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閉鎖式的婚姻

  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的跋裡,曾描寫一對他認為理想的夫婦,美滿的婚姻。

  女的在婚前是個愛打扮、愛賣俏的女郎,但在婚後卻洗盡鉛華,拋棄一切社交活動,深居簡出,專心一意地相夫教子,並學會對丈夫吃醋。


  男的在婚前原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在婚後也放棄了這些朋友,而把全部心力放在家庭及維繫家庭生計的事業上。


  事實上,這種令人羨慕的婚姻是「閉鎖式的婚姻」。情絲萬縷,為的是將摯愛的人縛在自己身邊,這嚴重地妨礙了夫妻倆人的人格成長。


  托爾斯泰本人的婚姻並不太如意,當他三十四歲向蘇妮雅求婚時,已是一個閱人無數的花花公子,但蘇妮雅卻仍是個年華十八、天真無邪的美麗少女。


  為了坦白自己的罪惡,托爾斯泰把詳述過去荒唐事蹟的日記交給蘇妮雅看,她看了雖不勝駭異,但仍決定嫁給他。


  在往後四十八年的婚姻生活中,蘇妮雅為托爾斯泰生了十三個小孩,生活雖然十分忙碌。可是單單為他那卷帙浩繁的戰爭與和平的手稿,就因托爾斯泰的一再修改,而手抄了七次之多。表面上他們過著托爾斯泰所描繪的理想婚姻生活,但實際上卻是像鎖鍊般鎖在一起,互相折磨。


  在婚前,蘇妮雅是個令人心醉神迷的美麗少女,但老來卻成為一個脾氣暴躁的惡妻,經常讓托爾斯泰耳根不得安寧。當托爾斯泰八十二歲時為了逃避妻子的吵鬧,而在一個嚴冬離家出走,走沒多久就發作了急性肺炎。


  蘇妮雅雖火速隨後趕來,但只看到昏迷不醒的托爾斯泰,她只能在他已然聽不見的耳邊訴說她對他的愛。


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花開無聲

  某寺院,有一個小沙彌,悟性非常高,但卻心浮氣躁、喜歡張揚,常常是剛學到一點東西就到處炫耀。

  一天,法師送給小沙彌一盆含苞待放的夜來香,讓他在值更的時候,注意觀察一下花卉的生長狀況。


  第二天一早,小沙彌就欣喜若狂地抱著花一路招搖地跑來了,當著眾僧的面大聲對法師說:「您送給我的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開放,清香四溢,美不勝收。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斂了它的香花芳蕊……」


  法師溫和地問小沙彌:「它晚上開花的時候,吵你了嗎?」


  「沒有。」小沙彌說:「它的開放和閉合都是靜悄悄的,哪能吵我呢?」


  「哦,原來是這樣啊。」法師淡淡地說:「老衲還以為花開的時候得吵鬧著炫耀一番呢。」


  小沙彌愣了一陣之後,臉刷一下就紅了,諾諾地對法師說:「弟子知錯了!」


  低調做人不僅是一種境界、一種風範,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哲學。一個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顯、位有多高、錢有多豐,也應該保持做人的低調。


 ※ ※ ※


  人需有謙卑心,凡對自己成就不可太過於張揚,亦對別人不能有貶低或看不起心態。在這群居社會,人與人之間皆有不同的理想與理念,然不論是什麼樣的目標,都是一個人心中追求目的,這種精神是要相互的鼓勵,相互讚嘆,能有此互輔助力,那要達到目標一定能如願,此是世人要懂的處世之道。


  修行亦如是,在道場先進能夠成全後輩,這種成人之美是修行人要行的事,對自己在道程裡成就功夫,需不吝教導後輩,而不能有自傲之舉,這才算在修行上達己達人。社會中或道場中等每一個人都有智慧,而應明智慧是由平時的謙卑慈悲開始增長,只要用慈悲心對待每一個人,用謙卑心來善對每一個人,那內德品性自超俗庸。


慈聖雜誌第一五七期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君子報仇

  豫讓是春秋時晉國的勇士,起初替范中行做事,但范中行並不重視他,相待很薄。豫讓既得不到施展才能和抱負的機會,乃辭離范氏,投靠智伯。智伯很欣賞豫讓的為人及才志,於是漸漸器重他了。

  智伯,名瑤,是當時晉國四卿中,勢力最龐大的權臣,因有廢君自立之謀,遂為韓、趙、魏三卿合力攻滅。三卿殺了智伯之後,又滅盡其族,瓜分其土,併入各己的勢力範圍,這也就是後來「三家分晉」的前奏。


  豫讓在這場戰亂,雖沒被殺,但他日夜涕泣,悲痛不已,說道:「『士為知己者死』,我受智伯厚恩,現在智伯宗族俱滅,主子又被斬成數段,我若偷生於世,此心何安?」


  因趙卿襲殺智伯的主腦,所以豫讓立誓一定要殺趙襄子報仇。他首先更名換姓,混入趙家兵卒,然後潛伏在襄子的廁所內,等待時機以利刃刺殺之。


  趙卿去小便,忽然心裏覺得跳動,知道有仇家要對己行刺,便令人搜查廁所,擒了豫讓。


  趙襄子認得他,問道:「你身懷利刃,是準備刺殺我?」


  豫讓正色回答:「不錯!我是智伯的亡臣,這次來就是想替主子報仇。」


  左右士卒喝道:「此叛逆該殺!」


  「不!智伯宗族盡滅,而他想替智伯報仇,乃忠義的行為,殺義士者不祥。」於是襄子下令釋放豫讓回家。臨去時,又召問他說:「豫讓,我今天釋放你,你能夠和解前仇嗎?」


  豫讓答道:「大人的恩情,我不敢忘懷,但為君報仇一事,我義不容棄,請你諒解才好。」


  左右道:「此人無禮,釋放他走,必成後患。」


  襄子嘆道:「我已准許他走了,難道還能失信嗎?今後要好好防範就是了。」隔日,就轉居別地,以逃避豫讓的行刺。


  不久,豫讓又用漆塗抹身體,剃去鬍鬚和眉毛,毀了容貌扮成乞丐,連自己的妻子也認不出來。但豫讓又嫌聲音尚無改變,於是又吞炭使聲音變啞。他預知趙襄子將於某日,往新造的赤橋觀覽,於是又懷了利刃,詐為死人,潛伏在橋樑下,準備再度行刺。


  這一天,趙卿果然露面了,正當接近橋面時,趙襄子的坐馬忽然驚叫起來,不再前進。一位趙卿的謀士進諫道:「臣聞古人說過:『良馬不陷其主』,現在馬不渡赤橋,必有異故,說不定附近有奸人潛伏,不可不察。」


  搜查結果,兵卒報說:「除橋下有一死人僵臥外,餘處並無可疑危機。」


  趙襄子喝道:「新建的橋,怎就有死屍,一定是豫讓偽裝的。」拖出細認,果然沒錯。


  趙襄子怒火填胸罵道:「我上次釋放了你,想不到你心如鐵石,又來謀刺!你不覺得太狠?」罵完,命人立刻斬殺。


  豫讓呼天而號,血淚俱下。襄子冷笑道:「豫讓,你是怕死嗎?」


  「不!我並非怕死,我只是悲痛我死後,再也沒有替主子報仇的人了。」


  趙襄子道:「豫讓,你為知己報仇,固然有義理在,但為了維護法律和自身安全,我不能再赦放你了。我也不想斬你,劍在此,你自己了斷吧!」


  豫讓深深吸了一口氣,道:「我聞『忠臣不憂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義』。蒙君人恕愛惜,豫某已滿足了,今日我那敢妄想再活?只是仇恨之念,難消心胸,請求君子脫下錦衣,讓罪臣刺擊一下,以寓報仇之意,那罪臣死亦瞑目了。」


  襄子憐愛其志,答應了下來。豫讓執劍在手,怒目助視衣袍,猛力刺了三劍,劍劍到底,說道:「現在,我可以報智伯於地下了。」說完,伏劍而亡。


  後人為紀念豫讓的義行,遂改赤橋為豫讓橋。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開悟者說無我

蓮生/文

  有一位弟子問:「如果沒有我的存在,師尊常說『無我』。為什麼我人會有痛苦?我人會有煩惱?」


  我的回答是:


  開悟者說無我。


  沒有開悟者說有我。


  開悟說:痛苦不真實,煩惱不真實。


  沒開悟者說:都很真實啊!


