眼昏花。」 


  我告訴他,這「低逼」之地是不可居的,因為低逼之地是陰祟之地,陽人住了陰祟的地方,不病也得病,困難及波折重重,陽人受因人影響,就只想一死了之,人之自殺,往往受陰靈的攝勾。 


  老祖母何以看的見陰靈,因其行將入土,陽氣退散,陰氣纏身,其體質以接近陰靈,所以其眼識可以見陰靈。 


  也有地理風水師以為,「低凹」之屋,會使水氣聚集,水就是財,會大發。然而「水氣」之流動,須高明的風水大師才能處理得宜,須導「大水氣」入,導「小水氣」出,如果一片大水氣祇是入,就把屋裡面的人全吞沒了。 


  太低凹之屋是不吉祥的。 


  屋後左右有斷崖殘壁高矗,是為「逼」,也是不吉祥的。 


  我奉勸他們搬家,因為這是極大的凶屋之相。 


  我記得,這位主人給我的紅包利事是五0元新台幣,我並不嫌這錢很少,因為他是窮困人家。而我更不是想賺大錢的地理師,我學「地靈秘笈」的主旨,是要人人蒙受屋相的幫助,而不是自己更發展更賺錢,這「入世法」是對人們的方便引導,最重要的是「出世」的佛法感召。 


  我以為,凡擇地建屋,先默察「形勢」,這「形勢」太重要了,有句話說「形勢比人強」就是這個道理。太高遭「風煞」,太低遭「水煞」,居中最適宜。「陽宅地靈」其實就是均勻之學,「平均」就是一門大學問,學習此大知識,須由此入門也。


盧勝彥文集第69冊《陽宅地靈闡微》「低逼」之地不可居

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接物待人之道

 

觀世音菩薩 降


菩薩:今夜, 吾帶領宣筆出遊。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二人步入蓮台,剎那之間,蓮台昇空,四方星光閃爍,彩霞萬丈,美不勝收。不一會兒時間,蓮台緩緩降落在一處廣場,在廣場上有三個年輕人,互相在談論事情,有說有笑,似乎快活而無憂無慮。〉


菩薩: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思是說,三人之行,常有值得我人學習或效法之處。


   無論是待人接物方面,或者是做事情之態度上,都有賴眾生認真觀察周遭的每一個人,尤其是言行舉止或待人接物之間,不乏有我人值得學習及效法的地方。


   雖然有時候眾生在談吐之間看似平常,但如能仔細觀察聆聽人在談吐上的應對態度與精神,便可發現原來我人還有跟不上別人的地方;若有深思,仔細觀察,細心體會,從此吸收他人的優點和精神,若能應用於進退應對之中,必可為自己增長不少。


   既然有了這些增加出來的知識,進而予以融入日常生活上施行之,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便是已經轉化成為本身之智慧,任何人都奪不走。


邱生:原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啊!


菩薩:確實。人際相處之間,不可以己意為意,不可以固執己見,必須先看看別人怎麼做事、看看別人如何應對,從別人的應對上和本身之待人態度加以融合,進而成為本身加強之目標。


   正所謂:「體會領悟」,爾後便有獨特之心得,將心得轉成生活習慣,便能成長自我過往之不足處,彼此互相學習,互相成長,才能共創光明之未來。


邱生:〈在廣場上的某甲,不時的面露微笑,似乎沒有任何事令其感到不滿,縱使有人打球打偏了,擊中某甲,但見某甲拾起球之後,抖抖身子,仍然面露笑顏,然後將球拿給前來撿球之人,並輕聲的說:「小心注意,別傷了人!」只見對方連連道歉,有點羞愧的取回球。〉


