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信州這個地方,有一位周姓作生意人家的婦人,頗有賢德而沒有子女。
有一天他的公公要她掌管財務,並給她二個大小不同的秤,要她買入賣出時用不一樣的秤,她聽了之後,心生難過,面色不悅,並跟公公請辭,沒答應接受這份工作。
公公問她因何請辭?她回答︰「公公您的作法是大大的傷害了天理,媳婦我實在不敢順著公公您的吩咐去做,違背了天良而沒有信實,所以我只好拒絕您。」
公公一聽,頗有體悟,便說︰「那現在趕緊停止,不要再這樣子。」
婦人說︰「但過去所作的罪過,仍然很難贖回,請問公公您這兩個秤用多少年?」
公公說︰「二十年了。」
婦人說︰「那現在這兩個秤要反過來用,以來償還這二十年來不該多賺的錢。」
她公公聽完,深覺有道理,便答應了她,最後這位賢婦連續生了三個兒子,都在少年時就登第作官了。
試看周家老翁因貪財欺人,天本罰之無子孫,但因賢媳有德,能順天理,天便再賜貴子,可見為禍為福,全在人心,而周家賢婦不敢違逆天理的真心,值得後人效法。
※ ※ ※
買賣出納不公平,凡事愛占人便宜者,將來會出敗家子,因此難以得到兒女長期的孝養;說話不算數,沒有誠信的人,不會有知心、可做依靠的朋友。
說明:
昔時以斗、秤作為買賣交易的度量工具,現在雖已進入工商業社會,許多商品在出廠之時即已分類、分級、分量包裝,但部分散裝物品,仍會使用斗、秤當面交易。
《弟子規》云:「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意思是說,和他人有財物上的往來,應當分辨清楚,不可含糊。財物給與他人,應該慷慨多布施;取用別人的財物,則應少取一些。
可是如果出納不公平,偷斤減兩,是倒過來,他是取多給少,也就是從別人之處獲利的多,給別人的少。除了偷斤減兩之外,有些不良商人哄抬價格,或成分不實,或劣品當上等品賣,或為了賣相添加有害人體物質,或興建房屋偷工減料……等,存心欺詐坑人。這種居心是佔人家一分的便宜,卻損了自己二分的福德,因為此舉容易招致火劫而失去財產,或是子孫多病、夭亡,或是子孫有樣學樣,錢財有進無出,因而對父母長輩寒慳相待,難以得到兒女長期的孝養。
而語言多反覆,就是講說話反反覆覆,或人前說一套,人後做一套,沒有誠信。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事主必定不忠,事親一定不孝,交朋友也必定不講道義。俗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最終會露出狐狸尾巴,他的果報當然就是沒有人願意再信任他,因此,沒有相知朋友,更不會有推心置腹的朋友。
例如,昔時濟陽有位富商,乘船過河時因船遇暗流而沉沒,他大聲呼救。有位漁夫聞聲而至,富商急忙喊:「你若救我,就給你一百兩金子。」但富商獲救後卻不認賬,只給漁夫十兩金子。
漁夫怪他不守信,富商回說:「你一個打魚的,一生掙不了幾個錢,得了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
漁夫只得怏怏不悅而去。
巧合的是,富商後來搭船又再次於原地翻船落水。有人欲救,那位曾被他欺騙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因此漁夫先搶救其他人,待富商被救起時,已經溺斃,就是說話沒有誠信而因小失大的最佳例證。
人間的智慧- 第一章 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語言多反復,應知心腹無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