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南瓜當飯吃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人叫陳定,學富五車,才華橫溢。他屢次上書楚王,希望能入仕做國君的謀臣,但卻遭人忌妒,因而一直鬱鬱不得志,只是埋頭苦學。


  他的妻子也是一個極有見識的女子,但由於陳定除了學問之外,沒有更好的謀生手段,因此倆人生活極為窘迫。但夫妻倆你親我愛,日子過得也極為融洽,兩人感情也極為深厚。


  有一天,夫妻倆煮了個南瓜,準備湊合著吃,填填肚子,也算作是一頓飯了。正在兩人愁著下頓沒米下鍋時,楚王的使者來了。


  原來,楚王有個賢德的謀臣屢次推薦陳定,大讚陳定學識淵博,能堪大任。後來楚王終於被打動了,就派使者帶兩千兩黃金,聘請陳定去當宰相。


  陳定頓時欣喜若狂,他一送走使者,就興沖沖地跑到裡屋,握住妻子的手,激動地說:「我就要當宰相了,出門有華貴的車子,吃飯有山珍海味,穿衣是絹絲裘袍,啊,咱們再也不用為貧窮而發愁了。」


  只見他眼裡閃爍著光芒,似乎已經陶醉在了即將到來的富貴中了。


  妻子看見丈夫興奮的滿臉紅光的樣子,卻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陳定奇怪地問:「賢妻,你在歎什麼氣呀?難道這還不夠。你希望我做國君?」


  妻子回答道:「夫君,你錯了。你想想,車子再華貴,你不過只坐一尺的地方;飯菜再鮮華,你不過只塞飽一個肚子;衣服再精美,只不過暖了你一個人,這有什麼高興的呢?楚王這麼看重你,為什麼呢?還不是讓你給他掠地爭城。你看,現在各國諸候你砍我殺,受害的都是老百姓。有仁德的人,怎麼可以幹坑害百姓的事情呢!」


  陳定聽後,低頭不語。半天,他抬頭望著妻子憔悴的笑容,粗糙的雙手,深情地說:「我答應使者,也是為了你呀。你跟著我吃的苦太多了,我多麼希望你能生活得好一點啊!」


  妻子十分感激丈夫的關心,但她還是說:「少吃少喝固然苦一點,坑害百姓,難道心裡就不苦嗎?咱們苦,只苦一家,咱們要樂,那卻就苦了一國的百姓。而且,今天你能做宰相,說不定明天你就會被殺頭的。」


  「好,聽你的!」陳定覺得妻子比自己看得遠,想得遠,想得深,決定不去楚國做官。


  因怕使者逼迫,他們倆便連夜逃出家門,隱姓埋名,當了澆菜園子的人。他們天天煮南瓜當飯吃,由於心中坦蕩,他們不但不覺得苦,反而感到很甜。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綬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不知貧。愁風劍戰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 ※ ※


  苦樂之見,是沒有標準,由於心境的反應,才有苦樂感覺,事實上世界上並沒有「苦」「樂」這兩字,而是因為有了慾望之念,才召感苦樂感覺也。


  為何有野心的人總是苦多樂少,而痴呆愚蠢的人往往是樂多苦少?因為有野心的人總是在貪求,慾多則求多,求多則煩惱多,求而不可得則怨生矣,怨生則苦惱至。這些身受物欲困擾的人,難免會覺得自己生活得很可悲,只有生活在純真本性的心態下,無為自然就會得到身與心的自在,才會感覺生命的真正美好。


  是故,修道當樂道安貧,知足常樂,以追求智慧為要務,不染世樂不被世間五慾所打敗,自然生活獲得平穩。而只有完全理解了深受物欲困擾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後,世俗的情懷才能夠被消除;因此能生平常心看待世間一切,心量寬廣不再追逐名利,更不再做超乎生活所須之要求(物欲享受),因此物欲逐漸減低下降,能符合實際生活。因為能知足,所以心地常安樂。只有修心樂道的人,理解了活得真誠本性的歡樂,才能夠到達聖賢的崇高境界。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名利海

蓮生/文


  我神遊幽冥世界,見到一名僧人,這位僧人在陽間,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和尚,我看見是他,嚇了一跳。


  「你怎墮落在此?」我問。


  (僧人在陽世,有僧王之稱)


  僧人一看是我,頗羞慚,臉紅紅的回答:


  「業障深重。」


  「你是享大名的?」我說。


  「不錯。」


  「你是得大利的?」


  「不錯。我的寺廟億億!」


  「怎如此?」我問。


  僧人回答:


  「名利海中浪費了歲月時光,沒有修行。」


  「你不是勸人做善事嗎?」


  「善事都是弟子們做,我自己卻沒有做!」


  「啊!」我說不出話來,瞠目結舌。


  這位名僧,在陽世的時候,曾和多位僧人,造訪寒舍,我們有三面之緣。


  見了這位名僧,不敢稱他為高僧,就想起佛門那個老掉牙的故事,人人都知道,但,就是人人沒有去體會,人人不會去實踐。


  故事重錄如下:


  一位老僧和一位小沙彌,在江畔高塔,看來來往往的船隻。


  老僧說:「從古至今,船來船往,知多少?」


  小沙彌答:「甚多!」


  老僧說:「不多!」


  小沙彌問:「明明甚多,如何是不多?」


  老僧回答:


  「名和利而已!」


  這個故事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名利海上的生死凡夫,有什麼人是真正看破的?有什麼人是真正放下的?有什麼人是真正不留戀名利的?


  我們曉得名利誤人,我們不只要淡泊名利,更要進一步遠離名利圈,但是,芸芸眾生的根基太差,定力也多不夠,一逢名,便去追求,一逢利,便生貪著,一點點也抵擋不住名利的誘惑。


  有名,更要大名。


  有利,更要大大的利。


  愈多愈好。


  至死也不休。


  沾了大名大利,迷惑顛倒,卻忘了學佛修行,了生脫死的真正目標。


  遍融大師曾說:「人要守本份,不要去貪名求利,不要去攀緣,只要因果分明,一心修行。」


  這句話很平淡無奇,令人輕蔑,沒有高妙,好像沒有什麼價值,但,這天下間,又有幾人能做得到?


  有人說,名與利是學佛路上二把最惡最猛的毒劍。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傑,多少才子高人,因為沾染了名,因為沾染了利,都紛紛中箭落馬,毒發身亡,枉費一輩子辛勤耕耘,努力修行的心血,結果換得了貪名貪利的代價,一生一世全空過了,還得在輪迴中受報受苦,墮落在幽冥世界,真是慚愧!


  建全世界最大的寺廟。


  建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大學。


  建全世界最大的僧伽團體。


  建全世界最大的慈善團體。


  建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團體。


  當僧王,佛教教宗。......


  多少人夢中幻想過?


  搞到最後,生死之事忘卻,修行成了追名逐利的手段和藉口。


  於是,我猛然放下一切,隱居閉關,一個人獨居!


  世俗上贏得了掌聲和肯定,我認為,在天上界,是一點資格也談不上。


盧勝彥文集第153冊《讓陽光照進來》名利海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見利忘義

  思坦因曼思是德國的一位工程技術人員,因為失業和國內經濟不景氣,不遠千里來到美國。


  他幸運地得到一家小工廠老闆的看重,聘用他擔任生產機器馬達的技術人員。


  1923年,美國福特公司有一台馬達壞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術人員都未能修好。


  正在焦急萬分的時候,有人推薦了思坦因曼思,福特公司就派人請他來。


  他來之後,什麼也沒做,只是要了一張席子鋪在電機旁,聚精會神地聽了三天,然後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時,最後他在電機的一個部位用粉筆畫了一道線,寫上「這兒的線圈多繞了十六圈」幾個字。


  福特公司的技術人員按照思坦因曼思的建議,拆開電機把多餘的十六圈線拆走,再開機,電機正常運轉了。


  福特公司總裁福特先生得知後,對這位德國技術員十分欣賞,先是給了他一萬美元的酬金,然後又親自邀請思坦因曼思加盟福特公司。


  但思坦因曼思卻向福特先生說,他不能離開原來那家小工廠,因為那家小工廠的老闆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他,福特先生先覺得遺憾萬分,繼而又感慨不已。


  福特公司在美國是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人人都以進福特公司為榮,而他卻為了報恩而捨棄如此好的機會。


  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一個決定,收購思坦因曼思所在的那家小工廠。


  董事會的成員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樣一家小工廠怎麼會進入福特先生的視野?


