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髮

 

  唐朝著名的青年詩人李賀,小時候就很聰明,七歲時就能寫詩,而且常常受到大家的稱讚。據說當時的文學家韓愈等人曾特地對小李賀進行了面試,都說着孩子是個天才。因此,李賀年紀輕輕就小有名氣。


  但李賀在政治上卻不得志,一直不被朝廷重用。他精神上苦悶抑鬱,便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詩歌創作上。


  李賀作詩,非常注重真情實感,多半是即興而作。他經常帶着一名書童,騎着一頭毛驢,一面在郊外散步,一面即景吟詠。


  如果遇到好的題材,就隨即寫成詩句,放進書囊,回家以後再將詩句整理成篇。他作詩非常認真刻苦,每天都睡得很晚。


  他曾說:「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髮。」意思是說:他為了寫一首長詩,衣襟都磨破了;為了寫一首短詩,白髮弄斷了許多根。


  李賀身體不好,他母親很心疼他,所以每天李賀回家,母親便讓婢女查看他的書囊,如果發現裏面寫的詩句太多,就生氣地說:「你這孩子,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嗎?」


  李賀由於寫詩過於勞累,再加上懷才不遇,心情不好,只活到二十六歲就去世了,他留下的二百四十餘首詩歌中,佳作迭出。


  韓愈曾經寫過這樣兩句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意思是說:把肝剖出來作為紙,讓血滴出來作為墨水,來書寫文章。


  後來,人們就根據這兩位詩人的文章,概括出嘔心瀝血這個成語,以形容創作的窮思苦索、費盡心血。


 ※ ※


  紅塵俗世,科技發達,百業興盛,精益求精,分工細密,「術、業」有專攻,始有成就。


  每一個人都各有其不同之專長,縱使是雞鳴狗盜之輩,亦各有其長處、優點之所在。然而這些長處及優點並非人人都俱足,必須透過「學習」而得的各項才能,便有其專業性質存在;此等專業,若是無法用心來學習,乃是無法獲得其中精髓的。


  因此,無論本身的學習能力再如何遲鈍,只要肯用功並且反覆的練習,猶如孔夫子所說的:「勤能補拙」,以不斷之學習與複習每一項學問,直到能夠靈活運用為止,在這個認真努力的每一個過程中,不斷的增益與進展,乃稱之為精進。


鸞門修行次第論-第二十一章 精進【三】

不打不成器

 

蓮生/文


  記得《龍舒淨土文》中,好像有一則打鐵匠成佛往生的記載:


  是一位打鐵匠,修「念佛法門」,他一輩子打鐵,冷鐵放火爐中,成了鐵水,取出後,就打成器具,打鐵要趁熱,冷了再燒,熱了再打,這是古代的鑄造業。


  這位「打鐵匠」每打一錘,就念一句「阿彌陀佛」,要知道任何一件鐵器,都是千錘百鍊的,沒有二三下就能打成一項器具的,所以古代的打鐵師父,都是健壯的勇夫。


  打鐵要千打萬打,不間斷的猛打,就這樣子,這位一錘一佛號的打鐵師父,念佛與打鐵成了一心,這一心就是堅固的心,打鐵竟然入了「念佛三昧」。


  這叫:「功夫熟了。」


  記得往生一偈是:


  「叮叮噹噹。


  打鐵成鋼。


  一心不亂。


  往生西方。」


  這位「打鐵匠」成佛往生的事例,令我非常感動,很平凡,很坦坦然然,但,有哲理在其中。


  古人有言,皇天不負苦心人,我這個人,聰明才智不夠,但,這恒心毅力倒是有的,要入三昧,一定要恒長心,不可懈怠啊!


  我寫一詩:


  在遙遠的天涯海角

  孤獨的經行

  一步一佛號

  永遠永遠也不會停

  只要功夫純熟了

  我就知道不會孤單的獨行

  在前方有打鐵匠

  有一群人會隨我並行

  我們一定會見到西方的勝景


盧勝彥文集168《孤獨的傾訴》不打不成器

2022年5月29日 星期日

知書識禮

  南宮人鮑敬之先生說:他家鄉有位陳生,在神廟讀書。


  一個夏夜,陳生脫衣露體地睡在廓廡下,夢見神將他召至座前,進行嚴厲斥責。


  陳生辯解說:「殿上先有幾個販夫睡了!」


  神說:「販夫可以睡,而你就不可以。他們像禽獸一樣愚蠢無知,哪裡值得計較呢?你是讀書人,難道也不懂禮節嗎?」


  因此,君子對於處世,可以隨俗就隨俗,不必搞特殊;不可隨俗就不隨,也不必去苟同。


  世俗中對於違禮的事,動不動就說某某人曾經做過。


  不考慮這樣做是否正確,只論事情是否已有先例,自古以來,什麼事情不曾有人做過,難道可以一一拿來作藉口嗎?


 ※ ※


  修身為齊家之本,身軀坐臥若不端正,儀表行住若不莊嚴,難以教導子孫正直清明,又如何立德而普益群生?


