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誰是大智士?

蓮生/文

  世尊在因地時,布髮掩泥,獻花於燃燈佛。

  燃燈見布髮處,遂約退眾,乃指地曰:「此一地方,宜建一梵剎。」

  時眾中有一「賢于長者」,持標於指處插曰:「建梵剎竟。」

  時諸天散花,贊曰:「庶子有大智矣!」

  此段文字,簡說如下:

  世尊在過去世中,將頭髮布地,獻花給燃燈佛。

  燃燈指布髮處說:「宜建塔寺。」

  「賢于長者」持一塔寺象徵物,插在布髮處,說:「塔寺已建成。」

  諸天散花讚揚:

  「這位是大智士!」

  大家看了這段文字,會不會覺得莫名其妙?建梵剎,要花費「人力」、「物力」、「財力」,需要時間才可建成。

  豈有持一標誌,在「布髮」處,一插,就說:「梵剎已建成。」

  而諸天還散花,還讚嘆,豈不怪哉!

  這在世俗人的眼中,會說:

  「俏也!」(精神病患)

  而在我的眼中,會說:

  「大智士!」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如果當時我在場,當「賢于長者」持標要插該處時,我橫身擋住他,不讓他插。

  我只是從地上取一粒沙,置於布髮處,說「建梵剎竟。」

  諸天散花,同樣讚嘆我「盧勝彥」是大智士也!

  我也可以不取一粒沙,置於布髮處,我更方便的是,拔了我身上的一根腳毛,將毛置於布髮處,不但諸天讚嘆,連燃燈如來,也會大叫:「盧勝彥,你將來成佛,就叫華光自在佛,是智慧第一的華光自在佛。」

  大乘佛教智慧第一是「文殊師利菩薩」。

  小乘佛教智慧第一是「舍利弗」尊者。

  金剛乘佛教智慧第一是「盧勝彥」聖尊。

  嘿!嘿!哩!

  我提示大家。

  無上的佛法,是精神領域的運行,任何物質世界的有形,是完全無法相比擬的。

  地球上縱然建立了無數的梵剎,無數的塔寺,無數的壇城,人們把它視為功德,而在如來的眼中,是一粒沙。

  如果我們把思維的觸角再向前伸延,你不得不承認,整個地球只是宇宙當中的:

  「一粒沙!」

  當我們擁有空前的物質享受時,你可以想像自己像一隻蝗蟲,飛入了玉米田之中,大啃特啃「番麥」。

  當我們住進了豪宅,你可以想一想,你不過是住進了一粒沙中的一點,或許連一點也無。

  智者說:

  「所謂功德,是一粒沙,彈入一座山。」

  「所謂功德,是拔一根毛,插在泥上。」

  「所謂功德,是沒有功德,才叫功德。」

  如果你想看一看「功德」,我帶你去看西藏阿里札達的消失的古格王朝。

  還有突然間不見,中南美的馬雅文明古塔。

  還有義大利的龐貝古城。

  它們都是在功鼎盛的文明時期,突然之間,就滅寂了的。

  我現在問大家:

  「功德是什麼?」大家試參看看!

盧勝彥文集184冊《給你點上心燈》誰是大智士?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暗室慎獨

  褚彥回,南北朝時期人,是宋朝太常褚裕之的孫子。褚彥回自小便能處變不驚,胸懷大度,注重禮儀法度和德行修養,官至司空、驃騎將軍。

  褚彥回娶了宋文帝之女南郡公主為妻,拜為駙馬都尉,後遷任秘書丞。

  景和年間,山陰公主放任淫逸,她看到褚彥回後很喜歡,便告訴皇帝。皇帝將褚彥回召入內宮住了十天,公主晚上總來見他,一再逼迫,而褚彥回總是正襟而立,從天黑一直站到天亮,絲毫不為動心。

  公主對他說:「您的鬍鬚像戟一樣,為甚麼沒有男人的情意?」

  褚彥回說:「我雖然不聰明,但怎敢自惹禍端?」

  宋明帝即位後,非常信任和依賴褚彥回,遷任其為吏部尚書。有人求官,在袖子裏秘密藏帶了一個金餅,請求同褚彥回單獨談事,然後拿出金餅說:「沒有人知道。」

  褚彥回說:「你自然就能得到官位,不需要靠這個東西。如果一定要給,我不得不向上面報告。」

  那人非常害怕,收起金餅走了。褚彥回後來向人說起這件事,但始終沒有洩露這人的名字。

  明帝病危時將後事託付給褚彥回,並在遺詔中任其為中書令、護軍將軍,讓其輔佐幼主。高帝即位後,也非常禮遇和重用他。元徽三年,褚彥回進爵位為侯,服喪期滿,被改授為中書監、侍中。

  當時淮水已屬北朝的領地,所以南方便吃不到淮水中的鰒魚,偶爾有人輾轉得到幾條,一條能賣幾千錢。有一次,有人送給褚彥回三十條鰒魚作為禮物,褚彥回雖然身居高位,但仍十分貧窮,有個門客建議把這些鰒魚賣了,說可以賺到十萬錢。

  褚彥回臉上變色道:「我認為這是食物,不是財物,並且不知道它能賣錢,所以才接受的。雖然貧儉,但怎麼可以賣掉禮物來賺錢呢?」

  他將這些魚都分給親人和朋友吃,沒幾天就吃完了。

  褚彥回在四十八歲那年,年初便重病臥床,褚彥回知道自己壽命將盡,上表請求退位。武帝不准許,又加授其為司空、驃騎將軍。

  不久,褚彥回就去世了,這位官位顯赫的重臣去世後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產,欠債幾十萬,皇帝下詔賜贈棺木。

  雖然沒有人知道和看見,但面對女色及不義之財,褚彥回卻能夠堅守道義和節操,拒色輕利,這就屬於我們神傳文化中所講的「暗室慎獨」。越是沒人知道越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也越能體現自己修德修身的功力是否紮實。

  其實,上天在洞察一切,人的所謂「暗室」欺瞞不了神佛之「法眼」,只是自己損德、造業、折福罷了!

※ ※ ※

  謹者,為求勤學之謂也。謹之於勤學者,為進道入德之方,勿敢一時之惰,時謹而不怠,學如猶不及之虞,此謹之於學。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之目的,在於正言明理,宣道渡眾,以悟至精至妙之道理,不為邪說所蠱惑。故學之謹者,擇正而言,擇善而行也。

  謹者,篤敬之謂也。謹篤而敬其事,為君子處世行道之本也。夫道本立而道生,道也者,路也,明心見性之路也。心之明也,無所縱欲,湛然清靜,此謂謹之於斯心者也。君子修身養性,心之在謹,是為收斂放肆之心。清心寡欲,寡欲而后清靜其心,則過患者,鮮矣。故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此之謂也。

  謹者,慎獨也。心之動,行之謹,慎獨存誠,仰不愧,俯不怍,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光明正大,現隱顯微,皆合乎謹。故中庸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賭,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之功夫,貴乎省察研幾,去惡存善。曾文正曰:「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則大學之所謂自慊,中庸之所謂戒慎恐懼,皆能切實行之,即孟子之所謂自反而縮,所謂仰不愧俯不怍,所謂心莫善於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斷無行有不慊於心則餒之時!」

佛說仁義禮智信-第五節 謹

純金佛像

  在泰國,有一尊十尺半高、兩噸半重的純金佛像。在一九五七年以前,這尊佛像本是泥塑的。

  當時,政府計畫開路,佛像正好擋在路中央,不得已,只好移動佛像,另換一個安奉的地方。

  那天,下著大雨。移動時,佛像上出現裂痕,工人們只好暫停,等雨停後再搬移。到了半夜,寺裡住持不放心,打著手電筒去察看佛像是否安全。

  當手電筒照到佛像頂部時,出現了奇怪的事:在佛像裂縫處,出現了閃閃的金子般的反光,於是輕輕撥開泥塊,原來,這是一座純金的佛像。這樣大的一尊純金佛像,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他們經過研究,據說是以前緬甸攻打暹羅(今泰國)時,廟裡的僧侶,恐怕純金佛像被搶走,就塑上泥土,以遮人耳目。

  後來,僧侶們一個個離世,沒有人知道這個秘密。直到一九五七年才被發現。

  這個故事可作一個比喻:我們每個人的心——內在本性(真如、佛性),本就同黃金一般純淨,沒有一絲雜質。

  但在五欲六塵的侵蝕下,卻像泥土一樣,被層層染汙,蒙上了厚厚的一層,包裹起來了。

  只要下決心敲去泥土,消除污染,純金的自性(佛性,智慧),自然會顯露出來。

  心,本是清淨心,本是智慧心,這是「本有」,「本然」。六祖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或者,「自心本清淨,何處有塵埃?」)這不正是禪宗所常說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嗎?

※ ※ ※

  人之性,本圓滿澄光無邊,只因受世凡之塵染,漸失其光芒性,受到功利、名氣之薰染,本性失去了光輝,黯然失色,更因而墜於黑暗痛苦之深淵。

  性乃人之本根,是靈之厚源,失性則無靈,性暗晦則靈失光,則人生暗無天日,只在罪孽中奔逐,失去了人生的真諦,枉費為人之本要,這是不值得的。

  惟能從「善」著手,清除心中之「障礙」,拋開世俗之塵擾,無任何之罣礙,那自性自可燃放出其光輝,且可四射,普及於眾生。盼世人能悟知此理,勉而行之,自可成證道果。

禪化闡道篇第三輯-光輝己性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一生慳吝,所求違願

濟公活佛 降

詩曰:遙遠山村油點燈 昏黃四壁度平生
   身居困境貧如洗 果報原來不減增

聖示:不論在家或出家修行,沒有福報都會很苦,尤其是許多在家修行者,一旦接觸修行,就覺得工作、家庭都可以不要,認為家庭是累贅,上班沒意義,若是以此心態修行,必然世俗福報與修行難以兼顧,要想有所大成就,則難矣。

濟佛曰:徒兒隨為師上蓮台,準備出發著書。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濟佛口念真言,堂外現出蓮台,師徒二人上了蓮台,快速飛往目的地。)

王生曰:叩問恩師!徒兒觀世間有人自稱為佛,或稱自己是佛菩薩轉世,此是否有不如法的地方?

濟佛曰:依佛法而言,每一大劫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每一個中劫有二十小劫,現今娑婆世界為住劫(中劫)之第九小劫,因釋迦摩尼佛曾發願要在五濁惡世中成佛,而一世界只有一佛,釋迦摩尼佛授記的未來佛是彌勒佛,故若現有自稱自己為佛者,實乃打大妄語也。就以觀音、普賢、文殊等菩薩而言,其久遠劫早已成佛,但卻以菩薩稱號而非以佛稱號助釋迦牟尼佛廣度眾生,即是一世界無二佛之道理。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來,或菩薩示現,也皆常以凡夫自居,斷無說我是佛,是菩薩者,因為若是身分一揭露,即須立刻入滅。故《楞嚴經》云:「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末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即是明證也。

王生曰:叩謝恩師之說明,依恩師所言,佛菩薩示現在世間,絕對不會揭露身分,身分一揭露,須立刻入滅,若身分揭露仍四處吸金,就是招搖撞騙,而非諸佛菩薩應現吧!

濟佛曰:然也。

(師徒二人談論間,蓮台已抵達一偏鄉。)

濟佛曰:目的地已到,徒兒下蓮台。

王生曰:徒兒遵命!下了蓮台,看到一對年約四、五十歲的男女,和二位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正在小麥農地上,好像正在休息,叩問恩師,今日是要訪談他們嗎?