  福特先生說:「人品難得,因為那裡有思坦因曼思。」


※ ※ ※


  忠:竭誠也,為下克忠,事上竭誠也,危身奉上,險不辭難也。


  「忠」乃心專意誠,不偏不倚,專誠唯一,忠心無二,逢事不苟且,不顛倒、不輕舉妄動。孟子曰:「教人以善謂之忠」,按教人以善,是竭誠教人也。


  「忠」乃在位盡其職,為人謀竭力而完成,絕無半點虛心假意。


  「忠」乃事上要盡其力,盡其誠,始終如一,不可有始無終,不可中途變節,不可見利思遷,不可受困苦而變其志。


  「忠」乃上有危難當承擔之,且替其解圍,雖有生命之危,亦在所不辭。上有憂患,如己之憂患,時時替其擔憂,盡力去化災成福,化險為夷,若不成功,當以成仁取義,不可貪生怕死,當力而為之,乃忠之至也。


  見善思齊,見義勇為,忠於行道,無妄心,無妄為,心存忠義,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始終忠心耿耿,毫無懈怠,臨險不卻,臨危不變其志,忠於勇為,此乃古今不易之忠義也。


  所以欲達到忠心之發現,必須完成五大美德,此美德即「義、誠、勇、竭、正」也。


  義者,宜也,合乎人情,有公無私之謂也。


  誠者,真實也,真心也,天真純一之謂也。


  勇者,氣盛無所畏避,捨身成仁之謂也。


  竭者,盡也,不二也。


  正者,方直不曲也,不偏也,矜莊也。


  此五大美德,若修而行之,則大道自是康莊可行,而「忠」成矣。


大道康莊-述:「大道康莊之謂忠」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甚麼是緣

  昔日有人問一位隱士說:「甚麼是緣?」


  隱士想了一會說:「緣是命,命是緣。」


  此人聽得稀裡糊塗,不明其中禪意,就去問一高僧。高僧說:「緣是前生的修煉。」


  此人不解自己的前生,越發糊塗,就去問佛祖。


  佛祖不語,用手指指著天邊的雲。


  此人看去,雲起雲落,隨風東西,自由漂泊。於是頓悟:「緣如風,風不定。雲聚是緣,雲散也是緣。緣,可遇而不可求。」


※ ※ ※


  緣,外界事物與自體感觸,就叫緣。亦可說未有預約而巧合相逢,就叫緣。其中暗藏有因果成份,果熟便成了緣,而不期而遇。因此遇著這種緣時,就隨之而行,叫隨緣。


  隨緣只是自體隨緣而動,而心性不動,亦即是體動心不動,相動性不移,只要不動心,則有何礙?


  居士修持之真諦為隨緣。能夠隨緣,則處富貴不起歡心,處貧窮不生怨心。見境就境,過後無影,做完不留在心,一切不拘不泥,總要過後不留在念,亦不故意為之。如此修持,甚合居士所用也。


雨華再集-49 隨緣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因果不虛,報應實有

  河南人元大寶,在唐朝貞觀年間擔任大理丞。他一生不信善惡因果報應之事,常跟他要好的同事張散冊說:「我們二人無論誰先死,一定要回來報告是否有因果報應之事。」


  元大寶在貞觀十一年跟隨皇帝到洛陽,突然病死。此時,張散冊在京城長安,還不知道此事。


  一晚,夢到元大寶來告訴他:「我已經死了,活著的時候從來不相信善惡有報,現在才知道真實不虛,所以來告訴你,希望你多行善事,廣植福德。」


  張散冊問他陰間的情形,答說:「死後的事情不可言說,其他的事也無法講的清楚,只能告訴你因果報應確實真的有。」


  張散冊醒後,把夢境告訴同事。過了兩天,元大寶病死的消息才傳來。張散冊推算做夢的那晚,正是元大寶死後的第二天。


※ ※ ※


  「天地明察不可欺,纖毫作惡印痕跡;風花雪月齊為證,對塚無言悔淚滴。」


  現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也是強調成功的社會,但競爭、強調成功,卻往往將人們引入無限的貪欲世界中。就以世俗教育而言,倫理道德談得少之又少,談得更多的卻是如何顯露才能,脫穎而出,成為人中龍鳳,因此觸發世人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為一己之私造作惡業,等到惡報現前,悔之晚矣。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一個人前生作善,身業善、口業善、意業善,這一生就會有善的果報;一個人前生作惡,身業惡、口業惡、意業惡,這一生就會有惡的果報。因果報應並非不信就不會受報,如盲人不見黑色、白色,不見好色、醜色,不見青黃赤白紫色,不見長短粗細深淺等色,不見日月星宿,如此並不代表世界一切處皆為黑闇。這和盲人在路上行走,沒有他人幫助指引,而撞到一棵樹,他一樣會受傷流血之理相同。


  「山水尚有相逢日,人生何地不相逢?」特別是冤家,不是冤家不聚頭,故人人若都能明白因果報應之可怕,減少欲望,施以善行,德昭日月,就不用懼怕凶災也。


因緣與果報-跋

直心是道場

蓮生/文 


  我曾「神行」至一國,此國名「直心」國,我很好奇,十方法界之中,竟有「直心國」也。 


  我問一人:


  「為何是直心國?」


  答:


  「我們居此者,心均光明透亮,所言皆真,無妄。此國之人,無暗中加害之事,也無背後論人是非之人,上不背天,下不欺地,這就是直心國。」 


  我問:「聖哲說直心是道場,何也?」


  答:「一念無欺,一事無欺,此即是。」


  又答:「直心當然是道場,心空,一切皆空,若有一法不空,空義不立。」


  又答:「人間森羅萬象,至空而極。百川眾流,至海而極。一切聖賢,至佛而極。十二分經,五部毘尼,五圍陀論,至心而極。」 


  又答:「直心是總持,直心是萬法,直心是大智慧藏,直心是無住涅槃。」


  又答:「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我合掌恭敬。 


  我問:「如何是佛?」答:「直直去。」


  我問:「在人世間,有人暗中加害師長,或侮辱或譭謗,或是小人暗箭害君子。在人世間,有小偷偷人財物,有強盜強搶財物,有強暴、有傷害、有種種暗瞞、種種輕慢。……」(紛爭永無止時)


  那人答:


  「離直心遠矣!陰賊比明賊的罪更大,暗侮比明侮的惡更重。」


  我問:「我何至此?」


  那人答:「你直心也!太愚直了。」


  「我當如何做?如何教導眾生?」 


  那人回答:


  「警悟世人,勿忘恩負義,勿見利忘義,此離直心遠矣!」


盧勝彥文集171《玻璃缸裏的金魚》直心是道場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窮秀才休妻

  秀才楊志堅嗜學而家貧,妻子王氏便向他索要休書離婚。


  楊志堅無奈,賦《送妻》詩云:「平生志業在琴詩,頭上如今有二絲。漁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遲。荊釵任意撩新鬢,明鏡從他畫別眉。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時。」


  王氏拿上這首詩,到官府請求離婚,州官顏真卿認為王氏嫌貧愛富乃「污辱鄉閭,傷風敗俗」,判處棰刑(即打二十板),准其改嫁,以示警戒。後贈楊志堅布帛二十匹、米二十石。


  顏真卿還讓遠近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並曉以大義,教諭男女青年:「無志會窮一世,有志只窮一時!夫妻之間,應互相扶持。」


  從此以後,江左地區,十幾年間,沒有人再遺棄自己的丈夫。


※ ※ ※


  「才子佳人千載修,鴛鴦戲羽度春秋;河東獅吼燎烽火,一世姻緣百事休。」


  女子喜繚戾自用,輕毀丈夫,言不遜慎,或喜禁錮丈夫不得與人言語戲調:即是指女子喜以乖違之身心任性而為,若不順己之心意時,即以輕慢之語言咒罵丈夫,出言不知謙遜謹慎和慚愧,或喜嚴管丈夫,不令其與人說話、消遣聊天。


  大道無形無名,天地得之,謂曰乾坤之道;閨門得之,謂曰夫婦之道。其實大道至簡至易,即是能否返本歸真,陰陽平衡,剛柔相濟,而乾坤為陰陽之道(夫為乾、妻為坤),生化之源,造化萬端,循環不已,故若能乾剛坤柔,隤然而順,則可以立本者也。


