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最美好的事物

 

  一則古老的傳:上帝在六天當中,創造天地和其中的萬物之後,在第七天休息。等上帝休息了之後,想了解所造的天地之中,至善至美的境界何在;遂派遣天使長至人間,帶回三種最美好的事物。


  天使長來到人間,發現一株綻放在晨曦的盛開百合,露珠在它皎潔無暇的花瓣上,晶瑩剔透地滾動著,百合在純潔當中,更透著尊貴與嬌艷的自信,天使長認為是美好的,便取了百合放在懷裡。


  行不多遠,在樹下見到一個白胖的嬰兒,臉上露出至真至純的欣喜笑容,好奇地玩著自己的小手,滿足快樂。幸福洋溢的表情,在天使長眼中看來,是極美好的,便將嬰兒抱在懷裡。


  再走了一段路,天使長看見馬路旁一輛卡車疾駛而來,一個小孩為了撿拾滾落的球,從路邊衝了出來。眼看卡車就要輾過小孩,突然有一位婦人,以更快的速度撲向撿球的小孩,及時將小孩推離卡車的巨輪之下。


  這位救了自己孩子的母親,自己卻來不及逃開,竟被輾死在輪下。為孩子而甘願捨身的母愛靈魂,天使長也認為是美好的,便帶走了這位母親的靈魂。


  三樣美好的事物已收集齊全,天使長便回到天上覆命。


  回到上帝面前,天使長首先取出第一件美好的事物,純潔的百合。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花瓣上的晶瑩露水已經乾凅,百合潔白的花瓣變得凋黃,不再美好。


  天使長取出第二件美好事物,滿足快樂的嬰兒,呈在上帝眼前。只是,嬰兒此時臉上的笑容已不復見,亦不再為自己的小手感到好奇。嬰兒因饑餓而嚎啕大哭,幸福洋溢的神情不見了。


  尬的天使長只得取出第三樣事物,為孩子犧牲的母愛靈魂。霎時,樂聲四起,光明的天堂中,天軍高唱詩歌,而天父亦走下寶座來,滿心喜悅地憐憫這位母親的靈魂,並嘉許天使找到最完美的人間事物。


※ ※ ※


  菩薩道行者,必定是要以追求人文之真善美,學習既真既善既美的哲學,做為創造美好人生之基石。


  真:乃純真無染之心志,修行之人就該尋回幼童時期的天真無邪,才能率性而不做作。一個人的心地若是缺乏真誠,那麼此人非常容易隱藏各種劣行,表面上似乎道貌岸然,但實際上很有可能佯裝,直至有朝一日耐不住性子,便將爆發一連串之惡行為,甚至惡口似箭,令人無法招架,常要生口舌之爭。


  善:仁心仁術,設身處地替人著想,凡事則以虔誠付出的心量行事,永不計較得失,但求服務至上為本。


  美:乃藝術,無所求的看護世間一切道,無爭、無執,萬般皆自如。所謂:「一切皆禪」,真修之人,看待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是唯美的,都是包含非常深厚的藝術,哪怕是面對眾生有肢體不能完整者,都能同理心看待,不予以輕視,更不可能以另類眼光看待諸不完具者,因為心之美化,進而觀天下一切皆美。


  眾生在不斷的追求真、善、美的情形下,修行者智慧就能不斷增長,仁慈之心亦時刻增長,隨之而來的便是德行日漸深厚。修行之人,唯有不斷的追求新知識,才能跟得上時代潮流,不至於落入枯燥乏味之生活,然而真善美乃是藉由自我去學習成長,再將所能付諸實行,與人人共創美好的每一天。


  一個至真的人,做事從不存猜忌、懷疑,但卻能明辨是非善惡,在種種對錯之中,都能善解正向思考,亦不斷提升人際善巧因緣,並能盡己所能,培養共通志向者,從此傳佈真善美的種子到永遠,所謂:「生生不息」,便是如此。


  一個心中有美感之人,必定能扶持眾生,協助人人打理生活環境,令之清新、自在。因為心地美好,所以佛心看眾生,人人皆為佛,眾生皆有互相可以學習之處,以此心念看世界,則將不斷獲得真理,增長善志,提升人天之美化、美學也。


寶德雜誌122-述論:追求真善美‧創美好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