濟佛曰:然也,待為師將男主人之元靈調出,你訪問他為何會一生窮困,請他說明以做為世人之警惕。

(此時濟佛以佛扇一搧,男子昏昏欲睡,元靈隨即被調出。)

王生曰:大菩薩你好,因為今日濟公活佛恩師奉旨領我訪遊著書勸化世人,我看你剛剛工作勞累,好不容易休息片刻,而從你歷經風霜的外相來看,似乎過得不太好,恩師說您一生窮困,不知是何因由造成,可否簡略說明,作為著書案例,積一些功德。

(男子經濟公活佛點化後,即娓娓道出。)

男子曰:我其實是一位偏鄉代課老師,和妻子育有一子一女,家中有四畝薄山地田,田裡種有小麥和玉米,雖然收成不佳,卻是家庭賴以度日的基礎。因為代課老師薪水微薄,要讓一家溫飽、小孩上學讀書,可說經濟非常拮据。我一生獻身鄉村教育,桃李無數,但也清貧一生,尤其前年我大女兒上大學後,學費和生活費更壓得我夫妻倆喘不過氣。我常想,我一生不偷不搶,教育學童,為什麼依然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剛剛經濟公活佛點化後,我才知道是業力之關。因為我前生是一位吝嗇貪財之人,即使家中府庫充盈,卻仍覺得不夠多,因此為了聚斂財產,我攀附權貴、苛刻下人,無所不用其極地積聚財富,只要有觸及我一點利益之事,皆避之唯恐不及,舉凡對地方公益或貧困、乞討者,都拒他們於千里之外,甚至臨命終時,仍不甘心一生的錢財無法帶走,因此今生轉世為人,受前世吝嗇不肯施捨之惡,而遭受所求違願之報。

濟佛曰:修財布施得財富之果報,吝財不捨得貧窮之果報,正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世間有許多聰明之人,卻窮困潦倒,即是有修法布施,卻不修財布施,而造成一生物質生活貧乏,希世人能明悟果報之原理,三施並行,未來才不會後悔也。

(此時濟佛佛扇一搧,男子之元靈又重返體內。)

濟佛曰:好了!今日就訪談至此,我們回去吧!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師徒二人上了蓮台,蓮台往虛原堂飛回。)

濟佛曰:虛原堂已到,徒兒下蓮台。

因緣與果報-第三十章 一生慳吝 所求違願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最大的福份

蓮生/文

  想一想自己隱居閉關於「葉子湖」,真是天大的福份。尤其知曉自己的大事因緣,知曉如來的正法,看見天上界的自家寶藏,我這天上華屋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

  我大悟之後,再看看「富比世」雜誌的刊載,世界第一富豪「比爾‧蓋滋」,再看看全世界鉅富的排名,全世界的百名鉅富,我出生地的十大鉅富,例如蔡家、王家、張家、辜家、林家……等等。

  哈哈哈,大笑一陣,我不想說什麼。

  因為就算是「比爾‧蓋滋」的財富,也比不上天上界的一棵樹,一粒果,一朵花,一株小草。

  人間糟糠。(男女)

  人間垃圾。(名位)

  人間塵埃。(錢財)

  我這最大的福份,不是人間有的,不是向外覓求的,是識自「本心三昧」,不由知覺,我踴躍快樂。天上的華屋,世上豈有?在無遮障的華屋之中,全是七珍八寶,無塵無垢,圓明光透,妙香覆蓋,侍者千萬,我是「大福金剛」啊!

  你要尋覓最大的福份。

  只有隨我修行去。

  詩:

  實在是無法形容

  任你擁有整個的地球

  或是救世主

  最大的福份

  竟然是不必向外覓求

  你本來就自己有

  只要用手纖細的碰觸

  一切就變成魔術棒般

  石頭變金球

  想什麼就有什麼

  想不到的是

  就連歲月也會倒流

盧勝彥文集172冊《隨風的腳步走》最大的福份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五子登科

  宋代學者王應麟編寫的蒙學教材《三字經》說:「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教子成才的事跡,不僅在當時被人們景仰,而且傳頌至今,家喻戶曉。

  竇燕山,本名竇禹鈞,是五代時期人。他家住薊州漁陽,也就是現在天津市的薊縣。過去,漁陽屬古代的燕國,地處燕山一帶,因此後人稱他為竇燕山。

  竇燕山生有五個兒子,在他的教育培養下,都考中進士,成為國家棟梁。長子竇儀,授翰林學士,任禮部尚書;次子竇儼,授翰林學士,任禮部侍郎;三子竇侃,任左補闕;四子竇偁,任左諫議大夫,官至參知政事;五子竇僖,任起居郎。竇家五子,被稱為「竇氏五龍」。

  竇燕山將五個兒子都培養成才,他的義風家法,成為人們爭相傚彷的榜樣。侍郎馮道賦詩一首稱贊道:「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竇燕山家庭如此美滿,令人贊嘆。但他年輕時並不明白道理,雖然家境富裕,他不懂得接濟窮人,廣行善事,到了三十歲還沒有兒子。

  正當他愁眉不展之時,忽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已故的祖父和父親聚在一起,教訓他說:「禹鈞,你要趕緊迴心向善!因為你今生的命運不好,不僅沒有兒子,而且壽命也很短促。孩子,努力多做救人濟世的善事,或許可以改變你的命運。」竇燕山從夢中醒來,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把祖父和父親的叮嚀,一一銘記在心,立志從此改過行善,大積陰德。

  竇家有一個僕人,盜用了主人的錢。後來,這個僕人擔心被人發覺後受罰,就寫了一張債券,係在十二三歲的女兒胳膊上,債券上寫著:「永賣此女,償所負錢。」從此僕人遠逃他鄉。

  竇燕山知道這件事之後,看到小女孩身上縛著的債券,心裡很哀傷,很可憐這個孤苦無依的孩子。他馬上焚毀債券,收養了僕人的女兒,並囑咐妻子:「好好撫養這個女孩,等她長大了,給她找個好人家的子弟嫁過去。」

  女孩成年以後,竇燕山替她備了嫁妝,為她選了一位非常賢德的夫君。

  那位僕人聽到了這件事,非常感動,就從外地回來,到竇燕山家裡,哭著懺悔自己以前的過錯。竇燕山不僅沒追究往事,還勸他浪子回頭,重新做人。

  僕人全家感恩不盡,不知道該如何報答。於是,他們把竇燕山的畫像掛在堂前,早晚供養,以表達知恩圖報的心願。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竇燕山到延慶寺佛前進香,忽然在後殿的臺階旁邊,拾到一個錢袋,裡面裝了二百兩銀子、三十兩黃金,他想,這一定是別人遺失的。金銀的數額很大,他不敢在寺內久留,趕快拿著錢袋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竇燕山早早來到寺廟,在那裡守候失主。不一會兒,見一個人遠遠地痛哭流涕而來。竇燕山問他為何痛哭,那個人實情相告:「父親犯罪,將要被發配到荒僻的邊疆充軍,為了給父親贖罪,我懇求哀告所有的親戚,好不容易借來了錢,都裝在一個袋裡,須臾不敢離身。誰知,昨天晚上和一個朋友喝酒,喝醉以後頭昏腦漲,不知怎麼回事,錢袋竟然丟了。沒有錢,我怎麼給父親贖罪啊,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到父親了。」說著,他悔恨交加,號啕大哭起來。

  聽他這麼說,竇燕山知道此人就是失主,經過驗證,錢數相符,竇燕山把他帶回家,不僅把失物還給他,還安慰他不要著急,並且贈給他一些財物。那個人歡天喜地道謝而去。

  竇燕山一生做了很多好事。例如,親友中有喪事無錢買棺者,他出錢買棺葬殮;有家貧子女無法婚嫁者,他出資助其婚嫁。對於貧困得無法生活的人,他借錢給他們,使他們有做生意的資本,因此各地的窮人,由他幫助而得以維持生活的,不可勝數。

  他為了要救苦濟人,所以自己的生活很儉樸,絲毫不肯浪費,每年衡量一歲的收入,除了供給家庭的必要生活費用外,都作救苦濟急之用。他還建立書院四十間,聚書數千卷,禮聘品學兼優的老師,教育青年,對於無錢而有志求學的貧苦子弟,不管認不認識,只要來書院學習,他都代繳學費和生活費。就這樣,竇燕山建的書院先後造就了很多品學兼優的人才。

  有一天,竇燕山又做了一個夢。夢見祖父和父親對他說:「你多年以來,做了不少善事,上天因為你陰德很大,給你延壽三十六年,並且賜給你五個貴子,將來都很顯達,能夠光宗耀祖。你壽終之後,可以昇天作真人。」說完,又囑咐他:「因果報應的道理,確實不虛。行善造惡的報應,或見於現世,或報應在來世,或影響子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絕對沒有疑問啊。」

  從此以後,竇燕山更加努力地修身積德,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他以身作則,治家非常嚴格,竇氏家規上說:「家庭之禮,儼如君臣;內外之禮,儼如宮禁。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務耕讀,女勤織紡,和睦雍熙,孝順滿門。」

  嚴格的家教培養出孩子傑出的品德和纔能,竇家五子都榮登了進士,被稱為「五子登科」。從此以後,「五子登科」成為天下父母對兒女的殷殷期望。

  後來,竇燕山官至諫議大夫,享壽八十二歲,臨終前預知時至,他沐浴更衣,向親友告別,談笑而卒,令人羡慕。

  竇燕山通過努力行善,不僅改變自己無子短壽的命運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而且使後代子孫昌盛顯達,由此可見「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善惡禍福在一念之間,每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宋朝的范文正公,曾將竇燕山的事跡記錄下來,訓示子孫,范公自己也身體力行,倡辦義學,購置義田,因而後代非常昌盛發達。而范公為了使竇公的事跡流傳天下,好善好德之人都能看到,特意詳細記錄,並囑咐子孫廣為傳播,其拳拳愛人之心,躍然可見。

  司馬溫公在家訓中也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真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

  「富貴從布施中來」,世人只知道把錢存到銀行裡,而明智的人懂得布施,真心幫助別人——這是放在另一種銀行的存款。

※ ※ ※

  人身之保,首重於心念之於善、之於德,才能澈底確實,否則一切都是枉然。然保身除安內身之外,還除前業,亦即是否能有善,就可無其他外來煩雜之侵擾,自可化為無,同時藉善念、善德,可漸除前業,以除業來致今日之福,更能以今世之善德,來充盈後世等無限延綿之福,所以說,世人當知「立德」才能真正的保身。

  世事明確,活生生的實例甚多,並無敗德而有福報之者,所以可鑑明此理來悟得吾之言不虛也。

  凡人之不能立德,就是毀身去福之主因,任憑你如何的在神前叩求,也是無濟於事的,所以不癡不迷,當克求自身之德,就有福來,勉之。

禪化闡道篇第三輯-立德保身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廟堂之和合

  古時有一知名道院,住著一位得道道長,每天來訪視、求道、問事之人絡繹不絕,負責招待之執事,忙得手忙腳亂,因為每天出入之善男信女何止百千。

  有一天,道院的甲執事忙到生病了,便拜託乙執事幫忙其原先負責之工作,因甲執事不得已的請託,乙執事勉為其難的答應。

  想不到那天來訪之賓客比平日更多,乙執事忙得不可開交,這時不禁怨怪:「甲執事為何要生病?將這麼多工作丟給我。」

  好不容易忙了一天,乙執事忙到笑不出來,對來訪之善男信女愈發冷淡,大家看得出他的疲憊與不耐,但沒說什麼。

  第二天一早,乙執事被道長叫到正殿關懷。道長慈祥的對他說:「你身體還好嗎?會不會累?有需要請別的執事分擔工作嗎?」

  乙執事一方面感動道長的關懷,一方面又訝異道長為什麼這麼關懷他?莫非有人向道長打小報告?

