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美夢一場

  「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

  張岱〈陶庵夢憶自序〉


  張岱,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號陶庵。出身仕宦家庭,早年生活優渥,極愛繁華。喜好精舍美婢、鮮衣美食、駿馬華燈、古董花鳥與音樂書畫。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


  但他在四十九歲那年,人生遭逢重大轉折,清兵入關,他位於杭州的家產頓時毀於戰火。他和家人逃難隱居於紹興,務農為生,晚年窮困潦倒。


  經歷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他曾坦言身心都難以接受。生活頓時從繁華,轉變為避居山野,布衣疏食;不僅奢侈生活不再,所存者皆是破床碎几和殘書破規。


  這對於講究生活美學的張岱來說,無疑是畢生難忘的創傷。


  在這段名句中見到張岱回顧過往榮華富貴的生命,不禁大嘆猶如一場美夢。


※ ※ ※


  觀現今世人皆嚮往松濤竹韻、鳥囀蟲鳴的怡人生活,然而一顆心又到處攀緣 ,如猿猴般上蹦下跳,最後不但沒有尋得一縷寧靜,反而感到生活空虚,苦痛倍增。當在靜夜燈下追憶往事時,才發現過往盡是華岳奔馳、滄桑如夢。


  人生於世,酒色財氣,名利恩愛圍繞於身,鮮有人能夠脫身長享自由。困頓其中之人,雖得有部份逍遙時刻;但其最後所帶來之苦痛,則又不堪言之。由此可以了悟短暫樂趣,本如夢幻泡影,虛浮不實。故覺者智士在體悟此種心境痛苦之余,頓發向道之心,追求未來長遠道路,而宗教之理想法門,正是拯救人類靈性升華之最佳去處。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年老出家可以嗎

蓮生/文

  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由其子女帶著,到了寺院,要我為其剃度出家。


  他們問:


  「八十老頭,可否出家?」


  我望向老頭子,只見他老態畢現,頭昏眼花,舉步艱難,鼻涕直流,口水流淌,眼屎也沒擦,跪了下來,便爬不起來。


  我心中有些為難,我想,八十老頭出家,是有難處,年老體衰,多病纏身,他一出家,住在宿舍(僧寮),恐怕要四位年輕比丘去服侍他。


  現代的寺院,對出家也有評估:


  四十歲以前出家。


  寺院會收留。


  六十歲出家。


  自己要準備資糧。(自費)


  八十歲出家。


  請其子女帶回,給剃度,但自家人要照顧出家人了。


  很多寺院為此問題,困擾不已:


  耳聾眼花,記憶力差,記得住經文嗎?聽得懂佛法嗎?


  牙齒脫落,口齒不清,怎能誦經持咒?


  腰彎駝背,兩腳僵硬,手抖腿顫,怎能拜佛禪定?


  風燭殘年,如何修行?


  這個問題,實在讓我太為難了!


  然而:


  盧師尊想起,確有八十老頭出家,得大阿羅漢的果位的。


  那是「思惟菩薩」。


  思惟菩薩八十多歲才出家,他一直被年輕比丘嘲笑他。


  思惟菩薩並不灰心,他虔誠拜佛,毅力十足,每天精進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記不住經典,仍然強記,他想通曉三藏正理,斷三界慾,得六通具足,具八解脫。


  老比丘日日苦思。


  白天苦背經文。


  夜晚沉默思惟。


  精進修持,從不懈怠。


  連走路、散步、吃飯、靜坐,不停思惟如來的正理,他思惟了三年之久,才豁然悟透了。


  老比丘終於能說法了。


  人們叫他「脇尊者」。


  又稱思惟菩薩,他圓寂時,證阿羅漢果,由於他常低頭思惟,就被稱為思惟菩薩。


  我認為:


  年輕人出家。


  老年人出家。


  一概平等、平等。


  我一律給剃度出家。


  如果每一位老比丘能夠像「思惟菩薩」,這就好了。


  如果老比丘把寺院當老人院、療養院、慈善機構,那就不好了!


  我今天已年近七十歲了,我體會到當年「脇尊者」(思惟菩薩)的精神。


  我願為眾生剃度,少年人、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修行。


  師父領入門,修行靠自己。


  要自律之!


盧勝彥文集231冊《法王的大傳說》年老出家可以嗎?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誰妨礙你成長

  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一家大公司的職員吃完午餐,回到公司門口,看到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昨天那位妨礙你成長的人去世了。公司在運動中心為他設置靈堂供同仁弔祭。」

  一時間,每位員工都對這位逝去的同仁感到難過,但過了一會兒,他們開始好奇這位仁兄到底是誰?


  於是,他們帶著一種好奇的心情走到運動中心向死者致哀。


  每個人都在心裡嘀咕著:「這個人到底是誰呀?」「他怎麼會妨礙到我們的成長呢?」「算了!不想了!反正他已經不在了。」


  然後,每位員工慢慢靠近棺材時,當他們看到棺材後,每個人忽然間都無言……


  棺材中有一面鏡子,探頭進去看的人必定會看到自己,而且鏡子旁邊還有一個牌子,上面是這麼寫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限制你的成長,那就是你自己。」


  只有你才可以改革你的人生,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帶給你幸福快樂,對人生的認知及成功,只有你自己才能幫助你。


※ ※ ※


  俗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說明了光陰的寶貴。


  人生在世,只有短短數十年光陰,當知所善用有限的生命。有者珍惜每一分一秒,精進學習,努力向上;有者卻虛度光陰,渾渾噩噩的生活,實在甚為可惜!


  眾生將時間花用在哪裏,成就就在那裏;如是因,如是果。故知能否善加利用時間,就能影響一個人之成敗,是故眾生當思時間之應用是否合宜?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眨眼又過數年,可不慎乎!思悟之。


虛原雜誌191期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跟蝸牛去散步

  一個小和尚在師父的安排下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蝸牛慢吞吞的爬行讓他深感厭煩,不由心生埋怨,一路上數落著蝸牛。

  但當他安靜下來不再抱怨的時候,他卻聞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聽到了久違的蟲鳴鳥叫,看見了滿天的璀璨星光。


  這時他頓然領悟,原來師父不是讓他牽著蝸牛散步,而是安排蝸牛牽著他散步啊。


※ ※ ※


  一個人的生活包含行、住、坐、臥等動作的交替變化,因此修行也離不開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若是禪修者修行的方法只有坐姿,那就會與現實生活脫節,無法融入生活中修行。


  《雜阿含經》記載許多有關經行的場所、利益、時間與實踐方法,茲分述如下:


  一、經行的意義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故,「經行」就是如編織物的縱線般行走。


  二、經行的場所


  《雜阿含經》記載:「爾時,世尊出房露地經行。」、「爾時,尊者阿難於園門外經行。」、「時,有眾多比丘出房外林中經行。」……。經中大多數所記載的經行場地,是戶外「空曠之處」。但是若環境不許可,在室內有適合的場所亦可做經行。


  三、經行的長度


  經行步道的長度無一定的規範,而是必須視環境而定,因此,十步、三十步、五十步皆可。若對初學者而言,二十步是比較適合的長度。


  四、經行的利益


  《增支部》記載︰「經行有五種效益。哪五種?(一)耐遠行;(二)堪精勤;(三)少病;(四)吃喝、嚼嘗後,幫助消化;(五)由經行的操練而久住於定。」


  五、經行的時間


  佛陀時代的弟子除了中夜(晚上十點至凌晨二點)睡眠之外,在白晝、初夜及後夜,都藉由「經行」與「禪坐」,淨除五蓋。而一次經行的時間,以不少於三十分鐘為原則。


  六、經行的實踐方法


  (一)直行;(二)不疾速;(三)不急、不緩;(四)身正直、不搖擺;(五)不過度低頭;(六)收攝六根,只注意眼前約一公尺半之處。


  坐禪過久容易造成昏沉或產生身體的疼痛、不適,因此每靜坐四十至九十分鐘後,可起座改為經行,以此交替練習。


  初學者可在安靜的步道上或房間內練習,因為初學者心較散亂,五蓋又強而有力,因此容易失去正念,如果將經行速度放慢,或將走路的過程以分解動作進行,這樣比較容易做觀察。待未來熟練之後,就可以和平常一樣自然的行走,並且一心專注保持在當下,正念清楚地覺知每一個姿勢動作的變化。


  在經行時,要覺知於腳和腿的動作,右腳開始起步時,覺知「抬起」,移動時,覺知「移動」,放下時,覺知「放下」。而且只要保持正念清楚走路的變化過程,不要做任何的推理、暗示、思考、判斷。左腳也是一樣如此。


  走到盡頭時必須轉身並朝反方向走,一般在還差兩三步時,會察覺到想要轉身的意念。走完最後一步,真正要轉身時,注意「轉身」,一隻腳抬起時,注意「抬起、轉彎、放下」,另一隻腳也是如此。然後起步走回去時,注意「抬起、移動、放下」。


  經行時若有禁不住的誘惑,而眼睛餘光「飄忽」時,應立刻覺察「想要看」或「飄忽」,然後將正念移回到腳的動作上面。日常生活或因環境關係不方便慢行時,可以只簡單地注意「左右、左右」、「生滅、生滅」即可。


  經行的重點不在於分幾個步驟觀察,而在於是否能覺照當下身心現象的變化。如此,禪修者就可從經行中,清楚的經驗到,每一個行走只是身、心(五蘊)互依互緣,所產生出來的作用而已,沒有一個我在內,因而體會到無常,並進一步經驗到身、心對六塵境生起貪染的禍患,因此生起離欲之心。


禪修的重要-第四二章經行(行禪)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歡場DJ

  出自《現世報律例》

  台疆南部有位年僅三十五、六歲男子,在夜半中因酒客起衝突,無辜遭波及竟成殘障,往後半生雖未必癱軟臥床,但其右手幾難復原,將造成日後諸多不便。


  說明:此男子頗有音樂素養,唯不循正途往音樂學府進修,卻嚮往於娛樂聲色等場所;乃就職於即今所謂之夜店,擔任DJ之行業,且其具音樂素質,加上思緒聰敏,故頗具名氣。


  亦因如此,在此場所中,乃甚具吸引力,且又貌相不俗,交往乃有複雜,終致沾惹在此場合中最常見之禁藥,並以此為餌。常有搭訕幾至半醉,或有心事情緒不穩之妙齡女子,前後七、八年間,樂此不疲,積造甚深觸犯陽法之事,但卻因未東窗事發,竟免於刑罰。


  唯天道好還,天律昭烱,故累積罪業歷經有司彙整,已達施懲標準,故藉其店中事端,應報身障之罰。


  註解:末法時中,眾生易受紅塵五光十射之聲色染著,尤其年青一代際值此時,不論身心之偏歧,以及外在環境之牽引,故易為此耽迷;甚至頗多年輕一代,以誤為正:認為大家如此,應非為錯。


  但是「天律亙古不變」!凡陽法所禁,即視為罪,有些更是天律嚴於陽律。類此篇之男子,不但藉此沾惹禁藥,更以身處場合之便利,濫造淫業,當然受報!甚願今之年輕一代,有所省思。


※ ※ ※


  曾幾何時,西風東漸,搞得純樸的東方文化也跟著紊亂不已。不論在各種生活形態,在歐美國家有的,東方地區也跟著起來,由於如今科技傳播的快速,很可能今天有的,明天就會呈現出來。如果是好的風俗習慣,作為參考還算不錯,但令人可惜的都是些傷風敗俗的習慣傳了進來,造成今日社會淫亂現象之不可收拾。


  在往昔女人三從四德已漸漸淡忘,在以往怎會隨便提出離異,而今如歐洲像兒戲一般的仳離,像是家常便飯,男不男,女不女,這就是淫亂的第一惡源。再者,以前的人生活單純,甚少有社交活動,這社會活動也是歐美的流行,導致今日男女亂交,一亂交往,產生情誼,接著就產生感情家庭問題。有的背著妻兒,有者背著夫君在外亂來,棄家庭於不顧,造成社會嚴重的傷風敗俗的情事。在以往男女甚少有牽手外出,現在摟摟抱抱沿街而走,說什麼增加感情,說什麼恩愛夫妻,說明了就是不顧廉恥,傷風敗俗而不自知。


  社會這種淫亂的嚴重性,也將越趨嚴重,如果處理不當,還會招惹來殺身之危險。別以為自己風流而洋洋得意,等到災禍臨頭,悔則晚矣!一個人何苦那麼不檢點而棄身自己呢?如近期有一例,與友人妻有染被發覺,心有不甘,夥同友人將對方殺害,以水泥捆綁住身子,棄屍於溝中,這就是邪淫的下場,能不以為鑑嗎?然淫亂社會須靠大家的檢點改進,才能湊效,盼世人明勉之。


世態迷失與醒覺-第三七章 社會淫亂的省覺


天堂地獄之說

蓮生/文

  「唬卵」「唬爛」(台語),其意思是「唬人」的,是假的。


  一位高中的老師,讀了我寫的「地獄變現記」及「諸天的階梯」之後,感覺不可思議,非常的新穎,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給我。


  這位老師說:


  「天堂與地獄之說,每一個宗教都有。我本人一直懷疑,天堂和地獄是真的?還是假的?另外,佛教上天堂下地獄,好像和基督教的上天堂下地獄不同,為什麼會這樣?」


  這位老師提出的兩個問題正是:


  一、「天堂地獄是真是假?」


  二、「佛教的天堂地獄和基督教的天堂地獄,為什麼上下不一樣?」


  我的回答如下:


  我說「天堂及地獄」是實有的。我本人是以「禪定」的方法,去實踐而得之的。


  事實上,天堂及地獄是一貫的,無色界天、色界天、欲界天、人、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由上至下,連成一線。


  在「諸天的階梯」及「地獄變現記」我寫的明明白白,夠清楚了。


  在「佛教」,這是釋迦牟尼說的「諸天界說」及「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佛陀亦有明示。


  我本人更認為:


  人間就有天堂與地獄之分也。


  有的國家,沒有付稅問題,人民安居樂業,歌舞昇平,國家富裕,人民生活有保障,這類似天堂國家。


  有的國家,貧窮落後,戰火連天,人們吃不飽,穿不暖,貧病交迫,人民生活痛苦毫無保障,這就是水深火熱的地獄國家了。


  如果用「感受」來說:


  在醫院的病患,受截肢的、換心的、換腎的、換胃的、換肝的。開腦的、開腸剖腹的,這樣子的苦受,真可謂人間地獄了。


  「苦感」就是地獄。


  「樂感」就是天堂。


  有人天生享福,生活條件好,身康體健,沒有壓力,環境優雅,生活舒適,自覺人生就是一種享福,這種「樂感」就是天堂了。


  所以,天堂及地獄,有二說:


  一、「地域說」。


  二、「感受說」。


  我認為,地域說,實有。感受說,也是實有。


  在第二問題上,我的解答如下:


  基督教的天堂地獄,完全是由上帝的審判而來。(神的審判)


  信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


  行善者上天堂,作惡者下地獄。


  而佛教是講「因緣」,講「因果」,可以說是依個人的「業力」去上昇及下墮的。佛教講的天堂地獄,全是個人負個人的責任,沒有誰去審判誰,這是「自己做的自己受」,完全自己負自己的責任,這是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我認為:


  有些宗教,用神的審判,叫人上天堂或下地獄,是獨裁了些。


  至於佛教,「自作自受」、「自己完全負責」,是較合情合理的。


盧勝彥文集196冊《清涼的書箋》天堂地獄是不是「唬卵」的?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比幸福

  1960年,美國因貧富相差懸殊,產生了許多社會矛盾。窮人不但仇恨富人,還對政府有牴觸情緒,這些不好的因素就像一枚枚潛藏在暗處的炸彈,令政府不安。

  為了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政府部門曾經想了許多方法:比如給富人增稅,給窮人提高福利;比如提高汽車豪宅等奢侈品的售價,在窮人密集地設廉價超市等,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一位叫羅伯特的電視記者,拍攝到了這樣兩組畫面。一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總經理在辦公室裡超負荷地忙碌著,雖然西裝筆挺,但神情憔悴、滿面疲憊。


  另一組的主人公是一位給寫字樓掃地的垃圾工。垃圾工身穿藍色帆布衣服,破舊但不髒亂,只見他一邊清掃垃圾,一邊哼著美國鄉村音樂,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總經理是美國典型的富人代表,而垃圾工則是美國典型的窮人代表。這兩組鏡頭在電視上播出之後,奇蹟出現了:不但窮人不再仇恨富人,居然還有很多富人羨慕窮人的生活。


  很多政府官員和社會學專家都覺得奇怪,不過是兩組極普通的鏡頭,怎麼就有這麼大的威力,令政府耗巨資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得以輕易化解?


  還是那位名叫羅伯特的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以前許多鏡頭都習慣於對準富人的資產和窮人的疾苦,所以矛盾便出現了。


  而我則是將鏡頭對準了富人和窮人的內心。富人因為慾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憊,而窮人因為生活簡單,所以滿臉自得。富人和窮人不能只比物質,還要比幸福感!