  我實實在在告訴大家:


  世俗諦:


  痛苦。


  煩惱。


  勝義諦:


  無生。


  空。


  前者:幻生幻受。


  後者:無生空幻。


  所以有一偈:


  勝義諦中雖無我,迷亂眾生卻說有。


  痛苦雖不真實存,迷亂眾生卻說有。


  是故應依二真諦,勝義諦與世俗諦。


  我常常如此比喻:


  一百年後──


  痛苦還在否?


  煩惱還在否?


  夫妻還在否?


  子女還在否?


  愛恨情仇還在否?


  唐、虞、夏、商、周、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了今天,都已不真實存在了。


  剩下的是:


  ……。


  一百年後,剩下的也是:


  ……。


  且問:


  計較些什麼?


  《金剛經》裡告訴我們:


  無我相。


  無人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這就是現象的原本就是空,它們的本質都是空的。


  只是因緣聚合。


  原本一無所有。


  所以:


  盧勝彥是空。


  二百四十六冊書是空。


  說法四十年是空。


  真佛宗是空。


  雷藏寺是空。


  五百萬弟子是空。


  所以我自己問自己:


  「盧師尊!你對未來有何計劃?」


  我答:「沒有。」


  「盧師尊!你度眾生嗎?」


  我答:


  「我叫眾生醒來而已!」


盧勝彥文集246冊《自己與自己聊天》弟子之問

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遭辱能忍,恕人免禍

  公藝娶陳氏為妻,在完婚當日,親友滿堂,在吃喜筵的當時,其中有一位姓秦的人,喝醉酒後指著公藝發狂言說:「今日喝喪事酒,我已經喝醉了,趕快送我回家。」

  眾親戚聽到這些不吉祥的話後,都說將秦某捆綁起來。


  公藝急著制止說:「酒後口出狂言是無傷大雅的,君子是不會討厭酒醉的客人,而且他所說的喪事,不知道是誰家的喪事?叫我送他回去,其中一定有原故,如果我不送他回去,恐怕會發生牽累的禍事,諸位親友不可以造次。」眾人都譏笑公藝太過懦弱了。


  公藝就將此人保護回去,叫他家人接進他家,公藝就轉身回家。次日,聽說秦某回家後,晚上宿於樓上,到了半夜,可能起來小便,不小心跌下樓來,頭破而死,就這樣飲酒之過,耽誤了一生的前程。


  所以說人的一生,就是受到貪欲酒色財氣之害。單說一個「酒」字,小飲可補身,大醉就誤身,從古時到今日,因為酒而誤事的人,是難以計算的,就如秦某在喜筵上喝醉酒,還口出無禮不祥的話,結果發生如此不幸。


  好在公藝存寬容,才免於生出禍端。之後,眾人都感服公藝的心胸。


  這是張公藝「遭辱能忍,恕人免禍」,為第十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酒後發顛狂,機關暗裡藏;


  眾人皆不識,惟藝免禍殃。


 ※ ※ ※


  忍氣吞聲,並非意味著懦弱,而是求得和睦的最佳方法。心平氣和,在處事上即可明辨,不會步入險境,為人常可和順,顯現出儒雅的風範,一個修道之人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同時,能忍可致太和,有助益於本身修靈的層次,這是必然的道理。如一個人不能知忍,則氣逆暴躁,肝火突昇,不止傷身,亦傷及本身之性靈,更同時會致發出難以想像之後果。


  故而能忍,則可安性靈,靈可明可清,身靈可鍊至太和,希世人勉而鍊修之。


禪化闡道篇第三輯-忍氣太和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聲色未起之時

  僧那禪師,俗姓馬氏,少年神俊聰穎,通究古書。他二十歲時,在東海邵宣講《禮記》、《周易》,聽者眾多,如同集市。

  僧那後往相州,從學徒眾隨從而至。正好二祖慧可在那裡演說佛法,僧那就與十個志趣相同者一起投奔二祖出家。自此以後,僧那手不執筆,永棄俗世典籍,惟有一件衣服、一只托鉢,晝夜長坐,一天一食,奉行頭陀苦行。


  僧那禪師侍奉二祖很長時間,後來對門人慧滿說道:「祖師所傳心印,並非專於苦行,而是以苦行助益修道而已。如若契合本心,發揮隨意真光的作用,那麼苦行之作用就好像是點石成金。如若只知苦行而不明瞭本心,使本心為憎恨愛欲所束縛,那麼苦行之結果就像是在月黑夜深而行走於險惡的山路上。


  你若希望明瞭本心,就應當審視細思推究觀察,遇到色與聲而未起發覺觀之時,心往何處去?是有?是無?既然不是墜落於有無之處所,那麼心珠獨得明朗,當照耀於世間,而無有一塵之空間間隔,未嘗有一剎那的時間斷續之相。


  所以我初祖菩提達磨大師在付法之時,兼付《楞伽經》四卷,對我師二祖說道:『我看震旦惟有此經文可以印心,仁者依此經修行,自然能度化世人。』


  又二祖說法幾乎完畢時,才說道:『此經傳至四世之後演變成為名相之物,深為可悲啊!』我今天將《楞伽經》傳付給你,你要善加護持,非是傳人慎物傳授之。』


  僧那禪師付囑完畢,就雲遊四方而去,再沒有人知道其結果如何。


 ※ ※ ※


  子曰:「性俱於心,心空一分,則見性一分;心空十分,則見性十分,性見則性盡。」所以明心見性,是止念存誠,盡性則神凝。


  而神乃為氣之母,氣為神之子,心息相依,如母子相見,神氣融渾,打成一片,緊緊密密,自然久久而成大定。但心有一絲之未忘,息不能定,所以欲盡性,則須性源清靜,當無七情六慾,三心四相,如寒潭印月,一塵不染,不波不興,上下光明,玲瓏透澈,無微小垢污或動搖,則若儒曰:洗心退藏於密;或曰知止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定,定而後能安;或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則心無惡念之貪瞋痴,身無惡行之淫殺盜,口不出惡言,綺語妄言,若能率情而用,即若佛曰:照見五蘊皆空,自然知命安生,不致淪為慾海情波,好似浪裏洫漾一般。


  所以能性海清靜,命蒂自固,亦即性命由我不由天也。


警世箴言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一枚金幣

  過去有一個國王,名叫難陀,為了死後能繼續享福,打算把全國的珍寶都搜刮到宮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竟把自己的女兒安置到青樓之上,所得錢財全部收歸國庫。經過這樣處心積慮的搜刮,全國的珍寶、錢幣全都堆積在國庫裏了。

  有個年輕人見到公主相貌非凡,產生愛慕之心,但因家貧如洗,無法與公主見面,茶飯不思,身體一天天消瘦下去。母親非常疼愛兒子,對他說:「你爹死後嘴裏含著一枚金幣,你可以打開墳墓,得到那枚金幣。」


  兒子挖開父親的墳墓,拿出金幣,獻給公主。


  國王見到公主轉交的那枚金幣,召見了年輕人,問道:「全國的珍寶都入了國庫,你從哪裡得到這枚金幣?你肯定發現了寶藏!」


  年輕人稟告國王:「我確實沒有發現寶藏。是我母親告訴我父親死時嘴裏含著一枚金幣,我打開父親的墳墓,得到了這枚金幣。」


  國王派人將此事仔細查實了一番,方才相信。


  這件事使國王很受震動,「一枚金幣尚帶不走,我聚集了那麼多珍寶能派得上用場嗎?」(《大莊嚴論經》)


  錢財本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道理人人都明白,但做起來往往不容易。


 ※ ※ ※


  觀凡塵人人愛財,此乃人之根性。然,不亦為一欲字可表達也。由零至九,簡單之字卻惹得人心恍恍,豈不嘆哉!常憂此時來了一二,下回卻未知可否來個三四哉!人呆坐木椅,憂憂慮慮為何乎?


