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空空空見

蓮生/文

  四祖下八世的「雲居智禪師」,談「明心見性」甚多,我個人認為,他的「明心見性」,是屬「空空空見」,在他的談論之中,有「般若」的智慧。


  我又認為,他的談論中,提到「不壞方便應用,及興慈運悲」。這又是「空空空見」之外的。


  我且不評論他。


  且看他如何說:


  有僧名「繼宗」,問雲居智禪師:


  「見性成佛,其義云何?」


  雲居智答:「清淨之性,本來湛然。無有動搖,不屬有無、淨穢、長短、取捨,體自脩然。如是明見,乃名見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見性成佛。」


  僧問:


  「性即然清淨,不屬有無,因何有見?」


  雲居智答:「見無所見。」


  問:「既無所見,何更有見?」


  答:「見處亦無。」


  問:「如是見時,是誰之見?」


  答:「無有能見者。」


  問:「究竟其理如何?」


  答:「汝知否?妄計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隨見生解,便墮生死。明見之人不然,終日見,未嘗見。求名處體相不可得,能所俱絕,名為見性。」


  問:「此性遍一切處否?」


  答:「無處不遍。」


  問:「凡夫具否?」


  答:「上言無處不遍,豈凡夫而不具乎。」


  問:「因何諸佛菩薩不被生死所拘,而凡夫獨縈此苦?何曾得遍?」


  答:「凡夫於清淨性中計有能所,即墮生死。諸佛大士善知清淨性中不屬有無,即能所不立。」


  問:「若如是說,即有能了不了人。」


  答:「了尚不可得,豈有能了人乎?」


  問:「至理如何?」


  答:「我以要言之,汝即應念清淨性中無有凡聖,亦無了不了人。凡之與聖,二俱是名。若隨名生解,即墮生死。若知假名不實,即無有當名者。」


  雲居智禪師又說:


  「此是極究竟處。若云『我能了、彼不能了』即是大病。見有淨穢、凡聖,亦是大病。作無凡聖解,又屬撥無因果。見有清淨性可棲止,亦大病。作不棲止解。亦大病。然清淨性中,雖無動搖,具不壞方便應用,及興慈運悲,如是興運之處,即全清淨之性,可謂見性成佛矣。」


  「繼宗」僧人聽了踴躍,禮謝而退。


  我的理解如下:

  一、提及「佛性」說的極是。


  二、見證「佛性」就「見性成佛」了,這可不一定。在唯識家來說,尚須熏修一切習性種子。(修道位)


  三、見處亦無,無有能見者,即是空空空見。


  四、了尚不可得,豈有能了之人,這亦是空空空。


  我想大家讀了此「明心見性」或「見性成佛」的告白,不知有何感想?


  「繼宗」僧人,聽了,好像明白了。


  但這種:


  能了,亦不是。


  不能了,亦不是。


  棲止,亦不是。


  不棲止,亦不是。


  見處亦無。


  無有能見者。


  我要問大家,汝見證佛性,又是怎麼見?我知之,汝知否?若不知,再請教大善知識,細說之。


盧勝彥文集188冊《送你一盞明燈》空空空見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景公隨嬖妾所欲

  翟王的兒子羡,臣於景公,他以十六匹馬御車的技術,邀請景公觀賞。景公觀看以後,並不喜歡羡的駕車。然而景公有一位愛妾名叫嬰子,長得十分美麗,景公非常寵愛她。嬰子很想看看羡的駕車技術,要求景公帶她一同觀看。景公便回答她說:「等晏子生病了再安排時間吧。」

  果然,機會到了,晏子因病在府中休息。景公與嬰子就在苑囿中的亭臺上欣賞羡的駕車。羡駕車的氣派很大,嬰子看後非常興奮,高興之下就代為請求,希望景公能厚加獎勵羡,景公聽後一口答應下來。


  待晏子病愈後,得知了此事,即刻晉見景公。景公看到晏子來了,搶先對他說:「翟國王子羡的駕車技術十分高明,寡人看了很喜歡,想請他們獻技表演一番,你覺得如何呢?」


  晏子答道:「駕御之事,非臣主管的範圍,臣不便參與。」


  景公接著又說:「寡人實在是太高興了,想賞賜他萬鍾的俸祿,不知這個數目夠不夠啊?」


  晏子聽了,直言向景公規勸道:「過去衛國的東野先生,他的駕車技術君上本來是很欣賞的,可因嬰子當時不喜歡,君上就假裝不喜歡,索性就不看了。」


  「如今,翟國王子羡的駕車表演,君上原來是不喜歡的,可由於嬰子喜歡,您也便喜歡了。嬰子代為請求厚賞,您又慷慨允許,這樣看來,真是受婦人所制了。


  「不樂於治理人民,卻樂於欣賞馬術表演;不厚賞賢良之士,卻能重祿一個駕車的御夫。以往我先君桓公的轄地,比如今小得多了,可當時能整頓法治,推廣政教,結果竟稱霸於諸侯。反觀今天,幾乎沒有一國的諸侯願與我君親近。每當五穀歉收的年頭,因飢寒交迫,餓死道路之人,又觸目皆是。我君不能以此為憂為恥,反去貪圖一時耳目的遊樂,不重振先君的功業,反對駕御的車夫施加重賞,可以說太不顧惜人民,輕視國家了。」


  「《詩經》有曰:『載驂載駟,君子所誡。』說君子們或駕三匹馬或駕四匹馬,都陸續到了。由此可知古時諸侯們彼此朝聘,也不過是駕三馬或四馬。我君日常一車駕八馬,已與古制不合,今羡又加倍駕十六匹馬,不是更變本加厲了嗎?


  「而且,君上您假使樂於此,全國上下一定起而傚尤。然而,拿這種車子去狩圍田獵,不便調度,如果要行遠道又不經濟。用馬之數倍增,這絕非管理下屬的好辦法啊。


  「放縱耳目之樂,不處理人民急務,此也為古聖先王所嚴禁的。君上若樂此不疲,諸侯恐怕也會有起而彷傚的。君上不能以厚德善政廣被諸侯,反用不當行為影響他們,這絕不是愛護子民、彰顯名聲、招來遠民、敦睦邦交之道啊!」


  「何況賢善之士遭罷黜,鰥寡孤獨不加救助,而聽任愛妾之語厚賞車夫以積怨憤,這是與民為敵的做法啊。《詩經》有曰:『哲夫成城,哲婦傾國。』智高的男子足以立國,多謀的女子足以覆國。現在我君不從事於立國的努力,反而去做些覆國的事務,恐怕國家滅亡的日子到了,願國君儘早打算。」


  景公聽了此番勸告,由衷地對晏子說:「你講得很有道理,的確如此。」於是,景公馬上停止了觀賞駕車技術的表演計劃,又強令翟國王子羡出境,並且也疏遠愛妾嬰子。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安貧樂道

  原憲,名子思,孔子的學生。

  原憲居住在魯國,家境十分貧寒。他住的是矮小的、用茅草搭成的簡陋的棚屋,門是用蓬草編織成的,門的轉軸是用劣質的桑木做的,窗是用破甕代替的。


  室內,原憲把一間居室一隔為二,他和妻子各住一間。外面風實在太大的時候,就用破舊的衣衫塞住破甕擋風;遇到下雨天,更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但原憲不以為意,正襟危坐,一面彈琴,一面唱歌,一點也沒有愁苦的樣子。


  一天,同學子貢做官以後前來看望他。子貢穿著華麗的衣服,乘著高頭大馬所拉的軒車,由於車太大,進不了巷子,子貢只得下車,步行到原憲家中。


  子貢看到原憲穿著粗布衣服,腳上是沒有後跟的鞋子,拄著一根藜木手杖,很是寒酸,便說:「老朋友,你的面色很不好,生的是什麼病呀?」


  原憲笑了笑,回答說:「我聽說沒有財富稱為貧,學到知識卻不能派上用場稱為病。我現在是貧,而不是病呀!現在有些人迎合世俗,和可以利用的人結為朋友;他們為了使別人看得起自己而去求學,為了提高自己的聲譽而教誨別人。嘴上講的是仁義道德,實際幹的卻是奸惡的事。我之所以安貧樂道,就是因為不願去做那種事啊!」(《莊子 .讓王》)


※ ※ ※


  安貧,世人總是厭棄貧窮、追求富貴,但並非人人皆可如願,這其中隱藏著夙世之功過。有人過去世積福不少,但有業愆亦須待了結。是以此種人出生於貧窮人家,便知樂觀進取,終能達富貴。有人空有遠志,不知依循正道,亦將移貧就困,可不慎哉!


  所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矣!」一個有道德學問的仁人君子,在其飲食上,但求能得溫飽、不妄求佳餚美味。在其居住方面,但求能避風躲雨,不受風侵露凍,也就怡然自得。在佛家而言,人一出生便患有餓病,將食物當做治療餓病的藥石,那麼自然不會貪圖口腹之慾,即不追求物質之享受,亦不妄求華麗堂皇之大廈,能夠接近有道德學問之人向其請教,德業道務則自然依循正理而行。認真的加以學習運用,便是好學了。


  安貧樂道則首推顏回之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而在好學上能不牽怒、不貳過,此是真正的安貧樂道;在於居處的環境惡劣下,能得安於環境勤奮認真做事;在言行上處處謹慎,言出必能行,難行必不言,而得言行一致,則威儀也。


  在現實生活中,物質與學問不可缺,重於物質則流於平凡;重於學問,在心靈層次必然提昇,超凡入聖,所有造作必有賴以學問之配合,方趨道德涵養將可比擬聖哲也。


修身養性 第十七章 安貧樂道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用人唯賢

  魯宣公十六年,晉國的土會率領軍隊滅了赤狄的甲氏等部落。三月的時候,土會把抓來的赤狄俘虜給周天子。晉景公請周天子允許,把土會升格成卿的等級(周代官制諸侯之下為卿,卿之下為大夫),並任命他為晉國的中軍將兼太傅。

  中軍將是晉國上、中、下三軍中最重要的將領,而太傅則是輔佐君王的三公之一,兩個都是很重要且地位高的官職,由此可見晉景公對土會的看重。


  土會的任命一經宣布,晉國的盜賊紛紛逃到秦國。針對這件事,晉國的大夫羊舌職有感而發:「我曾經聽說,以前夏禹任用了賢良的人,結果不好的人便自動離開,這跟士會的情形十分類似。」