  吾舉一實例說明:有一女子婚後,總喜拿丈夫和他人相互比較,動輒以鄙夷之口氣嫌丈夫沒出息,薪水少、職位低,只能蝸居小巷,沒有豪宅大院可居住,最後漸漸得寸進尺,有理不讓,無理爭三分,不滿怨懟之心常溢於言表,而為人丈夫者為了達到並滿足妻子之要求,於是努力爭取升官發財,並且重拾書本進入校園攻讀更高之學歷,平日則週旋於名利之競爭,陷入爾虞我詐的泥淖中,然而每當丈夫完成了一項標準,妻子又會有另一項更高之要求,久而久之,二人心中之罅隙與日俱增,最後夫妻情義蕩然無存,落得分道揚鑣、勞燕分飛之下場。


  俗云:「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其實夫妻之間最具破壞力的並非是憤怒,而是指責、傲慢、自我封閉;而婚姻之中另一項殺手即是猜忌。故當夫妻之間當浪漫激情逐漸滅弱,絢麗漸歸於平靜之後,就要懂得互敬、互愛、互信、互慰、互勉、互諒的夫妻相處之道。


  許多佳偶在經過歲月之侵蝕,生活壓力的消磨之後,難免都會產生爭端與摩擦,然而世間之人第一個念頭,即是要先改造別人,卻罕有人想先改造自己。試想一個人連自己都無法控制,卻想要控制別人,想當然爾必如緣木求魚,無法成功。故夫妻和合最佳方法,乃是要能夠「靜心」,因為靜可生慧,智慧生則內心澄澈祥和,自然可以巧妙化解爭端,縱使是壞姻緣,透過靜生慧之過程,亦能漸漸轉變為好姻緣也。


坤道與習氣-第三三章 女子喜繚戾自用,輕毀丈夫,言不遜慎,或喜禁錮丈夫不得與人言語戲調

孫不二

  孫不二,原名孫淵貞,「不二」為法名,道號「清靜散人」,是全真七子中唯一的女性,王重陽之弟子。


  一天,王重陽向孫不二講解,問孫不二要修那一乘的道。


  他說道有三乘,上乘者,虛無之道,一點靈根,能奪天地之造化,可參陰陽之正理,能與天地同老,日月同修,此上品天仙之道。


  中乘者秉虔誠而齋戒,奉聖真以禮拜,一點真性可直達虛無,位列仙班。


  下乘者積功累行,廣行方便,濟人利物,多作好事,常檢點自己過失,真性自可不昧。


  孫不二一聽,她當然要修上乘道。王重陽就說她心卻大,恐志不堅。


  孫不二回答說,心是不大,但我的心卻非常堅決,為了道,即使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王重陽看她那麼果斷,堅決,就向她說,在洛陽地方,靈氣正盛,應出一位真仙,妳願意去嗎?


  孫不二一聽就說願意。可是重陽先生仔細打量她,只是搖頭,到洛陽有千里之路程,一個如花似玉的員外夫人如何能安全地走那麼遠路?


  孫不二知道後,就走到廚房,遣開所有的人,將一桶油倒入鍋內,煮滾,然後拿一碗冷水,把臉兒朝著鍋,兩眼緊緊的閉著,硬起心腸,將冷水倒入鍋內,頓時熱油濺得滿臉,臉上起了無數的水泡。


  孫不二忍著痛,來見重陽先生,問道,弟子這個樣子,可以去了嗎?


  重陽先生一看,拍手大笑說,世間有這麼大志向的人,就不辜負他來山東走一趟的苦心。


  孫不二因而得去洛陽,修道十二年後,智慧圓滿而成道,成為七真人之一。


※ ※ ※


  世人因為「無明」、「執著」而生貪,而貪之根源乃是來自於「色身」,老子道德經有云:「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至無身,吾何有患?」世之人若是對「身」生起貪戀,就會希冀美名,欲得權勢,日日為了這個色身著想,希望能眼觀秀麗美景,耳聞悅耳音聲,鼻嗅馥郁馨香,口嚐精緻美饌,身著細柔華服,希望這個色身能過得舒適愉快、自在享受,為了滿足色、聲、香、味之欲望而生起各種貪愛和嗔恨,甚至患得患失,不斷的造作業力,無有終點。


  凡夫入道修行,不論是皈依哪一門宗教,修行何種法門,只要仍執著貪戀這個色相,起心動念皆是為了這個色身,就會有愛有憎,難離憂悲惱苦,並且障礙菩提心,修行亦難有所成,若以佛法而言,此乃屬於「身見」,斷「身見」是了生死,入聖人之流要斷的第一個繩結,身見不除,修行就容易一曝十寒,道心歸零,難以契入聖人之境界,故金剛經有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身見」是障礙道程之根本,故修行之人若能去除「身見」,就不會再為這個色身煩惱,自然知身如幻,無有貪著,不會被前塵影事或是任何事物所迷惑,這個「世間」也無法再蒙蔽、愚弄他了,就如「定珠入濁水,濁水不得不淨」般的得到淨化也。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甜品大王的原則

  我父親經營著一家小甜品店,整天在甜品店忙碌的父親,面對顧客的時候總是一副謙卑的形象。


  雖然父親靠辛勤經營甜品店將我養大,但我還是瞧不起父親對顧客的那副樣子,父親讓我放學後去甜品店幫忙,我也拒絕了。


  如果父親的唠叨實在讓我受不了,我也是避開同學們,偷偷溜進店裏幫忙,我惟一可以與父親對抗的行動是堅決不吃父親做的甜品。


  突然有一天,我們小區來了兩個漂亮而時尚的女孩,她們居然在父親的甜品店對面開了一家甜品店。由于她們的甜品店裝飾別致,一時間顧客盈門,而父親的甜品店則日漸冷清。


  一家是落後的傳統手工制作,一家是現代化機器工藝;一邊是糟老頭掌櫃,一邊是兩個青春靓麗的女孩經營,不說顧客了,就連我都想去那兩個女孩的店裏看看。


  一年一度的甜品大賽又到了。我和很多人心裏都非常清楚,今年的甜品大賽冠軍非那兩位女孩莫屬,而我的父親,與甜品大王的稱號再也無緣了,只有父親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他說:「喬恩,今年比賽就由你來當我的助手吧。」往年不都是母親當父親的助手嗎?怎麽今年非得讓我去給他當助手呢?我心裏嘀咕著,但嘴上卻不敢說。


  果然,現場的氣氛比我想像的還要糟糕,偏偏最後上台比賽的又是我的父親和那兩個女孩。在台上一亮相,雙方之間的差距便顯現出來了。不管是評委還是觀衆,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兩個漂亮女孩吸引過去了。


  我跟在父親身後,窘得無地自容。可父親並不理會我與衆人的情緒,只管埋頭幹活。父親一會兒跟我說,喬恩,你快點將這些豆子磨了。一會兒又吩咐我,喬恩,將蜜糖罐打開。


  終于兩家的作品都完成了,兩個女孩的作品讓在座的所有人都驚呼了起來。原來她們做的是電腦雕花西瓜盅,經過調色後冰鎮制成。首先顔色就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


  預料之中的,評委們對兩個女孩的作品由衷贊歎。我幾乎要勸父親放棄比賽趕緊回家,免得在衆人面前丟醜。就在這時,我聽到了評委們對父親作品的評價。


  評委們的意見是,父親的作品雖然不如兩個女孩的多姿多彩,但在口感和營養上要更勝一籌,因爲父親采用的是全手工制作,並且所選原料全是綠色食品原料。最後,評委宣布,今年的甜品大王還是父親!


