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池塘裡住著一隻烏龜,兩隻白天鵝常到這口池塘覓食,烏龜總是熱情的招待牠們。於是,烏龜和天鵝就成為好朋友。
天鵝常受烏龜款待,過意不去,就說:「烏龜兄弟,我們住在山的那邊,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你願意去我們家做客嗎?」
烏龜說:「天鵝兄弟,我很感激你們的盛情邀請,但那麼遠,我怎麼去呢?」
天鵝說:「我們叼一根木棍,你緊緊咬住,只要你不鬆口,我們就可以安全到達了。」
烏龜說:「這我辦得到。」
於是,三位朋友出發了。一路上,要飛越很多村莊,孩子們見了,都大叫起來:「快來看哪!多滑稽啊!兩隻白天鵝帶著一隻笨烏龜在天上飛呢!」
孩子們越聚越多,緊緊跟在後面嘲笑嘻鬧。天鵝只是不理,飛得更高更快。
烏龜卻忍不住了。牠想:「這些孩子太沒有教養了。朋友請我去做客,朋友請我去做客,關你們屁事!」
牠要罵幾句,以解心頭之恨。可是剛一開口,就從木棍上滑下,摔到地上,跌成兩半。
天鵝繞著摔死的朋友飛了兩圈,淚流嘆息說:「叫你莫開口,你偏要開口。本來邀你去,招待有好酒。誰知反害你,叫我心難受。多年老交情,從此永分手。」
※ ※ ※
自古以來,「忍」字最難修行,亦不容易克服,卻是重要之修行課目。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遭遇到有一些令人產生嗔恨心的事物,諸如:行進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從心裡便會產生一股莫名的苦惱,進而起嗔恨心,甚且辱罵有關單位的不該。亦有些人是身體多病苦,不思本身過去生中造業深重,卻反而從心裡辱罵天地不公平,而徒增罪孽。有許多人經常在外與人爭先恐後,造成種種衝突事件,乃是因為嗔恨心使人產生無明火。
有些人分明是自己做錯事情、說錯話語,而導致種種不必要的事情發生;一旦被人責難,便心生不悅,起爭執,強詞奪理;一旦理字站不住腳,便會起嗔恨心,因為惱羞成怒,無明火不由得於瞬間燃燒起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佛云:「無明火,火燒功德林」,眾生常燃放一把無明之火,將自身過去所耕種之功德樹林燒化成灰燼,使自身一無是處;眾生一旦興起無明,則無論功德再深再大,亦將要功虧一匱,自然離道也就愈遠了。
然而「忍辱」雖然不好受持,不但忍氣吞聲而受辱,甚而蒙受不白之冤;然而,並非所有的嗔恨心都無法降伏,凡是眾生在行善達到某種程度時,便會想進一步的修身立德,而開始進入道門求修學習正法,此「忍辱」便是修行第一門也。
雖然世人無法將他人之無妄加諸於我身的過失忘懷,但初知修行的人,應該學習勇於認錯,並且積極改善曾經造作的過失。眾生每當有人對我身所做一切事物、言語有所不認同時、有指責時,應該先思考事物如何處理最好?在百般思索後,若發現應該以他人的意見為最佳時,則理當真心認知自己的錯誤理念所在,並加以懺悔認錯,從此更加謹慎處理事物,並應廣納眾見,加以擇揀出最佳處理方法。
若能徹底明白自身有過失,並且加以認錯者、能加強改善者,乃因降伏每一次嗔恨之心,達到忍辱功夫,在修行功果上,乃能增添一個內果,而成道則需要內修八百果。對於自我的過失,應該勇於承認錯誤,並殷勤求懺悔,更積極改善,終身未再造犯,世人離道並不遠也。
摘錄自鸞門修行次第論-第十三章 初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