  有人向達賴喇嘛提出問題:「關於人生,最讓您感到驚訝的是什麼?」


  他回答:「人類,為了賺錢,他犧牲健康。為了修復身體,他犧牲錢財。然後,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就這樣,他無法活在當下。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死時,他才發現他未曾好好地活著。」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心懷希望

  有一位孤獨的年輕人倚靠著一棵樹曬太陽。他衣衫襤褸,神情萎靡,不時有氣無力地打著哈欠。一位僧人從此經過,好奇地問:「年輕人,如此好的陽光,你不去做你該做的事,卻懶懶散散地曬太陽,豈不是辜負了大好時光?」

  「唉!」年輕人歎了一口氣說,「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自己的軀體外,我一無所有。我又何必去費心費力地做什麼事呢?每天曬曬我的軀體,就是我做的所有事了。」


  「你沒有家?」


  「沒有。與其承擔家庭的負累,不如乾脆沒有。」年輕人說。


  「你沒有你的所愛?」


  「沒有,與其愛過之後便是恨,不如乾脆不去愛。」


  「沒有朋友?」


  「沒有。與其得到還會失去,不如乾脆沒有朋友。」


  「你不想去賺錢?」


  「不想,千金得來還複去,何必勞心費神動軀體?」


  「噢,」僧人若有所思,「看來我得趕快幫你找根繩子了。」


  「找繩子?幹嘛?」年輕人好奇地問。


  「幫你自縊!」


  「自縊?你叫我去死?」年輕人驚詫地說。


  「對!人有生就有死,與其生了還會死去,不如乾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餘的,自縊而死,不是正符合你的邏輯麼?」


  僧人的話說得很在理,因為哀莫大於心死,與其如此悲觀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還不如早點結束自己的生命呢。事實上,人生失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生處處皆是無常事,我們必須學會看破無常!只要看破生死看破無常,才能置之死地而後生,獲得新生獲得陽光獲得快樂!


  一個人可以沒有金錢,可以沒有名利,可以沒有愛情,可以沒有親人和朋友,但是不能沒有希望!希望從何而來?坦然面對人生中的無常,多關注人生中的一二得意之事。


※ ※ ※


  每一個人要心懷希望,那才會生活的快樂,日子才會過得充實,有意義、有朝氣、有信心。不論是個人、家庭、團體,無不如是也。希望是精神生活的陽光,它照亮了你,溫暖了你,給予你力量,能看出似錦的前途,能接納種種的挑戰與考驗。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積極精神的力量,是光明生活的導向,是實現人生的源頭,是人與人之間互愛與崇高人格的本質。在生活的情境中,每個引發和觸動,能看出生命的希望,這就是禪機,因此,在生活的任何所在之處,無處不是禪機也。


  禪機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是孕育希望的機緣,把握它,創造圓滿的成果和無盡的喜悅與豐收。


  在禪機看出希望時,自性充滿著光輝,成就「大通智勝佛」的德性。


  希望是心力動能的積極光明的出現,每個人都有此種光明的屬性。希望是悟出來的,希望是自發性的領悟,希望並不是欲望,希望並不是野心,希望是以價值觀念與理性表現出來的,讓自己的心力能得以表現與提昇。


禪-第四四章 希望的禪機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抱松女


  清代王士禛在《池北偶談》一書記載了一則關於「抱松女」的故事。


  據說,宣城這地方,有位讀書人名叫羅愷的妻子孫氏在十五歲時,遭遇戰亂;兵荒馬亂中,孫氏和她的婆婆躲在山中的松樹下避難。


  然而,不幸的是,他們的藏身之地被士兵發覺。正當士兵抓住年邁的婆婆想殺掉她時,孫氏衝了出來,大喊:「別殺我婆婆,要殺,就殺我!」


  當兇殘的士兵正要將孫氏抓走時,孫氏緊緊抱住一旁的松樹,叫道:「我寧願死,也不能讓你們污辱我!」


  由於孫氏寧死不屈,士兵便將她殺害。說也奇怪,過了三天,孫氏的屍體仍然緊緊抱著松樹不放。


  從此,世人便稱孫氏為「抱松女」,一方面紀念孫氏,一方面也表揚弱女子「可殺而不可辱」的堅持。


※ ※ ※


  節義者,倫常之本,人生在世上,生而赫然,死而渺然。能長存天地間者,惟節而已。「節義」二字重可比山河,貴可勝王侯。質而言之,實千秋不朽之至寶。故無論生前死後到處受用不盡。聖訓曰:「節義無虧為完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義,寧死不失節。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孟子曰:「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當捨生而取義者也。」


  男貴乎義,女貴乎節。不義不節,何以為人?「貞節」乃婦女一生之大綱,一世之至寶。若無節義,如枝葉茂盛,根本腐敗,終難開花結果。


  奈今世風浮薄,甚知婦女不明大義,不守名節,專事爭妖鬥艷,治其容、誨其淫,此乃敗名失節之階。甚而偽文明、染惡習,不知節義,不顧羞恥,揚稱自由而成亂愛。或因計誘;或被勢移;或利使昏;或樂思淫,敗行失德,皆不明節義之所由。雖汲三江水,莫洗其污。生已含羞,死猶遺恨。縱能改過,萬千補造,亦難復完其節操,誠一生之奇恨。祇為一念之差,如破罐不全,畢生莫贖,可不驚懼哉!


  故婦女不論賢愚貴賤,應遵婦道,行乎素仁,堅持到底,任磨不磷,任涅不緇,嚴守不易之志,堅持不二之心,慎重一生名節,保守終身操行,當視此身如白璧,不容有半點瑕疵。然須得平日師長教誨開導,講明大義道理,灌輸節義之觀念,為世道風化之大幸。古之烈女不從二夫,忠臣不事二主,皆「節義」之二字。雁不易配,鵠忍寡棲,禽鳥尚不失節,人豈能不知守節乎?孔夫子有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願與世人共勉之。


修緣寶典-節義之貴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四聖諦


蓮生/文


  弟子問: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首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說四聖諦,也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四聖諦表面上,我們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尤其是「集諦」,什麼是「集」?希望師尊多作說明。


  我回答:


  「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集諦」是說明人生痛苦是怎麼來的;「滅諦」是說明涅槃解脫境界才是脫離人生痛苦最究竟的聖果;「道諦」是說明如何修持,如八正道等等。


  這四聖諦是因果關係,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滅是果。所以當初我說明四聖諦,應該是「集、苦、道、滅」才是,而不是「苦、集、滅、道」。


  這四諦的真義是:


  「集」──召集感應。(苦因)


  「苦」──覺受逼迫。(苦果)


  「道」──修道解脫。(修因)


  「滅」──證悟安樂。(證果)


  一般學佛者對於人生之苦,可以意會,對於學佛修道亦明白,對於覺悟成佛亦可了知。


  至於「集」,其實並不難懂。「集」就是觀察為何會有「苦」?是苦果之因,為何會出生這麼多的苦?這些苦果之緣是如何來的?這就是「召集」的意思了。


  釋迦牟尼佛講四聖諦,重說三次,所以是三轉四聖諦,有示轉、勸轉、證轉。佛陀很重視四聖諦法。


  最重要是證轉,證轉就是實際上去修,去證明。


盧勝彥文集156《清風小語》弟子問疑之二十一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送餐服務溫馨情

聖示:在今日益沉淪的社會裡,能為他人服務最屬難得,而且不是利己,完全是利人,此等之心懷最為可貴,況且默默耕耘,甚少為人所知。

仙翁曰:徒兒走了,訪靈去矣。


虛筆曰:徒兒遵命!今日乃己丑年最後一次鸞期,必定與恩師再訪靈去。


  (師徒二人同偕出院堂,乘寶雲騰飛而起。)


虛筆曰:今日何往?


仙翁曰:不遠,在台中市附近而已。


虛筆曰:很近是嗎?


仙翁曰:不錯,雖近,但很有意義。


虛筆曰:哪次不都是具有意義。


仙翁曰:此次雖有意義,但卻甚少人知道。


虛筆曰:那必定很有意思。


  (師徒談談間,寶雲停在西區大全街附近,只見一堆人在忙著整理、填裝食物,不知為什麼?)


虛筆曰:今天要訪問的是這群人嗎?


仙翁曰:不錯。


虛筆曰:只見他們忙著在填裝飯盒,有什麼好訪問的呢?


仙翁曰:那你就不知道了,他們忙著填裝飯盒,為的是要溫飽那些孤獨老人、及身體殘障、及無依無靠的老人、以及孤苦無依人等的三餐全靠他們在打點,這些服務的人,有些雖是慈善單位所顧用,有者全屬義務服務,飯盒準備好之後,按地區以車送到這些老人殘障者的手上,三餐不斷,每天如此,你說這些人可愛不可愛呢?


虛筆曰:真是難得,如今社會老年人增多,服務的人也必須增加,老人殘障者才有所靠也,難得有這些人的付出,否則挨餓的不知有多少。現今社會已步入老年化的社會,子女或親戚又為了自己的生活,乏人照顧,所以也苦了這些人。


仙翁曰:不錯,這就是有力出力,做些善事,可得福報也。爾後會繼續的增加。分車、分數量,分地區挨家挨戶的送,也真費精神的,但好事總是多磨的。又一年到頭無休,風雨無阻更是難得,我們該向這一群人致最大的敬意。


  好了,今日說明至此,可回堂。


  (師徒二人同乘寶雲回虛原堂。)


浮世遊記-第四十二章  送餐服務溫馨情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牛蛙禱告

  有一個虔誠的信徒,在湖邊的木屋中禁食祈禱,外面幾隻呱呱大叫的牛蛙吵得很凶。

  他想辦法充耳不聞,無奈都不得要領,只好推開窗戶,大吼一聲:「閉嘴!沒看到我正在祈禱嗎?」


  說也奇怪,他吼了一聲後,牛蛙立刻就不叫了。


  然而,另一個意念卻自心底浮起:「說不定,牛蛙的叫聲跟我吟唱禱告的聲音一樣,也能討上帝的喜悅。」


  他決定順服這個意念,探頭伸出窗外,喝道:「大夥繼續唱啊!」


  牛蛙整齊的合唱立時彌漫四周。


  他再側耳細聽,竟然不嫌吵了。


  他發現,一旦不再存心抗拒,牛蛙的叫聲還真能使寂靜的夜晚增色不少。


  一個心性祥和、安寧之人,聽到一般人覺得聒噪的蛙聲,也可當作「青蛙田園奏鳴曲」般美妙的旋律。因他心境安祥,故其所見、所觸,俱屬美好,世人當效法學習之也。


※ ※ ※


  人心最易在事相中,變現種種念頭,此好比遇諸事境,心就輾轉無以安寧,此等現象,都是世俗人無明無知之故。


  修行人對種種事相,應能破除,不能因別人的無知來痛苦自己。對心境種種念頭要能把持正心,所謂:「不煩隨遇而安,不慾隨事而安,不愁隨人而安」,這句話意指人易遇事相起煩惱心,起慾念,遇事不得安寧,起愁心,更不得平靜,與人相處自無以平息爭執。


  修行人大多是在家居士,故必最容易遇上種種不順心意的事,就因在這大染缸中修行,才更能從諸煩惱中証菩提,此是一念之差。蓋世俗人是認假境而活,修行人是從假境中了悟解脫,兩者之差皆在覺悟,對世間無以擺脫事相,希修行人要能各個用智慧來突破,莫自迷而墮塵障中。


慈聖雜誌129期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殷憂不能寐,苦此夜難頹;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運往無淹物,年逝筧已催。」

  〈卷十。謝靈運,歲暮〉


  深切的憂思讓人難以入睡,苦惱著為漫漫長夜不知何時才會落下。明月照在皚皚的積雪上,從北方吹來的寒風強勁而淒厲。一年四季的運轉變化之下,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永久停留,我的年華消逝,受到歲月無情的催逼。


  這是一首觸景感懷詩,作者是東晉著名的山水詩人謝靈運。作者在一年將盡之際,放眼只見蒼茫的積雪,因此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抒發對於時光飛逝的無限感慨。


  「殷憂不能寐,苦此夜難頹。」在歲末之際,想到一年又將結束,想到時間總是毫不停留地流逝,作者不由得憂心起人生的短暫,感傷自己正一點一滴地衰老,於是心中久久不能平靜,輾轉難眠,始終無法入睡。「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作者起身看窗外的景色,希望能讓激盪的情緒稍微平復,但放眼望去,只看見一片蒼茫,只看見明月映照著皚皚的積雪,這時又聽到強勁冷冽的北風淒厲地吹過,更是增添了心中的傷感。


  每當來到季節轉換的時刻,最容易讓人因為感受到景物的變化,而觸動心事,所以古人向來有「傷春悲秋」之嘆,面對生機盎然的春天與肅殺冷清的秋天時,常勾起深藏心中的情感,而莫名地感傷起來。而在寒冷、寂寥、鳥獸蟄伏的冬夜,也容易使得多愁善感的詩人不能成眠,引發對萬物消逝的無奈,以及歲月不饒人的感慨。


  雖說「人生自古誰無死」,但真正能看破生死的,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一年到了盡頭,新的一年又將來臨,總讓人驚覺時間的腳步是如此快速,讓人驚嘆自己的年華老去,唐代詩人孟浩然〈歲暮歸南山〉一詩就感嘆:「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中文經典100句-古詩源》

這世界公平嗎

蓮生/文

  如果撇開「因果」不談!


  我呵呵大笑,這世界豈有什麼「公正」、「公平」、「公理」、「公義」?完全是亂七八糟的世界。人與畜生何異?


  舉一個例來說:


  有一個小國家宣佈,小女生據統計,一年墮胎五十萬個嬰孩,也就是五十萬個水子靈。


  天啊!這是「殺生」,殺業何其重也!


  又舉一例:


  同性戀合法。


  肛交合法。


  天啊!這是「邪淫」,我淌淚不止!


  又舉一例:


  搶劫偷盜世界各國到處都有,無法無天。殺人放火處處,欺騙壓迫處處,什麼是公平?好心腸的人註定要被害。


  害人的,興高彩烈嗎?


  被害的,冤曲難伸。


  正與邪、善與惡,如果攤在陽光之下,是一白一黑,交織在一起的,是分不開的,誰算是正義之士,誰有資格去處罰別人,什麼又是邪惡,完全是一種纏繞。


  我又舉一例:


  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六根不具的,殘障的,神智不全的,聾啞的,瞎眼的,連體嬰。…….


  老天,難道這些人一出生,就犯了罪,他們才出生,什麼「業」也沒有做,就被懲罰了?


  所以,人間有什麼「公正」、「公平」、「公理」、「公義」,這個世界原本是不公平的,才叫娑婆世界人間。


  所以,令人真正釋懷的,是「佛法」,是「因果」,只有在「因緣果報」的業力之下,才能檢視所發生的一切事,否則誰能明明白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痛苦降臨時,認命吧!


  幻來幻受。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盧勝彥文集167冊《靜聽心中的絮語》這世界公平嗎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拒當工作奴隸

  小禮自從換了新公司之後,每天忙得天昏地暗,一早進公司,出來已經過了午夜。週末假日還得陪客戶打球、爬山、應酬,幾乎沒了私人時間,無法跟哥兒們聚會不說,父母也很少見得上面,女朋友更早已被他晾在一邊。
 

  忙碌的工作為小禮帶來了豐厚的收入,被客戶和老闆肯定的成就感令他感到開心,更相信只要自己繼續努力下去,很快就能順利往上爬。努力工作的好處,果然不少。只不過,小禮也發現,隨著忙於工作的時間無止盡地綿延,生活上的負作用也開始出現:
 

  狀況1/沒時間聯絡感情 親情、友情、愛情全告急
 

  小禮工作實在太忙,花在工作的時間太多,一回到家就累得睡著了,根本沒時間和父母說話,更是久久才和女朋友約一次會,兩人見面也總是在吵「小禮為何永遠如此忙碌」。沒時間陪家人、朋友、情人,感情漸疏遠,小禮知道自己的戀情大概快吹了,眼下不是不煩惱,只是割捨不了工作。
 

  狀況2/身心壓力過大 健康忙出問題
 

  進公司半年之後,小禮的身體開始出現狀況,失眠、便秘、火氣大、胃痛、偏頭痛等毛病一一爆發。從早忙到晚的小禮,三餐幾乎都是外食,蔬果吃得少,飲食不均衡,甚至有時根本就沒空吃飯,睡眠又不足,雖然工作的良率很高,但是肝、胃、腸的良率卻是不斷下滑,免疫力也愈來愈差,經常性地小病不斷,眼見大病也快來纏身了!

  狀況3/為紓解壓力 暴飲暴食狂花錢
 

  雖然工作給小禮很多成就感和金錢收入,但因為工作壓力實在太大,為了紓壓,大吃大喝、按摩SPA、出國旅遊等,說是要好好犒賞自己,結果不過是把辛苦工作賺的錢全都花掉了,錢也存不住,只有青春的健康身體不斷流逝。
 

  工作成績亮眼 其他面向全賠光
 

  美國人戲稱「工作狂」為「和工作結婚的人」。這樣的工作狂,往往得賠掉人生其他美好面向,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因為工作的成就感和高收入),但卻是拿身體健康以及人生的其他面向換來的。許多人直到過了中年,第一次驗出了癌症,或者婚姻出現危機、孩子走偏了路,才驚覺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很大的問題,更發現所賺到的金錢根本買不回健康以及家人的感情。
 

  ON&OFF分配失衡 本末倒置傷很大
 

  人應該是為了成就自我而工作,不是為了工作而活著,更不是為了成就公司而工作。許多人忙於工作,最後根本忘了究竟是為什麼要如此賣命工作,只是習慣了如此的生活型態,卻把命給賠上了!
 

  理想的生活方式,最好還是勞逸結合,平衡工作與休閒,懂得規劃ON&OFF的時間分配,工作時間要努力,該下班休息也要好好休息,絕對不犧牲個人的私人休息時間去拚工作。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要懂得休息,才能走得長遠,才能在兼顧家庭的狀況下完成工作。
 

  拒當工作奴隸 奪回人生主權
 

  日本職場專家大前研一曾說過,OFF的時間更要好好安排,好好去玩好好休息充電工作才能有效率。松浦彌太郎則說,玩樂是為了工作,好好的玩樂,玩樂夠了,才有辦法好好工作。一直在工作,沒有玩樂的人,工作其實不可能做好,而且人生會愈活愈扭曲。千萬不要讓自己淪為一個人生中除了工作之外一無所有的人,最後你會發現,其實你努力工作原本是為了成就美好生活,但卻在過於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淪為工作的奴隸而無法自拔。
 

  不要成為工作的奴隸!工作是為了自我實踐、為了讓自己能夠和社會連結的媒介,是一種展現自我價值的生活工具,所以,勇敢地從工作那裏奪回你的人生主權吧!(文/王樵一)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傷神勞損

  出自《閱微草堂筆記》

  安姓表兄,他與一位狐仙為友,經常坐在場院或菜園子裏與狐仙閑聊。狐仙自稱出生於北宋初年。安某便向他請教宋朝的史實。


  狐仙說:「你問的這些我都不知道。凡是學仙的,都是周游於世外,使得一切因緣斷絕,一心一意精心修練。如果對世事有所見聞,在心裏就必然有所是非。有所是非,必然就有所愛憎。有所愛憎,那麼喜怒哀樂之情必然接連交替而生,因此,消秏掉大部分神情、神情受損,形體也隨之衰敗,哪裏能到現今還在呢?