   菩薩啊!如今的社會,若是被球打到,雖然對方並非故意,但能平常心看待的人,似乎已是極少數。


菩薩:眾生由於缺乏平常心,更缺乏同理心,因此,每逢小意外事件發生,並不懂得冷靜穩重的處理事情,於是紛爭之衍生,很多時候都是沒有必要的。


   至於肇事的一方,雖然理虧,亦經常忍受不住他人之辱言相向,而導致鬥毆情形層出不窮。原本只需忍他幾句辱言,便可無事,但是自尊心作祟之下,形成自認為「已經向你道歉了,你還想怎樣?」隨之不耐煩,口氣就不佳;對方一聽,心裡認為是你已錯在先,還敢對我大小聲,心裡愈想愈氣,耳中又聞聽不悅之音,不由火冒三丈,最後互罵,甚至互毆互打的情形便產生。


   是故,深願眾生學習某甲的修涵,凡事都能以平常心看待,事事以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想,便能降伏內心之不悅,進而轉為慈悲之法喜,何樂而不為?


邱生:但看某乙走在路上,不斷的蹲下來,原來是在撿拾地上的小石子、小鐵片、小釘子及一些足以傷害到他人的丟棄物或尖銳物,走幾步就彎腰撿拾,置於隨身攜帶的袋子。


   三個人邊走邊撿在地上的丟棄物,而且還能輕鬆自在、談笑自如,真是不容易。


菩薩:普天之下,能隨手行造之善事乃有萬千種,像某乙便是從日常生活上之習慣落實,雖然也可以選擇快步離去,但某乙並不如此做,心想明明眼前就看到這些廢棄物,自己有幸看到了,可以避免受到傷害,如果不隨手撿起,那麼下一個人經過這裡,是否也能像我一樣事先就看到而免於傷害。基於慈憫之心,某乙深怕這些廢棄物傷害到其他人,因此沿路撿拾。


   雖然無法將所有地方的廢棄物都完全撿拾乾淨,但只要行經之處都予以撿拾掉,那麼就能替社會做不少事;並見這個隨手做的善行,令許多人遠離無意中被傷害的厄運,實功不可沒也。雖然施行各項義行,必須花費許多人的寶貴時間,但總是值得的,這些時間都是極有意義的。


邱生:世道上確實有不少默默行善者,盡心盡力替地方、為人群淨化一片土地,精神真是令人敬佩。


菩薩:確實俗世之間,總是有那麼些人肯默默的為社會付出,行諸善事,凡娑婆眾生理該效法才是。


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人生遊記-第十八回 三人行必有我師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鏡像妄心

 

  牛頭山慧忠禪師,俗姓王,潤州(治所在今江蘇鎮江)人,牛頭智威禪師的弟子,四祖下第六世法嗣。二十三歲的時候,在莊嚴寺出家。後聽說智威禪師出世弘法,遂前往拜謁。


  智威禪師一見慧忠禪師,便道:「山主來也!」


  第一次相見,怎麼喊山主呢?智威禪師的這一聲不同尋常的問候,令慧忠禪師當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頓悟玄旨。


  開悟後,慧忠禪師便留在智威禪師的身邊,做他的侍者。過了幾年,慧忠禪師便辭師四方參訪。在慧忠禪師外出參學期間,有一年夏天,具戒院裡的一株古老的凌霄藤枯死了,僧人們想把它砍掉,智威禪師見了,便告訴他們說:「不要砍了。慧忠禪師參學回來,它就活過來了。」幾年以後,慧忠禪師回來了,死了幾年的凌霄藤果然復活了。


  智威禪師知道付法的機緣已經成熟,一天,他把慧忠禪師叫到跟前,說偈言:「莫系念,念成生死河。輪回六趣海,無見出長波。」


  慧忠禪師回答說:「念想由來幻,性自無終始。若得此中意,長波當自止。」


  智威禪師又說偈言:「餘本性虛無,緣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還歸空處坐。」


  慧忠禪師答道:「虛無是實體,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須息,即泛般若船。」


  智威禪師知道他已經徹悟了,於是將整個道場交付給慧忠禪師住持,而他自己則隨緣化導,後終于延祚寺。


  慧忠禪師有一首《安心偈》,云:


  「人法雙淨,善惡兩忘。

  直心真實,菩提道場。」


  我們可以把這首偈子看作是對慧忠禪師禪法的一個總結。


 ※ ※


  有一句話,叫即心即佛。到底如何去即?先明即心,自然知道如何即佛。譬如虛空,鳥飛其中,當然蕩蕩無礙,任你縱橫。現在以心喻空,以鳥喻念。如果鳥飛虛空不留痕跡,自然無所掛礙。這就是教你們前事已過,不留痕跡,自然可以心如太空,乾淨無礙。否則必有纖塵,走入無明境界。


  你們要知道,真心亦不能無念。縱使修到慧心,亦難斷滅止念。惟有一法,就是前事過後不留影。等於明鏡,攝照萬象,多來多攝,來者不拒,去者不留,象去鏡空,鏡中何有影像?於是鏡面回復一片明亮。心如明鏡,此之謂也。


  本來佛心如鏡,你們若能即心,就是你本人之本源體質與佛心相應,這就是即佛。如果事事留痕,化為識相,心如何淨?佛如何即?


  所謂妙明真心,不染點塵,往事絕不留痕,此乃佛心。即心即佛,就是即此真心。過往事如鏡照影,物去鏡空,就是無無明,亦即如來藏心。到此地步,庶幾近矣。


雨華四集 - 即心

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忠奸不兩立

 

  清代河南地方有一位姓岳的人,平常在某鎮上靠替人推車來維生。


  有一天,有位客人僱車到某個地方,雙方價錢談妥,他便推車上路,一路走了十條里。


  由於路程漫長,半途中主客倆人自動間談起來,他們邊談邊走,一路聊得頗為愉快。


  後來這車夫向客人請教貴姓,客人說自己姓秦時,這車夫立刻神色嚴肅,非常不悅的把車停下來,然後請客人下來。


  客人對這突如其來的情形很是驚訝,在他還沒開口問前,車夫已自己先說了:「我姓岳,咱們祖先有冤仇在,我雖作這個行業,但我不能為姓泰的推車。」


  他話才說完,錢也不拿,掉個頭推著車就自個兒離開了,留下那位客人不知所措的停在那裡。


  雖然這位車夫的作法未必至當,但個中的意蘊也頗令人值得深思。


  清乾隆皇帝時,江蘇省江寧縣有位姓泰的狀元郎,曾經遊歷至西湖的岳王廟待,一時感慨萬千,心血來潮,便在廟裏面題了一首詩:「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此間愧姓泰。」


  短短一句話,道出了千古以來「忠奸不兩立,道德永不朽」的事實與真理。


2021年7月19日 星期一

電子書的時代來臨?

 

蓮生/文



  這幾年。


  手機已形成人人一機的時代了!


  人隨機轉。


  機隨人轉。


  人機合一。


  還有電板、電腦………。


  任何行業,原本是紙張作業的,幾乎全部變成電子作業。


  電子,


  電子,


  電子的時代來臨了!


  以前的人看書,全部是紙張書,在我讀書的時候。


  想看一本書,買書,借書,租書,要到書局或圖書館。


  書局是我常去的地方,幾乎我每一次上街,便是逛書局。


  我每天讀書,這是我的習慣。


  我每天寫書,這更是我的習慣。


  否則,二百五十四冊的書,從哪裡來?


  我每天寫。


  天天寫。


  有一天,有人問我:


  「盧師尊,你還用手寫書嗎?」


  我答:


  「是的。」


  那人說:


  「現代人已經用電腦寫書了,網路作家比比皆是。你已……。」


  我接著說:


  「我已落伍了,是的,確實落伍了,我仍然是我手寫我書。」

  我的弟子們都知道:


  我沒有手機。


  我沒有電板。


  我沒有電腦。


  我連上網都不會。


  我被人笑:「盧師尊是原始人!」

  我當然知道,紙張書漸漸被淘汰,而電子書成了時代寵兒。


  書局、印刷廠關門大吉。


  熄燈號早已吹遍全世界。


  但,


  我仍懷疑——


  用人的眼睛去長久注意電子的光,好嗎?