  修身養性為立德之本,能修身者知「禮」,而人生之路光明,人人拘於禮,祥和之氣在,天下致無紛爭。


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固執不通

 

  五代時,後周大臣柴榮,是一虔誠佛徒。當時朝庭窮困,百姓無以為生。


  柴榮建議將全國銅鑄佛像盡燬,以銅鑄幣。全國佛徒加以非議。


  柴榮說:「佛是不重自身,苟能救人,真身亦可捐獻,況銅鑄假身耶?」


 ※ ※


  心不明則昧,昧再受其惑則影響更大矣,然世人往往就是沉昧,無以開暢,故常因而困惑不已,造成甚多之煩惱,及導致罪業之來,實值惕醒也。


  人不可執念,執念則易昧於事理,同時,人在世間所學者亦屬有限,難以達到樣樣精通,在事理上一定有其不明之處,所以如遇有不知不明之處,當就教於他人,使得處世能夠順暢,不被事理所惑、所昧,造成難以收拾之地步。而且世人之念更當和諧,與人之間才不致於昧情、昧義、昧親等,這都是應注意之事也。又每個人更能隨時致力於道之勤修,不昧於先賢聖哲之理,以求己身心靈之清明,這些都是人生重要之事,諸如此類等如果能時加注意,不但不受任何之昧害,當然就沒有昧惑矣。


  試觀世人許許多多痛苦煩惱等事,無不出於昧惑而來,也就是說明己身不昧,則此等等煩憂自然就可煙消雲散矣,更可因而快快樂樂的生活。好比有疾當尋疾因之來,對症下藥,即可痊癒。又如有事情受阻受礙,尋出癥結之所在予以舒解,事就可擺平而無煩惱。又如病源屬於冤孽者,更當施善造功予以排除,則冤欠自可消除,亦可安康無恙。但如果不知醒悟,愚昧自己之執念,那當然得受其苦其煩之困擾,無法排解,故可知不可昧理、昧情、昧義、昧己之執念,否則將永遠生活於苦痛之中,終無美滿安詳可言也,世人宜多加以思悟改之。


第四十二章 昧惑

2022年5月26日 星期四

外諧先內和

 

  一個人因為一件小事和鄰居爭吵起來,爭論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肯讓誰。最後,那人氣呼呼地跑去找牧師,牧師是當地最有智慧、最公道的人。


  「牧師,您來幫我們評評理吧!我那鄰居簡直是一堆狗屎!他竟然……」那個人怒氣衝衝,一見到牧師就開始了他的抱怨和指責,正要大肆指責鄰居的不對,就被牧師打斷了。


  牧師說:「對不起,正巧我現在有事,麻煩你先回去,明天再說吧。」


  第二天一大早,那人又憤憤不平地來了,不過,顯然沒有昨天那麼生氣了。


  「今天,您一定要幫我評出個是非對錯,那個人簡直是……」他又開始數落起別人的劣行。


  牧師不快不慢地說:「你的怒氣還是沒有消除,等你心平氣和後再說吧!正好我的事情還沒有辦好。」


  一連好幾天,那個人都沒有來找牧師了。牧師在前往布道的路上遇到了那個人,他正在農田裡忙碌著,他的心情顯然平靜了許多。


  牧師問道:「現在,你還需要我來評理嗎?」說完,微笑地看著對方。


  那個人羞愧地笑了笑,說:「我已經心平氣和了!現在想來也不是什麼大事,不值得生氣的。」


  牧師仍然不快不慢地說:「這就對了,我不急於和你說這件事情就是想給你時間消消氣啊!記住:不要在氣頭上說話或行動。」


  怒氣有時候會自己溜走,稍稍耐心地等一下,不必急著發作,否則會惹出更多的怒氣,付出更大的代價。


  心平氣和能化解一切矛盾。


 ※ ※


  每一個人,若想要與外在之環境和諧的相處,首先就必須要能讓內在的自我可以和平相處,如果自我紛亂,將如何能與外在之環境達到和諧,更不必說想要好好相處了。


  為何娑婆眾生欲與外在環境和諧相處之前,必須先與內在的自我達成和平相處的境界呢?這是因為內在的自我,長期受到「貪、嗔、痴、慢、疑」的影響,容易使自我之身、口、意彼此不能合而為一,心裡頭明明不想說出口的話,但只要境界現前就忍不住經常輕易的一句話脫口而出,此時很可能因為這一句話,造成對方心裡不舒坦,人我之間的衝突難免要產生,對別人說出原本不願意說出口的話,就是外在環境失去和諧,不想說的卻脫口而出,這便是內在自我不和平的關係。


  眾生想要成就一個人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循循善誘,懂得知行合一的人,肯定可以使自己之身、口、意都同步運行,心裡有湧泉般的法語正蓄勢待發,進而法語滋潤著他人之身心靈,不但從口中善語相往,並且身行引領著他人依循正道而行,乃至種種道德綱常等事,皆可緣於內在自我之和平,隨之散發到外在的將是浩然正氣。


  正氣使然,行之在外的必是「仁義可風,慈悲可揚,待人誠懇不阿」,凡是能利益群眾的事,再困難都盡力想要實踐,在知行合一的堅貞之下,將使人人獲大利益,持恆不斷施行與人群之和諧,並且對他人言語時,必然言之有義,在義氣相惜之下,將更能共振德風以立範。如此一來,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都能有足夠的條件,與外在環境相處得很和諧,同時內在自我的身、口、意,亦藉此更邁向真、善、美的境界而前進。


  奉勸大眾,在埋怨外在環境不佳時,試著捫心自問,自己在身、口、意方面,究竟有無哪一方面失去和平才導致與外在環境之和諧漸行漸遠?一旦察覺之後,迅速使自己的身、口、意恢復和平相處,時時「意善、語善、行善」,進而能感動他人以正與善互相對待,此後處之泰然,光明便在目前,隨身即見種種光明也。


寶德雜誌第173-述論:外諧先內和

人能守一萬事畢

 

蓮生/文


  一般想修行的人,面對多種多樣的佛法,難以取捨,茫茫然的輾轉漂泊,內心徬徨不定。


  心靈修行的漫漫之旅,沒有方向。


  這時候,一定要:


  「明師指點。」


  明師是第一個口訣。

  昔日。


  岡波巴找到米勒日巴學習佛法。


  米勒日巴教授佛法給岡波巴,學習完畢之後,


  米勒日巴與岡波巴下山。


  經過一橋。


  兩人在橋上坐下休息。


  岡波巴問:


  「上師還有最大的口訣嗎?」


  米勒日巴脫掉上衣,露出了結結疤疤的傷痕,


  然後告訴岡波巴:


  「這就是無上的口訣!」


  岡波巴大吃一驚。


  「這是。……」


  米勒日巴說:


  「精勤是最大的口訣了!」


  精勤就是:


  「專注力」。

  我告訴大家,我盧勝彥寫書二四九冊,這二四九冊是如何來的?