  他更引用《詩經。小雅。子旻》的詩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認為如果是賢良的人領導國家,那麼人民就會保持戒慎、小心翼翼,就好像走到了深水湖旁邊,也好像腳踩到很薄的冰上面,不敢存僥倖之心。


  反之,如果沒有賢良的領導者,那些好逸惡勞,為非作歹的人便會心存僥倖,久而久之,可能在國內掀起禍亂,那麼這將會是國家的不幸。


※ ※ ※


  《太上感應篇》云:「以直為曲,以曲為直。」「直」乃是中正不阿,平而直順;「曲」則是迂迴百折,彎崎之事。


  現實社會中,「直」「曲」不明之事不斷呈現,然而「直」「曲」之間全賴人心之覺悟,方能辨別〈直曲、正偏、是非、對錯〉之表現。


  一個缺乏真心誠意的人,必定以本身誤解的強勢來壓抑別人之對、善的弱勢,使其公道完全阻障在自己錯誤之判斷裡;一旦自己擁有的力量彙集各種偏邪資源時,常會排擠一切正直成員,尤其是排除即將可能危害到自己取得不法利益之正直人事物。有時以自己偏差觀點與惡劣行徑,疏通各路關節,便於處理任何事物,以利獲取不法利益,讓正直人士看在眼裡、傷痛在心裡,因為彼等毫無阻擋惡勢力之能力。


  世人擁有財富者,非常容易造業,眾生只要擁有權勢者,都非常容易徇私,甚而包庇自己人或心腹人員。俗世之間之所以會有諸多黑暗的一面,乃是人的心不夠明亮、人的心不夠單純;世間黯淡,乃因普遍眾生內心缺乏正心正念,使得所行所為都容易造成別人之痛苦、煩惱、憂愁。因此,人間黑暗不斷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蔓延。


  甚願世人做任何一件事時,對待任何人事物之時,皆能中正、中直而不偏頗,方能終生無災無難,且因中正行直而長壽延年也。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大頭地獄

蓮生/文

  我到了「大頭」地獄。此處的人,頭大如「笆斗」,身軀很短,手足更短。


  真的是一個頭有三個大。


  我們現代人流行「公仔」,有的頭很大,手足身軀略小有點像。


  大頭走路不穩,搖搖晃晃。


  大頭常「烏青」,不是跌倒,就是左右碰撞。


  大頭常爬不起來,一跌倒,手足並劃,劃了半天,爬不起來。


  (類似烏龜,無法翻身。)


  大頭有失眠症,因頭大,想的甚多,夜不能眠。


  大頭有頭風症,疼痛異常。


  大頭有震盪症,跌倒後,震盪而死。


  這是跌跌爬爬的「大頭地獄」的景象,如果大頭跌死了,或痛死了,或得其他症狀而死,通常隔一天或二天又活了過來。


  然後,跌跌撞撞過日子。


  此地獄,一眼望去,如同瓜園。


  我問冥史:「是何因緣,竟有此地獄?」


  冥史大笑:「此創意來自陽間,你們人類有『大頭病』的人,不在少數。」


  「真是匪夷所思!」


  冥史說:「大凡喜歡權位,爭奪不休的用權勢綁椿的,用錢買票的,以不正當的手法,去爭取名位的。得了名位,用名位仗勢欺人的;得了金錢,用金錢,欺負窮困的,作威作福的。像這一類的人,都來到大頭地獄
。」


  我說:「請舉一例。」


  冥史說:唐朝有位「竇軌」。


  這位竇軌是唐高宗大穆皇后的堂兄,以裙帶的關係去爭取到洛州的都督。


  權大勢大。


  於是仗勢欺人。


  他害死尚書「韋雲起」。


  在判案時:


  對小犯者判重刑。


  對大犯者判死刑。


  刑罰殺死很多的老百姓及讀書人。


  貞觀二年,犯病。


  恍惚中,看見很多人,抬著盤子,盤子中放了一個大西瓜。


  很多瓜要供養他。


  竇軌很歡喜。


  再仔細一看,原來不是大西瓜,而是一顆又一顆的大大人頭,向他討命的。


  竇軌大叫一聲死了。


  死後下「大頭地獄」,忽生忽死。


  冥史說:「有些人用不法的手段去取的權位之後,便違背了倫常,或是毫無情意,或是作威作福,或是尖酸刻薄,或傲慢任性,或欺心利己,或貪財好色,或欺壓百姓...。」


  這些人都下「大頭地獄」。


  我問:「就只是這樣嗎?是不是太便宜了,大頭地獄只是大個頭而已?」


  冥史答:「為官者,初下大頭地獄。後來再依其因緣果報,轉送其它地獄的,其苦是一個一個來的,不失分毫!」


  我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盧勝彥文集234冊《蓮生活佛盧勝彥的密密密》「大頭」的密密密

操守志節.堅毅卓絕

本道院副院尊觀音菩薩 登台

聖示:孟子所謂:「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孔子周遊列國到衛國,匡邑人誤以為孔子是叫做楊虎的惡人,於是,把他包圍起來,可是孔子還是不停的彈琴歌詠。


   子路進去面見孔子說:「夫子為什麼一點都不害怕!還是這麼的快樂。」


   孔子說:「是的。仲由我告訴你,我困窮已經很久了,可是還是不能避免,這是命運,求通達已經很久了,結果還是不能得到,這是時運。在堯舜的時候,沒有不得志的人,並不是人的智慧聰明。在桀紂的時候,沒有顯達的人,並不是人的智慧不聰明,這是時勢所造成的。在河水中不怕蛟龍的人,是漁人的勇氣。在山中不怕猛虎的人,是獵人的勇氣。在戰場不怕刀劍的人,是烈士的勇氣。知道不得志是命運,知道顯達是時機,在危難而不恐懼的人,是聖人的勇氣。仲由你去休息吧!我的命運已由上天安排好了。」


   沒有多久,有兵士進去告訴孔子說:「我們誤以為您是楊虎,所以把您圍起來,現在知道弄錯了,很對不起,我們向您道歉、告退了!」


菩薩:時運有窮也有通,境遇有順亦有逆,這是人世間本有的特性,周而復始,循環不已。即使是一位順天行道的君子,他一生中也無法事事如意、樣樣稱心,在時運命運中遭受困窮、挫折,那也是很平常之事。


陳生:人生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故聖人設化,以病痛為良藥。處事不求富裕,富裕則驕奢必起,故聖人設化,以困苦為敦品。力行不求平暢,平暢則誓愿不堅,故聖人設化,以拂逆為階梯。謀事不求易成,易成則心存輕慢,故聖人設化,以患難為成就。施恩不求望報,望報則意有所圖,故聖人設化,以佈德為棄屣。成佛不求順境,順境則倨傲恣意,故聖人設化,以劫厄為惕勵。


菩薩: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因為有好環境,得到好機運,所以能通達有成,這只不過是乘機順勢之士而已;若一位豪傑之士,雖無好環境,沒得到好機運,亦能於一生之中寫下輝煌一頁。


   古今中外聖哲之偉大的功績偉業,皆是在危逆困境之中,能操守志節,堅毅卓絕,去克服開創出來的;反之,一生順順利利的,所能成就的亦是平平凡凡也。


   可。停筆。 吾退!


陳生: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節操養正氣》第十七章 操守志節‧堅毅卓絕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聖凡之別

  僧人問:「所說的聖人,應當斷除何種法,得到何種法後,才能稱為聖人呢?」

  法融禪師答:「一法也不必斷除,一法也不必得到,這叫做聖人。」


  又問:「既不斷除,也不得到,與凡夫有什麼差別?」


  法融禪師答:「有差別。為什麼呢?一切凡夫都有所斷除,並且妄念,計較所得到的。而自心明了的聖人則根本沒有什麼所斷除,也沒有什麼所取得的。所以說是有差別的。」


※ ※ ※


  修行應守住正心、正念,不能只顧習法執著,對教化不論是善巧方便或一門深入都要有融匯貫通的智慧,如不能巧用智慧去參悟,易因執法而迷茫。


  道修重在明心見性,若此心不明則易迷,此性不能透徹,則易亂性沉淪。甚多修行者皆著於表相,這是非常嚴重的事,要知凡一切相皆非實,又法由心生亦由心滅,一切都是善巧方便無一可得,如果能修法而不執法,那才能真正修得真如。


慈聖雜誌141期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我累了

  想起一位大陸的跳水名將,從小接受國家的栽培,在世界比賽裡摘冠,眼看未來五年、十年,可能都是她的天下。才二十歲,她卻卻說要退休了,理由跟喬登一樣--「我的心已累。」
 

   大陸的溜冰名將陳露也是如此。1995年,她拿下世界花式溜冰賽的冠軍,96年又拿下亞軍,然後因為腿傷,成績一落千丈。幸虧隔兩年,在冬季奧運會上她又拿到了銅牌。她高興極了,因為她早已打算在那次奧運之後轉為職業溜冰手。那面銅牌,是她在體育界的謝幕之作。

  至於那次的金牌得主,美國的李頻絲姬不也一樣嗎?「我不要再參加這樣的比賽了,我要跟爸爸多聚聚,溜了十幾年,比了十幾年,我累了。」
 

   另一部戲的男主角,在外面偷情,太太找到他,要他自己決定,是選那個作攝影師的情婦,還是選娘家富有的妻子,男人跟著老妻走了,只對情婦淡淡地說了一句話:「我累了!」人都會累,也都會喊累。

   我的女兒,碰到學校功課多,前一天睡的晚,當天下午又有才藝課的日子,總在晚飯後說她累了。我自己,年輕時能下午寫文章、晚上畫畫,仍然精力充沛,現在卻只要下午寫篇文章,晚上就要喊累。


  我那91歲的老母,更常喊累,說去公園走一下,就累。說朋友都死了,好累。說「活著,真累」!常想,我女兒、我自己,與我的老母同樣說「我累了」,其中卻有多大的不同?
 

