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欲取天下若何

  《呂氏春秋.先己》記載商朝開國君主成湯,曾問其宰輔伊尹說:「欲取天下若何?」

  伊尹的回答是:「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將先取。」意指天下哪裡是說取得便能取得,想要取得天下,必須先治理自身才行。


  《呂氏春秋》針對成湯、伊尹這兩位明主賢臣的對話,給了以下的評語:「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嗇其大寶。」治身是做到任何事情的根本,所以人要懂得愛惜自身這個珍寶物。


 ※ ※ ※


  無極老母曰:修道就是修德,這是一個基本思想。而德是什麼呢?從祂的內涵說,可分為「明德」、「公德」、「下德」三種。從祂的外延說,則分為五種。道德經云:「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由身而修及天下,則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乃修天道之真髓也。玆將修天道之五德,分別闡述如下:


  一、德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德一定要從身體上修養,這個德乃是真實的。修之於身,並不是煉丹之謂也,是「無為」之謂也。無為而無不為也。唱道正言:「上士學道,修之於身,中士學道,索之於言,下士學道,求之於術,學者多,而成者少,蓋以道在邇,而求諸遠也。」是故,孔子云:「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不可須臾離者生活也,離開生活,便無真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德而行也。


  二、德餘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道者,非獨善其身也,應再擴大之,由身推及一家。由我自己推及一家,其德乃有餘;餘者充餘也,有所餘,蓋不盡也。將德擴大至一家,數十戶,或數百戶。沾德之恩澤,與一身之德不同;一身之德,好似一個點,擴至一家,則是增大一個面。這個德,比一身之德,大了若干倍,所以稱餘。德是開拓的,僅僅一身修德,其光甚小,不足以達於大道。道是無所不在的,德亦應普及,此乃上德也。


  三、德長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一鄉較一家為廣,其德乃長久。餘之本意,祇是略有所多耳。長之字義,則是有久遠「不滅」的意思。修德而成道果,有下列等級之差;「修三百公德者,可成人仙。修八百公德者,可成地仙。修一千二百公德者,可成天仙。」總之,修德愈多,則昇化愈高,此乃不移之理。故云:「德感天地」者也。


  四、德豐


  「修之於國,其德乃豐。」豐是豐滿之意,一國人民之眾,疆土之廣,如能施以恩澤,則德豐矣。治國平天下在立德,應以修德為出發點,則其境界極高。所以,修道之目的在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修德是為民服務,服務愈大,則所修之德亦愈大。


  五、德普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普者,普遍也。則浩然之氣,充塞於宇宙之間,娘希望從政的人,都以修德為本,不必以功名富貴為目的。功名是暫時的,轉眼過去,如同一場黃梁之夢。「孔德之容,為道是從。」德即道,修德即修道。道不滅,德亦不滅。故修德者實為「生命的擴展」,德愈高,其生命亦愈大。生命是不朽的,修德則生命擴展,所謂長生久視之道者,其淵源於德也。普及天下,即「渡盡眾生」之意也。


  老子云:「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這幾句話是補充上述的話,可見老子之修德的積極,要自我的實踐,實地去做,由身以至家、國、天下,都是要實踐其德。修道的基本精神在救世,主要在修德。


天道奧義-第二十二章 天道有五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