  電子書好嗎?


  我認為:


  電子書好的一面當然有。


  而壞的一面,


  很多、很多。


  總而言之,我到現在,仍然喜歡紙張書,因為,我要保護自己的眼睛及身體。

  我不用手機的理由何在?


  我答:


  遊心於虛靜。


  結志於佛國。


  守戒於無欲。


  悟道於無為。


  我喜歡:


  無欲!


  無事!


  少念!(無心、無念)


盧勝彥文集254《至尊的開悟》電子書的時代來臨?

2021年7月18日 星期日

三餘讀書

 

  三國時代,魏國弘農地方有一位叫董遇的人,他性情木訥,不擅言詞,但是非常好學。


  當時城中局勢擾亂不安,董遇以採野生的稻子買賣為生,為了生活奔波,卻不忘隨身帶著經書,一有餘暇的時間,就拿書出來誦讀。即使別人取笑他,董遇也不改變這樣的讀書習慣。


  經過長期的努力讀書,董遇於是精通《老子》和《左傳》兩部經書,有許多人想跟隨他學習,但董遇卻不肯講解經書,反而叫人先將經文熟讀百遍。


  人反問他為什麼?董遇說:「讀書百遍而義自現。」


  當學生對他說:「苦渴無日。」苦於渴求知識,卻沒有時間讀書。董遇回答他:「當以三餘。」


  學生問三餘的意思,董遇答:「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冬天是一年的閒暇時間,夜晚是一日的閒暇時間,陰雨則是晴天的閒暇時間,這「三餘」正好用來讀書。


  如同歐陽修自述他自己最喜歡在馬上、枕上、厠上等「三上」構思作文的靈感,與董遇擅長把握「三餘」相同,都是抓緊瑣碎的時間學習。曾國藩致度諸弟的家書中說:「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主。……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預做。」今日事,今日畢,不拖延也不預做,就是「常」的工夫。


 ※ ※


  束髮之時,最樂讀書,而最苦亦讀書,何也?學無止境,一旦豁然貫通,天地之薀藏,返之即在方寸,古今之義理,體之不外性情。


  善學者,至此只知樂而不知苦也;倦學者,自怠自荒,學問終於寡就,不知名教中有樂地,詩書內有精華,輒生困苦難堪之意,旋作旋輟,學業廢於半途,只知苦而不知樂也。


關聖闡道篇-醒心學道不倦


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因緣乞丐

 

  京都的清晨,天蒙蒙的將亮未亮,在西本願寺的本堂階下跪著一位年約四十歲的乞丐。天亮後,西本願寺的大門開啟,乞丐靜靜的合掌念佛,直到早課結束。


  白天,他在西六條的新町乞食,每當有人施舍食物給他時,他便面露和顏地連說:「因緣因緣!」即使不給任何東西,他也如此說著,毫無慍色。


  偶有頑童,群集在他四周,或扔石頭,或用木棍打他,甚至將他穿著的草袋撕破,他也只是說:「因緣因緣!」毫不以為意。因此,街上的人都稱他為「因緣乞丐」。


  到了晚上,因緣乞丐就在人家的屋檐下過夜。有一年正月的某個晚上,寒風刺骨。有一個叫近江屋的商人喝醉了酒回家,途中因內急,沒注意到屋檐下乞丐蜷臥著,竟就地對著他小解,撒了乞丐一頭一臉。


  乞丐醒來,喃喃說道:「因緣!因緣!」同時跪行接近。近江屋大吃一驚,不停地道歉,乞丐一副不敢當的樣子說:「哪裡!哪裡!是我睡錯了地方,驚嚇了你,這也是因緣。你如此向我道歉,倒使我不安。」