   孩子累,是身體累。打個盹,喝瓶可樂,可能就不累了。青年累,是工作壓力的累。當工作完成,壓力解除,就不累了。老年的累,是對人生的累,拖著一個「臭皮囊」,走過幾十年的歲月,該看的都看了,能玩的都玩了,不再好奇、不再激情,他們的那句「我累了」,是對生命失去了興趣。

  人生的累,說不定也像旅行。出發時興致勃勃,一路有說有唱;幾天趕場下來,開始有了疲態、有了病號,遊覽車上就少了歌聲,多了鼾聲。漸漸旅行要結束了。
 

   翻開行程表,最後一天的節目是「上飛機,回到美好的家。」每個人都會興奮地說:「好極了!要回家了!」可是往前想想;如果那麼想家,當初何必花錢出去旅行?往後想想;如果只有回家好,為什麼待上一陣子,又會想出去走走?
 

   人的一生,就是在醒與睡、累與不累之間。也彷佛是機器,要不斷操作、不斷保養,不斷生產,也不斷加油、不斷供電。直到有一天,把那電源拉下,不再推上去,人生就結束了。
 

   記得有次去看一位病危的老將軍。「我沒病,也不會病死;如果我死了,是累死的。」老人家在病床上沙啞著說:「病死,多慘?我打了一輩子的勝仗,為什麼要在最後輸給病。所以我是累死的,我只是累,累就要休息,那不是被勒令從人生退休,那是我主動請辭啊!」話說完,沒多久,他就死了。

  喪禮上,沒人哭,大家都說他活的太累了,自己走的。很欣賞這老將軍的哲學。

武士道

  楚國有一個人名叫兹非,他在干遂得到了一口寶劍,後來,他返回楚國,坐著船橫渡長江。

  船航行到江心的時候,河神掀起滔天大浪,兩條蛟龍在船周圍繞來繞去,時影時沒。船上的人都嚇得變了臉色,腿不停地顫抖。


  茲非問掌舵的艄公:「你見過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活命的嗎?」


  艄公說:「我從小在江上長大,從來沒有見過在這麼凶險的情況下還能活命的。今天我們大家是凶多吉少了。」


  兹非說:「我們做錯了什麼事嗎?河神為什麼要掀起這滔天大浪呢?」


  艄公說:「想必是因為先生腰裏的寶劍。河神發怒了,一定要得到您的寶劍才能平息他的怒氣。」


  兹非聽了,頓時怒氣沖天,雙目圓睜,捲起袖子,抽出寶劍說:「河神只是想要我手中這口寶劍,我丟掉它就可以保全性命,但身為武士,只能為仁義之禮所說服,不能在威脅面前屈服。人的身體只不過是一堆骨頭和腐肉,生命對於我來說有什麼值得吝嗇的呢?」


  於是,他縱身跳進江水裏刺殺蛟龍,終於斬斷了蛟龍的頭。江水也因此平息下來,船上的人終於得救了。


  孔子所聽說了這件事,讚嘆說:「兹非把生命看成一堆骨頭和腐肉,寧願捨棄生命也不丟棄寶劍,真是了不起啊!」


※ ※ ※


  勇者,大義所在可趨也,雖死而無反顧。所以凡事符合真理,規範而為之,雖力有不逮卻仍不退縮,如:不向惡勢力低頭,如濟弱扶貧等庶可稱之為勇。若凡事憑一己之好惡則以暴力,此乃狠也,血氣方剛之鬥也。所以勇乃有真勇與匹夫之勇之分別也。


  真勇,出之有理,理正則氣壯,勇氣,則使人之行為異于常人。匹夫之勇非但行事不循正理,全以一時意氣而為之,而本身更無勝於常人之力,因而又佐以陰謀詭計而為之矣!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時輪金剛的禪定

蓮生/文

  我曾在「星加坡」的博覽會,講述「時輪金剛」禪定九次第法。


  那時,共開了六個會館。


  約有六萬人參加,空前絕後。


  我說依序是:


  「初住」——心只是稍稍隱定,忘想非常多,心浮浮的,很散亂。時間很短,心穩定也很短,約二分鐘就被妄念侵入,就算你坐的時間很長,但,穩定只一、二分鐘。


  「續住」——持續禪坐一段時間之後,已能注意到妄念,一有妄念,便把心拉回來,如此拉來拉去,心能穩定六分鐘了,總之,拉回心,不起妄念,能達六分鐘,就算「續住」。


  「回住」——我認為「續住」的時間會較長久,也就拉來拉去的訓練會花掉很長的時間。進入「回住」時,心已能定在十二分鐘之久了。十二分後,妄念一升起,你已發覺,馬上拉回來,這時候,已能漸漸的控制心念。


  「近住」——每一次的禪定,心已能集中在一個點上,達二十分之久,在二十分之內,妄念不易入侵,就算入侵,也會很快遺散,注意力增強,定住二十分。


  「伏住」——心已能注意達三十分鐘之久,能夠降伏妄念,這就是「伏住」。但要注意的是,三十分之內,你可能放鬆心態,太放鬆就容易打瞌睡,這樣「昏沉」的現象就產生了,這「睡著」是一種過失,要加強精神。


  「寂住」——由於「伏住」的狀態是入三摩地的關鍵,但易睡著,就加強精神,太加強精神,反而精神亢奮,就會產生「掉舉」,這「昏沉」或「掉舉」都是過失。


  一個是「睡著」。


  一個是「太清醒」。


  二者要調整好,剛剛好最重要。


  時間四十分。


  「最寂住」——時間可達一小時或二小時,昏沉或掉舉,已經很少了,在這個階段,一切都成熟了,已是一位能禪定的人。


  「專住」——時間能自我控制,要多久就能多久。


  自己已能變化時輪金剛或本尊,只要一努力,就能定住。


  沒有昏沉,沒有掉舉。


  (如同一個很好睡的人,一躺就睡著,不費力,不用心,自己說睡就睡,說醒就醒,完全自我控制)


  「等住」——無事、無心、無昏沉、無掉舉、無妄、無想。


  時間不計。


  證入虛空、大光明海。


  入我我入。


  相應本尊。


  相應諸尊。


  我認為:

  時間上的長短,只是個大概,人人不同。


  先克服妄念。


  再克服昏沉。


  三克服掉舉。


  用「止」。


  用「觀」。


  用「恆心」。


  還有,出現任何幻相,宜請教真正的金剛上師。


盧勝彥文集252冊《三摩地玄機》時輪金剛的禪定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南柯一夢中

  東漢時,有位書生從年輕時考運就不順,無法謀得一官半職,家境也不好過。

  過了三十歲,書生自知自己命運乖舛,決定上山求道,脫離世俗的羈絆。書生聽聞五行山上有一著名的道觀,裏面有成證道果的大師,便告別家中父母,上山求道去了。


  走進道觀,冷冷清清,連樹上的鳥鳴似乎都顯得安靜。進入大門之後,除見幾個道童低頭清掃,無人招呼問候,書生不知不覺就走入大殿之中,見大殿樸素乾淨,雖不雄偉卻令人肅然起敬。


  書生逕自在蒲團上靜坐起來,只覺眼皮愈來愈沈重,竟睡了起來。夢中,書生見自己背著行囊赴京趕考,雖無貴人提攜,竟也闖過一關關的筆試、口試,直入京城與皇帝說文談理。皇帝見書生相貌溫文儒雅又有才華,便御筆親點其為宰相,更將未婚之公主嫁給書生。


  書生簡直無法相信,苦等了三十年的榮華富貴,竟在一夕之間全得到了!想起之前曾有求道的念頭,現已變得不切實際,好好將皇上交付的任務完成再說吧!


  宰相每天盡心盡力忙於國事,回到宰相府與妻兒、父母共享天倫之樂,人世間的幸福已無可比擬。


  轉眼三十載,宰相已年老體衰,適逢外敵入侵,家破人亡,家人的生活突然陷入困境,兒女病死、失蹤,妻子也因憂慮身患重病,往昔的美好已漸漸成為飄邈的雲煙。


  正當書生心情低落之際,突然一陣低沈的鐘聲傳入耳內,書生睜開雙眼,才發現自己仍然坐在浦團上,眼前多了一位白眉長髯的道人,靜靜的望著他,等書生自己開口說話。


  書生請教道人:「我為何做了一個很長的夢?」


  白眉道人告訴他:「你的塵緣末了,利用夢境體驗夠了嗎?」


  書生悚然問:「道長知我夢?」


  白眉道人說:「你剛才的一夢,就是人生升沉的萬態,有光榮之時,也有憔悴之時也,是多變化之端的,三十年間,一瞬就過去了,得了也不足喜,失去了由不足悲,現在你應該知道,人一生所追求的,不過就是一場夢而已!」


  書生了解自己上山前仍有很多世俗的雜念未了,所以進入道觀修行才有此夢考,立即感謝道人的開示,他決定拋下一切,好好的留在道觀修行。


  「夢裡堆藏總是金,一場富貴喜難禁;枕頭撲落忽驚起,四壁清風無處尋。」


※ ※ ※


  孤衾獨擁,睡熟轉濃,夢見登科第,聖恩優寵,官居極品,父母褒封,衣錦歸故里,拜友祭祖。一虛忙驚醒,依然敝帳枕樵童。祇聽窗外寒蟲叫,原來殘蟬唱古松。


  世人忙碌碌,都在一夢中。也夢為寒士,也夢做莊農,也夢陶朱富,也夢范丹窮,也夢文章顯達,也夢商賈經營,也夢登臺鼎,也夢執掌元戎。離合與悲歡,壽夭共窮通。


  仔細從頭看,都在一夢中,方知父母與妻子,兒孫和弟兄,俱是夢裏來相共。縱然衣紫腰金,出擁花聰,也是南柯一夢中。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信念的堅持

本道院五聖之關聖  登台

聖示:人生在世,持恭處世,待人接物,皆是處世。不但入世之人,宜講處世之道,即或出世之人,只要一日尚在俗世,便不可不講求處世之道。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關聖:賢生免禮!


