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君子之行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也不能鞏固。要堅持忠誠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貢問孔子如何才算是君子?孔子回答:「君子先行動實踐,做到才說出口來。」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說:「君子自身的行為,如果不如他所說的標準,則必然以此為恥。」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說:「君子的行為,以義為準則;小人的行為,以利為目標。」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說:「君子待人,普遍親厚,而不結黨營私;小人結黨營私,卻不能待人普遍親厚。」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說:「君子念念不忘的,是道德的增進;小人念念不忘的,是居處的安樂。君子常思念的,是遵守法度;小人常思念的,是獲得私利。」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說:「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則与此相反。」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說:「君子不見得在小事上受人賞識,卻可以擔當重大責任;小人不足以負責大任,但在處理小事上,卻可以得到稱讚。」



司馬牛問君子。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司馬牛問什麼是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


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


孔子說:「反省自己,對人對己也沒有愧疚的事情,那又憂愁什么?恐懼什么呢?」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說:「君子只愁自己沒有才能,不愁別人不知道自己。」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說:「君子有九件應該思考的事情:看時是否看得明白;聽時是否聽得理解;臉色是否表現得温和;容貌是否展現謙恭;說出的言論是否忠實;處事時是否認真謹慎;有疑惑時有否向人請教;忿怒時可能會出現的後患;有所獲得時是否合於義理。」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貢說:「君子的過失,如同日蝕月蝕一樣:有了過失,人人都看得見;他改過了,人人都仰望可見。」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夏說:「小人犯了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說:「君子為人處事,以義理為原則,用禮節去實行,以謙遜去展現,用信實以完成,那才是君子啊!」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子路問:「君子崇尚勇氣嗎?」


孔子說:「君子認為義理是最重要的。君子如果只有勇氣而沒有道義,就會犯上作亂;小人如果只有勇氣而沒有道義,就會淪為土匪強盜。」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孔子說:「聖人,我不能見到,能夠見到君子,也就滿意了。」


孔子又說:「善人,我不能見到,能夠見到有恆心的人,也就滿意了。一般人,本來沒有,卻裝作有;本來虛缺,卻裝作充實;本來窮困,卻裝作富裕,這種人很難有恆心的。」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孔子說:「外表嚴厲,內心怯弱,若用小人來作比喻,大概就像個鑽洞爬牆的小偷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