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子-天運》中有記載:
孔子五十一歲了還未得道,於是前往南方沛地拜見老子。
老子問孔子是否得道了,孔子回答說沒有,孔子接著又回答說他曾多年求之於「度數」和「陰陽」的方法但均未能得道。
後來,孔子在此次拜見老子之後,曾讚歎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文中雖然沒有談及老子向孔子傳道的細節,但從前言後語中可以看出,此次孔子與老子的會面,實際上是老子應孔子的請求向其傳道。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說,孔子五十歲那年才瞭解「道」,他拜見老子之後,曾三日未開口說話,顯然是陶醉在聞道後的內在喜悅之中。對於一個得道的人,任何的話都是多餘的。
孔子曾讚嘆:「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裡仁》),意思是說,如果早上能聞道,那麼即使晚上死了也無遺憾了。由此可知,「道」對於人是何其珍貴。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看來並非所有的人都能認真瞭解並實踐「道」,行「道」還需要有一定的資質。
※ ※ ※
無極老母曰:道事先天地生的,沒有天地之前,已經有了道。道是不生不滅,萬古長存。永遠運動,永不止息。便是萬物所從出處,為萬物之主宰,可以為天下母也。所以,「道之貴」,由此而可以之也。
孔子曾形容「道之貴」而言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是孔子形容「道之貴」,但並不是朝聞道,晚間就死了。如果朝聞道,到晚間即死,尚有誰敢再聞道?
什麼叫道?彷彿是很玄妙的,其實,所謂「道」者,就是宇宙人生的道理,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就是得道了。世人皆認為得道不是如此的簡單,還有很神秘,所謂神秘者,是有許多問題不懂,一旦懂了,也就沒有神秘了。
「人生為什麼活著?穿衣嗎?吃飯嗎?」人之衣食是維持生活的,但人絕對不是為衣食活著的。究竟為什麼而活的?這就是為「道」而活,所以,世人一定要「聞道」。其所以要「聞道」者,最大的關係是「人生是在外面流浪,人人必須回家」。
何處是我家?人人究竟要回到那裡呢?所以,聞道者,在得一歸宿,不然的話永遠是流浪,永遠沒有家,不是太苦了嗎?那麼最後歸到何處?即「歸真反樸」,返同無極之天堂,生我原靈之家,如不聞道?將安歸乎。如果我聞道,便明白我的身份,也明白一切變化之由來,則萬化不動於中,此即「道之貴」也。
然則,「道」是什麼?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這個『一』字是什麼?一即道,道先天地生,未有大地之前,已有道。萬有從『一』而來,最後又歸於『一』,由何處來?最後必返於何處?宇宙萬象看來是很複雜,實在很簡單。須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凝,神得一以靈。」由此可知『一』即是道之可貴也。
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孔門弟子不知其意,來問曾子,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恕二字,中心為忠,如心為恕。中心者,人心也。袪除私慾,復其光明之本體。如心者、從心也,即放心,放其心,以達於自然。萬化生於心,把握住心,這就是一貫之道也。
誠意正心是修身的基本功夫,以正心為最重要。正心者,不動心也,心不動則大定,定中自可復性。如心者從心也,從心者,從心所欲。物我兩忘,達到自然境界。由正心至從心,以說明養心的功夫,亦即一貫之道。用「心」以貫之,一貫者「心」也。
心是萬化的樞機,宇宙的變化,都是由心而生的。心不是本體,祇是變化的一種樞機,如能把握住這種樞機,也就是把握住變化。所以心是修道的重要課目。
根據娘,以上的解釋,世人可略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大義,亦可知「道之可貴」。應如何聞道?應如何養正這顆心?這就是要看修道者,是否有恆心與毅力的功夫了。
「聞道」則明道。道不是什物,本是一種精神境界。聞則知之矣。人生不過幾十寒暑,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逝而墜入輪迴,生生不已,亦極痛苦。聞道則復性,復性則明矣。可以永遠不死。
聞道是一種通靈的工夫,第一必須先拋私見,才可容物。第二須淨化,而後才可一感即通。所以,若明道者,就可知「道之貴」也。
天道奧義-第十三章 道之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