  答案是:


  「每日一篇文章,無休息日。」


  我能「明心」也能「見性」,是如何得來的?


  答案是:


  「每日一修,無休息日。」(或多修)


  我的專注力、毅力相當驚人。


  我這位上師,不是「唬爛」來的。


  我是:


  「人能守一,萬事畢!」


  我的專注力如行雲流水,很自然的流淌,不去想過去,也不想未來,沒有起點和終點,明白自己的步驟。


  每日努力的修行。


  我發覺:


  每修一天,意識就會改變一點點。


  這如同:


  鑽木取火。


  磨鐵成針。


  掏沙取金。


  煉鐵成鋼。


  剛開始,你的心靈不斷和自己展開了鬥爭,然後,你克服自己,每日不停的修習,付出的努力,不會白費的。

  這不是百日之功。


  也不是千日之功。


  更不是萬日之功。


  而是,畢生之學,用一生甚至多生的努力,最終是:


  道通造化。


  學超天人。


  博大淵深。


  微妙玄幽。


  修行的功夫,不是一蹴而成的,我(蓮生活佛盧勝彥),可以說:


  「專注力第一!」


  「叫我第一名!」


盧勝彥文集249《來自佛國的語言》人能守一萬事畢

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妄逐朋黨

 

  釋義:不問是非可否,就隨便地追逐,分朋立黨,或是附社結義。


  大的如朝廷中的大臣,分朋結党,把持朝政,明顯地排斥異己,或是暗中地傾陷他人;小的例如是社會上的一般人,附社或是結義,彼此呼朋引伴,相互地支援,這些都是屬於妄逐朋黨,必定會招致大禍臨頭。因此無論是官員或是百姓,都應當要痛切地戒除啊!


  元朝的余忠宣公闕曾說:「人若近賢良,譬如一張紙,以紙包蘭麝,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穿魚鱉,因臭而得臭。」我們立身處世,應當反復思量這段話。


  故事:有一位富翁的兒子,喜歡舞拳弄棒,因此而結交了十幾個拜把兄弟,富翁知道後還說:「這樣可以服鄉里,以後就沒人敢欺侮兒子了。」並沒有禁止兒子結黨。


  後來,這十個拜把兄弟中,有一位竟然做了強盜,事情敗露後,在官府的供詞中,就牽連到富翁的兒子,官府因富翁家裡有錢,竟然把富翁的兒子處以強盜之首領的罪名,富翁家因此而破敗。


  喜歡逐黨交朋的人,可要以此為鑒啊!

鸚鵡學舌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


  有一僧問慧海和尚:「何故不許誦經,喚作客語?」


  和尚回答:「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


  意思是,鸚鵡只會模仿人的聲音,不理解人的意思;佛經傳達的是佛的意思,不理解佛法的真意只是讀誦經文,就像鸚鵡學人說話一樣。


  另有一次,一位行者問慧海和尚:「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喚作一字法門,不知是否?」


  和尚回答:「如鸚鵡學人話語,自語不得,為無智慧故。」


 ※ ※


  無有文字以前,經驗之傳承,有賴口耳相傳,歷經結繩記事。文字創造,萬世真理方得以流傳久遠,所謂文以載道也。然而之傳述卻因地域及時空之不同而有所差異,比如佛經之譯,總有些許文字僅譯其音,加入我族思想而得以詮釋,是以,難免有遺珠之憾。我人課誦之,倘不解經義而在追求形式、聲韻之美,豈不有買櫝還珠之憾?


  誦經以其天人感應貫穿文字體現於生活,是以應口誦、心思、身行加上反復課誦,加深記憶,潛移默化達到至善之性。然而口誦經,心不思,身不行,無法了悟經義,則猶如演唱無有融入感情,徒具形式,一者無法上達天聽,再者瀆神欺佛也。是以,誦經應口其文,心思其義,身行經理,三者齊備,功德無量。


  當然誦經以專誠一致之心思為要。自身或親友遭受病厄、冤親債主之祟擾,出於無奈勉強誦經迴向,以資條件交換。然而如此發心,若可持之以恆,堅心不墜,功德圓滿,當可達其良效。否則半途而廢,當然就如仇恨之化解,一方無有履行責任,最終功虧一簣也。


  誦經屬方便法門,世人透過經典之幫助,而自身勤於口誦、心思、身行之三到,日久功深,煩惱、執著及妄念,自可藉由經典之勝義理諦涵養人生智慧,冤業自可漸次消弭。但是經典文字乃工具,縱使勤自修誦經,仍需培植福田,行功立德,成就內聖外王之功,方不失經典之教誨也,盼世人明悟。


《醒明寶鈔》第十二章 誦經之義

2022年5月22日 星期日

心貪才會受騙

 

本堂玄天上帝 降


詩曰:貪得珍寶滿廳房,淫逸驕奢業力長;

   鑑往察來知悔過,道心滋養不迷茫。


聖示:吾今日以「心貪」才會受騙、「心貪」才會騙人為題,供世人參悟。


  「心貪」才會受騙、「心貪」才會騙人


  貪欲本無體,執境便成迷,一個人若是心不迷即不會受騙,現今社會詐騙新聞層出不窮,但萬騙不離其「宗」,即是詐騙者看準對方貪婪心理,欲藉「以小博大」之僥倖心態,獲得非分之財物,故而詐騙、且能每每得逞。然而,亦並非每一個人皆會受騙,而是只有貪心之人才會受騙,甚至有的人被「貪」所蒙蔽,而不止一次受騙上當,可見「心貪」之禍害甚大,值得世人省思與警惕。