  人身之體乃水、火、風、土,四大假合之體,只須維持溫飽即可,無須穿金戴銀,炫耀財富。因為人死了之後,此色身就像一根木材般,硬梆梆,除非有修,否則只徒留滿身罪孽耳。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一合相

蓮生/文

  人問:


  「入三摩地,確實不可思議,請談一談你的不可思議。」


  我說:


  一切都是「一合相」。


  我的經驗是「一」。


  例如:


  現在、過去、未來,看來是「三」。


  但,我能一以貫之。我能貫穿三際,知過去、知未來世。甚至,融入過去、現在、未來,在三摩地中,合一。


  又:


  在有情世界,能夠穿透各建築物的牆壁,甚至土中、火中、水中、風中、空中。


  進入大山。


  進入大海。


  另外,可以進入佛國淨土。


  知曉佛國淨土也是「一」。


  又:


  相應了一尊佛,就等於相應全部的佛,甚至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天。


  每一尊都相應了。


  一就是多。


  多就是一。


  就算是形相差異相當大的,也一樣能夠相互合一。


  例如:


  佛陀、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合一成「蓮華生大士」。


  阿彌陀佛、文殊菩薩、炎摩法王,合一成「大威德金剛」。


  ……。


  又:


  佛法很多很多。


  法門很多很多。


  修法很多很多。


  但,一切法竟然究竟無差別。


  圓滿的。


  平等的。


  無別的。


  在三摩地中,沒有獨一的,也沒有自我的。


  又:


  看見各個法界。


  也看見一個大法界,由各個法界互融而成。


  法界體性的互入。


  很稀奇。


  也一樣不稀奇。


  感覺上是一樣的。


  又:


  從大事中知道小事。


  從小事中知道大事。


  巨細皆知。


  無所不知。


  在一切現象中,知道所有現象,變成了全知一切。


  又:


  眼、耳、鼻、舌、身、意、意根、阿賴耶,這八識是一識。


  一識也是無識。


  空性。


  佛性。


  主伴互相圓明。


  互相輝映。


  真的是不可思議啊!


盧勝彥文集252冊《三摩地玄機》三摩地的悟境經驗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培根

  培根出生於倫敦一個官宦世家。父親尼古拉。培根是伊莉莎白女王的掌璽大臣。母親安尼是一位頗有名氣的才女,是加爾文教派的信徒。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較早熟,各方面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才智。12歲時,培根被送入劍橋大學深造。在校求學期間,他對傳統的觀念和信仰產生了懷疑,開始獨自思考社會和人生的真諦。


  17世紀的英國,培根醉心於權力,千方百計地往官位上爬。雖一度遭國王冷落,但他還是喜歡權力。


  為了升官,培根把所著的書贈給當時的新國王詹姆斯六世。在書信和題詞中,他極盡對國王阿諛奉承,甚至用上了諾言和諂媚,以求得一官半職。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得到了英國檢察長這一顯赫的職位,幾年後他又升為英國大法官,並被授予爵位。


  但很快,培根就成了國王和國會之間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永遠喪失了做官的資格。即使到了這種地步,他仍然無比深情地迷戀著官場,不惜四處奔走以求重新進入政壇,直到這一切努力都歸於失敗後,他才深深懊悔,懊悔自己為權力浪費了那麼多大好的情春。


  痛定思痛,培根終於一心轉向原本就喜歡的哲學,真正開始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生命歷程。


  培根終於「醒」了,他為世人留下了至理名言:面對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節制,面對厄運所需要的美德是堅韌,後者比前者更難能可貴。一個人的劣質往往是在人生最得意的時候暴露,一個人的美德也往往是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候顯現。


 ※ ※ ※


  在喧囂的紅塵中,爭名逐利,一味的執著,不知放手者,最後多是落得「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的結局。
 

  翻開歷史,多少顯赫一時,風光無比的權貴,只知進不知退,而身罹慘禍,殃及子孫者,更比比皆是。因此,若能事事留有餘地,常常做退一步之想,謙讓寬容,和光同塵,則必能游刃有餘,從容自在。

  古人的智慧,經過千百年的累積,而留下許多名言。這些名言,不是撫慰失意者的虛辭,也不是隱士們的自我釋懷,而是實實在在的做人處事之智慧。例如:利不過貪、名不過求、怒不過度、喜不過望、逸不過安、勞不過累、食不過飽、衣不過暖、住不過寬、行不過快……等,世人若能一一檢視力行, 則必將能減少敗落毀亡之災厄。


虛原雜誌-第244期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因果有無

  從前有一位棲雲真,俗名叫人王志,他在盤山語錄中提到說:

  有人問他:如何才能夠出得罪福的因果呢?


  他回答說:「罪福的因果,屬於陰陽之殼;若是你能夠出得陰陽之殼的話,則就沒有罪福的報應了!」


  「那麼如何是陰陽善惡之殼呢?」


  「只要是心上有一絲毫的私欲自私的念頭,便是屬於陰殼;有一絲毫喜歡行善的念頭,便是屬於陽殼。在陰則會有惡報,在陽則會有善報;若是能夠鍊到了心體虛空,無善無惡,沒有絲毫的掛礙,自己作得了主;則禍福就縛他不得,因果也纏他不得,這樣便是一個出離陰陽之殼的真人啊!」


 ※ ※ ※


  或有問於老衲者曰:因果報應,到底是有是無?此一問題,余一時頗難遽答。


  因為報應兩字,依照儆惕俗世人心,當然為有,但根據大乘學理,則為幻為虛。


  所謂有者,為未悟者始有之,確確實實,善報惡報,均現目前,何得云無?此皆為未悟者執虛取捨,有是有非,執於生死,因此報應無差分毫。苟能不執生死,不起分別,不增不減,人生實如一夢,空虛幻有而已,何得云實?


  佛說:[悟者報應自然清,不悟還須償業債]。由此可以明白。夢中似幻非幻,似真非真。醒來時一切皆虛,未醒時一切是實。人生如夢,未完之前,做人件件皆是事實,一到大澈大悟,又何嘗是真?所以報應,云有非有,云無亦無。


  到底如何纔能得悟?能[放下因緣]就可以得悟。何謂放下因緣?不執於苦樂,不執於有無,雖有苦樂之見,有無之憂,但不生苦樂,有無之諍。苦亦如是,樂亦如是,有亦如是,無亦如是,絕不起分別心,將一切因緣放下,能如是,苦亦不知其苦,樂亦不知其樂,匆匆數十年,來也如如,去也如如,何有報應?


  有病在身者,以無病視之,便不覺苦。有苦時亦應自明,此乃前生果報,應償之債,清償之後,便得身輕,如此視之,報應何有哉?


  我之得悟,乃是[無所得]三字而來,其理何在?因為佛法不法,說佛法者,便不是佛法。法也如是,佛也如是,不能執相,不能執有。要明白佛法不執明頑,知亦不知,不知亦知,是為真正如如。所以無所得就是達到如如境界,便可成佛。


雨華集-因果有無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言行之間.易有得失

本道院彌勒菩薩 登台

聖示:人在極度悲傷或高興之時,心識容易偏執,往往我執最為嚴重;若用和顏悅色或聲色俱厲的勸導,不見得會有效果。


   此時,唯有讓他冷靜,自我反觀自我,察覺到自己的缺點,才能順勢予以勸導,這就是智慧。修子有智慧,才能應用善巧方便的方法適時的勸化眾生。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彌勒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應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勸化他人,學生即想到齊景公的一段故事。


   有一天,齊景公遊牛山時,看到山河域廓、鬱鬱芊芊,不覺嘆道:「如此的美麗天下,可惜我坐不久,如果自古以來人不會死,不知有多好。」說罷,一同陪遊的群臣也一起痛哭流涕。


   此時,晏子卻說道:「如果自古以來人不死,這江山還是您的祖宗坐著,哪輪到您坐?我看您這樣的看不破,叫我怎麼能不哈哈大笑。」齊景公聽後,甚感慚愧不已。


彌勒菩薩:哈!…。自古以來,無不死之人,偏偏生死關頭有許多人都看不破,正因為許多人看不破,才會衍生種種的貪嗔痴,才會造成種種的罪惡業,甚至有人為了自己求長壽,不惜殺害生靈來進補,讓別人夭壽而求自己之長壽。


   試問天理相容否?俗話說:「閻王要人三更死,不會留人到五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才能準備死得心安理得、死得自由自在,毫無牽掛,要如何才能做到「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期盼諸子能夠選定一種最穩定的修行法門,鍥而不捨的行功立德,而早日體會到無常迅速,切莫因循苟且。


陳生:謝謝恩師指導!進德修業旅途之中,不能說沒有悟出一些道理,然而許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可有可無的誘惑,使人容易矇住了正軌;所以,「得」「失」之間常見在拔河狀態,一個不小心,「失」即佔據了心頭,好不容易修善得來的「得」,一下子全失了。


   我不得不說現代人「失」的可怕,為什麼呢?搭車經過車站,或者是餐館,許多人非常大方的將車站、餐館提供的衛生紙一張一張的用力抽取,因為免費嘛!大家自由取用,當然毫不手軟。各位我絕不是危言聳聽,上週在左營高鐵站女生廁所,傍晚回程在一家餐館之中,皆看見日夜遊神一直在搖頭嘆息,因為太多的人用的理所當然,卻隨便浪費紙張啦!我刻意說出來,並不是恐嚇大家,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奉勸大家,養成帶手帕的好習慣吧!