陳生:修道莫過於修身、修心、修性,修身莫過於謹言慎行,修心莫過於清心寡慾,修性莫過於懺除罪過。是以,聖賢的行誼,給予後世的我們,樹立了無上的典範。


悟通道理,可以了解人生;識透是非,可以看穿得失。行而不知,是謂:「愚」;知而不行,是謂:「慢」。做不到不說,是內心的道德;說得到,做得到,是行為的道德。


關聖:所以,人不可以隨環境而遷動。且記!罪惡是由貪慾而來,偉大是由犧牲而得,見義勇為,是道則進的好機會。


修行就是修戒定,以伏心慾;修慧觀,以斷心妒。是故,悟至理以明心,多坐理以收心,去私慾以養心,戒酒色以清心,達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也就是修道人的特性。


其實,世人處於功利盛行的社會,耳濡目染,若是沒有名利是無法生活的,修道人只是輕重、淡泊的差別。


陳生:晉代的慧遠和尚,以守戒出了名,被世人傳頌千古。


陶淵明常常去拜訪慧遠和尚。有一次,他兩人談得非常投機,卻因陶淵明公務在身,不能久留,慧遠和尚便送陶淵明出門。兩人邊走邊談,直走到虎溪的時候,慧遠和尚停了下來。


陶淵明說:「再送我一程吧!我是國家的官吏,沒有行動的自由,而你是方外之人,任意去留,不妨多送我一程,我們一路上還可以談談。」


慧遠和尚回答說:「不行!不行!心不可縱,慾不可長。我的心本想多送你一程,我的慾望也想多聽你的高論,可是,前面就是虎溪,我只能在那兒止步了。」


陶淵明奇怪的問:「難道連渡過虎溪都不行。」


慧遠和尚道:「不行!我三十年來就沒有跨過虎溪一步。」


陶淵明問:「難道這是戒律。」


慧遠和尚仍然道:「是的。正是我個人的信念。」


陶淵明再問:「可是,這樣的戒條,又有甚麼意義?」


慧遠和尚回答:「這不是意義的問題,儒家不是主張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所以,凡事都必須從小處著手。在這無意義的事上,我如果能始終不渝,那麼在有意義的事上,我便能貫徹始終了。」


慧遠和尚這番話,說得陶淵明頻頻點頭稱是。


關聖:諸子謹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雖然這只是一個沒有實質意義的戒律,但卻是慧遠和尚個人堅持的信念所在,對他而言,意義當非比尋常。如果他打破了這小小的戒律,就等於打破了他一生的信念。


由這小小戒律的矜持,雖至一口氣將息,仍然一絲不苟,絕不放鬆戒律的信守,生死一貫,雖死猶生。


陳生:所以說,信念的堅守,亦是很重要的。


關聖:然也。期望諸生今後不因困難而不做,不因容易而疏忽。


聖賢千言萬語,無非要人盡善;仙佛苦口婆心,無非勸人為善。


期望諸生謹記!聽理旨在明理,明理旨在行理。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微言大義集- 第卅七章  堅持信念‧至死不渝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天使之死

蓮生/文

  我在大都會的遊樂之城,看見一幅畫,令我大駭。那幅油畫的標題是「天使的死亡」,又名「天使的墮落」,是一個斷了翅膀,往山崖下掉的可憐又可悲的天使。


  這幅畫的右方,畫一名妖艷的女人坐在沙發上,露出誘人的玉腿,又畫出賭博的撲克牌、骰子,以及一隻兇猛的豹,左方就是閉著眼睛,露出痛苦表情的天使。


  我在這裡告訴大家,畫家所要表現的是:


  色--使天使死亡。


  賭--使天使墮落。


  怒--使天使悲慘。


  這幅畫驚心動魄,令人坐立不安,我在夏威夷看到這幅畫,我當然知道夏威夷是遊樂之城。人們在夏威夷只想到「玩樂」二個字。


  我在椰子樹下,遇到一名金髮美女,苗條的身材,穿露背窄身黑短裙,揹小黑色皮包,她問:


  「你想要約會嗎?」


  「我是和尚。」我說。


  「和尚、神父、牧師,我都約會過!」她說。


  我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


  她說:「和尚、神父、牧師、傳教士、修士都是人,只要人都是有慾望的。」


  她說的不無道理,但,我還是走了開去,在夏威夷,就算是天使也很容易墮落,我能夠不置身事外嗎?色,使天使死亡,夏威夷有一條「櫻花街」,這裡是不夜城,酒與女人,天使也悲慘。


  我若隱居於夏威夷,風光明媚,生活無慮,但,這裡只有「玩樂」二字。


盧勝彥文集175冊《天涯一遊僧》 天使之死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菊花落瓣之爭

  北宋的王安石和蘇東坡都是有名的才子,在他們身上也曾發生過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菊花落瓣之爭」。

  蘇東坡某日到王安石府上拜訪,王安石當時已是宰相,公務繁忙,無暇顧及他,就讓下人帶蘇東坡到自己的書房中等候。


  蘇東坡在王安石的書桌前,看到硯臺下壓著一張字跡未乾的詩作,上面正是王安石的筆跡,詩作名為《詠菊》,只寫了上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看後很不以為然,堂堂宰相作詩也不過如此,完全不懂得遵循自然規律。連三歲兒童都知道,菊花是在秋天盛開的,即便秋天過去,菊花也是枯萎掉,哪裡會落花瓣。於是他揮筆在王安石的詩作下續寫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聽」。


  寫完又等了一會兒,王安石還是沒有忙完,蘇東坡就自顧先離開了。


  王安石回到書房中,不見蘇東坡的人影,卻看到續寫的兩句詩,王安石笑了笑,提筆寫了一章奏摺,求皇帝將蘇東坡派到黃州當團練副使,一向支持王安石的皇帝批淮了這個請求。


  蘇東坡對這次實質上是眨職的調任很不滿意,他覺得王安石特別小氣,就因為他不支持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就對自己刻意「尋仇」,利用職權之便把自己壓到深谷。為此,蘇東坡的心思完全不在自己的職務上,整天就忙著呼朋喚友、飲酒作詩、遊山玩水。


  這天和往常一樣,有朋友來找蘇東坡渴酒,酒過三巡之後,蘇東坡突然想起自己的後院種了幾株菊花,就邀朋友去後院觀賞。


  說來也巧,前一天剛好颳過西風,當蘇東坡和朋友走到後院時,菊花落了滿地金黃,菊花的枝幹上一片花瓣都沒有。此情此景讓蘇東坡一下子想起王安石所作的詩來,頓時立在原地怔住了。原來,王安石讓自己到黃州當團練副使,不過是讓自己看這菊花,讓自己意識到《詠菊》的真正意境。


  蘇東坡何等聰明,後來找機會回到京城,當面向王安石承認了錯誤。


※ ※ ※


  眾生之心若得謙卑,必能恭順柔和,為人處事之間,真心待人,將能起恭敬心,一個人懂得如何恭敬他人之時,其為人必定虛心就教。


  求智慧者,凡事能以廣納眾意為己意,並從中揀擇奉持善良法則,一切行儀能夠如實行事,知曉持以中道,行事無怨無悔,充滿善智慧。因為有真實妙智,所以為人懂得對他人恭敬三分;基於對人之恭敬心,於是禮度得宜,對於他人之應對方面自然能夠低心下氣而不傲氣;由於將心低下,因此知道禮遇眾人,使眾人感受到親切溫暖,這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即是營造善妙因緣的良方,但必須有真智妙慧者,方能有此真心。


  眾生雖然平時處於勞碌繁忙中,但這種認真並盡心的待人處事精神,乃是再多金錢也換取不了的,因為真心,所以擁有真智慧,因為一切恭謙都是發自於內心的,任何名位利益都不能交換一時之真恭敬。


  綜論世間人,如若僅憑名利,欲令一個人待人以誠,恐怕不久就要爆發不耐之性子;唯真智妙慧之人,在待人方面可以盡到恭敬、謙虛、柔和的態度,在處事方面盡心又盡力,但恐有所疏失,必然反覆檢定,精神之充沛,態度之真誠,乃是千金難買也。


寶德雜誌163期-述論:謙和智慧


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潤州(治所在今江蘇鎮江)金山曇穎達觀禪師,谷隱蘊聰禪師之法嗣。

  初禮大陽警玄禪師,曇穎禪師便問:「洞山特設偏正君臣,意明何事?」


  大陽禪師道:「父母未生時事。」


  曇穎禪師又問:「如何體會?」


  大陽禪師道:「夜半正明,天曉不露。」


  曇穎禪師一聽,罔然莫測其旨。


  於是他便辭別大陽禪師,前往襄州參穀隱蘊聰禪師。初見谷隱禪師,曇穎禪師便把自己參大陽禪師酬答之語,告訴了谷隱禪師。


  谷隱禪師道:「大陽不道不是(不能說大陽禪師說得不對),只是口門窄,滿口說未盡。老僧即不然。」


  曇穎禪師問:「如何是父母未生時事?」


  谷隱禪師道:「糞墼子。」


  曇隱禪師又問:「如何是夜半正明、天曉不露?」


  谷隱禪師道:「牡丹花下睡貓兒。」


  曇穎禪師一聽,更中狐疑和驚詫。


  一日,曇穎禪師隨眾普請(全寺大眾一起參加勞動)。


  谷隱禪師問:「今日搬柴耶?」


  曇穎禪師道:「然。」


  谷隱禪師又問:「雲門問僧:‘人搬柴?柴般人?’如何會?」


  曇穎禪師無言以對。


  谷隱禪師於是點撥他道:「此事如人學書,點畫可效者工,否者拙,蓋未能忘法耳。當筆忘手,手忘心,乃可也。」


  (學道猶如學習書法,按字貼一點一畫去摹寫,臨摹得好,可以寫出工整的字來,臨摹得不好,反而字寫得很難看。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心中還有一個法在,沒有忘掉,要想把書法練好,必須做到筆忘手、手忘心、心忘法,心、法、手、筆完全融為一體,無法而無不法,只有這樣才行。)


  曇穎禪師於是言下契旨,過了好一會兒,說道:「如石頭云: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心中有事可執,是迷;同樣,心中有理可契,亦不是真正的悟,因為還有事相、理相可得)


  谷隱禪師便反問道:「汝以為藥語?為病語?」(你認為石頭和尚的這句話,是治病之藥?還是示病之語)


  曇穎禪師道:「是藥語。」


  谷隱禪師一聽,便呵責道:「汝以病為藥,又安可哉?」(你以病為藥,又怎麼能入道呢)