  現今世道淪亡,人心不古,從個人詐騙至計劃慎密之集體詐騙,可謂不斷進化,就以近年國際陸續爆發之金融危機而言,亦是肇因於人類之貪婪。而金融業者為了暴利,設計出幾乎沒價值之衍生性商品,靠著層層包裝誤導投資者,直至最後一根稻草出現,即瞬間如骨牌般倒下、壓垮謊言,讓投資者血本無歸,造成無數難以言諭之悲劇。


  被騙者因貪念作祟,利令智昏而惹禍上身,輕者破財消災,名譽受損;重者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然而騙人者亦是因為「心貪」,為貪取被害者之財物,才會冒被緝捕後身陷囹圄之風險,而荼毒社會詐騙他人,但以不法手段獲取不義之財,而終究能得以倖免者,幾稀矣!故俗語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即是此理。


  其實因「貪」而受騙,騙人者,並非現今社會才有,古往今來,以貪念為始,繼而枉法侚私圖富貴,終以斷送前程、身敗名裂為收場之戲碼,始終不曾間斷,二六○○年前之《左傳》即曾記載一則因「貪」而喪國之實事。春秋時期,有虢、虞兩小國,因同姓比鄰而唇齒相依、互為表裡,一國若有難,另一國必出兵相助。當時虢、晉兩國常在邊邑發生戰事,晉獻公欲借道虞國以消滅虢國,故向大夫荀息問計,苟息曰:「虞、虢兩國攻守同盟,若攻伐虢國,虞國必出兵相救,吾國雖將士精良,但要對敵兩國,恐未必能取勝,當用計離間,以各個擊破。」


  獻公曰:「當用何計?」荀息曰:「可用我國屈地(地名)所產之良駒和垂棘(地名)所產之良璧賄賂虞公,借虞道攻伐虢國。」獻公曰:「我國之良駒、瑰璧乃稀世珍寶,寡人怎能割捨予他呢?」荀息曰:「大王以二寶向虞借道伐虢,虢沒有虞之援助,我們就可將虢消滅,虢亡,還兵時再順道滅掉虞國,即能取回寶物,就猶如以內庫的駒、玉暫時寄存在外庫罷了。」


  果然當荀息進獻良駒、瑰璧以借道時,虞公內心大悅,雖有賢臣宮之奇極力諫阻,但他仍應允晉獻公之要求,並興師助晉。晉師滅虢以後,還師經過虞國,即乘虞國不備襲擊,滅了虞國,虞公為一個「貪」字,不但良駒、瑰璧保不住,連國家也葬送掉,可謂最顯著之例證也。


虛原雜誌202

身口意清淨

 

蓮生/文


  《真佛經》有言:「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為法寶。」


  有真佛弟子問我:「如何實修?」


  我以前常答:


  「身不動。


  口不語。


  意不思。


  這就是身、口、意清淨。」


  有一天,我在天外之天,遇見了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告訴我:


  「盧師尊,你回答弟子的身口意清淨,太簡略了。固然是對,但要教他們方法才是。」


  我說:「我以為他們都懂!」


  金剛薩埵說:


  「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盧師尊!你就教他們吧!」


  所以,我寫這篇文字,是金剛薩埵,教我寫出來的。


  我說:實修身不動、口不語、意不思。其方法如下:


  身不動。


  一、雙腿金剛跏趺坐。


  二、雙手持定印於臍下。


  三、挺直脊背。


  四、闊張雙肩。


  五、下巴些微向內壓。


  六、舌頂上顎。


  七、閉眼。


  (此乃身無動搖法,也即是毘盧七支坐)


  口不語。


  一、把濁氣呼出。


  二、把淨氣吸入。


  三、不語安住。


  (這是語無動搖法)


  意不思。


  一、不追思過去。


  二、不去想未來。


  三、不去念現在。


  甚至:


  不作意。


  無造作。


  不想空性。


  沒有對錯是非。


  心無住。


  心自然。


  心鬆坦。


  (捨棄一切能所有思維和念頭)


  也即是:不思、不想、不進行分析、不修證、不忖量,而是自然安住。


  我說:


  以身、口、意清淨的方法,直接如此的下去,可以打開心中之心,證得天外之天。產生了修行的無上證悟。


  一、覺受。


  二、光明。


  三、證量。


  這便是我盧師尊在學習經歷佛法,一切至尊上師的見地,還有自身證量的真實語。


  有人問:


  「那密教所有的密法呢?」


  我答:


  「這只是三摩地之因的前行,還有正行及後行呢!」


  (聚集了因,才能證果)


佛盧勝彥文集280冊《天外之天》身口意清淨

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自知者明

 

  楚莊王將要攻打越國,莊子想要勸諫他,便問:「您攻打越國,為的是什麼呢?」


  莊王回答:「因為越國內政混亂,兵力衰弱,有機可趁啊!」


  莊子遂說:「我擔心的是您的智慧就像眼睛一樣,能看到百步之外,卻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啊!您的軍隊曾經被秦、晉兩國打敗,喪失了數百里的土地,這是兵力衰弱。


  強盜莊蹻在楚國境內四處作亂,而官吏卻不能禁止,這是政治混亂。現在楚國內政混亂、兵力衰弱的情形,並不在越國之下,而您卻想要攻打越國,這不正是智慧像眼睛一樣,只能遠視而不能近見啊!」


  楚莊王聽了,這才打消攻打越國的念頭。


  楚莊王沒有自知之明,只看見越國的政亂兵弱,卻不知道自己的國家也一樣政亂兵弱,還妄想攻打對方。可見最困難的事,不在於看清他人,而是在於如何看清自己、了解自己,所以老子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還原佛陀所說的「一切法」

 

濟公活佛 降


詩曰:正法曾經訪萬家,奈何戶戶鎖窗紗;