   在道場之中,也是有許多修道子固執己見,不聽他人善勸,以致被司禮神恩師記錄下來的;其實,並非是違背佛規禮節,而是行為失察啊!以前,我常叮嚀大家要留意自己的舉止言行,可惜採納者少之又少,後來我就閉口不說囉!我怕「顧人厭」啊!是以,仙佛菩薩只好時常搖頭嘆息了。


   還有更嚴重的是浪費食物,若有隨意丟棄的,只要你丟多少,記錄神祇可不手軟的,將一一記錄下來喔!在此敬重的提醒,浪費食物,就是暴殄天物,一則扣除自身的福報,嚴重者更削減壽元,二則將來歸空之後,就是浪費之人回老家時候的食物耶!


   還有對人、對事、對物,務必守信、守時,一旦信口開河,抱歉啊!《無極皇母大天尊》恩師同樣是毫不手軟的來個不理不睬呀!因為是自己失信在前,當然吃虧在後,造作者即為自己而不是他人。


   奉勸大家,一言一行必須中規中矩,要合乎「道」啊!切莫看不見而為所欲為,以免日後抱佛腳的機會都沒有。


彌勒菩薩:賢生啊!爾如果再繼續說,眾生真的要批評汝危言聳聽,走火入魔了,因為這樣子的生活起居與人生,綁手綁腳的太沒有意思囉!


陳生:如今,學校已經逐漸廢除道德教育,若是宗教教育再不引導眾生好好的行善立德,讓善的循環重現,任何人都別想祈禱:「天佑台灣!」因為站在南天門之前,看到層層疊疊的障礙,就足以將祈禱文擋下來的。


彌勒菩薩:的確。這也就是萬仙菩薩為何下凡四處教化之因囉!


   凡事必有其道理,必有其經緯,天地之間,自有其一貫的道理;是以,世人敬天地,禮神明。現代人提倡無神論,不相信有鬼神,可是冥冥中卻有神聖的存在,並且主宰世人的因果業報。諸子有沒有靈性?相信你們有靈性,既有靈性,神明自在冥冥中存在。


   大家生活在這一塊天地裡,應該讓這片天、這塊地保持完美,保持潔淨純樸。敬天地之泱泱大德,天地無言,而萬物皆自在,要學習天地這種胸襟,要崇拜而不是迷信它。期望大家學習之!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道在日常中-第五章  言行之間‧易有得失

妄心與真心

蓮生/文

  剛開始學佛,最常遇見的一件事,是「妄心」最難降伏,雜念紛紛出現。


  不要說初學是如此,老修也是如此,有些人一生都是如此。


  怎辦?


  我舉一例:


  水混濁時,如何澄清?


  只有等待,等到沙土沉澱的時候,水才能清。


  一曰:「不理會」。


  二曰:「對治」。


  不理會,久久自然澄清。


  對治:


  禪宗教你「參話頭」。


  淨土宗教你「念佛號」。


  密教教你修「觀想」。


  律宗教你「守戒」。(由外而內)


  道家教你「意守丹田」。


  又:


  「止觀雙運」,止不住就用「觀」,觀久了就用「止」。又止又觀,又觀又止,一直到一切澄清。


  而我的口訣是:


  世上一切都是無常。


  我根本不存在(無我想)。


  無生想。


  世上一切皆大幻。


  想一想這箇,妄念雜思就自自然然的減少了,一直到「澄清」為止。


  達摩祖師說:


  外息諸緣。


  內心無喘。


  心如牆壁。


  可以入道。


  真心如何出現?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減一分妄心,就現一分真心,妄心一除,真心全現。


  根本不去想真心如何現?


  只要妄心一除。


  真心就自然出現了!本來面目就自自然然見證到了。


  密教〈觀空咒〉:

  「嗡。梭巴哇。速達。沙爾瓦。噶爾瑪。梭巴哇。速度。杭。」


  這是觀空。


  觀想自己的身體成為「空明」。


  裡面什麼都沒有。


  我告訴大家一個祕密:這個時候神祕現象就出現了。


  內外雙絕。


  物我兩忘。


  如果要舉事實來說:


  先天原互融。


  佛靈進入。


  本來面目出現。


  「吽」的一聲,虛空粉碎。


  空空如也。


  此時:


  佛來無影,魔來無影,仙來無影,聖來無影,一切乾乾淨淨,萬有皆空。


  心超象外。


  本來面目已見證。


盧勝彥文集第249冊《來自佛國的語言》妄心與真心

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赤馬經

南海古佛 降

詩曰:濁世悠悠恥進京,榮枯過眼客如萍;

   一心少戀凡塵事,五蘊皆空透洌清。

聖示:吾今日降著:「經典的智慧」

  第十一章 赤馬經

  「涅槃」是修行者的終極目標,然而什麼是「涅槃」?它是另一個地方還是一個境界?


  是實體的還是一種狀態?修行者有必要釐清楚。


  在《雜阿含》第一三○七經中記載:


  有一次,在於後夜(約清晨二點至六點)時,一位名叫「赤馬」的天子(天子意指年輕的神),來謁佛所。


  赤馬天子展現絕妙的容色,其身體泛出的光明,照亮了整個給孤獨園。


  赤馬天子稽首佛足後,退座在一邊,問說:「世尊!是否有人能跨過這個世界的邊界,到另一個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去?」


  世尊答:「沒有人能跨越這個世界的邊界,到達一個不生、不老、不死的境地。」


  赤馬天子說:「奇哉,世尊!世尊回答得真好。因為我回憶起過去生時,是一位名叫赤馬的修行人,練就了捷疾的神足通,能離諸愛欲,而神通能力就像一位勇健的士夫,在他射出的利箭通過樹影寬距離的短暫時間中,就能登上須彌山,腳躡東海,超至西海。


  那時的赤馬仙心想:『以我如此了得的神通能力,應當可以飛去尋求世界的邊緣。』作此念後,就隨時出發。唯除吃飯、休息、大小便,也減少睡眠的時間。這樣不停地飛了百餘年,就累死在尋找的路途中,終究都不能得以行過世界之邊界,到達不生、不老、不死之處。」


  佛陀接著告訴赤馬天子說:


  「現在,我就以我們七尺的身軀,來闡說什麼是世界,世界是怎麼形成的,怎麼止息的,以及止息的方法。


  赤馬天子!什麼叫做世間呢?世間即是染著的五種受陰,哪五類呢?就是色受陰、受受陰、


  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名叫世間。


  什麼是世界形成的因素呢?即是愛、貪、喜,各各相互染著,而形成未來世界之故。


  什麼叫做世間之止息呢?即對各種形式愛、貪、喜的斷捨、離盡、無欲、滅息,就叫做世間的止息。


  什麼叫做世間之止息方法呢?即是八正道,也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赤馬啊!應當了知世間苦迫的真相,而斷除世間所有的憂苦;應當了知形成世間的真正根源並斷除它;


  應當了知世間的寂滅並體證它;應當了知世間寂滅之方法,修學這世間寂滅之方法。赤馬!如果能夠這樣,才是真正的跨越了世間的邊緣,度過了世間的愛染。」


  由此經中所述,赤馬天子所說的不生、不老、不死之處,就是指涅槃的境界。其實「涅槃」是指一切煩惱滅盡,從此不再受後有的六道輪迴。但赤馬天子以為另有一個實在的涅槃之處,和這個生老病死的世間不同,所以會向佛陀提這樣的問題。