  曇穎禪師道:「事如函(盒子、匣子)得蓋,理如箭直鋒妙,寧有加者(難道還有別的嗎)?而猶以為病,實未喻旨。」


  谷隱禪師道:「妙至是,亦只名理事。祖師意旨,智識所不能到,何況事理能盡乎?故世尊云:理障礙正見知,事障續諸生死。」


  (理事之妙講到這種程度,也只是理事,因為還有理事之分別在,還未到理事雙泯、事事無礙的境界。禪師意旨,非智識所能到,何況理事能把它講清楚嗎?所以世尊講,理障能妨礙正知見的建立,事障能令人繼續生死輪回)


  曇穎禪師一聽,恍如夢覺,便問:「如何受用?」


  谷隱禪師道:「語不離窠臼,安能出蓋纏?」


  曇穎禪師於是感歎道:「才涉唇吻,便落意思。盡是死門,終非活路。」(才涉語言名相,即落入分別意識,這些都是生死之門,決不是解脫之道)


  曇穎禪師悟道後,駐錫潤州金山。


※ ※ ※


  禪家說:「思而知,慮而得,是鬼家活計。」


  正等正覺的般若性,不是可以用言語來定義的,因敘述的言語只不過是表象而已,連自我也是表象,所以用文字是無法觸及到般若的本質。


  般若是在平直心中才會綻放出悟性的,也在「無礙相」中才會洩露「一切所有」及「一切具足」的禪機。


  般若的妙用,是在放下一切障礙後才會發現的,所以它是無相,無所有,不可得,不見有一法,同時千萬不可「取相、著心、起淨」而導致執著,沉迷於色相之中,造成知障與煩惱障。


  因此,禪是不違背世間法,雖脫離了世間法,也不會否定全般的生活,同時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襟懷也不會落空,生命也不會空寂斷滅。


  禪與現代文明也不會起衝突的,因其「空觀」與「無諍法」的蕩相遣執,有助於現代人獨立的思考與認真的生活態度。


禪-第三二章 般若本質(三)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騙姦婦女

  明朝景泰年間,有個叫許妖的人,是尹山上的山民,善淫亂,假冒白蓮教蠱惑人心,企圖誘騙姦污婦女,自稱爲道師。有幾個人爲他服務,把他作爲神佛供奉,於是煽動了附近地方民衆都跑去歸從他。

  這位道師待在一間屋子中,人們不能隨便見到他。每年在五月五日,將蜈蚣、毒蛇、蠍子和壁虎等五種毒蟲,放在甕中,然後把甕口封上,聽任毒蟲互相咬食,最後得到一個獨一存活的,它的毒性特別大。於是取出來刺出它的血,和藥泡水貯存起來。


  婦女來求法術,先給水,洗眼睛,叫作淨眼,然後進到屋子裏,金光晃人眼睛,每每見到各鬼神的形像,於是無知的人信以爲真佛。騙人的道師坐在一大竹籃內,讓婦女脫去衣服抱著傳道,有不肯的婦女,就叫小孩摸他的下身,證明他和太監一樣沒有生殖器。到了抱持婦女身體時,就迫使淫亂,沒有一個不被姦污的。婦女被姦後不敢告訴別人,所以被騙的婦女往來不絕,他聚攏黨徒數百人。


  都指揮翁某查辦這件事,報告了都禦使,派衛兵去緝捕,於是他們一同逃跑了,躲在田野裏。他的黨徒都拿著竹槍、田犁等器具保護著他,向衛兵喊話道:「你們軍隊不要動武,我師祖念個咒,往前來的人都得死。」衛兵果然想轉身逃跑。


  其中一個衛兵說:「賊頭目獨自一個坐在石頭上,有什麽難擒拿的呢?」突然趕到他面前,抓住他的衣服領子,捉住了他。於是其他的人全被捉住了,沒有一個逃脫的。


  上奏朝廷後,道師被處以極刑,連同被誅殺的達到四十余人。


※ ※ ※


  人降於塵世,巍昴七尺之身,仍如滄海一粟,小點蟻民,其所以稱為萬物之靈,貴在天賦「人性」不泯,崇尚道德,遵守五倫。


  迨至晚近以來,歐風美雨東漸,民風開放,昧性亂情,姦淫盜竊,己竭其所能,心猿意馬,奔馳慾場,異於禽獸者幾稀?雖陽律甚嚴,人不畏懼之,蓋因人已喪失其心中之「神明」,以為天地本無神鬼,宇宙豈有輪迴之事,故敢傷天害理,無懼神鬼旁監,無神論之說,客人不淺矣。


  觀今世道,人多居心不良,造孽多端,街上雖多行人,不乏衣冠禽獸之輩,其已喪失人格。一旦身逝,墜落獸類披毛戴角,何其不幸!

話中有玄機

蓮生/文

  趙州和尚自從得了「玄旨」,顯發了大智慧,其話中的玄機,多得不得了,可說如天馬行空,任運縱橫,如摩尼珠放光,無處不現。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趙州和尚答:


  「庭前柏樹子。」


  僧說:


  「和尚莫將境示人?」


  趙州和尚說:


  「我不將境示人。」


  僧又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趙州和尚再答:


  「庭前柏樹子。」


  又:


  僧問: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趙州和尚答:


  「老僧在青州作得一領布衫,重七斤。」


  像「庭前柏樹子」及「老僧在青州作得一領布衫,重七斤」。這樣的回答,初看之下,以為答非所問,或是顧左右而言他,或是避重就輕。

  其實是:


  「人以虛來,我以實去。」


  趙州和尚的話中有玄機,如果是明眼人,看了,會心一笑。本來就是這樣,為何尚不明白。


  不明白的人,真的是以為「四兩撥千斤」,「混話」而已。


  其實,趙州和尚已經實話實說了。


  「會嗎?懂嗎?」


  僧人問:


  「如何是佛?」


  趙州和尚答:


  「殿裏的。」


  僧人說:


  「殿裏的豈不是泥龕塑像?」


  趙州和尚答:


  「是的。」


  僧人又問:


  「如何是佛?」


  趙州和尚又答:


  「殿裏的。」


  僧人誠懇的說:


  「學人乍入叢林寺院,乞求師父指示清楚。」


  趙州和尚問:


  「你吃粥了沒有?」


  僧人答:「吃粥過了。」


  趙州和尚說:


  「吃粥過了,就去洗鉢盂去。」


  這位僧人,忽然醒悟。


  在這一則之中,趙州和尚接引這位僧人,也不是用直接的,也沒有說出「如何是佛」。但,只說,吃粥了沒,吃了就洗鉢盂去。

  一、已清楚告訴你,如何是佛!


  二、已清楚告訴你,實修去!


  三、已清楚告訴你,自清淨也!


盧勝彥文集195冊《拾古人的牙慧》話中有玄機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多聞第一」的因緣

  在久遠阿僧祇劫前,定光如來的時代,有一位小沙彌,他的老師經常命令他讀誦經典,不分日夜,沒有止息。如果稍稍偷懶,沒有達到規定讀誦的卷數,老師就毫不留情的當面喝斥他。同時,小沙彌必須為他的老師乞食,萬一遇事延遲,沒辦法讀誦完規定的經卷,就會遭受嚴厲的責罵。

  小沙彌為此非常憂愁煩惱,所以乞食的時候就會一邊誦經一邊走路。當時有個長者看見了這情況,覺得很奇怪就問他為什麼這樣?


  沙彌回答說:「我的老師非常嚴格,叫我要誦習經典,如果出來乞食花了太多時間,就沒有辦法達到老師的要求。所以我一定要邊走邊誦經才能完成今天的功課。」


  「原來這樣啊!你不要煩惱,從今以後我來供養你,好好的精進誦習經典吧!」長者回答說。


  因此,沙彌就不需要再出來托缽乞食,能夠專心誦讀經典,而且從那時候起,食物就經常充足沒有匱乏。那位沙彌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而長者就是阿難尊者。因為這樣的福德因緣,阿難尊者的智慧深妙,博學多聞,不可稱計。


  出自《付法藏因緣傳》


※ ※ ※


  因者起也,果者終也,俗諺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此即謂如是之因,收如是之果。欲明前因,今受者是,來世如何?今作者是,此釋家因果論也。


  因果之道,例必迴圈,正如四時有序,一春已去,明歲複來,因果之相因相乘,其事績已顯露於人世間,奈何世人每得因果例證,作為偶爾之奇逢,此實世人未明其真道耳。


  一心一念,亦有其因果之理存在者,此為無為因果論,因念乃屬心生,心中之像,外人不知者,故心念一善一惡,亦生因果之道,是故一念之微,亦不可隨意識而種惡因也。舉凡修真之士,除應明善惡,養身心外,以至一心之微,亦不可常妄也。


玄門內外雙修篇-外修篇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禪髓

  菩提達摩就要去世了,他召集弟子們說:「我的壽命快到了。死之前,我想證實一下你們的禪法修為到底如何,請你們將自己所悟到的說給我聽聽吧。」

  據說,菩提達摩有四大弟子,三僧一尼。三僧是道副、道育及慧可,一尼人稱尼總持。


  聽到菩提達摩的命令,道副首先站起來說:「我們應該不執著文字,也不捨棄文字,而是應該把文字當作求道的工具。這是我悟到的,老師以為如何?」


  菩提達摩怒聲說:「你只得到我的皮。」


  尼總持一見道副不行,連忙站起來說:「依我所了解的,就像慶喜看到了阿閦佛國,一見之後便再也見不著了。」


  菩提達摩又厲聲說:「你只得到我的肉。」


  道育隨後起來說:「地、水、火、風本來是空的,眼、耳、鼻、舌、根也非實有,整個世界無一法可得。」


  菩提達摩回答:「你只得到我的骨。」


  最後輪到慧可,只見他站起身來,向菩提達摩三拜行禮,然後便站著不動了。


  菩提達摩哈哈大笑,說:「你已得到我的髓。」


  於是,慧可便成為禪宗的二祖,接替菩提達摩進行傳法的工作。


※ ※ ※


  世人喜歡研究「法」,喜歡談論「法」,甚至喜歡辯論「法」,但是卻不知如實的去體驗「法」,從自己的身心中認識真正的「法」。就好像一位在荒山之中非常口渴的人,看到一道甘泉,欣喜之餘,開始研究甘泉的來源,甘泉經過的路徑,甘泉變化的狀況,甘泉的流向,泉水的清澈度,卻不知欲解決口渴之苦,乃是曲膝俯身,掬泉而飲,反而執意將甘泉化為形而上玄辯的討論,直至渴死仍不罷休。


