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生/文
梁武帝時代,約一千四百多年前。梁武帝信佛最虔誠,被稱為「佛心天子」。
當時的「誌公和尚」是一位高僧。
「達摩祖師」面見梁武帝。
因緣不合。
達摩祖師離開梁武帝,殊為可惜。但梁武帝說:「沒關係,我們有誌公和尚。」
誌公和尚有一次,去參加大施主的盛宴,因為大施主生了一個兒子。彌月之喜。
盛宴進行中。
誌公和尚一見這個嬰孩,不由分說,抱了就走,大施主與親友在後追趕。
誌公和尚將嬰孩,拋入滾滾的江中。
嬰孩沉入江中,溺斃。
大施主大叫:
「和尚,你瘋了!」
親友皆忿忿不平。
誌公和尚說:
「你們且看看,再罵可也!」
只一剎那,江上現出一厲鬼,相貌猙獰可怖,對誌公和尚怒吼:
「誌公,你壞了我的好事,在夙世因緣中,大施主是我冤仇。我生其家,是要蕩其產業,令他家破人亡,我是報仇來的,今天你如何還我冤愆糾結?」
誌公和尚不慌不忙:
「阿彌陀佛,冤家宜解不宜結,冤怨相報何時了。我當超拔你出苦得樂,你懺悔入佛門,我帶你到更好的境界去。」
那厲鬼知誌公是得道高僧,是明眼人,最後聽誌公的,隨他而去。
大施主這時才了解:
「誌公所為是善。」
如果留下孩子,將來就慘兮兮,鳴乎哀哉了!
我說:
古代,誌公和尚如此做,尚可。
今世,則不可。(法令問題)
今世,生子女者,可喜可憂,因為不知道是來「討債」的,還是來「報恩」的?
大凡,生死轉世,因果循環,其變化我比喻成「雲」,其變化不可思議,有誰知道「雲」是不拘一格的。
來不知也。
去不知也。
因果就是如「雲」一般的莫測。
又善惡的種子,如恆河沙數,其數量不可測量,也不可算。
所以人的命運,吉凶禍福,難以明白。
老子說: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眾生為「利」也。
所以,此得必彼失,此盈必彼虧,是非因此而起,恩仇由此而生,孽緣及報復,此起而彼落。
謀利者多。
索債不少。
所謂「冤愆糾結」大部份都是如此如此。
昔日。
阿難尊者說:
「我知因果矣!」
佛陀說:
「還早呢!」
我如果說:
「我是明眼人!」
不知佛陀如何說?
因果如果像「雲」一樣的變化,試想,世間眾生,有誰能測?
盧勝彥文集242《怪談一篇篇》討債孩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