  等到大道既成以後,來往於人世間,看一切機巧變詐都像戲劇,看一切得失勝敗以至於治亂興亡,都像虛幻的水泡和影子。當時既然沒有留意,又怎麼能一一記得呢?就是同你相遇,這也是前世與你有些緣份而矣。」


※ ※ ※


  養生之道,非只色慾,即憂慮、忿怒、思煩、躁急,一切精神過度之事,皆是斷喪之端。是以戒暴怒以養性,節飲食之固胃,慎風寒以袪病,勞筋骨以致強,如此常常實行,亦可延年益壽也。若夫妄想煩惱,養其心,苦其身,俱足以害精神。故貪求無厭者,則煩惱無己;私慾亂性者,則精神必虧。蓋人之精神有限,豈可貪慾而自損其身乎!須知戒色節慾,固精神也。胡不見求名者,因好色慾而名必敗;求利者,因好色慾而利必喪;居家者,因好色慾而家業必荒;為官者,因好色慾而官階必墜。可不戒哉!


  修真可以逃劫,養生可以延年,然則養生之道者,在乎固守真精,勿洩元氣,勿虧元神。至於豐衣美食,蕩志傷神,亦非養生之術。必知粗衣淡飯,保全其真,才是修鍊之方,以多思慮、多言笑、多視聽,換為寡思慮、寡言笑、寡視聽,保護調攝為先,藥餌溫補為後,舒暢精神。池栽君子之蓬,籬種鳳囂,有時焚香掃地,多敲木魚,以養其性,留不壞之精神,以綿天運,天道之泰,自能恢復。日靈又中,月缺又圓,雨漏又晴,雷鳴又蟄,以介眉壽,以保高年,豈不美哉。


關聖闡道篇-養生修性善於寡慾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水清無魚

本道院副院尊觀音 菩薩

聖示:人依著居處之地的差別,容易改變原有的氣度。站在高山峰頂之上,胸襟自然寬廣無際;坐在潺潺河流之畔,傾聽水流聲和觀賞游魚,則心情自會超越俗世之感;在雪夜中讀書,四周沒有雜亂之音妨害,則精神自然清淨。諸此種種,這都說明了如何修養人的胸襟氣息、風度的最好方法。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廉潔清白的人,往往沒有容人的雅量;寬仁大度的人,往往又缺少果斷的決心;聰明的人,容易失之苛求嚴格;正直的人,容易陷於驕枉過正。如果說清廉的人能有容人雅量,寬仁大度的人能兼有果斷的決心,聰明的人不失於苛求嚴察,正直的人不失於矯枉過正,就所謂不失「中庸之道」了。


菩薩:是的。能夠這樣沒有「過猶不及」的毛病,可以稱之為有懿德的賢人。


廉潔清白高尚,乃是值得尊敬的行為;所以,有廉潔清白行為的人,固然可以把自己的人格很有效果的提高,可是往往他們半疑半忌,器量狹小而沒有容人的氣度。


反之,有度量而又寬仁的人,當然是很受人推崇,可是他們又多是自己缺乏決斷力;聰明的人,如果沒有智慧來指揮他,則聰明的人有時仍會為聰明所誤;正直的人,多有和一般人不相同的作法,這作法有時也可以說是正直之人的短處。


由以上來看,廉潔清白的人必須要兼有容人之度量,寬仁大度的人必須要自己富有決斷力,聰明的人必須不要加害於他人的聰明上,正直的人不要存有奇怪的行為;人能夠如此,就沒有太過份的弊病了,期望諸子明白如何修養己身。


陳生:修身之道:


儒教主張由外而制內,即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道教主張不見可慾而使心不亂,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


釋教主張拋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修心之道:


儒教提倡「格心物者,復性初也」,即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道教提倡「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釋教提倡「掃三心」,亦即是過去心不可思,未來心不可想,現在心不可存,事來則應,事去則忘。


以上所言,乃是我在進德修業所學習的,現在正努力以赴之中。


菩薩: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喜歡與人比較,但總有不足之處,而且比不完;若是不與人比較,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而知足,則可以拋棄四相,就沒有你我他之比較,也可以除嗔毒,心情輕鬆,身體就健康。「時到時擔當,無米煮蕃薯湯」,亦可以掃三心,事來則應,事去則忘。總之,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


爾們未修道之前,對於身外之物常呈現出貪慾,而且多多益善;修道開悟後,了解一切身外之物都是空的,猶如過客,生不帶來,死也不能帶去,因而逐漸淡薄物慾。如今明理之後,六根雖有接觸萬物,心卻不動搖,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萬物雖有,卻染不到心性。


陳生:恩師所開示,猶如《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菩薩:所以,修子為著自己之性命,雖是障礙重重,也是要加緊修行。
     

 可。停筆。  吾退!

陳生:學生明白。謝謝恩師慈悲指導!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節操養正氣 - 第卅一章  五蘊皆空‧可度苦厄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為什麼要守戒

蓮生/文

  有弟子問我:「為什麼要守戒?」


  我喜歡用佛典《佛本行經》的例子來回答:


  佛陀與難陀同行,走到一家魚店,佛陀叫難陀去取魚上的茅草,然後再把茅草放地上。


  這時佛告訴難陀:「你嗅一嗅你的手,手上是什麼氣味?」


  難陀說:「世尊,這只是一股魚的腥臭味。」


  於是,佛馬上告訴難陀:「對了!如果是人們與惡人為伍,互為朋友,很快受到沾染,其惡名自然遠聞。」


  又:


  佛又與難陀同行至一家香店,告訴難陀:「去這家店拿一個香袋子來。」佛又告訴難陀:「把香袋放在地上。」


  這時佛告訴難陀:「你可以嗅一嗅你的手,你手上是什麼樣的香味?」


  難陀說:「手上的香味很微妙。」


  佛說:「不錯,假使你常親近好人,與他們日久相隨,沾染上他們的德行,可以博得美名。」


  這是個釋迦牟尼佛對弟子的重要教示,也即是中國的一句警示之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這個例子,重點在「沾染」兩字,佛教的戒律,主要是讓佛弟子避免惡習性的「沾染」。


  「守戒」可以避免惡習性的「沾染」,如果不沾染惡習性,心就比較容易入於禪定,所以「守戒」是非常重要的。


盧勝彥文集117《一念飛過星空》為什麼要守戒?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時鐘之話語

  陳舊的大廳裡,放著一個古老的時鐘,錶針穩穩地走著,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隨著一聲聲的「滴答、滴答、滴答」,時光也隨之流逝。

  古老的時鐘常常令小內爾迷惑不解,她不明白它到底能告訴人們什麼,因為她很小,還不能讀散文或韻文之類的東西,或許到了那個時候她能明白這個道理。


  在我和內爾一樣大的時候,也和她一樣,總是迷惑不解。可是,隨著時光流逝,皺紋悄悄爬上了我的額頭。是的,隨著古老的時鐘日日夜夜發出的滴答聲,人生的時光也就這樣流走了。 《美德讀本》


※ ※ ※


  世人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看不出忙些什麼?有人耽於睡眠;有人沈迷於逸樂;有人為賺更多的錢,將自己的時間花在工作上,錢變多了,可貴的人身也將入黃土。


  人之生命如少水魚,池塘的水愈來愈少,眾生卻自得其樂,不知寶貴的生命從出生開始即在倒數計時。人常誤會自己會「活到老」,只看見「人端」,卻沒看到「夭折」者更多。


  望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當把日子用「秒」來過,一秒一秒斤斤計較,才能與時間並肩前進,不致空過,悟之可也。

稻穗低頭

  龍虎寺禪院中的學僧正在寺前的圍牆上,模擬一幅龍爭虎鬥的畫像,圖中龍在雲端盤旋將下,虎踞山頭,作勢欲撲,雖然修改多次,卻總認為其中動態不足。

  適巧無德禪師從外面回來,學僧就請禪師評鑑一下。無德禪師看後說道:「龍和虎的外形畫得不錯,但龍與虎的特性你們知道多少?現在應該要明白的是龍在攻擊之前,頭必須向後退縮;虎要上撲時,頭必然向下壓低。龍頸向後的屈度愈大,虎頭愈貼近地面,他們也就能衝得更快、跳得更高。」


  學僧們非常歡喜地受教道:「老師真是一語道破,我們不僅將龍頭畫得太向前,虎頭也太高了,怪不得總覺得動態不足。」


  無德禪師藉機開示道:「為人處事,參禪修道的道理也一樣,退一步的準備之後,才能衝得更遠,謙卑的反省之後才能爬得更高。」


  學僧不解似地道:「老師!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謙卑的人怎能更高?」


  無德禪師嚴肅地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諸學僧至此均能省矣!


※ ※ ※


  世間有情皆易迷失自我,此在有權有財有勢種種都較沉迷,對以上所述之人,慎勿槓高,不能因權而凌人,不能因財而看不起人,不能因勢而欺辱人。


  社會是一個整體,故每一個貧富都要有平等心對待,又不論是有權有勢者,也要知權勢沒有永久的。因此有福、財祿,要知珍惜,將自身福份分享給每一眾生,而那有權勢者也應運用權勢利益眾生,這等才是福報延綿,累功晉德啊。


  道場修行人,在修行過程,不能有依老賣老、槓高、我慢心,宜明一個道理,那就是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人若不得謙虛,那何不與一個粗庸一般,所謂知低頭的人永遠不會撞到矮門,這個道理明白告訴世人,人要懂得謙卑,更要明道理,用真善至誠的心對待每一眾生,這等之人可稱為出俗入賢之境界。道場中修行者非如一般俗眾,因此對以上的真理,應是明悟才對,借今降爾道場,勉勵之。


慈聖雜誌-第一三四期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只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

  南邵龐統聽說司馬徽在穎川,駕車走了二千里路來拜候他。到達時,司馬徽正在採桑。

  龐統從車中對他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應當帶金印佩紫綬,身居高位。哪有委曲自己的大才,而去做婦人採桑的事?」


  司馬徽說:「你暫且下車來。你只知道捷徑的快速,而不顧慮迷途的痛苦。從前伯成結伴耕種,不羨慕諸候的尊榮;原憲以桑木做戶樞,卻不願跟做官的人交換住所。哪有居住就非要華麗的屋子,出門就乘肥馬,侍女幾十人,然後才算是出眾呢?這就是許由、巢父所以悲嘆,伯夷、叔齊所以嘆息的緣故。雖然像呂不韋一樣竊取秦的爵位,有千乘的富貴,也是不足以為傲的。」


  龐統說:「我出生在邊遠的地方,很少聽到大道理,孤陋而寡聞。如果不敲大鍾,擊雷鼓,就不知道他音響有多大了!」


※ ※ ※


  道以義聯,如陰陽之有序,德以仁施,似風雨之調和,既育萬物,亦利群生。無衡量之較轕,以擾性靈,有同義之大德,而樂昇平,是謂大道,亦是天德。


  今人進化愈遠,世事演變愈奇,人心趨潮,俗步背道,不踏康莊坦途,偏涉歧斜曲徑,自昧天賦之元良,徒逞有限之後識。彼醉此迷,總以物華是尚,人爭我奪,皆以名利而求,太和之道已失,同廬之義亦衰。本是大觀樂園,翻成無邊苦海,庸愚既溺,智勇亦沉,夢寐縈迴,幾能自覺,世事多故,有其因矣。


  今倡鐘教以救迷,廣播靈梵而醒溺,正是慈悲之法旨,亦為濟世之善行,群賢既肩此担,應繼一往之精誠,以仙佛之步而為步,以上天之心而為心,三才配合,可暢興教之宏願矣,統希世賢共而勉之。


鐘道聖訓-毋醉俗錦昧元良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安東的河回面具

蓮生/文

  據我所知:


  西藏的宗教儀式,如金剛舞,舞者戴著佛菩薩或金剛神及妖魔鬼怪的面具。


  日本的舊式劇場,他們也喜歡戴面具。


  而韓國的河回面具,全世界聞名,在韓國漂泊旅行,走過的大街小巷,販賣店,均有面具舖子。


  如果是在台灣,是少見的。


  在美國,十月三十一日的萬聖節(鬼節),生意人才會賣鬼面具,這是應景而已,但很嚇人。


  韓國自古以來,就存在各類的面具,在南方安東的河回村,是較完整的把假面舞文化完全保留下來的村子,所以河回的面具就成了最出名的。


  河回假面具舞,淵源於韓國農業社會時代,農民舉行一種假面舞,是祈求驅逐瘟神,使農作物豐收的舞蹈。


  後來:


  戴面具抗議政府。


  戴面具諷刺示威。


  戴面具街頭劇。


  戴面具批判。


  全部出籠了!


  河回的面具有貴族、獅子、女人、學者、僧人、老頭、美人、奴僕、苦臉、笑臉、醜人,完全強調了人生「喜怒哀樂」的表情。


  材質是木頭製成。


  河回面具如果你真的到了河回,它的地區不只保存了面具文化,並且完整的保存街道建築形式。


  漂泊到河回──


  如同回到數百年前的高麗。穿越時空,連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全是古代的東西。


  這假面具。


  今我跌入人生的百態思想之中,人生之中有幾個人,是用真面目示人。


  認真說來,「面具」只是一個表象。


  我個人是一個行者,在修行的路上真實的艱難跋涉,我是實修者、實語者、實踐者。


  然而,後來我才發覺,原來行者的世界也有戴「面具」的,他們並非要到「摩訶雙蓮池」。而是利用修行為藉口,真正是為了名,為了錢,為了名聞利養。


  這些戴著「面具」的弟子,甜言蜜語,把我這位實修者,從來不懷疑人的人,絆得一個趔趄又一個趔趄。


  我相信一個。


  又被騙。


  又相信一個。


  再被騙。


  他們真正有求於我的時候,是充滿了虔敬的表現,口口聲聲都是師佛長,師佛短。但,得到了目的地時候,欲把我推下懸崖土坑中活活埋死的人,竟然是他們。


  「面具」真的難分辨啊!


  明明是在詐財騙色,卻說是修行。


  明明是堵眾生,卻說是度眾生。


  明明是拒人皈依,卻說是度人皈依。


  明明是大魔頭,卻說是大活佛。


  明明是假的,卻說是真的。


  如果修行人戴上了「面具」,那真是太可怕了,我們用眼睛所看見的,無非是一團迷霧,往往遮住了真相,往往歪曲了我們修行的正見。


  這些戴「面具」的行者,假的修行人確實很可怕,但我們真正的行者要破除這些「面具」。


  不管如何,真佛宗,一師一法一本尊,這是不思議中的不思議也。我們真正的行者,不要去管別人戴了什麼面具,我們是唯心修行,唯佛修行,唯圓融修行,世人固然有很多戴面具的。


  但,我們不戴。


  我們從始至終,都是真佛!
 

盧勝彥文集162冊 《異鄉的漂泊》安東的河回面具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行善宜趁早

天上聖母 登台

聖示:常言道:『勸君為善謂無錢——有也無,禍到臨頭用萬千——無也有,若要留君談善事——空也忙,無常一到命歸天—忙也去。人生苦短數十年,日夜精進尚且唯恐不足,豈可虛流生命之沙呢』?


可、文筆靈體出竅!


