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文偃禪師在睦州道明禪師那裡開悟以後,就出外雲遊,四處參訪。後來,他在江州遇到官員陳操尚書,陳尚書也是一位禪門學者,二人初見面時,尚書便帶著考試的口氣問:「什麼才是衲僧的行腳事?」
雲門禪師不答反問:「你這話問過幾個人?」
尚書:「不管我問過幾個人,我今天只問你。」
雲門禪師:「這事且慢談,我先問你,什麼是如來一代三藏教義?」
尚書:「黃卷赤軸。」
雲門禪師:「這只是文字紙墨,不是佛法真義,您再說說,什麼是教義?」
尚書:「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忘。」
雲門禪師:「口欲言而辭喪,為對有言;心欲緣而慮忘,為對妄想。您尚未說對,請再說什麼是教義?」
陳尚書無言回答。
雲門禪師:「據說陳尚書平時研讀《法華經》?」陳尚書點頭。
雲門禪師接著又說:「經云,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請問,非非想天有幾人退位?」
陳尚書茫然不知所對。
雲門禪師終於說:「十經五論看過十年、二十年,也不見得就會開悟,更何況尚書只看幾卷經論,怎能會得?」
這時,陳尚書不敢再傲慢,謙虛地請教:「請禪師原諒,是我罪過,請為我開示。」
從此,雲門禪師住陳尚書家宅三年。
雲門初參睦州禪師,被三搥其胸,三逐門外,後來經過千辛萬苦,才能開悟,這豈是陳尚書幾卷經論,所能相比的呢?禪雖然有頓悟,但事相上的修行圓滿,仍是非常重要的。
學海無涯,道法妙理不斷充實吸收,乃是修真學道之不二法門與良方。
※ ※ ※
世事萬物,種類繁複,未見未聞者,則不知其所以然。不明則疑惑不定,幻影重重,因而誤信誤猜,必入歧路。
佛家語有云:「明則智生,不明則惑起。」佛經要我們無無明,無明等於不明白,無無明就等於萬事皆知,能知就不惑。
所謂明,就是不僅知其大概,要深入清楚其寓意,然後才叫明。凡物明則透光,透光則內外皆見,佛法亦猶如是。若僅知其皮毛,而不深入精進,明等於無明,惑則不能斷滅。研究佛理,必先了解此點,方可光來路通也。
雨華三集-5 無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