  道長慈祥的看著他,緩緩的對他說:「我們受眾生的供養,為眾生解決生死問題,以此消自己的業力,解自己的災厄;若是能心平氣和,熱心的服務善信,不但能為自己消災解業,更能廣度眾生成證道果,所以眾生是我們的佛,我們的菩薩,萬萬不可因疲憊而怠慢,否則誤了眾生,也誤了自己的修道。」

  乙執事聽了道長的一番話,不禁反省自己造下之業因,實心的懺悔,也感恩甲執事因病痛而讓他得遇道考,也不再埋怨他人。

  從此以後,乙執事努力服務眾生,為眾生解答時,總是滿臉和藹親切的笑容,更用親切熱情的語氣,鼓勵同行道友及善男信女,樂觀愉快的修行,最終乙執事以滿臉愉悅的笑容,歸空證果。

  修行其實是去己惡、揚他善,如何能真正去惡?在於遇境不倒,遇考不退,心平氣和,微笑面對,如此內果可成也,否則造了一天的外功,但內果闕如,豈不可惜?

※ ※ ※

  人世浮塵各隨因緣寄居,但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就易形成種種糾葛,善緣難聚,怨尤不止,以上的情形大多是人與人的認知見解相左,無法融通,才致起了怨尤。

  社會是群居團體,這就必需瞭解如何圓滿人與人相處之道,修行人各在有緣道場共聚一堂,這也就是說每一個修行人都有過去生的一個善因緣或法緣,才得以在人海茫茫裏共修一處。既是有緣,就應各自珍惜互勉互勵以增進修程。

  社會與道場其實無兩樣,凡入世間就要一切隨順因緣好好把握當下因緣,因各自性命各自修,不把握當下修行因緣,那終至歸處到哪裏此就大不同了。世間人都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此可論定一個事實,那就是只要在世好好修善晉德終歸處必是善處,希世間每一眾生皆能果就共登彼岸。

慈聖雜誌119期

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最吉祥之法

  過去,在王舍城耆崛山南麓、恆河岸邊,住著一位名叫尼揵的外道修行人,他不僅年高望重,博學多聞,更具足五種神通,通曉古今之事。

  尼揵門下有五百位弟子,在他的調教下,個個也是精通天文、地理,知曉星象、民情,並且擅長占卜吉凶禍福等事。

  一天,弟子們相約至恆河邊討論各國的吉祥物,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激辯不已,最後還是無法得到結論,於是決定向他們的師父請益。

  弟子們來到師父的住所,行禮後即合掌請示:「弟子從師學道已久,雖已無所不通,但仍不知什麼才是各國人民所認為最吉祥的東西?」

  尼揵梵志回答:「你們問得很好!南閻浮提有十六大國、八萬四千小國,各國都有其所珍視的吉祥物:有的是金、銀,有的是水晶、琉璃、明月神珠、象、馬、車輿、玉女、珊瑚、鳳凰、孔雀,也有以日月星辰圖案為裝飾的寶瓶。這些都是各國人民所喜愛的吉祥物,如果你們看到這些東西,一定要加以讚歎,因為這些都是吉祥的感應,也是國家祥瑞的標幟。」

  弟子接著請示:「請問師父,世上還有沒有更特殊的吉祥物,有助於我們的生命,死後能夠往生天界?」

  尼揵梵志回答:「自創教以來,從來沒聽說有這樣的祥瑞之物,典籍上也沒有記載。」

  弟子告訴師父:「聽說有一位釋迦族人出家修行,六年苦修後,在菩提樹下靜坐思惟,並於定中降魔得道,證得天眼、宿命、漏盡三達智,也許他所知更為淵博,我們何不去請教他,師父您覺得呢?」

  於是師徒一行五百餘人,跋山涉水來到佛陀的住所,至誠頂禮後即長跪合掌,向佛請示:「請問世尊,各國都有其代表的吉祥瑞物,當中不外乎金、銀、水晶、琉璃……,不知世上還有比這些更為殊勝的嗎?」

  佛陀回答:「誠如你們所說,這些都只是世間吉祥之物,人們認為擁有它即能獲得吉祥;反之,則會招致禍殃,但這些都無法究竟救度眾人之苦。我知道有一吉祥妙法,若能依之修持,則能永離三界輪迴之苦,證得清淨解脫涅槃。」

  於是世尊為大眾說了一首偈子:

  佛尊過諸天,如來常現義,有梵志道士,來問何吉祥?

  於是佛愍傷,為說真有要,已信樂正法,是為最吉祥。

  亦不從天人,希望求僥倖,亦不禱神祠,是為最吉祥。

  友賢擇善居,常先為福德,敕身承貞正,是為最吉祥。

  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不婬於女色,是為最吉祥。

  多聞如戒行,法律精進學,修己無所爭,是為最吉祥。

  居孝事父母,治家養妻子,不為空乏行,是為最吉祥。

  不慢不自大,知足念反覆,以時誦習經,是為最吉祥。

  所聞常欲忍,樂欲見沙門,每講輒聽受,是為最吉祥。

  持齋修梵行,常欲見賢明,依附明智者,是為最吉祥。

  已信有道德,正意向無疑,欲脫三惡道,是為最吉祥。

  等心行布施,奉諸得道者,亦敬諸天人,是為最吉祥。

  常欲離貪婬,遇癡瞋恚意,能習成道見,是為最吉祥。

  若以棄非務,能勤修道用,常事於可事,是為最吉祥。

  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人安眾生,是為最吉祥。

  智者居世間,常習吉祥行,自致成慧見,是為最吉祥。

  尼揵師徒聽了佛陀開示的偈語後,心開意解,法喜充滿,於是至誠頂禮佛陀,並且說道:「這真是世間稀有的無上妙法!我們長久以來為煩惱、執著所覆蔽,沒有因緣聽聞如此殊勝之法,懇請世尊慈愍救度,我等願皈依世尊座下,出家修行。」

  佛陀讚歎大眾的發心,並且說道:「善來比丘!」

  尼揵師徒即現清淨比丘相,精進修持禪定,不久即證阿羅漢果。而其他在場的聽眾,也都領悟佛法大意,獲得正法眼藏。

  「旺」、「吉」、「祥」三事,皆人所欲樂之事。人行萬事,無不希望一切吉祥、一切旺順。唯,此三吉事當如何得之?全在人之方寸心田中。六祖慧能有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由心而見,感無不通矣!」

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如意寶珠

蓮生/文

  「三昧神行」中,逢一佛,此佛煞是奇怪。其身影似有似無,現三十二相,但也是彷彷彿彿,跏趺坐在虛空之中,如光如影,又全身赤裸裸的,真的是一絲也不掛了。

  我問:「你是裸體佛嗎?」

  佛答:「不,我是如意佛。」

  我當然知道「如意佛」,是如來行境十佛之一。如來有自在神力,有如意通,有五眼六通具足,一切變化自在,當然是如意佛。

  我問如意佛:「如意佛一切如意,何以是赤裸裸?全身光光如也?」

  如意佛答:「因為一切都有了,也就什麼都不要了!」(此話非常有意思)

  如意佛,伸出一手,手中即現出一顆珠子,光華萬丈,玲瓏通透。

  我問:「何珠?」

  如意佛答:「如意寶珠。」

  我想起「如意寶珠」:

  智度論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為如意珠,譬如過千歲冰化為頗梨珠。」

  智度論又曰:「有人言,此寶物從龍王腦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火不能燒,有如是之功德。」

  雜寶藏經曰:「佛言,此珠摩竭大魚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里,此珠名金剛堅也。」

  最重要的是:「此寶名如意,無有定色,清澈輕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

  如意佛問我:「盧勝彥,你想要什麼?」

  我想:「世俗人,男人喜歡車子及手錶;女人喜歡衣服及珠寶首飾,我的車子,是勞斯萊斯及賓利,已是頂極。我的手錶,伯爵錶、AP錶、拍底批利等等,勞力士錶均有,也是頂極。」

  我沉思,我還要什麼?

  如意佛說:「你要『法拉利』的名車嗎?」

  「多少錢一部?」

  「最貴的百多萬美元,最便宜的二十八萬美元。」

  我心一動。

  一部「法拉利」的名跑車現在我眼前。亮得睜不開眼。

  如意佛說:「送給你!」

  我很尷尬,我這麼大年紀,還開「法拉利」的名貴跑車嗎?我是不是多此一舉,我要「法拉」又有何意思?讓人羡慕嗎?

  我說:「對不起!我不想要。」

  如意佛說:「盧勝彥,你想一想,你還要什麼,我全部如你所願,要啥有啥!」

  「我……我……我……我好像什都不想要了!」

  如意佛說:「哈哈!和我一樣。」

  「哈哈!」我也笑了。我想不起,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值得我愛的。

  我拜別如意佛,此佛赤裸裸,光凸凸,一絲不掛,真的身無長物。

  我走了,我的身後,冉冉飛來幾樣物件,是如意佛送我的,是:

  如來袈裟。

  是蒲團。

  是一支錫杖。

盧勝彥文集185冊《神行悠悠》什麼都不要了

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羊的故事

濟公活佛 降

詩曰:道德修來福特多。三陽開泰唱山歌。
   人人歡樂家圓滿。世界大同海靖波。

又詩:畜道輪迴受苦磨。任人鞭打淚滂沱。
   看來還是為人好。自在逍遙唸彌陀。

楊生曰:有人懷疑畜道,並非人類,如何能夠與人交談?認為畜生只是行屍走肉,那有靈性存在。如今我們卻若有其事的訪問著書,不是千古奇談嗎?

濟佛曰:世人太淺見了,古有公冶長識鳥語,與鳥類交談。鍾子期聽伯牙琴音而知其心,稱為「知音」。再者南極仙翁之白鶴,聽懂仙語。楊戩元帥之天狗,明白仙帥之語。觀音騎龍、天師座虎、玄天上帝足下龜蛇二將,不都是神畜合為一體之證明嗎?如果畜道沒有靈性,牠們怎能登天界與仙佛為伍,一起相處生活呢?

許多禽獸經過訓練,不但聽懂人語、替人工作、看門、表演特技、還能學人語呢!從這些古今之印證,可知動物雖非人身,但其具有與人相同的靈性,是不可否認的。牠們有各自的語言,只是凡夫俗子聽不懂而已。螞蟻碰頭傳話,鳥類遇難鳴叫,牠們的同伴一一知曉。物人各有痴迷一面,人類聽不懂物語,動物聽到人類互相交談,一樣也是莫明奇妙,把人類視為不同一體的動物。所以世人不要排斥、輕視牠們。

至於我帶楊生與牠們交談,是我施以佛法,使牠們恢復元靈,而做人語。再舉一例,我如帶楊生訪問一位美國人,一般人認為美國人只會講英語,如何訪問交談呢?其實凡是有靈性的動物,只要肯學習-都能說各種(國)語言;我施佛法為畜道加靈,而說人語,如一個靈性聰明的人,可以說中文、英文、德文等等之語言。各國都有馬戲團、馴獸師,以各國不同的語言,對動物施教,牠們一樣能夠聽懂,足證動物的靈性,只要加以開發訓練都能適應。

以現代科技而言,颱風可以用雷達測出其行影,不可思議也,人與動物皆有一個頭腦,腦波之發射,只要加以引導,人及動物都有相同之處。腦波即電波,動物之靈敏度有時勝人類數千倍,故畜道是佛教所說六道輪迴中的一道,六道輪迴由一化為六,可謂「一體六面」。如果認為畜道無法與神人交談,則六道輪迴之說,不能成立。仙界西方諸仙佛座下之動物,皆是虛偽。故聖人言:「萬物與我為一」都是說明了天地萬物,沒有靈性也有物性,有靈性者要善待之,有物性者要善用之。一個飯碗它能盛飯、一付眼鏡能帶來光明,都是物性的表現,此具物性的東西,應善以利用之,不可輕視拋棄。物性如此,靈性焉可否認之!

