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印度有個婆羅門,他的家中生了一個男孩,長得英俊端莊,父母非常疼愛。這孩子從小就聰明異常,和一般的小孩子完全不同。他在無憂無煩的快樂中,度過了黃金一般的童年。
人類往往被欲樂所迷惑,在歡樂的日子裏,思想不起另有痛苦的一面,唯有超卓的人才不致於墮落。婆羅門家中的這個孩子,可是有高人一層的智慧,雖然他生長於富有安逸的環境中,但仍能瞭解人生的痛苦和罪惡。因此,在他成年以後,就辭親出家當比丘去。
有一次,正當教化回來的途中,在蔭避的森林裏遇到一隊商人,他們到外鄉從商路過此地。這時適逢傍晚,太陽已西下,商人們紮營在這兒過宿。
那位出家比丘看到這些商人,以及大小的車輛載著大量貨物,並不關心,像是沒有看見一樣,只管在離商隊營帳不遠的地方徘徊踱步。
這時從森林的另一端卻來了很多山賊,他們打聽到有商隊經過,就想乘夜幕降臨以後劫掠財物。但當他們靠近商營的時候,卻發現有人在營外漫步。山賊怕商隊有備,所以想等大家都睡熟才好動手,然而營外巡迴的那個人,通宵不入營休息。天已漸漸亮了,山賊因無隙可人,只得氣憤地大罵而走。
正在營裏睡覺的商人,忽然聽到外面的噪聲,趕快跑出來看見一大隊的山賊手執鐵錘木棍往山上跑去,營外唯有一位出家人站在那兒。
商人驚恐地走向前去問道:「大師!您見到山賊了嗎?」
「是的,我早就看到了,他們昨晚就來了。」出家人回答說。
「大師!」商人又向前問道:「那麼多的山賊,您怎麼不怕?獨自一個人,怎能敵得過他們呢?」
出家人一點也不緊張,不慌忙,他心平氣和地說道:「各位!見山賊而害怕的是有錢人,我是一個出家人,身無分文,我怕什麼?賊所要的是錢財寶貝,我既然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無論住在深山或茂林裏,都不會起恐懼心。」
比丘的話使眾商人很感動,認識到自己的愚昧無知,對不實在的金錢,大家肯捨命去取得,而對真實自由自在的平安生活,大家反而視若無睹。由此,他們也發心跟著這位比丘出家修行。從此,他們體會到這個世間苦空的意義,把無常的錢財帶在身邊,那實際上是一種拖累。
世人總愛穿金戴銀、光鮮亮麗之一面,殊不知此乃惹禍上身之最也。多存有仁懷之心,將多餘之金錢拿來布施、行善,方是有意義之人生。
※ ※ ※
夫,人是情慾之首,所謂七情六慾,其誰不染;名利財色,有誰不愛?名利財色,使人過得不安心與快樂。昔日布袋和尚有云:「朝有布袋,暮有布袋,放下布袋,何等安然自在。」名利財色猶如過眼雲煙,轉眼即逝。今之世人求過得身輕心安快樂最重要,那正是人生永遠安息之條件。今之世人苦惱無盡,唯有勘破人生之無常,識得色身有限,從淡中養真吾,從捨中學布施,使得寄萬人之日子,追求得智慧,累積善業之旅途,使大限來時用清明境界坦然面對人生。
由於人心的異變,心態的沉淪,世人總是以金錢為第一要務,而甘願受錢財之奴役,甘願為錢財而受苦,真是奇哉!在如今拜金主義的不當世態下,世人總以錢財來作為身份地位之比較,難道乎這就是人生的真諦嗎?
人總是喜歡追求成功,而擁有萬貫的錢財就是成功嗎?住有華美大廈就是成功嗎?開有豪華轎車這是成功嗎?這些都是真正的根本嗎?深入的去想想,非也、錯也,試想雖有錢財可買高貴的藥材,卻買不到健康;有錢財買到美好的床蓆,卻買不到美好的夢睡啊!故可知這都不是真正人生的意義,真正值得世人去探求比較的,還是誰能在「道修」上的深淺來作評論,這才是真正實質有大前提的意義,但願世人能知悟,好好調整自己,完美自己。
皇母慈音第二輯-真諦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