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銘《越縵堂日記》
夜歸館後,僮僕漸睡,內外寂然。紅燭溫爐,手注佳茗,異書在案,朱墨爛然。 此間受用正復不盡,何必名山吾廬邪? 然或精神不繼,或塵務經心,便亦不能領略,此事固當有福。
晚上回到家以後,僮僕已逐漸睡著,房屋內外一片寂靜。點然了紅色蠟燭,燒起溫爐,手裡倒著好茶,書桌上擺著珍本袐籍,書上用朱筆、墨筆評點之處非常明顯,這種享受有無盡的樂趣,我的家何必一定要在名山呢?但如果讀書時精神不能持續,或是心靈被俗事所煩擾,便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可見讀書有心得也是一種福氣。
古人讀書多隱居於名山禪寺、道觀書院,或在山林中築廬而居,閉戶而讀,所取的不過是環境清幽,能洗滌心中凡思俗務,專心一致,但李慈銘不認為讀書非得要在名山之中,無法領略讀書的樂趣,是因為讀書的精神不繼、無法專注,塵務經心、心有旁騖;完全取決於「人」而非「地」。
同樣的,孟子曾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說明讀書與「心」的密切關係;而諸葛亮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更將寧靜平和的修養說成修身成德的重要功夫,而非隱居山林之內就能修身養性了。可見,能夠保持心靈上的幽靜,才是真正能讀書自得的原因;至於心靜了,不論是在山上、溪邊,面對的是大海還是群山,或者處於鬧區之中、擁擠的車內、人來人往的校園,都能讀書,也都能有所得。
唐代劉禹鍻〈陋室銘〉:「苔痕上階緣,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形容自己屋舍外,石階上有蒼綠的青苔,青翠的草色映入門簾。進入屋內與自己談笑的都是學問潚博的人,沒有不學無術之士。在屋內彈奏的是樸素無華的琴。足以使人靜下心來閱讀佛經;沒有雜亂的音樂擾亂聽覺,也沒有公文案卷使身體勞累。總之,這是一個遠離世俗凡塵雜事的好地方,這樣寧靜的好地方之所以出名,並非在名山之中,因為我的品德高潔,所以顯得這個屋子超凡絕俗,毫不簡陋。
季旭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