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從小就賢良溫婉,敬慎威儀。長大後,文王的父親季歷,娶以為妻。
太任端莊淑麗,最重德行,三從四德,一一兼備。她扶助香歷肅清教化,敦陸邦鄰,四方人民無不愛戴。
等到她懷文王時,不論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倍加敬慎小心,克明胎教,深恐自己一個不小心而有礙聖胎。所以當她懷孕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神色肅穆莊重、行止輕安寧靜、說話溫雅有容、進退恭敬有禮、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不與惡人言、也不立於邪穢地,身心清靜,腹胎受化。
後來文王出生時,天垂祥瑞徵兆,而文王終成聖明賢王,可見鈶教的重要,而太任也大有智慧,能慎其始而先蘊化聖胎啊!
最初文王的祖母太姜,雖有貌美,但卻貞節溫順,謹守婦德,賢淑智慧,早有美名。並且教導子女自幼即以身示道,皆少有過失而無不成德成材。可見教化之功,首甚其始,世間父母,不可不知。
※ ※ ※
夫,世道衰極矣,人各望治,但不知其根本也,亦徒空勞其根所在,急宜知之。家中母教,乃是才賢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也,若不由此講求治,何能可得乎?
家,母教,一為胎教,乃教於品質之初。凡女人受孕以後,務必居心動念行事於誠、於謹,一舉一動,不失於正常,懷慈善,令開於秉受母之正氣,及其生時,必定安然無苦,所生兒女,必相貌端嚴,性情慈善,天姿聰明。
及至初開智識,即為彼說做人之道理,持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輪迴之轉變,俾彼心中常常有所警愓,不許說謊話,說是非,罵人打人,不許糟塌字紙,不許糟塌五穀,不許糟塌一切物類。稍長令識太上感應篇,文昌陰騭文,關帝覺世經,俾知有所師法,有所禁戒,並一一為其略說大義,以為後來讀書受益之前尊也。
有時如是,則愈讀書愈行善,不喚不到聖賢之地位,光宗耀祖也。否則任性驕慣,養成敗類,縱有好天資,亦不知讀書,學聖學賢。古今大奸大惡之人,皆是有好天資,大有作用之人,只因父母均不知教學聖賢之道,故讀書愈多愈昏,只令學文字為應世謀利樂之據也。其智識之卑劣已到極致,以至演出只顧我活,不怕人死,舉世爭奪,民不聊生,終就同歸於盡之惡極。此種禍亂,皆父母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自身惹禍之孽,造大惡極壞亂世道人心之罪,當與彼子弟同受惡報,淪於永劫不復之地矣。故曰:「教子乃天下太平之根本也。」
而教女尤為重要,以人之幼時,瑞賴母教,父不能常在家中,則母常不離子,母若賢慧,則其所行所言,皆足為法,見聞於熟,潛移默化,心中有所成規,再加於常常訓誨,則習己成性。如似鎔金鑄器模形,若好器決不會不好,故教女比教子尤為謹要也。
今賢母由賢女而來,如無賢女而何由來賢母。既無賢母,而何由有賢女哉。此種之道理,人人自酌為之,何由而故,所痛惜者絕少提倡之人,俾為母者,唯智者不致溺愛,為父者,亦無善教,及至入塾讀書,為師者,由於幼時未聞此義,故亦絕不知讀書為學聖賢,不教生徒,躬行實踐聖賢所說之道,但只學其文字以謀為利祿計,而不知學聖賢有莫大之利益,自己與子孫生生世報,受用不盡矣。謀利祿謀之善,不過現在小富貴而已;謀之不善,現生身敗名裂,子夭孫絕者,比比皆是。
人與天地共稱三才者,以是以先覺覺後覺,繼往聖開來,學之功能也,故一此尊稱。若不學聖賢事蹟,是行屍走肉,惟知飲食男女之愛,與禽獸何異?人之一字,倘是冒名,況以天地共稱三才乎?然人性本善,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只作佛,而能為堯舜,不能作佛者,只有聖德,無有克己復禮,閒暇存誠及修戒定慧,斷貪嗔痴之修德矣。此之修德最初,由賢父母師長啓發之,繼則自己孜孜矻矻,努力修持,雖未能到堯舜與佛之地位,其氣下愚之人,日在人慾中埋沒者,以天淵懸殊矣。
書云:「唯能妄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經云:「迷者佛即眾生,悟者眾生即佛。」幸其為堯舜作佛之機在我,有血性漢子,豈肯以此聖地任人所固弊,永為沉淪苦海之下愚眾生矣。願世之為父母,為師長,為子女生徒者,各自勉之,則吾國安定幸甚,全球幸甚。
與世俗稱婦人曰:「太太。」須知此二字,其意義甚尊。再查「太太」二字之淵源,遠起周代與太姜、太任、太姒,皆女中聖人,皆能相夫教子。太姜生泰伯、仲雍、季歷,三聖人,太任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周公,此祖孫三代女聖人,生祖孫三代,教聖人為千古最盛之治。後世稱婦人為「太太」者,蓋以其人比三太焉。由此觀之,「太太」為至尊無上之稱呼,女子須有三太之德,方不負此尊稱。
甚願現世女英賢,實行相夫教子,俾所生兒女皆成賢善,庶不負此優美之稱號焉。衰來罪孽都是盛盛時所作,老來疾病都是壯年所招。天若以榮華富貴與我,我便同與約己,濟人答天。若只持榮華富貴,絕不順到約己濟人,天終有怒我之時。天若以貧賤困阨與我,我當以守正修節答天,絕不怨貧賤困阨,天終有憐我之時。子孫作富貴,十敗其九,為人作善方便,其後必昌。因兒如我,不用留多財與他;如兒不如我,留多財與他亦屬無用,千萬家財片刻揮霍而盡,到時反為人恥笑我。若以我多作善事,為人方便,倒好與子孫留個福田。
俗言:「廣廈千間,夜眠七尺,珍饌百味,不過三餐。」此為天下諸眾共勉之。
警世箴言-論教子為天下太平之根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