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社會混亂無序,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知識分子究竟該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這個問題也讓孔子頗傷腦筋。因此,孔子找了個機會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了一番。在這裡他先分出三類特質的人:
第一類,他們看到社會向下沉淪,仍舊堅持維護自己的原則,選擇不同流合污。因此,就會躲得遠遠的,像伯夷、叔齊一樣,跑到首陽山,靠著採野菜維生,慢慢餓死。
第二類,正好相反,他們目睹社會的墮落,仍然堅守在崗位上,認為自己可以「出污泥而不染」。這類人就像柳下惠、魯少連一樣,不因替敗德的國君做事而感到羞恥,即使被國君炒了三次魷魚,還是依然選擇繼續留在原處。換言之,他們沒有躲到深山裡隱居,或去環遊世界。
而第三類,他們也看到世道污濁,雖然選擇不出來做官,但依然用「嘴巴」去關心世局,選擇持續批評社會不仁不義之事。這類人有虞仲、夷逸等。
最後,孔子說他自己跟上面三種人都不一樣,屬於第四類。天下無道時,有機會可以做官他就做官,沒有機會,沒法做官他就不做。口語一點的說法,就是「這樣也行,那樣也行」。「無可無不可」其實是孔子「環遊世界」回魯國定居後的心境寫照,這時孔子已經七十一歲了,看盡人生百態的他,已不再執著於一隅,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