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

慾望是空

 

蓮生/文


  有弟子問我:


  「開悟者有慾望嗎?」


  我答:


  「有。」


  「慾望得不到時,不正是煩惱嗎?」


  我答:


  「是煩惱。」


  弟子問:


  「那是應該消除慾望?還是隨順著慾望?」


  我答:


  「不是消除,也不是隨順。」


  弟子


  「我不懂。」


  我答:


  「我更不懂。」


  弟子的臉,一片茫然。


  我的提示如下:


  在古時候的釋姓弟子,及現代的釋姓弟子,熱衷於苦行,他們的目的,也就是在消除慾望。


  道行深的,真的除掉了佔有慾及愛慾,保持了清淡的生活,「三衣一鉢」的過著孤寂的日子。


  有人


  慾望如草。


  用大石頭壓住,草就不長了。


  但石頭一移開。


  草又長了。


  如果是隨順慾望,在慾海中浮沉,那也不對,世俗人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嗎?追名、逐利、好欲,根本不像一個修行人,追逐慾望的生活,比世俗人更世俗,如何出世間之苦?


  我的開悟是:


  慾望是空。


  名望地位是空。


  金銀珠寶是空。


  色慾是空。


  好慾是空。


  就算你認為擁有這一切,事實上的結果也是空的。(空性)


  《維摩經》的「維摩詰大居士」就是一位「不消除慾望,也不隨順慾望的代表人物」,大居士是:


  慾望是佛法。


  慾望非慾望是慾望。


  煩惱非煩惱是煩惱。


  煩惱是菩提。


  維摩詰居士是開悟者,對慾望不置可否,但,事實證明,不拘泥一切,其道行遠遠超過那些苦行憎。


  有一位我剃度的僧人至我處。


  我問:「欲往何處?」


  答:「受三壇大戒。」


  「受三壇大戒,有何益處?」我問。


  答:「可免生死苦。」


  我:「有一個人未受三壇大戒,也無生死可免,這是誰啊?」


  僧人住。


  (試問,聖弟子,會不會得?」


盧勝文集第200冊《開悟一片片》慾慾慾慾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