文筆:徒兒叩見恩師聖安!恩師之開示徒兒亦有所感悟,因有些道親因財力有限無法化冤解厄,徒兒建議以無畏施之功德迴向冤親債主等,但都說沒有時間,等以後有時間再……,所以只能任由業力繼續干擾而導致身心靈難安。


聖母:世人常說等老了…或等孩子大…或等我事業有成之後,殊不知業力與無常是不等人的。待至兩鬢霜白、兩眼昏花、兩手難伸、兩腿難行想親近大道恐難矣!時刻已晚,準備靈遊著書……


(隨師登上蓮臺一路飛馳著…抵達一醫院大樓之安寧病房,病床上躺著一年約五十多歲,骨瘦如柴的老者向另一男眾流淚泣訴著……。)


老者:『…早知道,就該聽你的話,要好好的修,一生為了幾個錢,每天喝酒應酬,把身體搞壞了,又因以前常上酒店有了女人,家裡被我搞的眾叛親離、妻離子散,父子不相認,當時被美色所迷以為找到了真愛,沒想到竟然趁我得肝癌末期時,將我的錢全部捲款潛逃不知去向,一時的色迷心竅,把持不住落的現在晚景淒涼,無有妻兒陪傍在身,更不用說死後送我上山頭啊…,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在等死,而朋友也只有你還願意來看我,我真的很後悔(嗚、嗚悲泣不已……)』。


男眾:前塵往事已過去了就不要再想了,既然知道時日不多,就多念佛祈請佛祖為你加被,減輕你的疼痛,命終之時,能放光接引你到西方去修行。


老者:現在還來得及嗎?以前你常要找我去道場聽經聞法或參加法會、放生或急難救助,我都藉故很忙,婉拒你的邀請,現在知道佛法好,卻已經死到臨頭了,身體也廢了,想去都沒有辦法,我實在好後悔我當初的放蕩與荒唐,都以為修行是老年人的生活,我還那麼年輕,當然要先打拼事業風光揚眉,而每次找我參加慈善捐款,我都假裝沒有錢,或者一百、三百元敷衍,我真的好後悔…(伯伯淚流不止的一直訴說他的無知、無明與後悔。)


男眾:佛祖說:彌天之罪亦敵不過真心的悔字,現在悔悟與覺醒還來得及……。


文筆:聽完伯伯一席話心中滿是婉惜與感慨,常言道『千金難買早知道、萬兩難換再重來。』人生境遇的殘缺與圓滿皆在一念之間,不同的選擇便會有不同的人生,很多人都認為行善修行是老年人或有錢有閒的生活,但當業力來襲時,今日脫鞋上床睡覺,明日不一定可下床穿鞋。


聖母: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饒人。


此時此刻再多的悔恨也換不回生命的重來,世人宜知,黃土孤墳多是少年郎,蹉跎了時光難再回,希今夜之案例能讓世人有所警惕,可、文筆回院……院已到,文筆靈體入竅,可、吾退。


文筆:恭送恩師聖駕。


禍福一念間-第二十回 行善宜趁早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通身是眼

  道吾圓智禪師和雲巖曇晟禪師是師兄弟,都在藥山惟儼禪師的座下修行。

  有一天,道吾禪師問雲巖禪師說:「我們供在佛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有千手千眼,現在請問你,觀世音菩薩的千眼之中,那一個眼睛才是正眼?」


  雲巖禪師回答:「如同你昨天晚上睡覺,枕頭掉到地下時,你沒有睜開眼睛,手往地上一抓就把枕頭抓起來,重新枕在頭下又繼續睡覺。請問你那個時候是用什麼眼去抓的呢?」


  道吾禪師聽了以後,就說:「喔!師兄,我懂了,我懂了。」


  雲巖繼續問:「你懂了什麼呢?」


  道吾禪師回答:「遍身是眼。」


  雲巖禪師聽後笑了一笑說:「你只懂了八成。」


  道吾禪師不禁疑惑地問:「你怎麼說我只懂了八成呢?那究竟該怎麼說呢?」


  雲巖禪師指示:「通身是眼。」


※ ※ ※


  天生斯人,五德俱足,萬物皆備,目視而明,耳聽而聰,鼻聞而嗅,口言而從,身行而禮,意思而靜。人之「性」,體主四肢百骸,無所不行,是乃致知格物亦修身至誠之首;境由心遷,物由心惑,此「覺」與「迷」矣。若「性」支五官而不動,不擾其身,所行必正,清靜無為,意境可清,思慮有循,舉步慎虛,盈盛若谷,低心釋懷,持之以維,當俱正覺之乘乎!


  奮勉諸生,觀心悟性,當以沈而久思,靈光入太虛,瀰空遠佈,太和元氣,週流滿身,天人交接如電光和鳴,是爾如處虛空,無嗅無味,不動不靜,自然守中,真乃丈六金剛法身也。任火焚之,堅物摧之,毫髮未傷,如是般若金剛,諸生深體佛意,悟之!


修緣寶典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不辭勞怨

  自古以來,人們將勤勞視爲是一種美德。士大夫爲官,以勤政自勉而不敢逸豫者,皆被稱爲名臣。北宋時期的韓琦,就是一位著名的勤於政事的曆史人物。

  韓琦,字稚圭,河南安陽人。少年舉進士,以第二名中第。曆任數職後,被擢爲樞密副使,與範仲淹、富弼等人,共同倡行「慶曆新政」。


  宋仁宗嘉􏳌元年(1056),召爲樞密使。三年,升任宰相。英宗時,繼續執政。宋神宗即位後,辭去相位,以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後來移判大名府。


  當時,大名府是北宋的陪都,又稱爲「北京」。當地人口衆多,主、客戶共十四萬有余,約七、八十萬人,在北宋四京當中,僅次於東京開封府,而位居第二。因此,大名府的政務也就極爲繁劇,尤其是有關民事糾紛、獄訟的牒訴文書,比一般府郡多出數倍。


  韓琦坐鎮大名府時,已經年過六十。但對府中政務,無論事體大小,全都親自審理。有時雖因患病而難以升堂視事,也要令屬吏將公事送至住所,在臥室內聽決。周圍的人怕他操勞過度,有人勸他不必過於認真,可以疏略一點,將某些政務委托佐屬處理,以安心養病。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韓琦總是回答說,刑獄訴訟往往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或生或死,或予或奪,至此一言而決,吾何敢略也?吾恐有所不盡。」堅持帶病視事,不肯稍有懈怠。


  韓琦這種鞠躬盡瘁的精神,多次得到朝廷的褒獎,宋神宗也幾度禦賜湯藥,加以撫問。史書所載《撫問判大名府韓琦兼賜诏書湯藥口宣》所說:「顧藩事之多勤,緬念忠勞,特申蜷撫。」就是其中一例。


  他鎮守大名府數年,深得民心,當地百姓爲他立生祠,歲時拜掃,爲他祈福。後來,韓琦又移判相州,也深受當地民衆愛戴。史書載:「人愛之如父母,有鬥訟,傳相勸止,曰:‘勿擾吾侍中也。’」


  韓琦自弱冠入仕,一生爲官近五十年。曾曆三朝宰相,兩爲顧命大臣,處於危疑之際,而能知無不爲。有人告誡他說:「公所爲誠善,萬一蹉跌,豈惟身不自保,恐家無處所。」


  韓琦回答說:「是何言也。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於成敗,天也,豈可擾憂其不濟,遂辍不爲哉。」令聞者愧服。


※ ※ ※


  能夠任勞任怨、不避譏嫌的人,可以擔當大任,作國之棟樑。而碰到小事就急著想要避嫌,不肯承擔一點責任的人,怎麼能委以大任呢?


  說明:


  「不辭勞怨」是指任勞又任怨。對一般人而言,任勞還算容易,但要任怨就很難了,一個人能夠任勞又任怨,那就真難能可貴。不辭勞怨在佛法中稱為「忍辱」,有一次寒山問拾得說:


  「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應該怎麼辦呢?」拾得回答:


  「那只有忍他、讓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就是極佳的一種詮釋。


  能任勞者,必是一位能做事的人;而能任怨者,必是一位胸襟廣大的人。一位能擔當大任者,需要如大海之容納百川,泰山之不辭土壤的廣大胸襟,否則極易走上徇私舞弊的道路。因此,一個人是否能成為棟樑之材,就要看他是否有不辭勞怨的美德。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本來躬耕於南陽,只想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後來受劉備三顧茅廬而出仕,諸葛亮不出仕則已,一出仕,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是最佳的典範。


  「遇小故輒避嫌疑」是指碰到一點小事或困難,或者被人說點風涼話,就渾身不自在,想方設法避嫌疑,不肯承擔一點責任。此種人不但不能交心,更不能寄託給他大任,否則必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因為遇事輒避嫌疑者,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不會顧全他人的託付,例如許多政治人物,最常出現這種心態。若是政治人物遇事不但不避嫌疑,反而能不辭勞怨者,未來必能造福人群,成為棟樑之材。


人間的智慧—第十章 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橋梁之材;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涅槃寂靜之一

蓮生/文

  我先舉一個例子:


  孔子有二個學生,一位是曾子,一位是子夏。


  有一天曾子遇見子夏,覺得子夏光彩有異,便問子夏:


  「昔日,見你病懨懨,一向無精打采的樣子,如何今日見你,臉上光明透出。」


  子夏答:「略有所悟,所以如此。」


  「悟什麼?」


  子夏答:「我昔日一直在想,有為無為的道理,一直想有欲無欲的道理,一直想上台下台的道理,想到茶飯不思,現在想通了,所以,一切全開了。」


  曾子聽了,點點頭。


  現在我問:


  有為對否?


  無為對否?


  有欲對否?


  無欲對否?


  上台對否?


  下台對否?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金剛經》中有答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慧能有答案:「不思善,不思惡。」


  我想有答案:「不執」。


  例如:


  我在「葉子湖」隱居閉關,我穿什麼衣服呢?我戴五佛冠嗎?我穿喇嘛裝嗎?或只穿內衣內褲,或根本什麼都不穿,全身赤光裸裸,天氣實在太燠熱了。


  我們人類穿衣服是一種象徵,是遮掩,是美麗,是莊嚴,是教派,是高興,是舒適。……


  但,衣服是「韁繩」和「鎖鍊」。


  如果沒有人看你,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就是你自己,你還穿什麼衣服呢?


  涅槃寂靜在其中,有「自由自在」的道理在。 


盧勝彥文集167《靜聽心中的絮語》涅槃寂靜之一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富有之苦

  有一次,佛陀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的祇樹給孤獨園。

  尊者阿難在一次的禪思中,體悟到:世間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滿足的,也很少有人帶著對欲望厭患之心而去世。能知足,能對欲望厭患而去世的人,那是太難得了。


  傍晚,尊者阿難結束禪修後,就去禮見佛陀,將他在禪思中的體悟,向佛陀報告。


  佛陀告訴尊者阿難說:


  「是啊!是啊!正是這樣。


  阿難!過去,有一位名叫「頂生」的聰明轉輪王,他擁有大軍,也擁有輪寶、象寶、馬寶、寶物、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等七寶,又有著上千位勇猛的兒子,自在地統治著一大片延伸到大海的廣大領土,而且懂得以王政而不以武力酷罰治國,百姓生活得十分富裕安樂。


  阿難!過了很久,有一天,頂生王心想:我目前擁有閻浮洲這片廣大的領土,人民眾多而且富裕,也有七寶與千子,我還想要整個王宮有積到膝蓋的寶物財富。


  當頂生王擁有整座王宮積到膝蓋的寶物後,過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要統領西方另一片叫瞿陀尼洲的富裕地方。


  當頂生王統領了西方瞿陀尼洲後,過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要統領東方另一片叫弗婆鞞陀提洲的富裕地方。


  當頂生王統領了東方弗婆鞞陀提洲後,過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要統領北方另一片叫鬱單曰洲的富裕地方。


  當頂生王統領了北方另一片叫鬱單曰洲後,過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傳說天界有一個叫三十三天的地方,現在,我已統領了人間的四大洲,我想要到三十三天去看看。


  頂生王以神通力到了三十三天,見識到那裡殊勝的環境。隨後,頂生王進入了三十三天的集會堂。三十三天的領袖「天帝釋」,尊重他是一位有威德的轉輪王,連忙起來禮讓他半座,讓頂生王坐在他的旁邊。此時,頂生王的外貌,除了眼睛之外,變得和天帝釋完全一樣。


  過了很久,頂生王心想:我有七寶、千子、寶物,統治著人間的四大洲,現在來到三十三天,又得到天帝釋的半座,而且,除了眼睛外,我的外貌也和天帝釋一樣殊勝,我何不將天帝釋趕走,奪取另外的半座,這樣一來,我就成了天上人間自由自在的統治者了。


  阿難!當頂生王這樣想時,不知不覺地掉回原來人間的閻浮洲,失去了上三十三天的神通力,而且還得了重病。


  臨死前,有大臣來問:


  「大王!如果有人來問我,頂生王臨終時交代了些什麼,我該怎麼回答?」


  「你應該這樣答:頂生王得到了閻浮洲,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有了七寶,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有了千子,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有了大量的寶物,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得到了瞿陀尼洲,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得到了弗婆鞞陀提洲,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得到了鬱單曰洲,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能見識到諸天集會,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頂生王具足五欲享樂,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如果有人問,你就這樣回答好了。」


  接著,佛陀說:


  「即使珍寶如雨般的下,欲望仍然無法滿足;


   欲只帶來苦而沒有樂,有智慧者當如是知。


   即使得到無量的黃金,猶如大雪山一般高;


   也不能一一得到滿足,有智慧者當如是想。


   即使有天的殊勝五欲,也不以這五欲為樂;


   這樣斷貪不著欲的人,是圓滿覺者的弟子。」


※ ※ ※


  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智者在生活上無所執著,亦因無相而能自由自在,與宇宙渾為一體,因而無所罣礙而自得。


  貪是苦因,更因「求」而造成苦惱之根源,世人常因無財而求財,因無名而求名,造成無邊之苦惱,亦常因「求」而無法如願,故常困惑不已,亦因無所不求,則必因而生活在痛苦之中,不知這因「求」而造罪造業,而無法自拔,到頭亦因「求」而沉墜於淵藪之中,是故當明此「求」之惑,其禍害非淺,須能無所求來淨化己身心地,因無所求可自由自在、因無所求可光明覺性、因無所求而悠然自得,更可因無所求而超脫自己也。


  不為「求」所惑,超出「求」之範疇,讓自己之心能永遠脫離「求」的欲望,來覺明自己,成就己身光輝之靈性。


惑-第十二章 求惑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一休和尚

  一休在擔任大德寺的住持期間,一位衣著華麗的年青使者來到寺門口,對著守門僧人大聲宣告:「我是京都高井戶大人的使者,明天是我家大老爺的周年忌辰,請禪師務必上午來我們府裡主持法事。」說話口氣,彷彿在吩咐僕役似的。

  一休和尚最看不慣這種富貴人的勢利態,但他略一思索,便讓人回報使者,明天準時前往。


  當天傍晚出現一個乞丐,朝著門僕伸出雙手,開口乞討,屋內年輕主人高井戶聽見門口有喧嘩聲,便出來看個究竟。看到是名老乞丐,便下令將他趕走,僕役拳打腳踢,將乞丐打翻在路邊,原來這個老乞丐正是一休禪師。


  第二天上午,高井戶府早已熱鬧非常,一聽到禪師駕到,高井戶大人立即身穿禮服,將一休迎進去。


  一休站在庭院,停住腳步說:「老衲就站在這裡吧!」高井戶大人情急之下,牽一休的手,想把他拉起來。


  一休面露挪揄的神色說:「你看看我是誰,昨天的乞丐和今日的老衲是同一個人,昨天我穿破衣,你們對我又打又踢,今天換了件袈裟,你們就對我厚禮相迎,這是什麼道理?」


  一休是當時國家級的禪師,闖下如此彌天大禍,真是罪該萬死,這時,一休脫下袈裟遞給高井戶說道:「施主既然看重這件袈裟,那就把它放到佛堂頂禮膜拜吧!」


※ ※ ※


  凡是看輕他人,甚至於鄙視他人,皆是造業,亦將形成不善之業緣;如此一來,不但人際關係不佳,亦減少貴人緣,而且將令自己損德。人之福報乃是由德行所蔭及,一旦德之風範日減,則福必日漸招損。


  人生在世,最忌諱之一件事,乃是看不起別人,偏偏世上卻有太多眾生倚仗先天條件比別人優勢而看不起他人,有錢人家看不起沒錢的人家,或是輕視僅比自己略差一點的人,就對人家瞧不起,像這樣的一個人,即是俗語說:「眼睛長在頭頂上」。許多人甚至家境並不富裕,卻打從心裡,還敢鄙視家境比自己更困苦的人家,絲毫缺乏同理心,與欠缺悲憫眾生之心,因而福德便一次比一次薄弱;因為看不起別人,縱使貴人本來應該顯現,亦將因此惡念而被天地神明所隱藏,甚至於福根是經常遭受削減的。


  世間上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被人看不起,縱使這個人處於窮困潦倒之際,依然行為端正、品行優良,雖然一時處於困境中生活著,亦該給予恭敬,而不能看不起;因為置身在貧困中生活的人,心中仍能秉持正直不阿的精神待人處世,其德風、道範之示範,猶如同菩薩現身說法一樣,若是看不起這樣正直、正氣的人,就等於看不起菩薩,隨著看不起人的程度,其福德被削減的層次亦是不同。


  自古以來,多少成道的神仙,就隱藏在困苦的人群中,淡泊名利,藉此刻苦修行,修身養性,以身示教,引導眾生;雖然處於劣等生活環境中,由於具有堅定的意志,仍必須秉持中正精神,絲毫不受名利所誘惑,亦不受貧賤而改變,甚而不受威武所屈撓,誠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擁有這般菩薩道行,乃是活菩薩之示現其間。然而目前處於劣勢的人們當中,在累生累劫之前,多少與自己都有過親友關係,雖然表面上是看不起陌生人,但實際上,卻有很高的機率,是看不起過去世的父母、手足、師長、…等;因此之故,冥冥之中被削減之福,亦隨著這層關係的不同,被削福的等級亦不盡相同。


  是故,世人置身於地球村,每一個人的人生際遇,都不盡相同,有些人只是短暫的運不順,所謂:「大器晚成」,現在你看不起人,將來可能就換別人看不起你,到時你做何感想。若要讓人能敬重,切莫看不起人,先學會尊敬別人也。


現代日常損福與禁忌-第十六章  看輕他人之損福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科學一等奬

  美國伊格洛克中學的一名學生,出人意料地獲得了愛達荷瀑布巿科學大會一等奬。這當然是一個轟動性新聞,因為他的獲奬論文只有區區一百多字,然而這篇小文章得到了與會評審委員們的一致好評。

  這些評審都是鼎鼎大名的科學家,他們無一例外給了肯定票,認為這篇文章當之無愧應該獲得一等奬。為何這麼多科學家會為一篇中學生的小論文傾倒呢?我們不妨看看這篇文章的內容。


  這篇小論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大意是呼籲人們簽署一份請願書。請願書中提到了一種化學物質「一氧化二氫」,要求對它進行嚴格控制,甚至乾脆完全予以廢除。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文中列舉了「一氧化二氫」的種種劣跡:


  一,它會引發過多的出汗和嘔吐;


  二,它是危害極大的酸雨的主要成份;


  三,這種物質處於氣體狀態時,容易引起嚴重灼傷;


  四,一旦發生事故,吸入此物質可以致命;


  五,此物質是產生腐蝕的成因;


  六,此物質可以影響汽車啟動裝置效率;


  七,該物質存在癌症病人的腫瘤中,已經得到證實。


  鑑於以上幾大「罪證」,小論文的作者—那位獲得大奬的中學生詢問過五十個人,想知道他們是否同意禁止使用這種物質。結果大多數人的觀點較為一致,四十三個堅決表示一定要禁止使用該物質,避免更大的危害和犧牲,支持率佔到百分之八十。六人表示先考慮一下,態度比較誠懇,佔百分之十二。只有一個人看了中學生的論文分析,表示驚訝地說:「一氧化二氫?一氧化二氫不是水嗎?水怎麼可以禁止使用?」致此,好多人恍然大悟,原來注意到科學常識的人太少了,只有百分之二。


  謎底揭曉,所有人不柰啞然失笑,人們往往關注一些危言聳聽的東西,卻忽略眾所周知的常識問題。這個簡短的故事告訴我們,教育如果脫離社會實踐,將是多麼脆弱和不堪。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金大城的傳奇

蓮生/文

  在慶州,佛國寺與石窟庵是二大寺院。此二寺皆是同一人所建,二寺遙遙相對。(二寺均為世界文化遺產)


  建寺者金大城有一個傳奇:


  且說金大城生長在一窮困的人家,從小金大城出外靠著幫佣過日子。


  金大城命運很苦,常受主人虐待。


  金大城唯一的願望是早一點脫離窮苦的生涯,因為這種生涯痛不欲生。


  他在佛祖面前求。在菩薩面前求。


  有一天晚上——


  金大城夢見一名和尚,相貌就像佛祖一般,來告訴他:


  「佈施。把所有的全佈施出去。」


  那名和尚說:


  「家中所有財物全部佈施!」


  金大城夢後,堅信這是佛祖的指示,而且不顧一切的把家中所有,一概不剩的捐了出去,真的連一毛錢也不存下,這簡直是太過份了。


  自己已一窮二白。


  但,連最後一口飯也捐了。


  外人認為金大城瘋了。


  過了一陣子,金大城沒有發財,反而病了,這一病就病重了,一病不起,死了。


  在金大城死的時候。


  該國宰相夫人剛好要生產,這嬰孩一出生,手中卻握著一塊金牌,上面寫著:


  「金大城轉世。」


  宰相之子金大城,後來長大之後,為了紀念前世的父母,和後來的父母,乃分別在土庵山及吐含山的兩座山頭上,建立了石窟庵與佛國寺。


  不生不滅不去不來


  金大城的傳奇,令我內心震撼!


