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閱微草堂筆記》
安姓表兄,他與一位狐仙為友,經常坐在場院或菜園子裏與狐仙閑聊。狐仙自稱出生於北宋初年。安某便向他請教宋朝的史實。
狐仙說:「你問的這些我都不知道。凡是學仙的,都是周游於世外,使得一切因緣斷絕,一心一意精心修練。如果對世事有所見聞,在心裏就必然有所是非。有所是非,必然就有所愛憎。有所愛憎,那麼喜怒哀樂之情必然接連交替而生,因此,消秏掉大部分神情、神情受損,形體也隨之衰敗,哪裏能到現今還在呢?
等到大道既成以後,來往於人世間,看一切機巧變詐都像戲劇,看一切得失勝敗以至於治亂興亡,都像虛幻的水泡和影子。當時既然沒有留意,又怎麼能一一記得呢?就是同你相遇,這也是前世與你有些緣份而矣。」
※ ※ ※
養生之道,非只色慾,即憂慮、忿怒、思煩、躁急,一切精神過度之事,皆是斷喪之端。是以戒暴怒以養性,節飲食之固胃,慎風寒以袪病,勞筋骨以致強,如此常常實行,亦可延年益壽也。若夫妄想煩惱,養其心,苦其身,俱足以害精神。故貪求無厭者,則煩惱無己;私慾亂性者,則精神必虧。蓋人之精神有限,豈可貪慾而自損其身乎!須知戒色節慾,固精神也。胡不見求名者,因好色慾而名必敗;求利者,因好色慾而利必喪;居家者,因好色慾而家業必荒;為官者,因好色慾而官階必墜。可不戒哉!
修真可以逃劫,養生可以延年,然則養生之道者,在乎固守真精,勿洩元氣,勿虧元神。至於豐衣美食,蕩志傷神,亦非養生之術。必知粗衣淡飯,保全其真,才是修鍊之方,以多思慮、多言笑、多視聽,換為寡思慮、寡言笑、寡視聽,保護調攝為先,藥餌溫補為後,舒暢精神。池栽君子之蓬,籬種鳳囂,有時焚香掃地,多敲木魚,以養其性,留不壞之精神,以綿天運,天道之泰,自能恢復。日靈又中,月缺又圓,雨漏又晴,雷鳴又蟄,以介眉壽,以保高年,豈不美哉。
關聖闡道篇-養生修性善於寡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