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瓶中鵝

  唐朝陸宣大夫,向南泉禪師問:「古代有一個人在瓶中養了一隻鵝,鵝漸漸長大,出不了瓶子。既不能把瓶子打破,也不能損傷鵝,有什麼辦法讓牠出來!」

  南泉禪師叫道:「陸大夫!」


  陸宣回答:「有!」


  南泉禪師道:「出來囉!」


  當下,陸宣立即悟到了自己的真性。


  南泉禪師叫道:「陸大夫!」,陸宣回答:「有!」,這是本能的直接反應,其中所經歷的只有第一剎那的一念,這一念卻是無雜染、無妄念,也就是自己的本來真性。


  如此一來,南泉禪師告訴陸宣說:「鵝已出來囉!你還在愣什麼!」


※ ※ ※


  修行的目的在於解決自己的身心煩惱與痛苦,而三教聖人所教導離苦之法,皆以真心實用為貴,而不以玄虛作事。《中阿含經》尊者鬘童子問佛:「世間是常、無常?世間有邊、無邊?如來死後有還是無?……」這些問題,佛陀總是不予回答,而稱為「無記」,因為修行是要解決煩惱,脫離生死輪迴,趣向涅槃。而十四無記與煩惱的止息無關,也無法幫助修行者擺脫貪、瞋、癡的桎梏,與其浪費生命在這些閒談上,不如精進學習能止息煩惱苦迫的正法。


  《論語‧先進篇》記載:季路問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曰:「敢問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知孔子對死後問題的態度。若非因緣特殊,佛陀平日亦不喜談論死後之事,因為談論死後的話題,對苦的止息沒有什麼幫助。死後之事對修行者而言並不重要,因為未來是建立在現今的行為上,現今若沒有煩惱,死後就不會有煩惱;現在憂悲惱苦一籮筐,死後要得到清淨沒有煩惱乃是不可能之事。


  《雜阿含三一九經》記載:「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佛言:你所謂的一切法,云何名一切?佛告訴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假使還有人說:『此非一切,沙門瞿曇(佛陀出家前的俗名)所說的一切是不足的,我今捨棄瞿曇的說法,另外建立不同的一切』的話。他也許只有空談,問他云何名一切?他也是不知,只會徒然讓人增加疑惑而已。」故釋迦牟尼迦所說的「一切法」並不是沒有際限的萬事萬物,或是玄玄妙妙一般人無法經驗到的事物,而是指只有能被世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經驗、體會、認知到的事物,才是「法」的範圍。


  離開了解決六根對六塵煩惱的論談,就是《箭喻經》中所指的「不可說者,則不說」。浪費精力於探索這些玄虛,虛度年華,其結果,就會正如佛陀所說的:「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之可憐也。


修道基本功-第二十五章 不玄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