  不僅我,現場所有的觀衆都被這一意外的結果驚呆了,30秒鍾的寂靜過後,全場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這時,我看見一直在靜靜地傾聽評委們點評的父親,平靜的臉上終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被這巨大的榮譽鼓舞著,緊緊地擁抱著父親說:「爸爸,我們贏了!」


  父親在我的耳邊說:「喬恩,你聽著,不管外表如何美麗,如果沒有內涵,持久不了。你需要記住的是,不管做事還是做人,樸素、真誠永遠是我們的原則。」


  現在,我已成了父親的接班人,不但繼承了父親做甜品的原則,也繼承了父親做人的原則。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前世仇家

蓮生/文


  有朱澤者,年紀三十六,未婚。這個人很聰明,讀書名列前茅,在美國留學,拿到博士學位,回國後,服務於半國營企業,是電機工程師,很好的職位。


  朱澤相貌,五官端正,身心健全,身高一七○,也不瘦,也不胖,無不良嗜好,身家清白。


  奇怪的是,他的婚姻始終查如黃鶴,一直沒有出現,有很多人幫他介紹,交往一陣子,便告吹了。他自己也曾經認識一些女朋友,然而一樣的,始終只開花,未見結果。


  朱澤去相命。


  相命師拿一條紅線給朱澤佩帶,講說是婚姻線,佩身上,半年必成。


  相命師拿走一千元。


  半年後,一樣不成。


  朱澤再找相命師,相命師說,上回一條是錯了,是單。要二條才對,是雙。


  朱澤給一千元。


  相命師說,不對,一千元也是單,朱澤給二千元,相命師說,也不對,如果要夠力,要六千元。因為「六」就是「得」的意思,這樣才夠力。


  朱澤勉強給了,心很疼。


  又半年過去了。朱澤去找相命師,想不到相命館搬了,當然一切杳然。


  朱澤在書局看到我的書,是「靈機神算漫談」,他便來找我。這時他已不再相信相命師了,但,他仍然為「靈機神算漫談」的內容深深的吸引。





  朱澤到寒舍的前一夜,我自己的壇城前小坐,我看見一位留著馬尾巴的少女出現在我眼前,年紀約二十四、五之間,我注意看,相貌光艷無比,我非常詫異,何以有如此景象相?


  忽聽耳報童子說:


  一對龍鳳侶,

  今年諧花燭;

  明日朱姓問,

  是喜但非福。


  耳報童子告訴我:


  「速將女子畫下,以為印證。」


  我取紙筆,迅速畫下。


  除了馬尾巴的髮型是標誌之外,其臉上的特徵是兩個眼睛特別大,凹凸分明。


  第二天,朱澤至。


  他還未開口。


  我已將女子的圖畫奉上,我說:


  「這位是你的妻子。」


  朱澤驚訝得不得了。


  「有這等事?」


  「是有。」


  「你不是騙我的?」


  「繪圖騙你豈不是無聊的緊。」


  我告訴朱澤,未來的妻子就是圖上的這一位,而且鐵定今年一定能成夫妻。唯一的,我保留了最後一句話,是喜但非福,這句話萬萬不能說,因為我想婚姻的事情,只問婚姻即可,何時可成。我們無法保證將來會不會生孩子,也無法保證夫妻不會失和,夫妻會不會有外遇,夫妻會不會離婚,婚姻問題多多。


  朱澤只來問婚姻何時?


  當然只告訴他這些。


  他高高興興的走了。





  朱澤在離開寒舍,回程的大巴士上,車停載客,他聽到車門開處,有笑語漸近,有三位女子上車,一位約五十許人,一位約四十許人,另有一位二十許人。


  這二十許的這位女子竟然留著馬尾巴頭髮,朱澤注意的看她,其大眼睛凹凸分明,細挑的身子,眉眼很媚,檀口含丹,她對朱澤笑了一下,竟然坐在朱澤隔壁的空位,真的巧得不再巧了,朱澤差一點暈了。


  朱澤掏出我畫的女子紙張,多瞄幾眼。


  隔座的女子也看到了。她說:


  「畫得很好,是誰?」


  朱澤說:


  「是妳!」


  「胡說,我看看!」女子一把搶了紙張,諦視。


  女子滿臉疑惑:


  「怎麼這樣像!快告訴我,這是怎麼一回事,誰畫的,好奇怪喲!好奇怪。」


  朱澤於是從頭至尾,毫不保留的,一五一十的全盤告訴了她。這位女子固然並不十分相信,但,這畫紙明明就是證據,不可能,剛一上車,對方就畫好,同時也不是三筆二筆就繪成。又不會專等她坐這部巴士,也不可能這麼巧就坐旁邊,這一切完全無法解釋。


  四目相對,二人相視而笑。


  女子很大方。


  朱澤與她談得很開心,竟然如同相識很久的老朋友一般,二人互相留了姓名住址電話,這女子姓劉名菲,服務於航空公司,是地勤人員。


  在這段日子,朱澤的生活,如詩如畫。


  「她的目光是一雙手

  來回撫摸

  撫摸那溫暖的我


  日子永遠沒有那麼深刻

  他已經無法自主

  只因為心已被她擊破


  往後

  記憶的一切全部倒塌

  未來的路

  期盼一齊走」


  奇怪的是,大眼睛的劉菲,她最喜歡的髮型就是「馬尾巴」,可以甩過來,甩過去。


  朱澤刻意來告訴我這一段姻緣,因為他覺得太不可思議了,簡直玄之又玄,同時他們決定年底就要結婚了,要我祝福他們的婚姻。


  我聽了,固然高興,然而我想起「是喜但非福」,心中也黯然,我靜靜的聽,聽完無太大的表情。我確實知道,意識下的看見,是真實的,那劉菲女子確實在光波中出現,而且不停的甩著馬尾巴的頭髮,那兩個大眼睛令我印象深刻,我的知覺在小坐的時候,恒常地朝四面八方伸展,所以我聽見那首偈,尤其最後那一句,我很難形容應該替朱澤高興,還是替朱澤悲哀,因為我知道,那一定會實現的。


  朱澤與劉菲結婚了。


  我很想用我自己的法力,去祝福他們的婚姻美滿。我在自家壇城,酌水獻花,廣設供養,用了八珍百味,採取了禳度之法。我在農曆的十月十五日,乃是水官解厄之日也,我嚴持心香燈火,精勤奉法,唸「玉音經」。


  這經咒能使陰陽相配,其上下血脈相通,終而復始,往來無滯與天地之正氣相交。


  而一切邪穢自去,陰陽調和,災病不能得生,內外虛白,鬼魅悉以消除。


  這是救度他兩人的大法。


  我為何用水官十月十五,而不用天官正月十五或地官七月十五,這是因為天官及地官均已過矣!


  唸「玉音經」到第六遍時,第七遍是圓滿。


  燈火熄了。


  我欲再點──


  忽然看見一個孤魂,滯泄水府,苦趣難言,是慘慘悽悽,啾啾唧唧,千百劫浮沉苦海,二六時中依傍寒冰,任其飄接不定,無由解脫,她向我喊冤。


  這位孤魂,正是劉菲。


  而害她的人,竟然是朱澤。


  我大驚駭。


  也就是說,在前世,朱澤害死了劉菲。這就是我唸「玉音經」第六遍時,剎那剎那的景象。


  我無法再唸「第六遍」。


  因為我知道「惡孽難消」了。


  前世的景況大致如下:朱澤與劉菲原是夫妻,後來朱澤發達了,也認識了其他女子,欲與她人成為夫妻。


  朱澤與劉菲在過江時,朱澤起了歹念,將劉菲推入水中,然後偽稱失足落水。……





  約婚後三個月,劉菲精神有異,時而大笑,時而大哭,時而枯坐,自言想自殺。


  劉菲說,同事要害他,因而辭掉工作。又說鄰居有人要害他,於是搬了家。


  劉菲說,朋友要害他,和朋友也斷絕往來。但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愈來愈嚴重。


  她無法睡眠,也不吃東西。


  好好的煮一鍋飯,卻拿到馬路的中央倒掉。


  把結婚的鑽石、首飾、珍珠、金銀,全當垃圾給垃圾車全載走了。


  衣服、傢俱,只要看不順眼,全扔了。


  朱澤為此,找醫師診治,醫師斷定是精神分裂,但,治來治去,花費相當多的醫藥費,劉菲並無起色。


  朱澤去問神,乩童說沖犯,祭也祭了,拜也拜了,法也作了,仍然是老樣子。


  朱澤帶她去找中醫,中醫診斷是神經衰弱,說她精神過勞,睡眠不安,消化不良,心志薄弱,岌岌不可終日,有厭世思想。中醫師開的藥方是紫河車、龍骨、牡蠣、石決明珠母、鹿角粉。是鎮定神經的。


