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養生修心

  同樣為道家經典的《莊子》,也記載了關於養生的看法。外篇卷七上的〈達生〉這篇文章這樣說道:

  有一次田開之去見周威公,威公知道他是祝腎的學生,而祝腎最聞名的,就是善於養生。於是威公問田開之,去祝腎那邊曾學到了什麼養生的方法?


  田開之回答:「我只是在前老師的門前,拿著掃帚灑掃門庭而已,還沒能學到什麼。」


  威公請他不要謙虛了,表示自己很願意傾聽、學習,希望他能說些什麼。


  田開之於是回答,自己曾在老師那兒聽見一句話:「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善於養生的人,就像放牧羊隻一樣,看見落後於隊伍的羊,就用鞭子去驅趕牠。


  威公不懂這其中的意思,田開之於是舉了單豹及張毅兩人的例子來說明。


  魯國的單豹隱居在岩洞之中,喝山間的泉水,不與人爭奪名利,即使年紀七十歲了,臉色還是像嬰兒般紅潤。然而有一天,他在山間不幸碰到餓虎,被餓虎給吃掉了。


  另外一個叫張毅的,他好慕名利,無論是富貴人家或者一般平民百姓,沒有不去奔走交往,試圖攀上關係,而他卻在四十歲時病死。


  在田開之看來,這兩人都分別走在兩個極端:單豹致力修養內在的德行,卻被餓虎吃掉了外形;張毅希望求取外在的名利,卻被疾病攻入內心。兩者都各偏執於一邊,也就是祝腎所說的,沒有鞭趕落後的羊,以達折中之道。


  《莊子》這裡所提出的養生之方,便是不偏不倚,取其折中,也就是如孔子所說的「過猶不及」。


※ ※ ※


  人體是生命的載體,靈魂是生命的本體,形體是很難分割的;也就是說,一個人不僅要修身,也要養身。修身,修一個道德高尚之心,以完成事業;養生,則養一個體魄健全之軀體,以做好工作。如此身心雙修,最終就會達到修身養生的目的。


  養生首重順其自然,比如:隨天氣之冷熱,衣服要加減;餓了要進食,累了要休息,這是養生最基本也是最淺顯的道理。生活起居也要順其自己講規律,如此自然就會長壽健康。


  諸子切記!要節制欲望,愛惜身體,做到知足、知止,如此便可以享盡天年之壽。反之,恣情縱慾,耽於聲色,肆意逞強,當然會因此損傷害命,早早衰亡。


  吾期望諸生能夠;薄名利,禁聲色,廉貨財,損滋味,除妄念,去妒意。盡量使心靈達到虛無的境界。這樣就能保持清靜的生活,不受外界慾念的影響而煩惱也。


寶德雜誌125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