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凡爾賽宮蹀踱

 

蓮生/文

 

  在石板併起的廣場,看到法國皇帝路易十四世騎馬的銅像,心中昇起了金碧輝煌的意識,那充滿雕刻藝術的龐大皇宮,就坐落在大地上,呈現在你的眼前,令所有參觀的人群,感嘆於皇室的富裕。


  曾經有一個日本畫家,為了研究凡爾賽宮的名畫,每天進出凡爾賽宮,足足達三個月之久,才觀賞完畢。


  皇宮的房間,當然上千萬間,每一個房間,都有它的歷史,當然也不是幾天可以看完的。


  皇宮到處可以看見雕刻的人像、動物像,有的人面獸身,有的人身獸面,在屋頂或在石壁上,令你目不暇視,應接不暇。


  凡爾賽宮有花園噴水池,有太陽神阿婆羅的雕像,有廣大無邊的森林,是供皇帝狩獵用的。


  皇宮的器具用品、藝術品、紀念的雕像、床椅桌台,都是珍貴的歷史,象徵著這個國家,有一段輝煌鍍金的時光,這些物品古董,琳瑯滿目,如山一般。


  在凡爾賽宮的後花園,極目四望,森林叢叢而蜿蜒,令人心中昇起了無限的感慨!


  到了凡爾賽宮,我自覺自己簡陋的衣服此時看來更為寒酸。(我製作喇嘛裝的布,是最便宜的粗布)


  我想到:


  我並未崇尚苦行,有很多人以為,祇要是修行人,都須要苦行,認為苦行才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所以修道者很多專做苦行的工作,也就是藉苦行使人的肉體獲得解


  當年的釋迦牟尼佛,也曾專心於苦行,曾經一天祇吃一顆豆子,或一粒米,或一粒芝麻,經典上:「日食一粟」。釋迦牟尼佛當時的形像是腹部和背部幾乎貼在一起,肋骨突如骷髏般,雙眼凹陷,如同活屍一般。


  然而,釋迦牟尼佛體會到,不斷重覆的苦行,仍然無法得到他所追求的,祇有令他面色枯槁,精神痛苦,一切灰暗,連生命之火也差一點就熄滅了,得不到超越,反而結束生命。


  釋迦牟尼佛領悟到:


  要使肉體達到痛苦的極限,精神毅力才能完全迸現,這個理論是得商確的。


  最後釋迦牟尼佛,醒悟「中道」之理,也就是:


  「弦」的道理:


  旋得過緊。


  就會斷裂。


  如太放鬆。


  就無聲音。


  不緊不鬆,聲音最是微妙。


  我在凡爾賽宮蹀踱時,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凡爾賽宮太奢侈豪華了,要知道富裕的生活祇有令慾望更加的不滿足,富裕的生活容易使人鬆懈墮落,這對不是真理的正道。


  而苦待自己的肉體,無謂的使自己的肉體痛苦,使自己身體的力量完全消失,如此旋得過緊,就會無聲而斷裂。


  這兩者都是偏頗的極端啊!


  我曾經過著如此的生活:


  吃素整年。


  穿別人穿過的破衣。(二手衣)


  住違章建築。(無衛生設備、無浴室、無廚房等)


  安步當車。


  我也曾經有過如此的生活: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穿錦繡之衣。(佩勞力士錶,戴大鑽戒)


  住豪華別墅。(單單車庫有六個之多)


  開車中帝王的「勞斯萊斯」名車。


  然而,我已從兩個極端走了過來,如同釋迦牟尼佛一般,釋迦牟尼佛有過奢侈的皇族生活,卡毗拉城的山珍海味,上百上千的侍女,嬌豔的妻子。而釋迦牟尼佛也有他的六年苦行,六年苦行的折磨,使他的苦行達到了極限。


  有人問我:


  「蓮生活佛,你現在做什麼修行?」


  「非富非貧,非苦非樂。」


  「這是什麼修行?」


  「這是順其自然而行,完全無一絲一毫勉強的修行。」


盧勝文集第91冊《千萬隻膜拜的手》凡爾賽宮蹀踱


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假戲一場

 

  從前有個八旗子弟,因為愛好戲曲而成為戲班裡的藝人。


  不久,他有了承襲家族世爵的機會。但藝人是不能承襲爵位的,所以就有人勸他:「唱戲的職業很低賤,而爵位的名聲很榮耀,放棄低賤的,獲取榮耀的,本來就是人之常情。」


  他卻:「我因為自己是唱戲的而感到榮幸,並不覺得卑微下賤。我可以扮作帝王,還可以扮作將軍,掀簾出場則引導眾人觀看,人間的榮耀真是最高的了,還有什麼可追求的呢?」


  那人:「那都是假的。」


  他笑著:「你以為爵位就是真的嗎?或許還沒來得及享用,第二天就被罷免了。」《菜根譚》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莫戀紅塵

 

  惠古長老是名望極高的禪門尊宿,死後投生於宰相家,少年登科。


  在世人看來,這的確也榮耀了,但對修行人來,卻是大大的失算。為什麼呢?


  前世齋戒,從來不吃肉,今世吃肉,必定以吃肉為美;前世清修,從來不近女色,今世近女色,必定以色欲為美;前世恬靜淡泊,今世享受富貴,必定以富貴為美。這就如同大象入爛泥中,一步深似一步。


  假如他當年念佛往生西方,就不至於有退墮的危險了。(宋.王日休《龍舒淨土文》)


※ ※ ※


  人生於塵土宛若作客,凡塵非久居之所。人人醒悟今生轉生為人之目的,應知末世歷劫之主旨。人若失去今日之良機,登天難矣。


  奉勸眾生,不得貪念後世福果,人人了悟以免再沉淪苦海,貪一時榮華與富貴,造下業障,惹來六道不停息一直轉輪,悔之已晚矣!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食人族菜單

 

  探險家旅行誤入食人族地區,在密林深處發現一家自助餐廳。


  那餐廳的菜單價目表:


  1.油炸傳教士:30


  2.紅燒獵人:40


  3.清蒸商人:50


  4.碳烤政客:250


  「何以碳烤政客價格最貴?」探險家問。


  「你可知道要花多少功夫,才能將他們肚子裡的東西清洗乾淨?」餐廳老闆


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

見川端康成

 

蓮生/文


  「川端康成」是我心儀的日本作家,獲諾貝爾文學奬,在日本文學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地位相當崇高。


  他的自殺同様震憾全世界。


  當時的媒體指出:


  一、川端康成有精神上的障礙。


  二、川端康成追求女友不成。


  「川端康成」與另一位諾貝爾奬得主「海明威」的自殺,都是人世間的一個謎?


  我在「葉子湖」閉關中,由於心儀「川端康成」,所以在「三昧」中,就見了「川端康成」。心中思念,無不見也。


  我問:


  「是精神上的障礙?」


  康成答:


  「無。」


  問:「追求女友?」


  答:「無。」


  問:「真正的原因?」


  答:「人生達到高位。」


  「最高位是什麼?」


  「空。」


  「是空使你自盡?」


  「是的。」


  「你何不尋找另一個目標?」


  「沒有一個目標能真實擁有,人生毫無一絲的價感,廚川白村也文學是蒼白空虛的物。」(廚川白村是另一位日本文學名家)


  我問:「你何不解目前的境界?」


  康成答我:「我自殺,很難解,有一菩薩極力勸我,捨身作世人奴隸,供養眾生,發願造五層佛塔,便可解目前境界,我一想作世人奴隸,會更辛苦,正考慮中。」


  我勸他:「依菩薩的意思做吧!所有菩薩還不是為了眾生,努力精進度眾生嗎?」


  康成先生仍然思索著。


  我出了「三昧」。


盧勝文集173冊《一夢一世界》見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