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四十三歲創建了標準石油公司,成為石油大王,十年後,緊張的工作和長期失眠破壞了他的健康,「他看起來像個木乃伊」,這是給他寫傳記的約翰.溫克勒透露的。
他患了奇怪的消化病症,頭髮全部掉光,甚至連睫毛也一樣,只剩下淡淡的一撮眉毛,他只得戴上假髮;他雙肩下垂,走路搖擺,挺不起腰,儼然一個垂死的老人。
他每週收入一百萬美元,但醫生只准他吃酸奶和餅乾,只需幾美元就夠了。
他一生為錢而瘋狂,甚至不擇手段。五十三歲那年,因為浪費了一百五十美元的保險費,他失魂落魄地躺倒了。醫生告訴他:「必須在金錢和退休之間作出選擇。」
在這生死關頭,他終於醒悟過來,放棄了掙錢的觀念——金錢沒有帶給他快樂,卻奪去了他寶貴的時間。他跳出了金錢的圈套,終於有時間自我反省了。
他開始了另一種生活,捐錢給一家即將關閉的學校,捐錢給黑人大學基金會,捐助醫學專家史泰爾博士,使他完成自己的研究,更積極成立了國際性的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於消滅世界各地的疾病和文盲。
他完全改變了,變得十分快樂,以至於後來在事業遭受嚴重挫折的時候仍能安然入睡。
他健康地活到九十八歲。(《上海老年報》二○○一年一月十二日)
※ ※ ※
世人總是響往那些富貴人家,自己都會想著有錢真好,如此心態雖是一般人的心思,然若是一個有智慧之人,那看法可就大不同。
所謂窮則志在,富則多憂。一個人如果只是勤勞工作,靠著努力賺來錢財過活,而這錢財只能夠讓生活無慮,如此自不會對富有產生迷茫,這種人是知足常樂之人。再相比較那些有財富之人,每天都被財利給控制,一天到晚就只想著錢多還要再多,傷透了腦筋就是想著錢財,這種人還有一大憂心之事,那就是深怕哪天本來有的財富一頭空,以上兩者是平淡生活過日子的人自在呢?還是那些空有財富之人自在呢?
世人都應瞭解錢財是身外物,亦只是給予世人方便運用,不可貪求、不可受制而迷茫,多用在濟度他人身上,如此定能身心自在。
慈聖雜誌118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