聖人視物如人,故慈悲愛及於物。如本省南部有人大量捕殺伯樂鳥,保護動物人士及政府當局一再呼籲,禁止捕殺,因吃一口肉要殺一條命,捕捉一隻只賣數十元,獲利微小。鳥也有求生權力,任意捕殺,不但有傷愛心,又破壞天然物質,有傷人道。這些都說明了仁政、仁民之慈愛施之於物。天本好生,世人如能體會天心,發出仁心,對本書所言,自會加以讚揚為一本推弘仁慈愛心的寶典。

世人家裡一隻小雞遺失了,就會四處尋找,他人的雞捉來就殺得痛快;你打人殺人無動於衷,你被蚊子咬一口,則心生不願。將心比心,你心好幾分呢?以上引證了人心之自私不仁,動物具有不凡的靈性,也是人類的朋友。牠們甚至犧牲生命,養活世人,世人千萬不要忘恩背義!「畜道輪迴記」一書強調靈魂不滅,輪迴投胎轉世事實。勸世人不要虧心做惡,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人,以免投胎為畜道,任人宰殺、差役。總之,本書的目的,是在警告世人多行善道,不要再做出禽獸的行為。

楊生曰:恩師苦口婆心引證了這些實例,為的是要使世人相輪迴轉生的真實性,畜道也有牠的天地,這本遊記開啟了世人對畜道的認識,所有引證,是很合乎邏輯的!

濟佛曰:楊生上蓮臺,準備起程訪問吧!

楊生曰:今天要到那裡呢?

濟佛曰:出國觀光。

楊生曰:到那一國呢?

濟佛曰:我們到紐西蘭訪問綿羊。

楊生曰:趁此機會溜躂也好,今天天氣突然轉冷,紐西蘭的羊毛很出名,是否帶些回來織毛衣呢?

濟佛曰:算你聰明,出發吧……已到了,楊生下蓮臺。

楊生曰:這裡好多羊隻,每隻羊的身上都長滿了很長的毛,與本地的羊不同,不知牠們為何滿身長毛呢?

濟佛曰:羊毛出在羊身上,這裡野草甚多,適合羊群生活,綿羊為了保持體溫,所以需要毛髮護身,這也是造物者的巧妙造化啊!

楊生曰:冬天來臨,世人為了禦寒,都穿上了羊毛衣。牠們對人類貢獻不少,賜給世人毛衣,是否可以請牠說出身為綿羊的滋味呢?

濟佛曰:今日來此,正是要訪問牠們,瞭解牠們的來歷。「綿羊!綿羊!滿身毛髮,穿著一件毛衣,敘述自己來歷!我施妙法,點醒本來靈性,自述前因,以勸世人。」

楊生曰:這群羊被 恩師佛法打點,若有所悟,我訪問幾隻吧!請問羊兄你轉生為羊,有何感想?(群羊受到濟佛點度,突然覺悟,已能夠開口說話)。

甲羊曰:我因前生為人之時,貪污公帑,造成過失殺人,故今世轉生為羊。

楊生曰:如何貪污呢?

甲羊曰:我前生當官,為了新造一座橋樑,我是主辦者,為謀利益,官商勾結,偷工減料,水泥、石頭、鋼筋等皆未按設計施工,偷取三分之一盜賣。此橋竣工時一樣驗收通過,獲利數十萬。一次山洪暴發,許多車輛、行人,行至橋上,突然橋樑崩潰被水流失,造下過失殺人、陷害人命之罪。故今世轉生為羊,全身是毛,毛一長,就被人剪去販賣,輸出各國紡織毛料、毛衣,一生只有生毛供給世人,以還前債。

楊生曰:貪一毛還一毛,你貪了數十萬,不知要還多少年?

甲羊曰:反正還活著,有生之年只有長毛還債,又能怨誰呢?

楊生曰:有心懺悔還債,相信所欠的債務,一定能還清。

濟佛曰:前世所為令人寒心,害了不少人做水鬼,今生送毛衣還世人禦寒,溫暖軀體,也是罪有應得。

楊生曰:請問另一隻羊,你為何轉生來此呢?

乙羊曰:感謝 濟佛及這位善士之提拔,使我清醒了許多。我前世是一個奸商,專賣假毛料。以普通之布,佯稱是外國洋貨,向人詐騙。一般人都覺得物以稀為貴,高價購買,被騙不知,還「洋洋得意」。我一生以賣劣布為生,賺了不少錢,還娶了兩位太太,享盡齊人之福。生時不信「因果報應」,那知死後,孽鏡臺前一照,「西洋鏡」拆穿,一時害怕萬分,受到閻王百般刑罰,刑後轉生異國為羊,我身上的毛,就是我的衣服,吃了草,吸取營養,自然生長羊毛,但我一長出毛,好像成為一件衣服時,便一件件被脫去(剪去),供給世人紡織毛衣。可謂只有耕耘,沒有收穫。身上的衣服,穿了很短時間,就被世人脫去,覺得很不甘願。

濟佛曰:不要心生怨念,你的毛衣不能久穿,這是福薄。誰教你前生販賣「假布」,此生只好出售「貨真價實」的100%純羊毛,還給世人穿著了,這樣才能消罪!

乙羊曰:聽了濟佛之語,甚覺後悔。前生雖然榮華富貴,但只是數十年的享受,如今在荒野草原流浪,做個義賣「毛衣生意人」;而一文未得,只怪自己了!

楊生曰:再問另一隻羊,你為何轉生為羊呢?

丙羊曰:我前生專門開地下錢莊,高利剝削急難的人,凡是有急難,向我借錢,扣取高利息,可謂「血利」,吃我一餐如割破血管,任我抽血一樣。因困難的人,為了濟急,什麼條件都答應。我則利用此機會逼債,而淫人妻女,債主有時被逼,也只好忍辱求全,趁人之危,劫奪財色,而干犯天律,死後在地府受嚴刑,後來轉生為羊,如今落得這個下場,實在悽慘。前世富有,出門轎車美女,如今一無所有,轉生為異類,披毛戴角,醜陋不堪。

楊生曰:是否借錢放利息,都有罪過?

濟佛曰:不能一概而論。銀行貸款存款,仍有利息,豈有罪過!若貸款與人濟急,無利有功,薄利無罪。使人度過難關再生,仍算助人一半。專門放高利於急難者,又做下惡行,屬於不仁。趁人之危,奸淫債主妻女,則干犯天律。剛才所說就是如此。俗語云:「羊毛出在羊身上。」欺人自欺,害人害己,以上這些案證,可以警告世人,正正當當做人,一定有好的善果。若在世間,奸詐、欺騙、貪污者,不但國法難容,天律忌之。既不好好做人,來生上天自然給你換個適應你喜愛的環境,給你嚐嚐苦味。你們都已招出罪狀,勸世造功,准予來世復轉人身,但勿忘了要守「人道」,以免再走到「畜道」來。楊生上蓮臺,準備回堂。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臺,請 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德堂已到,楊生下蓮臺,魂魄投體。

畜道輪迴記-第十二回-畜道雖非仍然通人性,羊毛護體切應感物恩

惜福的極致

  民國十三年,弘一大師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夕,都在印公房內觀察印公一切行為。

  弘一發現印祖每日早晨僅食粥一碗,無菜。印祖自云:「初至普陀時,晨食有鹹菜,因北方人吃不慣,故改為僅食白粥,已三十餘年矣。」

  食後,印祖以舌舐碗,至極淨為止。再以開水注入碗中,滌蕩其餘汁嗽口,隨即咽下。到了午食時,飯一碗,大眾菜一碗。食盡,採取同樣的方法,從不輕棄一餘之飯菜。

  印祖自行如是,而勸人也極嚴厲,見有客人食後,碗內剩飯粒者必然大聲呵曰:「汝有多麼大的福氣,竟如此糟蹋!」如見客人將冷茶潑棄痰桶中者,印祖同樣呵而誡之。

  有一次菜頭炒菜時,在菜里加一點醬油,覺得味道要好些,就在菜裡放起醬油來,被印祖發現後,也被呵斥一頓。

  飲食如此,其他惜福之事也同樣如此。印祖一生之中,無論冬夏,只有一衲、一褲、一履、一蓑衣、一蒲團、一繩床,無有其他物。

  印祖從不浪費一物,有一次,他的侍者送來幾個饅頭,印祖正在用工,侍者便將饅頭放起來了。過了幾天,侍者想起這回事,便拿起饅頭準備自已吃,但饅頭已經變質,印祖當即接過來說:「我吃就可以,你吃就要壞事。下次可要注意啊,信眾們的每一份供養都來之不易,我們有什麼德行可以浪費?」

  印祖一雙鞋穿了幾十年;一件衣不知穿了多少年,補了又補,已經面目全非了,仍在穿。弘一大師一床棉被面子,還是出家以前所用的,件隨他一生;一雙黃鞋子穿了十六年仍在穿;一把洋傘用了四十多年,他老說:「這些東西,即使可盡我形壽受用著哩!」

  印光大師一生,于惜福事最為注意,其衣食住等,極為簡單粗劣,每每力斥精美。古往今來,高僧大德們都是這樣非常惜福的。

  每一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前世修來的,前世修得越多,這世福報就越大,反之亦然。這就好比銀行存款,你往銀行送得越多,那麼你在銀行帳戶上的存款數額就越大。

  為什麼世上有些人家財萬貫,富比王侯,這不是偶然的,是他前世舍已佈施的結果。前世所修的福德對這世來說,是有一定的,這世所受用的一切,都是在消受前世所修的福報,那怕一滴水、一粒米、一根煙、一張紙、一塊布。因此享用得越多,福報也就折消得越多。這好比銀行存款,越取越少,直至為零;好比油燈燃油,越燃越竭,終至息滅。

  弘一大師說:「末法時代,人的福氣是很微薄的,若不愛惜,將這很薄的福享盡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所謂「樂極生悲」。

  因此,古聖先賢在修福的同時,無不不注重惜福。如南北朝時,梁代有一位高僧旻法師,對修繕寺宇、造設經像、放生佈施等功德福事,都盡力而為,從不廢倦。但他從沒有設過大齋會,何以故?考慮米菜鹽醋不易籌措,而且柴火湯炭,踐踏燒洗,傷害無數微蟲,於心實在不忍,所以他不設大齋會。

  「食物僅求果腹,何須美味,徒增煩惱?」

※ ※ ※

  福者,一口田之示是也。此之口田,指的是世人之心是也,即是福得看汝心之情況來決定的。汝心是善、是德,福自來也;汝心是罪、是惡,福自離你而去,不得不知。

  然福者,世人所同心共要者,但福得應由知福、惜福、造福來自己去歸福,否則再怎麼去哀求是沒有用的。首先應知己身到底有多少之福份(看看自身的業障啦,評量、評量自己的現況啦。)這就能知其梗概,既能明之,即可安之,莫知己身無此福份而妄求之,這必定是會有反效果的,不可不明。

  其次,當知惜自己目前之福,能知惜福者,就是在安福、在納福,生活的一草一木、一滴水,只要是供你現實生活所用的都是福也,不糟蹋、不浪費,這就是惜福,有惜才能有存,存多可致真福。

  最後得續造己福,福之造,在己身能力範圍之內盡力為善,這是造福之根源,不明此點,總居心的為惡,不只福會盡去,更無法造福也。希今日之提起,盼世人能思歸此境,以福利自己,福濟眾生。勉之!

