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千沸洞、萬仙樓


  泰山多神多佛且廟宇居全國之冠;其中神聖修仙所處之洞,各有傳,但是,跟元君有關的為萬仙樓與千佛洞。


  話八仙呂洞賓等人於成道後,雲跡四海,遍覽毓秀山林。一日,來到泰山一處依山傍水、瑞氣盈蔚的洞府,滿谷芳香、綠意盎然,令他們覺得心曠神怡,正走修持養真的好地方,於是,稍加整理後,便聚居此地。


  八仙每天除了打坐外,就是品茗下棋,疊翠的峰巒,滿山的松濤,宛如世外桃源,令八仙們流速忘返。


  在一個春回天地,鳥語花香的季節,呂仙單獨出進,偶然間,見一清新飄逸,如花似玉的女子,迎面而來,此女子乃謫臣之仙女,名喚白牡丹,隱居在此地修煉。


  呂仙動了心,上前搭訕:「姑娘為何獨個兒在此荒野漫步,難道不怕野獸突襲嗎?」


  白牡丹嫣然一笑,有如百花齊放,嬌媚橫生,這一笑,可讓呂仙如醉如痴,只覺耳中,聲若銀鈴。


  「我是本地人,這裡根本就沒有任何野獸出沒,多謝您的關心。」


  白牡丹見呂洞賓,仙風道骨、氣宇軒昂,心生愛慕,一番交談中,竟也情愫喑生。


  此後,呂仙亦時常踱步到這裡,藉機與白牡丹親近,終於日久生情,與白牡丹巫山雲雨,而暗結珠胎。


  白牡丹再也不能修仙了,呂洞賓也因貪戀女色而折損了千年道業。這就是人間傳「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故事。


  白牡丹懷了身孕後,花容日見憔悴,經常遭受泰山上各練氣士嘲謔,終於羞慚地往東南方之徂徠山走避,在山前的破廟裡棲身。


  月如梭,白牡丹懷胎了二年,終於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兒。白氏替他取給名字叫白氏郎,其間,呂仙雖極力尋找,但卻音訊沓然。以後,落得這寡母孤子,生活無依,赤貧如洗,徒賴白氏到山上採擷山花野果到市場上變換些食物糊口。就這樣,母子相依為命,不覺也涯過了七年。


  白氏郎天生伶俐,聰明過人,而且志氣豪邁,白牡丹就叫他到山陽庄去上學。兩庄相隔約五、六里,中間隔著一條小河,河雖不深,但必須涉水而過,開學的第一天,白牡丹親白送兒子上學,翌日,白牡丹對兒子:「孩子,這條路你熟了,娘很忙,以後你得白己上學去了。」白氏郎事親至孝,一口答應了。


  也奇怪,當白氏郎來到河邊,正要鞋涉水時,有一老公公道:「小孩子,別鞋了,讓我背你過去吧!」小孩子天真無邪,便在老頭的背上,讓他背過去了,放學回來,也同樣地背著回來,這一去一返,竟連一點點水花都未曾濺濕,真是奇蹟。


  如此,日復一日,從不間斷,這對老小,都能習以為常,就這樣,進了腊月。泰山上的寒意,總比別處來得早些,白牡丹擔心孩子受不了冰凍,傷壞了,對孩子:「天寒地凍,讓娘縫製些防水的葉子,免得凍壞了你的。」


  白氏郎聽著,笑著:「娘!不用擔心了,我過河從來不鞋的。」


  白牡丹驚奇的問道:「不鞋怎麼過河?」


  白氏郎就把老頭背他過河的事,了一遍,白牡丹聽了很納悶,便:「改天,你再上學的時候,問問這位老公公為什麼要背你?」


  第二天,白氏郎又到了河邊,老頭一樣等著,白氏郎便問他:「鄰近的孩子童你都不背他們,為什麼獨獨背我?」


  老頭答道:「他們才沒有這個命呢!」


  白氏郎打破沙鍋問到底,連忙追問:「我有哪個命呢?」


  老頭回道:「你非普通人,你是個真龍天子,將來是一朝人君,以後,找還得靠你敕封哩!」


  回到了家,白氏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白牡丹聽了,非常高興。從此,白牡丹對白氏郎更是呵護備至。


  這年,年關將屆,寒氣凜冽,大地肅然,山上又沒有果類可變換食糧,寒冬對白氏一家,的確難熬。這一天,正是腊月廿三日,白牡丹禮當虔備供品,恭迷灶王爺上天,乃因家貧如洗,三餐不繼,令他年節無著,又是生個私生子,鄰里都瞧不起,又是舉目無親,告貸無門。