  而佛陀也糾正赤馬天子錯誤的觀念:「哪有在這個生老病死的世間之外,還存在著一個涅槃的世界呢!」因為涅槃與世間的範圍是一樣的,都是我們這個五蘊(五受陰)身心。


  現今許多修行人,一心一意要遠離這個娑婆世間,到另外一個世間修行,此種觀念與赤馬仙不懂依五蘊色身修行,而要尋找一個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之錯誤觀念,相距不遠。


  除此之外,本經也再次印證:不具正見的神通,再奇幻了得也沒有益處,就像赤馬仙雖然費盡力氣展現神通,但終究與佛法的修學無關。

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

跃馬天朝血淚史

  日本曾經拍過一部影片,叫做《躍馬天朝血淚史》,影片記載唐朝年間,日本派遣留學的出家人,到中國延請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弘法的故事。

  其中描述,有一位日本僧人,留在中國三十年,每天抄寫經典,設法要把經典抄得字字正確,以便傳到日本。


  當時交通不便,海難很多,一百人中難得有十人能夠生還。他們等待了很多年,才等到了回日本的航船。


  然而,在航海中遇到暴風雨,為了減輕重量,必須把行李都拋入海中。其中有一位法師,為了保全經典,讓日本人民有幸能夠得到佛法的甘露,那位抄經的法師在這危急的時刻毅然說道:「我下海,代替這些經典!」


  聽到這句話,觀眾都被深深震撼了,我們得來容易的經典,都是前人以生命換來的,我們確實應該雙手恭恭敬敬的捧著,因為那字字句句都是聖人的血淚。


  想到玄奘大師,當年如何向萬里無寸草處行腳,在荒野沙漠中,循著前人的屍骨前進,到印度去取經。這一切過程,真的是: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為了尊重聖道,不惜生命。


  而如今,印刷發達、印經結緣贈送的人也很多,這些血淚的歷程也被淡忘了,人們反而把這些得來不易的經典視作平常,束之高閣,真是浪費了前人的一片苦心啊!


 ※ ※ ※


  經典乃仙佛菩薩的說法,藉以啟開眾生善智慧之橋樑,以期廣助有緣眾生,明因識果,知修善道,繼而導引眾生離惡向善,回歸清靜本性之書藉。


  奈何世人難渡,不識珍寶、閱讀者稀,無視因果,笑作迂腐,勸者自勸、迷者自迷!視聖佛仙神之金石良言為迷信,為愚昧;不合乎科學。世人靈智蒙蔽沉迷至此,實枉費仙佛菩薩的一片仁慈心腸,豈不悲哉!


  佛言:「一經在手,千劫功德。」要累積千劫之功德,方能有緣將一卷佛經拿在手中學習。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今生見佛聞法,實乃來之不易,故當珍惜此稀有難逢之大事因緣,切莫一生空過。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童軍守則

  只要努力幫助許多人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你也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山姆˙華頓說過:「我很早就發現,只要能幫助別人發財,自己也會發財。」


  童軍守則有一條是「日行一善」。不久前,我有機會幫助一位行動不便的女士把行李放進飛機上方的行李艙,她對我連聲道謝,我笑著說:「我才應該謝謝妳,因為妳給了我日行一善的機會。」「日行一善」實在是一種很了不起的哲學。


  人生最奇怪的一件事,就是毫無私心的幫別人忙,但自己卻也會得到好處,從科學上來說,我們幫別人忙的時候,腦子裡充滿了血清促進素,可以使我們精力旺盛,因此「日行一善」的童軍守則實在非常有意義。


  根據報導,那對在社區中熱心幫助有困難者的人,都是活力充沛的人,本身的事業也更容易成功。


  我相信一般十來歲的童子軍並不了解這些事,但是他們日行一善所得到的好處,並不會因此而減少。


 ※ ※ ※


  修福之人,只要能持之以恆逐漸可以減少煩惱之產生,甚至可以免掉內心諸般痛苦的發生。


  眾生若能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不斷的種植福德,便能為自己帶來許多的利益,首先法喜之心肯定能提昇。一個人從內心產生出來想要幫助別人,由此刻開始,將可擁有喜悅的心情,一旦遇到機會,真正幫助到他人時,本身必定有一股說不出的法喜,當協助他人將事情完成後,參與感便大量湧現,愉悅之心情更加難以言喻,就好像自己克服了什麼事一樣的歡喜無比,正所謂:「推己及人」,就是這樣的心情。


  娑婆世界裡,有無量無數的眾生,是故就有很多不同的心情,然而助人為快樂之本,卻通行古今中外,放眼天下皆如此。生活中如何修福?雖說福,卻是涵藏於諸多善德在內,一個人只要無分別心,認真的為社會人群做事,乃能增長其福氣。至於福氣的深淺,便端視幫助他人之事情,出自內心的真誠有多少!以及利益人群的程度有多深!然而如何看出一個人的真誠度有多大?若是真心利益人群的,必然無怨天尤人之念頭。哪怕是所幫助的人成功之後,反而搶走自己的飯碗或生活之領域,都完全不起怨恨心,連怨言都省下,像這樣的人,心量方稱寬廣,德便從中產生出來。


  尤其是能助他人遠離身心之傷痛,使對方內心重獲光明與喜悅,不斷陪著眾生逐步從苦惱中打開心房,讓光明能普照其心田,令其身心沐浴在法華中,將可為本身營造微妙福德之功行,持之以恆毫不中斷,就像諸佛菩薩慈愛眾生一樣,效法佛菩薩的精神與德力,一點一滴幫助眾生能自立自強,或從事情中予以協助,或於道理中予以撫慰,或在物件中令其無憂無懼,本身之內德便從中不斷增長,最後自己亦遠離一切苦惱,擁有一切法喜,並且世代受益無窮。


  奉勸大眾,平時養成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精神,並以幫助別人代替煩惱,當本身減少一分煩惱,痛苦就減少一分,隨之而來的就是法喜。是故,苦修以增德,同時減少種種煩惱,則歡喜自在也。


寶德雜誌171期-述論:修福減少苦惱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有人問我「湼槃」事

蓮生/文

  有人問我,修行當然是為了來生,來生成佛,來生不再來人間,或生於天上,或生於四聖界,或到佛國淨土。


  於是問題多多矣!


  問:


  「湼槃後,做什麼事?」


  答:


  「去住自由。」


  問:


  「我問,還有事做嗎?」


  答:


  「打成一片。」(沒有你、我、他)


  問:


  「什麼是打成一片?」


  答:


  「綜合果汁。」(一味)


  問:

  「四聖界是什麼?」


  答:


  「佛、菩薩、緣覺、阿羅漢。此四聖界不退轉。」


  問:


  「到了四聖界,有何樂?」


  答:


  「萬緣俱息。」


  問:


  「既然萬緣俱息,還有什麼樂可言?」


  答:


  「端坐紫金蓮。」


  問:


  「端坐紫金蓮也是快樂?」


  答:


  「地水火風不上身。」


  問:


  「好處在哪裡?」


  答:


  「乾坤不著意,宇宙不留心。」


  問:


  「盧師尊講一句白話如何?」


  答:


  「立高山,看馬相踢。」


  問:

  「淨土處如何?」


  答:


  「水分五色,雲生七彩。」


  問:


  「淨土為何叫極樂?」


  答:


  「沒有盜賊。」


  問:


  「沒有盜賊,警察做什麼?」


  答:


  「馬照跑,舞照跳。」


  問:


  「在淨土還修行嗎?」


  答:


  「自在,山高不礙白雲飛。」


  問:

  「天上如何?」


  答:


  「不虛傳,不虛受。」


  我請問聖弟子,天上好?淨土好?四聖好?湼槃好?