  中醫、西醫、神,全找了。


  完全沒有效應。


  劉菲反而變本加厲,床下藏刀。


  突然持刀砍朱澤。幸而朱澤眼明手快,把刀奪下。


  「為何砍我?」


  「是你害死我。」


  「你瘋了。」


  「我本來就瘋了,哈哈哈!」劉菲大笑。


  劉菲又有一日,持剪刀,把朱澤的衣褲,全部剪個稀爛,又把自己的衣褲,一樣剪個稀爛。


  劉菲又脫光衣服,大街小巷裸奔。


  也放火燒屋。


  …………………………。



  

  朱澤來找我。


  我說:「我無法。」


  「先生是大法力者,何以無法?」


  「確實無法。」我有口難言。


  「聽聞先生有尚字符,專治精神失常者,已治癒的病患上百上千,這都是有確實證驗的,為何獨獨對劉菲,失生無法可治?」


  「這。……」


  「同時,我與劉菲的婚姻,先生算來也是大媒人之一,你算的婚姻有準有驗,又為何不能援手救我們一救?我為劉菲,家財已耗盡,個人精疲力盡矣!再下去,我自己也要瘋了,老天何以如此的待我,我向你下跪!」


  朱澤向我真的跪下叩頭。


  我仰天長嘆:「前世仇家,為之奈何!」


  我將一切事情始末告訴朱澤。


  朱澤聽完,脛肢皆軟,搖搖若喪魂魄,竟不覺身為己有,黯然離去。


  後來,我聽說,朱澤一切財物全耗盡,自己被懲罰得身心皆疲,最後得肝癌死了。


  劉菲永住「玉里療養院」。


盧勝彥文集135冊《揭開大輪迴》前世仇家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不爭強弱

  張公藝的父親想到公藝已經長大成人,就託媒人到王家與其女兒說婚,雙方已經同意,也說定行聘日期。


  哪知道王家又將女兒許配給他姓,公藝的父親不知道。屆期就將聘禮交給媒人,媒人無法完成行聘,就將禮物吞沒了。


  公藝的父親知道以後,非常生氣,但媒人卻避不見面。


  公藝的父親正要向官府告狀,公藝苦諫說:「古人說:爭田不如別置,爭妻不如別娶。兒子的姻緣不在此,請父親息事寧人為是。」


  父親回答說:「兒子如此的膽量,不是讓人看笑話了。」


  公藝說:「善哉!兒子正要學習忍受別人的笑罵,學習古聖賢銘訓,不與時人爭強弱,若不是聖哲,是不能知其中道理的。」


  公藝的父親認同他的說法,後來另娶陳氏為妻。


  這是張公藝「定婚受騙,勸父息訟」,為第三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識人高處最為強,誘騙聯姻不計傷;


  大志丈夫藏浩氣,陳門淑女更賢良。


※ ※ ※


  忍者,道德之關頭,亦人生所難為也。若無先修心性,則性難純。性不純,臨事而爆發,所謂「一朝之憤,忘其身,以及其親。」故聖人有「三戒」、「三省」之訓,而卻不知行可以嗎!


  蓋人之負血氣方剛,每遇雀角小事,不肯遜人,致生爭鬥,而招橫禍。古聖勸人以忍,忍則爾我無爭,家國安泰,忍之事大矣哉!況家庭不忍,六親情傷;國朝不忍,邊域交攻;社會不忍,事業分張;朋友不忍,感情相沖;君子不忍,道德喪亡;小人不忍,是非爭強。


  人能知忍,為積德之門,則放心讓步,使人所長,而我受忍,和氣致祥,而招無限之洪福。試觀項羽烏江刎首,雖有蓋世之英雄,亦終為負氣剛愎之自誤;如韓信袴下之忍辱,吳市之吹簫者,終成王佐之才,而興邦國,能忍則為賢士,不忍則成愚癡。


  鑑古觀今,惟張公能全「百忍」,九世同居,門庭興旺,甲第綿延,此天之眷顧於能忍者,其優報於無窮,故知,人能以忍存心,則百福可臻,而身後豈不餘榮哉!


修緣寶典-忍招百福文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天女散花

  佛經中闡述到如來佛在西天蓮花寶座上講述經文的時候,忽然感知到得意弟子——維摩詰得了疑難雜症。


  佛陀派大弟子們前去探視,眾弟子都因為曾經在辯論中輸給了維摩詰,怕不能完成使命,而不敢前去。後來文殊菩薩應命前往,還有許多菩薩率領弟子隨行。


  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探討佛法,如聯珠貫玉,眾人聽了,無不如醉如迷。


  當時在維摩詰的丈室中,有一位天女,看見了這種情景,便現出身形,用天花紛紛拋向聽法者的身上。


  美麗的花雨從天而降,構成了一幅絢麗的圖景。


  說來也怪,當花瓣飄到諸菩薩的身上,紛紛滑落;而當花瓣飄到各位大弟子的身上時,便粘著在那裡。


  各位大弟子見狀,運起神力,想讓花從身上落下。可不論他們怎麼用力,花瓣仍牢牢粘在身上,怎麼也甩不脫。


  弟子舍利弗的身上沾滿了鮮花,天女問舍利弗:「為什麼要將花去掉呢?」


  舍利弗說:「這花粘在身上,與佛教的戒律不符,所以想辦法把它抖落。」


  天女說:「不要這樣說。花的本身並沒有符合不符合教義的區別,之所以認為它不符合教義,是因為你自己生起了分別想。你看大菩薩們,他們並不把花看作是花,所以花雨不沾衣。而你們心中生起分別,產生了畏懼之情,這便是粘著啊。有了粘著的念頭,怎麼能去掉粘著的花呢?」


※ ※ ※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執著」-心結、心礙也。簡述之,乃指心之有所侷限而阻滯不前,或滯礙而不開、不化之意謂也。凡修而常易執念於人、事、物、情等,或老礙在是非對錯之爭求上,或著在私欲心重而爭脫不了「我執」之束縛,此即只要存有絲毫執著之念,念必擾心,則心靈無以靜淨,自難以精進與昇化矣,此乃修之大忌。蓋心之執著,即是心之障礙、心之迷昧,頗阻滯道修之精進,甚或執著不化(自以為是,致難啟心智矣),此修非但無功可言,且必因心之執礙而導致偏念、偏言、偏行,而乖戾其行舉等,業愆由此生焉。


  吾人在修涵成長過程中,凡在己身心智未能圓融暢達或稍俱明慧之際,則所遇諸人、事、物、情等難免會產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之心礙,若心礙不已,必隱蔽靈明、昏昧心智,此甚影響己身心靈淨化過程之成效,故最須慎心與去注意的就是能不使心生執著之結而解不開。因人之執著,其不以為執,一如酒醉者不以為醉,反言他人之醉同理,既執而不以為執,則何改其執呢?故也就一直執礙下去,最是修之悲哀!


  易心患執著者,主在「自我意識重、自我主見強、或在思緒上有不平衡、或在心念上有偏差、或不明大義等。」又待心執著而固持之,即自己把心結牢牢固死(自以為是,而根本不接受別人意見),此即所謂之「固執不化」,那大羅金仙亦無以為力化解矣。惟解鈴還得繫鈴人,即自結自解之,亦即是非得自己能平心靜氣,反躬自省,其實解之亦匪難,可由「執」之反意-「放」來著力,故只要放開心懷,則何執、何礙、何結之來呢?


  希諸同修得思悟執著乃修之最大阻礙。有者-須盡早去除之,否則功過相抵消,再怎麼造功,也是徒勞而功微;無者-亦須時加惕慎以避之。總之,修無不受執著所礙,待無執,自可日日長進而無滯礙矣。盼多省思以力克之,共勉之!