思歸覺路-第六十章 福 歸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兄弟爭孝,千古美談

  清朝,長江口外的一個崇明島上,有一吳家四兄弟,因為家境貧困,幼年時都被雙親賣給一戶富有人家為僮僕。

  而後等他們長大成人,各個節儉動奮,存有積蓄,便各自靠自己的力量贖身返鄉。不但如此,四兄弟還連接在一起建造住宅,並成家。

  由於四兄弟天生都是孝子,人人不忘親恩,每天爭相要供養父母,起先議定每家輪流一個月,可是妯娌們都不贊同,認為這樣要經過三個月之後才會輪到自己,就建議改成一天換一家供養。

  沒有多久,孝順的兒子媳婦們,又認為按日輪流也要經過三天之久才輪到自己,所以最後終於大家共同決定一家奉善一餐:大房供養早餐,二房負責午餐,三房晚餐,四房再早餐,兄弟依照次序輪流,並且還規定每五天一次,四家一起烹煮佳肴來款待雙親。

  一時子孫兒媳都爭著來端菜敬酒,全家上下無不和樂融融,歡喜異常,而他們的父母也都享福到將近一百歲才過逝。

  吳家兄弟一門的孝德,可以說是人間少見而值得流傳千古,人人效法。後人有詩傳頌:

  父母育恩深似淵,不尤被鬻孝猶虔;

  弟兄爭奉酒旨甘,純孝渾歸妯娌賢。

※ ※ ※

  家乃人生活最主要之地方,家乃一切事業之起程點,家乃是最好之避風港,家乃是最溫馨安祥的地方,故家帶給一個人之影響最大也。

  又家裡有雙親、兄弟姊妹、妻兒子女等,且每日都得相處在一起,這親人親情中相處之道可說是一門大學問,如果不能使之和諧,那必定與之成仇、或反目,生活在這種之情況下,必定是痛苦萬分!

  然而又如何來解決此問題?使之能安祥和樂呢!這裡頭當然存在有甚多因素,但追根究底,大多是「心」不能安於家庭所致,家中的每個成員如果能多加以思慮探討之,必可發現都是各存私心私念,無法溝通,或是「心」馳於外,不顧於內所致也。

  如果能個個將己之心安於自己的家中,同時專注此心於家中的每個人、每個事物上,請問此家怎會不和樂呢?故惟有將「心」安於家中,那家才會興旺,家才會安祥也。現今社會甚多之家庭問題,其主要之癥結就在於此也,與父母不和、夫妻離異、子女反目等,就是各分其心所導致者也。

  世人當明此理,家庭倫理合序,社會倫理合理,整個國家亦必定是安祥的。故盼世人能多加探討己心的存在,莫可忽視與離開,則家庭一切是和順美滿的。

方寸當知所安-第二章 心當安於家庭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財、丁、壽

蓮生/文

  若干世前,那是「堯」當皇帝的時代,「堯」的老師是一位隱士,叫「許由」,許由有很高而且超然的智慧,不是凡俗的,而是聖人的。

  所以「堯」也算是一個聖人了,所以他讓位給「舜」,「舜」讓位給「禹」。這種「讓位」也是聖賢的美名。

  堯舜禹,三位皇帝,在中國的地位很崇高,被尊稱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堯是天官大帝。

  舜是地官大帝。

  禹是水官大帝。

  享萬年香火。

  堯曾到一個地方去遊玩,遇到一個人。這個人對堯說:

  「祝福聖人到此,祝聖人長壽!」

  堯說:

  「不。」

  那人說:

  「祝聖人富甲天下!」

  堯說:

  「不。」

  那人說:

  「祝聖人生男丁!」

  堯說:

  「不。」

  那人說:

  「只要是世間的人,都希望擁有財、丁、壽這三者,財、丁、壽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然而,你為什麼不要呢?」

  堯說:

  「如果自己生了男兒,就會恐懼這男兒的將來如何。另外,自己變得很有錢了,就會有很多的是非跑了出來,有錢的人,事情就多了。還有我如果長壽了,毀謗我的人,會侮辱我久些。所以財、丁、壽這三者,我是不敢接受的。」

  那人說:

  「原來你不是聖人,聖人要懂得運轉的,不懂得運轉就不是聖人。」

  堯問:

  「什麼是運轉?」

  那人說:

  「生了男兒,就要敎育他,教育成人,是正人君子,有什麼好恐懼的?有了富甲天下的錢,就把天下的錢,佈施給天下人,這不是更好嗎?就不會有多事了。另外,壽命長,毀謗也長,不管毀謗是長是短,只要有道就行,只要能修養這個道,毀謗也就是修養這個道的。修成了,上昇仙界,駕那白雲,逍遙自在,那些毀謗算什麼!」

  堯聽了,很驚異。

  那人走了!

  堯想再問。

  那人說:

  「你趕快回去吧!」

  ……(省略)

盧勝彥文集228《法王的大轉世》懂得運轉的人

今生無妻為何因

  經章十九:「今生無妻為何因?前世偷姦謀人妻。」

  經文明白告訴世人,所謂心術不正貪圖淫亂,無有正心安身,行以誘欺偷姦人妻,此之罪業當是深重,更是害己承受前因果報,致今世無妻還更可能承受果報沈落紅塵中。

  實例闡述取二案例:其一台北縣有一陳○祥老翁,今年六十有七,自少年到今識結女子總是緣薄,父母為其找媒人介紹也不計其數,而其相貌堂堂,又無有何缺陷,為何到年老還找不到姻緣締結,至今還靠兄姐的濟助。

  道其原因乃其前世為書香子弟,人才俊貌博學多聞,奈因不知珍惜,借己俊貌欺騙無知少女感情,期中遭其欺情拋棄就有十二人,再則更造下誘奸人妻陷人婚姻破裂,此惡念邪淫造下五起,雖在前世晚年善施造功,奈業因深重,今生才致承受前世因果磨苦。

  其二案例:高雄市區,有一姓名胡○娜女子,自小時侯父母分異,由母親帶大,而胡女非但無感念母親養育,十八年歲就自甘墮落在紅塵八大行業中,今已五十有八,還是孤伶無伴。

  胡女難不成沒交異性朋友,實非,在紅塵識結男子不計其數,奈沒一個是真心,胡女常受欺騙人財二失,而胡女為何今生有此因果落入紅塵。

  此是其前世造下迷誘欺情,賣女至酒樓做娼妓,又造財利引誘奸人妻等種種因果,故今生才致承受果報淪落紅塵。

  實案詮釋希世人聞閱有所警惕,莫因一時慾妄邪心,造下不可收拾因果。

三世因果傳記-經章十九:「今生無妻為何因?前世偷姦謀人妻。」

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馮小青

  杭州西湖邊有兩座常令遊人悲歎的美人墓:一座是南齊著名詩妓蘇小小的孤塋,位於西冷橋畔;另一座則葬著明初怨女馮小青,長寂在孤山腳下的梅樹叢中。

  兩座長滿青草的孤墳,給西子湖畔增添了幾分淒美的色彩,到這裡憑吊的人們不免會回想起兩位薄命佳人的淒婉故事。

  馮小青原是廣陵的世家女,其祖上曾追隨朱元璋南征北伐,打下大明江山,建立了汗馬功勞,馮家因此享有高官厚爵,到馮小青父親時受封為廣陵太守,馮小青的童年就在廣陵的太守府中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小青生得端雅秀麗,聰穎伶俐,深得父母的寵愛。馮母也是大家閨秀,對於獨生的寶貝女兒,從小就悉心培育,一心盼望她長成一個才貌出眾的姑娘。

  小青十歲時有一化緣老尼來到太守府中,見小青而言:「此女早慧命薄,願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捨,萬勿讓她讀書識字,也許還可有三十年陽壽!」生為富貴中人的馮母,並不相信也未理會。

  天有不測風雲,小青及笄時,燕王朱棣奪位,馮家全族被誅,小青恰隨一遠房親戚外出,倖免於難。造化弄人之下,正值十六芳齡的小青被杭州名士馮千秋買回做妾,後因大婦崔氏不容被幽禁在三面臨水僅有一路可通的孤山放鶴亭邊。

  孤山清冷、愛人兩隔,僅有一老婦服侍陪伴在側。她有一首《讀牡丹亭絕句》,寫的正是當時自感身世飄零的淒然心情:

  「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閒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癡於我,豈獨傷心是小青。」

  詩成不久之後,小青因傷心抑鬱染上重病又拒服藥而撒手人寰,聞訊趕至的馮千秋抱著小青哭著說:「我負卿!我負卿!」,但天人已永隔,那年小青未滿十八,應了老尼之言。

  幽禁在孤山的日子裡,痛苦的人生遭遇,讓小青轉尋佛法的解脫,她天天禮拜觀音菩薩白衣大士,並在白衣大士前許願,寫下這首可傳誦千古的詩:

  「稽首慈雲大士前,不升淨土不昇天,願為一滴楊枝水,灑到人間並蒂蓮。」

  由於親身受苦,也看到人間夫婦很少有真正快樂的,因此,她不求死後昇天,或往生淨土,而願化作菩薩淨瓶中的一滴甘露水,灑向人間,希望將來世界上的夫婦,都能永遠幸福快樂美滿和諧。

  領悟到人生就是還債,小青詩中痛苦感情的背後沒有委屈,也沒有怨恨,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有著一顆慈悲柔軟的同理心,由己之苦體會到世界上其他人的痛苦,所以能寫出願為一滴楊枝水,灑到人間並蒂蓮這麼動人的詩句。

  古往今來,世上類似小青這樣的痛苦遭遇應該有很多,只是小青的才情與胸懷讓她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而能流傳至今。

※ ※ ※

  浮遊塵海,幾得夢圓?利市名塲,每易生波。況是娉婷麗質,命註福薄紅顏;帶慧投塵,早招蔴纏絲縛。芳跡既顯,更遭蝶浪蜂狂;雖云江南絃管,天子亦尚風流。岳陽樓畔,山人亦傳韻事;然而緣珠墜樓,何來摧花之客。昭君出塞,誰是玷玉之人?富能敵國,難圓卿我誓盟。貴稱帝皇,忍聽琵琶惜別;畢竟歷劫紅塵,總是苦多樂少。

  明因知果,芳心亦平;既是過來,應憐後者。茲值高唱興教,兼逢宏施普渡;乘機緣而演藝,為道俗以獻才。鐘錦聯唱,醒醉溺之迷靈;教華樹範,彰聖賢之仁德。無人無我,空色空相,閨閣名媛,翰苑英妹,鏡前恨婦,窗下怨娘,載將閒情,移作道用。寄意吐懷,莫興吟風弄月;輕描淺寫,應重女德男恩。

  綱常共守,總慶相和,章台俏女,舞榭麗兒,毋戀酒綠燈紅,勿羨虛榮假美,今遇仙槎,應就歸航。洗卻鉛華,免興珠黃之感,勤修經章,而臻情舒之樂,歸還碧苑栽培,永是馨香瓊花。事屬義舉,廣結善緣,江湖藝女,蒼媪侍婢,莫謂人輕力微,難仿鬚眉英勇。須知集腋成裘,能創稀世偉業,鐘鳴五洲,教化萬邦,舉世景仰,禮拜群芳,敬奉一盞,祝君早証。

鐘道聖訓-男恩女德總相和

永恆的愛

  上課了,老教授面帶微笑,走進教室,對同學們說:「我受一家機構委託,來做一項問卷調查,請同學們幫個忙。」

  一聽這話,教室裡輕微的一陣議論:問卷?比上課有趣多了。

  問卷表發下來,同學們一看,只有兩道題。

  1、他很愛她。她細細的瓜子臉,彎彎的娥眉,面色白皙,美麗動人。

  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車禍,痊癒後,臉上留下幾道大大的醜陋疤痕。你覺得,他會一如既往地愛她嗎?

  A、他一定會

  B、他一定不會

  C、他可能會

  2、她很愛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穩,敢打敢拚。忽然有一天,他破產了。你覺得,她還會像以前一樣愛他嗎?