盧勝彥文集264《虛空無變易》有人問我「湼槃」事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文天祥

  文天祥為南宋時期著名的文人,很年輕便得到宋理宗的賞識,在科舉時拔得殿試頭籌,成為政府要員。

  宋恭帝時蒙古大軍渡河,文天祥投筆從戎,他散盡家產,招募自願者組成軍隊,反抗由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卻因孤立無援,使得文天祥的起義最終失敗。


  就在南宋朝廷不敵蒙古大軍宣告投降後,宋恭帝便被俘虜至元大都,南宋許多忠臣擁立當時年僅七歲的宋瑞宗在福州登基,繼續抵抗元朝。文天祥也在抗爭的行列之中,他率領軍隊四處起義抗元,收復十多處失地。


  然而好景不長,文天祥的軍隊畢竟寡不敵眾,節節敗退,在撤退途中,遭到元朝將領的突襲。危急之中,文天祥企圖服毒自殺,但沒成功,只是陷入昏迷,昏迷中被元軍俘虜。


  等他恢復意識,元軍的將領要求他寫信招降南宋大臣,他提起筆,卻寫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就是文天祥著名的〈過零丁洋〉詩句。


  元軍無可奈何之下,將文天祥押解大都囚禁。一囚禁便長達四年,獄中縱使得知南宋流亡政府湮滅,他仍不改最初的志節,寫下另一首千古名篇《正氣歌》


  元世祖忽必烈相當欣賞文天祥,曾數次派官員前往獄中遊說,甚至親自召見,勸文天祥投降元朝,但文天祥只道:「一死之外,無可為者。」元世祖又派已投降的南宋官員前往相勸,卻被文天祥痛罵而出;最後派出被俘虜的宋恭帝勸降,文天祥仍然置之不理。


  招降不成,元世祖只能宣判文天祥的死刑;行刑前,文天祥向南方叩拜後,便從容赴死。


  文天祥過世後,妻子替他收屍時,在他的衣帶中發現一張字條,字條上寫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摩尼珠

  佛陀在靈山會上時,手中拿了一顆隨色摩尼珠,問四方天王道:「你們看一看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

  四方天王看後,互說道是青、黃、赤、白等不同的色澤。


  佛陀將摩尼珠收回,舒開手掌又問道:「我現在手中的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


  天王不解佛陀心中所指,都不約而同的回答道:「佛陀!您現在手中根本就沒有東西,哪有什麼摩尼寶珠呢?」


  佛陀真實的告訴四方天王道:「我將一般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你們都會分別它的顏色,但真正的寶珠在你們面前,卻視而不見,這是多麼顛倒呀!」


  四方天王們聽後都因此而悟道。


 ※ ※ ※


  般若是無相的,是無色的,也是無空相的,同時,也是實相的。所以說:「般若波羅蜜,不見色生,不見色滅;不見色受,也不見色不受;不見色垢,也不見色淨;不見色增,也不見色減。」


  般若並不是現象的東西,但是認識現象的主體。它本身沒有色相,沒有形式,沒有任何思維的模式,所以說它是空的,是不增不減的,是沒有垢淨之分的。般若在色相發生之後才起作用,所以它是一種能,一種光明性。


  般若是空性的,如果生活在虛妄的欲念與執著中,它必定會在虛妄與執著中受到障礙,因而無法發揮光明性。從而產生貪婪、嗔怒與愚癡的反應。所以說「般若法門」就是無諍法。所謂無諍法,就是蕩相遣執,將一切之執著放下,「心無似鏡,與物無競。無念是空,無物不容。」


  一切出世間法,就是為了破執,淨化自心,使般若發其光明性,孕育智慧與創造力。


禪-第三十章 般若本質(一)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境隨心轉

  明朝萬曆三十八年的秋天,袁中道的哥哥袁宏道過世,他傷心欲絕,再加上功名失意,疾病纏身,因此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決定趁著自己病情稍微穩定時,到玉泉山遊覽。

  袁中道在山上遠眺、聽泉,慰藉自己苦悶的心靈,並在山光水色之中,領悟了極富深意的人生哲理。


  他描述自己最初聽到泉聲的心情:「初如哀松碎玉,已如昆弦鐵撥,已如疾雷震霆、搖盪川獄,故予神愈靜,則泉愈喧也。」意思是說剛開始聽泉水流動的聲音,就像松樹枯敗倒地、玉飾掉落破碎等聲響,時而沉悶、時而尖銳,有時又像雷聲震地、撼動川嶽般的巨響,所以即使自己想讓心神平靜下來,泉水聲卻反而更喧鬧。


  這是因為袁中道的情緒,影響他對外在環境的感覺,心浮氣躁的結果,就是連原本沒有七情六慾的自然景物,都好像在為他悲鳴。


  不過當他心念一轉,情緒漸漸平靜之後:「泉之喧者入吾耳而注吾心,蕭然泠然,浣渥肺腑,疏瀹塵垢,灑灑乎忘身世而一死生,故泉愈喧,則吾神愈靜也。」這時候的泉水聲,又變成可以洗滌塵垢、淨化心靈的悅耳音樂,因此即便泉水聲仍然喧鬧不已,但是他的心神卻能更君平靜。


  人的心緒感情是多變的,對自然山水的感受也是多方位的,才會讓自然景物產生千變萬化的姿態。換句話說,因為人類無限的情感,造就了自然山水的無限變化,所以明代張維樞在〈西湖紀游記〉中感嘆:「騷人墨客,往往饕風淒雨而困頓約結,其胸懷必乞靈於天清日霽,雲淡風輕,方能馳逖覽於峰巒,暢幽襟於寥廓也。」意思也是指文人總喜歡從大自然中尋求情感的寄託,卻常在淒風愁雨中跟著困頓憂慮起來,但他們何嘗不企盼天高氣爽、雲淡風輕的風景?言下之意,其實就是他們的心境使然啊!


  人類本來就是七情六慾的動物,觀看外界的景物,也常因心情的轉變而有不同的感受,無論是憂煩還是開朗,都能試著欣賞大自然「因我而變」的各種美感!


 ※ ※ ※


  《太上清靜經》提及:「常應常靜,常清靜矣」,根據《太上老君》對本文的意思是說,讓大家知道真常的功能之後,就可以應物,並且能夠獲得本性了。


  緊接著就要大家持之以恆,保持寂靜的心境以應對諸般事物,自然就能夠經常居住於清靜之地了。清靜之道,乃是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落實的,從心地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做,並不能只用於嘴巴講講就想要充當算數,亦並非僅僅將真常用於學術的研究推理而已,更不能只把真常拿來做為互相爭論的工具,必須應用在待人接物之間,活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果真能實踐行持,就距離清靜之境界不遠了。


  保持真常,持之以恆,久而久之,必能促使內心永住清靜中,這個清靜,如同六祖慧能大師所提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真常本體,原本無名相可立,既然無名相可立,自然塵埃也就無處可沾附染著了,能保持這樣的心境,自然就能夠常住於清靜之地而不退轉。


  日常生活當中,有太多時候很容易出現一些原本並不應該有的煩惱,只因為眾生尚未體悟到「大道本來一物皆無」,萬物只不過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的短暫現象罷了,何苦執著其間,讓自己產生煩惱;由於煩惱不斷增長,內心就將煩惱視為痛苦,一旦體悟到一切萬物皆是假相合成,必能將心轉化至真常,當真常啟用並保持不退轉後,就可以永遠居住於清靜之地,從此無波無濤,寂靜安然也。


清靜真詮-第廿六章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佛法到底有多深

蓮生/文

  讀《大藏經》,發現一個大秘密,釋迦牟尼佛最至高至深的心法。


  佛陀至涅槃也未說出。


  這是一件令我非常驚駭的一件事。


  達摩的見性是: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黃檗禪師是:


  「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摩從西天來,唯傳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


  《血脈論》曰:


  「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


  道元法師說:


  「見性者,佛性也。萬法之實想也,眾生之心性是也,此情渡於有情非情,普於凡夫賢聖,都無所住。故無住之性,雖在於有情,而不住於有情,雖在於惡,而不住於惡,雖在於色,而不住於色,雖在於形,而不住於形,不住於一切,故云無住之性。又此性非色、非有、非無、非住、非明、非無明、非煩惱、非菩提、全無實性。覺之名為見性,眾生迷此性故,輪迴於六道,諸佛覺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


  讀了這些文字,你得到啟發否?你見性否?至高至深佛陀心法,見著否?