  先窮後富。先死後生。


  隔代建寺。奇之又奇。


  金大城的隔一層「生死」而建寺院,真如夢幻一般,這是金大城的貧窮業力因積聚善緣佈施而化解開來。


  在我們來說,「生滅」是依因緣而有,叫著「生」,依因緣分散而無,叫著「滅」。


  人本來就有生死,是因緣問題。


  人本來就有貧福,也同樣是因緣問題。


  在佛陀的教法之中:


  不生不滅是無為法。


  所以生死輪迴的問題,都是假生假死,不是實生實滅,如果是實生實滅,那便是無生無滅了。


  所以有生有滅有去有來,視一切法有生滅去來,是小乘的妄見。


  如果依中道的正見來說,則生滅去來本是如來藏。


  因為一切本是不生不滅不去不來。


  生即無生無生即生


  金大城的傳奇,對外人來說,是一大奇也,佈施了一切財物,結果卻死了。


  輪迴成宰相嬰孩,卻又是一個新的金大城。


  在諸般若經中是有道理存在的:


  生即無生。


  無生即生。


  世俗叫著生,真諦卻叫無生,因為世俗的生也只不過因緣的假合而已,一時合和便是窮,便是生。


  在佛眼來看,金大城的生滅,是一時的因緣變幻,金大城的窮富也是一時的變幻,


  全是機緣化現而已。


  所以:


  佛教中——


  人轉世成豬。


  人轉世成蛇。


  人上昇天界,成了三十三天之天主。


  人修成羅漢、菩薩、佛。


  全是無生的生。


盧勝彥文集162冊《異鄉的漂泊》佛國寺與石窟庵的建寺者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多捨多得

本道院副院尊觀音菩薩 登台

聖示:福德是指過去世及現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以及由於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


   《金剛經》有一段記載:「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是以,布施的基本原則,就是不執著於功德,心識毫無著相,能做純淨之善,自然是福德無量。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福德和智慧是成就佛道的不二法門,是以,佛陀被稱為:福慧兩足尊。


   因此,若是世人想要得到他人的恭敬與信服,自己是需要培植相當的福德與智慧,才可能成就的。


菩薩:然也。


陳生:那所謂的「業」?


菩薩:宇宙萬有,無論是人、畜、花木等生物,或是山河大地等無生命之物,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性所構成,而構成這些的原動力,實在是「業」。


   是以,所謂的「業」,就是從世人的身、口、意三處所發的「三業」。


陳生:也就是說,我們一切的行為、所為、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都在因果關係中,由過去延續下來,而形成一股力量,成為善惡、苦樂、因果報應,以及前世、今世、來世等輪迴的思想。


菩薩:譬如:有一位農夫,因他所種植的玉米品質很好,連續好幾年都得到政府所頒發的傑出農民獎,同行也非常稱讚他。


   有一次,新聞記者來採訪他:「請問一下!要怎樣努力,才能種出那麼好的玉米?」


   農夫笑瞇了眼,說道:「其實,我也沒做什麼,只是每年把優良品種的玉米種子,分贈給鄰田去種而已!」


   記者問說:「為什麼你要這麼做呢?」


   農夫又繼續解釋道:「因為鄰田所種的玉米品種,如果是屬於次等的,在花粉傳授時,我的玉米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就長不出好品質的玉米來;所以,我會很在意鄰田所種玉米的種子是否也和我的一樣好。」


   這就是佛家所說的,創造相同的業因,才會有共同的果報。農夫的作法,就是製造一個理想的共同善業因,始能創造出美好的玉米生長淨土環境。若是農夫只為一己之私,不願意將自己優良品種的玉米種子提供出來,共同善業因的條件必不充足,自然理想的玉米標準就無法達成。


   是以,《道德經》說:「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換言之,聖人之道,就是遵循自然法則,無私而不積藏,有德則教愚,有財則濟人,盡其所有來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


陳生:此為「天助互助」。


   在社會生活之中,人人都可能擁有別人不具有的事物,以自己所有去濟人所無,是風尚,是襟懷,想這樣做的人也許很多,真正能夠這樣無私地分給別人的卻不多;因此,幫助別人,給予別人,自己的精神將顯得更加充實,人生則更顯光采!


   這就是幫助別人,自己會更富有,給予別人,自己會更多的道理。


菩薩:然也。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從包容別人更進一步造就別人,這就是所謂百川之王的風範。學習寬宏大量,那麼,所有美妙將含笑而降。自然之道,總是在不爭不競中,在不言不語中而得到回應。世界比你們想像的還大,你們比自己想像的渺小,隨時記著這樣的真理,那麼你們便可以多方位角度去看待多彩多姿的人生,可以更快樂的出航。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寶德雜誌第162期-法語: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

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神巫的相術

  有一位神巫名叫季咸,從齊國來到鄭國,能推算人的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所預言的歲、月、旬、日,無不準確如神。鄭國人看見他,都嚇得趕緊避開。

  列子見了他,卻羨慕得心醉神迷​​,回來告訴老師壺子,說:「原先我以為先生的道術是最深的了,可是現在卻有比您還要高深的。」


  壺子說:「我教你的只是通習了道的名相,還沒有經過事實的驗證,你就認為掌握道的根本了嗎?這正像只有很多雌性而無雄性,又怎能產卵繁殖呢?你既然拿道去與世俗的東西相較量,必定會顯露內心的真情,這就是巫師能拿你來算命的原因。你試著帶他一道來,讓他給我面相。」


  第二天,列子帶他來見壺子。


  他走出屋對​​列子說:「唉呀!你的先生要死啦,沒救啦,活不了十多天啦!我看到他神色異常,面色如灰。」


  列子走進屋,悲傷哭泣,淚水沾襟,把這番話告訴壺子。


  壺子說:「剛才我向他顯示了像大地那凝寂沉靜的外貌,表面看起來不動不止,像土一樣的濕灰,他這是只看見我堵塞了生機,因此說我要死了。你再試著與他來一次。」


  第二天,列子又帶他來見壺子。


  他走出屋對​​列子說:「幸運呀!他的病好啦。整個都有生氣啦,我看見他的神氣在閉塞之中死灰復燃,有了轉機啦!」


  列子進屋告訴壺子,壺子說:「剛才我向他顯示了像天壤那樣柔和自然的外貌,而生機從腳跟開始向上發動,這便是閉塞之中生機發動。他只看見我發動了生機,再試著與他一道來。」


  第三天,列子又同他見了壺子。


  他出來對列子說:「你的先生,形神恍惚不定,我無法拿​​他來面相。等他精神安定了,我再來給他看。」


  列子進去告訴壺子。壺子說:「剛才我向他顯示的是陰陽相合的太沖之氣,他這是看見我陰陽二氣的平衡了。你再試著帶他一同來。」


  第四天,列子又帶他來見壺子。


  他站立未定,就驚慌失色而逃。壺子說:「追他!」列子追去,沒有趕上,回來報告壺子說:「已經不見了,已經跑掉啦,我追不上他。」


  壺子說:「剛才我向他顯示還未超出我的大道。我虛心忘懷順其自然地,變化無窮,他不能窺測我,所以就嚇得逃走啦!」


  這以後,列子認為自己還不曾學到什麼,就返回家中,三年不出門,為他的妻子燒火做飯,飼養豬如同侍候人。對任何事物都不分親疏遠近,去除雕琢,返璞歸真,安然無動於衷,獨以形體存在;在萬物紛呈的大千世界裡,保持真樸,專心守一,虛靜自持。


※ ※ ※


  《太上清淨經》提及:「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這個東西絲毫沒有任何形象可以捉摸,更沒有什麼形體可以看到。


  天地之間,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形體去撫摸它,因為天地之間根本是空無虛寂的,雖然天與地之間,毫無形體可言,卻是生出天地之間一切有生命的動物與植物,不但如此,更生出了無生命的一切沙土及石頭,以及許許多多的形體。


  就因為「大道」完全沒有一定的形體,所以才能夠造就萬物的生息,天與地,若是有一定的形體,則無法包容山河川嶽,因此無形無相的天蓋地載,便是大道的真理,「道」就是那麼深不可測,難思難議。


  「大道」的真理,卷之藏之於密,或有說藏之一粟,放之則彌六合,六合包納於太虛之間,雖然如同一粟米之微小,或者根本讓大家看不出什麼重要性來,但只要給予適合的土地播種,定期供給水份,並在粟米尚未成長的期間,進行雜草拔除,就能使小粟米逐漸成長直至壯碩,並且結出許多的果實來,這便是「大道無形」所衍生的微妙之所在。


  修行之人,其目的亦是為了學習「大道之無形無相」的精神,並且應該效法天與地之間虛無空寂的德行,唯有每一個人都從「無我」的精神方面提昇成長,才能夠使心地包容一切有情,以及接納一切自然而然所衍生出來的種種實相,並且用平常心看待世間種種變化,使自己的心不輕易因為外在突然間的變化而隨著起伏不定,或跟著忐忑不安。


  因為「無我」的緣故,自然任憑外在境界的「成住壞空」,或者人事之間的「因緣聚則和合而生,因緣散則滅」,都能不動於心,既然一心不動,則大道同住。


  願眾生對於自我的期許,應該努力要求接納一切人事物的變化,並且心如太虛而不隨波逐流,不干涉紅塵一切,面對人生一切變化,都應處之泰然,如同天地之間接納萬物之自然生滅一樣自在也。


寶德雜誌第143期-述論: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得與失

  於台中地區,乃有翁某,平時經營雜貨生意。雖然並非很富裕,總是生活有餘,加上本身聰穎,懂得投資方法,著實讓自己獲得不少利潤;是以,從原本租賃到購屋,甚至買下間一店面以繼續經營生意。

  某日,翁某在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的盛情邀約,並且信誓旦旦的保證絕對安全的情況下│跟會,因為每月所跟的互助會,金額並不大,所以就答應了;不料所跟的互助會,眼見就快要滿期而將可以拿回一筆資金,此時卻出現會頭倒會的情形,並且先前有些借予會頭的金錢完全都拿不回來,為此翁某數日以來氣急敗壞。


  某日,有位親戚邀約翁某到醫院訪視,翁某因為心煩,乃立即隨親戚前往醫院訪視以及照顧一些重度傷害的病患,並且來到復健室,看到有些病患,光是要將眼前小小沙包,由左邊移到右邊,再從右邊移到左邊,平常人不到一秒鐘時間便能完成,但在這些人身上卻要花上很久的時間,並且這些人看起來是那麼的全力以赴,汗流浹背,就是一直沒法順利。


  後來又參觀了其它病房,看到有些人年紀也不算大,卻是雙腳不聽使喚,在與病患談論當中,發覺這些病患心裡,原來有許多地方想去的,但不再有機會成行,有些甚至從來沒有過自己有能力出門過,翁某聽後,感覺心有慼慼焉;同時,又看到有人就連想要吃一口飯,都比三歲小孩慢很多,並且揮灑一地才進食不到幾粒飯,非得仰賴他人侍候著才行。


  後來,翁某回到家裡,徹夜的反覆思惟,覺悟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連手腳都不自在,而我卻還能活動自如,還能做生意,身邊原來有著那麼困難生活的人們存在啊!我的朋友雖然倒了我的會,也許他正在面臨身心的痛苦,也許他吐訴無門,我該去關懷我的朋友,而不是一直在埋怨他倒了我的會錢。從此,翁某心境更寬廣,待人更平易近人了,生意上也比以前興隆很多,而朋友們更是肝膽相照。


  世人之所以痛苦、煩惱不斷,皆因念頭太過於「執我」,欲解除痛苦及煩惱,必須轉念,藉由轉念讓自己可以更關懷別人,從關懷別人當中,才會獲得輕鬆自在及法喜,讓日子更快樂逍遙也。


※ ※ ※


  世人總是喜得而惡失,其實得與失要如何去分辨?即得失之價值令人費思也!其實可能因得而致禍,或因失而獲福,此等事例經常可見,同時得與失到底是福或是禍?則更令人費解也,故當明白思悟「不得、不失」,可能就是最安穩之事矣。


  何謂不得不失呢?就是要能存有不必太過於得失之利害關係是也。因得與失到頭來細思之,都是幻滅、虛空的,並無必要刻意去爭取與努力,在平常心志之下,任其自然流行可也。得者,應在能造福世間眾生齊得幸福快樂,而得之真正計較之者,當以不能謀求解決眾生之疾苦而思痛之,這才是真正計較得失之可言性也,希世人能悟思此理,並能在此方向努力之,才可藉以存德、立性、造命,否則整個心志全付予無謂之得失,不但無功德可言,亦會因而造就己身不知之無形罪業來,當慎明之。


  正己心、明正德以行之,這就會有所得也,更不會受到失之惑和煩惱不已。世人總是受失惑之害而旋轉不已,終窮一生,實在令人惋惜也!故今述明失惑之原義,以利世人,盼能悟之、勉行之。


惑-第五十八章 失惑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山巔點頭時

蓮生/文

  唐朝僖宗的太子,長大成人,卻不喜從事政治,後來剃度出家,就是「龍湖」普聞禪師。


  他先參訪石霜禪師。


  普聞問:


  「祖師教外別傳,可傳給我否?」


  石霜禪師答:


  「不可毀謗祖師。」


  普聞再問:


  「上下古今宗旨偉大,我不敢妄為!」


  石霜禪師答:


  「是事實如此。」


  普聞又求:


  「師意可傳給我?」


  石霜禪師答:


  「等待山巔點頭時,再告訴你!」


  這時,普聞禪師當下開悟,得了玄旨。


  (我在這裡問大家,為何普聞禪師聽了這句,山巔點頭時,便開悟,為什麼?為什麼?請細參)


  普聞禪師到了「邵武」城外的山上,一住十年,有一天,一位老人來見。

  普聞禪師問:


  「住何處?至此何求?」


  老人說:


  「我住此山,但非人也,是龍。由於行雨失職,上天罰我死,希望能救我。」


  普聞禪師說:


  「你得罪上帝,我豈能救你?不過試一試吧!你入我袖子中。」


  老人剎那不見,變為一小蛇,慢慢的爬入普聞禪師的衣袖之中。


  到了晚上,雷電大作,風雨交加,全山大震動。


  普聞禪師入定中。


  第二天,天晴,小蛇從袖中爬出。


  化為老人,對普聞禪師說:


  「若非大士慈悲,我必污穢此山,我當回報於你,我尋泉穴,為將來你傳法時,眾人有水可喝。」


  老人尋得泉穴,即是今日龍湖。


  普聞禪師在邵武山上,龍湖,共說法達三十餘年。


  臨終時聚眾說偈:


  我逃世難來出家。


  宗師指示箇歇處。


  住山聚眾三十年。


  尋常不欲輕分付。


  今日分明說于君。


  我歛目時齊聽取。


  最後安然而逝。


  我個人覺得,石霜禪師的一句:「等待山巔點頭時,再告訴你。」

  此句至為偉大。


  普聞禪師的偈:


  「我歛目時齊聽取。」


  此句同樣偉大。


  我問大家:


  山巔可有點頭時?


  歛目時還聽什麼?


  石霜禪師及普聞禪師,這兩位禪師,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我請問大家,你們大家,聖弟子們,會否?