  一個人能否解脫,完全在於是否向內反省觀照自身,而不在於名相、地位,也不在於知識或修行時間長短。而現今之人資質才智並不比古人差,雖得沾化雨於諸經論,穿梭往來於眾道場中,卻又躑躅於「法」的外相,企求實質的福報大於解脫,甚至隱伏隨心所願,萬事如意的凡夫思想,滿腦子妄想(企求未來)妄念(追憶過去),漂流於輪迴漩渦難以自拔。


  其實禪修並不難,禪修也不神祕,禪修是修行人如實知見「法」的重要過程,其內容只是透過內觀,如實知見無常、苦、無我的真相,因此,若是能依循正法的次第而修,解脫之門叩之即開,人人都可以證果,人人都可以解脫也。簡為序。


禪修的重要—序

心境與環境

  哲學家蘇格拉底成家後,搬進了一座七層高的大樓居住,而他家住在最底層,底層的環境是非常差的,可是蘇格拉底卻總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滿足樣子。

  朋友見了這種情況,就問蘇格拉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你也會感到高興?」


  蘇格拉底說:「對呀,我住在這裡十分快樂啊!因為回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朋友來看我也可以不用上那麼高的樓;而且我還可以在家門前種許多美麗的花,種各種各樣的菜。」


  過了幾年,蘇格拉底把自己的房子和七樓的一位老人換了。


  朋友又問他:「住在七層你就不會有那麼多好處了吧?」


  蘇格拉底笑著說:「不是這樣的啊,其實好處真不少呢!每天可以通過上下樓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啊;七樓的光線好,看書不傷眼睛;七樓在頂層十分安靜,沒有那麼多的噪音啊。住在這裡也很不錯哦。」


  有人問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你的老師每天都是那麼快樂,可是我怎麼覺得他的處境不怎麼樣呢?」


  柏拉圖告訴他:「其實,決定一個人心情的,關鍵是心境而不是環境。」


  哲學上講:意識對客觀事物有能動的反映,儘管我們的意識來源於客觀存在的事物,但是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事物,而且能對其產生反作用。


  儘管在別人看來,蘇格拉底的生活是不盡如人意的,但是蘇格拉底卻總是在享受生活。


  歸根到底在於他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客觀事物有正確的認識。


  同樣是100元錢,樂觀的人會慶幸還有100元,而悲觀的人則會覺得就只剩下這麼100元錢了。


  很多時候,心境的作用是很奇特的,它會使人們對同一件事情採取不同的方法去應對,這樣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即使事物是沒有區別的,也會因為不同人的心境而對其得出不同的認識。


  因此,我們絕不能低估心境的作用,它對我們的人生影響是巨大的,有時候甚至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


  面對喜事時的心境,面對失敗時的心境,面對各種機遇、挑戰時的心境,也許你人生的未來之路就在你心境的一念之差中,悄悄地改變!

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彌勒菩薩說唯識

蓮生/文

  在「葉子湖」閉關,有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名兜率天,內院是彌勒淨土。彌勒菩薩就是慈氏,是一生補處菩薩,將來當於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壽減至八萬歲時,下生此界,繼釋迦牟尼佛之後,為賢劫第五尊佛。


  我閉關時,彌勒化現一回。他沒有大布袋,而是應化菩薩形,我與菩薩漫談唯識。


  我問:「應何而來?」


  彌勒答:


  「佛真法身。

   猶如虛空。
   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

  我那時剛好在寫「水中月」的詩集,這是相應也。


  我問:「心與識何別?」


  菩薩答:「心是能也。識是藏也。」


  「八識有何功能?」


  「前六識是六根,第七識是末那,第八識是阿賴耶。八識中,前六識是了別功能,第七識是思量功能,第八識是根本識,義集功能。」


  「暈絕時,識在何處?」


  「識依緣而起,緣不至則不起,諸根失去作用。」


  「七識是什麼?」


  「思想。」


  「八識是什麼?」


  「含藏。能藏、所藏、執藏。無覆無記。種子。」


  「轉識成智是什麼?」


  彌勒答:


  「八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即一心有八個了別作用識。這了別作用是雜染知見,要轉八識成四種清淨智,才是清淨正智。即轉前五為成所作智,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八識為四智,即是轉識成智。」


  「為何稱唯識?」


  「世間諸法,唯心識所現,因一切法皆不離心識,故名唯識。」


  「唯識之理?」


  「空明萬法性相。」


  「唯識第一義?」


  「宇宙一切萬有都是由阿賴耶識所變現。」


  「如何修持?」


  彌勒答:


  「遠離依他。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故須遠離依他。又遠離遍計執,遠離凡夫之妄情遍計度。一切染淨依止,皆唯識變,本無自性,即不起虛妄遍執、計我及法,即離遍計。」


  (遍計指:橫執有情、眾生壽者、我及我所、乃至情非情異,執有實體,周遍計度,名遍計)


  彌勒又說:


  「證入圓成實性,證見菩提妙覺明性,已離依他(因緣、世間假合),及遍計執。此時識性圓明,是名真心。」


  「圓成實性?」


  「明心見性,見證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此一切眾生悉有,如來常住無有變異。」


  「圓成實性是真如?」


  「是真如,自性清淨、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即圓成實性。」


  「夢是何?」


  「六塵緣影。」


  「種子如何成?」


  「念作。」


  「如何是無明?」


  「無始無明及增上無明。」


  「人死何者不滅?」


  「第八識阿賴耶。」


  我問至此,一切明白。


  我最後問彌勒:


  「如何分別邪正,正法與邪法?」


  「立比量。」


  「例如?」


  「有為法與無為法比類而量度也。」


  現在,我讀通佛陀在「佛藏經」中對舍利弗的開示:


  「舍利弗,是人雖於我法中出家護持淨戒,而於第一義空無所得法,心不信解,驚怖疑悔,當知是人但貴持戒多聞禪定,舍利弗,是人不名供養恭敬尊重於我。何以故,舍利弗,無始世來無有眾生不得四禪,若但知四禪,謂為沙門利者,是人何名供養於我。是故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當來世人,於我法中種種貪著,種種邪見毀壞我法,舍利弗,若人但貴持戒多聞禪定,當知是人不能淨行沙門諸法,我則不說此人名為沙門婆羅門……。」


  這當中是比量。


  持戒。


  多聞。


  禪定。


  是法,但在第一義之下,仍然是「有為法」。


  佛陀說:「舍利弗,善法中見,我亦說之名為邪見,何以故,舍利弗,離欲寂滅中,無法無非法,無善無惡,是事皆空,遠離諸結一切憶念,是故名離。舍利弗,無上道中諸欲永息,何等諸欲,謂邪不善念,若我,若我所,作相事相。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諸欲永息。」


  在第一義空之下──


  一切法皆畢空。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是名諸佛無上之法。


  無所得空、本性寂滅、無生無滅、無有相、自相皆空。


  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幻化無有真實。


  我終於明白。


  第一義空無所得法。


盧勝彥文集第161冊《清涼的一念》彌勒菩薩說唯識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搪瓷小桶

  山區的農民老甲,跟隨著一支包工隊到首都去施工,在上街購買吃飯的傢伙時,他挑挑撿撿,最終選定了一個帶蓋的搪瓷小桶―――這傢伙比一般的飯盆要深,就算多裝一些飯菜也看不出來――這個算是農民式的精明吧。

  於是,每當老甲用這個搪瓷桶打飯的時候,負責炊事的人員總會下意識多給他盛半勺,肚子裡有了飯,就不怕活累了,這樣就可以多掙些錢,所以老甲在京城裡的日子過得挺好。


  回到家鄉以後,老甲依然用它去盛飯菜,尤其農忙季節在地裡幹活的時候,他一定讓老婆用這個給他盛飯菜--估計是有蓋子,飯菜保溫,更主要的是,他感覺著,這個是從京城裡買回來的傢伙,鄉下的盆盆罐罐自然不能與之相提並論。所以,用它裝過的飯菜,有一種特別的味道,究竟什麼味道?老甲沒有去細想過,反正心裡頭舒坦就是了。


  那年春節,老甲在京城大機關當司機的外甥回鄉探親,正月初三,外甥來給舅舅拜年。貴客來臨,老甲請來了村裡有頭有臉的,見過世面的人物作陪,自然免不了滿桌的大魚大肉。外甥說大魚大肉到不是很希罕,說是還是家裡的大鍋菜好吃,老甲馬上讓老婆燉了一鍋,廚房裡老甲還特意交待老婆用那個京城帶來的深深的搪瓷桶盛上來――這是農民的實在。


  然而外甥不動筷子,追問再三,山裡的孩子都直,不顧當著這麼多的人的面前,外甥就說:「那個裝大鍋菜的桶是個痰盂,裡面的菜怎麼吃啊?」


  「我明明買的就是一個飯桶,它怎麼就是痰盂了那?」老甲滿帶不解和困惑,面色稍慍。


  外甥反駁認真的道:「它本來就是個痰盂啊!」在座的大家聽到,本來看到全不注意的這個東西的,頓時心裡十分彆扭,尤其是那幾個吃過大鍋菜的人,幾乎是強忍著才沒有當場嘔吐。」


  人常常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好好的酒席擺了一個痰盂,你說有多敗興!老甲的酒席自然也就不歡而散了……


  後話:老甲再也不能心安理得得用它吃飯了。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惡知識法

  昔日,佛陀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對眾比丘說:「今日我要為你們開示『善知識法』及『惡知識法』,你們要一心諦聽,善自思惟。」比丘們齊聲稱是,專注聆聽佛陀的教導。

  佛陀說道:「何謂『惡知識法』?若有比丘常念:我為豪門望族而來出家學道,其餘比丘皆為卑賤之身而來出家,因而心生我慢、詆毀他人,此即『惡知識法』。或者,若有比丘常念:我極為精進持戒、如法如律,其餘諸比丘皆不精進持戒,而以此貢高我慢、詆毀他人,此即『惡知識法』。又或者,若有比丘常念:我修行有功,三昧成就,其餘諸比丘未得三昧,心意錯亂,不得禪定,並以此貢高我慢、詆毀他人,此即『惡知識法』。」