   燈紅酒綠穿街過,依舊人人困底窪。


聖示:吾今日降著:「證果之路」


  第十六章 還原佛陀所說的「一切法」


  一般人總認為佛教的典籍浩瀚無涯,佛法義理精微、深奧難測,非凡夫俗子所能懂,因此,躊躇不決,蹉跎了寶貴的修行時光。


  其實,經典中記載著許多佛陀時代的弟子,不乏文盲俗子,或是賤民、殺人魔、妓女、愚笨者,他們有的年長、有的年輕、有的年幼。但是在聽聞佛陀說法後,有當下、有數日、有數週、有數月、有數年……等,依法勤修而證果者。


  由此可見,佛法應該不是錯綜複雜、艱澀難懂,而是架構清晰,理論簡易明確,方法具體有效的,至於一個人修行成敗與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是否正確如法?有沒有實修?否則,若是方法錯誤,甚至所修的法是後人篡改,根本不是佛陀所宣說的正法,必定愈修邪見愈重,愈修離證果愈遠。


  在《雜阿含‧一切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有一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向佛陀問法說:


  「瞿曇(佛陀俗家名字)!所謂一切者,到底什麼是一切呢?」


  佛陀告訴生聞婆羅門說:


  「所謂一切者,就是指十二入處: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即是名為一切。


  如果有人說:『十二入處』並非一切,對於瞿曇所說的『一切』,我要捨棄,另外再標新立異別的『一切』的話,那這個人就只是說說而已,如果深入問他內容,他根本就答不出來,為什麼呢?因為這不是他所能懂的境界。」


  在《雜阿含‧一切法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有一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向佛陀問法說:


  「沙門瞿曇!所謂一切法者,到底什麼是一切法呢?」


  佛陀告訴生聞婆羅門說:


  「眼睛及色塵生出眼識,三者合和再生眼觸,眼觸因緣又生出感受:有苦的感受、有樂的感受、有不苦不樂的感受,耳、鼻、舌、身、意……也是一樣,是名為一切法。」


  在《雜阿含‧六觸入處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陀住在毘舍離耆婆芒果園中。


  當時,佛陀告訴眾比丘說:


  「有六觸入處,哪六個呢?即眼觸入處,耳觸入處、鼻觸入處、舌觸入處、身觸入處、意觸入處。


  沙門、婆羅門對於這六觸入處是如何集起、如何滅去、如何味著、有何過患、如何厭離,不如實而知的話,這些沙門、婆羅門離我所說的正法,就非常遙遠,猶如虛空與大地之間的距離,那麼遙遠的距離。」


  從上述經典可知,佛陀所說的一切法是圍繞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境(色、聲、香、味、觸、法)中,所發展出來的生命經驗,也就是各種身、心的反應。


  所以,法是極為普通常見,每個人身上都擁有的。然而,絕大多數人一談到修行,就誤以為修行應該是「特殊的」、「非比尋常」的,因此,總要做些與眾不同的事,直到「不尋常」出現為止。


  其實這是錯解佛義,因為,佛陀所說的法,就是單純的身與心。只要持續學習「身」,持續學習「心」,最後即能照見身不是「我」,心不是「我」的實相。而「實相」就是法!照見了身心的實相,就是「開悟」。


2022年5月18日 星期三

華盛頓

 

  華盛頓是美國國父,從小就聰明能幹。


  一天,華盛頓望著花園裡枝葉茂盛的櫻桃樹,心想:這幾棵樹長得這麼好,是不是樹幹裡藏著什麼寶貝?


  他找來一把斧頭,砍斷了一棵櫻桃樹,結果什麼也沒找到。


  父親回來了,看到自己心愛的櫻桃樹被砍倒了,大聲喊道:「這是誰幹的?」


  華盛頓承認是自己幹的。


  父親說:「你這種敢於承認錯誤的態度,比我心愛的櫻桃樹要珍貴一千倍。」


  有過知悔者,不失為君子;知過遂非者,其小人歟。


 ※ ※


  世間人都是在做錯事時才懂反悔反省,雖言較慢亦必需接受作錯的承受,但還是總比那做錯不認錯的人還好。


  人常因一時之快迷昧了自性,忘了所做總總會不會造成傷害別人,這種人在今時社會甚為多,而那些迷茫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似飛蛾撲火自尋滅亡。


  是以人都有智慧,能明辨是非對錯,應在每一起心動念, 行為當下就要知道明白心所想是否有侵害的念,行為是否會導致別人受到傷害,如果自心與行為皆正心正行,自不會落入種種危險中,人心本善,一切的惡念惡行都在一彈指之間形成,故世人需時守心安行才可不植種各種惡業。


慈聖雜誌-第一五四期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玉帶的公案

 

蓮生/文


  釋大雄法師到蓮生活佛這兒參訪時,曾提到「玉帶的公案」。這個公案,是千年來一直為人所傳頌的。這個公案就是佛印禪師與蘇東坡的。


  公案如下︰


  有一天,佛印禪師登壇說法,座無虛席,連空位均無。


  蘇東坡趕至。


  佛印禪師說︰「人已坐滿,此處已無學士坐處。」


  蘇東坡當下便說︰「既然無坐處,我就以禪師的四大五蘊之身為座。」


  禪師見蘇東坡與之談禪,便說︰「學士,我用一句禪語問學士,如果你答出來,那麼我的身體給你當座位,如果答不出來,就請學士身上的玉帶留下來。」


  「好吧!」蘇東坡說。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請問學士坐那裡﹖」佛印禪師問。


  蘇東坡這一聽,一時之間,答不出來,為之語塞,只好將身上的玉帶解了下來,成了金山寺的鎮寺之寶。


  蘇東坡為此事寫一偈︰


  百千燈作一燈光,盡是恒沙妙法王;


  是故東坡不敢借,借君四大作禪床;


  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


  佛印禪師也回敬一偈︰


  石霜奪得裴休笏,三百年來眾口誇;