修回真心(第一輯)七 執著乃修之大忌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天下第一家

  明朝鄭濂家裡七代同住在一起,二百多年不曾分家,合族聚居在一處。太守為他們的門題匾為「天下第一家」,為的是鼓勵這一家,同時也鼓勵鄰里向他們學習。


  明太祖即位,把鄭濂召到京都,問道:「你家憑什麼稱作‘天下第一家’?」


  鄭濂回答說:「臣全族合灶共食,至今已有十一代了。太守認為可以鼓勵,樹立好風俗,所以題以這個匾名。」


  皇上說:「你家吃飯的有多少人?」


  鄭濂回答:「一千多人。」


  皇上說:「千人同居,真是天下第一家。」於是就讓他退下。


  馬皇后正巧在屏風後,聽了之後對皇上說:「陛下當初一個人發動起義,就取得了天下,現在鄭氏一家千餘人,假使發動起義,不是更容易了嗎?」


  皇上聽了一驚,命太監再召鄭濂入宮,問道:「你管理家事也有什麼規矩嗎?」


  鄭濂回答:「也沒什麼,只是不聽婦言而已。」


  皇上聽了大笑。正逢河南進貢香梨,就送他兩個梨子。鄭濂拜謝後,接受了梨子回到家。


  這時太祖皇帝叫校尉暗地裡跟他去,看他有什麼舉動。哪裡曉得,鄭濂一到了家裡,就召集了全家一千多人,一齊出來謝恩。


  謝恩後,鄭濂就搬出兩個大水缸,放了兩大缸的清水,把大水梨一邊一個敲碎,使整個果汁滲到水缸裡去,然後,每人都分一碗梨水,全家人都得到皇帝的賞賜。太祖皇帝得知這件事,非常高興。


  由此可知,鄭濂是一個非常有智慧之人,懂得領導家庭、懂得大公無私、也懂得怎樣去持家才能做到公平。公平,人心就平,心平了之後就和,和諧安樂,其樂融融。


※ ※ ※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便是以大家庭而居,時至今日由農業時期轉變為工商業時期;然而這樣的一個轉變,不但沒有使世人更趨合群,反而使世人情義道德更趨於低落,此實非世人所樂見之事也。 


  然而無論社會如何的變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仍是不容有變的。現今臺疆政界正積極推動的「三代同堂」,對於久已習慣小家庭的社會,又究竟有多少作用?現代的年輕人也好,中年人也好,總是有著不正確的觀念,那便是大家庭的生活約束頗多,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故而許許多多的人,一有機會便走向小家庭的生活。 


  有些老人家為了要看看兒女,常要千催萬促,為人兒女的才遲遲返家去探望父母親。有些人為了不想回家,便找了一大堆理由推辭,例如公司加班……等等,以這樣的理由去搪塞父母,實大為不孝不敬也!眾生忘卻父母生我、育我之辛苦,受盡了多少苦楚,才將兒女拉拔長大;而為人兒女的竟反而嫌父母太約束,個個去過自己的生活,不管父母的感受。 


  世人須知父母恩重如山,思報都來不及,豈可藉故遠離。況且家有二老如有二寶,當兒女的出外工作,亦還有父母在家中可代為看管門戶,以及處理突逢的急事;倘若為人兒女的,有了自己的下一代,家中的父母也可代為照料,讓夫妻倆可以安心的去工作,這樣的生活不是很好嗎? 


  所幸臺疆的許多宮廟積極的弘法宣講、印送善書,為提昇世人的倫理觀念不遺餘力,尚稱頗收效應;然而最重要的還是眾生的自我鞭策及昇華自我之清明本性。


世風集錄-家庭篇:第九章  三代同堂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愛到深處無怨尤

蓮生/文


  每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總會有「愛」的這個字出現,有的人,「愛」的華雨繽紛,多彩多姿;有的人,像清泉般的清淨潺潺;另外,也有人像荒寺的古僧空寂;當然也有人比較黯然無光。......


  「愛」很混亂!


  我承認,我的愛很麻煩,同時也有「愛的霉運」跟著我,我的「霉運」接踵不停。


  從「小學」開始,


  到「今天」不止。


  「愛」就是「情」的極致吧!


  我有時候,一個人靜靜的想,為什麼會「愛」個不停,我深深的解析自己的心,我發覺那是自己害怕「孤單」,自己害怕「寂寞」,只是自己想有一個依靠,想有一個人分享自己的悲喜。


  然而,「愛」有時候,會很熱烈的,「愛」有時候也會冷卻的,這是一種寒暑的交替,是一種循環,是花開花落,這不是無情,而是「靠的更近,離得愈遠」!


  走過了「愛」的長遠的路,剛開始有一點明白,後來就愈來愈迷迷糊糊,甚至不清不楚,往事如夢,悲喜如夢,而不復存在的「愛」及「不了了之」的「愛」,就如同秋後的落葉一樣的多。


  綻放就是枯萎的開始。


  枯萎也是綻放的開始。


  「愛」也有很多的遺忘。


  我常感嘆: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又是:


  老僧已死成新塔,


  懷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蹇驢嘶。


  這是「蘇軾」的詩,卻彷彿是描寫「愛」之一切如過眼雲煙,了無蹤跡!


  有時想想──


  「愛」是真的迷霧一團。


  「愛」倏忽倏沒。


  「愛」是枯樹生花。


  「愛」是天機。


  「愛」沒有智者。


  那是一股洶湧的洪流,一下子把良田華屋全氾濫而淹沒了,生命成了洪流中喘息的一抹泡沫,連生命也是容易破滅的,「愛」也是頻頻掙扎的。


  「愛」降臨時,就像悄無聲息的雪。


  「愛」消融時,就像一陣狂風。


  有一個詩人,描寫愛情的新詩,竟然是這樣的:


  真的高興!


  無法表達?


  寫情太難,


  笑著跳著,


  心神不寧,


  所以請教,


  如何心定?


  閣下有啥高招?


  我又想到「一休和尚」──


  「一休萬事休。」


  「一休萬事休,就是全死,連愛也死了。」我說:「倒不如一休萬事無休,什麼是一休萬事無休呢?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盡其所為,而一切皆休,這就是我的參透!」


  我是「盡其所為,而一切皆休」!這是「愛到深處無怨尤」,我無怨無悔,我無恨無仇,只是因為愛,就是這個字,是超然的,是超越一切的,是最深最真的!


盧勝彥文集第113冊《小舟任浮飄》愛到深處無怨尤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治國重安民

  宋朝王安石,以學識豐富而傲視天下,宋神宗十分信任他。當他主持國政時,創立冬種新法,而其中有青苗法最為害民。


  這法令規定:春天時國庫貸款給人民,到秋天待收成後再徵還,並收利息二分。這條法令使得貪官污吏們乘機取利,借出時剋扣,還入時加倍。


  頌行一年,天下大亂。有個名叫鄭俠的人,看了不忍,便繪了一幅「流民國」,描繪當時民間流離痛苦的圖案,呈獻給皇上,神宗才有所悟而想廢止推行青苗法。


  但王安石卻強詞說:「天象的變化不值得畏懼;世人的言語不值得聽信;祖宗立的舊法不值得保守。」他的黨徒呂惠卿在旁也極力贊同,使得神宗又中止廢新法的念頭。以致人民生活日益艱難而民怨時起,朝廷難以平治。


  王安石就告訢他的兒子王雩,商量想要恢復肉刑,不料他的建議還沒有呈給皇上時,他的兒子王雩就突然死了。


  當時王安石在庭園中設僧寺,大作佛事,燭火中,恍惚看到兒子王雩負著枷鎖,哭著說:「我們私議恢復肉刑,這是通天的罪過,將永遠沉淪地獄,萬劫難有出期了。」


  後來王安石遭到朝廷貶謫,在他流放的路途中,他親耳聽到有人對著豬說:「王安石來吃!」(即把王安石當豬)又叫著狗說:「傲相公來吃!」)把王安石比作狗。他遭人如此侮辱,他知道人民處處怨他,因此在那地方王安石不敢留下來住宿,當天夜晚就急速離去了。


  後來王安石死後,他的親戚郭權病死卻又復活說道:「我在地府中,看到一間牢獄,上面題著『永禁奸邪』四個字,其中有個貴人,帶著繚銬,白髮大眼,雖然他不說姓名,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就是王安石。」


  當時王安石的女兒是嫁給蔡卞為妻,聽了這件事,便派人去問郭權是否真的見到了王安石,郭權不肯直言,只說:「應該趕快作些功德善事就對了!」如此說來,王安石在陰間受的罪就可想而知了。


※ ※ ※


  在《玉皇育德真經》提及「治國重安民」,為政之人,若是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首先必須注重安定民心,民心欲令安定,則民生必須先使獲得穩健才行。


