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雅典的執政官梭倫:「為什麼作惡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卻往往貧窮?」
梭倫回答:「我們不願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因為道德是永遠的,而財富每天都在更換主人。」
道德是永遠的,財富是暫時的。靠作惡致富的人,富裕也絕不會長久。
※ ※ ※
自古至今,中華固有道德文化,即是民族命脈。「道德」二字即良心,道德乃人生大道,人之成功與失敗,在於道德之有無,有錢無德不久留,千萬莫做虧損道德之事。
今天社會繁榮,可說風雲際會,誠屬幸事,人生的幸福享受,應有盡有,超越上一代祖先多少倍。
人生若只求物慾上的滿足,是不是就算完成了人生的意義呢?實在值得人人深慮的問題。今日人心最大的偏差,就是把物慾放在第一位,這完全由於個人主義發展所造成的影響。現代人輒以為講道德是迂腐,其實道德是人類合理的行為。文明若純粹只是物質的崇拜,而棄道德如蔽履,那只有使人性日益墮落,放縱恣肆將越來越趨嚴重,而不知伊於胡底,如此,怎能不及時速予反省呢?!
儒宗寶典第四卷-談:道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