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與餃子鋪
一天,王羲之路過集市,見一家餃子鋪門口,人聲喧嚷,熱鬧非常。尤其是門旁的那兩幅對聯,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寫著「經此過不去,知味且常來」十個字,橫匾上寫的是「鴨兒餃子鋪」。但是字卻寫得呆板無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罷,心中暗想:這樣的賴字,也配寫匾?又一琢磨:「經此過不去,知味且常來」。——好家伙!這裡到底是什麼人的買賣,竟能如此誇口?
走近一瞧,見鋪內有口開水大鍋,設在一道矮牆旁邊。包好的白面餃子,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鳥,一個接一個地越牆飛來,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滾沸的大鍋。一鍋下滿,不用招呼,「小鳥」就停飛了。等到這鍋餃子煮好,撈完,「小鳥」又排隊一樣飛來,准確無誤。
王羲之十分驚奇,就順手掏出一些散碎銀兩,要了一大碗餃子,然後坐下。這時他才發現,餃子個個玲瓏精巧,好像浮水嬉戲的鴨兒,真是巧奪天工的奇貨!
他用筷子將餃子夾起,慢慢地送到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口。頓時,清香撲鼻,鮮美滿口。不知不覺間,把那一大碗餃子,全吞到了肚裡。
一頓飽餐之後,王羲之對自己說:這鴨兒餃子果然不錯!只是門口那副對聯的字寫得太差,與這美味餃子實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機會為他們另寫一副對聯,也不辜負我來此一場。
想到這裡,他便問店伙計:「請問店主人在哪裡?」店伙計用手指著矮牆說:「回先生,店主人就在牆後。」
王羲之繞過矮牆,見一白發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個人擀餃子皮,又包餃子餡,轉眼即成,動作麻利極了。更令人驚奇的是,包完之後,白發老太婆便隨手將餃子向矮牆那邊拋去,鴨兒餃子便一個一個依次越牆而過。
老人的高超技藝,使王羲之驚嘆不止。他趕忙上前問道:「老人家,像您這深的功夫,多長時間才能練成?」
老人答道:「不瞞你說,熟練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聽了這話,王羲之沉默了一會,好像在品嘗這句話的滋味。然後又問:「您的手藝這樣高超,為什麼門口的對子,不請人寫得好一點呢?」
老人氣鼓鼓地說;「先生有所不知,並非老身不願意請,只是不好請啊!有的人寫字剛有了點名氣,就眼睛向上,哪裡肯為我們老百姓寫字。其實,照我看,他們寫字的功夫,還不如我這扔餃子的功夫深呢!」
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聽了,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羞愧難當。於是,他特意為老人題寫了招牌、對聯,恭恭敬敬地送給了這位老人家,貼在門上。這以後,老人的餃子鋪名氣更大,生意也越發興隆了。
王羲之也更加虛心,刻苦地練習,後來成為名揚天下的大書法家。
※ ※ ※
藝者:術也,亦即是人謀生所有之技能,亦屬各類藝術之分而言。然藝當精、當明,始能顯赫於己身,始可為世人所共認者也。
世人往往嘆技藝之不如人,常感嘆藝之不精、不明,無以舒暢於生活之上,亦因此當苦於謀生之難,無法顯示己身之才能,細研其因,主在於心不能安之之故,如心能安於藝,久久必精,久久必明,更可因而才華畢露,顯赫四方也。故任何之事,如俗話所云:『心之所至,金石為開。』其意在此也。是以只要心能安於藝,所學必可精明矣,此理乃必然之義也。
盼世人在各人各方面之技藝上求其精湛,使得才華能精明,造福於社會,這就是心安所致者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