  民以食為天,百姓不求能夠權高勢大,因此將治理國家之權位,寄託賦予在所有政治人物與官員的身上,讓政治人物集中氣勢之磅礡,為老百姓建設地方,規劃好各行業的前景。當天災來臨時,除了要使災區民眾盡快恢復生計,更要使普遍的民眾遠離因某些地區之天災所造成物價高漲之衝擊。當百姓日常生活本來就已經收入與支出之間差堪度日而已,若又面臨物價高漲等影響,勢必造成民眾幾近入不敷出之地步,甚至於老早便處於入不敷出的不安穩中苟延殘喘的生活著,一輩子都是在這樣入不敷出的情形下,豈能不被萬民所抱怨呢?若是民怨日漸累積與擴大,恐怕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就不容易了。


  昔之聖君,必以賢能之輩擔當國家的重要職務,有了忠國益民的官員位處於要職上,乃能井然有序的規劃民生之必需,使之人民富足;當百姓日常生活處在富足的狀態下,喜悅則自然湧現,此時任何一個策略公佈實施,百姓無不響應,這就是順天應民。


  每當人民之生活寬裕之後,亦才有時間可以用在教育以及智慧的追求上,否則追求生活都嫌缺乏時間,又怎麼能有多餘的時間用來學習其它的事情,當然國家的種種策略都不容易被百姓看好也。


寶德雜誌-第149期 述論:治國重安民

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有愛就有痛苦

南海古佛 降


詩曰:瀟瀟夜色野茫茫 摯愛遠離憶斷腸

   無奈曇花開未久 人間世事盡無常


聖示:吾今日降著:「經典的智慧」


  第二章 愛生經


  一般人認為生起「愛」的時候,跟隨而來的就會是甜蜜和喜樂,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中阿含》第二一六愛生經中記載:


  有一位在家居士,獨生一子,故而疼愛異常。一日,兒子突然命終,因此令他錯愕愁憂,大受打擊,導致整日茶不思飯不想的,並經常到塚墓前啼哭。


  有一天,佛陀見他魂不守舍的樣子,便問他是何原因?


  在家居士於是將他痛失獨子的事,一五一十地向佛陀訴說。


  佛陀聽了,即告訴在家居士說:「如是,梵志!如愛生時,便會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的。」


  在家居士反駁道:「怎麼這樣說呢?佛陀!當知!如愛生起時,便會生喜心之快樂啊!」然後不滿地從坐位上站起來,搖頭而去。


  在家居士離開後,遠看有一群村民正在門前賭博,內心即暗忖著:「老千計狀元才,賭博人應該比較聰明,我來請他們評評理。」


  結果,那群賭徒都同意在家居士的看法:「如愛生起時,便會生喜心之快樂。」


  在家居士聽了後,便滿意的點頭而去。


  不久,此事被輾轉廣傳,還傳進了波斯匿王的耳裡。但波斯匿王內心卻質疑佛陀的教說,於是去問末利皇后。


  末利皇后聽完後回答波斯匿王說:「如是,大王!如是,大王!如愛生時,便會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的。」


  波斯匿王說:「佛陀是你的老師,你當然就跟著附和。」


  末利皇后回答說:「大王!若您不相信,可以自己去問,或派人去問啊!」


  於是,波斯匿王派一位名叫「那利鴦伽」者,去問佛陀。


  佛陀告訴那利鴦伽說:「我問你,如果有一個人,其母命終,或是父、兄、姊、妹、兒子、太太去世了,是不是會哀痛悲傷呢?由此可知,如愛生時,便會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往昔,有一少婦回娘家,娘家親族硬要逼她改嫁,丈夫知道後,不願妻子被奪,因此,殺了妻子然後自殺。那利鴦伽!由此事故可知,如愛生時,便會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那利鴦伽聞佛所說,善受持誦,並且回王宮稟報波斯匿王,證實了末利皇后的說法。


  同一時間,末利皇后問波斯匿王說:「大王!您愛您的兒子鞞留羅嗎?」


  答曰:「實在很愛他。」


  末利皇后又問:「大王!如果鞞留羅有什麼意外的話,您會怎麼樣?」


  答曰:「如果鞞留羅有什麼意外的話,我必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皇后說:「由此可知,如愛生時,便會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同樣的,大王愛尸利阿荼大臣,愛坐騎大象,愛女兒婆夷利,愛妃子雨日蓋,愛拘薩羅國及佔領的加尸國,也愛我。如果我們其中之一有了無常變化,您便會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波斯匿王說:「甚奇!甚奇!世尊能說此法,從今日起,因此事之故,世尊即是我的師父,我就是他的弟子了。」


  因為「愛」是變異的,是無常的,因此,不論是愛自己或愛他人、愛物品,一旦所愛的對象發生變化,痛苦就會跟著而來,故「有愛就有痛苦」,乃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而愛生經中眾人與佛陀的問答,也正好驗證了此真理。

簡約樸實不奢華

觀世音菩薩 降


菩薩:今夜, 吾帶領宣筆出遊。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二人步入蓮台,瞬間蓮台升空,四面星辰光明。不一會兒時間,蓮台緩緩降落在一戶人家的上空。


   但見此戶人家似乎非常富裕,席間盡是難得一見之佳餚,成員不過才區區五個人,卻擺上超過十二道菜,每盤皆滿滿一大盤,平常一盤可能需要三個人才會食用的完,這樣的菜量,卻以五個人在食用,並且是十二道以上,真是有夠奢華。經過一段時間,似乎每一道菜都剩下一半以上,便不予食用,亦不給冷藏,竟然是直接放置到廚餘桶內,真是令人不解。〉


菩薩:眾生依其身家經濟能力許可之範圍內,食用相當價值之餐飲本無不可,但俗世之間不怕生活之奢華,因為縱然再如何的奢華,畢竟都是使用在本身的身上,因有充足之運用到就可以。


   像這戶人家平時在餐飲上不但奢華,並且奢侈,社會上由於奢侈日久,便容易形成浪費,這戶人家平白浪費之食物,若知道施捨出去,尚能與十多人結一份善因,但可惜啊!並未施予有需要者共享一餐。無奈!無奈!


邱生:觀菩薩一臉愁憂,想必是替這戶人家感到惆悵憂慮,真是大慈大悲,心繫眾生,不忍眾生之苦。


菩薩:日常生活之中,為人處事,合宜就好,過與不及都非道;行事應中庸,餐飲之間,必須符合中庸之道。


邱生:餐飲之間,如何才適合中庸之道呢?


菩薩:眾生平常應以八分飽為宜,不可為了多吃一點而令腸胃出毛病,須知八分飽為人體之最高極限,亦為最佳的養生之量。


   若是經常食用到十分飽,則等於胃裡長期處於無空閒狀態,食物之消化不甚容易,並且有時尚未消化完成,下一個用餐時間又到來。此時有二種現象,一種尚不餓,為準時進餐,另一現象,稍餓又予進食,等於未給腸胃有休息之時間,日子久了,不斷的耗損機能,則容易減損免疫力;日積月累,只要身體抵抗力薄弱之際,各種細菌或病毒的侵襲亦容易此起彼落,甚而產生疾病,致使身體磨苦不已,何苦來哉!


邱生:原來常聞八分飽,原來是有道理的,真是感恩菩薩再次提點。


菩薩:過量的飲食,或者是暴飲暴食,不但容易傷害身體,甚至於很容易耗損掉福報而不自知。


邱生:大吃大喝,還會耗損福報嗎?