  爭以蘇公留玉帶,長和明月共無瑕。


  這個公案,釋大雄法師很有研究,釋大雄法師說︰「四大本是假合,五蘊也是非有,本來就無實在,這要如何答?」


  釋大雄法師說真正的答案是︰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那我隨處坐即是。」


  釋大雄法師的論斷是說,佛印禪師的四大本空,五蘊也非有,那就無處不在了,既然無處不在,我就可以隨處坐,這「隨處坐」就是坐在佛印禪師的身上。「隨處坐」就是參透禪的本來面目。


  這個答案,本來就是很容易的,但蘇東坡為何當時回答不出,因為他向難處想,不向易處想,一時之間被「四大五蘊」縛住了,便回答不出來,是被佛印禪師驚天動地的佛祖教句所困。


  其實蘇東坡是一位大智慧者,認為佛印禪師的問題一定很難,沒想到反被四大五蘊所困住。


  禪學是縱橫自由的,也是簡易之理的,要明白此禪學,要懂得高深的玄思,如非可言非不可言,非有相非無相,非內非外,非有非無,非一非萬,非動非靜,非善非惡,非實非虛,非大非小,非聖非凡,非難非易……等等。


  禪學是玄奇高妙的,是神通智慧,是不可思議的難思議。


  後來的蘇東坡,由於有了禪的悟境,才能寫出禪詩。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心;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溪聲怎是廣長舌的法語?


  山色怎是清淨的佛心?


  這些都是禪師的悟境,青青翠林,鬱鬱黃花,可以說均是佛陀法身與法語。


  例如,有人問我︰


  「禪在那裡?」


  「禪在我寫的『禪的大震撼』一書之中。」


  「書從那裡來﹖」


  「書從我的肚子中來。」我答。


  「肚中怎可能有書?」他問。


  「肚中若無書,世上就無學問。」我答。


  是啊!這世界上的種種學問,就是從人的肚子中來的,人的肚子中生出學問,而結集成書的,所謂「宰相肚子能撐船」,「肚子中的墨水多」,這都是禪。由禪的參透,去見自性本源,沒有虛妄差別,沒有罣礙,不去妄執,此乃是實際禪定的功夫也。


盧勝彥文集第65冊《禪的大震撼》玉帶的公案

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人之相去,如九牛毛

  語見《晉書。桓譚傳》。


  桓譚是晉朝一個很有學問的大臣。有一天,皇帝問恒譚道:「我聽到古時諺語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人之相去,如九牛毛(人與人之間差距,如九頭牛身上的毛一樣),哪有相差這麼遠的道理呢?」


  桓譚回答道:「昔許由、巢父讓天下之貴(過去有許由、巢父二人,讓出天子之位,寧可當名農民);市井小人爭半錢之利(市井上的小人為半個錢的微利爭奪不休),相比之下,何只九牛毛呢?」皇帝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人之相去,如九牛毛」比喻人與人之間品格的高下,是相去極為懸殊的。


 ※ ※


  人之心千奇百怪,思維千變萬化,形成各式各樣不同之差異,以致於對社會造成各種不同之影響,善者可見其光輝,惡者足見其罪業,實實在在的有其分野也。


  然人之心自小當求正、求其義、求其正、求其誠,這是「心」的營養激素,也就是使心「圓」的最好條件,如能經常如此歷鍊,就可無缺而圓正矣。心既圓正,任何之行事就不會偏離正途,整個社會人心就是光芒的,所以說「圓心」是為人基本之道,絕對不可輕忘,否則就是如同獸禽一樣,不能為人也,盼世人思悟之。


禪化闡道篇第二輯-圓心


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

境轉心定

 

  僧人說:


  「竹影掃台階,但塵土並不因而掦起。」


  「月影深入湖沼,而水面並不因而起波紋。」


  儒者說:


  「任由水流湍急,而四周環境依然安詳寧靜。」


  「花瓣雖然紛紛淍落,而意興依然安閒自在。」


  人若常抱這種心念來待人處世,則身心將是多麼地自在啊!


 ※ ※


  紅塵茫茫,苦海浮沉,芸芸蒼生心性尚未成熟,心思經常處在浮動不定的狀態中,容易緣著一切人事物而產生許多念頭,瞬間念頭變化多端,致使身心靈互相牽引飄動、互相干擾著;因此,內心之定靜便顯得格外重要。


  眾生每每有某一些境界現前之時,必須讓內心立刻出離當下的境,唯有心離於境中,才能保持內心不隨境而轉移浮動,因為心不著於境,所以七情六慾絲毫不能牽引擾亂。但若是每一個人的心思,很輕易的隨著外在環境因緣的變動,就開始念頭起起浮浮心思毫無定靜,那麼必然導致喜怒無常,這樣子在修身養性方面,就很難有什麼成就。


  若是眾生有朝一日能夠促使內心停止變動,完全不會因為外在環境之變遷,本身有任何心念的起伏,如此便有了禪定的功夫;雖然心念不任意跟隨種種境界的現前而有所變化,但卻可以於沒有起心動念的情況下,積極的處理各個境遇所帶來的問題,絕不讓問題愈演愈劇烈,絕不讓事情愈鬧愈大,更不會讓問題愈積愈多。完全的做到有紛爭立即排解紛爭,有事端立刻解決事端,有事情馬上處理事情,在處理任何人事物所帶來的問題前,以及事情處理的過程中,甚至事情處理結束之後,內心並無多大起伏以及任何變化。於思緒上完全不因憂而悲,絲毫不因喜而樂,這就是智慧起作用了。


  奉勸大眾,平時養成心不隨境轉的功夫,才能使禪定之火候愈奠愈深,於二六時中皆能受用,唯有禪定方能達到境轉而心不轉的功夫。一旦境界現前,還能自在並從容的處理每一個當前的問題,就端賴超然的智慧才能夠做得到的;也就是因為心不隨境轉,才能洞澈每一個境界,並且以實質妙智慧來做事,才有機會可以得到身心靈自在輕安的生活也。