  白牡丹正氣悶氣,此時白氏郎哭著回家,狀極悲悽地:「人家的孩子都罵我是個沒有爹的私生子,他們都欺負我。」原本沮喪的白牡丹聽後,更是怒不可抑,拿起了一根火棒,使力敲著灶頭上,破口大罵:「灶王爺啊!灶王爺!你看著吧,待有朝一日,我兒登上了帝位,那時我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就這樣,愈愈氣,愈氣愈用力,連連猛打了十幾捧,把灶王爺打得額頭突泡,臉腫鼻青,更把牙齒打落了好幾顆;翌日灶王爺返天述職時,馬上跪棗玉帝,奏:「玉帝啊!這些傷是被白氏郎他娘打的,他還揚言,要在白氏郎登上帝位時,將得罪他的人,趕盡殺,請速定奪。」


  玉帝聽了灶王爺稟奏,甚為生氣,心想「今白氏郎未即帝位,他娘就如此跋扈,如果令白氏郎當了皇帝,豈不殃及無辜?此事不懲,百姓難予安居!」於是,當下命令四大金剛,準備在來年的龍節,(即二月二日)當天,抽去白氏郎的龍筋。


  這事被泰山河伯得悉,當他正背白氏郎過河途中,對白氏郎:「白郎,你未來雖將貴為一朝人王帝主,但此福份,卻因你娘的妄動而壞了事囉!我就最後背你一次。」


  白氏郎聽了大為驚悅,立即哀求道:「老公公,請您快快想辦法,救救我們母子倆!」


  老頭當下道:「這事,玉皇大帝已下了懿旨,我也無能為力了,不過,我還有一點辦法,就是當天在抽龍筋的時候,你千萬要咬緊牙,不可出聲,這樣,只能抽去了你身上的龍筋,而保位你的金牙龍口,以後你一句,還能當一句。」完了,老頭就不見了。


  白氏郎回到了家裡,將老公公的話,具實以告,娘倆痛哭一場,白牡丹安慰白氏郎:「孩子,不用哭了,到那一天,我把你藏起來,叫他人找不著你不就行了嗎?」


  白氏郎一聽也是個好主意。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這一年正月只有廿九日,不是往年的三十天,所以白牡丹所算的二月初一日,實際上已是二月二日了。


  這天,祥雲密佈,四大金剛已率天兵天將,在河邊等待,白氏郎跟平常一樣上學去了,當他走到半路上,忽聞雷聲震耳,白氏頓覺大勢不妙,驚嚇之餘,連忙鑽進岩石縫中。此刻,只聽一聲沉雷,但見白氏郎裸露全身,任由金剛神將抽筋剝皮。此時,白氏郎也緊記老公公交帶,吱緊牙根,雖有錐心疾首之苦,但也不吭一聲。待金剛神將龍筋抽畢,白氏郎卻已痛不卻生,奄奄一息了。


  從此以後,白牡丹淪為丐婆,罹疾而終,白氏郎經過迄番沉痛的打擊後,他恨透了天下所有神仙,心想:「若非神仙告密,那來如此狼狽下場。」看看家徙四壁,除了白氏郎平時使用的一個磁葫蘆外,可一無長物了。這時,想到自己僅存的「金牙龍口」,看到了灶君,拿起一只陶磁葫蘆朝著灶口喝道:「你這多閒話的禍首,快進葫蘆裡面吧!」


  只聽咻的一聲,一團青黑氣果然往葫蘆口中沖進,白氏看了大喜,從今以後,他可利用他的「金牙龍口」,帶著陶磁葫蘆,逢廟裝神,遇洞收仙了。


  白氏郎提著葫蘆,浪跡天涯,一路上逢山則收神,臨寺降佛,幾年來,周遊了天下的名山廟宇,裝進了無數的神仙,這一天,他來到了泰山。白氏郎忖道:「自己既然失去了天子之命,當個其事皆能當之人也可以啊!」於是對外張言自稱為泰山石敢當,掌管天下神仙。一時,聲名大噪;故後來,凡人民驅妖避邪,立石鐫書『泰山石敢當』,則萬邪不侵,此為「泰山石敢當」之由來。


  再,號稱泰山奶奶的碧霞元君,在泰山頂山掐指一算,知白氏郎已遊膩了天下,正倦鳥歸巢地往泰山而來。白氏郎聽泰山女神,碧霞元君,法力高深,但在他母子落難之時,卻未曾伸出援手臂助其苦,於是懷恨在心,也想前去收拾這位女神。


  這回,可把元君惹火了。元君知白氏郎乃呂仙與王母駕前花侍所生,並得金鸞,金龍之唾液所養,來歷非比尋常,為了顧及雙方顏面,不可輕舉妄動。於是,想出了一計,連忙調派南方火龍四隻,於白氏郎必經之道路,灼以燠熱,令其飢渴。果然,當白氏郎走到了泰山半腰時,突覺得渾身發熱,又飢又渴。


  白氏郎眼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更加心焚如焦,忽見前面來了一位老婆婆,左手著竹籃,右手提著瓦罐,施施然,迎面而來。白氏郎連忙趨前而去,可是飢渴交迫,舉步唯艱。此刻,籃中透出陣陣味香,引人垂涎。