  有一天。

  一位僧人求我:


  「請盧師尊傳我玄旨!」


  我說:


  「附耳過來。」


  僧人大喜。即附耳。


  我:


  「…………。」


  僧人說:


  「聽不清盧師尊說什麼?」


  我答:


  「傳玄旨已畢!」


  僧人莫名。


  我寫一首詩:

  南山雅舍後山坡

  開出串鈴花多枝
  白藍黃紫多彩色
  齊齊端立無差池

  我看蜂而舞

  我見蝶而飛
  一隻一隻又一隻
  真實數目我不知

  你問玄旨

  我指串鈴花一株

盧勝彥文集203冊《孤影的對話》山巔點頭時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舉卻阿堵物

  王衍崇尚風雅的玄理思辨,常常厭惡妻子貪婪污濁,因此口中從不說「錢」字。妻子想試著讓他說出錢字,就叫婢女用錢圍繞整個床舖,使他走不出來。王衍早晨起來,見到錢阻礙了行動,就叫喚婢女:「拿掉這個東西!」

  王衍與妻子郭氏,是一對很有意思的夫妻,王衍貴為太尉,其人「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容貌整麗,妙於談玄」、「處眾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間」,如此受人敬慕的璧人,妻子郭氏卻是「才拙而性剛,聚斂無厭,干豫人事」,曾經因為小叔王澄勸阻她不要教奴婢在路上挑糞,而把小叔打得跳窗而逃,王衍雖然身居高位,卻對妻子莫可奈何。


  王衍是當時的名士,善於談玄說理,以清高自許,所以絕口不提錢字,因而被傳為美談。但口中不言錢,未必就真的不愛錢,王隱寫的《晉書》就說:「夷甫求富貴得富貴,資財山積,用不能消,安須問錢乎?而世以不問為高,不亦惑乎!」錢財堆積如山,當然可以絕口不談錢。


  與王衍同時期的魯褒就寫了一篇〈錢神論〉,刻骨地諷刺了當時重財好利、錢可通神的世態,他說:「錢之為禮,有乾有坤……其積如山,其流如川。為世神寶,親愛如兄,字曰孔方……厭聞清談,對之睡寐;見我家兄,莫不驚視」,這「孔方兄」的神妙在於「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強……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後,處前者為君長,處後者為臣僕」、「錢能轉禍為福,因敗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長短,相祿貴賤,皆在乎錢」,所以世人認為「錢之所祐,無不吉利。何必讀書,然後富貴」,「有錢可使鬼,而況於人乎」,最後總結說:「死生無命,富貴在錢!」真是感慨良深。


  錢的別稱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堵物」、「孔方兄」,還有一個來源更早的「銅臭味」。東漢靈帝時,因為朝廷腐敗,公然賣官鬻爵,當時崔烈以五百萬的代價,取得司徒一職,因而聲譽大減。有一天,他佯裝無事的問兒子崔鈞,別人對他位居三公可有什麼評論?崔鈞說:「你少年時就有英名,也曾任九卿,所以別人倒不是認為你沒資格當司徒,只是嫌你有些銅臭味。」《後漢。崔駰傳》後來說人有銅臭味,就多少有些譏諷的意味。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見性成佛

  浙江天台山的雲居智禪師,是唐朝末年時候的牛頭宗僧人,為佛窟惟則禪師之法嗣。

  有一天,學僧繼宗問雲居智禪師說:「請問禪師,什麼是『見性成佛』呢?」


  雲居智禪師解釋說:「佛性本自清淨,不會因環境而改變,沒有淨穢、有無、長短或取捨的分別,自然天成。能夠如是洞然明白,就是見性。性即佛,佛即性,故說見性成佛。」


  繼宗又問:「佛性既然是清淨的,不屬於有或無,為什麼還要強調『見』性呢?」


  雲居智禪師回答說:「那只是勉強說見,其實是無所見。」


  繼宗又再探問說:「既然是無所見,那麼要見什麼?」


  雲居智禪師答說:「就算是見處之時,也無所見。」


  繼宗思索了一會,再問說:「那麼如果見時,是誰在見呢?」


  雲居智禪師說:「根本沒有一個能見者!」


  繼宗更加迷惑不解:「禪師,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雲居智禪師大喝說:「一切所謂的有,皆是因妄想執著而有,所以才有種種迷惑。你執著於有個『誰』、有個『見』,就離道越來越遠了!一旦起了執著,就有能見、所見的分別心,這樣怎麼能夠見性呢?」


  見性,就是找回我們的本來面目。一個見性的人,與凡夫同樣都有見聞覺知,但卻能夠見無所見,不受外境所染,不被境界所迷,所以他能夠了知諸法的實相,對宇宙萬物平等一如,超越一切的分別對待,安住在如如不動的佛性中。只是要如何見性?這得問自己,因為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


※ ※ ※


  夫哉!性者為天地之大經,萬物之大本,聖人立教之基礎,人類立身之真諦。


  性之本質,實難說也,而世人總以假識和真慧,兩種不同角度觀視,則定有不同之解,您說是不是?


  性之何來?歸之何方?乃真慧之解也。性之本源始於天,乃素也,無塵、無念、無污染之原樸之性。其理至虛至靈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易捉摸,為靈明之真理。雖天地萬物各有其性,然人之元性至為靈明也。而人身為大氣之化合物,人體之知覺,莫賴性之支配,焉能行動乎!


  性即道也、禪也,乃至中之物允執厥中,不為天地之所生,不為日月之所長,超越天地,大而彌滿六合,小而即退藏於密。性之允執匪為能解說之,要以何之而解?然實質上性即為中也,汝用真意之心而感受,入禪之後汝得性之中庸,是純素無雜之心,定能坦然放下,得最真樸之思想與見解,反之,如以假識而思者,汝之性定是自私自利,計較之心。


  蓋人之修道者,亦不外乎由性入手,識破浮俗,勤修內功,始終無二,修乎心性,善守道心,諸惡莫作。此者豈能汙其自性乎!故性涵萬善之德而統四端,動則不違五常之理,根絕私欲雜念,靜則至靈至明,無聲無臭。修道必先修其性,不修其性,何言修道,然人之心性為天理良心,唯變化多端,不一而足,天理報應,絲毫不爽,天堂為神,地獄作鬼,皆人心自擇也。


  望世人守之以善,養之以廉,以本性之職,自我操縱,勿可再迷,快快而行,明心道禪,釋解自我之性而感染眾生,共普今朝。


明性傳真 述:性的本質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倡導仁義.大道永續

本道院五聖之關聖  登台

聖示:人生在世,凡事隨緣,應該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並加以珍惜;若是貪求份外的東西,而且不擇手段,以為增加自己的獲得,往往也會把手中的東西失去。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關聖:賢生免禮!


陳生:恩師方才所言,學生了解的,也正在努力學習,謝謝恩師慈悲開示!


凡是對一切人事物都覺得滿意的人,即是處於一帆風順之中,這個人就不會做出什麼善事來,因為對邪惡不感到痛恨,就不可能有善。相對的,要是一個人沒有人去憎惡他,也就不會有人去感激他了。


關聖:一個人的內心要知足知止,與其凡事保持巔峰,豐盈圓滿,十分得意,倒不如預留餘地,適可而止。


陳生:學生正在努力以赴。天下任何事情沒有絕對一定的,正也可以演變為反,善也可以演變為惡,正正反反、善善惡惡之間,並沒有一定不變的。


關聖:可以這麼說,所以人一定要懂得知變、應變,千萬不要固步自封,讓自己陷入無助的泥淖。


陳生:OK。日後,若是遇到痛苦和憂慮之時,學生會記得換個想法試試看,告訴自己正反與善惡沒有一定不變的,無須害怕,趕緊採取新的看法和行動,才能締造新局,創造美好的未來。


關聖:哈!…。很好,期望爾等愈來愈精湛。


大道被廢除了,才有倡導仁義的必要。推行仁義,乃是因為自然純樸的道理已被廢棄,而人們已喪失了慈孝之心,所以才需要仁義來規範行為。


陳生:學生明白。希望每個人都學習寬宏大量一點,了解張開手擁抱更多,如此一來,不只人人不會吃虧,整個社會必然也會祥和得多。


關聖:然也。今天諸子所擁有的物質財富,乃是以往任何時代所不能相比的,但財富並沒有相應地使你們變得更幸福,那是因為人們把金錢看成是生活的唯一目的了。


沒有金錢的時候,拼命追逐金錢,擁有了大量金錢以後,又覺得百般無聊、煩躁、動盪、焦慮、迷惘,就像惡夢一樣一直糾纏著現代人。


陳生:所以,才要再三的倡導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呀!


人生在世,若是擁有「金玉滿堂」,注重物質生活,只圖奢侈享受,將使我們的人生失去了方向,而在精神生活上卻是成了一個精神貧乏的窮光蛋。是以,一個人要真正地透徹了解自己,才不致迷失;至於會迷失自己,就只因不了解自己的心,不曉得自己是誰,才容易迷失的。


關聖:可以這麼說,諸子今天已經在進德修業中,就是要明白眾生本來就擁有清靜光明的本性,只是你們不知道迷失了而已;現在修道了,也明白了道理,再憑藉著修道的功夫,各自善護本心,始能回復佛性。


所以,時時檢討自己在人前人後是否言行一致,存誠忘己,是否時時刻刻都如此,重要是在實踐的功夫。


修道盡性,性若不盡,無法了愿,無法行功,即使行善布施一輩子,對自己而言,沒有功德,只有福德而已,惟有明理才能盡性,行功了愿那才是功德。是以,修道不離開「內聖外王」,所謂:「內聖」,就是定靜的功夫,所謂:「外王」,就是行善的舉動;換言之,修道具備「內聖外王」,始能成道。


諸子謹記,治心的功夫在定靜,治身的功夫在勤養,以德為嚮導,以禮為表率。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勉勵!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微言大義集 -第四十四章  倡導仁義‧大道永續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最尊貴的

蓮生/文

  最初,悉達多太子,捨王位學道的開始,當然是為了解脫人生的苦惱,尋求真正的真理,斷煩惱,了生死。


  他向東南的摩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出發,經過王舍城,夜宿槃荼婆山。


  當時的摩竭陀國是頻毘娑羅王,早聞悉達多太子出家的消息,知道太子文武英名,便親到槃荼婆山見面,覺得他的器宇果然非凡,在這當中,有很具意義的對話。


  王說:


  「太子本可執掌國家大權,何放棄國王尊榮,做一個托缽乞食的出家人,捨權位而求悟道,太脫離現實了。太子有無比才華,當國王,更可救人?」


  悉達多太子回答:


  「我已考慮再三,榮華富貴非我所求,權力名位非我所求,世間一切非我所求,我認為唯有修行一途。」


  王說:


  「是不是迦毘羅國小了些,我這摩竭陀國是大國,你如願意,我不吝惜分一半國土給你,由你治理。」


  「不!」太子回答。


  王又說:


  「我撥十萬精兵由你指揮,你可開彊闢土,很快可成為最大國的國王?」


  「不!」太子回答。


  悉達多太子對頻毘娑羅王說:


  「世間的富貴權勢,爭來爭去全是空的。世間的國家存亡,都是虛幻不實的,試看王位,朝代更替,何有長存?不論貴為王侯,或賤如平民,到了死時,一樣東西也帶不去,謝謝大王的美意了。」


  悉達多太子說


  「全世界即吾家,眾生即吾子民,得道是最尊貴的。」


  頻毘娑羅王聽了動容。


  是的,佛陀在這裏說了三句名言,要讓大家想一想:


  到底家在哪裏?真正的家在哪裏?眾生如子民?為什麼?有什麼比「得道」還尊貴呢?


盧勝彥文集第164冊《一日一小語》最尊貴的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貧病之義

  原憲是孔子的弟子,他以清靜守節,安貧樂道而受人尊敬。他的房子是草搭成的,門是蓬草編成的,門樞是桑樹條,屋內上漏下濕,原憲端坐其中絲毫不覺清苦,以修習禮樂教化的儒道為樂。

  有一天,子貢去找原憲,他乘坐著高頭大馬拉的車,穿著雪白華麗的衣服,因為小巷容不下他的大車,子貢只好下車步行前去敲原憲家的門,只見原憲戴著用樺木皮做的帽子,拄著手杖出來開門迎接他。可能見原憲一副窮困寒酸的樣子,子貢說:「嘻!先生這是生病了嗎?」


  原憲回答他說:「我聽說沒有錢財叫做貧,學了道卻不能身體力行去做才叫做病,我現在是貧並不是病。」子貢聽後非常慚愧。


  唐朝吳筠賦詩《詠原憲子》讚嘆道:「原生何淡漠,觀妙自怡性。蓬戶常晏如,弦歌樂天命。無財方是貧,有道固非病。木賜欽高風,退慚車馬盛。」


  「世上沒有比道更尊貴的,沒有比德更美好的。如果一個人保有道德,即使他身為普通百姓,在精神上也不為窮困。如果一個人身無道德,即使他貴為君王,在心性上也不為通達。」


※ ※ ※


  貧而能無怨,實在太難了,因終日汲汲為生活勞碌,每天為茶米油鹽而傷腦筋,煩惱不已,無法過著舒宜的生活,故難免心裡頭不痛快而有所怨也。


  但是世態無常,如能安於貧,而進於道,以道來去心裡之怨,那自然更可因而舒泰、而無有任何之怨矣。


  又富者,不愁吃穿,每天暖飽思淫欲,任心而為,且處處受人之奉承,故而驕態百出,凌人氣息叢生,必然之現象也。


  如果富者不驕,能知善行禮,且能施財濟貧,那更可因富而成德,這就是真正的富有也。


  故世事無常,貧富不必過於在意,應多在內心上求富有,千萬不可讓你的內心真正的貧脊,那才可憐,勉思行之。


禪化闡道篇第二輯-貧無怨,富不驕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實修實證

  清遠禪師,俗姓李,蜀之臨邛人。他年十四出家,深感「義學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遂南遊江淮參學。

  謁法演禪師,凡有所問,法演即曰「我不如你,你自會得好」,或曰「我不會,我不如你」,清遠終得大悟。


  後隱居四面山,應請住持龍門寺,開堂說法十二年,學者雲集,道行聞於朝廷。政和末,奉敕遷住和州褒禪寺,賜號佛眼禪師。


  據載:清遠曾經於寒夜孤坐,讀《傳燈錄》至「破竈角」公案,忽撥火大悟,乃作偈曰:「刀刀林鳥啼,披衣終夜坐。撥火悟平生,窮神歸破墮。事皎人自迷,曲淡誰能和?念之永不忘,門開少人逼。」


  他又曾上堂說法云:「趙州不見南泉,山僧不識五祖。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可知清遠的禪法,多在自心的領悟。


  清遠的禪風深密而篤實,尤其注重實際的參證。他認為天下學道之士,有兩種毛病:一是騎驢覓驢(不識本性),二是騎了驢便不肯下(過於執著)。他批評「今時學者,但以古人方便(指公案)為禪道,不知與古人同參也。」


  他並且比方說:「譬如飯籮邊坐說食,終不能飽,為不親下口也。……在尋常日用處,如見色時是證時,聞聲時是證時,飲水食粥是證時。」


  他居龍門寺時,還提出著名的「三自省」云:


  一、身壽命如白駒過隙,何暇閑情妄為雜事,既隆釋種,須紹門風,諦審先宗是何標格。


  二、道業未辦,去聖時遙,善友師教,誠不可捨,自生勉勵,念報佛恩,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三、報綠虛幻,不可強為,淨世幾何,隨家豐儉,苦樂逆順,道在其中。


  總之是要不尚空談,實參實證,堅持不懈。故李彌遜〈佛眼禪師塔銘〉形容說:「師嚴正靜重,澹泊寡笑,動有矩則……其為教則簡易深密,絕蹊徑,離文字,不滯於空無汗漫之說,不以見聞言語辯博為事,使人洞真源,屐實際。」其精神旨趣,大體可以想見。


  清遠或以禪理入詩,以詩意入禪,亦皆有情致。其〈龍門偶作〉之五云:「每念心中事,頻開掌內珠。欲憑天上雁,待寄水中魚。此意終難寫,斯言不可書。含毫竟寂寞,繞屋樹扶疏。」詩之禪理物情交融,令人回味無窮。


※ ※ ※


  一位口乾舌燥的人,手捧化學課本閱讀水分子結構,是完全無法止渴的;一個人也不能透過研究餐廳的菜單來滿足飢餓的苦痛;一個人更不能透過誦讀醫生的處方籤來治癒疾病的折磨。同樣地,僅只聽聞及思惟正法並不足夠,因為如此並無法滅除煩惱,也不能使心平靜,更無法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故若要開啟智慧,就必須禪修,親身去實踐法益,否則註定痛苦一生。


  甚多人都誤解了修行真義,誤認為說「瞭解文字名相就是在修行」。其實文字名相只是一種表達的工具,若沒有經由實修,只有在文字名相上長篇大論,則對修行一點助益都沒有。例如昔時有一隻海龜,浮出海面爬向沙灘,並在附近溜搭數日後,再徐徐走向大海,潛入水中。此時海中的魚群看到海龜神情愉悅地歸來,都十分羨慕,於是海龜就對眾魚群述說自己所看到的海灘美景,不但充滿了鳥語花香,和煦的陽光,徐徐的微風,也和各種不同的飛禽走獸擦身而過等妙境。然而因為魚群從沒有離開水面到過沙灘,因此即使海龜竭盡所能地使用各種語言文字或名相解說,眾魚群依然一頭霧水,也難以真正體會理解,若是魚群能親自爬上沙灘一窺究竟,則自然豁然開朗,一切疑問不解自開。


  故「只有了解道理是無法斷諸惱苦的!」一般人遭遇煩惱不順時,大多會只想寄託在佛、菩薩或別人的身上,或藉種種儀式典禮,或寄託於未來,或是靠種種娛樂轉移,如看電視、看電影、逛街、打電玩,甚至以酒精或毒品麻醉自己,而疏忽了在當下如實的實踐正法,結果演變成逃避現實或轉移目標,雖然這些方法能暫時得到情緒紓解,但是遲早,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問題,都將再次浮出表面。


  因此唯有實修,瞭解無常的實相,才能夠實際去消除貪愛和瞋恨的習性,擺脫痛苦的人生。


禪修的重要-第四章 不經實修正法聞思無益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根修習經

南海古佛降

詩曰:春來借步去殘冬,年復一年水向東。

   莫待芳顏逐漸老,修行夢斷轉頭空。

  世人受欲望驅使,無時無刻眼根在燃燒、耳根在燃燒、鼻根在燃燒、舌根在燃燒、身根在燃燒、意根在燃燒,並與貪火、嗔火、癡火相呼應,讓星星之火轉變成燎原大火,故而不斷造下殺、盜、淫、妄等惡業,一生都在老、病、死、憂悲惱苦中度過。因此修行者應努力攝護和控制自己的根門和欲望,但是一個人如何控制其官能呢?是不是閉上眼、堵住耳、不看、不聽外面的東西?