  近江屋深為感動,當面向他許諾說:「如果在我有生之年,你死了我一定給你厚葬。」


  兩個月後,因緣乞丐死在一戶人家的屋檐下,狀極安詳。近江屋信守了諾言,提出申請,把乞丐的屍體領回家,雇人為他沐浴入殮,隆重地為他舉行喪禮,並在七條的火葬場火化。


  翌晨,近江屋因事未到火葬場領取骨灰,火葬場遣人來通知,近江屋便請他們代為處理,來人聲稱沒有關系,但不停地嘖嘖稱奇說他火化過數千人,卻從未見過如此不可思議之事。


  近江屋好奇之余,急忙趕往火葬場看個究竟,原來乞丐的遺骨全焚成如水晶般透明的紫色舍利子。近江屋驚佩不已,再次厚供乞丐。


  後人曾借和歌「革袋」來贊嘆因緣乞丐。歌雲:


  雖著草袋心非乞,純美猶勝冬牡丹。


 ※ ※


  心慈無差別,視眾生平等,在這大環境裡,個個眾生有緣共存,此非無何因緣,凡六道眾生過去生皆與我人植結過因,而這些因不論是深或淺總是因緣。


  是以世人明眾生皆與我人過去生結有因緣,那不論其現在是輪迴到那一道,都有可能與我人再相遇,就連過去生的父母、妻兒、親友皆如是,這就是為何要世人行慈悲心來對待眾生道理。怕的就是世人不明無知而傷害到一切有緣眾生,更或是過去生的父母妻兒親友啊。


  吾今日訓言,希每一世眾省思,莫再一時之迷茫,無知造下遺憾罪業。


慈聖雜誌第一五五期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甘於淡泊

 

本堂司命真君 登台


詩曰:一抹斜陽對影殘,人情冷暖味多嚐。

   大江滾滾東流去,安分淡泊味愈長。


聖示:吾今日以「甘於淡泊」為題,供世人參悟。


  甘於淡泊


  南宋時期,有一位貢獻度不輸岳飛的名將孟珙。在他立下赫赫戰功、身居高位的同時,還擁有崇高的人格與品節,在武將中算是十分難得的。


  孟珙智勇兼備,知人善任,長於馭軍,為南宋後期的傑出名將。不過,他卻曾說,他比不了一位漁郎。


  此事緣於孟珙在荊州襄陽帶兵期間,有一天他外出巡視,看到漢江邊有一位漁郎。此漁郎容貌奇特,身材魁偉,提著一條巨大的魚站在路旁,為官家讓路,這位漁郎的舉止引起他的注意。


  孟珙問他姓名、年齡後,對他十分欣賞,就邀請他跟自己一起回去,想委任他一個職位。


  漁郎不情願地說:「人的富貴貧賤各有定分。我雖然和您的年齡相仿,然而看您的面相,您應該是出生在陸地上,所以身分尊貴。而我是出生在水上,水動輕浮,所以身分卑賤。我以打漁為生,也能自給自足。如果一旦富貴,承受不住,可能就會導致暴亡。」


  孟珙雖再三邀請他,漁郎終是不想為官,並且轉身離開了。


  孟珙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對於漁郎能在自己的位置泰然安處,甘於清守淡泊,不為貧賤富貴所動的胸懷,惆悵地感嘆道:「我可真不如他啊!」


  南宋初期的朱敦儒,於晚年時,寫了一首《漁父詞》: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這首詞是描寫一位搖著頭走出官場紅塵的漁父,毫無留戀地徜徉於山水間,過著閒適的隱士生活,給人有超脫塵世的輕快感。這裡的漁父形象,實際就是作者晚年的寫照。


  古時的退休人士,尤其是文人,喜歡駕著一葉扁舟,穿上綠蓑青笠,充當漁夫,以安閒自在,瀟灑疏放的襟懷,過著遠離俗世的生活。


  然而觀古鑑今,現世許多人,到了退休年齡,卻依然想要繼續工作,在這其中,除了部分是因為生活所逼,不得不工作之外,大部分人卻是因為退休的日子不懂得怎麼過,所以蹉跎了寶貴的人生!