  答案是:「不知。」


  所謂「見性成佛?見箇什麼性?」


  「見著否?」


  釋迦牟尼佛至涅槃也未說。


  歷代祖師也未說。


  我覺得永嘉大師講的比較清楚:


  「不除忘想不求真。」


  只要證悟此語,現前照見佛性。


  但,事實上,永嘉大師也未說出。


  我是一位「見證佛性」的人,在此世間,已經很少很少了。


  我想替佛陀說,替達摩說、替黃檗說、替道元說、替永嘉說。


  然而最終的。


  我也是未說。


  因為:


  說了,眾生悟不得。


  不說,不說,不說,就是「說」。


  總會有幾個「明心見性」吧!


  深思遠慮的結果,我明白了佛陀及歷代祖師的深意:

  片刻開悟,片刻即壞。


  長久明悟,長久完美。


  深思徹悟才能夠永恆也。也就是最珍貴的,最有份量的。


  不用說出。


  是要人費大功夫,才可以明白的,所以佛陀及歷代祖師都不說。


  如今,我也會了。


  我絕對不能說出,因為我若說出,正是浪擲自己心力,浪擲自己智慧,浪擲自己的實修,而人們片刻即得,有何稀奇,反而會嘲弄真如佛性。說了有所謂,不說無所謂!


  原來佛陀及祖師們有不得已的苦衷,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嘿嘿!還是不可說。


  說了,會不新鮮的。有所謂的。


盧勝彥文集第190冊《無所謂的智慧》佛法到底有多深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祖德留芳.家道常興

本道院瑤池金母 登台

聖示:百善孝為先,堂上父母兩尊佛,不孝父母,行善再多也只是流於形式也。


陳生:徒兒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金母:徒兒免禮!


陳生:父母與子女因緣是如何呢?


金母:佛家說:「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無緣不聚。子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


一般人不能免俗,總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長大成年後,就得成家立業,與異性共組家庭。


但是夫妻要結合,也必得有緣份,若無緣份,任你百般追求,到頭來仍是成空。


陳生:也就是說,此等緣份,在個人命運中,早就註定好了。


金母:然也。人生在世,一定要廣結善緣,多行善事,切忌與人結下惡緣。


陳生:為人父母者,留給子女最好的財富,應該是什麼?


金母:如果你的子女不學好,揮霍遊蕩,忤逆不孝,如果你知道這是過去世不好的因緣,如果你知道改造的方法,你就應該看開一切,不再怨嘆,以真心懺悔,身教言教,或替其捨財行善積德。


若是子女的心念習性不改,留再多的財產給他更是害他,不如積陰德智慧給他,這便是為人之父母者,留給子女最好的財富。


陳生:有人常說富不過三代,是真的!


金母:事實所見,的確如此。但是世人可曾知道宋朝宰相范仲淹,他的後代家族興旺了八百年,只因為他們是把福報與眾人共享,而不是獨享,獨享很快就會享完的。


范仲淹當宰相的薪俸拿去養了三百戶窮苦人家,並將地理師公認最佳風水的自宅捐出,用來興建私塾,為國家培植人才。


你們如想真正的造福子孫,想要財富能傳下多代,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替子孫行善積陰德,把自己的福報與眾人共享,即是財佈施作利益眾生的事;只要你的善事陰德積的又多又厚,則不只你本身命運改變,你的子孫也會沾你的福澤而昌綿久遠的。


陳生:這麼說來,留財富給子女,不如留德給子女,留財富會害了他們,留德則別人搶不走。如果各位前輩是聰明有智慧的父母,那你是要留很多財富給子女,還是留很厚的陰德給子女呢?


金母:范家行善積德,故而興旺。百行孝為先,能孝親的人,才會對國家盡忠,對朋友守信,對子女慈愛,對兄弟和氣。


孝是天經地義的規則,孝要從事親開始,能事親才能達到事君,然後才可以立身,進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可。停筆。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百善孝為先-第卅五章 祖德留芳‧家道常興

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生不帶來

  某地有一種奇特的風俗,先為死去的人穿上華美衣服,然後再一一脫光。

  當人死去,陳屍在床上,家人為他穿上華麗的衣服,口袋藏許多銀錢,頭戴帽子,頸掛金鍊。


  兩人分別站在死人旁邊,甲代表哀家,乙代表死人。兩人開始對話。


  甲問說:「你一生下,有沒有帶銀錢到世上來?」


  乙答:「沒有。」於是就將死人袋內銀錢拿走。


  甲又問說:「你來世界有無戴首飾珠寶?」


  乙答:「沒有。」於是又將死人頸上金鍊珠寶取下。


  甲再問說:「你來世界有無戴帽?」


  答曰:「沒有。」;


  又問:「有無穿衣?」


  答曰:「沒有。」


  於是又將帽子摘下,衣服脫掉,然後裝進棺材。


 ※ ※ ※


  塵間多有迷染,唯在眼見不淨,而世人都好依凡眼看這假境物,事相物相都是世人易迷惑窮追不捨,如果能反照本心,一定能透澈了然。


  一切世間物何能擁有,何能不滅,都只是一時間而已。不論是錢財或是多大的房子,亦或人與人之間關係,不都只是一時間,隨著那時間的流逝,還有什麼是留得住,還有什麼是你能擁有。是以不要過度的執著,應要珍惜每一時間,對那非究竟要能放得下,對自我的本性如來就要不斷反照,不可讓這一切非實誘惑迷染。


  今時大道普傳,諸聖仙佛慈悲,不忍世人掉落在這大染缸中,故再再的頻示殊法,旨在指引世人了悟齊登彼岸,不在這紅塵打滾,早脫業海,這是每一個人要明重要的事啊。


慈聖雜誌-第一四五期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平凡生活.盡心而已

本道院彌勒菩薩 登台

聖示:人的一生,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痛苦和挫折,對待任何事情,大家必須做好二種準備,即是勝不驕、敗不餒。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彌勒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學生明白了。依律而言,親病不小心醫治,敘錄五十過。親病小心侍奉獲癒,敘錄三十功。對親疾言厲色,敘錄五十過。出一怨言,敘錄十過。起一怨心,敘錄十過。食新物忘親,一次敘錄一過。晨昏定省,一日敘錄一功。出告反面,一次敘錄一功。以上,是昨夜聽講得到的知識、常識,先跟大家分享。


每個人生活中都希望能夠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痛苦,多一些順利、少一些挫折;可是命運卻似乎總愛折磨人、捉弄人,總是給人更多的失落、痛苦、挫折。


彌勒菩薩:面對挫折和失敗,大家要勇於承擔,要在生活上做個強者,更要在平凡生活中磨礪自己的意志和品格。方才,爾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功過;因此行善、行孝要即時,也許會讓爾們快樂多一點。


陳生:是啊!有一位卡車司機,在經過一個小村莊時,一位農婦突然橫穿馬路,司機見狀,來個緊急剎車,差點兒撞著農婦。農婦頓時火冒三丈,衝到駕駛座旁對司機開始沒完沒了的謾罵。司機沒有還嘴,點燃一根香煙,慢慢地吸著,聽著農婦從小罵,上升到大罵。香煙吸完了,趁農婦喘口氣的功夫,司機終於開口了,說道:「如果我剛才剎車再晚一點撞死了妳,這會兒妳還能罵嗎?」農婦想想有道理,便不再罵囉!


彌勒菩薩:哈!…。人生就像在列車上的一次長途旅行者,到了終點就必須下車了。過於沉迷於過往的人,將永遠生活在痛苦和遺憾之中,學會放棄,也是一種境界。大棄大得,小棄小得,不棄不得。


陳生:好像是耶!我們在生活中應該要學會遺忘不如意的時候,學會放棄生命中許多可有可無的東西,心胸自然就會坦然而無掛礙。


彌勒菩薩:你們一生中有許多東西必須不斷地放棄,在仕途中放棄權力的追逐,隨遇而安,得到的是寧靜和淡泊。在淘金的過往中,放棄對金錢無止盡的掠奪,得到的是安心和快樂。在春風得意而身邊美女如雲時,抵擋著美色的佔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溫馨美滿。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學生明白了。


人的一生,期望大家能夠懷著一顆平和的心,抵擋各種的誘惑,做一個平凡的人,簡簡單單地過生活。從今而後,相信我可以學習過平凡的生活,而且可以做的很好。


彌勒菩薩:祝福!