  當然不是,在《中部》第一五二根修習經中記載:


  有一次,波羅奢耶的徒弟郁多羅往詣佛所。


  世尊問說:「郁多羅!波羅奢耶教導弟子修習(控制)根(官能)嗎?」


  郁多羅答曰:「可敬的喬達摩!波羅奢耶教導弟子修習根。」


  世尊:「波羅奢耶怎樣教導弟子修習根呢?」


  郁多羅答曰:「可敬的喬達摩!以如是法:不以眼見色,不以耳聽聲,可敬的喬達摩!波羅奢耶這麼教導弟子修習根。」


  世尊:「郁多羅!若如其所說,盲人應已控制彼等之官能;耳聾者應已控制彼等之官能了,因為,郁多羅!盲人不以眼見色,耳聾者不以耳聽聲。」


  當這麼說時,郁多羅變得沈默、羞愧、垂肩、低頭、鬱悶、無言以對而坐。


  世尊隨即召喚尊者阿難,說:「阿難!波羅奢耶以『不以眼見色,不以耳聽聲』教導弟子修習根,然而,阿難!最上等的官能控制不是這樣的。」


  阿難問說:「何為最上等官能控制?」


  世尊:「阿難,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後,生起喜悅的,生起不喜悅的,生起喜悅與不喜悅二者。他這麼了知:『我已生起喜悅的,已生起不喜悅的,已生起喜悅與不喜悅的,那是有為的、粗俗的、因緣所生的。而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平靜。』對他,那已生起之喜悅、不喜悅,喜悅與不喜悅二者都被息滅,餘下平靜。


  阿難!猶如有眼的人張眼後能閉眼,或閉眼後能張眼。同樣的,阿難!對那任何已生起喜悅的,已生起不喜悅的,已生起喜悅與不喜悅的,像一眨眼般這麼快,這麼迅速,這麼容易地被息滅了,而歸於平靜。阿難!這就叫作:最上等的官能控制。


  再者,阿難!


  以耳聞聲……


  以鼻嗅香……


  以舌嚐味……


  以身觸物……


  以意緣意境……


  生起喜悅、不喜悅,喜悅與不喜悅二者……(如前)……餘下平靜。


  阿難!你們要禪修!不要放逸,不要以後變得後悔,這是我對你們的教誡。」


  由上述經中所述可知,一個人的貪欲、執著,是經由觸(接觸)落入受(感受)產生出來,而不在於「感官本身」。也就是說,人的貪、嗔習性反應,是源於有「感受」之後,反應出樂或苦。


  因此要解決煩惱和痛苦,不是從身體官能下手,而是從「感受」下手,這也就是四念處中的第二階段,「受念處」的修練目標。若是一個人能夠找對實修方向,則未來自然可以不再做感官、感受的奴隸,而能自在、安詳也。


經典的智慧-第十二章 根修習經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真正的「交心」知友

蓮生/文

  有一則笑話:


  乞丐到小王家乞討,他給廿元;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給廿元。如此持續了兩年。


  有一天,小王只給十元。


  乞丐問:


  「以前給廿元,怎麼現在只給十元?」


  小王答:


  「我結婚了!」


  乞丐一巴掌打過去:


  「媽的,你竟拿我的錢去養你的老婆!」


  如此又過了一年。


  有一天,乞丐又來討錢,小王說:


  「這次無法給你了!」


  乞丐問:


  「為什麼?」


  小王答:


  「我生了一個女孩!」


  乞丐又一巴掌打過去:


  「媽的,你竟然拿我全部的錢去養你的老婆與女兒!」


  乞丐氣憤憤的走了。臨走還拋下一句話:


  「從今天起,我跟你絕交!」


  (哈哈哈)


  我說:


  我以這個「笑話」做譬喻,我是說,朋友百百種,相識滿天下,知交無幾人矣!


  乞丐與小王,根本連朋友也談不上,但,這一類的人,卻也不在少數。


  我告訴大家:


  智友驅憂除患。


  蠢友集憂致患。


  交朋友須慎裁明辨,能窮通貴賤而交情不渝才是上上。


  但,這等人,幾希。


  能交到友情永不渝,實在值得慶幸!朋友摻雜不純,居心不正的甚多,大部分是倏忽難測的狀態。又有多少知心話?


  多管閒事,不是朋友!


  機緣湊合,不是朋友!


  彼此利用,不是朋友!


  享樂之交,不是朋友!


  樂於在一起,也不算朋友!


  我的重點在:


  「風雨同舟,甘苦共嚐」,這才是豐沃之誼,交心知己。


  有一首歌,〈朋友別哭〉,歌詞超動人,我喜歡:


  朋友別哭!我依然是你心靈的歸宿。


  你的苦,我也有感觸。


  朋友別哭!我一直在你心靈的深處。


  朋友別哭!我陪你就不孤獨。


  這份情,請你不要不在乎。


  ……。


  詩:


  隨處是離別之宴

  但不管多遠
  千山
  萬水
  永遠的繫念
  
  郵電

  飛花片片
  山環水抱永不斷
  我心即汝心
  雙飛雁

盧勝彥文集244冊《心的悸動》真正的「交心」知友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七處徵心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詩曰:心之為用大矣哉,七處徵心無所得;

   是心不動亦不滅,無礙超情亦離見。

聖示:娘今夜以「七處徵心」為題,訓勉諸兒女。


  「七處徵心」


  世尊在大眾之中,很慈悲的伸出金色手臂,摸摸阿難的頭頂,使他得到加持和安慰,並且對大眾說:「有個三摩提法門,名叫『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所有十方的如來,都依照這一個法門,超出生死,到達妙嚴的大路,你好好聽著吧!」阿難聽世尊說後萬分感動,隨即起身頂禮,恭敬虔誠的聆聽佛陀宣講楞嚴妙法。


  世尊說:「阿難!你和我在俗家時是堂兄弟,情誼深厚,我們倆有著親兄弟般的情分。我如今試問你,當初你在佛法中看見些什麼,致使你肯毅然捨棄了父母、妻兒,這些世間的深重恩愛,發心跟我出家?」


  阿難答道:「世尊!我看見您的三十二種相好莊嚴,與世上的凡夫不同;您的身體,內外透明,澄澈透明如水晶一般。我也時常思惟,世尊這種無上殊勝的相貌,絕對不是從愛欲而生。因為從愛欲而生,總是粗濁不堪,腥臭交織,膿血雜亂,一定不會產生這麼清淨、透明、殊勝、微妙,猶如紫金光聚集在一起的相貌。我心中無限崇仰愛慕您的相好,所以跟隨世尊出家修行。」


  世尊說:「善哉!阿難!你們要知道,一切眾生長久以來,就淪入了生死的相接相續之中,這都是不知道無生無滅、不遷不變的真實心的緣故。這個真心,本來就是清淨靈明的,永遠不會壞滅的。如果錯認了那個胡思亂想的意識,以為是真心,就會在生死煩惱六道中流轉,無由止息。


  如今你想要修習無上智慧,真正揭示本有的真心,得到自己真正的體性,那就該用直心,忠實的答覆我的問題。所有十方的如來皆是用直心,才能成佛,才能解脫輪迴生死。心若是忠實,言語也必會忠實。照這樣去修行,可以從初發心,直至成佛,中間就不致有種種魔障和意外發生。阿難!我來問你,當你初次發心出家,是因為見到我的三十二種妙相才跟隨我。現在,我問你,你究竟是用什麼來看見我的三十二相呢?又是用什麼東西在喜愛我的三十二相呢?」


  阿難答:「世尊!我是用心與眼睛。由我的眼睛,看見您的相好光明,然後我的心生起歡喜心,願意出離輪迴生死,跟隨您出家修道。」


  世尊說:「哦!如你所說,你的喜愛,是藉由心與眼睛的作用。那麼若是不知道心與眼睛在什麼地方,就不能降伏煩惱了。好比一個國王,他的國家被敵人侵略,國王既然要發兵討伐,就必定先要知道敵人的所在地,才能掃蕩敵軍。現在使你流轉在生死輪迴,就是受制於心與眼睛,也就是說,心與眼睛等於是你的敵人。那麼,我再問你,你的心與眼睛在什麼地方呢?」


  一、心在身


  阿難答:「世尊!三界之內的十種異類眾生,他們的心都是居在身內,而世尊的心當然也在身內。同時,十種眾生的眼睛就在臉上,即使是世尊的眼睛,清淨長廣,好像青蓮花一樣,也是長在世尊的臉上!我現在觀察由四種浮塵-色塵、香塵、味塵和觸塵-所成就的眼、耳、鼻、舌,只是長在我的臉上,但是能知覺、能識別的心,卻是隱藏在身體的內部。」


  世尊並不答覆阿難說的是對或錯,只是接著問:「阿難!你現在坐在講堂內,你看看,衹陀樹林在哪兒呢?」


  阿難答:「世尊!這些重閣疊樓的清淨講堂,就在這個衹園裡,那衹陀樹林就在講堂的外邊。」


  世尊問:「你在這講堂中,首先看見什麼?」


  阿難答:「首先看見世尊,其次看見大眾,然後再往外瞧,才看見林園。」


  世尊說:「阿難啊!你看見林園,是因為什麼才看見的呢?」


  阿難答:「因為講堂的門窗寬闊,四面洞開,我雖然身在堂中,也可以遠望林園。」


  世尊問:「就像你所說那樣,你在講堂內,因門窗洞開,即使身在講堂中亦能看到遠處的林園。那麼是否也有眾生是身在講堂上,卻看不到佛陀,反而看得見講堂外的景物呢?」


  阿難答:「不!身在堂內沒看見佛陀,反而看見林園,這是不可能的。」


  世尊說:「阿難,你就是這樣,你的心是能夠了知一切的。若你能夠了知一切的心,實際上是在身內的話,那你就應該先能看見身內的東西呀!試問,有沒有這樣的人,首先看見自己身內的東西,後來才看見外物的呢?退一步說,縱然不一定看見自己身體內的心、肝、脾、胃,看不到指甲、毛髮在生長,也看不到筋骨的伸展、血脈的跳動流淌,最低限度,也會知道一點點吧!既然是能察覺一切的真心,應該要清楚明瞭才是,怎麼會完全不知道呢?既然身體裡面的都完全不知道,又怎會知道外面的呢?阿難啊!你該明白,你剛才說:你的能覺、能了、能知的心,是住在身內的這種想法,道理上是不對的。」


  二、心在身


  外世尊給阿難一個當頭棒喝,阿難被駁倒了,於是向世尊頂禮,說道:「我現在因為聽到您的解說,才明白我的心原來是住在身體外面的某個地方。就像燈光那樣,燈在室內點亮,就應是先照亮室內,接著才照亮門戶,然後才是照亮室外的庭院。一切眾生,不能識見自己身內,只能看見自身之外事物,這就像燈光不是放在室內,而是放在室外,所以不能照亮室內。這道理應該是正確的,跟世尊剛剛說的意思差不多,這大概錯不了了吧?」


  世尊告訴阿難:「剛才眾位比丘們,隨我在城裡乞食行齋,現在回到衹園來,此時我已吃過了。你來看看,一個比丘在吃東西,其他人會不會飽呢?」


  阿難回答:「不會飽的,世尊!因為眾位比丘雖然是已經證果的大阿羅漢,但是他們各有各的軀體,究竟身體還是不相同的,怎麼能一人吃飯而大家飽足呢?」


  世尊說:「假如你的覺察明瞭之心,其實是在身體的外面,那麼身體和心一定就分開了,毫不相幹。心所能識知的東西,身體就不能感覺到;身體能感覺到的東西,心卻不能識知。就如同你所說,一人吃飯,眾人不能飽足。」


  世尊伸出他的兜羅綿手,又說:「我現在伸手給你,你用眼睛看到它時,心裡能辨別的出來嗎?」


  阿難回答:「是的,世尊!」


  世尊告訴阿難:「如果你眼睛看見時,心便能知曉。那怎麼可以說心在身體的外面呢?所以你應當知道,你所說的覺了能知之心是住在身外,其實也是不對的。」


  三、心潛眼根


  阿難經過一番思索,又冒出一個新的看法來。他說:「就像世尊您說的:第一,由於不能知內的緣故,所以說心不居於身內。第二,又由於身與心能相互認知,所以相互間不分離的緣故,所以又證明心不在身外。照我的看法,心可能在某一個地方。」


  世尊問:「在什麼地方?」


  阿難答:「這個能了、能知的心,雖然不能識知內部的事物,但是卻能看見外部事物,所以我想,可能是潛藏在眼根裡面。為什麼呢?好比有人拿一個水晶碗罩蓋在雙眼上,雖然遮住了雙眼,但卻不妨礙眼睛看見東西一樣。也就是說,心是潛藏在眼根裡面,而眼根不會障礙住心,隨時有東西與眼根相接觸,就隨時有東西與心相接觸。眼睛看見什麼東西,心就馬上能分辨出來。因此我的能覺、能了、能知的心,為何不見內?因為只在眼根裡面,不是在身體腹腔裡面;為何又能見外?因為心雖然潛藏在眼根裡面,但是不會被眼根所障礙。」


  世尊說:「如你所說,心潛藏在眼根裡面,就像水晶碗蓋著雙眼。當人們用水晶碗蓋在眼前時,就應當看到河流山川,但是,同時能看得到水晶碗嗎?」


  阿難說:「世尊!當人們用水晶碗遮在眼前時,實際是透過水晶碗看到景物,所以看得到水晶碗。」


  世尊問阿難:「當你的心與眼根相接觸,等於眼根與水晶碗相接觸。你的心如果如同琉璃碗一般,所以向遠看,可以看見山河大地,在近處又可以看見水晶碗,那麼又為何不能看見自己的眼睛呢?假如既然能看見山河大地,又能看見眼睛,那眼根便跟山河大地同是外境。如果不能看到眼睛,又怎能說心是潛藏在眼根裡,與水晶碗蓋在眼前是一樣的情形呢?所以,你說心潛伏在眼根裡,與水晶碗蓋在眼前一樣,是不對的。」


  四、心分明暗


  阿難左思右想,又舉出一個比喻。他說:「世尊!現在我有這樣的想法,眾生的身體,五臟六腑等深藏在體內,眼、耳、鼻、口等露在外面,深藏即是暗藏的,外露則是明的。現在我面對著如來,睜開眼就能看見明,這就叫『見外』;閉上眼睛看到暗,這就叫做『見內』。我這樣想對不對呢?」


  世尊回答:「當你閉眼看見黑暗時,這個黑暗是與你的眼睛相對,還是不與眼睛相對呢?如果是與眼睛相對的,那麼黑暗就應當在你的眼前,一定是在眼睛之外,怎麼能說是『見內』呢?如果是見內,那麼你坐在暗室裡,沒有日、月、燈光,這整個暗室之中,豈不都成了你身體內部的五臟六腑?事物必須要相對在眼前,眼睛才能看見。假若這個黑暗不與你的眼睛相對,你又怎麼能看見黑暗呢?見明、見暗,都離不開見的作用。假如說閉眼看見黑暗,不是看見身體外面的黑暗,而是反觀身體內部所成的黑暗,房間裡的黑暗不等於身體內部的黑暗。試問,開眼之時,名為『見外』,那麼睜眼看見光明,為什麼看不到自己身體外面的臉呢?


  如果『見外』不能看到自己的臉,那麼『見內』也就不能看見自己的五臟六腑。如果『見外』看見光明時,同時能看見自己的臉,那麼這個識知之心以及眼根,必定處在虛空之中,怎麼會在身體裡面呢?如果心和眼根都處在虛空之中,那自然就不是你身體內的東西,自然與你毫無關連。若說虛空亦屬與你身體的一部分,我也佔著這虛空的一個位置,我也看見你的臉孔。照這個邏輯說來,我也變成你身體的一部分!哪裡有這種道理呢?


  你的眼睛有了見,就是眼睛有了覺知。你的眼睛既然有了覺知,你的身體就不該也有覺知。若說眼睛有覺知,而身子也有覺知,那你一個人就有兩個覺知,有兩個覺知就等於有兩個心。你一個阿難,豈不變出兩個阿難?所以你應知道,你所說的見暗即是見內,是不對的。」


  五、心則隨有


  阿難屢次都被世尊指出他的盲點,他便不敢再逞己見,而開始引用過去世尊的話。又說:「我曾經聽世尊您說過,由於心念的作用,種種事物才產生出來,由於事物的作用,又引起種種心念產生。現在我思惟著這兩段話,領會到原來我這個思惟就是我的心的本體,隨著心與其他事物的遇合,這心則隨之而存在,心既不在內,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間。」


  世尊告訴阿難說:「心若是一個東西,就有所合;若不是一個東西,就無所合。若心不是一個東西,就沒有本體,無形無相;一個無形無相的東西,能夠與其他事物相合嗎?假若無形無相,卻又能與其他事物相合,那不是等於十八界外憑空生出一個無體的第十九界,六塵之外另有一個無體的第七塵與心相合?這種說法不對。


  若心是一個東西,必會有形有體。就像你用手摸自己的身體,你能覺知道身體的心,這一個覺知,是從身體往外來識知的呢?還是以身外往內去識知的呢?如果是從身內出來,當它回去的時候,它應當先看見自己體內的臟腑;如果是從身外往內進去,那它應當能先看到你的臉孔呀!」


  阿難對於「見、心、知」這些觀念,還沒有弄得清楚,是以問道:「世尊!看見是眼睛的作用,能覺知的才是心。如今您說,心能看見臟腑和看見面孔,這恐怕有點不對吧!」


  世尊說:「眼睛好比是大門,如果眼睛能夠看見,那麼你坐在房間裡,大門能夠看到你嗎?若眼睛能看見,那些去世的人,都還留有雙眼,若說眼睛能夠看見東西,這些死人也就能看見了,這樣又怎麼能說他們是死人呢?