  其實,不管是過著愜意的退休生活,或是仍要為生活打拼,如果能夠積極聽聞正法,學習如何處理時間、理解生命,讓生命的素質提升,如此不但能減少煩惱,也才不會枉費了今生生為人的機緣也。


虛原雜誌-273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業的種種

 

蓮生/文


  我問閻羅王:


  「我想知道業?」


  祂答:


  「業被稱為業海;範圍太大,太複雜,甚少人能了解。」


  問:


  「可以簡單說嗎?」


  答:


  「凡事有其因,凡事有其果。」


  我問:


  「如何不昧因果?」


  祂答:


  「問佛去!」(我想連祂也不知道)


  我問:


  「因從哪裡來?」


  祂答:


  「從以前來。」


  我問:


  「果從哪裡來?」


  祂答:


  「從因來。」


  我有點火了:


  「我問了半天,等於沒有問,反正因因果果,因變果,果變因,一大堆的因果,一大堆的業,把我弄糊塗了!」


  祂說:


  「不要火大,這是數學,加減乘除,開√號,微積分,等等。結果得出來的答案。」


  我問:


  「會改變嗎?」


  祂答:


  「當然。」


  我問:


  「如何改變?」


  祂答:


  「碰觸、擠壓、變輕重、切割、加入其他因素……。」


  我問:


  「是指心嗎?」


  祂答:


  「是的。從第一念到最後一念的綜合,這個就是所謂的業海了!」


  我問:


  「第一念是什麼?」


  祂答:


  「是父親的念加母親的念,成為這一世的第一念。」


  我終於明白了。


  我問:


  「我能選擇父母嗎?」


  祂答:「物以類聚。」


  哈!我好像又明白了,這一切似乎有一個定數。


  我說:「這是定數?」


  祂答:


  「定數不錯,但,可以改,大修行者就能改。」


  我問:


  「若不是大修行者?」


  祂答:


  「定數。」


  我問:


  「那同一個父母所生的,為何各人命運不盡相同?」


  祂答:


  「還是一句老話,有同有不同,看因緣,知定數也。」


盧勝彥文集第272冊《淨光的撫摸》業的種種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不恥下問

 

  有一次魯國的太廟舉行祭祀大典,臨時請他去擔任助理,因為他沒有做過這種工作,所以每樣事情他都很慎重地請教別的祭師。但卻招來旁人的批評,「誰說孔子懂得禮呢?進到太廟裡什麼都要問。」


  孔子的學生子路看到了,也覺得老師怎麼那麼蠢,孔子則解釋:「這一次是太廟榮典,一切需要敬謹,那些儀式雖然我都知道,可是為了慎重起見,還是樣樣要問個詳細確實,這才叫做禮。」子路恭恭敬敬稱是。


  孔子又說,順便再告訴你:「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學習。所知有限、不懂並不是可恥的事,不懂而假裝懂,那才是愚蠢又可笑呢!」


 ※ ※


  為人處世之間,最貴重乃是:尊重,人人能夠互相尊重,彼此的恭敬,才能促使社會遍佈祥和之氣。


  社會上除了充滿祥和之氣,還是不夠,必須人人有福運,然而福運從何處而來?就是尊重別人的意見,千萬不要每一件事都用自己的見解,更不要因為害怕詢問於別人,就感覺別人會看不起自己,而恥於問道於他人,反而讓自己每一件事情都處於摸索階段,自己所決定的事情絲毫沒有任何可行性,最後又在跌跌撞撞中損失慘重。


  待人接物上,該懂得應對進退的道理,多參考一些成功者的經驗與人生的心路歷程,當用心的深入了解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其自我的約束及堅毅處事的精神,加上懂得輕聲細語來詢問前賢者的意見,才開始免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摸索時間與金錢及精神的損失。