  A、她一定會

  B、她一定不會

  C、她可能會

  一會兒,同學們就做好了。

  問卷收上來,教授一統計,發現:第一題有10%的同學選 A,10%的同學選 B,80%的同學選 C。

  第二題呢,30%的同學選了 A,30%的同學選 B,40%的同學選 C。

  「看來,美女毀容比男人破產,更讓人不能容忍啊。」

  教授笑了,「做這兩題時,潛意識裡,你們是不是把他和她當成了戀人關係?」

  「是啊。」同學們答得很整齊。

  「可是,題目本身並沒有說他和她是戀人關係啊?」

  教授似有深意地看著大家,「現在,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第一題中的『他』是『她』的父親,第二題中的『她』是『他』的母親。

  讓你把這兩道題重新做一遍,你還會堅持原來的選擇嗎?」

  問卷再次發到同學們的手中,教室裡忽然變得非常寧靜,一張張年青的面龐變得凝重而深沉。

  幾分鐘後,問卷收了上來,教授再一統計,兩道題,同學們都100%地選了 A。

  教授的語調深沉而動情:「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恆古綿長,無私無求;不因季節更替,不因名利浮沉,這就是父母的愛啊!」

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

憎愛是輪迴的根

蓮生/文

  「憎」是怨仇。

  「愛」是貪欲。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人們的心理,全為此所牽纏,所以才不得解脫。整個人間「歷史」、「文學」、「戲劇」、「文化」、「藝術」、「小說」,很多是「憎」,很多是「愛」,愛恨情仇,是一切的發展。

  在過去,我曾觀察「連體嬰」的因果,如果不是「憎」的過火,就是「愛」的過火。

  「連體嬰」是「憎」的無法分。

  「連體嬰」是「愛」的無法分。

  我如此認為,你若與娑婆世界仍然有憎愛因緣在,是很難解脫六道輪迴的。

  所以,一個行者,要修行到無「怨仇」,無「貪欲」,心中清涼自在,這才是解脫之道。

  修「忍辱」就無怨仇。

  修「般若」就無貪欲。

  我們知道「憎」、「愛」都是苦,苦難的眾生,唯有佛法才能度化。例如,我重情,是有情生,我怎能不傷心,但,在佛法中,也要觀破一切情,畢竟是「空花水月」。

  我寫下如此的詩:

  人們心中最深的傷口

  永遠也無法彌補也無法萎縮

  是誰欠誰

  愛恨情仇



  這會是無法拋棄的包裹

  爛成壞疽永恒的痛

  一世又一世的傳承下去

  陷入了無期的永不解脫



  聖者如是說

  只有觀破再觀破

  菩提道路才能走得通

盧勝彥文集第168冊《孤獨的傾訴》憎愛是輪迴的根

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把握每一次相遇

  人與人的相遇就像是一個隨機抽樣

  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之中,彼此相遇

  有些時候,你會發現

  你一開始最看不順眼的人,竟然是你的好友

  因為你發現了他的好

  有時候,你根本不想去認識一個人,你覺得無趣

  後來你卻發現,他是你想要認識的那種人

  有時候,你非常喜歡一個人

  但是你知道你們根本不能在一起

  愛你的人,你不愛

  你不愛的人,卻是那樣的愛你

  這複雜的習題卻又如此的跟著我們,解不開,算不清

  人家說

  在對的時間愛一個人,你是幸福的

  在錯的空間遇到一個人,你是痛苦的

  有些人,你就是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受

  有些人,你怎樣就是說不上幾句話

  像是一部公車 大家在這一站上車,在另一站下車

  事事總是充滿變數與未知

  曾經感情很好的朋友,即使感覺還在

  可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而疏離

  所以大家要珍惜每次偶然邂逅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錯過了這次

  你跟他會在哪個空間再相遇

  也許這是你們唯一一次的相遇

  「 愛」字收藏一顆完整的心,代表著珍惜

  「 情」字依靠一顆站著的心,代表著陪伴

老和尚的前世記憶

  有位老和尚路過屠宰場,他淚流滿面,非常悲傷,人們不免覺得奇怪。有人便去勸慰,並詢問他為何如此悲哀。

  老和尚說:說來話長啊。我能記住前兩世子的事。我第一次托生為人,長大了就當了屠戶。但活到三十多歲就死了,靈魂被幾個鬼捆綁,去見閻王爺。閻王爺責怪我從事宰殺業,罪惡深重,責令把我押赴轉輪王那裏,接受惡報。

  當時,我就感覺恍惚迷離,像喝醉了酒,又像做夢,只覺得頭部熱得不可忍受,一會兒又忽然感到非常清涼,我已經降生在豬圈裏了。

  斷奶之後,我發現人給我投下的飼料很髒,看了這些飼料覺得惡心;怎奈飢腸碌碌,餓火燔燒,五臟六腑都像要焦裂,不得已,還是强吃了下去。

  後來,我漸漸能通曉豬語,經常和同類們聊起天來。他們當中,能記住上輩子事兒的可真不少,只是他們沒法向人類敍說罷了。他們都知道總有一天要被宰殺,所以,平時常常發出哼哼滋滋的呻吟,那是說到了辛酸處,在為將來發愁啊!

  他們的眼角和睫毛上常常掛著淚花,那是為命運悲泣啊!他們樣子呆痴,體態笨重。到了夏天,酷熱難熬,只有把身體浸泡在泥坑子裏,才感覺好受些,但這些條件卻是不可多得。他們的皮毛稀疏而堅硬,到了冬天極不耐寒。所以,他們看見狗和羊那一身柔軟温厚的毛皮,羨慕得簡直要尊他們為獸中仙了。

  等到長夠了個頭兒,就要被送去受宰殺。在被抓捕的時候,心裏明知道會不免一死,但還是拼命蹦跳躲閃,以希求暫緩片刻。終於被抓住之後,人們用腳沒頭沒腦地踩著我們,拽過蹄肘用繩子捆綁起來,那繩子勒緊得幾乎已到骨頭上,疼得就像刀兒鋸一般。

  接著,就把我們裝載到車上或船上,把我們互相積壓重叠,使之肋骨欲斷、百脉涌塞,肚子像要開裂。有時候,用一根穿心杠,使我們四蹄朝天地被抬著走,那滋味兒,比官府裏給犯人帶上刑具還難受呢!

  到了屠宰場,就一下子被扔到地上。這一摔,心脾挪位,肝腸欲碎,著實痛苦難言。有的當天就被宰殺了,這還算好。有的被綁扔在那裏好幾天,整天眼看著刀光閃閃、湯鍋鼎沸,不知哪一天、那一會會臨到自己,那焦心如焚的痛苦又如何忍受呢?渾身上下只能是簌簌顫抖而已。再看看自己肥胖的軀體,將要不知被分割成多少塊,做了誰家桌上的美味佳餚,又不免淒慘欲絕。

  等輪到自身被殺戮的時候,屠夫一拉拽,便嚇得頭昏眼花,四肢攤軟像一灘泥。心在胸中左右震蕩,魂從頭頂上飛出去又落下來。刀光在頭上閃跃,確實不敢正眼看,只好閉上眼等死。

  屠夫用刀先把我的喉嚨割斷,然後搖撼擺撥,把血瀉到盆裏。那一霎時的痛苦沒法用語言表達,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速,只有連續號叫而已。血放完了,這才一刀捅在心尖上,大痛難忍,這才停止發出聲音來。漸漸恍惚迷離,如醉如夢,又和剛轉輪托生時候的滋味差不多了。半天才清醒過來,發現自己已經轉化為人形了。

  閰王爺念惜我前生還做過些善業,仍然允許我托生為人,就是現在的我。剛才,我看見這頭豬身受屠戮之苦,不由得聯想起我前生的這番苦難遭際;又想到這位屠夫來生不免受同樣的屠戮之苦,三種情感盤旋繫繞,竟不知這淚是為何而流了。

  那位在場的屠夫聽了老和尚這番話,立刻把屠刀扔到地上,改行賣菜去了。

  人要學道,慎勿懷殺想,一切諸眾生,悉貪生懼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彼,心貪口腹,樂甘肥殺,戮充啖食。能懷惻隱,心想念彼驚怖,故當不忍啖,以證慈悲行。

※ ※ ※

  人生在世,遵守人道的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安分守己,修身養性,閒暇之時,發心公益,利己利人,在世之時,心安理得,心地光明,法喜充滿,死後接受天律的稽核與獎善,成為神人,稱為:善靈或「元靈」。

  若是沒有好好做人,違背良心,算計他人,為非作歹,在世之時,心地黑暗,睡不安穩,死後接受冥律的審判與冥罰,以致靈體的全部或部份被打散掉,稱為:惡靈或「殘靈」。

  僅以「殘靈」而言,世人接受冥罰之後,產生「殘靈」,淪入三惡道,繼續接受業磨,即是業報的一環,真的處境很可憐;因為要翻身的機會是非常的渺茫,而且祂們要聚靈再合為原本的靈,是需要有相當大的功德,以彌補前愆,也需要一段漫長的歲月,以增長靈性。

  希望諸子進入道程之中,務必要真心懺悔,虔心修持,往上提升;千萬不要只顧追求福報,以致虛情假意的應付。若是有那麼一天也淪落三惡道,屆時,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各人罪業各人了,怎麼修,怎麼行,一切也只能依你們自己的誠心、愿心所行持的功德,再幫你們撥轉。

  三佈施的財施、法施、無畏施,以財施是最快速的,功德一迴向,無形的法界眾生馬上收到,馬上受益;因為無形的法界眾生著急,也許祂現在正在受刑、受苦,或是正要轉為某種動物或是四生六道的眾生,就因為諸子迴向的功德救了牠,讓牠停止受刑,讓牠暫時先不用輪轉為四生六道的眾生,也許還有機會再來轉人身,進入道場還有機會可以修行。

  所以,諸子的這個肉身很重要,要非常的珍惜,但也不要太過寵溺,每天穿得漂漂亮亮,打扮得美美的,這些死後都帶不走,萬有皆空,只有靈性是真的,不是虛幻的,而且是永恆的。

  修子切記!你們要追求的是永恆的超脫,而不是短暫的快樂享受,必須體悟這都是曇花一現,過眼雲煙的紅塵美景。

寶德雜誌127期-述論:殘靈

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江公道

  安徽歙縣有位江先生,平常個性正直,由於家境窮困,所以跑到江西九江去做生意。

  有一天,他拿著四兩銀子到一家布店來買布,因為資本少的關係,所以在討價還價時,顯得斤斤計較,布店的伙計不勝其煩,於是,把買布的銀兩退還給他。

  等到江先生走出店舖,察看之下,發現被退還的銀兩,竟然是十兩銀子。

  江先生急忙又回到店內,並將銀兩放在櫃檯之上,對著那位伙計說:「剛才談的那筆買賣,就你而言,我殺的價並不多;依我來看,你的獲利尚厚,就不必再拘泥固執,還是成交吧!」伙計一時不明其意,懶得理會,而去忙別的事情。

  江先生無奈之下,只好端坐在一旁等候。直到市散之後,江先生從容地對著伙計說明原委:「我並非是一個多舌的人,乃是因為退還的銀兩不對呀!」說完,再度出示十兩銀子,伙計吃驚地問:「為何不早說呢?」

  江先生回答:「因為尚未散市,而且你的老闆還在旁邊,我如果拆穿此事,你豈不是要受過嗎?」

  伙計聽後,嘆服地說:「我真的錯了!我真的錯了!剛才,我是以小人之心,來對待江先生您這位君子。」

  於是,便依照原先的議價,把布賣給了江先生。這件事,一時傳頌開來,大家都將這位江先生視為:「江公道」。後來,江先生獲利越來越多,終於成為縣城中的大富人家。

※ ※ ※

  談道德,如今不知拋到腦後多久矣!今之世人修身重道德者已經很少了,除非真正有修之人,否則今日之道德受到功利主義社會所埋沒矣!所以也因此使得世人在生活上受了很大的折磨與痛苦。

