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的路上,一位外道修行的人問他:「舍利弗,你得到了什麼寶貝,這麼高興?」
「我剛剛聽世尊說法。佛法美妙而又神奇,真是無價之寶啊!」
外道嘲弄說:「你諾大年紀了,還吸允師父的乳汁啊?難怪像個孩子。」
舍利弗一笑:「你所接受的教義是邪惡的,猶如變了質的壞牛奶。所以,你一喝,夠了,就知足了,不想再喝了。而我所聽聞的佛法,深邃無限,奧妙無限,回味無窮,越品越有滋味。所以,佛法就像營養豐富,口感醇厚的好牛奶,喝多少都是新鮮的,甜美的,有益的,越喝越想喝!」
※ ※ ※
所謂正見就是指如實的、真實不虛的、正確的見解,因此離開了正見就是「邪見」。
正見就像是一個人的雙眼,能夠讓人平安、正確地到達解脫的目的地。故在修行的道路上,首先必須要具備「正見」,否則就沒有修行的準則。
正見可分「世間正見」與「出世間正見」。經中記載所謂「世間正見」是指:有佈施、有供養、有齋戒、有咒說,有善業、有惡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今世、有未來世,有父有母,乃至有阿羅漢存在世間。
所以要建立世間的正見,簡而言之就是要持守戒律,不可故意殺、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並且建立正確的因果論,身、口、意行為都沒有違反做人的基本道理,就可說是實踐了人世間的正見。
經云:「若所有色(受、想、行、識),若現在、若過去、若未來,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擁有),如是見者,是為正見。」
故「出世間正見」就是指:由世俗的正見進一步思惟苦(煩惱痛苦),集(引起苦的原因),滅(苦是可以滅的),道(滅苦的方法)而完成自證四聖諦,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人世間的眾生皆有自己的觀念、想法、習慣,當習以為常之後,就常常誤認自己的觀念、想法、習慣是「正見」。例如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宗教信仰,雖然許多記載不是事實,而是宗教師編造出來,其目的本是讓信徒有心理寄託,但是經過以訛傳訛,或是後人的添油加醋,最終成為一種宗教迷信,而不自知。
其實「信仰」並非不好,因為絕大多數的修道者,都是先接觸信仰,經過信仰的洗禮,才步入修道的殿堂。然而現今修道者的盲點,即是有了信仰之後,雖然得到安心的效果,卻是將信仰誤解為修行,而停留在信仰的階段,如此誤解信仰等於修行,那就永遠無法得到解脫也。
禪修的重要-第十七章 禪修的前行(三)正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