寶德雜誌第173-述論:境轉心定

理想工作

 

  泰勒.沙哈爾教授曾經遇到這樣一名年輕的律師,這名律師住在高級公寓中,在紐約一家知名的公司工作,並即將成為這家公司的合伙人。人們都以為,這樣的人該是幸福的。


  然而,律師並沒有為此而感到快樂和幸福,他說自己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一週至少要工作六十個小時。早晨,他掙扎着起床,拖着疲憊的身軀來到辦公室,開會、整理報告、簽合約等一系列忙不完的工作週而復始地圍繞著他。


  沙哈爾博士問他:「那你想要什麼樣的工作呢?」


  律師笑了笑,回答說:「我最想去畫廊工作。」


  沙哈爾博士說:「難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畫廊的工作嗎?你為什麼不去啊?」


  律師說:「當然有,但是畫廊的薪水太低,盡管我不喜歡律師這行,但沒有其他選擇。」


 ※ ※


  現今社會,世人生活往往陷入痛苦難過,但細思之,這些根源在哪裏?其實以世人自身去探討就對了,為何呢?


  試想有些人並不是很有錢(有人認為有錢才能生活的快樂),但是生活的很愉如。有些人本身並不是很有才能,為什麼他會生活的很快樂?這些都是值得去探討的問題。其實問題的癥結何在?吾認為一個人的心態與生活的態度有關,然而這心態應該是與本人的修持息息相關,沒有修持的人,易陷溺於世俗塵凡慾利的觀念所影響,所以會受拘束,會不快樂。


  而有修之人,其靈門開啓,對世俗錯誤的享受追求並不在意,樂天知命而行,所以不管有沒有財富,或有沒有才能,本身還是生活的很稱意,這就是如今世態上很嚴重的問題,如這些問題能細加研悟,定可找出快樂之門,也是世態應醒覺的地方。


  只是世人已經沉迷久了,麻痺了,不能醒覺,而導致今日愈陷愈深的痛苦而不自知。放開心懷,樂觀處世,則快樂必生矣。勉之!


世態迷失與醒覺 第三二章 生活態度的醒覺

2022年5月14日 星期六

偈頌的說明

 

蓮生/文


  佛陀說偈:


  開悟者得自在,

  超越善與惡,

  故,

  無利益及傷害;

  證悟者已能轉化三毒有害的影響力,

  貪、瞋和癡;

  凡毒與我何所傷?


  弟子問我:


  「此偈是什麼義諦?」


  我答:


  空諦。


  在空諦中,無善也無惡。


  三輪體空,


  實無利益及傷害,


  例如:


  無眾生,


  何來貪、瞋及癡?


  何來凡毒?

  利拉金剛說偈:


  似乎沒有人知道,

  今天是誰在使用自己的感官。

  幻化形象無數無量,

  然而自性正如水銀處於塵中,

  獨一而顯著。


  弟子問我:


  「此偈是什麼義諦?」


  我答:


  幻諦。


  有誰知我是什麼?


  感官又是誰?


  哭笑喜哀全是幻,


  若


  就像真有實相,


  開悟者如水銀,


  放在塵土之中,


  放射那無盡無量的大幻化網。

  班智達說偈:


  不舉首看月,

  愚者注視水中倒影;

  不尋覓真正聖者,

  愚者只隨無明。

  

  與其依師,

  無寧依法。

  毋依文字,

  應依其義,

  不依不了義,

  應依了義。


  弟子問:


  「這是什麼義諦?」


  我答:


  慧諦。


  人要真實修行,


  尋覓的是一個,


  「真」。


  不可依止邪師,


  依佛陀的法。


  不可依文字。


  要依文字的義。


  不可依方便說,


  要依究竟之義。


  (諸弟子,讀了這三個偈子,及我的答案,可悟出什麼?)


盧勝彥文集第254冊《至尊的開悟》『偈頌的說明

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媚上欺下,厚顏無恥

 

  清朝有一位知府,對上竭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對百姓則完全是另外一副面孔,貪污納賄,凶神惡煞。但這位知府卻千方百計將自己裝成一心愛民、兩袖清風的清官。一年除夕,他恬不知恥地在門上貼出這樣一副對聯:


  熱血一腔愛民如子


  清風兩袖視金如泥


  百姓見了,又好笑又氣憤,天底下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決心設法揭去偽裝,教訓這位知府。


  第二天一早,人們又聚到知府門口,只見昨天那副對聯已經被一副新對聯取代。


  見州縣則吐氣,見道台則低眉,見督撫大人茶話須臾,只解得說幾個是是是;


  有差役為爪牙,有書吏為羽翼,有地方紳董袖金賄贈,不覺的笑一聲哈哈哈。


  一個媚上欺下,袖金贈賄的貪婪知府形象躍然於紙上。眾人見了,無不拍手稱快。


  知府出來見了對聯,不由惱羞成怒,本想欺世盜名,卻弄巧成拙,反成為醜行和新笑料。可是民意難違,眾怒難犯,知府只好讓差役將對聯悄悄撕了。


天地懸隔

 

  僧問:「毫釐有差時如何?」


  趙州云:「天地懸隔。」


  僧又問:「毫釐無差時如何?」


  趙州云:「天地懸隔。」


 ※ ※


  天地之內,既有一道以運行,則道之來去,亦如日月之轉移而已。俗世修道者,應先明一道之來去,一性之所賦,進而修之,如可證道者。性不了則蔽,源不歸則墮。


  世人每多自蔽其性,遂致墮於鴻溝之中,欲海無邊,輪迴六道而不自覺也。性既為先天所付,原性清白,不染不垢,無物所羈,既入人體,七情系之,六欲蔽之,三毒擾之,四關束之,五蘊迷,聲色困,遂使真性失常,不知亦不覺。一道之源,正如水之有出處,山之有原脈,其來也出自本源,其歸也複其來源,源在何處?俗世之士,不見亦不聞,尋之既不可,探之更無可,一道之源,結於天地之正中,人身之當中,此為道胎源,經常來去自如,其去也散於清虛,其來也聚於三界。