  道德簡明的定義,就是不為私己,凡事都在為別人想,那你所做出來的事就可合乎道德矣!但現今則不然,只要對自己有利,管他別人的死活,這就是沒有道德的觀念。其實道德存於人之內心,只要別人能好,自己受點委屈沒有關係,這就是道德的觀念。在現今社會上,大家隨便想一想、看一看,就可明白很多的事實,不必再如此贅言。

  然而道德失落的原因,在於世人的三毒(貪、嗔、癡)使然,試想一個人既已中毒,其行為必定偏失而危害他人,其實道德是可以培養的,只是生活在這大染缸裡,無以自拔、清醒而愈陷愈深。盼世人能在這一點多加思悟,人間就可除去甚多之浩劫,共邁理想的生活。

世態迷失與醒覺-第三一章 道德的省思

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現代人的修行

蓮生/文

  現代人的修行,比古代的修道士,難多了,原因是「人心不古」,再來是「人慾橫流」,想找一個乾淨的道場,平平靜靜的修行,都滿困難的。

  佛門顯教的修法,在守戒方面是禁止所有的慾望,壓制一顆「心猿意馬」,對於外界的引誘一概的否定,成了一個孤獨的行者。

  阿羅漢的修行,現代人極不可能辦得到。

  在早期天竺「結夏安居」時:

  以蠟為人,輕重相同。

  解夏之後。

  以蠟為驗。

  輕重不差,表徵念定而無妄想。

  如果輕重差別大。

  表徵自己的心與生活不定,血氣耗散。

  在大乘菩薩的修行,要十忍:

  一、割肉餵鷹。二、投身餵虎。三、砍頭謝天。四、折骨出髓。五、挑身千燈。六、挑眼布施。七、剝皮書經。八、剌心決志。九、燒身供佛。十、剌血洒地。

  試問:

  不管小乘戒、大乘戒,現代人修行,根本是不可能辦得到的。

  出世間戒,難。

  世間戒(五戒及八戒)仍然不容易辦得到。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喝酒,試問又有幾人能夠成辦?

  聲聞乘要:

  著三衣(百衲衣)、出家、乞食、自活。

  (這自活,在現代就很難了,乞食也很難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現代人的修行,你能由戒入定,由定生慧。

  當然最好。

  如果心無法定,環境也不許可,可以由「金剛乘」起修。

  維摩詰大士說「先以慾勾牽,再令入佛智。」

  又說:「淫、怒、癡,皆是佛法。」

  於是,「金剛乘」有:

  「雙身法」(淫)。

  「金剛法」(怒)。

  「財神法」(癡)。

  原則上,說起來,在顯教,這三項要「去除」及「壓制」,但,在現代人來說,去除及壓制已不容易,等壓制不了,反彈了,所患的罪業,更是重重疊疊,所謂心是形而上,但身卻形而下,一逢因緣,便入了魔障。

  密教修行,把淫、怒、癡,皆當成佛法儀軌來修,是不躲避慾望,反而將慾望,當成修行的方法。

  其目的,是將「淫」轉化成「清淨」。

  將「怒」轉化成降伏惡業成「善業」。

  將「癡」轉化成「空性」。

  不管是「雙身法」、「金剛法」、「財神法」,是以慾達成「一心」,最終的目的是「三昧」,再顯現如來的「真如空性」。

  我深深覺得密教修行也有難處,「淫、怒、癡」固然可以修行,什麼都是佛法。

  但修「雙身法」愈修愈貪。

  修「金剛法」愈修愈瞋。

  修「財神法」愈修愈癡。

  這就是修不成佛,反而修成魔了。蓮華生大士的「毒蛇的口中取珠,即是如此。」

  顯教用壓制,壓不住,就成魔了。

  密教用隨順,隨順而不轉,就成魔了。

  成佛?成魔?全在於「一心」,「心能自主」便成了「佛道」,心不能「自主」,便成了魔道。成佛?成魔?一線而已!

盧勝彥文集第178冊《登山觀浮雲》現代人的修行

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孝的詮釋‧擴及各業

本道院瑤池金母  登台      102年1月5日

聖示:孝,就是對父母善盡為人子之責。修子更應當戒慎恐懼,以莊重肅穆的態度,敬事雙親。

陳生:徒兒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金母:徒兒免禮!

陳生:現代雖沒有諸侯存在,但是我們應該也可以拿各企業公司或商店行號的負責人、經理人來和古代的諸侯相提並論。對不對?

金母:當然可以。自古迄今,孝道的本質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如何行孝,卻因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

古代諸侯要保其社稷和其人民。現代的企業領導人又何嘗不要保其公司和其員工,因此,公司的首腦人物,必須時時以公司的利害和員工的福利為前提,在財務狀況許可之下,給予員工合理的待遇,本著職業無貴賤的原則,禮遇員工,尊重下屬。千萬不可恃強欺弱,恃富凌人。

尤其公司負責人在擴展業務時,更須注意一個前提,不可因私欲而引起公害。譬如說:為了經濟恐慌而囤積物品,為了獲取暴利而高抬物價,為了降低產品成本而忽略必要品質。像這樣為了圖謀公司的利益而不惜影響社會的安寧,就是害群之馬;即使給予員工再優渥的待遇,他們也不見得會高興,甚至於會覺得這是對他們人格的侮辱。

所以,公司的籌劃者與執行者,必須顧及大體,謙沖為懷,千萬不可自私自利,妄自尊大。如此一來,業務才會蒸蒸日上,員工也才能因之而敬業樂群。凡此種種,皆是現代企業領導人對於孝的詮釋。

陳生:如果追求財富能止於富國裕民,何嘗不是良好的政治!

金母:春秋時代,管仲輔佐齊桓公,統治齊國,由富國而強兵,成為霸主;提倡「尊王攘夷」,接二連三的用兵,由於擴大戰備的結果,使得倉廩為之一空,更因為需要填補財務上的赤字而賣官鬻爵,亂了國家的體制,這就不是「諸侯之孝」的本意了!

陳生:喔!也對。無論是古代諸侯或現代領導人,皆應戒慎行事。

金母:身為國家領導者,必須深思熟慮,以萬民百姓的福祉為前題,施行德政。假如不能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來戒慎行事,就會像周幽王戲諸侯一樣,必將導致滅亡的噩運,這是古聖先賢流傳給世人的教訓。

至於,各行各業的「領導人之孝」,要保障公司和其員工,其方法就在領導者本身處事要莊重謹慎。

陳生:今日國家的高級官員該如何處事,才算是克盡職責呢?

金母:一‧安分守己。二‧言談舉止,需要合乎禮,有一切美好的德行。

高級公務人員必須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更不能為非作歹,亂了本性,遇事不要驚怯迷惑,只要遵循禮義道德,一言一行都效法古聖先賢,必能無往而不利。

陳生:如果人人皆不安其位,一味野心勃勃的悖上、僭越,整個社會勢將演變成各失其所的混亂局面。

觀看近年來的新聞,因為經濟發展快速,社會大眾的生活水準提高,但是道德卻不進而退,甚而衍生「吃香喝辣」的文化;是以,許多把持不住的商人,賺了錢之後,吃喝嫖賭,樣樣沾邊;少數步步高陞的官員覺得自己不同凡響,於是利用職務之便大貪其污。像這種在事業上有某種程度成就的人,非但不知節制自己,反而飽暖思淫慾,結果搞得身敗名裂,將半生辛勞在轉瞬之間付諸流水的大有人在。

但願我們立足在社會上,都能固守自己的崗位,貢獻自己的能力,兢兢業業,盡心盡責的全力以赴。

金母:《孝經》說:「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人不分貧富貴賤、上司下屬,都須時時以「口無擇言、身無擇行」的君子為楷模。設法充實學問,修養品格,使自己能夠奉公守法,能夠言行正當,更能夠在不經思索的最自然的言談舉止間,流露中規中矩的處世之道,古代即是「卿大夫之孝」,現代則是「公務員之孝」的一種。

修子切記!日日修善,有朝一日臻於《孝經》之「口無擇言、身無擇行」的境界,不只是自身受益匪淺,更會惠及修子的妻子和兒女,因為社會對您沒有惡意的抨擊和中傷,報紙上也不會有屬於您的花邊新聞,鄉里親友更津津樂道您的嘉言懿行,兒女子孫也以您的優良言行為楷模,可喜可賀,此乃是您人生意義的最高境界了。

以上的道理,適用於每一個人,是以,望諸子好好學習之!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指導!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百善孝為先-第四十三章  孝的詮釋‧擴及各業

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河流為什麼不走直路

  佛學院的一名禪師在上課時把一幅中國地圖展開,問:「這幅圖上的河流有什麼特點?」

  「都不是直線,而是彎彎的曲線。」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也就是說,河流為什麼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彎路呢?」禪師繼續問。

  學僧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的說,河流走彎路,拉長了河流的流程,河流也因此能擁有更大的流量,當夏季洪水來臨時,河流就不會以水滿為患了。還有的說,由於河流的流程拉長,每個單位河段的流量就相對減少,河水對河床的衝擊力也隨之減弱,這就起到了保護河床的作用……

  「你們說的這些都對。」禪師說:「但在我看來,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彎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彎路是自然界的一種常態,走直路而是一種非常態,因為河流在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有些障礙是無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取彎路,繞道而行,也正因為走彎路,讓它避開了一道道障礙,最終抵達了遙遠的大海。」

  說到這裏,禪師突然把話題一轉,說:「其實,人生也是如此,當人們遇到坎坷、挫折時,也要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種常態,不悲觀失望,不長籲短歎,不停滯不前,把走彎路看成是前行的另一種形式、另一條途徑,這樣你就可以像那些走彎路的河流一樣,抵達那遙遠的人生大海。」

  禪悟:把走彎路看成是一種常態,懷著平常心去看待前進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這就是一幅地圖上收穫的人生啟示。

※ ※ ※

  人心常難自平,每見世態煩覆之事而難靜,每見諸事難稱心而憤憤不平,且怪這、怪那,永遠無法平息,試問人之際遇其關乎為何?應多加細心去探討,其實事之成敗,操之在我,自己盡心了嗎?自己明理了嗎?自己是否盡力了呢?

  所謂:「盡心力,聽天命」可也,總不能事事如意而暢快汝心,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這也才是人生之特色,如一生下來,萬事均順汝心,此等人生也無啥意思,不知吾之言如何?

  盼世人能經常本著誠摯心念,面對所有生活面的一切,那你之心就會純真安平,如此更有助於你真正生活愉如,否則經常有怨恨之心態存著,每日愁雲滿佈,何來美好的人生?希知之、勉之、行之。

禪化闡道篇第三輯-真平心念

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水上浮漚

  一天黃昏,一個走進森林裡的人,遇見了一隻蜉蝣正在哀傷地痛哭。

  那人問蜉蝣:「你為什麼在這裡哭泣呢?」

  蜉蝣說:「我的太太在今天中午死了,所以我才在這裡痛哭呀!」

  那人說:「現在已經黃昏,你也很快就會死,何必哭泣呢?」

  蜉蝣聽了,哭得更傷心。

  那個人不禁覺得好笑,蜉蝣朝生而夕死,中午死和黃昏死有多少差別,何必哭泣呢?

  於是他就離開了。

  等他走遠了,他想,從人的眼光看來,蜉蝣的一生是如此短促,中午和黃昏相差不大;可是從蜉蝣的眼光看來,中午到黃昏就是它的下半生,這好比人的下半生一樣漫長。

  他進一步想,人的一生匆匆幾十年,與歷史的長河相比,不過是彈指之間,剎那即滅,不就跟這對蜉蝣一樣嗎?那面對生離死別,又何必哭泣呢?