  白氏郎拖著蹣跚步伐,來到老婆婆跟前,有氣無力地向老婆婆乞食,老婆婆道:「我倆素不相識,況且這些食物是要送給我孫子吃的,若我給了你這些食物,豈不是餓了我的孩子,這可划不來喔!」


  老婆婆見白氏郎神態萎頓,且經不起白氏郎苦苦哀求,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於是道:「這樣吧,如果你肯跪下磕個頭,叫我三聲老奶奶,我就給你吃,給你喝。」


  白氏郎因飢喝難忍,眼見四下無人,竟也下跪磕頭,叫了三聲老奶奶,而且還讚美道:「老奶奶是天下最慈祥的大姑婆。」


  白氏郎終也吃飽喝足,轉瞬間,老婆婆也不見了。元君見計已遂,回到祠裡等待白氏郎到來。


  白氏郎一頓飽食後,精神奕奕,提著葫蘆,繼續往泰山而來,路經一條小河,見河水已不復昔日清澈,即開言道:「此河由我經,此水常澄清,有橋從上搭,步步到天庭。」此為步天橋之由來。


  走著,走著,終於看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匾上寫著「碧霞祠」。進了大殿,見一位女神,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白氏郎持著葫蘆正準備開口招神退葫蘆時,不料,元君搶先開口道:「好個沒良心的白氏郎,你吃了我的食物,還跪下磕頭叫我三聲老奶奶,如今見了老奶奶,還不下跪叩首?」


  白氏郎大吃一驚,定睛一看,原來是剛才贈送食物的老婆婆,白氏郎急忙下跪,一失神竟把葫蘆摔碎了,這下,裝進葫蘆的各路神仙,趁機紛紛逃逸,順著十八盤道中之一高樓爭先避,有一些擠到斗母宮旁邊的一個大石洞裡。後來,碧霞元君見這一座高樓和那一個石洞,集天下神佛之多數,就把這高樓叫萬仙樓,那個石洞叫千佛洞。


  話眾神聖仙佛鬼魅等,趁機逃命,他們見廟進廟,遇洞鑽洞,一會兒工夫,從山頂到山,犄角旮旯都藏滿了神仙,這一天正是三月十五日,眾神仙都紛紛來到山頂山給泰山奶奶謝恩。為了感激碧霞元君之救助,所以大家決定這日為香火日,每年到了三月十五日,盛況無比,熱鬧非凡。


  另方面,元君對白氏郎:「汝收集了這樣多的神仙到泰山來,今玉帝敕旨,這些都歸我所管,並令他們護國佑民;這是天命,你所惹的事端,到此也該停止了吧,同時也該見見你父親。你父親就是在山下修行的呂洞賓,快找他去吧!」


  白氏郎叩首,拜別了元君,當下向山下而去。途中遇見了兒時背他過河的老公公,白氏郎趨前道:「老公公,昔日我受您照顧良多,如今不知該如何回報您老人家?」


  老公公:「我原來是汶水河的河神,因受龍王誣陷,向玉帝讒言,責我施雨未按天律,所以貶凡在此小河討生,其中,幸蒙元君點化,要有「金牙龍口」的人幫忙,才能躍龍門而飛沖上天,今求你一開尊口幫個忙吧!」


  白氏郎當下道:「白龍潭少主人,路下山中稱白神。」語剛畢,一道金光自老公公的天靈蓋沖出,往白龍潭去也。此白龍潭之神即柳展雄,這日為四月八日定為龍王生日,此後在白龍潭上,民聚隱隱可見一大片白霧在潭上浮游,就是龍王巡視龍潭,因他負責盡職,所以年年風諷雨順。


  白氏郎繼續往山下而行,眼前懸崖峭壁當道,不得其法而過,納悶中,忽覺對面一處深邃山洞中傳來聲音:「來的人可是我的兒子。白氏郎,你窮兇惡極,罪不可逭,就跳身斷崖下吧!」


  白氏郎白知觸犯天律,死罪難逃,一咬牙,蹤身下躍,求了斷自己。這一跳,如彈丸曳下,但恰巧被松枝勾住,此刻,見元君與八仙同立樹下。待白氏郎驚魂甫定,元君對他:「汝知錯能改而且孝心尚存,隨我一同到天庭領罪吧!否則汝父親呂仙,當把你化為膿血,今後汝當潛修精進,期成正果。」


  後來,經元君極力保奏,白氏郎始有改過自新的機會,白氏郎也經歷千劫,而成了熱河中主神也。後來有人稱白氏郎跳崖處為捨身崖;但令人則稱為愛心崖。這是「骨肉至親,父子情深。」的最好詮釋。


  話,葫蘆裡的神仙都逃命去了,只有灶王爺還是回到了灶頭上,故守崗位,不過,以後的人,怕他再去向玉皇大帝告密,所以每當腊月廿三日,在灶五爺謁天延述職之前,虔誠擺供,祀以甜圓,祈求灶王爺能向上蒼多進美言,此風俗從此而開,延續至今不,此後山東一帶,賢能輩出,物豐糧足,民生富裕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