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位棲雲真,俗名叫人王志,他在盤山語錄中提到說:
有人問他:如何才能夠出得罪福的因果呢?
他回答說:「罪福的因果,屬於陰陽之殼;若是你能夠出得陰陽之殼的話,則就沒有罪福的報應了!」
「那麼如何是陰陽善惡之殼呢?」
「只要是心上有一絲毫的私欲自私的念頭,便是屬於陰殼;有一絲毫喜歡行善的念頭,便是屬於陽殼。在陰則會有惡報,在陽則會有善報;若是能夠鍊到了心體虛空,無善無惡,沒有絲毫的掛礙,自己作得了主;則禍福就縛他不得,因果也纏他不得,這樣便是一個出離陰陽之殼的真人啊!」
※ ※ ※
或有問於老衲者曰:因果報應,到底是有是無?此一問題,余一時頗難遽答。
因為報應兩字,依照儆惕俗世人心,當然為有,但根據大乘學理,則為幻為虛。
所謂有者,為未悟者始有之,確確實實,善報惡報,均現目前,何得云無?此皆為未悟者執虛取捨,有是有非,執於生死,因此報應無差分毫。苟能不執生死,不起分別,不增不減,人生實如一夢,空虛幻有而已,何得云實?
佛說:[悟者報應自然清,不悟還須償業債]。由此可以明白。夢中似幻非幻,似真非真。醒來時一切皆虛,未醒時一切是實。人生如夢,未完之前,做人件件皆是事實,一到大澈大悟,又何嘗是真?所以報應,云有非有,云無亦無。
到底如何纔能得悟?能[放下因緣]就可以得悟。何謂放下因緣?不執於苦樂,不執於有無,雖有苦樂之見,有無之憂,但不生苦樂,有無之諍。苦亦如是,樂亦如是,有亦如是,無亦如是,絕不起分別心,將一切因緣放下,能如是,苦亦不知其苦,樂亦不知其樂,匆匆數十年,來也如如,去也如如,何有報應?
有病在身者,以無病視之,便不覺苦。有苦時亦應自明,此乃前生果報,應償之債,清償之後,便得身輕,如此視之,報應何有哉?
我之得悟,乃是[無所得]三字而來,其理何在?因為佛法不法,說佛法者,便不是佛法。法也如是,佛也如是,不能執相,不能執有。要明白佛法不執明頑,知亦不知,不知亦知,是為真正如如。所以無所得就是達到如如境界,便可成佛。
雨華集-因果有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