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康熙皇帝算得上是歷史上最愛讀書的皇帝了,他說過:「讀書一卷,即有一卷之益;讀書一日,即有一日之益。」
他八歲當皇帝,儒家經典不但日日必讀、字字成誦,十七、八歲時因讀書太過勞累而吐血,卻仍然堅持不肯休息。
二十四歲時,在宮廷設南書房,請飽學之士與他每天一起討論學問,甚至在平定三藩之亂的戰事期間,也沒有間斷。
到了晚年,康熙皇帝依舊手不釋卷,毫無倦容,便是希望從書中找尋經邦治國的真理。
※ ※ ※
開卷有益,另一代表性者,即是宋太宗。
宋太宗酷愛讀書,尤其偏重於歷史典籍,他收集豐富的藏書,每天坐擁書城,孜孜不倦,絲毫不以為苦;並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閱讀三卷書,有時因為國政事務繁忙,而無法達成進度時,亦會利用空暇時間補讀。侍臣關心他的健康時,太宗說:「開卷有益,我是樂此不疲的啊!」
昔時有言:「書中自有黃金屋」,種種道理、法則之傳承,除了師授口傳之外,最重要的是書籍的傳承;教育亦是,聖賢書籍結合了古聖先賢的智慧結晶,忠孝節義從中可得,書籍只要肯花時間,縱然僅是閱讀一篇文章,眾生都能從該篇善德之聖文中,獲得不少知識,進一步將所得到的知識,於日常生活上融會貫通,加以施行落實,並轉化知識成為做人處事的智慧。
古來之聖王,勤於治理政務,致力維護治安與民生改善,空暇之時,則閱讀廣益群籍,溫故知新,從中得到新知識,並反覆閱讀,以加強對書籍的領會;因此,每一次的閱讀皆能得到一些不一樣的心得,這便是「開卷有益」的所在。
眾生若是不閱讀,所知的範圍必定不廣,融會貫通則較差,福慧就會受到侷限。試看古來至今的成就者,雖然學歷不高,但是肯下功夫學習,或是利用機會進修,或是每天閱讀文章,藉以提昇個人氣質,增長所知聞之內涵,甚而所知聞範圍更廣泛。若是與他人應對時,人際溝通上就更有內涵,才不至於面對他人的詢問各種事物時,自己卻啞口無言以對;一旦有機會躍身為領導階層者,懂得勤於閱讀,旗下的所有人才,不至於造成自己的壓力,因為面對種種人才時,本身能夠言之有物,將備受各層級人才的尊敬。
奉勸世人,閱讀是有益的進修,閱讀的層面愈廣泛、領域愈廣闊,智慧相對就會提升,於應對進退方面,就更拿捏得宜,則受益無窮也。
寶德雜誌155期-專題:開卷有益.受益無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