  阿難!你的能知能覺的心,如果有自身的形體,那它是一個心體,還是有許多個心體?它是遍滿在你的全身?還是沒有遍布在你的身體四肢呢?如果識知之心只是一個克服心體,並且遍滿你的全身,那麼當你以左手捉右手之時,全身同時該會感覺到。但如果能引起全身都感覺到,就表示這個『捉』沒有特定的地方;然而『捉』這個動作,應該是指捉住特定之處,且捉住右手只覺得右手被捉,所以識知之心遍布在身體四周的假設,當然就不會成立。


  如果你的識知之心是許多個本體,並且分別散布在你身上,那一個人就會變成好幾個人,到底哪個是你呢?你的心若是遍布身體四肢,那摸頭時就等於在摸腳,但事實是你能覺知到頭,就不能覺知到腳。況且按你所說,你現在也不是如此。所以心隨著與它物的遇合而存在,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六、心在中間


  阿難說:「世尊!從前您老人家,也曾跟文殊師利等各大菩薩,談到實相無相即是心相。那時世尊也說,心既不在內也不在外。照我的看法,心若是在內,又看不見身體內的五臟六腑;若說心是在外,但內外身心又彼此相知,可見身心不相離,所以心在外也是不對的。那麼,心可能是處在內與外的中間吧?」


  世尊說:「你所指的中間,不要遊移不定的隨便去指,必要指定某一個固定的地方為中間才對。但是你只指出中間,這『中間』又在哪裡?是在它外境的某處呢?還是就在身上?如果就在你身上,那它在身體表面上,就不能說它是在中間。如果它在身體的中間,那麼就和在身體內部的假設一樣,並不成立,也不是在中間。


  若說在身體外的某處,那就應當能標示出來,如果不能標示,那就等於沒有一個固定的所在處。即使可以確實地標示這個地點,而這個『中間』的標示仍然是不固定。


  為什麼這樣說呢?比如某個人在地上豎起一根標誌,來確定這一個地點就是『中間』。但如果從東方看去,這一個標幟是在西方;從西方看去,這一個標幟又變作在東方;從南方看去是北方,從北方看去是南方。要辨識所豎起的標誌在何方,已然如此混亂模糊,心更是會雜亂無章了。」


  阿難說:「不!我所說的『中間』,不是指這兩種。我是依照世尊從前所說的:『所謂眼與色塵相對為助緣,兩者接觸而生起眼識。』眼根能分別認知事物,色塵本身是冥然無知。眼與色塵相對接觸的時候,中間產生了能分別的作用,也就是『眼識』。眼識產生在眼與色塵兩者之中,心大概也就是在那裡吧!」


  世尊說:「你的心若是在根與色塵二者的中間,這個心的形體是否兼有『根』與『色塵』兩者夾雜在內?若是兼有根與塵夾雜在內,則心體與物體混雜不分。無體是無知的,心體是有知的,事物又不是心的本體,因此它們勢必矛盾對立,一半是有知,一半是不知,哪裡還能說什麼中間呢?所以兼有兩種的假設不能成立。


  既然這個心的形體,並不兼具根與塵夾雜在內,心既不是眼根的有知,也不是色塵的無知,那麼心就不能去認知事物,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體性,又能用什麼作為體相呢?所以你應當知道,說心在內外的中間,也是不對的。」


  七、心乃無著


  阿難說:「世尊!從前您也曾跟目犍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同說法,轉法輪,教化眾生。世尊時常說,這個能知、能覺、能分別的心,既不在內,不在外,又不在中間,不在一切地方,不執著一切事物,這就是心的本性。那麼,這個一切無著,可以叫做心嗎?」


  世尊告訴阿難:「你說能知、能覺、能分別的心,不在一切地方,不執著一切事物。那是你的心離開世間這所有的天上、地下、水中一切事物,你都不去執著在其中,另外有一個心的所在?還是你的心離一切的無相,本無心的所在之處,所以叫不執著一切?


  若是無心不著,就等於龜殼上長毛,兔頭上長角,完全空無所有,哪還說什麼著不著呢?若是有心不著,這一個不著就已經著了,又不可說是無著啊!心若無相,就同於沒有任何型態外相,心只要不是空無的,就會有形態外相。既然有相,就必有所在,既然有所在,又怎好說是無著?所以你要知道,你以不著一切處,名為能識、能覺、能分別的心,還是離題尚遠!」可,娘回。


本堂主席法主聖君 登臺


聖示:今夜母娘之懿訓主在說明「宇宙中一切諸法,世間的一切,都只是自心所幻現出來的。一切事物的因果關連,一切世界間的事物,都是由於心的作用而結成物體。眾生卻誤認萬物各有實體,而不知世間林林總總皆是幻象,原是虛假不實。」願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齊悟明之。可,吾退。


全真月刊153期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本道院瑤池金母 登台

聖示:父母子女之間,雖然是骨肉情深,如果為人父母者不懂得教導子女,子女們就會變得桀驁不馴,又遑論孝順之道。


陳生:徒兒恭接恩師聖駕五叩首!


金母:徒兒免禮!


陳生:徒兒曾經讀過一則「養不教,父之過」的故事,今夜可否與大眾一起來分享,一來可各自鞭策自己施行孝順之道,二來藉以善加教導子女。


金母:好的。汝且說來,讓修子做其參考!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某個天寒地凍的日子裡,積雪層層的山坡出現一個形容憔悴、疲憊不堪的苦行僧。這時候,山下的大樹旁正有一群稚齡的孩子們在追逐嬉戲,當他們看見這個步履維艱、搖搖欲墜的陌生人時,幾乎嚇壞了。大夥兒不約而同的往回家的路上狂奔。


其中有一個十歲的女孩,既不逃跑,也不害怕,一副老成篤定的樣子,好奇的打量這個僧人,說:「師父!看來您又飢又渴,是不是好幾天沒吃東西了?您從那裡來?要往那兒去?到我家去喝點熱茶暖暖身子,怎麼樣?我家就在這附近,您振作些,隨我來!」說罷!她就攙扶著老和尚慢慢走回村莊裡。


小女孩的父親對這個可憐的僧人也起了惻隱之心,立刻請他進屋歇息。休息一會兒,這個體力已經恢復的僧人準備走了。臨行之前,他一面整理包袱,一面說:「貧僧自從落髮出家以來,跋涉過無數的高山險水,從來不曾發生任何意外,沒想到這一次竟然在深山峻嶺中遇到了大風雪。並且遍地積雪,使我難以辨明去路,所以我只好漫無目的的胡走亂撞,如此又餓又累的在山中盤旋了好些日子,直到今天才走出山區。


當我到山腳時,已經虛脫無力,奄奄一息了。承蒙姑娘不棄,仗義相助,否則貧僧早就棄屍荒山了,這種的大恩大德,有生之年我定會盡力回報的。也許你們會認為我是異地來的和尚,不可能有再見面的機會。可是實際上我卻很可能舊地重遊,因為我之所以雲遊四海,浪跡天涯,是為了要走訪名山古剎,好為我亡故多年的雙親祈求更多的冥福。貧僧告辭了,但願我們後會有期。」說罷,他就把整理妥當的包袱背在肩上,離開了這個寂靜的村莊。


在和尚漸行漸遠之後,小女孩附在父親耳朵旁悄悄的說:「爸爸!剛才那個老和尚打開包袱時,您可有什麼發現?他有一個裝滿碎銀子的小皮袋,趁著他還沒走遠,您何不設法把那些銀子搶回來!反正他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就是殺了他,也沒人會知道的。」


於是,小女孩的父親就起了劫財的邪念,他想:「何不碰碰運氣,就是不成功,那老和尚也不敢對我怎麼樣!」


夜深人靜的黑夜裡,就是十一月十八日,天際一片蒼茫,沒有月亮,也沒有星光。老和尚低著頭,哆嗦著身子,匆匆的趕路。一路上,他老是覺得有一對陰狠的眼睛不停的在注視著他,……;這麼淒冷的黑夜,如此蕭索的曠野,除了寂寞的旅行者之外,還有誰會躑躅在這荒涼的夜路上!他懷疑著,思忖著,最後又釋然了,這只是我的幻覺吧!除了我之外,怎麼可能有人待在這荒山野地呢?


於是,老和尚依舊低著頭,匆匆的趕路。當他走到河邊一處枯草堆旁,正想坐下來歇息時,草叢中突然竄出了一個男人,他緊握著刀,刀口抵在老和尚的胸膛上。老和尚喊說:「你是誰?為什麼一路跟蹤我,為什麼要殺害我?」


昏暗的夜色中,老和尚看不清這個男人的臉龐,……。老和尚繼續說:「貧僧是個出家人,一向與世無爭,不可能和您結過冤仇。您到底是誰呢?為什麼非置我於死地不可!」


這個手執短刀的男人,聲音很低沉的說:「廢話少說,把你包袱的銀子拿出來!」


「他怎麼知道我包袱中藏有銀子,莫非我曾經錢財外露過!」老和尚心中狐疑萬分。


驀地,他恍然大悟了。「原來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恩人,您如此急切的追殺我,就是為了這些銀子!唉!拿去吧!錢財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您全拿走好了。」


但是小女孩的父親並不因為錢到了手就放過老和尚。他譏誚老和尚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您可知道錢財是您致命的禍源嗎?」


說罷,冷笑一聲,就把短刀刺進老和尚的小腹。老和尚痛苦的喊叫,隨著潺潺的流水漸漸飄逝了,臨死之前,他還不斷的哀號呻吟,不停的喃喃自語:「這筆血債,總有一天要你償還的!」


當時,已經被利慾沖昏了頭的兇手,怎麼會相信這種因果報應的話,他殘酷的又刺了老和尚一刀,可憐苦行僧的屍首被拋置在河流中的水草堆下面,成為一縷無主的冤魂。


發了筆橫財的這對父女,從此不愁吃喝,每天醉生夢死的過日子。他們養牲口、置田產,雇請長工播穀種棉,所有的生產工作完全由僕役去做,儼然是個小地主。


冬去春來,轉眼小女孩已經十五歲了,出落得豔麗而標緻。村莊裡的年輕人幾乎全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金母:縱容兒女,會誤了他們一生啊!


陳生:對啊!這個亭亭玉立的姑娘,並不是個賢淑端莊的女人,她輕佻、膚淺、浮華、墮落。由於她的不知檢點,她的父親曾經數度嚴厲的呵責她,可是她始終置若罔聞,當作耳邊風。


如果激怒了她,她甚至會頂上一句:「爸爸!您不要忘了,您能夠過今天的好日子,完全是我的計策得逞的功勞啊!」受了女兒無禮頂撞的父親也無法可想,只有任憑她繼續過著荒唐的日子。


後來,長大後的小女孩,看上了一個男人,她主動找人去提親,對方很快的就應允了這門婚事。可是訂婚沒多久,就對未來的夫婿厭倦了,便找了一個藉口說:「那個男人相貌不好,耳朵後面還長了一個瘡疤,看起來很髒,我討厭他!」極盡心機的想解除婚約,可是男方不答應。


於是,她只得趁著夜黑風高、人靜更深的時候逃走;逃走後,賣身到一個員外府邸當丫環。在員外家裡,仍舊一本常態,和男人們打情罵俏,甚至於暗度陳倉,搞得府中烏煙瘴氣,雞犬不寧;最後,還勾搭上了老員外,儼然以員外的如夫人自居,員外夫人鑑於古禮婦德的教示以及家醜不可外揚的明訓,只得百般隱忍。沒想到她以為員外夫人不敢惹她,竟然愈加明目張膽了。她縱情淫慾,放蕩不羈的行為已經使得一個美滿的家庭瀕於破裂。


員外夫人權衡輕重之後,決定和老員外開門見山的談一談這件事,夫人說:「員外!請您原諒我今天所要說的話,好嗎?說真的,您和丫環小萍之間的事我不便過問,但是我卻不能讓一個丫環毀了您在鄰里中的聲望,您可知道親朋好友們都對您議論紛紛嗎?他們都在責怪您的私生活太荒唐,不像是個年高德邵的人,當然還有更不堪入耳的謾罵和譏笑啊!您何苦為這種女人而搞得聲名狼藉,甚至身敗名裂呢!您千萬要三思啊!員外!」


員外聽了夫人委婉的勸言,頓時大徹大悟。從此,他棄絕女色,避開小萍,就像避開毒蛇猛獸一樣。被冷落一旁的小萍,因此懷恨於心:「總有一天我要發洩心中的怨氣,…。」終於機會來了,有天夜裡,員外出門拜訪朋友,當值的守夜者也不知溜到什麼地方去了,府裡冷冷清清的,只有三兩個不管事的老媽子在。


小萍趁夜深人靜時,潛入員外夫人的臥房,隔著透明的紗帳,她聽見夫人均勻的鼾聲,心想:「這真是個下手的好機會啊!」


說罷,拿起藏在袖子裡的匕首,往夫人的胸口猛刺一刀,夫人慘叫一聲,掙扎著身子,跌跌撞撞的爬起來。


當夫人看清這個半夜的刺客,竟是小萍時,又悲又恨的說:「無恥的小人,我跟妳拼了。」小萍趁夫人轉身拿劍時,趕緊奪門而逃,等到夫人顛簸的追到院子時,她已經逃出員外府了。


睡在夫人隔壁的幾個老媽子被驚醒了,就趕忙找來一些年輕力壯的男工,大夥兒急匆匆的趕到院子裡。這時候,員外夫人已經氣絕身亡,眾人也無暇悲哀感嘆,大家忙著到各個院落追捕小萍,然而小萍早已逃逸無蹤了。


在這麼寂寥的深夜裡,僅靠著星月微光,怎能抓到小萍呢?家人只好到縣衙報案。縣衙立即飛書各地,在各主要街口張貼緝拿小萍的佈告,並把小萍的父親先行拘禁。


縣老爺對外宣佈說:「只要逃犯投案,逃犯的父親馬上無罪開釋。」縣老爺本來是想以父女之間的骨肉親情感動小萍,讓小萍能良知發現而自首,沒想到自幼驕縱慣了的小萍,根本不理會身陷囹圄的父親,心想:「爸爸被關在牢裏與我何干!而且牢獄裡沒好的吃,沒好的喝,連睡覺都不方便。再說,我是個殺人犯,假如為了救爸爸而自首,豈不是自投羅網,我才不幹這種傻事!」


日子一天又一天的過去,小萍依舊不露面,縣老爺只得使出撒手鐧逼小萍出面,公告:「如果逃犯再不投案,將以逃犯的父親代罪,以安慰冤死者在天之靈。執行死刑的日期是十一月十八日。」


到了行刑那天,小萍還是毫無蹤跡,牢裡的獄卒十分感慨的說:「老伯啊!您為了犯罪的女兒,受此無妄之災,實在太可憐了。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您不要太傷心,祈求來世再過好日子吧!」


小萍的父親長歎了一聲,出奇平靜的說:「我不會怨恨縣老爺,也不會怨恨命運的作弄。因為這種不幸是我自己造成的!」


說完,就把自己以前殺死老和尚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訴獄卒,說:「這是因果報應啊!七年前的今天,我為了貪財而殺死老和尚,七年後的今天,我為了替自己的女兒代罪而死。這不就是因果報應嗎?殺人理該償命,我又能怪誰呢!這一切都是我造的罪孽!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這不就是我的寫照嗎?我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好好教導女兒。如果我能謹言慎行,以身作則的教導她道理和義理,她必定能明禮義、知廉恥,而不致於殺人犯法,連累老父了。都是因為我太縱容她,才會誤了她的一生,我又怎能奢求她出來投案呢?若是要兒女能夠體念親情,又能夠孝順父母,首要的還是在於父母本身是否對兒女教導有方啊!」


獄卒聽了這段話,不禁搖搖頭,很沉痛的說:「所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您的女兒遲早會被緝捕歸案的,而您本身所犯的罪,應該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沒想到天理昭彰,您還是逃不過上蒼的懲罰!」


果然在他行刑之後的不久,小萍也難逃法網而被逮捕了;衙門經過審判之後,判她斬首示眾,以告誡天下不義不孝之人。


金母:故事中的主角小萍,如果能出面自首營救父親,未嘗不可被稱為孝順,可是她卻始終置父親的生死於不顧,她的人性何在,實在讓世人難以理解!然而世人能責怪她嗎?


如果她有一個操守正當的父親,如果她的父親曾經教導她良好的道德和義理,相信她會是一個善良而孝順的好女孩,她不會為了錢財而唆使父親殺人,也不會為了情慾而手刃情敵。


今夜,藉由這個故事提醒天下的父母親,父母愛護子女固然不錯,如果一昧縱容溺愛,反而會毀了他們一生的幸福。因此,為人父母的必須修養自身,身教重於言教,使子女能夠效法父母親的德義之行,做個堂堂正正的人;假使父母親的言行,足以做子女的表率,則做子女的也必定會有敬愛之心而孝順父母。


為人父母者務必要謹慎,修養自身的高尚品德,善教子女以孝順之道。是以,《孝經》說:「孝,德之本也」。


可。停筆。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九叩首!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九叩首!


百善孝為先-第四十六章 真心孝養.體貼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