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日 星期六

三教融合

 

  契嵩禪師,俗姓李,字仲靈,自號潛子,藤州鐔津人。他於七歲出家,十三歲落髮為僧,十四歲受具足戒,十九歲時開始遊方,乃下江湘、陟衡廬,遍參高僧大德,而得法於雲門宗的洞山曉聰禪師。所以從禪宗譜系上講,契嵩是雲門宗僧人,屬青原下第十世。


  宋仁宗慶曆年間,契嵩來到杭州靈隱寺永安蘭若,遍讀佛學典藉,並潛心著述。


  當時朝野上下排斥佛教的風氣高漲,「天下之士學為古文,慕韓退之排佛而尊孔子。」而契嵩的態度則是調和分歧,會通儒佛。


  嘉祐六年,契嵩將所著之《禪門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輔教篇》等獻上朝廷,宋仁宗覽後為之歎賞,下詔褒奬,並且賜號為「明教大師」。


  契嵩的思想,在於融合佛、儒、道三教。他在《輔教篇。原教》中說:「古之有聖人焉,曰佛、曰老、曰儒,其心則一,其跡則異。……天下不可無儒,不可無老,不可無佛。」


  在〈寂子解〉中又說:「儒、佛者,聖人之教也。其所出雖不同,而同歸乎治。儒者,聖人之大有為者也。佛者,聖人之大無為者也。有為者以治世,無為者以治心。」


  正是在這種思想背景下,契嵩將儒家的仁義道德、義利之辨與佛門心性的修養結合起來,作為立身之本來加以提倡。


 ※ ※


  儒者以恕為中心標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忠恕之道。仁人愛物,凡事以仁為本,故仁人愛物不捨天地敬仰天地萬物,尊仰山川海河嶽等諸神佛。


  佛家之義,佛言因果,慈悲為懷。天下蒼生萬物皆平等,諸法諸要皆適於蒼生萬物間。凡心無明皆由己造,不亂分寸一心向佛,天下萬物皆平等看待,諸生諸眾皆現世佛、未來佛、過去佛,是婆娑世界各尊佛,故佛家講平等,而萬物皆萬法萬緣所生。


  道家之義,道說無為,無為之治明事理,賞罰分明辨黑白,萬法皆為空相,而諸法遵行是為道家之義。


  諸法本無相,庸人擾分之,萬法歸一,無有修行困擾,反而有互補教義不足,故綜合而修是再好不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