菩薩:若是眾生偶然為之,並不為過,但若是三天二頭就予以大吃大喝,恐怕病星藥罐隨時會找上門;再者,因為眾生在大吃大喝之間,除了快速消耗已註定之福報之外,有時會有剩餘的食物必須丟棄,這些被丟棄的食物,就成為耗損掉的福報。


   智者,只要將年年從自己身上耗損掉的食物加總起來,便能統計本身損耗了多少不必要浪費之福報。


邱生:看來,大夥兒可得仔細的回想及落實,才能保福。


菩薩:眾生若是無法多多行善積德以增福,那麼基本上的「保福」功夫便不可免。


   然而知道增福之人,本身又能「保福」而不隨便耗損,則福報當永續增長之。


邱生:另有醫護人家之全家穿著體面,但不過度華麗,看看衣櫥內並不像一般人擠得滿滿的,偶而之間可以看到這戶人家每隔一段時間,便整理衣櫥,同時將太短衣服等整理妥當送人結緣。


   難怪衣櫥都保持空間充足,並不擁擠,令人欽佩不已。


菩薩:確實。衣著並不需要過度華麗,能樸素些最好。


   眾生若能整潔樸素,必有其威儀之處,古言:「樸實端莊,威風儀度從中產生」。若是一個人太過於奢華浪費,則容易讓外人看起來不甚莊嚴;即使衣著是世界名牌,衣料皆是名貴材料,但穿在身上,卻無法使他人感受到高貴之氣質出來。


   反倒是有智慧的眾生,雖然穿著整潔樸素,但因本身的修涵與德性,散發出來的優雅氣質,自然而然便令他人有一股肅然起敬的氣度。


   因此,群生宜簡約樸實,保持不奢侈之精神,才能永保美好的未來。


邱生:學生聆聽菩薩聖言,獲益良多,但願人人皆共響應才好。


菩薩:期盼群生力行不懈才好。


   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人生遊記-第十七回 簡約樸實不奢華

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又過新年

蓮生/文


  小的時候,真的很高興過新年,穿新衣、戴新帽、吃糖果、壓歲錢,還有到處放鞭炮。


  記得除夕夜,吃團圓飯,大家守夜。


  把新衣放枕頭旁。


  半夜睡不著。


  打開窗把手伸出窗外。


  不希望雨來湊熱鬧。


  一清早,就把新衣穿上,到處跑。


  我想,我和大部份的小孩子都一樣,都是喜歡「過年」的典型。


  但是,有一件事很奇怪,也想不通,為什麼大人反而睡得遲遲,有時睡到中午,又說「過年」最好的一件事是「睡覺」。


  我是不明白,也不想明白。


  等到我自己年紀大了些,才知道大人的煩惱很多,「新年」固然有其意義,但,和一般的假期也差不了多少。


  因此,歡欣之心漸冷。


  「過年」又增加了一歲,增加一歲,等於增加負擔,年輕時,尚不覺得負擔多重,等成年了,才知道,成年人的心境。


  「過年」,「補眠」吧!


  我三十八歲移民美國,美國人是過新曆年,美國人有幾個大節日:


  一、感恩節,團圓日,又稱火雞節。


  二、聖誕節,家家張燈結彩。


  三、新年,放煙火。


  (在這些節日,均是瘋狂購物)


  我二十多年在美國,尚無法融入美式的節慶之中,「瘋狂購物」我不會,美國人的節日,我照常工作,只是讓法師們放假。


  美國人的新年,就算以「降臨倒數」最熱鬧,數分數秒,大家歡喜擁抱,放煙火,慶祝。


  在美國生活二十多年,過陽曆年,就如同假日;過農曆年(中國年)也沒有台灣的氣氛,幸好我在雷藏寺,農曆年廿四小時開放,華人也來燒頭香,我發放美金一元的紅包給信眾;大年初一,佛前大供,誦經禮佛。


  中國的農曆年,只有在「中國城」及「寺廟」,才有一點點氣象。


  於是,「過年」的欣喜氣氛,冷了!


  過完六十歲的年,又來六十一歲的年,這下子更是冷寞了。


  我已退隱,不在雷藏寺,也沒有佛前大供,一個人孤孤單單。


  近些年,我也習慣孤獨的日子,在「三昧」中,接引賴鍚慈、鄭裕信、陳淑珒、林佳蓉、張英鸞、攀如、魏鐵運、江秀豐……。


  我接引往生的弟子很多,不及備述。還有最令我感傷的二位:


  一、蓮暄。


  二、素明。


  魏鐵運夫人對我說:「師尊,當我走的時候,記得也來接引我!」


  我答:「一定,一定。」


  想一想,有多少弟子,和我一樣,都是孤雁在「過年」,其內心的痛苦可知否?


  真是想不到啊!每逢過年倍思親,有很多很好的弟子走了,年紀愈大,不但過年沒有歡欣的色彩,反而是痛苦的回憶,哀哉!


  過年思緒更飄渺。


  歡欣鼓舞全沒了。


  只望淨土無煩惱。


  彌陀接引毫光照。


盧勝彥文集第178冊《登山觀浮雲》又過新年

2016年2月8日 星期一

佛說三世因果經

  佛說三世因果經。因果宣來佛子聽。

  要知在世現生報。但聽今朝三世因。

  盡心受持因果經。佛說因果不虧人。

  有人肯講因果經。就是龍華會上人。

  身邊佩帶因果經。路逢兇險不來侵。

  隨所住處常安樂。天龍護佑福加增。

  要問前世因果事。但看今生享福人。

  要問後世世果事。今生念佛保來生。

  發願早修來世果。累劫修來成佛身。

  有人肯信因果事。身近彌陀禮世尊。

  千萬田地為何因。吃素念佛拜蓮經。

  擢壞鳥巢無屋住。後世落地沒娘身。

  被人輕賤如豬狗。皆因前世害人多。

  今生輕賤兒女身。後世孤單獨自身。

  耳聾口啞為何因。污穢僧道毀經文。

  頭上發草好何因。佛前多掛琉璃繩。

  身多污穢為何因。衣裳邋遢佛前行。

  有眼不能識一字。前世作遢字紙人。

  聰明智慧為何因。敬惜字紙看經文。

  穿綢著緞為何因。裝佛貼金助錢文。

  懶灘【癩癱】多病為何因。損傷塔院毀經文。

  廳堂大屋為何因。裝佛造殿蓋山門。

  害人性命為何因。前世原是對頭人。

  冤家鬥格為何因。欺壓窮民僧道人。

  多財多富為何因。接齋受戒看經文。

  驢牛騾馬為何因。欠負恩錢義債【合理之債務】人。

  多能伶俐為何因。持齋受戒看經文。

  如何變做犬羊身。圖賴恩錢義債人。

  今世登在清淨地。前生擔掃佛前塵。

  受凍受餓為何因。前生犯戒女尼僧。

  娘胎落地早亡身。都是前生游方僧。

  犯上之人逃出家。多生惡疾病纏身。

  聲音響亮為何因。三寶門中歌唱經。

  經懺本上塗墨蹟。面上刺字犯官刑。

  今世為人多智慧。前世勸力誦經文。

  今生福祿為何因。前世齋戒念經文。

  今生多受人供養。前世常常供佛僧。

  佈施作福與佛殿。來生必定住高廳。

  無病無痛為何因。施送靈丹妙藥人。

  眼光明亮為何因。點了天燈燃佛燈。

  同住好友為何因。前世同修佛殿亭。

  拖犁拽耙為何因。忘恩負義壞良心。

  為人動了邪念心。報在妻女不正經。

  家眷和睦為何因。前世結伴同修行。

  冬舍姜湯夏施茶。來生做個好醫生。

  黃牛水牛為何因。衙門銅錢喪良心。

  登車坐轎為何因。修橋補路造涼亭。

  施捨棺木為何因。來世多收屋租金。

  蛇傷虎咬為何因。前生大惡對頭人。

  為人長壽是何因。幢旗卓圍助歡門。

  更有壽長多富貴。放生物命救魚鱗。

  下身濃血生暗病。殺豬殺狗殺雞禽。

  今生富貴為何因。修橋造路廣齋僧。

  今生窮苦為何因。前生不舍半毫文。

  為官為相為何因。放生積德苦修行。

  堂堂相貌為何因。裝修佛像貼金身。

  今生無子為何因。前生不肯孝雙親。

  今生瞎子為何因。明瞞暗騙害他人。

  今生啞子為何因。打僧罵道毀經文。

  今生矮子為何因。前生著地看經文。

  今生癩子為何因。偷勒稻頭飫雞禽。

  癡癲呆漢為何因。昏迷酒醉罵平人。

  沿街求乞為何因。作賤五穀壞良心。

  今生多病為何因。殺生害命打飛禽。

  今生短命為何因。怨天恨地殺生靈。

  今生寡婦為何因。前生怨罵丈夫身。

  今生光棍為何因。強佔人妻娶妾身。

  抽腸而死為何因。偷佛靈聖賣錢文。

  流症症毒為何因。鳥鎗打獵喪殘生。

  多生瘟疫為何因。杠子毒藥藥魚濱【本作濱魚】。

  今生爛腳為何因。活剝山林樹皮根。

  天雷打死為何因。三世不孝父娘親。

  官刑牢獄為何因。打罵善良養飛禽。

  自身造孽自身當。苦楚萬般前世因。

  勸人及早修善道。皇天不負善心人。

  活佛叫醒迷羔子。速速早行善功德。

  佛說三世因果經。願子早悟因果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