  甚而很多時候明明自己根本未深入研究,又對市場動向不明,只為了本身心高氣傲,表面上雖然是雄心壯志,但卻只是盲修瞎練,由於不懂得事先觀察趨勢,不知道目前的市場需求是什麼?便盲目的一昧以自己的理想投入經營方向,卻讓自身從此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實在是得不償失。


  在二十年前,於嘉義地區,乃有沈氏,平時認真於職場上,本身之物質欲望甚少,數年之間,不但累積了不少經驗,也累積了不少儲蓄,此時有意自行創業,亦想要獲得自由,但未敢冒然行動。然而沈氏正好有一位經營事業成功的好友,眼光獨具,而且非常有遠見,甚而經營方針從未失策過,沈氏乃虛心求教於這位好友,說明自己打算創業的意思,經過這位友人的詳細分析市場動向之後,便建議沈氏先跟隨自己學習,以熟悉門路。剛開始之時,僅讓沈氏利用假日休息來學習面對顧客,以及學習如何將手中產品推廣出去而甚少會有被拒絕的竅門;經歷一段時日之後,進而學習種種人事物的管理。


  在學習的期間,沈氏不斷將一切疑問認真的向好友詢問,並將每一個答案都詳細的記錄下來,當中亦不會忘記定期詢問顧客的意見與需求,從中累積了不少經營實戰經驗與獨特的心得。由於沈氏學習過程認真,更由於能夠有疑必問,在這種不恥下問的真誠中,不斷的增廣見聞,對於經營潮流與理念以及市場動態,都能瞭若指掌,行事則無往不利。


  不恥下問,就如同行走在一條完全陌生的道路上,不必礙於身份的貴賤,不必礙於地位的高低,當適時的向沿途之店家與居民,詢問自己的目的地該怎麼走,這樣才能適時的避免掉許多不必要的冤枉路途。有時因為羞於問人,將會使自己的時間損失、金錢損失,最後又要回過頭走一遭,乃是非常不值得的。


  是故,不恥下問,不但可以減少走冤枉路,而且獲益良多,更可增長福運也。


增福開運寶鑑-第二十三章 不恥下問增福運


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無心.忘心.空心

 

  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無心人不可得。無心者,無一切心也。如如之體,內外如木石,不動不轉。內外如虛空,不塞不礙,無能無所,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趣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無棲泊處,故望崖而退。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是恐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界耳。


  凡人皆逐境生心,心隨欣厭。若欲無境,當忘其心;心忘則境空,境空則心滅。不忘心而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紛擾耳。故萬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復何求哉?


  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凡人欲修證,但觀五蘊皆空,四大無我,真心無相,不去不來。生時性亦不來,死時性亦不去,湛然圓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此,直下頓了。不為三世所拘繫,便出世人也。


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九附錄〈黃檗希運禪師傳心法要〉,《大正藏》五一.二七〇頁下─二七二頁


  你如今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久久須實得。為你力量小,不能頓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須得箇入頭處,自然會去。


  錄自《傳心法要》,《卍續藏》一一九.八三一頁


  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學禪道者,皆著一切聲色,何不與我心心同虛空去、如枯木石頭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應。


  你但離却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行,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若不會此意,縱你學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識自心,盡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屬。


  錄自《傳心法要》,《卍續藏》一一九.八三一頁

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君子之行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也不能鞏固。要堅持忠誠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貢問孔子如何才算是君子?孔子回答:「君子先行動實踐,做到才說出口來。」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說:「君子自身的行為,如果不如他所說的標準,則必然以此為恥。」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說:「君子的行為,以義為準則;小人的行為,以利為目標。」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說:「君子待人,普遍親厚,而不結黨營私;小人結黨營私,卻不能待人普遍親厚。」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說:「君子念念不忘的,是道德的增進;小人念念不忘的,是居處的安樂。君子常思念的,是遵守法度;小人常思念的,是獲得私利。」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說:「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則与此相反。」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說:「君子不見得在小事上受人賞識,卻可以擔當重大責任;小人不足以負責大任,但在處理小事上,卻可以得到稱讚。」



