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口挑毛病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其淑媛;有龍泉之利,乃可以議其斷割。劉季緒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
只有擁有像南威那樣的絕世美貌,才有資格去評論美女,才可以談論什麼是淑媛;唯有具備龍泉寶劍那樣的蓋世鋒芒,才有資格去議論刀劍銳利與否的事情。劉季緒的文才比不上專業作家的水準,卻喜歡任意詆毀他人的文章,以斷章取義的方式指摘挑剔文章的弊病。
自以為「手握靈蛇珠、懷抱荊山玉」的文人雅士,除了孤芳自賞、自珍自寶之外,還有一項特點就是聽不進別人的批評。但是世界上是否有完美、零缺點的文章呢?曹植認為自古以來,無法加句減字的完美文章、文中之中,只有孔子所刪定的《春秋》可以稱得上。
在本篇名句裡,曹植要談論的主角並不是自戀情感嚴重的文人,而是另一類極端族群——熱愛張口挑毛病、品文論字的讀書人。曹植在此「批評」了一位名叫劉脩(字季緒)的人,說他「文章寫得不怎麼樣,也不多下苦功練習,卻盡將時間花在找尋別人文章的缺點上。」(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
曹植還引用戰國時期名士田巴的「封口事件」來諷刺既不是美女、又非名劍的劉脩「自不量力」。田巴是戰國時期口才過人的辯士,他曾經一天之內辯論戰勝過一千多人,但卻僅因十二歲小魯仲連的一番批評,而立誓封口終身。由此曹植反諷,論口才劉脩絕對比不上田巴,而小魯仲連世界上也絕對不會只有一個。
由於劉脩的案例,曹植得出這樣的結論:「要有像南威一樣沉魚落雁的風姿,才有資格去批評別人的容貌;要有似龍泉劍一樣削鐵如泥的鋒芒,才有資格去論斷別人的兵器。」有人或許會問,這意思難道是說,要評論別人的小說前,自己必須先寫出一本《紅樓夢》嗎?如此嚴苛的標準,恐怕世上能開口評論的沒幾人了。
因此,曹植的文學批評主張較合情合理的詮釋是:如果品評的對象是一首曲子,若是對旋律、節奏、樂理毫無所悉,那麼評論一定是慘不忍「讀」;換言之,不是不能批評,而是不能作無的放矢的「無責任樂評」。事實上,在西方「文學批評」早己發展成獨立於「文學創作」的專門領域,自有其關於評論的專業要求興標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