  「此外,若有比丘常念:我智慧第一,其餘比丘皆無智慧。若以此貢高我慢、詆毀他人,即為『惡知識法』。再者,若有比丘常念:我常得飲食、床褥、臥具、醫藥等供養,其餘比丘皆不能得此供養。若此人因利養之物而生我慢、詆毀他人,此即『惡知識法』。比丘們!所謂惡知識人,即是行此邪業之人。」


  佛陀又說:「什麼是『善知識法』?若有比丘常念:我出身豪門望族,其餘比丘雖不是出自豪門,然彼此佛性並無不同,此即『善知識法』。或者,善知識人不會因自己精進持戒,其餘比丘不持戒行,就認為自己與他人的佛性有所差別,亦不會因此貢高我慢、詆毀他人,此即『善知識法』。又或者,善知識人不會認為自己三昧成就,其餘諸比丘未得三昧,修行無定,就認為自己與他人的佛性有所差別,更不會因此貢高我慢、詆毀他人,此即『善知識法』。」


  「此外,善知識人不因自己智慧成就,其餘比丘無有智慧,而認為自己與他人的佛性有所差別,亦不會因此心生貢高我慢,詆毀他人,即為『善知識法』。再者,善知識人不會因自己常得飲食、床褥、臥具、醫藥等供養,其餘比丘無此供養,而認為自己與他人的佛性有所差別,更不會因此貢高我慢、詆毀他人,此即名為『善知識法』。」


  佛陀告訴諸比丘:「今日,我為你們開示善知識法及惡知識法,你們應當遠離惡知識法,修持善知識法。」比丘們聽聞佛陀的開示後,歡喜奉行。


摘自《增壹阿含經‧卷八》


※ ※ ※


  《太上清靜經》提及:「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太上老君》接著說明本文乃是針對已經證得無上先天大道的人而言,他已經達於天人合一的程度,宇宙與我同一,徹悟真道自己本身就有,乃是與宇宙的真道相同,不一不異,不即不離,本身已有切勿向外盲求,實際上就沒有得與不得的問題了。


  因此,文中說:「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反應到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懺悔品》說道:「善知識自皈依,是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卻本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無我心、狂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愩高心,以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並且常見己過,不論他人之好惡,是自皈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自性通達,更無障礙,是自皈依。」慧能大師所說的「自皈依」,乃是在說明從心中去除「不善、嫉妒、諂曲、吾我、狂妄、輕人、慢他、邪見、愩高」,並且必須經常自見己過而不論他非,經常低心下氣,普行恭敬,能如此清楚覆蓋在本性中的假象,使之回歸到先天真如本性之清盈靈明,並且常住真道中,才能有所成。又譬如三寶乃是本身早就存在,拜訪名師,透過名師的一指點,只是為了點破要訣,讓眾生可以開悟,接下來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了;唯有不斷的依師承教法,逐漸的清除久障世人本性中的塵垢,也就是「貪、嗔、癡、慢、疑」,從身口意中逐漸的將之清除,使之重現清靜真道,獲得永不退轉之境,到了這樣的程度,認真想起來,原來本身就俱足,未假外求。因此,才說「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其實是絲毫未曾向外求得也。


  眾生唯有常住真道中,才能有成聖成佛的緣份也;因此,能與諸佛同在,能與上帝同在,能與老母娘同在也。


清靜真詮-第廿九回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射飛逐走,飛蟄驚棲

  國外一對夫婦與三歲大的孩子,放假時到非洲享受大自然。

  一天,一家人驅車前往野外狩獵與露營,在一處叢林邊發現有一群狒狒,父問幼子:「是否想吃紅燒狒狒肉?」


  幼子:「好呀!」


  於是父親舉起手槍對著狒狒群瞄準……


  「碰!」


  巨大的槍聲嚇的各種動物四處逃命,只有狒狒群在不遠處停下,緊張地注視那隻應聲倒地死去的小狒狒。


  之後,小狒狒被人開肚抽腸,接著架在枯枝上燒烤,而遠處的狒狒群不停的來回亂跑與吼叫。


  一家三口飽餐之後,當晚就在旅行車內露營安睡。


  晨光初露,一家三口被車外的吵雜聲驚醒,車外的狒狒群張牙舞爪,狀甚兇惡的發動攻擊,不斷的向旅行車拋擲石頭及樹枝。


  父親急忙驅車離去,但不知哪來的石頭,將擋風玻璃打得粉碎,突如其來的狀況,加上路面崎嶇不平,旅行車失控撞上路旁的大樹,轟然巨響,夫婦二人被夾在座位上。


  雖然傷勢不重卻動彈不得,待驚魂稍定後才知道孩子已在意外中被拋出了車外,孩子大聲的哭喊:「媽媽,我的腳很痛!嗚……。」


  剛開始狒狒群不敢靠近,但過了一陣子,開始有幾隻狒狒去咬那無助的孩子,夫婦二人雖然被夾在車內動彈不得,依然奮力拿取身旁雜物,擲向狒狒,希望可以嚇阻牠們。


  但顯然不奏效,可憐的孩子一直哭喊,而無助的夫婦則大聲哭叫:「不要呀!不要呀!」眼睜睜看著孩子被咬得滿身鮮血,接著再也聽不到孩子的呼救聲,也聽不到狒狒的吼叫聲,一切又回復到原本屬於草原上的平靜。


  被狒狒群拉扯垂死的孩子,不停的在地上被拖行著,最後,那可憐的孩子,其稚嫩的小腳微微踢動兩次,短暫的生命就此劃上了句號。


  可憐天下父母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如此慘死,那種痛楚如同刀割,肝腸寸斷,傷心欲絕,終究支撐不住而當場暈倒。


  不知過了多久,忽被一陣似狗吠之吵聲驚醒,睜開眼睛一看,把夫婦二人嚇得魂飛魄散。原來有數隻野狼,聞到鮮血的氣味,正在你爭我奪,互相爭吃那孩子的屍體,血肉模糊,孩子的內臟被野狼拖滿一地爭食……


  最後,終於被野外巡邏隊發現慘刻,救回這對受傷被困的夫婦。但是,這位媽媽已經無法承受如此不堪的打擊,變成精神錯亂,原本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剎那間,家破人亡,天人永別。


※ ※ ※


  《太上感應篇》云:「射飛逐走,飛蟄驚棲。」眾生總是好奇心重,只要是沒見過的新鮮事物,必定會想弄個究竟,就因為這種好奇心造成不少生靈的傷害;此外,對於自然界每一件事物亦非常喜歡去碰觸,甚而挖掘、敲打或損壞,無意之間,形成大自然界之破壞。


  有些俗世眾生喜好射擊活動,特別是標靶,起初是為了刺激,進而逐漸轉移到對於大自然界之射擊動物群,諸如:牛、羊、鹿、虎、狐、…等,乃至於針對飛行中之鳥禽及正在陸地上活動之靈獸;不但射擊活動中的動物,就是深居於洞穴及休息在樹窩中的吉祥動物,皆難逃世間人之迫害殘殺,以致生靈恐惶、驚怖;甚至於弱肉強食,有許多眾生特別喜愛「山珍」,無論是為了裹腹或剝取毛皮等,經常網捕或獵殺飛禽走獸,以致不斷累積殺業,亦促使寰宇之間滿佈怨戾之氣;是以,災劫頻仍、厄耗四起。


  娑婆世界五花八門,各地百姓進展其特有技能,卻都不外乎使生靈飽遭傷害之事端產生,世人貪圖口腹之慾,卻讓動物群面臨死亡的危害;相對的,世人本身遭逢生命攸關之事件時,反而是貪生怕死,如若將心比心,為何忍心將動物族群置之於死地?其實,世人和百鳥群獸,俱皆有其靈性,亦各有其倫理關係,僅乃體型或形態不同,卻都各有其家庭。世人試想一下,世人只為圖求子女能得承歡膝下,卻要讓生靈遭受喪失子女的悲慟;世人總願侍奉自家父母能得百年終老,卻偏偏忍心令生靈哀爹悼娘;世人總求夫妻能得長相廝守,卻不斷棒打鴛鴦,令生靈落寞成為孤雁。子曰:「己所不欲,物施於人。」意即自己所不願意發生之災難事件,不但不能加諸於人類,亦不能加諸在百獸之間;換言之,亦是孔子所說的「仁民愛物」。


  天生萬物,世人與禽鳥、陸獸、水族之魚蝦及海族之龜鯨、…等,本是各有族群,生存於各自的領域之中,根據進化論的原理,論起關係乃相當密切,凡夫卻忍心破壞如此微妙倫理。根據因果輪迴而言,宿世之間或未來世之中,若是淪為彼等披毛戴角的生靈,又豈願刀砧面臨自身而導致死不得其所,並且屍骨遭受任意棄置,如此種種,殘忍恐怖,姑且不論。佛云:「因緣際會」,一個喜好殺生之人,相由心生,久而必定面露猙獰、眼神凶惡不善,並且晚年業障現前而病魔纏身,遭受諸般苦惱;長期以來,若是殺業怨戾之氣難以緩和,則必定形成天地劫厄,或以火災收殺、水患收殺,或以疾疫收殺,或以血光、刀戎等收殺,其災害輕重更細分為百千種類的業報。


  是以故,眾生圖求於一生少病痛,祈願於四時無災、八節吉祥,盼望於二六時中能得輕安自在,則當學習與萬物和平共處;一則不妄造殺生惡業,且能「持齋、戒殺、放生」,二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獲得吉神護佑,自然家庭康泰,人我平安,日日無災,長壽延年,福德無量也。


消災延壽錄- 第二十六章  射飛逐走‧飛蟄驚棲

親證「日月燈明王佛」

蓮生/文

  我們娑婆世界中的眾生,其實人人都生活在「迷惑」之中。


  第一個是「無明」。


  第二個是「惡業」。


  第三個是「障蔽」。


  輪迴六道無休無止,如此的過了一生,或是多生,或是「一劫」,或是「多劫」,可以說永遠解脫不了。


  這些帶給我們:


  痛苦。


  黑暗。


  無望。


  沉淪。


  我們愈是追求外在的快樂,其實更陷入無邊痛苦的深淵之中,而且欲拔不能。
 

  我覺得藉著修行,以佛陀的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種煩惱痛苦,固然是有效的佛法,但,卻要經歷很長久的時間。

  反反覆覆。


  三大阿僧祇劫。


  清除一切的垃圾,才能超越一切的痛苦。


  我們有三法,可以立即成就的,我覺得是:


  禪。


  大圓滿。


  大手印。


  這些都是在認識「自心本質」的剎那智慧光明。


  有一個比喻非常好:


  一盞燈炬的光明。


  進入暗室。


  這暗室就完全光亮了。


  重點是要親證,「自心本質的光明」。
  

  你做到嗎?