  人未生也,一點原源,常清常靜,既生人也,常動常應,欲自了性,先使性清,清而靜,靜自明,明如鏡光,自見本性。欲自歸源,先知來去,來去既知,一覺追源,既明源在,自我反璞。道偈曰:不了性,難分明;既了性,虛且清;不悟源,道不全;萬千澈,尋本源。明源圓處,一串菩提任爾穿,欲了性而歸源,先養自性以葆命,則性能了源自歸也。


玄門內外雙修篇-外修篇-8.了性歸源索引

2022年5月11日 星期三

士人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


  曾子說:「讀書人的志氣,不可不弘大而剛毅,因為他要擔當的責任重大,行走的道路遙遠。以弘揚仁道當作是自己的責任,這責任豈不是很重大嗎?到死之後,責任才停止,這路程豈不是很遙遠嗎?」


[原文]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譯文]


  孔子說:「一個讀書人,如果只知道貪圖生活享受,便不配稱為讀書人了。」


[原文]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


  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譯文]


  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稱為士呢?」


  孔子說:「做事有羞恥之心,出使外國能很好地完成國君的使命。這樣的人可以稱得上士了。」


  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士又是怎樣呢。」


  孔子說:「宗族稱贊他孝順父母,鄉親們稱贊他尊敬兄長。」


  子貢說:「請問再次一等的士又是怎樣呢」


  孔子說:「說話一定信實,行為一定果斷,識量淺短,或許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子貢又說:「那現在一般執政的人怎么樣?」


  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又算得上什麼呢?」


[原文]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譯文]


  子張問:「讀書人怎樣才可以稱得上是通達呢?」


  孔子說:「你所說的通達是指什麼呢?」


  子張回答說:「就是在朝廷做官一定有名聲,居家也一定有名聲。」


  孔子說:「這樣只是聞名而已,不是通達。所謂通達,必然質樸而正直,做事講求道義;與人相處,能夠察言觀色,心中常存謙虛,對人退讓;這種人,做官的時候固然通達,居家的時候也事事行得通。至於聞名,表面上似乎愛好仁德,實際上卻與仁德相違背,自已竟然以仁人自居而不疑惑;這種人,做官的時候一定會騙取名望,居家的時候也必然會騙取虛名。」


[原文]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譯文]


  子路問:「怎樣才可以稱為士呢?」


  孔子說:「與人交往,能夠互相勉勵,態度和悅,就可以稱為士了。朋友之間,最需要互相勉勵;兄弟之間,最需要態度和悅。」


[原文]


  子路問「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譯文]


  子路問什么是完人。


  孔子說:「像臧武仲那樣的智慧,孟公綽那樣廉潔,卞庄子那樣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的薰陶,也就可以稱為人格完美的人了。」


  孔子又說:「現在所謂人格完美的人,何必一定要完全具備以上的條件呢?只要能夠見到利益的時候,顧到義理,遇到危險的時候,勇於犠牲,經過長久的日子,都不忘記平日的諾言,這樣也可以說是人格完美的人了。」


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善慧童子供養蓮花

 

蓮生/文


  我記得:


  佛陀的前世,曾是「善慧童子」,他在雪山密林中修行。


  證得四禪八定及五神通。


  那時,是「燃燈佛」住世的時代。燃燈佛到喜樂城講經說法。


  善慧童子知道了,心中歡喜,想面見燃燈佛,便想到以美麗的花供佛。


  但,找遍了整個城,竟然找不到鮮花。


  (原來國王下令,不准賣花,國王自己要以鮮花供養燃燈佛)


  善慧童子遍尋卻無著落。


  突然。


  善慧童子看見一名女子在洗七株青蓮花。女子名「賢者」。


  善慧童人以五百錢,要買七株青蓮花。


  賢者不肯。說:


  「這蓮花是我偷偷藏起來的,我自己要供養燃燈佛。」


  善慧童子說:


  「這樣吧!我買五株,妳仍然有二株供佛,這樣好不好?」


  賢者說:


  「不好!」


  善慧纏著賢者,二人討價還價。


  講到最後。


  賢者竟然對善慧童子有了好感,知道善慧童子是修行人,有修有證,便生愛慕之情。


  賢者最後說:


  「善慧!我將五株青蓮花給你,你拿去供佛,剩二株,你代我供佛。但,在你未成佛前,我要生生世世做你的妻子,你若成佛,也一定要度我,我就是這個條件,不然花不給你。」


  善慧童子一聽,左右為難。


  善慧最後說:


  「我將來出家,你不阻攔,我就答應妳的條件。」


  於是,二人發願:


  「生生世世結為夫妻。」


  後來。


  善慧童子供養七株青蓮花,燃燈佛給他授記:


  「未成成佛,號釋迦牟尼。」


  善慧童子就是「佛陀」。


  賢者就是「耶輸陀羅」。

  有人問我:


  「根據善慧童子的故事,我們佛弟子是不是也要這樣的供養佛陀?」


  於是,我請佛陀開示。


  佛陀說:


  昔日。


  供養青蓮花給燃燈佛,是一時之便。


  佛教徒最好的供品是:


  「行者自己的身、口、意。」


  也就是:


  心供第一。


  當然實踐佛法,就是最好的供養。(法供第一)


  供養佛像――身供。


  供養經典――口供。


  供養寶塔――意供。


  至於其他供物次之:


  寶瓶、金魚、寶傘、妙蓮、幢、幡、海螺、吉祥結、金輪、……。


  佛陀最後說:「蓮生!你供養空花水月給我。」


盧勝彥文集第270冊《我所知道的佛陀》 善慧童子供養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