陳生:謝謝!我們在最近的生活中,時常被媒體負面報導受到影響,而關上熱情的心窗。使得人與人相處互動有芥蒂、有猜忌,讓人的心遠離了溫暖。其實,我們處在現在的社會,應該更需要良善的互動,並且拉近彼此之間陌生的距離感,一同發揮友善的關懷。


有一位身障者,由家人陪同看燈會,非常盼望能參觀表演,警方也特別通融讓車子開進管制區。燈會場地沒有設置無障礙坡道,只有階梯,使得這位身障者坐著輪椅而無路可走,陪遊的家人感到不知如何是好,想找人幫忙一起連輪椅抬上階梯。


當下,有一位年輕熱心的執勤警員,過來主動說:「讓我來背,比較安全。」說完,立即蹲下背起身障者,一步一步把他背上階梯,又細心提醒看表演時要注意安全,看完表演有需要可以再聯絡協助幫忙。在這非常寒冷的日子裡,在旁的民眾看到這一幕時,大家都感受到人心溫暖的情懷囉!


彌勒菩薩:所以,在你們日常的生活裡,仍然處處可發現人情溫暖的一面,雖然有時候會因社會負面的訊息而感傷,但是人與人之間,還是都會發揮著人性的光輝。


可。停筆。吾退!


陳生:嗯!感恩!感恩每一個送出溫暖的人!謝謝恩師!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道在日常中-第廿四章 平凡生活‧盡心而已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莊周夢蝶

蓮生/文

   「莊周夢蝶」的故事很有名:


  有一天,莊周做夢,自己成了「蝴蝶」。


  正在高興的飛舞著,根本不曉得自己是莊周。


  忽然夢醒了,自己尚鼓動著雙手。


  此時才知,自己就是莊周,不是蝴蝶。


  於是,莊周寫下一句名言:


  是莊周夢蝴蝶?


  還是蝴蝶夢莊周?


  「莊周夢蝶」的大意是說,人生就像一場夢一樣,莊子說人在夢中,並不知道自己在做夢,要等到夢醒了,才知道是做夢。而且須等到大覺大悟之後,才知道這一輩子是一場生死的長夜大夢呢!


  我實言告訴大家:


  我在美國西雅圖時,常常夢回台灣,那是我成長的故鄉。


  如今,我在「葉子湖」閉關。


  卻常常又夢回西雅圖了,西雅圖「雷藏寺」是我常住說法的地方,等於是第二個故鄉。


  西雅圖的「人」。


  西雅圖的「事」。


  西雅圖的「山與湖」。


  西雅圖的「真佛密苑」、「彩虹山莊」,如何能令我忘懷?我在西雅圖生活二十年,豈不是一場大夢一樣?真的如夢幻。


  我這位有情的行者,總是無法割捨西雅圖的緣份,也算是另一類「別離」的苦吧!


  今天,「莊周夢蝶」,「我夢西雅圖」,如果明白人生也是一場大夢,夢醒夢空,空空如也,能夠明確的認知,這一切都已過去了。要認真在「當下」修行,如此一來,就算境遇全變,肉體也有了變化,不致於驚慌失措,精神異常。


  我告訴大家:


  輪迴。造業。遷流。變化。


  不管你信不信,就是這樣,這即是夢幻人間。


  大家要知夢,知道夢中也能修行念佛,要得真覺,趕快從人生大夢中,醒悟過來吧!
   

盧勝彥文集第164冊《一日一小語》莊周夢蝶

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

葉公問政

  葉公原名沈諸梁,字子高,是楚國的貴族。他處理政事的時候,每一件事都會做到公正嚴明,他體恤人民減少賦稅,被人民所稱讚。孔子覺得葉公算得上是施行「仁政」的榜樣了,所以他來到了楚國。

  葉公聽說後很高興,迫不及待地跑來問孔子君子該如何從政。


  孔子說道:「能夠做到近者悅,遠者來,就是最大的成功。」


  春秋戰國時期,土地十分遼闊,而人口卻很少,所以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往往需要眾多人口的支撑。所以孔子說,能夠讓跟隨著你的人感到心悅誠服,不願意離開你;在外面的人都惦記著你的恩德,都想回來,這就是成功了。


  而相反的,在你統治之下的人們都想離開,在外面的人離開了也都不回來,這就是君主的仁德不夠,不能讓人民折服。


  引申到外交上,就是能夠與周邊相鄰的國家相處和睦,也能夠與離自己很遠的國家禮尚往來,這就做得很成功了。

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一切事經

  大多數人想要修行,但因囿於種種因素無法出家,因此選擇成為一位在家居士,那麼﹗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算是一位標準的在家居士呢?

  在《雜阿含》第九二九經/一切事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毘羅國的尼拘律園中。


  那時,摩訶男來拜訪佛陀,稽首頂禮後,退坐一旁,對佛陀說:「世尊!甚麼叫做優婆塞(在家居士)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所謂優婆塞,就是在家人過著清白的生活,乃至盡一生的壽命,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優婆塞。」


  摩訶男又問:「世尊,甚麼叫做標準的優婆塞呢?」


  佛陀說:「若優婆塞有信仰無持戒,就是不標準。所以應當要精勤努力,而達到淨戒之具足。
 

  若具足信與戒,卻不肯佈施行善,也是不標準。所以應精勤努力,修習佈施,令佈施具足圓滿。

  信仰、持戒、布施等行雖然圓滿,但不能常常拜訪沙門,聽受正法,還是不標準。所以應當精勤努力,時常往詣塔寺。若是拜見沙門後,不專心聽受正法,也是不標準。所以應當精勤努力,專心聽受正法。


  能專心聽受正法,但是聽聞正法後不奉行,還是不標準。所以應當精勤努力,隨時拜訪沙門,聞法奉行。聞法奉行後,若不能觀察諸法的深義,也是不標準,所以應精勤努力,觀察諸法的深義。


  能觀察甚深的妙義,但是不能隨順知法次法向(依次第修行),也是不標準。所以應該要精勤努力,依次第修行。


  信仰、持戒、布施、聞法,奉行、觀察、了達深義,隨順而行法次法向的話,摩訶男!這就是具備了一位標準的在家人應有的條件。」


  摩訶男問佛說:「世尊,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是指優婆塞只有利己,卻沒有利他?」


  佛陀說:「如果在家人


  1.自己信仰三寶,卻不能引導他人信仰三寶;


  2.自己持淨戒,卻不能引導他人持戒具足;


  3.自己行布施,卻不能影響他人行佈施;


  4.自己走訪塔寺禮見諸沙門,卻不能勸化他人也走訪塔寺禮見沙門;


  5.自己能專心聽法,卻不能勸化人樂聽正法;


  6.自己聞法後能受持,卻不能勸化他人受持正法;


  7.自己能觀察甚深妙義,卻不能勸化他人觀察深義;


  8.自知深法後,能依次第實踐正法,卻不能勸化他人依次第實踐正法。


  摩訶男,以上八種情形,就是優婆塞只能自利,卻不能利他。」


  摩訶男又問佛說:「世尊,優婆塞應成就幾法自利利他呢?」


  佛陀說:「若優婆塞能成就十六法,就是優婆塞能自利利他。是哪十六種呢?摩訶男,如果優婆塞


  1.具足正信,2.也能引導他人信仰三寶;


  3.自持淨戒,4.亦引導他人持守淨戒;


  5.自行布施,6.也教人布施;


  7.自行走訪塔寺見諸沙門,8.亦能教人前往禮見諸沙門;


  9.自己專心聽法,10.亦教人專心聽法;


  11.自己受持正法,12.亦教人受持正法義;


  13.自己觀察法義,14.亦教人觀察法義;


  15.自知深義,能依次第實踐正法,16.亦能教人解了深義,依次第實踐正法。


  摩訶男,若能成就以上十六法者,就稱為優婆塞能自利亦能利他。


……(略)……


  許多人不知如何做為一位稱職的在家人,而本經即敘述稱職的在家人,於受持三皈依(信)、五戒(戒)的基礎後,應該要具足信、戒、聞、捨(施)、慧(如實知四聖諦),即俗稱的「在家五法」。
 

  然後以十六法自利利他,成就四不壞淨,證得初果以上果位,就是世間難得的在家人了。
 

  編者註:摩訶男是一位在家居士,常布施飲食、袈裟、臥具、湯藥等給僧眾,佛陀稱讚他為「心恒悲念一切之類」第一。

經典的智慧-第四一章   一切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