  聖弟子做到了嗎?


  我說:我做到了!


  我覺悟:


  「人無我」。


  「法無我」。


  「人法皆空」。


  這一種覺知就是「明性」,我以我的親證,獲得了「空性」與「光明」的結合。


  這個才是!


  我稱為:


  「無所得之得!」


  認明「無所得」,才算「得」。
 

  大圓滿稱之:

  「阿達爾瑪佛」、「普賢王如來」、「本初佛」。


  大手印稱之:


  「金剛總持」、「金剛持」。


  我稱之:


  「日月燈明王佛」。


  我親證:


  日月燈明王佛,三十二相,在日輪月輪的蓮花上。頭上有燈,胸前有燈,雙肩各有一燈,雙足又各有一燈。


  前方有七燈。


  後方有七燈。


  共二十盞燈。


  這「日月燈明王佛」,是我的親證。
 

  親愛的聖弟子:

  請認證「無我」。


  認證「無生」。


  如果你認證了「心的本質」。


  你的「明性」就出來了,黑暗就去除了!


盧勝彥文集241冊《遇見本尊》親證「日月燈明王佛」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提燈天使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爭奪到些什麼,而是貢獻了些什麼!多少頂尖的風雲人物在歷史中淹沒,然而讓我們歌頌的,卻是常常奉獻自我,成就他人,不計較得失的耕耘者。

  「提燈天使」南丁格爾,原是出身名門貴族,在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護士的地位低下,只有窮人女孩願意擔任,而南丁格爾放棄了自身的享受,自願擔任護士。


  當時正值英俄戰爭,南丁格爾前往前線,她發現傷患們吃著發霉的麵包,穿著血跡斑斑皂骯髒衣褲,醫護環境惡劣。她不嫌辛勞,親自為傷患清洗傷口、消毒、包紮,並且按時換藥,努力改善伙食。不但如此,她經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滌傷患帶有血跡的衣物,維護環境的衛生。


  南丁格爾每天晚上提著一盞油燈,在四公里的巡診線上逐一看顧傷患的病情,為他們唱歌,給他們溫暖與安慰。繁重的工作,她不以為苦,常常一天工作二十小時以上。也因為她的努力,傷兵的死亡率大為降低,從百分之六十下降至百分之零點三,她一直堅持著,直到英、俄停戰,最後一名士兵離開戰場,她才回到家鄉。


  回國後,南丁格爾又把英國人民為鼓勵她而募捐的五萬英鎊全部拿出來,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因她的貢獻良多,世界紅十字會在她逝世後,將她的生日五月十二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 ※ ※


  中秋佳節,人人賞月。唯,爾等佛子可否知曉賞月之另番真義乎?善哉!觀玉兔高懸穹天,光芒普照,不因地域之別而滅少月光之施捨,若有所分別者,乃在人心之惆悵而生感觸、而生感懷矣!


  故,俗常云:「月是故鄉圓」、俗亦常云:「月到中秋分外明也。」善哉!月之明暗自有科學定律。故,由朔而望、由晦而明,陰晴圓缺,自然依循軌道定理而行動不變哉。所謂故鄉月,乃人心所生之惆感悵然也!


  天造萬物,各有其特性、各有其角色、各有其功能也。故,日月輪替使世界有明暗之別;人心因有十字相隔,故能燃生是非對錯之別。士農工商分門別類,各立塵世,發揮自我專長,促使世界繁榮、促使社稷進步、促使家庭、人人得以安居樂業矣。何以能達此安居樂業之目的乎?惟在人人各守厥職,發揮所長,服務人群,效勞大眾,各盡角色扮演耳。


  天地無私,既造爾等佛子誕登中華世界,必有其妙用與目的。爾等佛子仰首觀月,除應感恩月娘與萬物之辛勞外,亦當自我惕勵,以學習日月之光芒普照世塵也。光何來乎?即為佛子之真性心光哉!


  盼爾等佛子,得知恆心修持,綻放日月之光!


悟道箴言-述:「各盡本份,造福人群」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訶五欲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二卷

  言五欲者。即是世間上妙色聲香味觸等。常能誑惑一切凡夫。壞於善事。若不明識過罪訶責厭離。則諸禪三昧。無由可獲一。


  訶色欲者。所謂男子女人。形貌端嚴。修目高眉。朱脣素齒。及世間寶物。青黃赤白。紅紫縹綠。種種妙色。能令愚人見即生愛。作諸惡業。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欲故。身入敵國。獨在婬女阿梵婆羅房中。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色過罪。如摩訶衍中廣說。


  二訶聲欲者。所謂箜篌箏笛。絲竹金石。音樂之聲。及男女歌詠讚頌等聲。能令凡夫。聞即染著起諸惡業。如五百仙人雪山中住。聞甄迦羅女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亂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聲過罪。如摩訶衍中廣說。


  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開結使門。如一比丘在蓮華池邊。聞華香氣。心生愛樂。池神即大訶責。何故偷我香氣。以著香故。令諸結使臥者。皆起如是種種因緣。知香過惡。如摩訶衍中廣說。


  四訶味欲者。所謂苦酸甘辛鹹淡等。種種飲食餚饍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著。起不善業。如一沙彌染著酪味。命終後即生酪中。受於蟲身。如是等種種知味過罪。如摩訶衍中廣說。


  五訶觸欲者。男女身分。柔軟細滑。寒時體溫。熱時體涼。及諸好觸。愚人無智。為之沈沒。起障道業。如獨角仙人。因觸欲故。退失神通。為婬女騎頸。如是等種種觸欲過罪。如摩訶衍中廣說。


  問曰。云何訶五欲。答曰。訶欲之法。如摩訶衍中。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益薪。其焰轉熾。五欲無益。如狗齧枯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亦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


  此五欲法與眾生同有。一切眾生。常為五欲所使。名欲奴僕。坐此弊欲墜墮三塗。我今修禪。復為障蔽。此為大賊。當急遠之。如禪經中說偈。


  生死不斷絕  貪欲嗜味故

  養怨入丘塚  廣受諸辛苦
  身臭如死屍  九孔流不淨
  如廁蟲樂糞  愚貪身無異
  智者應觀身  不貪染世間
  無累無所欲  是名真涅槃
  如諸佛所說  一心一意行
  數息在禪定  是名行頭陀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公德即功德

天上聖母 登台

聖示:文筆,今夜不出遊,有鑑於陽間善眾一念偏差總是認為小事情而已,故不去遵守法規,世眾宜知自身辛勤累積之福德,恐就在己身一念一行當中被司錄神登錄,而被削減福報(功德)。


文筆:恩師,可以舉例解說嗎?


聖母:例如:人世間最常見的便是交通之違規,若車速快之闖紅燈便扣減三大功,此為何?一則因無遵守人間之律法,二則為貪一時之便恐造成他人的驚嚇或車禍之衍生。如:隨手丟棄垃圾,亦扣之一大功。


如:在外吃完東西用衛生紙擦拭嘴巴,卻濫用多張之衛生紙擦拭,此亦被扣罰二大功,因物品皆取之天地之用品而製成,理應珍惜之,需多少、用多少,過多便是浪費!


再如:吃不完之物品理應放置於廚餘桶,而非垃圾桶,丟棄一次扣二十大功,但尚須視物品之多少再衡量扣減之功!


所舉之例,乃是眾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容易忽視、誤犯之小錯誤。宜知!天地之萬物亦取之於天地之生養,本應隨手惜福。但眾生大多不知此之行為已在無形之中被減扣「福德」。故眾生常哀嘆:我行功立德那麼多為什麼卻感應渺渺。


並非無感應而是自身辛勤所造之功,在不自知之當下,一分一毫的被司錄神扣減之,是以福德不足故所求皆難以如願,故語云:「人無公德心,何來功德財。」


希諸善生能了悟此理,世間陽律本應遵守之,萬物之取用亦需適之,方免辛勤累積之福德卻被自身之不當行為削減之。


文筆:恩師之開示,真猶如暗夜之明燈,讓眾生更清楚原來一言一行便是福德的增減。


聖母:然也,希眾生知之、守之。可,吾退!


文筆:恭送恩師聖駕!


禍福一念間-第五回 公德即功德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螞蟻窩

蓮生/文

  (省略)


  我讀佛經,知道佛陀的弟子「目犍蓮」有這樣的一件事:


  有一回,「目犍蓮」運用大神通力,到了極遙遠的一個佛國。


  這裡有一位「廣大佛」正在說法,佛的身量有三十丈,而聽法的聖賢身量一樣是三十丈。


  「目犍蓮」在這佛國之中出現,如同一隻小螞蟻。


  當時,眾聖賢看見小螞蟻的「目犍蓮」出現在佛國,內心非常的好奇。


  「廣大佛」對眾聖賢說:「這位小螞蟻般的小人,正是娑婆世間,釋迦牟尼佛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蓮啊!他今天以他的神通力,來到我們的國度。」


  我當時,讀經讀至此,有一個感悟:在「廣大佛」的佛眼之中,看「目犍蓮」尊者是一隻小螞蟻,而娑婆人間豈不是一只螞蟻窩嗎!


  這螞蟻窩有什麼好爭的?


  這螞蟻窩有什麼好鬥的?


  由這小小故事裡,我體會虛空的偉大,其實願力如果無量無邊,「目犍蓮」尊者不是一只小螞蟻,「廣大佛」也不是大佛,真正的「大」是與「道」合者大啊!


  有怨嗎?


  當然無怨。


  有悔嗎?


  當然無悔。


  因為,因為,這娑婆人間,真的很像一只螞蟻窩而已!


盧勝彥文集第151冊《獨居小語》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