  想到這裏,那人哈哈大笑而去。

※ ※ ※

  世人好生惡死,不明此身虛幻,日復一日,韶光易遷。人生短促,晃若水上浮漚,瞬如風中落葉,人壽雖曰百年,但能超越八十者,亦屬稀矣!

  天地有萬古,此生不再得,人生只有百年,此身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乎,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因天地乃萬古長存,但人活在世上機會,卻只有一次,即有高壽之齡,亦只不過百歲而已矣。何況日子一天天非逝,一轉眼大限便來臨,因此有幸生存在世上,得要體認生命之意義,切勿虛度這寶貴之一生。

  晉朝陶淵明有乙首雜詩曰: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由於當時時局動盪不安,遂使老莊招學得以普及。一般人有感於人生無常,在思想上,具有強烈浪漫之色彩,從陶淵明乙詩,即可表現一端。感嘆人生如路邊塵土般隨風飄浮不定,既然眾生同降生於此無常之世上,就應珍惜人生之可貴,年輕活力充沛,一生出現一次機會;同樣之,在一天當中,寶貴早晨也只有一個。所以人不能坐待光陰流逝,要及時努力,在此變化無常之人生中打拼,以求得真正人生之意義。

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世上最可畏懼者何

蓮生/文

  昔日。

  有人問我:「世上最珍貴者何?」

  我答:「心。」(佛心)

  又問:「世上最可愛惜者何?」

  我答:「光陰。」

  又問:「世上最可畏懼者何?」

  我答:「業。」

  在《地藏經》中,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

  在《地藏經》中,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在《地藏經》中,佛告閰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

  我們從這幾段經文中,早已體會:

  「最可畏懼者,業也!」

  我在「葉子湖」隱居,兢兢戰戰,唯怕「業」而已!

  勿「造業」。

  加「淨業」。

  密教是悟其理趣,依法修習,攝心成定,因定發慧,因慧斷惑,斷惑證「真佛」。

  淨土是至心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淨業往生佛國淨土。

  我心懷慚愧,慚愧往昔歷劫不良習氣,常常慚愧懺悔,要常常如此,才不懈怠。

  寫一小詩:

  向西行

  行行復行行

  觀盡業的透明

  如今已明白

  儘量告訴諸弟子

  勿在業海之中復沉淪

盧勝彥文集168《孤獨的傾訴》常常心懷慚愧

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征戰沙場,半身癱瘓

濟公活佛 降

詩曰:黃沙滾滾罩天蒼,策馬廝殺定亂邦。
   四起烽煙人命賤,屍橫遍地惹心傷。

聖示:人在世間所享有的一切,皆是天地與他人所給,就連色身亦是父母所給,一個人用的、吃的、穿的、住的以及交通工具,有哪一項是自己生產的?故若是知道自己的渺小,就要懂得謙卑,一個人愈謙卑,德行才會愈高,未來才會更有福報也。

濟佛曰:徒兒隨為師上蓮台,準備出發著書。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濟佛口念真言,堂外現出蓮台,師徒二人上了蓮台,快速飛往目的地。)

王生曰:叩問恩師!世人都想離苦得樂,臨終後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住在黃金為地、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淨土,不再輪迴受苦,那要如何修持方能往生西方淨土呢?

濟佛曰:往生西方淨土必須具備「四因」的條件,所謂四因者即是:

一、信受阿彌陀佛: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相信自已念佛必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且時時處處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憶念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的功德。

二、發願:真正發出往生西方淨土的大願,捨棄放下世間的一切功名利祿、榮華富貴。

三、處處積累資糧,消除業障:《佛說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故在家要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拜懺消業。

四、發菩提心:發斷絕世間煩惱法而成佛之心。

具足了「四因」,臨終時自然能往生西方淨土也。

王生曰:叩謝恩師之說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會退轉,又能常以清旦(清晨),各以衣裓(華麗的衣服),盛眾妙華(美麗的花朵),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真是福上加福,殊勝無比。

濟佛曰:然也。

(師徒二人談論間,蓮台已抵達一民宅。)

濟佛曰:目的地已到,徒兒下蓮台。

王生曰:徒兒遵命!下了蓮台,跟隨恩師的腳步進入民宅,再沿著樓梯上了二樓,進入左手邊的一間臥房,臥房中躺著一位年約五十歲之男子,叩問恩師,今日是要訪談他嗎?

濟佛曰:然也,待為師將其元靈調出,你訪問他現今為何會呈半癱瘓狀態,請他說明以做為世人之警惕。

(此時濟佛以佛扇一搧,男子之元靈即被調出。)

王生曰:大菩薩你好,因為今日濟公活佛恩師奉旨領我訪遊著書勸化世人,我看你癱瘓在床,好像不太能動,令人心生不忍,不知你是為何因由造成癱瘓,可否簡略說明,作為著書案例,積一些功德。

(男子經濟公活佛點化後,即娓娓道出。)

男子曰:我一生災禍不斷,病不離身,尤其是在三年前某日,我在住家一樓騎樓中乘涼,當時有一部汽車經過,車子因為要閃躲突然穿越馬路的小孩,而失控往左偏,撞進我家騎樓,當場將我撞成身受重傷昏迷不醒。由於車禍撞擊力大,因此造成我身體多處粉碎性骨折。經過半年多治療後,只剩下頭頸和右手可以小範圍活動,雙腳和左手完全無法使力動彈,醫生也宣布已無法治癒,為了減少開銷,只得臥床在家,形同殘廢之人。

這段期間最辛苦的就是我的太太和女兒,我女兒為了家計必須常常加班,並且省吃儉用,而我太太為了照顧我,只能打零工貼補家用,令我感到非常心酸。

剛剛經濟公活佛點化後,我才知道是業力之關。因為我前生是一位帶領精銳騎兵打仗的武官,作戰時常身著閃著亮光的盔甲,指揮部屬野戰、攻城、攻碉,並且憑藉靈活的各個擊破和迂迴戰略,以及衝擊戰術取勝。我甚至曾在一次戰役中,以一擋百,連續衝擊敵陣十餘次,斬殺千名敵軍。後來我於一次戰役中因寡不敵眾而陣亡,亡後魂入地府,因殺業太重而被判在地府受刑。由於我前生為人還算正直,所以受刑期滿才得以轉生為人,只是業障太重,一生坎坷。

濟佛曰:殺生者得疾病和短命的果報,因果報應絲毫不差,尤其你帶兵打仗殺人無數,冤親債主眾多,

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還得完這些業債,在你的餘生中,就好好念佛懺悔吧!

(此時濟佛佛扇一搧,男子之元靈又重返體內。)

濟佛曰:好了!今日就訪談至此,我們回去吧!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師徒二人上了蓮台,蓮台往虛原堂飛回。)

濟佛曰:虛原堂已到,徒兒下蓮台。

可,吾回。

因緣與果報-第二十九章 征戰沙場 半身癱瘓

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汝還曾失麼

  京兆府(今西安)屍利禪師,石頭希遷禪師之法嗣,生平不詳。

  初參石頭和尚,問:「如何是學人本分事?」

  石頭和尚道:「汝何從吾覓?」

  屍利禪師道:「不從師覓,如何即得?」

  石頭和尚道:「汝還曾失麼?」

  屍利禪師一聽,言下大悟。

  學道的人首先要明白本分事。既是本分事,當然不從他得。

  但是,一般人信不及,總希望能從大德那兒得點什麼。石頭和尚的回答,既斷了屍利禪師從他求得的心,同時又斷了他的有所得心。既不從他,又無所得,當然是真正的本自具足了。

  此則悟道因緣雖然言語簡短,但它卻把許多深奧的道理變成了當下的直指,卓然與讀經論是兩種不同的滋味。

※ ※ ※

  夫修道須知止處方能不失定向,是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甚至修道該站在什麼地方,該行什麼事,則能修身,修身學道須知心性,也就是知止而後方有定向。

  夫道者性之根也,性者心之根心,知其心性止處則知止,知止心不亂,不亂則定,定而後靜安慮得,至於得,得則大道達,心性止處明矣。

  性心之本源,本來俱足,諸理無缺,無欠無餘,無須外求,隨用自在,是欲之蔽,情之牽,愛之纏,以致蔽了一理之本真,得一指是求其知而己。

  修身立德,複其一理之被蔽而己,故儒有「存心養性」之說,道有「修心煉性」之語,釋有「明心見性」之言,可知修道離心之外無道,盡是左道旁門。

  佛曰「萬法惟心」,六祖曰「不識此心,學法無益」,人都是隨心而應萬事,何不體會從本體上覓求本心,而複本來之面目。

天燈 述:知止而後有定(修身學道須知性心止處)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皇家鑽天,司馬入地

  司馬光,北宋宰相,雖然地位顯赫,卻清廉自守,從不貪奢。許多王公大臣在京城修建深宅大院時,司馬光卻在偏僻的陋巷裡深居簡出。

  一年冬天,有客人到司馬光府上拜訪,竟發現司馬光的客廳裡連個火爐都沒有。客人凍得渾身發抖,司馬光忙叫人端來一碗薑湯,客人喝完後才稍微暖和一些。

  後來,為了解決過冬問題,司馬光想出一個挖地窖的辦法,因為地窖裡冬暖夏涼,所以冬天他就在地窖裡接待客人。

  因為這件事,京城裡就有了「皇家鑽天,司馬入地」的諺語,意思是說皇帝和王公大臣的宅第越蓋越高,可司馬光的房子是往地下越挖越深。

  司馬光的俸祿大部分用於周濟衣食無著的窮苦人。妻子因病亡故時,他連埋葬費也拿不出,只得把三頃薄田典當出去。

  有一年,許多州縣發生災荒,莊稼欠收,百姓受饑挨餓,甚至賣兒賣女,而朝廷上下卻仍然歌舞昇平。司馬光當庭力諫,請求皇上罷賜罷宴,拿出錢糧賑濟災民。

  司馬光清廉自守,受到眾人的愛戴。六十九歲重任宰相時,前來歡迎的百姓圍得人山人海。他後來被譽為「真宰相」。(《宋史.司馬光傳》)

※ ※ ※

  昔時,聖人有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大凡有道德修養、心識純正之君子,其言語、身行、造作、待人接物上,必然合於公正、平實,而以公眾利益為考量取擇,甚至於捨自我而為公,惟恐眾人有所不便、有所權益喪失,是以,凡仁人君子必捨小我、以全大我。

  因以整個團隊、社會、國家之整體作考量,是故君子常捨己身私慾,廣為群體人類謀更大福利,而此義行必有所捨得個人之執,配合全體意見,然後付諸行動;亦會捨己時間以配合公益活動之推動,亦常會捨己錢財,以使公益事業能得綿延不絕。

  對於所捨之時間、金錢、權力、感情等,從生活表面來看,是比他人付出更多,亦即有形物質損耗不少;但是,往往觀察精修此道之人,其生活必定更充滿自在、和樂與滿足,蓋因無所爭、無所執,又能捨得,具有公義之心以付諸行動,不懈不怠,愈挫愈勇,常保情緒之平穩,因此,常可感格上天慈憫,付出三分,而回報以七分,此為真正義行之利也。

  反觀,無德小人坐擁高官厚祿而思獨霸天下,不能滿足現有之利益,永遠心存少事高利最好;平時好逸惡勞,食是美餐,衣是華服,住是高樓大廈,行是轎車代步,又有鈔票入袋,何等清閒逍遙,有事經手則草率而應付了事;光陰如梭,一去不回,時時心存邪思、自我、利慾,常以報酬算計所做,不肯用心於事業,腦中盡是被名利所迷昧茫然。一旦福報享盡,將淪落至何種地步,則不可知,此為小人汲汲營求利慾之下場也。

  是以故,君子與小人之區分,乃在義與利而已,願世人體悟而慎行之。

修身養性-第廿六章 義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