司馬牛問君子。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司馬牛問什麼是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


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


孔子說:「反省自己,對人對己也沒有愧疚的事情,那又憂愁什么?恐懼什么呢?」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說:「君子只愁自己沒有才能,不愁別人不知道自己。」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說:「君子有九件應該思考的事情:看時是否看得明白;聽時是否聽得理解;臉色是否表現得温和;容貌是否展現謙恭;說出的言論是否忠實;處事時是否認真謹慎;有疑惑時有否向人請教;忿怒時可能會出現的後患;有所獲得時是否合於義理。」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貢說:「君子的過失,如同日蝕月蝕一樣:有了過失,人人都看得見;他改過了,人人都仰望可見。」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夏說:「小人犯了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說:「君子為人處事,以義理為原則,用禮節去實行,以謙遜去展現,用信實以完成,那才是君子啊!」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子路問:「君子崇尚勇氣嗎?」


孔子說:「君子認為義理是最重要的。君子如果只有勇氣而沒有道義,就會犯上作亂;小人如果只有勇氣而沒有道義,就會淪為土匪強盜。」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孔子說:「聖人,我不能見到,能夠見到君子,也就滿意了。」


孔子又說:「善人,我不能見到,能夠見到有恆心的人,也就滿意了。一般人,本來沒有,卻裝作有;本來虛缺,卻裝作充實;本來窮困,卻裝作富裕,這種人很難有恆心的。」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孔子說:「外表嚴厲,內心怯弱,若用小人來作比喻,大概就像個鑽洞爬牆的小偷吧?」


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

愛你的敵人

 

蓮生/文


  此文記錄我與「耶穌」的對話。


  耶穌說:


  「去愛你的敵人!」


  我說:


  「很難辦到。」


  耶穌說:


  「就是很難辦到,才叫修行。」


  我問:


  「修行方法甚多,愛你的敵人,也算修行?」


  耶穌答:


  「正是。」


  我問:


  「這怎麼說?」


  耶穌說:


  「有憎恨的人,不能上天堂。」


  我明白了。


  我悟到了。


  我說:


  「因為若有敵人,必然成為輪迴之因!」


  耶穌說:


  「愛你的敵人非常重要。」


  我說:


  「沒有一絲憤怒,沒有一點憎恨,才能心處於完全平靜,這才是禪。」


  耶穌說:


  「你明白的真快!」


  耶穌解釋:


  一、若不如此,必生死輪迴。


  二、若不如此,心中必有恨。


  三、若不如此,必有負荷。


  四、若不如此,必有衝突。


  五、若不如此,光明不降。


  我說:


  「若無法去愛你的敵人,你必然背負傷痛,你的心必憎恨及充滿了報復心理,在念頭上,無法清淨,你一定有困擾。」


  我又說:


  「你一定想離開怨敵,但,就算你離開了怨敵,新的地方一定又會有新的怨敵,事實上,你會愈來愈多的怨敵。」


  我問耶穌:


  「如何愛自己的敵人?」


  耶穌答:


  「寬恕!」又說:「原諒你的敵人!」


  我說:


  「一般人做不到?」


  耶穌說:


  「但,有志者,事竟成。」


  耶穌又說:


  「若不如此,你會被敵人永遠的困擾著,無法脫身。」


  我說:


  「如同我與鬼婆。」


  耶穌說:


  「寬恕她!原諒她!你若寬恕原諒她,她從此從你心中移除,你才能平靜。」


  我想想:


  「是的。的確是的。」


  耶穌說:


  「你不捨一個眾生,這就是。」


  我問:


  「耶穌!祢愛祢的敵人嗎?」


  耶穌答:


  「是的。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


盧勝彥文集第272冊《淨光的撫摸》愛你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